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

的心理因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1.目标确定阶段。安全目标的确定和设置是安全目标管理的中心内容,也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应充分沟通信息、掌握信息,并在提高对企业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总的安全目标的拟定,再逐步确定各个分目标和个人目标。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目标越具体,就越能给职工为完成目标而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越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应尽量做到量化,并确定明确的目标值,例如,工伤事故频率和严重率的数值水平、百日无事故等。目标抽象化对职工的激励作用则不大。

2)所制定安全目标要合理适当,目标值太高,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目标值太低,则会使人感到“轻而易举”,激励作用均不会力大。因此,应建立适宜的目标值,不仅可加大职工对完成安全目标的期望值,而且可对职工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具有挑战性,又具可接受性,从而易于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要发动职工参与安全目标的设置,企业安全目标不应单纯由企业领导规定,更不应任意强加于职工,必须让广大职工参与,以增强职工对目标的理解和愿意接受的程度。

2.安全目标实施过程阶段

此阶段应进一步制定为完成目标值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并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和激励手段激励职工的意愿。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设置目标的效果,将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定期反馈目标执行情况的信息,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可增加职工的信心,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安全动机,还可迅速发现问题,把矛盾和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

2)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企业各部门、各班组有关责、权、效、利相统一统的原则,以目标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人,以加强自我控制,从而可促使人们在实现目标中的协调性和主动性。

3)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尽力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并与企业的总目标协调一致。

4)在执行安全目标时,要启发和诱导职工为实现目标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并对职工的绩效及时肯定,给予积极强化。

3.成果评定阶段

这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目标实施期限结束时,要按安全目标值对企业和下属各部门及职工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评定。在评定时,要注重职工的各种心理需要,例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公平合理的心理状态。因此,无论对企业、各部门或职工执行目标的评定,应尽量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考核评定,并充分考虑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目标责任者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对难以定量的指标,应慎重对待,以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