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及矿床规模分类表

矿山及矿床规模分类表
矿山及矿床规模分类表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注1:富煤地区山西、内蒙古、陕西为15万吨/年;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安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为9万吨/年;云南、贵州、四川为6万吨/年;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南方缺煤地区为3万吨/年。

来源: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208号文《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源综合利用

矿区矿产资源划分标准-储量规模

说明:

1.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

(1)石油:油田天然气、二氧化碳气:气田

(2)地热:地热田

(3)固体矿产(煤除外):矿床

(4)地下水、矿泉水:水源地

2.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1)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地质储量

(2)地热:地热能。

(3)固体矿产:基础储量+资源量(仅限331、332、333),相当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92)中的A+B+C+D+E(表内)储量。

(4)地下水、矿泉水:允许开采量

3.存在共生矿产的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以矿产资源储量规模最大的矿种确定。

4.中型及小型规模不含其上限数字。

国家规划矿区划分及开拓方式

国家规划矿区井田划分及开拓方式的说明 1、福安公司(鸡东煤矿) 位于矿区中部,鸡东县南,西以F49断层为界与鸡西分公司张新矿相邻;东到F2断层与鸡西分公司荣华立井相邻;北自平阳-麻山断层;南至10号煤层-600m标高投影线。井田走向长5km,倾斜宽3.4km,面积约17.0km2。 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近东西向南倾斜的复式褶皱,并伴随一组轴向断层。 井田内主要开采对象为城子河组煤层,其次为穆棱组煤层。含可采煤层10层,其中穆棱组有10-5、10-1号煤层,城子河组有7、7下、6D、6C、6B、3、1、6D下号煤层。煤种属低硫、低磷、中灰、中-高发热量的长焰煤、弱粘煤、气煤。 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无煤层自燃现象。 按照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的计算方法,2002年末矿井地质储量为111.9061Mt。 至2006年末尚有地质储量109.5Mt,可采储量63.91Mt。 矿井原有系统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井倾角16°,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西翼辅助提升井倾角27°,提升容器采用1吨固定式矿车串车。划分三个水平,一水平高程--200m,二水平高程--500m,三水平高程--800m。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系统,主井、1号副井、2号副井入风,中央风井、东风井回风。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改扩建工程主要内容有: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90万t/a扩大到150万t/a,服务年限32.8年。 2)主井提升采用1000mm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及运送人员任务。 3)将原西翼辅助提升井改造为1号副(辅助提升)井,采用1吨固定式矿车串车提升,利用原有JK-2.5/20型提升机,担负西翼设备、材料的提升任务。 2号副(辅助提升)井选用JK-2.5/20型提升机,担负东翼设备、材料的提升任务。 4)采区数由2个增加到4个;布置2个高档普采工作面,4个炮采工作面。 5)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1号副(辅助提升)井、2号副井及主井入风,中央风井、东风井回风。采用原有ZK60-№24通风机,电机功率增加降到630kW。 6)设地面瓦斯抽采系统。 7)增设洗煤厂。 2、北方制钢有限公司新城煤矿 位于矿区中北部,东以F48断层为界与鸡西分公司城子河矿相邻;西到F31断层与鸡西分公司新发矿相邻;北自煤层露头;南至-900m 标高。井田走向长4.5km,倾斜宽约4km,面积约18.0km2。 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10-30°。并伴随网格状断裂,其中落差100m以上的断层有4条,落差10-80m的9

小型以下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小型以下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发布日期:2003-09-25 序号矿种名称储量单位矿床规模 小型小矿零星资源1 煤北型原煤亿吨0.5~0.020.02~0.002﹤0.002 南型原煤亿吨0.1~0.010.01~0.001﹤0.001 2 石煤万吨1000~100100~20﹤20 3 地热电(热)能兆瓦﹤10 4 铁贫矿矿石亿吨0.1 ~0.020.02 ~0.002﹤0.002 富矿0.05~0.0050.005 ~0.0005﹤0.0005 5 锰氧化锰矿石万吨20~22~0.2﹤0.2 碳酸锰矿石万吨200~2020~2﹤2 6 钒V2O5 万吨10~11~0.1﹤0.1 7 钛金红石原生矿TiO2 万吨5~0.80.8~0.08﹤0.08 金红石砂矿矿物万吨2~0.40.4~0.04﹤0.04 8 铜金属万吨10~22~0.4﹤0.4 9 铅金属万吨10~22~0.4﹤0.4 10 锌金属万吨10~22~0.4﹤0.4 11 镍金属万吨2~0.40.4~0.08﹤0.08 12 钴金属万吨0.2~0.020.02~0.002﹤0.002 13 钨WO3 万吨1~0.10.1~0.01﹤0.01 14 锡金属万吨0.5~0.050.05~0.005﹤0.005 15 铋金属万吨1~0.20.2~0.04﹤0.04 16 钼金属万吨1~0.10.1~0.01﹤0.01 17 汞金属吨500~100100~20﹤20

18锑金属万吨1~0.10.1~0.01﹤0.01 19镁(冶镁白云岩)矿石万吨1000~200200~40﹤40 20金岩金金属吨5~0.50.5~0.05﹤0.05砂金金属吨2~0.20.2~0.02﹤0.02 21银金属吨200~2020~2﹤2 22锆(锆英石)矿物万吨5~0.80.8~0.1﹤0.1 23锶(天青石)SrSo4万吨5~0.80.8~0.1﹤0.1 24铊Tl 吨100~2020~4﹤4 25硒Se 吨100~2020~4﹤4 26碲Te 吨100~2020~4﹤4 27石墨晶质矿物万吨20~22~0.2﹤0.2隐晶质矿石万吨100~1010~1﹤1 28磷矿矿石万吨500~100100~10﹤10 29硫铁矿矿石万吨200~5050~5﹤5 30水晶压电水晶单晶吨0.2~0.040.04~0.004熔炼水晶矿物吨10~22~0.4﹤0.4 光学水晶0.05~0.0050.005~0.0005﹤0.0005 工艺水晶 31蓝晶石矿物万吨50~1010~2﹤2 32硅灰石矿物万吨20~44~0.4﹤0.4 33滑石矿石万吨100~1010~1﹤1 34石棉超基性岩型矿物万吨50~55~0.5镁质碳酸盐型10~22~0.4﹤0.4 35云母片云 母工业原料云母吨200~4040~4 碎云母 36钾长石矿物万吨10~22~0.2﹤0.2

矿区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学习辅导 目录 1.概述(之一) 2.概述(之二) 3.标准正文 4.附录B、附录C(之一) 5.附录C(之二) 6.附录C(之三) 7.附录C(之四) 8.附录C(之五)、附录D、A、E 1.概述(之一) 1.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1.2本标准的主要编制依据 1.3本标准的主要参考资料 1.4《矿区总体规划》和《矿区总体设计》的不同 1.5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4号令对本标准的影响 1.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 力求简明实用,便于操作。 1.2本标准的主要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共和国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发[2005]18号文件), 《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91号文件), 《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80号公告发布), 近十多年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的实践。 1.3编制本标准的主要参考资料 原能源部1990年颁发的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内容中的: 《设计文件编写规定》和 《矿区总体设计编制内容》 1.4《矿区总体规划》和《矿区总体设计》的不同 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 《矿区总体设计》——计划经济 《矿区总体规划》——市场经济 功能有区别 两者都是矿区资源勘查、开发和生产活动的依据,但有以下不同

《矿区总体设计》的功能:单项工程初步设计的依据;基本建设计划安排的依据;编制矿区建设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 因此,《矿区总体设计》要确定矿区开发的各项重大原则。 《矿区总体规划》的功能:作为矿区探矿权与采矿权设置的依据;作为矿区各单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核准的依据;作为编制矿区建设组织方案的依据;作为编制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县域社会经济规划、相关城镇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的依据。 因此,《矿区总体规划》只要确定矿区开发建设的“框架”或“大盘子”即可。 要求的基础资料(地质资料)不同 《矿区总体设计》: 全区详查,并有一、二个井田的精查。 《矿区总体规划》: 在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地质报告基础上进行,详查及以上区域面积占矿区含煤面积的60% 左右。不要求有精查。 内容深度有区别 (因为满足要求有区别,地质资料不同,时代不同) 与《矿区总体设计》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内容:地质部分、矿区建设外部条件、井田划分与开拓方式; 比《矿区总体设计》浅的内容:矿区配套设施、经济部分; 比《矿区总体设计》加深的内容:矿区范围论证、煤炭加工、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比《矿区总体设计》增加的内容:市场预测、矿区勘查区块划分及补充勘查意见、煤炭转化、节能减排、土地复垦。 其中,加深和增加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提出的。 1.5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4号令对本标准的影响 发改能源(2004)891号文《关于规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是本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在本标准发布实施后的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第14号令发布了《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891号文随之作废。 14号令和891号文与总体规划编制相关的主要区别 勘查程度 891号文:“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等地质资料” 14号令:“在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地质报告基础上进行,详查及以上区域面积占矿区含煤面积的60% 左右”。并强调“矿区内有多个地质勘查报告时,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编制地质资料汇编报告”。 委托主体和编制单位资质 891号文:由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计委)或计划单列企业集团负责组织,委托具备资质的咨询机构, 14号令: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委托具有甲级煤炭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编制。 矿区范围论证 891号文:未要求 14号令:“多个相邻煤田、大型煤田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矿区。” 矿区安全 891号文:未要求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与评审标准及有关规定 一、奖励范围和条件 (一)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范围: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国土整治领域; 基础地质调查与评价领域; 矿产资源勘查评价、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新矿种或新矿石类型的发现等领域;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合理利用,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领域; 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理论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方法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究领域。 (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应授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应用先进的土地调查、评价理论和方法,查明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为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做出贡献,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2.科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土地结构变化趋势和耕地保护前景,提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理论和方法,提出土地合理利用及整治方案、耕地保护措施,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3.运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在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上有创新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4.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勘查评价矿产资源,取得重要找矿勘查成果;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方面成效显著;在勘查找矿、地质科研过程中发现新矿种或新矿石类型,填补国内、国际空白,对地质找矿和资源利用有重要作用,经可行性评价,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5.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与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勘查、监测与防治,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利用,经实践证明具有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水平、提高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水平,为工业、农业、畜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水源地,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6.在土地科学、地质科学理论上有创造性进展,在理论与学术上有建树,对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成果; 7.在技术开发应用上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其主要技术性能、技术指标和技术水平有创新,提高土地调查评价和地质调查评价应用水平,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整治、提供新的

各类矿床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中国矿权网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序号矿种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1 煤田原煤亿吨>50 10—50 <10 矿区>5 2—5 <2 井田>1 0.5—1 <0.5 2 油页岩矿石亿吨>20 2—20 <2 3 石油原油万吨>10000 1000-10000 <1000 4 天然气气量亿米3>300 50—300 <50 5 地浸砂岩型金属吨>10000 3000—10000 <3000 其他类型金属吨>3000 1000—3000 <1000 ≥50 10-50 <10 6 地热电(热)能兆 瓦 7 贫铁矿石亿吨≥1 0.1-1 <0.1 富铁矿石亿吨≥0.5 0.05-0.5 <0.05 8 锰矿石万吨≥2000 200-2000 <200 9 铬铁矿矿石万吨≥500 100-500 <100 10 钒V2O5万吨≥100 10-100 <10 11 金红石原生TiO2万吨≥500 50-500 <50

矿 金红石砂矿矿物万吨≥10 2-10 <2 钛铁原生矿TiO2万吨≥500 50-500 <50 钛铁矿砂矿矿物万吨≥100 20-100 <20 12 铜金属万吨≥50 10-50 <10 13 铅金属万吨≥50 10-50 <10 14 锌金属万吨≥50 10-50 <10 15 铝土矿矿石万吨≥2000 500-2000 <500 16 镍金属万吨≥10 2-10 <2 17 钴金属万吨≥2 0.2-2 <0.2 18 钨WO3万吨≥5 1-5 <1 19 锡金属万吨≥4 0.5-4 <0.5 20 铋金属万吨≥5 1-5 <1 21 钼金属万吨≥10 1-10 <1 22 汞金属吨≥2000 500-2000 <500 23 锑金属万吨≥10 1-10 <1 24 镁矿石万吨>5000 l000—5000 <100O 25 铂族金属吨≥10 2-10 <2 26 岩金金属吨≥20 5-20 <5 砂金金属吨≥8 2-8 <2 27 银金属吨≥1000 200-1000 <200 28 钽原生矿Ta2O5吨≥1000 500-1000 <500

划定矿区范围

采矿权 申请登记书 采矿权申请人(签章)矿山名称 填表人 填表时间

填表说明 采矿权申请人:填写申请取得采矿权的法人单位、个体或个人。 地址:采矿权人单位所在地址(填至县级)。 矿山名称:采矿权人为开采矿产资源所开办矿山的名称。矿山名称前应冠以采矿权人的全称。如:淮北矿务局申请取得许疃煤矿的采矿权,采矿权申请人为法人单位:淮北矿务局;矿山名称为:淮北矿务局许疃煤矿。 经济类型:根据本企业法人工商营业执照的经济类型填写。 项目审批机关及批准文号:指矿山建设项目的审批机关及审批文号。 投资额:经论证的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数额。 注册资金:办理工商登记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资金数额。 资金来源:贷款、自筹、股份制及其他融资方式。 开记银行及帐号:有关开户银行的名称和银行帐号。 服务年限:矿山设计服务年限或尚可服务年限。 开采矿种:申请开采的主矿种。 设计规模:按设计或核定的生产能力填写。 地质报告审批情况:地质报告的审批机关和审批结果等。 探明的地质储量:填写已审批的地质储量数据。 设计利用储量:根据审查批准的设计,填写设计利用的地质储量。 矿石品位(级、煤质牌号):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矿石品位(级、煤质牌号等)填写。 综合回收矿种及品位、储量:根据审查批准的设计,分别填写综合回收的矿种、品位及储量;开采方式:地下开采或露天开采。 采矿方法:具体填写设计或实际采用的采矿方法。 选矿方法:具体填写设计或实际采用的选矿方法。 采矿回收率、矿石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根据设计确定的参数填写。 最终产品及主要参数:矿山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原矿或选矿、洗煤产品),及其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指标参数。 探矿权取得参数:申请人为探矿权人的,说明探矿权取得的方式;申请人为非探矿权人、直接向国家申请采矿权的,说明申请范围内矿权设置情况; 采矿权价款处置方式:申请国家出资的形成矿产地采矿权的,填写经评估并确认的采矿权价款总额和批准的采矿权价款的处置方式。 矿区范围:以国家直角坐标填写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并注明(1)共有多少拐点圈定;(2)开采深度的起止标高。 矿区面积:按矿区实际面积,填写其平方公里数。 采矿权使用费:按法定的费率乘以矿区面积,矿区面积或尾数小于等于0.5平方公里的按0.5平方公里计,大于0.5小于1平方公里的按1平方公里计。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划分标准

6. 矿山规模:是指持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按其产品生产能力进行的分类。 矿山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以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作为划分标准(详细划分标准见下表):凡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以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划分大、中、小型的标准,如原煤、石油、有色金属等;生产多种产品的矿山,以其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来划分。对涂料级高岭土的划分标准,可参考高岭土的划分标准。 矿山规模主要为具有采矿许可证的矿山按生产建设规模标准所界定的大型、中型或小型规模。如一个矿山企业具有多个矿山,则矿山规模主要指各个具体矿山的生产建设规模,而不是指整个矿山企业所具有的生产建设规模。 请严格按下表列出的具体划分标准选择填写。 填写方式:大型、中型、小型(填写时仅选择其中之一填写,下同)。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矿种类别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级别 备注计量单位/年大型中型小型 煤(地下开采)原煤万吨≥120 120-45 <45 煤(露天开采)原煤万吨≥400 400-100 <100 石油原油万吨≥5049-10 <10油页岩矿石万吨≥200200-50 <50烃类天然气亿立方米≥55-1 <1二氧化碳气亿立方米≥55-1 <1煤成(层)气亿立方米≥55-1 <1地热(热水)万立方米≥2020-10 <10地热(热气)万立方米≥1010-5 <5放射性矿产矿石万吨≥1010-5 <5金(岩金)矿石万吨≥1515-6 <6金(砂金船采)矿石万立方米≥210210-60 <60金(砂金机采)矿石万立方米≥8080-20 <20银矿石万吨≥3030-20 <20其它贵金属矿石万吨≥1010-5 <5铁(地下开采)矿石万吨≥100100-30 <30铁(露天开采)矿石万吨≥200200-60 <60锰矿石万吨≥1010-5 <5铬、钛、钒矿石万吨≥1010-5 <5铜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铅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锌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钨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锡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锑矿石万吨≥100100-30 <30铝土矿矿石万吨≥100100-30 <30钼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镍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钴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镁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铋矿石万吨≥100100-30 <30 汞矿石万吨≥100100-30 <30稀土、稀有金属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 区划分情况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 (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 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 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 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 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不粘煤、长焰煤 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分布:府谷、佳县、吴堡 煤层: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为。

储量: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亿吨。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 煤种:(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煤 特点: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 3、陕北三叠纪煤田 分布:延安、子长、安塞、横山 煤层: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 储量:煤炭资源量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累计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亿吨。 煤种:气煤 特点:具有低~中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是良好的化工用煤及炼焦配煤 4、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分布:韩城、合阳、澄县、蒲城、白水、铜川 煤层:可采煤层2~6层,可采厚度~

矿种规模划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序号规模 矿种名称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 煤 1 (煤田)原煤(亿吨)≥5010~50<10 (矿区)原煤(亿吨)≥52~5<2 (井田)原煤(亿吨)≥10.5~1<0.5 2油页岩矿石(亿吨)≥202~20<2 3石油原油(万吨)≥100001000~10000<1000 4天然气气量(亿立方米)≥30050~300<50铀 5 (地浸砂岩型)金属(吨)≥100003000~10000<3000 (其他类型)金属(吨)≥30001000~3000<1000 6地热电(热)能(兆瓦)≥5010~50<10铁 7 (贫矿)矿石(亿吨)≥10.1~1<0.1 (富矿)矿石(亿吨)≥0.50.05~0.5<0.05 8锰矿石(万吨)≥2000200~2000<200 9铬铁矿矿石(万吨)≥500100~500<100 10钒V2O5(万吨)≥10010~100<10 钛 11 (金红石原生矿)TiO2(万吨)≥205~20<5 续表 规模 序号矿种名称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金红石砂矿)矿物(万吨)≥102~10<2 11 (钛铁矿原生矿)TiO2(万吨)≥50050~500<50 (钛铁矿砂矿)矿物(万吨)≥10020~100<20 12铜金属(万吨)≥5010~50<10 13铅金属(万吨)≥5010~50<10 14锌金属(万吨)≥5010~50<10 15铝土矿矿石(万吨)≥2000500~2000<500 16镍金属(万吨)≥102~10<2 17钴金属(万吨)≥20.2~2<0.2

18钨WO3(万吨)≥51~5<1 19锡金属(万吨)≥40.5~4<0.5 20铋金属(万吨)≥51~5<1 21钼金属(万吨)≥101~10<1 22汞金属(吨)≥2000500~2000<500 23锑金属(万吨)≥101~10<1 24镁 (冶镁白云岩) (冶镁菱镁矿) 矿石(万吨)≥50001000~5000<1000 25铂族金属(吨)≥102~10<2金 (岩金)金属(吨)≥205~50<5 26 (砂金)金属(吨)≥82~8<2 27银金属(吨)≥1000200~1000<200铌 (原生矿)Nb2O5(万吨)≥101~10<1 28 (砂矿)矿物(吨)≥2000500~2000<500 钽 (原生矿)Ta2O5(吨)≥1000500~1000<500 29 (砂矿)矿物(吨)≥500100~500<100 30铍BeO(吨)≥100002000~10000<2000锂 (矿物锂矿)Li2O(万吨)≥101~10<1 31 (盐湖锂矿)LiCl(万吨)≥5010~50<10 32锆(锆英石)矿物(万吨)≥205~20<5 继表 规模 序号矿种名称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 33锶(天青石)S r SO4(万吨)≥205~20<5 34铷(盐湖中的铷另 计) Rb2O(吨)≥2000500~2000<500 35铯Cs2O(吨)≥2000500~2000<500稀土 独居石(吨)≥100001000~10000<1000 (砂矿) 磷钇矿(吨)≥5000500~5000<500 36 (原生矿)TR2O3(万吨)≥505~50<5

矿山生产大中小型分类建设规模(国土资发〔2004〕208号)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国土资发〔2004〕208号) 矿种类别计量单位/年大型中型小型 煤(地下开采)原煤万吨≥120 120-45 <45 煤(露天开采)原煤万吨≥400 400-100 <100 石油原油万吨≥50 49-10 <10 油页岩矿石万吨≥200 200-50 <50 烃类天然气亿立方米≥5 5-1 <1 二氧化碳气亿立方米≥5 5-1 <1 煤成(层)气亿立方米≥5 5-1 <1 地热(热水)万立方米≥20 20-10 <10 地热(热气)万立方米≥10 10-5 <5 放射性矿产矿石万吨≥10 10-5 <5 金(岩金)矿石万吨≥15 15-6 <6 金(砂金船采)矿石万立方米≥210 210-60 <60 金(砂金机采)矿石万立方米≥80 80-20 <20 银矿石万吨≥30 30-20 <20 其它贵金属矿石万吨≥10 10-5 <5 铁(地下开采)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铁(露天开采)矿石万吨≥200 200-60 <60 锰矿石万吨≥10 10-5 <5 铬、钛、钒矿石万吨≥10 10-5 <5 铜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铅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锌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钨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锡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锑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铝土矿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钼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镍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钴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镁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铋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汞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稀土、稀有金属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石灰岩矿石万吨≥100 100-50 <50 硅石矿石万吨≥20 20-10 <10 白云岩矿石万吨≥50 50-30 <30 耐火粘土矿石万吨≥20 20-10 <10 萤石矿石万吨≥10 10-5 <5

常见矿种工业指标及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附件1: 常见矿种工业指标及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备注:⒈本表来源于2002-2003年颁布实施的18个勘查规范:《铀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199-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0-2002)、《钨、锡、汞、锑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1-2002)、《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2-2002)、《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3-2002)、《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4-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5-2002)、《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6-200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7

-2002)、《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8-2002)、《磷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09-2002)、《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0-2002)、《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1-2002)、《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2-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3-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4-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行标,DZ/T0215-2002)、《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行标,DZ/T 0216—2002); ⒉低品位矿:指矿石品位介于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矿产。矿石边界品位是矿石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指标,为划分矿石和废石的界限;矿石最低工业品位指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即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开发利用在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最低品位。

关于核查矿区划分的意见

关于核查矿区划分的意见 一、矿区划分原则 原则上,核查矿区的名称、范围和编号与原上表矿区一致;对已经完成矿产勘查工作、编有报告并估算有资源储量的未上表矿区,原则上以该矿区的名称和范围作为核查矿区的名称和范围;对未开展过地质勘查工作,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采矿权的,又在一定勘查网度范围内的,新划归为一个调查矿区,给予新的编号、名称和范围,该核查矿区内可以包括多个采矿权范围,核查矿区范围应包含核查区内所有采矿权范围;对探矿权已完成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独立形成核查矿区,核查矿区的范围与储量估算范围一致。 二、具体做法 1、对已上表矿区,总项目组已提供矿区编号、名称和区域坐标,以及归属的矿山企业(采矿证),确定的核查矿区范围以包含所有矿体为原则。 2、对已经完成矿产勘查工作、编有报告并估算有资源储量的未上表矿区,总项目组已提供矿区编号、报告名称和区域坐标。 3、对2006~2009年探矿权已完成资源储量省厅评审备案的,总项目组已提供统计表。 4、对于未上表采矿证及探矿权已完成资源储量州(市)评审备案的,由各州(市)组织技术队伍完成清理及矿区划分工作。

5、对于煤炭,总项目组以矿产资源登记统计库的上表“矿区”(井田、勘查区)已进行划分,作为核查单元;核查矿区由若干个井田、勘查区组成;核查矿区的划分由各州(市)组织技术队伍,根据“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中相关规定及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划分工作。 6、对未上表矿区的编号,由各县(区)以前6位数不变、后3位数在500号以后为原则统一编号。 三、几点说明 1、未上表矿区、探矿权评审备案的统计如有遗漏或统计不准确,以各州(市)的核对意见为准。 3、省总项目组已开展砚山旧城-大花园铅锌矿区、寻甸先锋煤矿松树地井田、麻栗坡铁厂铝土矿区三个矿区的试点工作,相关州(市)不需再安排以上三个矿区的核查工作。 3、在实际工作中,如有未考虑到的其它特殊情况,须及时上报总项目组。 云南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办公室 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划分

依据矿体及围岩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出现层位,将矿区工程地质勘探分为四类: 第一类松散、软弱岩类:以第四系砂、砂砾石及粘性土,或第三系弱胶结的砂质,粘土质岩石为主的岩类。岩体稳定性取决于岩性、岩层结构和饱水情况,稳定性差。勘探中应着重查明岩(土)体的岩性、结构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第二类块状岩类:以火成岩、结晶变质岩为主的岩类。块状结构,岩体稳定性取决于构造破碎带、蚀变带及风化带的发育程度,一般岩体稳定性好。勘探中应着重查明Ⅱ、Ⅲ级结构面(附录D)的分布、产状,延伸情况、充填物、粗糙度及其组合关系;蚀变带的宽度、破碎程度;风化带深度及风化程度。 第三类层状岩类:以碎屑岩、沉积变质岩、火山沉积岩为主的岩类。层状结构,岩体各向异性,强度变化大。岩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层间软弱面、软弱夹层、构造破碎及岩体风化程度。勘探中应着重查明岩层组合特征;软弱夹层分布位置、数量、粘土矿物成分,厚度及其水理、物理力学性质。 第四类可溶盐岩类:以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硫酸盐岩、盐岩等岩类.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较复杂。勘探中应着重查明岩溶和蚀变带在空间的分布和发育程度,可溶岩的溶解性, 第四系松散层和软弱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 2 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化及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覆盖厚度、地下水静水压力等因素,将工程地质勘探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型: 简单型:地形地貌条件简单,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层岩性单一,地质构造简单,岩溶不发育,岩体结构以整块或厚层状结构为主,岩石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 中等型:地层岩性较复杂,地质构造发育,风化及岩溶作用中等或有软弱夹层及局部破碎带和饱水砂层影响岩体稳定,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 复杂型:地层岩性复杂,岩石风化、岩溶作用强,构造破碎带发育,岩石破碎,新构造活动强烈或松散软弱层厚、含水砂层多、分布广,地下水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比较普遍和经常。

22种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22 种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本文根据地质矿产勘查行业标准汇编而成,涵盖22 种矿床勘查类型:岩金矿床铜、铅、锌、银、镍、钼矿床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床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床硫铁矿——硫铁矿和多金属型矿床硫铁矿——煤系沉积型矿床钨、锡、汞、锑矿床盐湖和盐类矿床——固体矿床盐湖和盐类矿床——浅藏卤水矿床深藏卤水矿床磷矿床砂矿床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床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床铝土矿、冶镁菱镁矿煤矿床泥炭矿床煤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稀有金属矿床稀土内生矿床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铀矿床01 岩金矿床确定因素: 第I勘查类型(简单型):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小,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的层状一似层状、板状一似板状的大脉体、大透镜体、大矿柱第口勘查类型(中等型):矿体规模中等,产状变化中等,厚度较稳定,构造、脉岩影响程度中等,破坏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的脉体、透镜体、矿柱、矿囊第川勘查类型(复杂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构造、脉岩影响大,主要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的脉状体、小脉状体、小矿柱、小矿囊 具体类型特征:02 铜、铅、锌、银、镍、钼矿床 确定因素:

第I勘查类型:为简单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2.5- 3.0,主矿体规模大到巨大,形态简单到较简单,厚度稳 定到较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到较均匀,构造对矿体影响小或中等 第H勘查类型:为中等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1.7-2.4,主矿体规模中等到大,形态复杂到较复杂,厚度 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 第川勘查类型:为复杂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1-1.6,主矿体规模小到中等,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 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到严重具体类型特征:03 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床 确定因素: I勘查类型:矿体(层)延展规模大型,形态规则,厚度稳定,内部结构、地质构造简单 □勘查类型:矿体(层)延展规模中一大型,形态较规则,厚 度较稳定,内部结构、地质特征简单至较简单 川勘查类型:矿体(层)延展规模中一小型,形态较规则至不 规则,厚度较稳定至不稳定,内部结构、地质构造较简单至复杂具体类型特征:04 冶金、化工用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床 确定因素: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来源:作者:日期:2009-07-29 点击:10 次附件:无 国土资发[2000]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厅(局)、资源(储)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第六款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现予印发执行。 国土资源部 二000年四月二十四日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序│││规模┃ ┃│矿种名称│单位├────┬──────┬───┨ ┃号│││大型│中型│ 小型┃ ┠─┼────────┴───────┴────┴──────┴───┨ ┃1│煤┃ ┃├────────┬───────┬────┬──────┬───┨ ┃│(煤田)│原煤(亿吨)│≥50│10 ̄50│<10┃ ┃├────────┼───────┼────┼──────┼───┨ ┃│(矿区)│原煤(亿吨)│≥5│2 ̄5│<2┃ ┃├────────┼───────┼────┼──────┼───┨ ┃│(井田)│原煤(亿吨)│≥1│0.5 ̄1│<0.5┃ ┠─┼────────┼───────┼────┼──────┼───┨ ┃2│油页岩│矿石(亿吨)│≥20│2 ̄20│<2┃ ┠─┼────────┼───────┼────┼──────┼───┨ ┃3│石油│原油(万吨)│≥1000│1000 ̄10000 │<1000 ┃ ┠─┼────────┼───────┼────┼──────┼───┨ ┃4│天然气│气量(亿立方米)│≥300│50 ̄300│<50┃ ┠─┼────────┴───────┴────┴──────┴───┨ ┃5│铀┃ ┃├────────┬───────┬────┬──────┬───┨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及矿产情况分析

中国成矿区带详细划分及矿产情况分析 一划分方法 全国的成矿区(带)采用五分法。 即成矿域(与Ⅰ级区带对应)、成矿省(与Ⅱ级区带对应)、成矿区(带)(与Ⅲ级区带对应)、成矿亚区(带,与Ⅵ级对应),矿田(与Ⅴ级对应)。二成矿区(带)的详细划分 01成矿域(Ⅰ级成矿区带) Ⅰ1-古亚洲成矿域Ⅰ2-秦祁-昆成矿域Ⅰ3-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Ⅰ4-滨西太平洋成矿域Ⅰ5-前寒武纪地块成矿域 成矿域属洲际性的成矿单元,受全球性地质构造带(区)所控制,受控于特定的构造旋回及相应的成矿旋回。在每个成矿域内,由于地区性的地质构造环境及演化的差异而有成矿省及成矿区(带)的形成。后期新形成的成矿域通常叠加在前期已形成的古成矿域之上,存在后期成矿作用整体叠加在前期构造单元或部分构造单元之上,成矿域界线有可能穿过已存在的一些成矿省或成矿区(带),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某一地区历史时段内发生的成矿作用结果,如滨西太平洋成矿域穿过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等成矿省。 02成矿省(Ⅱ级成矿区(带)) Ⅱ-1 吉黑成矿省;Ⅱ-2 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Ⅱ-3 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Ⅱ-4 华北陆块成矿省;Ⅱ-5 阿尔泰-准噶尔

成矿省;Ⅱ-6 天山-北山成矿省;Ⅱ-7 塔里木陆块成矿省;Ⅱ-8 秦岭-大别成矿省;Ⅱ-9 祁连成矿省;Ⅱ-10 昆仑成矿省;Ⅱ-11 下杨子成矿省;Ⅱ-12 华南成矿省(含台湾岛和海南岛);Ⅱ-13 上扬子成矿省;Ⅱ-14 三江成矿省;Ⅱ-15 松潘-甘孜成矿省;Ⅱ-16 雅鲁藏布江成矿省 03成矿区(带)(Ⅲ级成矿区(带)) (1)吉黑成矿省(Ⅱ-1)Ⅲ-1 完达山中生代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区;Ⅲ-2 太平岭-老雅岭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镍铅锌银铁成矿区;Ⅲ-3 佳木斯-兴凯新太古元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铁多金属非金属成矿区;Ⅲ-4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太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金铜镍银铅锌成矿带;Ⅲ-5 松辽盆地新生代油气铀成矿区;(2)内蒙-大兴安岭成矿省(Ⅱ-2)Ⅲ-6 额尔古纳中生代铜钼铅锌银金成矿带;Ⅲ-7 大兴安岭北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金成矿带;Ⅲ-8 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金铁锡铜铅锌银铍铌钽矿床成矿带;Ⅲ-9 二连-巴音查干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铜铁铬铅锌银成矿带;Ⅲ-10 锡林浩特-索伦山元古宙、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铁铬金钨锗萤石天然碱成矿带;(3)华北陆块北缘成矿省(Ⅱ-3)Ⅲ-11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铜银铅锌镍钴硫成矿带;Ⅲ-12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银铅锌铁硫铁矿成矿带;Ⅲ-13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

划定矿区范围

划定矿区范围 一、受理范围 1、煤(煤井田储量1亿吨以下,其中焦煤井田储量5000万吨以下)、油页岩矿床储量规模为中型(含)以下的; 2、锡、锑储量规模为小型(含)以下的; 3、金、银、铂、锰、铬、钴、铁、铜、铅、锌、铝、镍、钼、磷、钾、锶、金刚石、铌、钽矿床储量规模中型(含)以下的; 4、二氧化碳气、地热、硫、石棉、矿泉水的开采; 5、泥炭中型以上的; 6、石油、烃类天然气、煤成(层)气、放射性矿产及上述所列32种矿产以外的,储量规模为中型(含)以上的甲类矿产资源; 7、本省内矿区范围跨市(州)行政区域的。 二、审批依据 1、《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湖北省矿产资源开采条例》等法律法规; 2、国家及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 3、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 4、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相关矿种勘查开采准入条件; 5、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审批发证权限的通知》(鄂土资发〔2006〕107号)、《关于矿业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鄂土资发〔2006〕10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管理的暂行规定》(鄂土资规〔2009〕1号)等规范性文件。 三、办理条件 划定矿区范围,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不属于暂停审批和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种,不属于规定禁止设立采矿权及其他情形的; (二)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相应矿种的勘查开采准入条件; (三)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达到开采设计的要求; (四)申请矿区范围与已有矿业权范围互不交叉重叠; 与油气等其他矿业权范围重叠或有其他影响的,相关方应签定协议(承诺)。 (五)开发利用初步方案符合规定要求; (六)矿山建设规模、服务年限与申请开采的储量相适应; (七)外商投资开采的,必须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有关规定; (八)涉及其他主管部门管理范畴的,应提供相关主管部门意见; (九)采矿权设置经过了现场踏勘和市、县审核,并有明确意见; (十)符合有关采矿权管理的其他规定要求; (十一)申报资料符合规定要求。 四、申报资料 申报资料时应同时呈报纸质报件(一套)和电子报件。远程报批的报件,审查通过后,由政府大厅通知申请人送交一套与远程报件完全一致的纸介质原件资料存档。 (一)探矿权转采矿权矿区范围划定申请项目,由探矿权人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1、划定矿区范围申请书(样式见附件); 2、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报告; 3、矿区范围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以1:2000至1:5000地形地质图为底图,国家直角坐标标定); 4、与矿山建设相适应的地质报告(只需纸质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

矿山生产大中小型分类建设规模(国土资发〔2004〕208号).docx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国土资发〔 2004〕208 号) 矿种类别计量单位 / 年大型中型小型 煤(地下开采)原煤万吨≥120 120-45 <45 煤(露天开采)原煤万吨≥400 400-100 <100 石油原油万吨≥50 49-10 <10 油页岩矿石万吨≥200 200-50 <50 烃类天然气亿立方米≥5 -51 <1 二氧化碳气亿立方米≥5 -51 <1 煤成(层)气亿立方米≥5 -51 <1 地热(热水)万立方米≥20 20-10 <10 地热(热气)万立方米≥10 10-5 <5 放射性矿产矿石万吨≥10 10-5 <5 金(岩金)矿石万吨≥15 15-6 <6 金(砂金船采)矿石万立方米≥210 210-60 <60 金(砂金机采)矿石万立方米≥80 80-20 <20 银矿石万吨≥30 30-20 <20 其它贵金属矿石万吨≥10 10-5 <5 铁(地下开采)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铁(露天开采)矿石万吨≥200 200-60 <60 锰矿石万吨≥10 10-5 <5

铬、钛、钒矿石万吨≥10 10-5 <5 铜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铅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锌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钨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锡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锑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铝土矿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钼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镍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钴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镁矿石万吨≥100100-30 <30 铋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汞矿石万吨≥100 100-30 <30 稀土、稀有金属矿石万吨≥100 100-30 <30石灰岩矿石万吨≥100 100-50 <50 硅石矿石万吨≥20 20-10 <10 白云岩矿石万吨≥50 50-30 <30 耐火粘土矿石万吨≥20 20-10 <10 萤石矿石万吨≥10 10-5 <5 硫铁矿矿石万吨≥50 50-20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