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知识点复习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提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提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 时钟钟面上的分针从12时开始绕中心旋转1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分针指向的数字为3B.此时分针指向的数字为6C.此时分针指向的数字为4D.分针转动3,但时针却未改变3.如图,若正方形EFGH由正方形ABCD绕某点旋转得到,则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是().A.M或O或N B.E或O或C C.E或O或N D.M或O或C4.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上,将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OA′B′C′的位置,若OB=,∠C=120°,则点B′的坐标为().A.(3,)B.(3,)C.(,)D.(,)第3题第4题第5题5.如图,在Rt△ABC 中,∠ACB=90°,∠A=30°,BC=2.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EDC,此时点D在AB边上,斜边DE交AC边于点F,则n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A.30,2 B.60,2 C.60, D.60,6.(2015•乌鲁木齐)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1)B.(1,﹣)C.(2,﹣2)D.(2,﹣2)7.下列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的共性是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A.30° B.45° C.60° D.90°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6,1)向左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A2的位置,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到达点A3的位置,△A1A2A3绕点A2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则旋转后A3的坐标为( ).A.(-2,1)B.(1,1)C.(-1,1)D.(5,1)二. 填空题9. (2015•扬州)如图,已知Rt△ABC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则AF=.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正方形AEFG的边长为1cm.如果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那么C、F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_________ cm.11.绕一定点旋转180°后与原来图形重合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六边形就是这样的图形.小明发现将正六边形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个小于180°的角,也可以使它与原来的正六边形重合,请你写出小明发现的一个旋转角的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AB=AC=4cm,以斜边BC上距离B点cm的H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DEF,则旋转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cm2.13.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接AE、DE,△ADE的面积为3,则BC的长为_________.14.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P为△ABC内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线段PP′的长等于________.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进行如下操作:将线段OP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长度伸长为OP0的2倍,得到线段OP1;又将线段OP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长度伸长为OP1的2倍,得到线段OP2,如此重复操作下去,得到线段OP3,OP4,…,则:(1)点P5的坐标为__________;(2)落在x轴正半轴上的点P n坐标是_________,其中n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1,0),将点P0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标是__________.三综合题17. 如图,已知,点P是正方ABCD内一点,且AP∶BP∶CP=1∶2∶3.求证:∠APB=135°.18.如图,已知点D是△ABC的BC边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DF.求证: BE + CF>EF19.(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其中∠BAC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角)中,AB=2,AC=4,以BC为边在BC的下方作等边△PBC,求AP的最大值.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利用变换和等边三角形将边的位置重新组合.他的方法是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 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连接A′A,当点A落在A′C上时,此题可解(如图2).请你回答:AP的最大值是.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等腰Rt△ABC.边AB=4,P为△ABC内部一点,则AP+BP+CP的最小值是.(结果可以不化简)20.如图14―1,14―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AB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且直角顶点E在AB边上滑动(点E不与点A,B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CBM的平分线BF相交于点F.⑴如图14―1,当点E在AB边的中点位置时:①通过测量DE,EF的长度,猜想DE与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②连接点E与AD边的中点N,猜想NE与B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③请证明你的上述两猜想.⑵如图14―2,当点E 在AB 边上的任意位置时,请你在AD 边上找到一点N ,使得NE=BF ,进而猜想此时DE 与E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C.【解析】分针每5分钟转动30.3.【答案】A.【解析】 因为以M 或O 或N 为旋转中心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4.【答案】D. 【解析】因为是菱形,所以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5.【答案】C.【解析】△BDC 为正三角形,所以△FDC 为直角三角形,∠DCF=30°,DF=1,FC=,即求得.6.【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AOB 绕着O 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COD,连接OP ,OQ ,过Q 作QM⊥y 轴,∴∠POQ=120°, ∵AP=OP,∴∠BAO=∠POA=30°, ∴∠MOQ=30°,在Rt△OMQ 中,OQ=OP=2, ∴M Q=1,OM=,则P 的对应点Q 的坐标为(1,﹣),故选B 7.【答案】D. 8.【答案】C.【解析】232,1),A (2,4),A (即旋转90°后3A 坐标为(-1,1).二、填空题9.【答案】5.【解析】作FG ⊥AC ,根据旋转的性质,EC=BC=4,DC=AC=6,∠ACD=∠ACB=90°, ∵点F 是DE 的中点, ∴FG ∥CD∴GF=CD=AC=3 EG=EC=BC=2 ∵AC=6,EC=BC=4 ∴AE=2 ∴AG=4根据勾股定理,AF=5.10.【答案】【解析】当点F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时,CF=AC ﹣AF ,当点F 不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时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AC ﹣AF <CF <AC+AF ,∴当点F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时,C 、F 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小,∴CF=AC﹣AF=4﹣=.故答案为:11.【答案】60°或120°.【解析】正六边形的中心角是60°.12.【答案】1.【解析】证明△FHC 和△FH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腰长为,即得.13.【答案】5.【解析】做DF ⊥BC,EG ⊥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则AD=BF,可证得△DEG ≌△DCF,即EG=FC,又因为3ADEs△,所以EG=3,即BC=BF+FC=AD+EG=5.14.【答案】【解析】由旋转可知△AP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P ′=15.【答案】(1),(2)落在x 轴正半轴上的点P n 坐标是,其中n 满足的条件是n=8k (k=0,1,2,…)16.【答案】(-1,).【解析】首先求得12,P P 的坐标,即可求得3P 坐标.三.解答题17.【解析】证明:将△APB绕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CP′B位置(如图),则有△APB≌△CP′B.∴BP′= BP,CP′=AP,∠PBP′=90°,∠APB=∠CP′B.设CP′= AP= k,则BP′= BP=2k,CP= 3k,在Rt△BP′P中,BP′= BP= 2k,∴∠BP′P=45°.=(3k)2= CP2,∴∠C P′P=90°,∴∠CP′B=∠CP′P+∠BP′P=90°+45°=135°,即∠APB=135°.18.【解析】证明:将△BDE绕点D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至△CDG位置,则有△BDE≌△CDG.∴BE=CG,ED=DG.∵DE⊥DF,即 DF⊥EG.∴EF=FG,在△FCG中CG+CF>FG,即BE+CF>EF.19.【解析】解:(1)如图2,∵△ABP逆时针旋转60°得到△A′BC,∴∠A′BA=60°,A′B=AB,AP=A′C∴△A′BA是等边三角形,∴A′A=AB=BA′=2,在△AA′C中,A′C<AA′+AC,即AP<6,则当点A′A、C三点共线时,A′C=AA′+AC,即AP=6,即AP的最大值是:6;故答案是:6.(2)如图3,∵Rt△ABC是等腰三角形,∴AB=BC.以B为中心,将△APB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则A'B=AB=BC=4,PA=P′A′,PB=P′B,∴PA+PB+PC=P′A′+P'B+PC.∵当A'、P'、P、C四点共线时,(P'A+P'B+PC)最短,即线段A'C最短,∴A'C=PA+PB+PC,∴A'C长度即为所求.过A'作A'D⊥CB延长线于D.∵∠A'BA=60°(由旋转可知),∴∠1=30°.∵A'B=4,∴A'D=2,BD=2,∴CD=4+2.在Rt△A'DC中A'C====2+2;∴AP+BP+CP的最小值是:2+2(或不化简为).故答案是:2+2(或不化简为).20.【解析】⑴①DE=EF;②NE=BF.③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N,E分别为AD,AB的中点,∴DN=EB∵BF平分∠CBM,AN=AE,∴∠DNE=∠EBF=90°+45°=135°∵∠NDE+∠DEA=90°,∠BEF+∠DEA=90°,∴∠NDE=∠BEF∴△DNE≌△EBF∴ DE=EF,NE=BF⑵在DA边上截取DN=EB(或截取AN=AE),连结NE,点N就使得NE=BF成立(图略)此时, DE=EF.。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旋转》基础练习含答案(4套)(含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旋转》基础练习含答案(4套)(含知识点)

旋转基础练习附答案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如图J23-1-1,将△ABC旋转至△C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A.AC=CE B.∠A=∠DEC C.AB=CD D.BC=EC2.如图J23-1-2,将三角尺ABC(其中∠ABC=60°,∠C=90°)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到A1BC1的位置,使得点A,B,C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角度等于()A.120°B.90°C.60°D.30°图J23-1-1 图J23-1-2 图J23-1-3 图J23-1-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3.如图J23-1-3,△ABC绕点C旋转后得到△CDE,则∠A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B=________,AB=________,AC=________.4.如图J23-1-4,AC⊥BE,AC=EC,CB=CF,则△EFC可以看作是△ABC绕点________按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__度而得到的.三、解答题(共11分)5.如图J23-1-5,△ABC是直角三角形,延长AB到点E,使BE=BC,在BC上取一点F,使BF=AB,连接EF,△ABC旋转后能与△FBE重合,请回答:(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AC与EF的关系如何?图J23-1-5基础知识反馈卡·23.2.1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图形绕某点旋转180°后,不能与原来图形重合的是()2.如图J23-2-1,△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OC=OC′B.OA=OA′C.BC=B′C′D.∠ABC=∠A′C′B′图J23-2-1 图J23-2-2 图J23-2-3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3.如图J23-2-2,△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如果连接线段AA′,BB′,CC′,它们都经过点_____,且AB=________,AC=________,BC=________.4.如图J23-2-3,将等边△ABD沿BD中点旋转180°得到△BDC.现给出下列命题:①四边形ABCD是菱形;②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④AC=BD.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写上正确的序号).三、解答题(共11分)5.△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J23-2-4所示,将△ABC沿y 轴翻折得到△A1B1C1,再将△A1B1C1绕点O旋转180°得到△A2B2C2.请依次画出△A1B1C1和△A2B2C2.图J23-2-4基础知识反馈卡·23.2.2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若点A(n,2)与点B(-3,m)关于原点对称,则n-m=()A.-1 B.-5C.1 D.52.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1(3,4),则点P的坐标为()A.(3,-4) B.(-3,-4)C.(-4,-3) D.(-3,4)3.若点A(2,-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则点C的坐标是()A.(2,2) B.(-2,2)C.(-1,-1) D.(-2,-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4.点A(-2,1)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__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5.若点A(2,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B(b,-3),则ab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分)6.如图J23-2-5,利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出与线段AB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图J23-2-5基础知识反馈卡·23.3时间:10分钟满分: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选项中,能通过旋转把图a变换为图b的是()2.图J23-3-1的四个图案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轴对称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有()图J23-3-1A.1个B.2个C.3个D.4个3.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左侧的三角形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4.正六边形可以看成由基本图形________经过________次旋转而成.5.如图J23-3-2,一串有趣的图案按一定规律排列.请仔细观察,按此规律画出的第10个图案是__________;在前16个图案中“”有______个.图J23-3-2三、解答题(共8分)6.认真观察图J23-3-3中的四个图案,回答下列问题:图J23-3-3(1)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在图J23-3-4中设计出你心中最美的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特征.图J23-3-4基础知识反馈卡·23.2.11.B 2.D3.O A′B′A′C′B′C′ 4.①②③5.解:如图DJ1.图DJ1基础知识反馈卡·23.2.21.D 2.B 3.D4.(2,1)(2,-1) 5.66.解:如图DJ2.图DJ2基础知识反馈卡·23.31.A 2.D 3.B4.正三角形 65. 56.解:(1)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如图DJ3(答案不唯一).图DJ3以下不需要可以删除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必备必记目录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第一章有理数 (1)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3)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4)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 (5)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6)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6)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8)第七章三角形 (9)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3)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4)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4)第十二章轴对称 (15)第十三章实数 (16)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7)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8)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9)第十六章分式 (19)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20)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21)第十九章四边形 (22)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3)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4)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4)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 (25)第二十三章旋转 (26)第二十四章圆 (27)第二十五章概率 (28)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30)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30)第二十七章相似 (32)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33)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34)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q,p(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a)0a()0a(aa或⎩⎨⎧<-≥=)0a(a)0a(a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a1;若ab=1⇔ a、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请判断下列题的对错,并解释.1.近似数25.0的精确度与近似数25一样.2.近似数4千万与近似数4000万的精确度一样.3.近似数660万,它精确到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4.用四舍五入法得近似数6.40和6.4是相等的.5.近似数3.7x10的二次与近似数370的精确度一样.1、错。

九年级(初三)《旋转》知识点及练习(带答案)

九年级(初三)《旋转》知识点及练习(带答案)

旋转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一、精心选一选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的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B . (2,3)C .(-2,-3)D . (2,-3)3.3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º后得到如图(2)所示,则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A .第一张B .第二张C .第三张D .第四张 4.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 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5.如图3的方格纸中,左边图形到右边图形的变换是( ) A .向右平移7格B .以AB 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C .绕AB 的中点旋转1800,再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D .以AB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再向右平移7格6.从数学上对称的角度看,下面几组大写英文字母中,不同于另外三组的一组是( )A .A N E GB .K B X NC .X I H OD .Z D W H7.如图4,C 是线段BD 上一点,分别以BC 、CD 为边在BD 同侧作等边△ABC 和等边△CDE,AD 交CE 于F ,BE 交AC 于G ,则图中可通过旋转而相互得到的三角形对数有( ).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8.下列这些复杂的图案都是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在“几何画板”软件中拖动一点后形成的,它们中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由一个“基本图案”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旋转的角度是( )A ︒30B ︒45C ︒60D ︒909.如图5所示,图中的一个矩形是另一个矩形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形成的个数是( ) A .l 个B .2个C .3个D .4个ABCABCDCDE图4图5图图1210.如图6,ΔABC 和Δ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和∠ADE 都是直角,点C 在AE 上,ΔABC 绕着A 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后能 够与ΔADE 重合得到图7,再将图23—A —4作为“基本图形”绕 着A 点经过逆时针连续旋转得到图7.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为( )A .45°,90°B .90°,45°C .60°,30°D .30°,60 二、耐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1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 ,而且被_____________平分.12.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这五种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13.时钟上的时针不停地旋转,从上午8时到上午11时,时针旋转的旋转角是_____________. 14.如图8,△A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AB ′C ′,则△ABB ′是 三角形.15.已知a<0,则点P(a2,-a+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1在第___象限16.如图9,△COD 是△AOB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40°后所得的图形,点C 恰好在AB 上,∠AOD =90°,则∠D 的度数是 .17.如图10,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相等的六部分,若大圆的半径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C=90º,AB=AD ,AE ⊥BC 于E ,若线段AE=5,则S 四边形ABCD= 。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知识点及复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知识点及复习题

第三单元旋转一、旋转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中心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考点五、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3分)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单元测试1.下列正确描述旋转特征的说法是()A.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与大小都发生变化.B.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不变,大小发生变化.C.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发生变化,大小不变.D.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变化.2.下列描述中心对称的特征的语句中,其中正确的是()A.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不一定经过对称中心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中心不一定平分连接对称点的线段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一定经过对称中心,但不一定被对称中心平分D.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一定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4.下列图形中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A.(l)(2)B.(l)(2)(3)C.(2)(3)(4)D.(1)(2)(3(4)5.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有()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一定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正六边形B .线段()213y x x =-+≤≤C .圆D .抛物线2y x x =+ 2.如图,将△ABC 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 的坐标为(,)a b ,则点A′的坐标为( )A .(,)a b --B .2(),a b --+C .(),1a b --+D .(,1)a b --- 3.如图,在等边△ABC 中,AC=8,点O 在AC 上,且AO=3,点P 是边AB 上一动点,连接OP ,将线段OP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 ,要使点D 恰好落在BC 上,则AP 的长是( ).A .4B .5C .6D .8 4.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 (3,4)旋转90°,得到的点Q 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二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四象限 D .第二或第四象限 5.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1)-,将OA 绕原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 ',则点A '的坐标为( )A .(3,1)B .(3,1)-C .(1,3)--D .(1,3)7.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60B ∠=︒,1BC =,A B C ''由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 '与点A 、点B '与点B 是对应点,连接AB ',且点A 、B '、A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 '的长为( )A .3B .23C .4D .458.下列四个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3OA =,4OB =,5OC =,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下列结论:①BO A '△可以由BO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 与O '的距离为4;③150AOB ︒∠=;④633AOBO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等边△OAB 的边OB 在x 轴上,点B 坐标为(2,0),以点O 为旋转中心,把△OAB 逆时针转90︒,则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13)B 3-1)C .(31-,)D .(-2,1) 11.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8,点P 是边BC 上的动点,将△ABP 绕A 逆时针转60°得到△ACQ ,点D 是AC 边的中点,连接DQ ,则DQ 的最小值是 ( )A .2B .23C .4D .不能确定 1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斜边BC 在x 轴上,点B 坐标为(1,0),AC=2,∠ABC=30°,把Rt △ABC 先绕B 点顺时针旋转180°,然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A 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A .(﹣4,﹣2﹣3)B .(﹣4,﹣2+3)C .(﹣2,﹣2+3)D .(﹣2,﹣2﹣3)15.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若∠CAE=65°,∠E=70°,且AD ⊥BC ,∠BAC 的度数为( ).A .60 °B .75°C .85°D .90°二、填空题16.有两个直角三角板,其中45E ∠=︒,30C ∠=︒,按图①的方式叠放,先将ABC固定,再将AED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使//BC DE (如图②所示),则旋转角BAD ∠的度数为______.17.若点M (3,a ﹣2),N (b ,a )关于原点对称,则ab =_____.18.如图,将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A B C D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____.19.在ABC 中,2AB =,3AC =,以CB 为边作一个形状等边三角形BCD △,则DA 的最大值是________.2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在边CD 上.以点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至ABF 的位置,若2DE =,则FC =________.21.如图,在ABC 中,4AB =, 5.8BC =,60B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则CD 的长为________.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BC≌△DEF关于点H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H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23.如图,△ABC中,∠A=60°,∠ABC=80°,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若DE∥BC,则旋转的最小度数为_____.24.如图,△ABC中,∠BAC=20°,△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ED,连接对应点C、D,AE垂直平分CD于点F,则旋转角度是_____°.25.如图,在Rt ABC中,∠C=90°,AC=6cm,BC=8cm.将Rt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 '落在AB边上,连结BB',则BB'的长度为_________.得到Rt AB C''26.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①所示,现将含45°角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30°角的三角尺ABC绕顶点A顺时针转动(旋转角不超过180度),使两个三角尺有一组边互相平行.例如图②,当∠BAD=15°时,BC∥DE,当90°<∠BAD<180°时,∠BAD的度数为___.三、解答题27.如图,在一个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 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网格中画出ABC ∆向下平移4个单位,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的111A B C ∆. (2)在网格中画出ABC ∆关于点P 成中心对称得到的222A B C ∆.(3)若可将111A B C ∆绕点О旋转得到222A B C ∆,请在正方形网格中标出点O ,连接12A A 和12B B ,请直接写出四边形2211A B A B 的面积.28.已知30AOB ∠=,P 为射线OB 上一点,M 为射线OA 上一动点,连接PM , 满足OMP ∠为钝角,将线段PM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150,得到线段PN ,连接ON . (1)依题意补全图1;(2)求证:OMP OPN ∠=∠;(3)在射线 MA 上取点D ,点M 关于点D 的对称点为E ,连接EP ,当PDO ∠= 时,使得对于任意的点M ,总有ON EP =,并证明29.如图,四边形ABCD 中,45ABC ADC ∠=∠=︒,将B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 的对应点恰好与点A 重合,得到ACE △.(1)请求出旋转角的度数;(2)请判断AE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0.江都大润发超市销售一种利润为每千克10元的水产品,一个月能销售出500千克.经市场分析,销售单价每涨价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针对这种水产品的销售情况,若设单价每千克涨价x元,请解答以下问题:(1)填空:每千克水产品获利元,月销售量减少千克;(2)要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又要“薄利多销”,销售单价应涨价为多少元?。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课时练习-《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课时练习-《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人教版)

专题23.7《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要点梳理】要点一、旋转1.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AO A′),如果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特别说明: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2.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OA=OA′);(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ABC≌△A B C特别说明: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既可以按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旋转.3.旋转的作图:在画旋转图形时,首先确定旋转中心,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再将这些关键沿指定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作图的步骤:(1)连接图形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2)把连线按要求(顺时针或逆时针)绕旋转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角);(3)在角的一边上截取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得到各点的对应点;(4)连接所得到的各对应点.要点二、特殊的旋转—中心对称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特别说明:(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2)位置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全等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特别说明:(1)中心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2)线段,平行四边形,圆等等都是中心对称图形.要点三、平移、轴对称、旋转平移、轴对称、旋转之间的对比【典型例题】类型一、旋转三要素1.如图,E是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DAE△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恰好能够与DCF重合.(1)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2)请你判断DF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 点D ;90° (2) 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分析 【分析】(1)由已知可知,旋转中心为点D ,旋转角∠ADC = 90°,即可求解;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DE = DF ,∠EDF = ∠ADC = 90,可得结论. (1)解:由题意得:旋转中心是点D ;旋转角为∠ADC ,在正方形ABCD 中,∠ADC =90°, ∠旋转角为90°; 故答案为:点D ;90°(2)解:根据题意得:DE DF =,90EDF ADC ∠=∠=︒,∠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在ABC 中,30B ACB ∠+∠=︒,4AB =,AB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 重合,且点C 恰好成为AD 中点,如图. (1) 旋转中心是点______,AE =______; (2) 求直线BC 与直线DE 的夹角.【答案】(1) A ,AC (2)30 【分析】(1)根据旋转后A 点与自身对应,则旋转中心为点A ,进而根据12AC AD =,可知AE 与AC 对应,即可求解;(2)延长BC 交ED 于点F ,取AB 中点G ,连接EG ,证明AEG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求得1,120,902EG AB BG EGB BEA ==∠=︒∠=︒在EBF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EFB ∠,即直线BC 与直线DE 的夹角.(1)解:∠旋转后A 点与自身对应,∠旋转中心为点A , 12AC AD =,则AC 旋转后与AD 不对应,则AC 与AE 对应 故答案为:A ,AC(2)延长BC 交ED 于点F ,取AB 中点G ,连接EG ,30ABC ACB ∠+∠=︒,4AB =,180150BAC B ACB ∴∠=︒-∠-∠=︒∴ABC 逆时针旋转150︒后与ADE 重合, ∴150CAE BAC ∠=∠=︒,BCA DEA ∠=∠36060EAG EAC DAB ∴∠=︒-∠-∠=︒ G 是AB 的中点,122AG AB ∴== 1,22AD AB AC AD === ∴2AE AC ==∴AEG 是等边三角形60AGE ∴∠=︒ 120EGB ∴∠=︒又2EG AG AE BG ====30∴∠=∠=︒GBE GEB∴∠=∠+∠=︒90BEA BEG GEABEF中∠+∠FBE BEF=∠+∠+∠+∠CBA ABE BEA AED=∠+∠+∠+∠ABE BEA CBA AED()==︒+︒︒12030150∴∠=︒EFB30即直线BC与直线DE的夹角为30【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连接P A,PB,PC,将∠ABP绕点B 顺时针旋转到∠CBP′的位置.(1)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_____.(2)连接PP′,∠BPP′的形状是__________ 三角形.(3)若P A=2,PB=4,∠APB=135°,求PC的长.【答案】(1)B,90°;(2)等腰直角;(3)6【分析】(1)根据旋转的定义解答;(2)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P=BP′,又旋转角为90°,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判定;(3)∠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PP′,先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P′C=135°,再求出∠PP′C=9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1)∠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CBP′的位置,∠旋转中心是点B,点P旋转的度数是90度,故答案为:B ,90°;(2)根据旋转的性质BP=BP′,旋转角为90°,∠∠BP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直角;(3)在等腰Rt ∠BPP '中,∠PB =BP '=4,∠PP ′= ∠∠BP ′C =∠BP A =135°,∠∠PP ′C =∠BP ′C -∠BP ′P =135°-45°=90°, ∠P 'C =P A =2 在Rt ∠PP ′C 中,PC 6==【点拨】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类型二、利用旋转性质求值或证明2.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BE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至DFC △. (1) 若30EBC ∠=︒,80BCE ∠=︒,求DFC ∠; (2) 若3CE =,求CEF △的面积.【答案】(1) 70DFC ∠=︒ (2) CEF △的面积为92【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算出70BEC ∠=︒,根据旋转性质,得出70DFC BEC ∠=∠=︒;(2)根据旋转性质得出90ECF ∠=︒,3CF CE ==,即可算出∠CEF 的面积. (1)解:∠30EBC ∠=︒,80BCE ∠=︒,∠18070BEC EBC BCE ∠=︒-∠-∠=︒,∠将BE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至DFC △, ∠70DFC BEC ∠=∠=︒.(2)∠将BE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至DFC △, ∠90ECF ∠=︒,3CF CE ==, ∠11933222CEF S CE CF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得出90ECF ∠=︒,3CF CE ==,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在Rt ABC △中,90ACB ∠=︒,AC BC =,CD AB ⊥于点D .在边BC 上取一点E ,连接DE ,将线段D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 ,连接AF ,交线段CD 于点G .(1) 如图,若点E 与点C 重合,求证:FCG ADG △△≌; (2) 探究线段AG 与GF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 若10AB =,请直接写出点C 与点F 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必写解答过程. 【答案】(1)见分析(2)AG =GF ,理由见分析(3)5 【分析】(1)根据题意,∠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 ∠AB ,所以CD =AD ,根据旋转的性质,CD =CF ,所以CF =AD ,又因为∠GCF =∠GDA =90°,∠CGF =∠DGA ,所以FCG ADG △△≌(ASA );(2)作EH ∠BC ,交CD 于点H ,连接FH ,则可证明∠FEH ≌∠CED (SAS ),得到FH =DC =AD ,∠EHF =∠ECD =45°,从而证明∠FHG =90°,又因为对顶角相等,可证明∠FGH≌∠AGD (AAS ),所以AG =GF ;(3)根据(2)中的结论,CF ,所以当CE 取最小值0时CF有最小值5.解:(1)根据题意,∠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 AB ⊥∠CD 是斜边AB 的中线 ∠CD =AD∠线段DE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F ∠∠FCG =∠ADG =90°,CD =CF ∠AD =CF在△FCG 和ADG 中FCG ADG CF ADFGC AGD ∠=∠⎧⎪=⎨⎪∠=∠⎩∠FCG ADG △△≌(ASA ) (2)AG =GF ,理由如下:作EH ∠BC ,交CD 于点H ,连接FH ,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 ∠AB∠∠BCD =12ACB ∠=45°,CD =AD =12AB∠EH ∠BC∠∠EHC =∠BCD =45° ∠CE =HE∠∠FED +∠DEH =∠DEH +∠HEC ∠∠FEH =∠DEC 又∠EF =ED∠∠FEH ≌∠CED (SAS )∠FH =DC =AD ,∠EHF =∠ECD =45° ∠∠CHF =∠CHE +∠EHF =45°+45°=90° ∠∠FHG =90°=∠ADG 又∠∠FGH =∠AGD ∠∠FGH ≌∠AGD (AAS ) ∠AG =GF (3)连接CF ,∠FH =AD =12AB =11052⨯=,CH∠CF当CE 最小时CF 最小,CE 最小值为0,∠CF 5=点C 与点F 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P 是等边ABC 内的一点,且5,4,3PA PB PC ===,将AP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CQB △.(1) 旋转角为_____度; (2) 求点P 与点Q 之间的距离;(3)求BPC∠的度数;S.(4)求ABC的面积ABC【答案】+9.【分析】(1)根据∠QCB是∠P AB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可知∠ABC为旋转角即可得出答案,(2)连接PQ,根据等边三角形得性质得∠ABC=60°,BA=BC,由旋转的性质得BP =BQ,∠PBQ=∠ABC=60°,CQ=AP=5,BP=BQ=4,∠PBQ=60°,于是可判断∠PBQ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Q=PB=4;(3)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PCQ是直角三角形,且∠QPC=90°,再加上∠BPQ =60°,然后计算∠BPQ+∠QPC即可.(4)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CH,PH的长,由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QCB是∠P AB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的,∠旋转角为60°故答案为:60;(2)连接PQ,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BA=BC,∠∠QCB是∠P AB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的,∠∠QCB∠∠P AB,∠BP=BQ,∠PBQ=∠ABC=60°,CQ=AP=5,∠BP=BQ=4,∠PBQ=60°,∠∠PBQ是等边三角形,∠PQ=PB=4;(3)∠QC =5,PC =3,PQ =4, 而32+42=52, ∠PC 2+PQ 2=CQ 2,∠∠PCQ 是直角三角形,且∠QPC =90°, ∠∠PBQ 是等边三角形, ∠∠BPQ =60°,∠∠BPC =∠BPQ +∠QPC =60°+90°=150°; (4)如图2,过点C 作CH ∠BP ,交BP 的延长线于H , ∠∠BPC =150°, ∠∠CPH =30°, ∠CH 12=PC 32=,PH=, ∠BH =4 ∠BC 2=BH 2+CH 2232⎛⎫=+ ⎪⎝⎭2425⎛+ ⎝⎭= ∠S △ABC =2, ∠S △ABC 25=+=9.【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掌握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类型三、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为格点三角形(顶点为网格线的交点),∠ABC =90°,点A 的坐标为(1,4).已知ABC 与DEF 关于点(),0a 成中心对称(点D ,E ,F 分别为A ,B ,C 的对应点,0a ≥且4a ≠).连接AF ,CD .(1) 若0a =,画出此时DEF 的位置;(2) 线段AF 与CD 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是______;(3) 若四边形AFDC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则a 的值为______. 【答案】(1)见分析(2)AF CD ∥,且AF CD =(3)1 【分析】(1)当0a =时,点(a ,0)即为原点,作出ABC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即可;(2)设对称中心为点P (a ,0),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3)当四边形AFDC 是菱形或矩形时,可得出a 的值. (1)如图,DEF 即为所画;(2)如图所示,AF CD ∥,且AF CD =故答案为:AF CD ∥,且AF CD =(3)∠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B (1,0),∠ABC 与DEF 关于点()1,0成中心对称时,四边形AFDC 是菱形,如图,∠1,a = 故答案为:1【点拨】本题考查作图-中心对称、轴对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E ,F 分别在BC AB ,上,且DE AB ,BE AF =.(1) 如图1,求证: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2) 如图2,若ABC 为等边三角形,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直接写出所有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答案】(1)证明见分析(2)等边ABC ,等边BEF ,等边CDE ,等腰BDE ,等腰梯形ABED ,等腰梯形ACEF【分析】(1)由角平分线可知ABD CBD ∠=∠,由平行可知BDE ABD ∠=∠,可得CBD BDE ∠=∠,DE BE AF ==,进而结论得证;(2)由题意可得四边形ADEF 是菱形,,,D E F 是等边三角形的中点,然后根据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对图中的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对称性进行判断即可.(1)证明:∠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D CBD ∠=∠ ∠DE AB ∥ ∠BDE ABD ∠=∠ ∠CBD BDE ∠=∠ ∠DE BE AF == ∠DE AF ∥,DE AF = ∠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2)解:由(1)知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EF AC∠ABC 是等边三角形 ∠60EFB C B ∠=∠=∠=︒ ∠BE EF DE == ∠四边形ADEF 是菱形 ∠,,AF BF BE CE CD AD === ∠,,D E F 是等边三角形的中点 ∠,BG EF BD EF ⊥⊥∠由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等边ABC ,等边 BEF ,等边CDE △,等腰BDE ,等腰梯形ABED ,等腰梯形ACEF .【点拨】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变式2】 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解答下列问题:(1)作出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111A B C △,并写出点1C 的坐标; (2)作出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222A B C △,并写出点2C 的坐标;222A B C △可看作111A B C △以点(________,________)为旋转中心,旋转________°得到的.(3)已知ABC 关于直线l 对称的333A B C △的顶点3A 的坐标为()4,2--,请直接写出直线l 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_.【答案】(1)图见详解,C 1(-1,2);(2)图见详解,C 2(-3,-2),(-2,0),180;(3)y =-x【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画出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111A B C △;(2)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作出AB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222A B C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知道直线必过点(-1,1),即可求出解析式. 解:(1)如图所示,点C 1的坐标(-1,2);(2)如图所示,点C 2的坐标(-3,-2),222A B C △可看作111A B C △以点(-2,0)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得到的;(3)因为A 的坐标为(2,4),A 3的坐标为(-4,-2),所以直线必过点(-1,1),所以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的作图,熟练其概念准确的画出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类型四、直角坐标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4、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0)、B(-2,3)、C(-1,0).(1)画出∠ABC关于坐标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A′B′C′;(2)将∠ABC绕坐标原点O顺时针旋转90°,画出对应的∠A′′B′′C′′;(3)若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在第四象限中的点D′坐标为.【答案】(1)见分析(2)见分析(3)(6,-2)【分析】(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绕坐标原点O顺时针旋转90°的点A″、B″、C″的坐标,然后顺次连接即可;(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解答.(1)如图所示,∠A′B′C′就是求作的图形;(2)如图所示,∠A′′B′′C′′就是求作的三角形;(3)如图所示,点D′坐标为(6,-2);【点拨】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1,1),B (4,2),C (3,4).(1) 若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111A B C △,已知点C 的对应点1C 的坐标为()2,4-,画出111A B C △;(2) 请画出△ABC 关于原点对称的△A 2B 2C 2. 【答案】(1)见分析(2)见分析 【分析】(1)根据C 点的平移方式依次得到A 点和B 点的对应点的位置,顺次相连即可; (2)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确定对应点的位置后顺次连接即可. (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 (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点拨】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的平移和中心对称,解题关键是牢记平移作图与中心对称图形的作图方法.【变式2】 已知抛物线y =﹣2x 2+8x ﹣7.(1)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已知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求它的解析式;(2) 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已知抛物线关于原点对称,求a ,b ,c 的值. 【答案】(1)y =﹣2x 2﹣8x ﹣7(2)a =2,b =8,c =7 【分析】(1)抛物线y =﹣2x 2+8x ﹣7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x 互为相反数,y 不变进行求解即可;(2)抛物线y =﹣2x 2+8x ﹣7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x 、y 均互为相反数进行求解即可;(1)解:抛物线y =﹣2x 2+8x ﹣7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x 互为相反数,y 不变,∠y =﹣2(﹣x )2+8(﹣x )﹣7=﹣2x 2﹣8x ﹣7;(2)抛物线y =﹣2x 2+8x ﹣7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x 、y 均互为相反数,∠﹣y =﹣2(﹣x )2+8(﹣x )﹣7=﹣2x 2﹣8x ﹣7, 即y =2x 2+8x +7∠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中的a =2,b =8,c =7.【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五、旋转几何综合拓展5、∠ABC 和∠D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AC BC =,CD CE =.(1)【观察猜想】当∠ABC 和∠DEC 按如图1所示的位置摆放,连接BD 、AE ,延长BD 交AE 于点F ,猜想线段BD 和A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探究证明】如图2,将∠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090αα︒<<︒,线段BD 和线段AE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如图3,在∠ACD 中,45ADC ∠=︒,CD =4=AD ,将AC 绕着点C 逆时针旋转90°至BC ,连接BD ,求BD 的长.【答案】(1)BD AE = ,BD AE ⊥(2)成立,理由见分析(3)【分析】(1)通过证明BCD ACE ≅,即可求证;(2)通过证明BCD ACE ≅,即可求证;(3)过点C 作CH CD ⊥,垂足为C ,交AD 于点H ,根据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1)BD AE = ,BD AE ⊥,证明如下:在BCD △和ACE 中,90ACB DCE ∠=∠=︒,AC BC =,CD CE =,BCD ACE ∴≅,,BD AE CBD CAE ∴=∠=∠,90ACB ∠=︒,90CBD BDC ∴∠+∠=︒,BDC ADF ∠=∠,90CAE ADF ∴∠+∠=︒,BD AE ∴⊥;(2)成立,理由如下:∠ACB DEC ∠=∠,∠ACB ACD DCE ACD ∠+∠=∠+∠,即BCD ACE ∠=∠,在BCD △和ACE 中,∠AC BC =,BCD ACE ∠=∠,CD CE =,∠BCD ACE ≌,∠BD AE =,CBD CAE ∠=∠,∠BGC AGF ∠=∠,∠CBD BGC CAE AGF ∠+∠=∠+∠,∠90ACB ∠=︒,∠90CBD BGC ∠+∠=︒,∠90CAE AGF ∠+∠=︒,∠90AFB ∠=︒,∠BD AE ⊥;(3)如图,过点C 作CH CD ⊥,垂足为C ,交AD 于点H ,由旋转性质可得:90ACB ∠=︒,AC BC =,∠CH CD ⊥,∠90DCH ∠=︒,∠90ADC CHD ∠+∠=︒,且45ADC ∠=︒,∠45CHD ∠=︒,∠CHD ADC ∠=∠,∠CD CH ==在Rt DCH 中:2DH =,∠90ACB DCH ∠=∠=︒,∠ACB ACH DCH ACH ∠+∠=∠+∠,即ACD BCH ∠=∠,在ACD △和BCH 中,∠AC BC =,ACD BCH ∠=∠,CD CH =,∠ACD BCH ≌△△,∠4BH AD ==,CBH DAC ∠=∠,∠12CBH DAC ∠+∠=∠+∠,∠90ACB ∠=︒,∠190CBH ∠+∠=︒,∠290DAC ∠+∠=︒,∠90∠=°,BHA∠BH AD⊥,∠BHD△是直角三角形,在Rt BDH中,BD=【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1,在∠ABC中,∠C=90°,∠ABC=30°,AC=1,D为∠ABC内部的一动点(不在边上),连接BD,将线段BD绕点D逆时针旋转60°,使点B到达点F的位置;将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60°,使点A到达点E的位置,连接AD,CD,AE,AF,BF,EF.(1)求证:∠BDA∠∠BFE;(2)∠CD+DF+FE的最小值为;∠当CD+DF+FE取得最小值时,求证:AD∠BF.(3)如图2,M,N,P分别是DF,AF,AE的中点,连接MP,NP,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请判断∠MPN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其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答;(2);∠见解答;(3)是,∠MPN=30°.【分析】(1)由旋转60°知,∠ABD=∠EBF、AB=AE、BD=BF,故由SAS证出全等即可;(2)∠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C、D、F、E共线时CD+DF+FE最小,且CD+DF+FE 最小值为CE,再由∠ACB=90°,∠ABC=30°,AC=1求出BC和AB,再由旋转知AB=BE,∠CBE=90°,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即可;∠先由∠BDF 为等边三角形得∠BFD =60°,再由C 、D 、F 、E 共线时CD +DF +FE 最小,∠BFE =120°=∠BDA ,最后ADF =∠ADB -∠BDF =120°-60°=60°,即证;(3)由中位线定理知道MN ∠AD 且PN ∠EF ,再设∠BEF =∠BAD =α,∠P AN =β,则∠PNF =60°-α+β,∠FNM =∠F AD =60°+α-β,得∠PNM =120°.(1)证明:∠∠DBF =∠ABE =60°,∠∠DBF -∠ABF =∠ABE -∠ABF ,∠∠ABD =∠EBF ,在∠BDA 与∠BFE 中,BD BF ABD EBF AB BE ⎧⎪∠∠⎨⎪⎩===,∠∠BDA ∠∠BFE (SAS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C 、D 、F 、E 共线时CD +DF +FE 最小,∠CD +DF +FE 最小值为CE ,∠∠ACB =90°,∠ABC =30°,AC =1,∠BE =AB =2,BC∠∠CBE =∠ABC +∠ABE =90°,∠CE=∠证明:∠BD =BF ,∠DBF =60°,∠∠BDF 为等边三角形,即∠BFD =60°,∠C 、D 、F 、E 共线时CD +DF +FE 最小,∠∠BFE =120°,∠∠BDA ∠∠BFE ,∠∠BDA =120°,∠∠ADF =∠ADB -∠BDF =120°-60°=60°,∠∠ADF =∠BFD ,∠AD ∠BF ;(3)∠MPN 的大小是为定值,理由如下:如图,连接MN ,∠M ,N ,P 分别是DF ,AF ,AE 的中点,∠MN ∠AD 且PN ∠EF ,∠AB =BE 且∠ABE =60°,∠∠ABE 为等边三角形,设∠BEF =∠BAD =α,∠P AN =β,则∠AEF =∠APN =60°-α,∠EAD =60°+α,∠∠PNF =60°-α+β,∠FNM =∠F AD =60°+α-β,∠∠PNM =∠PNF +∠FNM =60°-α+β+60°+α-β=120°,∠∠BDA ∠∠BFE ,∠MN =12AD =12FE =PN , ∠∠MPN =12(180°-∠PNM )=30°. 【点拨】本题是三角形与旋转变换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中位线的性质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 .【变式2】 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P 在边AD 上(P 不与,A D 重合),连接,PB PC .将线段PB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到PE ,将线段PC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得到PF .连接EF EA FD ,,.(1)求证:∠PDF ∆的面积212S PD =; ∠EA FD =;(2)如图2,EA FD.的延长线交于点M,取EF的中点N,连接MN,求MN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详解;∠见详解;(2)4≤MN<【分析】≌,即可得到结论;(1)∠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证明PFG CPD∠过点E作EH∠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H,证明PEH BPA≌,可得≌,结合PFG CPDGD=EH,同理:FG=AH,从而得AHE FGD≌,进而即可得到结论;(2)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E作EH∠DA交DA的延长线于点EF,HG= 2AD=8,EH+FG= AD=4,然后求出当点P与点D重H,可得∠AMD=90°,MN=12合时,EF最大值=P与AD的中点重合时,EF最小值= HG=8,进而即可得到答案.解:(1)∠证明:过点F作FG∠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G,∠∠FPG+∠PFG=90°,∠FPG+∠CPD=90°,∠∠FPG=∠CPD,又∠∠PGF=∠CDP=90°,PC=PF,∠PFG CPD ≌(AAS ),∠FG =PD ,∠PDF ∆的面积21122S PD FG PD =⋅=; ∠过点E 作EH ∠DA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H ,∠∠EPH +∠PEH =90°,∠EPH +∠BP A =90°,∠∠PEH =∠BP A ,又∠∠PHE =∠BAP =90°,PB =PE ,∠PEH BPA ≌(AAS ),∠EH =P A ,由∠得:FG =PD ,∠EH +FG =P A +PD =AD =CD ,由∠得:PFG CPD ≌,∠PG =CD ,∠PD +GD = CD = EH +FG ,∠FG + GD = EH +FG ,∠GD =EH ,同理:FG =AH ,又∠∠AHE =∠FGD ,∠AHE FGD ≌,∠EA FD =;(2)过点F 作FG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过点E 作EH ∠DA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H ,≌,由(1)得:AHE FGD∠∠HAE=∠GFD,∠∠GFD+∠GDF=90°,∠∠HAE+∠GDF=90°,∠∠HAE=∠MAD,∠GDF=∠MDA,∠∠MAD+∠MDA=90°,∠∠AMD=90°,∠点N是EF的中点,EF,∠MN=12∠EH=DG=AP,AH=FG=PD,∠HG=AH+DG+AD=PD+AP+AD=2AD=8,EH+FG=AP+PD=AD=4,当点P与点D重合时,FG=0,EH=4,HG=8,此时EF最大值当点P与AD的中点重合时,FG=2,EH=2,HG=8,此时EF最小值= HG=8,【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A解析:A【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2.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3,4)旋转90°,得到的点Q所在的象限为()A.第二象限B.第三象限C.第四象限D.第二或第四象限D 解析:D【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3,4)旋转90°,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点Q 所在的象限.【详解】Q,如图,点P(3,4)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1Q,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点2得点Q所在的象限为第二、四象限.【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3.以下四幅图案,其中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A解析:A【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C中,AB=6,AC=4,以BC为对角线作正方形BDCF,连接AD,则AD长不可能是()A.2 B.4 C.6 D.8D解析:D【分析】将△AB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º得△ECD,AB=EC,DE=AD,等腰Rt△ADE中2AD,在△ACE中由三边关系得,CE-AC<AE<CE+AC,即2<2AD<10求出AD的范围即可.【详解】将△ABD绕点D顺时针旋转90º得△ECD,AB=EC=6,DE=AD,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2AD,在△ACE中由三边关系得,CE-AC<AE<CE+AC,即2<2AD<10,<,2<AD<52=508【点睛】本题考查AD 的范围问题,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性质,由条件分散,将已知与未知化归一个三角形中,利用旋转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ACE 实现转化,利用三边关系确定AE 的范围是解题关键.5.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60B ∠=︒,1BC =,A B C ''由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 '与点A 、点B '与点B 是对应点,连接AB ',且点A 、B '、A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 '的长为( )A .3B .3C .4D .45解析:A【分析】 先利用互余计算出∠BAC =30°,再根据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B =2BC =2,接着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 'B '=AB =2,B 'C =BC =1,A 'C =AC ,∠A '=∠BAC =30°,∠A 'B ' C =∠B =60°,于是可判断CA A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CA A '=∠A '=30°,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出∠B 'CA =30°,可得B 'A =B 'C =1,然后利用A A '=A B '+A 'B '进行计算.【详解】解:∵∠ACB =90°,∠B =60°,∴∠BAC =30°,∴AB =2BC =2×1=2,∵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A'B'=AB=2,B'C=BC=1,A'C=AC,∠A'=∠BAC=30°,∠A'B'C=∠B=60°,∴CA A'为等腰三角形,∴∠CA A'=∠A'=30°,∵A、B'、A'在同一条直线上,∴∠A'B'C=∠B'AC+∠B'CA,∴∠B'CA=60°﹣30°=30°,∴B'A=B'C=1,∴A A'=A B'+A'B'=2+1=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6.若点P(-m,m-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第二象限内的点,则m满足( )A.m>3 B.0<m≤3C.m<0 D.m<0或m>3C 解析:C【分析】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m,m-3)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m,3-m),再由第二象限内的点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可得m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P(-m,m-3)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m,3-m),∵P′(m,3-m),在第二象限,∴30 mm<⎧⎨->⎩,∴m<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注意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7.如图,点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四条边AB、BC、CD、DA的中点,则关于四边形EFG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平行四边形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D.当AC=BD时,它为矩形C 解析:C【分析】先连接AC,BD,根据EF=HG=12AC,EH=FG=12BD,可得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EFG=90°,此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AC=BD时,EF=FG=GH=HE,此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连接AC,BD,如图:∵点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四边AB、BC、CD、DA的中点,∴EF=HG=12AC,EH=FG=12BD,∴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A错误;∴四边形EFGH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B错误;当AC⊥BD时,∠EFG=90°,此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当AC=BD时,EF=FG=GH=HE,此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故选项D错误;∴四边形EFGH可能是轴对称图形,∴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点四边形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8.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若∠CAE=65°,∠E=70°,且AD⊥BC,∠BAC的度数为().A.60 °B.75°C.85°D.90°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知,∠EAC=∠BAD=65°,∠C=∠E=70°.如图,设AD⊥BC于点F.则∠AFB=90°,∴在Rt△ABF中,∠B=90°-∠BAD=25°,∴在△ABC中,∠BAC=180°-∠B-∠C=180°-25°-70°=85°,即∠BAC的度数为85°.故选C.考点: 旋转的性质.9.如图,在△ABC中,AB=2.2,BC=3.6,∠B=60°,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DE,若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时,则CD的长为()A.1.5 B.1.4 C.1.3 D.1.2B解析:B【分析】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得到AD=AB,进而得到△ABD为等边三角形,求出B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AD=AB,且∠B=60°,∴△ABD为等边三角形,∴BD=AB=2,∴CD=3.6﹣2.2=1.4.故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牢固掌握旋转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ABC与△CDA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过点O任作直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则下则结论:①点E和点F,点B和点D是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②直线BD必经过点O;③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④四边形DEOC与四边形BFOA的面积必相等;⑤△AOE 与△COF成中心对称.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D解析:D【分析】由于△ABC与△CDA关于点O对称,那么可得到AB=CD、AD=BC,即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于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可根据上述特点对各结论进行判断.【详解】△ABC与△CDA关于点O对称,则AB=CD、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点O就是▱ABCD的对称中心,则有:(1)点E和点F;B和D是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正确;(2)直线BD必经过点O,正确;(3)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正确;(4)四边形DEOC与四边形BFOA的面积必相等,正确;(5)△AOE与△COF成中心对称,正确;其中正确的个数为5个,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面积为8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数轴上,点A表示实数2-,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时,顶点B的运动轨迹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__或﹣【分析】先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再根据点A表示实数即可求出顶点B的运动轨迹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数【详解】解:∵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8∴AB=∵点A表示实数∴顶点B 的运动轨迹与数轴的交点表示2或﹣32【分析】先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B=22A表示实数2-,即可求出顶点B的运动轨迹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数.【详解】解:∵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8,∴AB=22, ∵点A 表示实数2-,∴顶点B 的运动轨迹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数为2-+22=2或2-﹣22=﹣32, 故答案为:2或﹣32.【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实数和数轴、旋转的性质、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点E 在边CD 上.以点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90︒至ABF 的位置,若2DE =,则FC =________.8【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证明CB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又知BF =DE =2可得FC 的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 =∠D =90°AD =AB 由旋转得:∠ABF =∠D =90°BF 解析:8【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证明C 、B 、F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又知BF =DE =2,可得FC 的长.【详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 =∠D =90°,AD =AB ,由旋转得:∠ABF =∠D =90°,BF =DE =2,∴∠ABF +∠ABC =180°,∴C 、B 、F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F =BC +BF =6+2=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难度适中.由旋转的性质得出BF =DE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如图,在ABC 中,4AB =, 5.8BC =,60B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则CD 的长为________.【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解析:1.8【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B AD =,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4BD AB ==,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4AB AD ==,60B ∠=︒,ABD ∴是等边三角形,4BD AB ∴==,5.8BC =,5.84 1.8CD BC BD ∴=-=-=,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6P -与点()4,1Q m -+关于原点对称,那么m =______.5【分析】先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可得一个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详解】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则解得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熟解析:5【分析】先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可得一个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再解方程即可得.【详解】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则610m -++=,解得5m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熟练掌握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规律是解题关键.15.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将射线A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360°),得到射线AE,点M是点D关于射线AE的对称点,则线段CM长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和为_____.﹣1【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M=AD故此点M在以A圆心以AD为半径的圆上故此当点AMC在一条直线上时CM有最小值【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A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点D与点M关于A解析:2﹣1【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M=AD,故此点M在以A圆心,以AD为半径的圆上,故此当点A、M、C在一条直线上时,CM有最小值.【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AM.∵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2222AD CD+=+211∵点D与点M关于AE对称,∴AM=AD=1.∴点M在以A为圆心,以AD长为半径的圆上.如图所示,当点A、M、C在一条直线上时,CM有最小值.∴CM的最小值=AC﹣AM′2﹣1,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依据旋转的性质确定出点M 运动的轨迹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 中,AB =2,AC =1,∠BAC =30°,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11AB C △,连接BC 1,则BC 1的长为__________ .【分析】先根据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得:在中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解析:5 【分析】 先根据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可得111,60A AC C CAC ==∠=︒,从而可得190BAC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详解】由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得:111,60A AC C CAC ==∠=︒,30BAC ∠=︒,1190AC BAC AC B C ∴∠=+=∠∠︒,在1Rt ABC 中,222211215BC AB AC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7.如图,在△ABC 中,AB =6,将△ABC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A 1BC 1,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9【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BC ≌△A1BC1A1B=AB=6所以△A1BA 是等腰三角形依据∠A1BA=30°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由图形可以知道S 阴影=S △A1BA+S △A1BC1﹣S △ABC=解析:9【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BC ≌△A 1BC 1,A 1B=AB=6,所以△A 1BA 是等腰三角形,依据∠A 1BA=30°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由图形可以知道 S 阴影=S △A1BA +S △A 1BC 1﹣S △ABC=S △A 1BA ,最终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解:∵在△ABC 中,AB=6,将△ABC 绕点 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30°后得到△A1BC1,∴△ABC≌△A1BC1,∴A1B=AB=6,∴△A1BA 是等腰三角形,∠A1BA=30°,∴S△A1BA= 12×6×3=9,又∵S 阴影=S△A1BA+S△A1BC1﹣S△ABC,S△A1BC1=S△ABC,∴S阴影=S△A1BA=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运用面积的和差关系解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8.如图,在Rt△ABC中,∠ABC=90°,∠BAC=32°,斜边AC=6,将斜边AC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26°到达AD的位置,连接CD,取线段CD的中点N,连接BN,则BN的长为_________.【分析】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定理得出MB=MN=同时算出∠BMN=9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算出BN的长【详解】解: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由旋转可知:AC=AD=解析:32【分析】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定理得出MB=MN=132AC ,同时算出∠BMN=90°,最后利用勾股定理算出BN的长.【详解】解:设M为AC中点,连接AN,BM,MN,由旋转可知:AC=AD=6,∠CAD=26°,∵∠BAC=32°,∠ABC=90°,∴∠ACB=58°,∵AC=AD,N为CD中点,M为AC中点,∴MB=MC=MN=3,∴∠MBC=∠MCB=58°,∠MCN=∠MNC=(180-26)÷2=77°,∴∠BMC=64°,∠CMN=26°,∴∠BMN=90°,即△B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N=22+=.33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找出AC中点M,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19.如图,在△ABC中,∠C=90°,BC=3,AC=5,点D为线段AC上一动点,将线段BD 绕点D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E,连接AE,则AE长的最小值为_____.【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D=DE∠C=90°则容易想到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BCD全等即过E点作EH⊥AD于点H设CD=x则可用x表示AE的长从而判断什么时候AE取得最小值【详解】设CD=x则解析:2【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D=DE,∠C=90°,则容易想到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BCD全等,即过E点作EH⊥AD于点H,设CD=x,则可用x表示AE的长,从而判断什么时候AE取得最小值.【详解】设CD=x,则AD=5﹣x,过点E作EH⊥AD于点H,如图: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D=DE,∵∠ADE+∠BDC=90°,∠BDC+∠CBD=90°,∴∠ADE=∠CBD,∴△BCD ≌△DHE ,∴EH =CD =x ,DH =BC =3.∵AD =5﹣x ,∴AH =AD ﹣DH =5﹣x ﹣3=2﹣x ,∵在Rt △AEH 中,AE 2=AH 2+EH 2=(2﹣x )2+x 2=2x 2+4x +4=2(x ﹣1)2+2,所以当x =1时,AE 2取得最小值2,即AE 取得最小值2.故答案是:2.【点睛】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此题的关键灵活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推理证明. 20.如图,在正方形ABCD 内部有一点P ,PB =1,PC =2,135BPC ∠=︒,则PA = ____.【分析】将△PBA 沿B 点顺时针旋转90°此时A 与C 点重合P 点旋转到E 点连接PE 易证△BP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PE 的长再证明△PCE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 的长即可得到PA 的长 解析:6【分析】将△PBA 沿B 点顺时针旋转90°,此时A 与C 点重合,P 点旋转到E 点,连接PE ,易证△BP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PE 的长,再证明△PCE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 的长,即可得到PA 的长.【详解】将△PBA 沿B 点顺时针旋转90°,此时A 与C 点重合,P 点旋转到E 点,连接PE ,∴PB=BE=1,PA=EC ,∠BPE=90°∴△PE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EB=∠EPB =45°,∴22,∴∠EPC=135°-45°=90°,∴在直角△PEC 中,EC=()2222226PC PE +=+=, ∴PA=EC 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旋转构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求解.三、解答题21.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4),B (0,﹣4),C (2,﹣1). (1)画出△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A 1B 1C 1,直接写出点C 1的坐标为 . (2)画出△A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的△A 2B 2C 2,直接写出点C 2的坐标为 . (3)若△ABC 内一点P (m ,n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180°的对应点为Q ,则Q 的坐标为 .解析:(1)图见解析,()2,1-;(2)图见解析,()1,2;(3)(),m n --【分析】(1)分别画出A ,B ,C 的对应点A 1,B 1,C 1即可.(2)分别画出A ,B ,C 的对应点A 2,B 2,C 2即可.(3)根据中心旋转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点C 1的坐标为(﹣2,1).故答案为:(﹣2,1).(2)如图,△A 2B 2C 2即为所求,点C 2的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3)若△ABC 内一点P (m ,n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180°的对应点为Q ,则Q 的坐标为(﹣m ,﹣n ).故答案为:(﹣m ,﹣n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当DCE 旋转至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填空:AEB ∠的度数为______.②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2)拓展研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且90ACB DC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若15AE =,7DE =,求AB 的长度.(3)探究发现:图1中的ACB △和DCE ,在DCE 旋转过程中当点A ,D ,E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设直线AD 与BE 相交于点O ,试在备用图中探索AOE ∠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并说明理由.解析:(1)①60°;②AD BE =;(2)AB 的长度为17;(3)60°或120°,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条件易证△ACD ≌△BCE ,从而得到:AD=BE ,∠ADC=∠BEC .由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可求出∠ADC ,从而可以求出∠AEB 的度数.(2)仿照(1)中的解法可求出∠AEB 的度数,证出AD=BE ;由△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可得CM=DM=ME ,从而证到AE=2CH+BE .(3)由(1)知△ACD ≌△BCE ,得∠CAD=∠CBE ,由∠CAB=∠ABC=60°,可知∠EAB+∠ABE=1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AOE=60°.【详解】(1)①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CA CB =,CD CE =,60ACB BCE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 ∴ADC BEC ∠∠=, ∵DCE 为等边三角形,∴60CDE CED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120ADC ∠=,∴120BEC ∠=,∴60AEB BEC CED ∠=∠-∠=.故答案为:60°.②∵≌ACD BCE ,∴AD BE =,故答案为:AD BE =.(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A CB =,CD CE =,90ACB DCE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CA CB ACD BCE CD CE =⎧⎪∠=∠⎨⎪=⎩,∴()ACD BCE SAS △≌△,∴8AD BE AE DE ==-=,ADC BEC ∠∠=,∵D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45CDE CED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135ADC ∠=,∴135BEC ∠=,∴90AEB BEC CED ∠=∠-∠=, ∴2217AB AE BE =+=.(3)如图3,由(1)知≌ACD BCE ,∴CAD CBE ∠=∠,∵60CAB CBA ∠=∠=,∴120OAB OBA ∠+∠=,∴18012060AOE ∠=-=,如图4,同理求得60AOB ∠=,∴120AOE ∠=,∵AOE ∠的度数是60°或120°.【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得出△ACD ≌△BCE (SAS )是解本题的关键.2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CE BC =,连结CD ,将线段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CF ,连结EF .(1)补充完成图形;(2)求证:BD EF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如图所示;(2)由旋转的性质得到∠DCF 为直角,由EF 与CD 平行,得到∠EFC 为直角,利用SAS 得到三角形BDC 与三角形EFC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详解】解:(1)补全图形,如图所示(2)由旋转的性质得:CD CF =,90DCF ∠=︒,∴90DCE ECF ∠+∠=︒,∵90ACB ∠=︒,∴90DCE BCD ∠+∠=︒,∴BCD ECF ∠=∠,在BDC 和EFC 中=DC FC BCD ECF BC EC =⎧⎪⎨⎪=⎩∠∠,∴()SAS BDC EFC △≌△∴BD EF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4.如图,将矩形ABCD 绕点C 旋转得到矩形EFGC ,点E 在AD 上.延长AD 交FG 于点H .求证:EDC HFE ≅.解析:证明见解析.【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90AB CD A B ADC =∠=∠=∠=︒,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90,90EF AB F A CEF B =∠=∠=︒∠=∠=︒,从而可得,90CD EF EDC F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可得DCE FEH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 CD A B ADC ∴=∠=∠=∠=︒,由旋转的性质得:,90,90EF AB F A CEF B =∠=∠=︒∠=∠=︒,,90CD EF EDC F ∴=∠=∠=︒,又90,90EDC CEF ∠=︒∠=︒,90CED DCE CED FEH ∴∠+∠=∠+∠=︒,DCE FEH ∴∠=∠,在EDC △和HFE 中,EDC F CD EF DCE FEH ∠=∠⎧⎪=⎨⎪∠=∠⎩,()DC A∴≅.E ASHFE【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矩形和旋转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1)、C(-1,4).(1)画出△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1B1C;(2)画出△ABC关于点P(1,0)对称的△A2B2C2.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点A、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分别作出点A、B、C关于点P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详解】(1)如图,△A1B1C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中心对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6.在Rt ABC ∆中,,90,,AC BC ACB M N ︒=∠=在直线AB 上,且222MN AM BN =+.(1)如图1,当点,M N 在线段AB 上时,求证:45MCN ︒∠=.(2)如图2,当点M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点N 在线段AB 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分析】(1)将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M ∆,利用旋转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NBM ∆为直角三角形,可证明'MN M N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 )可证明()'CMN CM N SSS ∆≅∆,即可证得1'452MCN MCM ︒∠=∠=; (1)仿照(1)中方法将CM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B ∆,证明DBN ∆为直角三角形,再证DN=MN ,进而证明()CMN CDN SSS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如图1,,90AC BC ACB ︒=∠=,将ACM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CM ∆,则'ACM NCM ∆≅∆,',','ACM BCM CM CM AM BM ∴∠=∠==,连接'M N ,'CAM CNM ∠=∠=45°,''90M BN CBM CBA ︒∴∠=∠+∠=,'NBM ∴∆为直角三角形,22222''NM BN BM BN AM ∴=+=+,又222MN AM BN =+,'MN M N ∴=,在CMN ∆和'CM N ∆中''CM CM MC M N CN CN =⎧⎪=⎨⎪=⎩,()'CMN CM N SSS ∴∆≅∆,'MCN M CN ∴∠=∠, 1'452MCN MCM ︒∴∠=∠=, 即45MCN ︒∠=;()2如图2,,90AC BC ACB ︒=∠=,将CM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B ∆,CMA CDB ∴∆≅∆,,,135CM CD AM BD CAM CBD ︒∴==∠=∠=,90DBN CBD CBA ︒∴∠=∠-∠=,DBN ∴∆为直角三角形,22222DN BD BN AM BN ∴=+=+,又222MN AM BN =+,DN MN ∴=, 在CMN ∆和CDN ∆中CM CD CN CN MN DN =⎧⎪=⎨⎪=⎩,()CMN CDN SSS ∴∆≅∆,1452MCN DCN MCD ︒∴∠=∠=∠=, 45MCN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旋转性质旋转△ACM 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答的关键. 27.江都大润发超市销售一种利润为每千克10元的水产品,一个月能销售出500千克.经市场分析,销售单价每涨价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针对这种水产品的销售情况,若设单价每千克涨价x元,请解答以下问题:(1)填空:每千克水产品获利元,月销售量减少千克;(2)要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又要“薄利多销”,销售单价应涨价为多少元?解析:(1)(10+x);10x;(2)10【分析】(1)根据获利=原利润+涨价即可得出答案;根据销售单价每涨价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即可得出月销售量减少的数量;(2)利用“每千克水产品获利×月销售量=总利润”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10+x),10x;(2)由题意,得:(10+x)(500﹣10x)=8000;化简为:x2﹣40x+300=0;解得:x1=10,x2=30.∵“薄利多销”,∴x=30不符合题意,舍去.答:销售单价应涨价1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表示出月销售量是解题的关键.28.在图中网格上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1)把△ABC平移,使点A平移到图中点D的位置,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F,请画出△DEF;A B C;(2)画出△ABC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的△111A B C(填“是”或“否”)关于某个点成中心对称,如果是,请在图(3)△DEF与△111中画出对称中心,并记作点O.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是,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需将点B与点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据此可得;(2)分别作出三顶点分别关于点D的对称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可得;(3)连接两组对应点即可得.【详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DEF与△A1B1C1是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故答案为: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数学重难点有效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旋转》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质,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3、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旋转1.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如∠AO A′),如果图形上的点A经过旋转变为点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要点诠释: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2.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OA= OA′);(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ABC≌△A B C''').要点诠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既可以按顺时针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旋转.3.旋转的作图:在画旋转图形时,首先确定旋转中心,其次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再将这些关键沿指定的方向旋转指定的角度,然后连接对应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图形.要点诠释:作图的步骤:(1)连接图形中的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2)把连线按要求(顺时针或逆时针)绕旋转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角);(3)在角的一边上截取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得到各点的对应点;(4)连接所得到的各对应点.要点二、特殊的旋转—中心对称1.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要点诠释:(1)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2)位置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将其中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全等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的,而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的) .2.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要点诠释:(1)中心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2)线段,平行四边形,圆等等都是中心对称图形.要点三、平移、轴对称、旋转平移、轴对称、旋转之间的对比平移轴对称旋转相同点都是全等变换(合同变换),即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不同点定义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的图形变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的图形变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图形要素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对称轴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性质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旋转1.如图1,ΔACB与Δ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和∠ADE都是直角,点C在AE上,如果ΔACB经逆时针旋转后能与ΔADE重合.①请指出其旋转中心与旋转角度;②用图1作为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图2?【答案与解析】①旋转中心:点A;旋转角度:45°(逆时针旋转)②以点A为旋转中心,将图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三次得到图2.【总结升华】此类题型要把握好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DEF为等边三角形,AB=DE,点B、C、D在x轴上,点A、E、F在y轴上,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B.△DEF是△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C.△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的.D.△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答案】A.类型二、中心对称2. 如图,△ABC中A(-2,3),B(-3,1),C(-1,2).⑴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A1B1C1;⑵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2B2C2;⑶画出△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A3B3C3;⑷在△A1B1C1,△A2B2C2,△A3B3C3中,△______与△______成轴对称,对称轴是______;△______与△______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______.【答案与解析】⑷△A2B2C2与△A3B3C3成轴对称,对称轴是y轴.△A3B3C3与△A1B1C1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2,0).【总结升华】注意观察中心对称和旋转对称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正方形网格,请在其中选取一个白色的单位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答案】类型三、平移、轴对称、旋转【: 388636:经典例题2-3】3.(2015•北京校级模拟)如图所示,△ABC,△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ED=90°.(1)如图1,点E在AB上,点D与C重合,F为线段BD的中点.则线段EF与FC的数量关系是;∠EFD的度数为;(2)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其中D、A、C在一条直线上,F为线段BD的中点.则线段EF与FC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ADE绕A点任意旋转一个角度到如图③的位置,F为线段BD的中点,连接EF、FC,请你完成图3,并直接写出线段EF与FC的关系(无需证明).【思路点拨】(1)易得△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EF=FC,∠EFD=90°.(2)延长线段CF到M,使CF=FM,连接DM、ME、EC,易证△BFC≌△DFM,进而可以证明△MDE≌△CAE,即可证明EF=FC,EF⊥FC;(3)基本方法同(2).【答案与解析】解:(1)EF=FC,90°.(2)延长CF到M,使CF=FM,连接DM、ME、EC,如下图2∵FC=FM,∠BFC=∠DFM,DF=FB,∴△BFC≌△DFM,∴DM=BC,∠MDB=∠FBC,∴MD=AC,MD∥BC,∵ED=EA,∠MDE=∠EAC=135°,∴△MDE≌△CAE,∴ME=EC,∠DEM=∠CEA,∴∠MEC=90°,∴EF=FC,EF⊥FC(3)图形如下,结论为:EF=FC,EF⊥FC.【总结升华】延长过三角形的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常用的辅助线方法,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问题解决.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 中,∠BAC=90°,AC=2,AB=23,△ACD 是等边三角形. (1)求∠ABC 的度数.(2)以点A 为中心,把△ABD 顺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求BD 的长度.【答案】(1)Rt △ABC 中,AC=2,AB=23, ∴BC=4, ∴∠ABC=30° (2)如图所示:(3)连接BE .由(2)知:△ACE ≌△ADB , ∴AE=AB ,∠BAE=60°,BD=EC , ∴BE=AE=AB=23,∠EBA=60°, ∴∠EBC=90°, 又BC=2AC=4,∴Rt △EBC 中,EC=2223+4=27()4.(2015•东西湖区校级模拟)如图,Rt△ABC中,AC=BC,∠ACB=90°,点E在线段AB上,CF⊥CE,CE=CF,EF交AC于G,连接AF.(1)填空:线段BE、AF的数量关系为,位置关系为;(2)当=时,求证:=2;(3)若当=n时,=,请直接写出n的值.【思路点拨】(1)在Rt△ABC中,AC=BC,∠ACB=90°,CF⊥CE,可推出∠ECB=∠ACF,且CE=CF,由此可得△ECB≌△FCA,即得BE=AF,∠CBE=∠CAF,且∠CBE+∠CAB=90°,故∠CAF+∠CAB=90°,即BE⊥AF;(2)作GM⊥AB于M,GN⊥AF于N,可得出GM=GN,从而有S△AEG=2S△AFG,即证=2;(3)根据(2)的推理过程,知S△AEG=nS△AFG,则,即可求得n的值.【答案与解析】(1)解:∵∠ACB=90°,CF⊥CE,∴∠ECB=∠ACF.又AC=BC,CE=CF,∴△ECB≌△FCA.∴BE=AF,∠CBE=∠CAF,又∠CBE+∠CAB=90°,∴∠CAF+∠CAB=90°,即BE=AF,BE⊥AF.(2)证明:作GM⊥AB于M,GN⊥AF于N,∵△ACF可由△BCE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而得到,∴AF=BE,∠CAF=∠CBE=45°.∴AE=2AF,∠CAF=∠CAB,∴GM=GN.∴S△AEG=2S△AFG,∴EG=2GF,∴=2.(3)解:由(2),得当=n时,S△AEG=nS△AFG,则, ∴当n=时,=.【总结升华】此题综合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能够从特殊推广到一般发现规律. 【:388636:经典例题4-5】5.已知: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连结PA 、PB 、PC ,(1)若PA=2,PB=4,∠APB=135°,求PC 的长.(2)若2222PB PC PA =+,请说明点P 必在对角线AC 上.【思路点拨】通过旋转,把PA 、PB 、PC 或关联的线段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再根据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求证直角三角形,可以求解∠APD . 【答案与解析】(1)∵AB=BC,∠ABC=90°,∴△CBP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E, ∵BC=BA,BP=BE,∠CBP=∠ABE ∴△CBP ≌△ABE ∴AE=PC∵BE=BP,∠PBE=90°,PB=4 ∴∠BPE=45°,PE=42 又∵∠APB=135° ∴∠APE=90° ∴222AE AP EP =+ 即AE=6, 所以PC=6.(2)由(1)证得:PE=2BP,PC=AE ∵2222PB PC PA =+ ∴222PA AE PE += ∴∠PAE=90° 即∠PAB+∠BAE=90°又∵由(1)证得∠BAE=∠BCP∴∠PAB+∠BCP=90又∵∠ABC=90°∴点A,P,C三点共线,即P必在对角线AC上.【总结升华】注意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K为AB上一点,N为BC上一点.若的周长等于AB的2倍,求的度数.【答案】显然,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至6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2),量得它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使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3~图6中统一用F表示)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⑴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⑵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⑶将图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6的位置,AB1交DE于点H,请证明:AH=DH.【答案与解析】⑴平移的距离为5cm(即)⑵⑶证明:在△AHE与△DHB1中∴△AHE≌△DHB1(AAS)∴AH=DH.【总结升华】注意平移和旋转综合运用时找出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旋转
一、旋转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中心对称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考点五、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3分)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
称点为P’(-x,y)
单元测试
1.下列正确描述旋转特征的说法是()
A.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与大小都发生变化.
B.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不变,大小发生变化.
C.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发生变化,大小不变.
D.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变化.
2.下列描述中心对称的特征的语句中,其中正确的是()
A.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不一定经过对称中心
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中心不一定平分连接对称点的线段
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一定经过对称中心,但不一定被对称中心平分
D.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一定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
4.下列图形中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A.(l)(2)B.(l)(2)(3)C.(2)(3)(4)D.(1)(2)(3(4)
5.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有()
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

A.5个 B.2个 C.3个 D.4个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2,3) B.(—2,3) C.(—2,—3) D.(—3,2)
7.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图形是( )
A B C D
8.将一图形绕着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700后,再绕着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1200,这时如果要使图形回到原来的位置,需要将图形绕着点O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A、顺时针方向 500
B、逆时针方向 500
C、顺时针方向 1900
D、逆时针方向 1900
9.如图所示,图中的一个矩形是另一个矩形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形成的个数是( )
A .l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如下左图,ΔABC 和Δ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和∠ADE 都是直角,点C 在AE 上,ΔABC 绕着A 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ΔADE 重合得到图23—A —4,再将图23—A —4作为“基本图形”绕着A 点经过逆时针连续旋转得到右图.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为( ).
A .45°,90°
B .90°,45°
C .60°,30°
D .30°,60°
11.下列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在“几何画板”软件中利用旋转的知识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基本图案”绕着它的旋转中心旋转得来的,旋转的角度为( )
A .︒30
B .︒60
C .︒120 D
12.一条线段绕其上一点旋转90°与原来的线段位置 关系.
13.下列大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旋转90°和原来形状一样的有 ,旋转180°和原来形状一样的有 . 14.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钟,它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_____,经过20分钟,分针旋转了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AD ,∠B 与∠C 互余, 将AB ,CD 分别平移到EF 和EG 的位置,则△EFG 为________三角形,若 AD=2cm ,BC=8cm ,则FG=____________。

16.△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O 是三条中线的交点,△ABC 以点O 为旋转中心,则至少旋转____________度后能与原来图形重合. 17.如图,△ABC 绕点A 旋转后到达△ADE 处,若∠BAC =120°,∠BAD =30°,则∠DAE =__________,∠CAE =__________。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18.如图,△ABC中,∠BAC=90°,AB=AC=5cm,△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后,成为△ACD,则图中的____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是___________。

B
A
C
D
19.在图,把△ABC向右平移5个方格,
再绕点B的对应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1)画出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并标明对
应字母;
(2)能否把两次变换合成一种变换,如
果能,说出变换过程(可适当在图形中标记);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20.观察下图所示的图形是否有其中一个图形,是另一个图形经旋转得到的.
21.你能分析出下图中旋转的现象吗?
C
B
A
22.已知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角. (1)画出以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 (2)指出面ABC 三边的对应线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D 6.B 7.B 8.A 9.B 10.A 11.D 12.垂直 13.O X ; H I O X 14.表盘中心 120° 15.直角 6cm 16.120 17.120° 30° 18.点A 90° 19.(1)如图
C"B"
A''
C'
B'A'
C
B
A
(2)能,将△ABC绕CB、C”B”延长线的交点顺时针旋转90度。

20.答:有。

将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72°、144°、216°。

21.图①由基本图形绕中点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180°、270°得到的.图②由基本图形绕中O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180°、270°得到的.22.①如图所示
②AB与AB′,AC与AC′,BC与BC′分别为对应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