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酚醛树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xxx

摘要:酚醛树脂是我们工业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树脂,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它的基本性能、结构做了简要研究。介绍了酚醛树脂的应用领域,并且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

关键字:酚醛树脂;发展史;应用;发展趋势

1.引言

酚醛树脂也叫电木,又称电木粉,英文名称phenolic resin,简称PF,比重1.25~1.30,是酚与醛经聚合制得的合成树脂统称。原为无色或黄褐色透明物,因含有游离分子而呈微红色,市场销售往往加着色剂而呈红、黄、黑、绿、棕、蓝等颜色,有颗粒、粉末状。耐弱酸和弱碱,遇强酸发生分解,遇强碱发生腐蚀。不溶于水,溶于丙酮、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对水、弱酸、弱碱溶液稳定。由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经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因选用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类。主要包括:线型酚醛树脂、热固性酚醛树脂和油溶性酚醛树脂。

2.醛树脂工业的发展史

酚醛树脂工业的发展史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并被实际应用的第一个合成高分子材料,是美国Baekeland 发明的酚醛树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酚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缩聚反应得到的产物称为酚醛树脂,其中以苯酚和甲醛缩合聚合反应得到的酚醛树脂最重要,其工业产品产量最大,用途最广。酚醛树脂具有价格低廉、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好、阻燃、燃烧发烟少的优良性能,所以在国防、工农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脆性大、收缩率高和不耐碱等缺点。20世纪40年代后,合成酚醛树脂的方法趋于成熟并多元化,出现许多改性酚醛树脂,综合性能明显提高,其也发展到航空航天工业。20世纪70年代出现许多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ABS 等,其量大、应用范围广,使酚醛树脂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在这期间各国学者和企业界仍然对酚醛树脂进行深入研究,使酚醛树脂在化学合成、产品改性、树脂加工工艺和应用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逐步向高性能、专用化方向发展,并取得实效。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建筑业兴旺,对酚醛树脂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加,促使它在生产规模、品种数量和质量性能等方面都逐年提高,近年来仍旧保持很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欧洲、美国和El本在军事工业领域正在越来越多地研究应用高性能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我国的酚醛树脂生产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46年上海塑料厂开始有生产。建国后逐渐有几十家工厂陆续投入生产,但是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大部分只能生产普通型工业品。近2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种类型酚醛树脂持续增长的需求,使得酚醛树脂在生产规模、应用领域和研究成果等方面都稳定增长。酚醛树脂的产品结构调整正在进行,技术进步的力度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增加。酚醛树脂作为三大热固性树脂之一,由于原料简单易得,树脂的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蠕变性优良、电绝缘性好、耐烧蚀、耐热性好、阻燃以及成型加工性好等优良性能,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3.酚醛树脂的重要性能

●高温性能

酚醛树脂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耐高温性,即使在非常高的温度下,也能保持其结构的整体性和尺寸的稳定性。正因为这个原因,酚醛树脂才被应用于一些高温领域,例如耐火材料,摩擦材料,粘结剂和铸造行业。

●粘结强度

酚醛树脂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作为粘结剂。酚醛树脂是一种多功能,与各种各样的有机和无机填料都能相容的物质。设计正确的酚醛树脂,润湿速度特别快。并且在交联后可以为磨具、耐火材料,摩擦材料以及电木粉提供所需要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和电性能。

水溶性酚醛树脂或醇溶性酚醛树脂被用来浸渍纸、棉布、玻璃、石棉和其它类似的物质为它们提供机械强度,电性能等。典型的例子包括电绝缘和机械层压制造,离合器片和汽车滤清器用滤纸。

●高残碳率

在温度大约为1000℃的惰性气体条件下,酚醛树脂会产生很高的残碳,这有利于维持酚醛树脂的结构稳定性。酚醛树脂的这种特性,也是它能用于耐火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低烟低毒

与其他树脂系统相比,酚醛树脂系统具有低烟低毒的优势。在燃烧的情况下,用科学配方生产出的酚醛树脂系统,将会缓慢分解产生氢气、碳氢化合物、水蒸气和碳氧化物。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烟相对少,毒性也相对低。这些特点使酚醛树脂适用于公共运输和安全要求非常严格的领域,如矿山,防护栏和建筑业等。

●抗化学性

交联后的酚醛树脂可以抵制任何化学物质的分解。例如汽油,石油,醇,乙二醇和各种碳氢化合物。4.酚醛树脂的种类、制备及应用

酚醛树脂是酚与醛经聚合制得的合成树脂的统称,其中以苯酚一甲醛树脂最为重要。酚醛树脂是分子质量、分子结构各不相同的众多分子的混合物,其性能是整体的共同作用[1]。影响酚醛树脂合成及产品性能的因素有酚醛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目前国内热固性树脂常用的甲醛与苯酚F/P 物质的量比为1.3~1.8酚醛树脂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类。

4.1热塑性酚醛树脂

热塑性酚醛树脂(又称线性酚醛树脂,Novolak)是过量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得的。首先苯酚和甲醛生成双轻基苯甲烷(二烃基二苯基甲烷)的中间体,中间产物二轻基二苯基甲烷继续与甲醛、苯酚作用,但因为甲醛用量不足,所以只能生成线型热塑性酚醛树脂。热塑性酚醛树脂,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300的混合物。一般的聚合度为2—10 。在它的聚合体分子链中,几乎没有未反应的轻甲基,在加热的情况下,仅能熔化而不能发生缩聚反应。主要用于制造压塑粉,也用于制造层压塑料、清漆和胶粘剂。

4.2热固性酚醛树脂[2]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与过量的甲醛反应生成热固性的甲阶酚醛树脂(resol)。甲阶酚醛树脂的分子上含有活性羟甲基,加热能引起甲阶酚醛树脂缩聚成大分子,而不需要加固化剂。甲阶酚醛树脂分子量较低,具有可溶可熔性,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湿润性,能满足胶接和浸渍工艺的需要,因此一般合成的酚醛树脂胶

粘剂均为此阶段的树脂。甲阶酚醛树脂经加热或长期贮存,形成分子量较高的不溶不熔的乙阶酚醛树脂。乙阶酚醛树脂继续反应缩聚最终得到不溶不熔体型结构的丙阶酚醛树脂。丙阶酚醛树脂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的极高的耐水性和耐久性。甲阶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分2个阶段,一是甲醛在苯酚的邻位和对位进行加成反应[6];二是酚环上活泼氢与羟甲基或羟甲基之间缩聚而脱水。这里涉及邻位、对位羟甲基的活性大小,因此反应机理复杂。热固性酚醛树脂可用于制造各种层压塑料、压塑粉、层压塑料;制造清漆或绝缘、耐腐蚀涂料;制造日用品、装饰品;制造隔音、隔热材料等。常见的高压电插座、胶粘剂和改性其他高聚物[3]。

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防腐蚀工程、胶粘剂、阻燃材料、砂轮片制造等行业。

5.酚醛树脂的性能及应用[4]

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酚醛树脂具有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特点[5],即分子量(相对分子量)大,并且呈现多分散性;分子结构有多样性,在不同条件下可分别制成线型、支链型和网状结构;酚醛树脂处于线型和支链型结构状态,具有可溶可熔可流动的加工性,当转变为体型(三向网状)结构状态,就固化定型且失去可溶可熔和加可工性;酚醛树脂如同所有高分子化合物一样不能被加热蒸发,过高的温度只能使其裂解,甚至碳化。综上可知,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酚醛树脂产品,其性能也可能是多变的。没有固化形成网状结构之前的酚醛树脂,其性能是不稳定的,不能作为制品来使用,它对于酚醛树脂生产企业虽然是产品,但实际却是制造各种各样有用材料或制品的中间品。因而酚醛树脂产品的性能,必然要与下游材料或制品的生产相适应。在各种实用性材料和制品结构中,绝大多数场合酚醛树脂都是起着粘结剂的作用,且在各种材料和制品生产的最终,转变为网状结构。酚醛树脂特有的化学结构和大分子交联网状结构赋予了它许多优良性能[6]。

5.1酚醛树脂的性质

(1)卓越的粘结性

交联固化的酚醛树脂由于性脆,强度低,单独使用几乎没有可能。以酚醛树脂为粘结剂,与各种填料或增强材料结合制成的多种多样复合型材料却有着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性能。酚醛树脂卓越的粘附性首选源于其大分子结构上的大量极性基团,极性强是促成其对材料浸润、粘附的有利因素。当酚醛树脂复合型材料加工成型为最终制品后,其中酚醛树脂粘结剂已经转变为交联网状结构并固化,得以保证粘结界面的稳定和持久。

(2)优良的耐热性

酚醛树脂固化后依靠其芳香环结构和高交联密度的特点而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酚醛树脂在200℃以下基本是稳定的,一般可在不超过180℃条件下长期使用。

(3)独特的抗烧蚀性

酚醛树脂交联网状结构有高达80%左右的理论含碳率,在无氧气氛下的高温热解残炭率通常在55%—75%之间。酚醛树脂在更高温度下热降解时吸收大量的热能,同时形成具有隔热作用的较高强度的炭化层,当用于航天飞行器的外部结构时,在其返回地面穿过大气之际,酚醛树脂的热降解高残炭特性就起到了独特的抗烧蚀性作用和对航天飞行器的保护作用。

(4)良好的阻燃性

阻燃性对于建筑材料、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交通运输工具的结构和装饰材料都是极其重要的性能。酚醛树脂制成的泡沫塑料以及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这些领域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这是因为酚醛树脂有良好的阻燃性。大多数高分子树脂都是易燃的,需要加入阻燃剂才能达到阻燃效果。但是酚醛树脂是少有的例外,它不必添加阻燃剂可达到阻燃要求,且具有低烟释放、低烟毒性等特征,其燃烧发烟起始温度在500℃以上,而且表征发烟程度的最大消光系数为0.02。

5.2酚醛树脂的应用领域

同用酚醛树脂中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主要用于制造模塑粉,也用于制造层压塑料、铸造造型材料、清漆和胶粘剂等。通用热固性酚醛树脂主要用于制造层压塑料、浸渍成型材料、涂料、各类用途粘结剂等,少量用于模塑粉。高性能酚醛树脂除在上述领域中提升各种材料和制品的性能外,还开辟或扩大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主要用于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的耐火材料,用于航天工业的耐烧蚀材料,用于高速交通工具的摩擦制动材料,用于电子工业的电子封装材料,用于建筑及交通工具的耐燃保温泡沫材料等领域[7]。

(1)粉状模塑料

酚醛粉状模塑料是由酚醛树脂粉与各种粉状填充料混配而成的一类复合材料,经热压成型、传递成型或注塑成型可制成分别适合于各工业领域的制件及生活用品。酚醛模塑料粉在受热、受压的成型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成型品尺寸稳定,机械强度高,有较高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化学腐蚀性,且价格低,所以制品应用范围广,种类繁多。

(2)短纤维或碎削片增强酚醛树脂模塑料[8]

这是一类采用短纤维或碎削片全部或大部分代替粉状填料与酚醛树脂组成的模塑料,其机械强度高,综合性能优于模塑粉成型品,典型的产品有大型电绝缘制品、机械或设备受力部件、摩擦及耐磨制品等。

(3)长纤维及长纤维织物增强酚醛塑料

以长纤维及其织物为主要增强剂的这类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制品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代替金属用于交通、机械、建筑、化工等领域。此类增强塑料所用酚醛树脂为液态热固性酚醛树脂,并且多采用具有高性能的各种改性酚醛树脂。其制品成型方法以手糊、低压、拉挤成型工艺为主。

(4)酚醛层压塑料

酚醛层压塑料制品通常包括层压板、层压管、层压棒以及覆铜层压板。这些型材因电绝缘性优良,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都较好,又易进行二次加工(锯、钻、铣等机[9]加工),所以大多用于电器及电子工业,制成绝缘板、绝缘管、电容器管、电子仪器底板等。

(5)酚醛隔热、隔音材料

酚醛泡沫塑料是近年来产量迅速上升的一类隔热隔音材料,其特殊优点在于耐燃、燃烧少烟,烟的毒性低,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性高,这些特点正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所欠缺的。在特别强调生产、生活安全,注重环境保护等应用条件的要求下,需要隔热或隔音的场合,酚醛泡沫塑料受到重视和大量选用成为必然。

(6)酚醛基涂料

酚醛树脂涂料或酚醛树脂漆是以酚醛树脂或改性酚醛树脂为基料制成的,是酚醛树脂最早的应用领域,至今仍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此类涂料具有硬度高、光泽好、快干、耐水、耐酸碱、电绝缘、品种多等优点,所以广泛用作装饰漆、绝缘漆和防腐保护漆。

(7)碳化功能性材料[10]

酚醛树脂高温碳化的残炭率高居目前主要高分子聚合物的首位,因此利用这一特点制造适宜高温碳化的高性能酚醛树脂及其制品,将它们高温谈话后可以后的具有一些特殊性能的材料和制品,主要有碳/碳复合材料、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活性碳纤维、碳泡沫材料、新电源材料、玻璃碳和木陶瓷等,这些酚醛碳化材料或制品均具有耐高温性、耐烧蚀性、耐化学腐蚀性、高导电性、高导热性、高吸附性等功能。

(8)电子封装材料

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是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半导体芯片是半导体微电子技术的核心,为完成对大量芯片和电路的保护功能,必须将它们进行封装。目前的封装材料90%以上是酚醛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则是高性能酚醛树脂。以酚醛树脂作为固化剂的主要优点是所形成的封装料储存稳定性好、封装后耐热性好、电绝缘性优等。

(9)耐火材料

2006年全国耐材产量就达到了3243.15万t。2006年含碳制品及散料产品产量在200~250万t。这些含碳耐火材料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按加入量3%一5%计算,2006年含碳耐火材料需求酚醛树脂在6.O。7.5万t。而以酚醛树脂粘结剂生产的干式料、镁钙砖及高档异型耐火材料将有很大发展。

6.酚醛树脂的未来发展

★绿色酚醛树脂的研究

酚醛树脂的生产和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然而注意或加强治理污染,包括废水处理和废旧酚醛树脂产品及其复合材料的循环利用,可使酚醛树脂健康而快速发展。

★酚醛树脂的最新发展及展望

有关酚醛树脂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着增强、阻燃、低烟以及成型适用性方面开展,向功能化、精细化发展,各国科学家部以高附加值的酚醛树脂材料为研究开发对象。

★不含甲醛的环保型新酚醛树脂

新酚醛树脂(xylok)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苯酚和芳烷基醚通过缩合反应而产生的,新酚醛树脂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金刚石制品、砂轮片制造等行业.新酚醛树脂粘结力强,化学稳定性好,耐热性高,硬化时收缩小,制品尺寸稳定。粘结强度比酚醛树脂提高20%以上,耐热性提高100℃以上。新酚醛树脂制品可在250℃下长期使用,制品耐湿耐碱。新酚醛树脂可做为金刚石砂轮的结合剂,使用方法为: 新酚醛树脂与酚醛树脂按1:3混合使用,不仅提高了酚醛树脂的强度,还提高了耐热性和磨削比。如单独使用新酚醛树脂,砂轮的寿命是酚醛树脂8倍,在生产工艺上比酚醛树脂制品强度高出约30%,磨削效果也有提高。

7.参考文献

[1]李晓林,罗朝霞,张立群.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热固性树脂.2007;22(2):27——30.

[2]倪礼忠,周权.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M].上海:华东理工人学出版社.2010, 36-37.

[3]Marie-Florence,Grenier Loustalot,Stephane Larroque, et al Phenolic resin:2 Influence of catalyst type on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kinetic[J] .Polymer,1996,37( 8):1363——1369.

[4]陈精明,敖文亮,吴晓卫,朱文元.甲阶酚醛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J]. 热固性树脂.2004,19(6):31——34.

[5]徐文凤.苯酚与甲醛加成反应机理理论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

[6]Klamt, A. Conductor-like Screening Model for Real Solvents: A New Approach to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Solvation Phenomena[J]. J. Phys. Chem. 1995, 99:2224-2235.

[7]薛斌,张兴林.酚醛树脂的现代应用及发展趋势.热固性树脂.2007.22(4):47——50.

[8]唐路林,李乃宁,吴培熙.高性能酚醛树脂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2.

[9]朱永茂.2004——2005年国外酚醛树脂及塑料工业进展[J].热固性树脂.2006,21(3):29——34.

[10]诸德棋.国内酚醛树脂及塑料工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热固性树脂. 2004.19(1):42——44.

[11]唐路林,李乃宁,吴培熙.高性能酚醛树脂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15.

[12]白侠,李辅安,李崇俊,张世杰.耐烧蚀复合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研究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

料.2006,6:50——55.

PLC国内外发展现状

PLC国内外发展现状 国外对电力线通信的研究开始较早,1978年,Pico Electronics公司研发了国际通用的面向智能家居的电力线通信协议X10,成为全球第一个利用电力线控制电器设备的标准。该协议利用50Hz(或60Hz)的交流电过零点时刻进行数据传输[3],因而数据速率很慢,传输一条指令需要约Is,且只能传输有限的控制信号。但它的出现,使得电力线通信成为现实。1990年,英国联合电力公司的子公司Norweb通讯开始对电力线通信进行研宄并于1995年与加拿大的北电网络(Nortel)公司联合研发电力线通信这项新技术。在随后的两年里,这两家公司在英国曼彻斯特对20个居民用户进行了成功试验,但并未得到推广。同年10月两家公司在电力线通信的关键技术点上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其新开发的DPL(Digital Power Line)实现了 1Mbps的远程通信,从而将电力线网络变成了信息的高速公路[4],被认为是电力线通信发展历史的又一里程碑。 目前国外对于电力线通信的研宄从技术上主要分为两大方向:一类是窄带电力线通信的研究,其带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有不同的规定,美国为50-450KHZ,欧洲为(其中95KHZ以下用于接入,95KHz以上用于户内通信),主要应用于智能抄表,设备管理,照明控制等领域。另一类为宽带电力线通信的研究,在美国指4-20MHZ频段,主要用于户内通信;在欧洲尚无统一的标准,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的标准将它定为作为户外接入,10-30MHZ作为户内通信,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制定的标准以13MHz为分界点。宽带PLC主要应用于

Internet接入,视频监控等高速数据通信和多媒体信息传输领域。 致力于宽带电力线通信研究的主要有家庭插电联盟(HPA,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电力线通信论坛、IEEE P1901工作组等。其中HomePlug联盟于2001年推出了 HomePlug 版本技术规范【5],实现14Mbit/s的速率,应用于家庭内部互联。2005年推出HomePlug AV技术规范,实现200Mbit/s的速率,主要应用于家庭内部多媒体数据通信。该技术的代表产品主要是InteU<)n(己经被Atheros收购)的电力线芯片,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电力线以太网Modem采用该公司产品。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IEEE)会于2005年7月成立P1901工作组,主要工作目标是统一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宽带电力线通信的户外接入、户内宽带互联以及两者的互操作性三部分。该工作组于2009年提出草案,旨在建立包括电力线网络、电话线和同轴电缆在内的有线家庭网络的通用标准,实现高达Gbis/s 的速率。 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虽然目前种类繁多,但并未像宽带PLC —样形成若干有基于G3-PLC的电力线通信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影响力的成熟标准。意法半导体(ST),以色列Yitran等公司均有应用于AMR系统的窄带PLC芯片,但这些技术大多只是实现了物理层协议,而未能提供包括上层协议的成套解决方案,需要用户或系统商另行开发。2007年由西班牙Iberdrola公司发起,数十家公司联合成立了 PRIME 联盟(PoweRHne Intelligent MeteringEvolution),并完成了窄带电

蜂产品行业前景及公司现状

蜂产品行业前景及公司现状 前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室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保健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次,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品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尽管十年前规模很小,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壮大。虽然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动下,中国营养保健食品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将会走上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养生文化,用于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药补不如食补”。作为一个亟须培育的行业,保健品市场的需求潜力之大实在诱人。2011年我国保健食品年销售额达到800亿元,权威部门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1500亿元。 蜂产业市场基础 蜂产品作为农副产品的同时,在保健食品行业产业中占据不可小视的位置,近年来,由于饮食过度和过量的脂肪摄入,肥胖症,非胰岛素

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癌症等慢性病在我国逐年上升。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的功能型营养食品受到了中老年消费者的 欢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尤为旺盛,购买力亦非常强。加上处于家庭、来, 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更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联合国工业规划署指出:“21世纪两大朝阳产业分别是以电子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和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健康产业。”而保健和医药正是生命科学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家庭收入的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近年来“亚健康”名词的出现让人们对于自身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追求无碳,安全,环保、健康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在此基础上,纯天然,纯生态,采与天然,来于自然的保健食品成为人们的追求和喜爱。蜂产品的原生态,安全环保,在保健食品行业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蜂产品与保健 蜂产品中不同的蜂蜜具有不同的功效;花蜜具有舒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压等作用,临睡前服用能起到催眠作用,常服本品能改善人的情绪,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枣花蜜性平偏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护脾养胃有助于人体系统功能改善,对脾胃虚弱有辅助疗效;有补血等作用。益母草蜜具有活血、祛痰、调经、消水、养肾、解毒、补气、养胃,是心血管及肠道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对症的滋补上品。枸杞蜜具有补气、滋肾、润肺、壮阳之功效。

我国工业现状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达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安全等目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作为20世纪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技术之一,主要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有明显提升作用。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发展道路,大多是引进成套设备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发展,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目前,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 发展。 一、以工业PC为基础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将成为主流 众所周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依靠技术进步(即新设备、新工艺以及计算机应用)开始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使工业到飞速发展。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变化就是全球市场形成。全球市场导致竞争空前激烈,促使企业必须加快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间(TimetoMarket)、改善质量(Quality)、降低成本(Cost)以及完善服务体系(Service),这就是企业T.Q.C.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结合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追求更完善T.Q.C.S.,使企业实现“正确时间,将正确信息以正确方式传给正确人,作出正确决策”,即“五个正确”。这种自动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高投资、高效益同时是高风险发展模式,很难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用。我国,中小型企业以及准大型企业走低成本工业控制自动化道路。工业控制自动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从下往上依次是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其核心是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传统自动化系统,基础自动化部分基本被PLC和DCS所垄断,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部分主由各种进口过程计算机或小型机组成,其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价格之高令众多企业望而却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PC-based工业计算机(简称工业PC)发展,以工业PC、I/O装置、监控装置、控制网络组成PC-based自动化系统到了迅速普及,成为实现低成本工业自动化重要途径。我国重庆钢铁公司这样大企业几乎全部大型加热炉,也拆原来DCS或单回路数字式调节器,而改用工业PC来组成控制系统,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获了良好效果。基于PC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可靠,*作和维护人员接受,,一个接一个制造商至少部分生产中正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可编程控制器(PLC)受PC控制威胁最大,PLC供应商对PC应用感到很不安。事实上,他们现也加入到了PC控制“浪潮”中。 近年来,工业PC我国到了异常迅速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型:IPC工控机和CompactPCI工控机以及它们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将是CompactPCI-based工控机,而IPC 将占据管理自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PC-based控制系统,

中国蜂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蜂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蜂业生产现状 2005年,饲养的蜜蜂数量已达730万群,其中西方蜜蜂约占 2/3 ,东方蜜蜂约占 1/3。东方蜜蜂以生产蜂蜜为主,西方蜜蜂生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蜂蜜为主,另一类以生产蜂王浆为主。养蜂发达地区的蜂农以生产蜂王浆为主,如江浙一带。相对来说,中国西南部、东北部等地区以生产蜂蜜为主。 2005 年,中国蜂蜜产量为 29.3万t、蜂王浆产量为3000t、蜂花粉产量为 5 000t、蜂胶产量为 350t、蜂蜡产量为4000t。全国现有蜂农约30 万人,分为专业养蜂者和业余养蜂者。 中国由于疆域广阔,植被众多,一年四季均有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很适合养蜂。据初步调查,现被蜜蜂采集利用的蜜粉源植物有14317种,分属于864 属,141科,分别占全国被子植物的 58.77%、29.32%和48.45%。其中主要辅助蜜源植物66种,主要粉源植物24 种。中国能够生产大宗商品蜜的全国性和区域性主要蜜源植物 50 多种。东北地区的主要大宗蜜源植物有椴树、油菜、胡枝子、向日葵,华北地区主要有荆条、枣树、刺槐,西北地区主要有枣树、刺槐、百里香、老瓜头、养麦,华中地区主要有油菜、紫云英、乌桕、黄荆、棉花、柃木,华南地区主要有荔枝、龙眼、山乌桕、蜡烛果、窿缘桉、鹅掌柴、米碎花,西南地区主要有油菜、白刺花、乌桕、黄荆、鹅掌柴、米碎花、野坝子、东紫苏。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砍伐现象,中国的蜜源情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蜂业销售现状 目前,中国蜂业企业的销售范围主要包括蜂产品、种王、蜂药、蜂机具等,其中大多数企业从事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1.蜂产品加工、出口贸易、经营企业现状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蜂产品加工企业约2000 家,遍及全国各

PLC国内外发展前景

1、软PLC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概况 在欧美等国家,软PLC已开始投入工业使用,而且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增加,根据ARC 的调查和估计,1997年全球的软PLC市场有3千6百万美元,到2000年软PLC的市场达到了1亿4千5百万美元,2001年差不多又增长了一倍。目前,欧美等西方国家都把软PLC 作为一个重点投资对象进行研究开发。工业领域已经开始使用软PLC产品,而且软PLC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典型的软PLC 应用产品有: (1)SOFTPLC公司的SoftPLC。SoftPLC是基于PC的开放式控制软件,具有开放的控制平台,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硬件。支持用户用梯形图和C、C++、Java等高级语言来编写自己的程序。此外,SoftPLC内嵌Web 和FTP 服务器,用户可进行远程维护和监控。 (2)SIEMENS公司的SIMATIC WinAC。SIMATIC WinAC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控制软件,具有可视化人机界面,它将控制、数据处理、通信等技术集于一体,采用了Ventru Com司提供的实时操作系统作为Windows NT的扩展,具有“硬实时”的特性。 (3)CJ International公司的ISaGRAF。ISaGRAF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具有良好的网络通讯能力,包括数据传输、远程监控和维护、在线调试、应用程序下载以及支持运行于多个目标机上的控制程序间的通讯。 除了上述典型产品外,还有许多自动化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如Wellspring Solutions 公司的OA2Control;德国KW公司的MULTIPROG;GE-FANUC公司的CIMPLICITY;Intellution公司的Paradym-31;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的SoftlogixTM5Controller;BECKHOFF公司的TWinCAT等等,它们在技术和应用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1.2 国内研究概况 软PLC大约在1996年以后才被介绍到国内来。目前国内的一些工控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在这方面也开展了部分基础技术研究工作,但起步较晚,现在还没有一家公司或机构可以推出比较完整的产品。国内有一些著名的自动化软件公司(如北京亚控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中文软PLC产品,另外也有一些自动化工程公司开始代理销售这些商用化的软PLC产品。我国自行开发的DCS系统,如上海自仪公司的SUPMAX- 800,选用法国CJ International公司的符合IEC61131-3的IsaGraf和美国的强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

河南省养蜂业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河南省养蜂业概况及其发展前景 ●河南蜂业概况 一、悠久的蜜蜂文化 中华蜜蜂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我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的发现。贾湖遗址是距今9 000年前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由中科大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04年12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贾湖遗址联合考古报告证明,贾湖先民已经开始酿酒,其成分主要是蜂蜜、稻米、山楂、葡萄等,古人已经掌握添加蜂蜜自然发酵酿酒的工艺,也开创了华夏文明的蜜酒文化之源。河南舞阳贾湖为代表的文化遗址和郑州、洛阳、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就是伏羲、女娲以及皇帝族的文化遗存。华夏人类文明的源头就与华夏蜜蜂文化的源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女娲部落从事蜜蜂产品的采集,而伏羲部落从事蜜蜂产品的加工,9000年前就已经酿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蜜酒。 二、我省蜂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东地区,黄河中下游。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2008年底总人口9918万人,居全国第一。我省平原广袤,大河纵横,气候温和,交通便利,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区分布集中,发展养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南现已成为主要的蜜蜂产品商品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展养蜂业的自然条件

河南省蜜源植物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花期长,是蜜源条件较好的省份之一。从早春3月的榆、柳花期到晚秋10月的野菊花,全省蜜源花期长达8个月。其中能提供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刺槐、泡桐、枣树、芝麻等十几种。 全省现有成片分布的刺槐林23.3万公顷,平原种植刺槐 6.5亿株。刺槐在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集巾成片的林带主要在豫西山区及黄河故道区。刺槐花期 7-10天,本地刺槐流蜜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中旬将蜂群适时进行转地,在省内可连续采2-3个花期。丰年,群产蜜可达30-50kg。泡桐是本省特有的主要蜜源植物之一。它开花早,泌蜜多,分布集中。全省农田间种的成年林有 5 万多公顷,在四旁种植的有 4.1亿株,集中分布在商正、开封、郑州、许昌五地市,以农桐间作为丰要栽培方式。本省广为种植的泡桐品种较多,花期交错,从4月中旬始花到5月中旬结束。—般年景,每群蜂可产蜜15-20kg。 本省是全国最大的芝麻蜜源基地,播种面积19.8万公顷左右,7 月中旬开花,不同品种花期前后铅外,持续到8月下旬结束,历时40多天。一般年景,每群蜂可产蜜15kg左右,高者可达40kg。 丰富的蜜源为河南养蜂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短途转地一年可赶4-5个主要蜜源花期,使河南成为全国较理想的养蜂地区之一。本省各种主要蜜源植物总面积约200万公顷。据计算,贮蜜量约18万吨,每年可为社会提供商品蜜6万吨左右,相当于现在年产量的3-4倍。油菜、紫云英花期可载蜂80万群,产商品蜜1.4万吨;刺槐花期可载蜂70-120万群,商品蜜产量约在1.1万吨以上;枣树花期可载蜂40万群,产商品蜜8000吨以上,芝麻花期载蜂70万群,产商品蜜8000吨6荆条花期载蜂30万群;棉花花期载蜂100万群;泡桐花期载蜂20万群,其它主要蜜源花期载蜂180万群次,按每群蜂年利用4个主要蜜源花期计算,全省可饲养蜜蜂140万群。 我省养蜂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我国的蜂群数量已达820万群,成为世界第一大蜂群拥有国,蜂群数量占全世界的1/8。我省拥有丰富的蜜源,蜂蜜年总产量为2.53万吨,蜂蜜产品年出口1.6万吨,居全国第二,蜂蜡年产量3000吨,居全国第一。 蜂群的饲养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国内外煤炭资源现状及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摘要:本文就中国能源建设面临着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结合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及相关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对国内外煤炭储量、产量及市场现状进行了较详尽的调研,对煤化工技术进展及前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为我公司未来发展提前寻找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产品,指出了煤化工产业将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我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预见,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将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必由之路,现代煤化工在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1 世界煤炭资源概况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统计,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可采年限为147年。总体上看,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北半球多于南半球,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 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拥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大约70个,其中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波兰和南非地区,它们的储量总和占世界的88%。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个国家共占29%。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稳坐头把席位,俄罗斯以1570亿吨储量排第二位,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排第三、四位。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和巴西占据第五到第十位。

PLC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概述

193 2012年第4期总第114期 No.4. 2012Sum 114 高职教育 PLC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概述 赵 斌 (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福建福安 355000) 摘 要:介绍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应用现状,对PLC在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及联网等多个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通过总结PLC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建立新型PLC教学实验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PLC;发展前景;应用现状;控制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2)04-0193-01 收稿日期:2012-03-09 作者简介:赵 斌(1967-),男,福建福安人,高级讲师,从事PLC编程的应用和发展方向的研究。 一、概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近年来,PL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职业教育院校而言,按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PLC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了让学生掌握PLC 的最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PLC的教学工作必须与PLC的发展现状相适应。 二、PLC的应用现状 经过 30多年的发展,PLC已十分成熟与完善,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应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1)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最基本和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2)模拟量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连续变化的量,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都是模拟量。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处理模拟量,必须实现模拟量(Analog)和数字量(Digital)之间的A/D转换及D/A转换。PLC厂家都生产配套的A/D及D/A转换模块,使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模拟量控制。(3)运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从控制机构配置来说,早期直接用于开关量I/O模块连接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现在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世界上各主要PLC厂家的产品几乎都有运动控制功能,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量的闭环控制。作为工业控制计算机,可编程序控制器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 三、PLC发展前景与PLC的实验教学随着技术的发展,PLC的抗干扰能力将越来越强。PLC是专为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设计的,一般而言,无须任何保护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然而,当生产环境过于恶劣,电磁干扰特别强烈,或安装使用不当,就可能造成程序错误或运算错误,从而产生误输入并引起误输出,这将会造成设备的失控和误动作,从而不能保证PLC的正常运行。因此,PLC控制系统可靠性将伴随PLC的抗干扰能力的增强而提高,未来PLC的抗干扰性会大大提高。 另外,PLC的应用会朝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PLC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方面,PLC网络系统已经不再是自成 体系的封闭系统,而是迅速向开放式系统发展,各大品牌PLC除外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PLC网络系统,完成设备控制任务之外,还可以与上位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实现信息交流,成为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现场总线技术得到广泛的采用,PLC与其他安装在现场的智能化设备,比如智能仪表、传感器、智能型电磁阀、智能型驱动执行机构等,通过光缆链接起来,并按照同一通信规约互相传输信息,由此构成一个现场工业控制网络,这种网络与单纯的PLC远程网络相比,配置更灵活,扩展更方便,造价更低,性能价格比更好,也更具开放意义。 第三,PLC正向高性能小型化方向发展,PLC的功能正越来越丰富,而体积则越来越小。现有三菱的FX-IS系列PLC最小型号的体积仅为60×90×75mm,但却具有高速计数、斜坡、交替输出及16位四则运算等能力,还具有可调电位器时间设定功能。PLC已不再是早期那种只能进行开关量逻辑运算的产品,开始具有越来越强的模拟量处理能力,以及其他过去只有在计算机上才能具有的高级处理能力,如浮点数运算、PID调节、温度控制、精确定位、步进驱动、报表统计等。也就是说,PLC系统与DCS (集散控制系统)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用PLC同样可以构成一个过程控制系统。 最后,PLC的操作将向简易化发展。PLC的复杂编程使一些用户望而却步,而且不同厂商PLC所有编程的语言也不尽相同,用户往往需要掌握更多种编程语言,难度较大。PID控制、网络通信、高速计数器、位置控制、数据记录、配方和文本显示器等编程和应用也是PLC程序设计中的难点,用普通的方法对它们编程时,需要熟悉有关的特殊存储器的意义,在编程时对它们赋值,运行时通过访问它们来实现对应的功能。 PLC技术正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功能丰富化、操作简易化的方向发展,为了缩短PLC教学和实践的差距,不能继续以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PLC实验教学体系是必要的。这是PLC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急需的PLC人才的必要手段。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PLC会有更大的发展,产品的品种会更丰富、规格更齐全、性能更优越,通过完美的人机界面、完备的通信设备、成熟的通信能力会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业控制场合的需求,PLC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工业自动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对PLC人才的需求,建立新型PLC教学实验体系是必要的。PLC教学实验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学生,而且为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中职院校营造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新环境。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LC Zhao Bin ( Fu'an Occupation Technical School, Fu'an Fujian, 35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 of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PLC in switch control logic, analog control, motion control, data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summing up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LC technology, and points out that establishing a new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PLC is imperative. Key words: PLC; development prospect; application status; control [责任编辑:刘丽杰]

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 与发展方向

我国养蜂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养蜂业也在不断地壮大。针对我国养蜂业现状,就如何实现我国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做出了一定地思考 关键词:养蜂业;现状;问题;发展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它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事业。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和肥料,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完全可以说养蜂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行业。但现状是我国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还不稳固,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很低,一些蜂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养蜂对农作物增产应有的功效远未发挥,与世界养蜂业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就养蜂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我国养蜂业的现状 (一)众多困难阻碍我国养蜂业的发展 1、近年来,假冒伪劣蜂产品对优质蜂产品的冲击很大。蜂蜜市场假劣泛滥,养蜂人的利益遭受严重侵害。 2、蜜蜂授粉增产的意识不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对蜜蜂授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专业性授粉蜂群数量较少,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 3、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近年来,部分地方养蜂管理机构逐渐弱化,养蜂行业组织发展还比较滞后,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4、蜂产品的价格太低,质量达不到标准,所以影响我国蜂产品出口数量。本来要进入国际市场的蜂产品,却大量涌入国内市场,造成外需小,内需压力过大,所以价格偏低。由于蜂产品的价格问题,蜂农为了降低成本不生产成熟封盖蜜,蜂产品质量降低。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简述煤化工及其发展前景论文

简述煤化工及其发展前景论文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级:化工09* 学号:0908***** 学生姓名: ********* 2012 年05月16日

简述煤化工及其发展前景 彭启亮 (贵州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091) 摘要: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短缺。大力发展煤化工行业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化工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煤的洁净化、高效燃烧、联合循环发电、干熄焦、炼焦过程自动化、煤炭气化以及环保型洁净能源为主的煤化工能源技术等都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因此,发展新型煤化工对煤炭、冶金、城市建设和煤化工行业结构的调整及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字:煤化工化工工艺化工产品节能减排发展煤、石油、天燃气等既是化学工业的能源,又是化学工业的原料。该两项加起来占成品成本的25%--40%,在氮肥工业达70%-80%,因此广义化学工业是工业部门第一用能大户。这一特点使节能工作在化学工业中有及其重要意义,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是我国化学工业不同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化学工业的一个特点。【1】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十分重视煤化工技术的开发, 相继推出、实施了一揽子洁净煤深加工计划。涉及通过煤炭液化技术生产石油、醇类等液体燃料, 通过煤炭气化技术合成天然气, 开发煤氢转化技术以及开发碳捕收技术等等【2-3】。“十一五”期间, 我国煤化工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提升, 传统煤化工产品焦炭、电石、煤制氮肥和煤制甲醇的产量产能稳居世界第一。总体上, 我国传统煤化工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尚处于示范建设阶段【4】,煤化工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亟待国产化, 产业投资面临极大的风险。今后一段时间内,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是积极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5】。 煤化工【6】是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和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以煤为原料的合成燃料工业,在煤的各种加工过程中,焦化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然重要的方法,目的是制取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煤焦油。电石化学是煤化工中一个重要的领域,用电石发生乙炔,生产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和炭黑。煤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在煤气化主要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各种工业用燃料气,也用于生产合成气制取合成氨,甲醇等化工产品,通过煤的液化和气化成产各种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利用碳一化学技术合成各种化工产品,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煤气化技术的改进,煤化工有具广阔的前景。 煤化工主要原料就是煤,而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这几种分类。在煤化工工艺生产中,主要生产成品有煤气化、煤焦油、生产天然气、尿素、甲基萘等化工产品。 一、煤气化【7】

《中国蜂蜜产业现状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蜂蜜产业现状与发展(白皮书)》 蜂蜜是深受人类喜爱的传统营养食品,自古以来一直作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上品被推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蜂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日益受到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中国蜂蜜产业的现状是什么,中国蜂蜜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认知度如何,中国蜂蜜标准体系是如何建立的,有什么措施保障中国蜂蜜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以及中国蜂蜜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晓。 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在我国虽然蜂蜜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社会的关注度很高,常常成为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常常有人对中国的蜂蜜产业做出不负责任的评价,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中国蜂产品协会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工作,首次发布《中国蜂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的白皮书就是把中国蜂蜜产业的情况比较全面、客观、真实地呈现给社会公众,希望社会对中国蜂蜜产业现状、问题和发展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广大公众更加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中国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政府对蜜蜂产业十分重视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和重视我国蜂产业的发展。 朱德委员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题词:“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收益”。[1]他还写信给毛主席,

就蜜蜂对农业的增产增收作用、蜂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等进行阐述并提出了 发展蜂业的建议。 周恩来总理1965年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对北京从事养蜂工作的王孟林同志说:“蜜蜂是一宝,是人类的朋友,很值得研究,我也很爱蜜蜂。朱老总(朱德 委员长)也十分重视养蜂,曾致信给毛主席,建议发展养蜂业,促进农业丰收。蜂产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研究蜜蜂,搭起蜂产品与人类健康的桥梁意义重大”[1]。 2009年12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批示:蜜蜂的作用非常重要。建议交通运输部认真研究运输绿色通道问题。建议 由农业部认真研究养蜂扶持政策。 [2]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2007年给中国蜂产品协会题词:“发挥蜂业优势服务和谐社会”[3]并多次听取中国蜂产品协会的汇报,对蜂业发展和中国 蜂产品协会工作给予指导。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一直关注中国蜂业的发展,在参加“2004中国北京国际合作社贸易洽谈会”期间专门到蜂产品展台参观、了解情况并要求:要生产优质蜂产品,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4] 国家及相关部委也十分重视蜂业发展。 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首次将蜂业纳入了畜牧业产业体系中。 2006年3月和2010年3月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批准,中国蜂产品协会先后发布了《全国蜂产品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全国蜂产品行业“十二五”发展 规划》。

plc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

plc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plc技术也在不断的变更着,它与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社会中的各项工作领域与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然而为更好的让它跟上时代的脚步,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所以它应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plc 现状趋势 一、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国际电工委员会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现状 目前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各种工程项目以及科技产品对控制检测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今广泛使用的的检测方法有plc控制,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等。由于pic控制具有稳定可靠,价格便宜,运行周期短,功能齐全,体积小,容易易操作,应用灵活方便。还存在很多的分类如:一)开关量的逻辑控制二)模拟量控制(三)运动控制(四)过程控制(五)数据处理(六)通信及联网所以PLC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应用于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建材、机械、轻工、食品、市政、交通和军工等行业。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生产厂家,400多品种的PLC产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三个流派产品,各流派PLC产品都各具特色。其中,美国是PLC生产大国,有100多家PLC厂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欧洲PLC产品主要制造商有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公司、AEG公司、法国的TE公司。日本有许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欧姆龙、松下、富士等,韩国的三星(SAMSUNG)、LG等,这些生产厂家的产品占有80%以上的PLC市场 目前,我国的PLC生产有一定的发展,小型PLC的有些品种已批量生产,中型PLC已有产品,大型PLC也开始研制,合资企业得到发展,有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还有出口。国内PLC形成产品化生产的企业约30多家,年产量超过1000台的不到10家。主要有苏州机床电器厂、上海香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江苏嘉华实业有限公司、苏州电子计算机厂、杭州机床电器厂、辽宁无线电二厂等。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从以上数据可知,国内PLC产品仍以国外产品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OMRON、三菱、GE的产品为主。 Plc的发展趋势 虽然说plc的已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没有缺点,每件东西都是这样固步自封,不求所进它总是会被社会淘汰。 (1)可编程控制技术的标准化

煤化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煤化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杨扬 能源1201,2012011427 [摘要]由于石油的短期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石油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在20世纪60-70年代时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就初见端倪,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视,转而寻求解决能源危机的新出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煤化工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现状发展趋势 [Keywords]New coal chemical industry ; present situation ; trend of development 0.引言 新型煤化工是未来煤化工发展主要方向。煤化工产业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多种技术应用集成,联合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热能、电力等产品的产业。相对以产能过剩的合成氨、电石、焦炭等为主要产品传统煤化工行业而言,现代新型煤化工是指以煤气化为核心技术,通过优化整合先进化工生产技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新兴产业,并以天然气、烯烃、石油等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能源、化工原料为主要终端产品。无论从产品需求性还是从技术适用性、能耗、环保、水资源消耗等维度来分析,除甲醇外的传统煤化工行业均缺乏大规模发展空间,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将主要依托于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 1.世界能源结构现状 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费结构仍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其中石油消费占30-32%,天然气消费占17%-19%,煤消费占27%-28%,其余为原子能、水能、风能消费等。根据化石能源的蕴藏量以及开 采情况,许多专家预计, 21世纪中叶,石油消 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将逐步减少,天然气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煤炭消费比重基本持平。总的能源形势将从石油为主逐步转化为以天然气为主,进而发展为以煤炭为主。 2.煤化工的发展历史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气体、液体和固体并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中国是使用煤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就用煤冶炼铜矿石、烧陶瓷,至明代已用焦炭冶铁。但煤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加以利用并逐步形成工业体系,则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煤中有机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芳香族稠环为核心,周围连有杂环及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见煤化学)。这种特定的分子结构使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能获得固体产品,如焦炭或半焦。同时,还可得到大量的煤气(包括合成气),以及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如烃类、醇类、氨、苯、甲苯、二甲苯、萘、酚、吡啶、蒽、菲、咔唑等)。因此,煤化工的发展包含着能源和化学品生产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促进煤炭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2.1 初创时期 :主要为冶金用焦和煤气的生产。18世纪中叶由于工业革命的进展,英国对

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现场总线综述 设计题目: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电气112 班 学号:指导教师:邱雪娜 2014 年11 月17 日

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315000) 摘要: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领域里的一项新技术。本文阐述了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及各类现场总线技术的历史、现状及特点,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场总线;产生与发展;特点;发展趋势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Fieldbus Technology LI Gensheng (School of Electr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315000 , China) Abstract: The fieldbus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ology in automatiz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ieldbus technology and all kinds of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eld bus technolog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f ieldbus;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e development trend 引言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自70年代诞生至今,由于它在减少系统线缆,简化系统安装、维护和管理,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增强系统性能等方面的优越性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得到大围的推广,导致了自动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不断向数字化、微型化、个性化,专用化发展。现场总线技术的市场不断扩大,前景广阔。 1 现场总线的定义与特点 1.1现场总线技术的定义 从名词定义来讲,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电器、现场仪表及现场设备与控制主机系统之间的一种开放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而现场总线标准规定某个控制系统中一定数量的现场设备之间如何交换数据。数据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线电缆、光缆、线、无线电等等。通俗地讲,现场总线是用在现场的总线技术。传统控制系统的接线方式是一种并联接线方式,从PLC控制各个电器元件,对应每一个元件有一个I/O口,两者之间需用两根线进行连接,作为控制和/或电源。当PLC所控制的电器元件数量达到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时,整个系统的接线就显得十分复杂,容易搞错,施工和维护都十分不便。为此,人们考虑怎样把那么多的导线合并到一起,用一根导线来连接所有设备,所有的数据和信号都在这根线上流通,同时设备之间的控制和通信可任意设置。因而这根线自然而然地称为了总线,就如计算机部的总线概念一样。由于控制对象都在工矿现场,不同于计算机通常用于室,所以这种总线被称为现场的总线,简称现场总线。 1.2现场总线的特点 现场总线技术实际上是采用串行数据传输和连接方式代替传统的并联信号传输和连接方式的方法,它依次实现了控制层和现场总线设备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在保证传输实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