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教授报告全文

施一公教授报告全文
施一公教授报告全文

施一公教授报告全文

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你们刚刚开启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一定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同时有一点点恐慌和不安,因为你们无法预测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否会一帆风顺。

今天,我希望和大家谈谈我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和已经培养了几十位博士生博士后的相对资深的科研工作者对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看法。我的观点都来自于我的切身经历和感悟,所以个人色彩会非常强烈;根据以往经验,可能会引起个别人不适,先提前道歉。但也请大家记住:我的观点和世界上任何其他人的观点一样,都是主观的,也都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未必全然正确、更未必适用于任何一个具有不同成长经历、来自不同培养环境的你们。所以我下面要讲的仅供大家参考,更多的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由此激发大家的独立思考。

一、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

所有成功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实际上,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力。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这种客气的回答避重就轻,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一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说极端一点: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

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几年前,身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蒲先生曾经有一封电子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一段翻译过来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这封邮件写得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的内容转告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

我从小就特别贪玩,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自己尽量刻苦读书,保送进了清华。尝到了甜头以后,我在大学阶段机械地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提前一年毕业。当然,这种应试和灌输教育的结果就是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

大学毕业后我去美国留学。博士一年级,因为对科研和专业没有兴趣,我内心浮躁而迷茫,无法继续刻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儿兴趣,并开始有了一点儿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会得意地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儿自信。这时,博士学位要求的课程已经全部修完,我每周五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7、8点,周末也会去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和奥妙,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我对研究增加了更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1993年我曾经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这是我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激励自己。到第四年以后,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再也不会感到

枯燥,时间安排则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其实,这段时期的工作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感觉上好多了。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

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刻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三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四点以后;但每天早晨八点都会被窗外街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九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五晚上乘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虽然很苦,但我心里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打造未来、在创业。有时我也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我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心公园很近,那里也常常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我从未迈进中心公园一步。

我常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我实验室的学生,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回答,“只有自己没有兴趣的时候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是啊,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感觉仍很骄傲、很振奋!我在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

批判性的思维

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学习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的知识,而探索新知识必须依靠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培养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难忘的例子。

01

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期的结果,除个别研究领域外,可能一般只需要6至24个月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然而,在美国,生命学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学位。这一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很多低年级的博士生一看到负面结果就很沮丧,甚至不愿意仔细分析原因。

其实,对负面结果的分析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只要有合适的对照实验、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研究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靠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实验结果并不可靠,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阻碍。比如,对照实验没有预期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做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因此,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可靠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很快就会走

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也会使你很快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偶尔会有这样的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以内,有时甚至一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练。没有这些磨练,他们不仅很难真正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

02

耗费大量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

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后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他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刚到Nikola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可能只有预期的20%左右。见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敬道:“我虽然已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他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结晶。”实践证明了Nikola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结晶实验,很快意识到这个蛋白的溶液生化性质并不理想,不适合结晶。我通过遗传工程除去其N端较柔性的几十个氨基酸之后,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很快得到了有衍射能力的晶体。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阶段,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后对其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这样一个来自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告诉实验室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时再回头看,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

03

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的取与舍

在我的博士生阶段,我的导师Jeremy Berg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有每周一次的实验室文献讨论,讨论重要的相关科研进展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我受益匪浅。作为学生,我以为所有的科学家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博学多读。

刚到Nikola实验室,我试图表现一下自己读文献的功底、也想与Nikola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19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读了一篇《自然》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午饭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Nikola面色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我想: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有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精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于《科学》周刊的文章,又去找Nikola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他:“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你为什么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Nikola看着我说:“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他的回答让我彻底意外,大意是“我只读与我的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写论文时我才会大量阅读。”

我做博士后的单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一个优秀的系列学术讲

座,常常会请来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来演讲。有一次,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讲,并且点名要与Nikola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诉他的秘书:请你替我转达我的歉意,讲座那天我已有安排。我们也为Nikola遗憾。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讲座的那天,Nikola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以我们对他的了解,十有八九他是在写paper或者解结构。后来,我意识到,Nikola常常如此。

在我离开Nikola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文献,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做一个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大意)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

04

挑战传统思维

从我懂事开始,就受到教育:但凡失败都有其隐藏的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Nikola 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

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对照实验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得分析明白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马上评论道:(大意)“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但愿下次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的一次性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后来,Nikola又把他的观点升华:(大意)“是否需要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哲学决定。找到每一个不完美实验结果原因的传统做法未必是最佳做法”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繁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这几个例子早已经给所有学生反复讲过多次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Follow the logic跟着逻辑走!这句话,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注定会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上几遍。严密的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根本。

三、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

对社会人而言,科学研究是个苦差事;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科学研究实在是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妙不可言。靠别人的劝说和宣讲来从事科学研究不太可行,真正自己从心里感兴趣直至着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探奇解惑,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在这个过程中,独立人格和脾气显得格外重要。所谓独立人格,就是

对世界上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恰恰是一些有脾气的人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举例了。

四、不可触碰的学术道德底线

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

举这两个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与misconduct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高级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第一篇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描述其他实验室都可以重复出其报道的实验结果,就情有可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更是会严重阻碍创新,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长远恶劣影响更甚于一般的造假。

五、你不习惯的常识

1、我们有限的认知不足以支撑

一成不变的真理。

你们在课堂里学到的所有定律、公理等等,都是前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是现状下最好的归纳总结,可以有效解释这些现象、甚至预测一些还未发现的现象。也许这些定律和公理可以非常接近真理;但是,这些定律和公理仅仅是对现实的近似描述,都不是永恒的真理;随着人类对周围环境和宇宙认识的加深,这些定律和公理都会有失效的时候。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应当是强大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可以解释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但它无法完美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而需要引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以,请同学们牢记:科学研究中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改进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科学和民主是两个概念。

科学研究是探寻未知,其结果是科学发现和规律定理;而民主通常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的现象和过程。很遗憾,但也许是很幸运,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从来没有

“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实际上,在前沿和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常常是极少数人孤独地探索,做出一些有违常规的意外发现,这些发现也常常被大多数人排斥甚至攻击。但最终,极少数的这些科学探索者的发现还是会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从苏格拉底到布鲁诺、哥白尼,这里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科学真理最初往往被极少数人发现的道理人人知晓,但到了日常科学研究中,在各种噪音中,真正能够全力探索、冷静辨别真伪的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其实,真正优秀的科学评价也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我从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到普林斯顿大学做教授的这18年间,常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一场激烈的学术讨论过程中,初始阶段大多数人坚持的观点逐渐被少数几个人的观点说服,成了实实在在的多数服从少数。这些少数人制胜的法宝就是精准的学术判断力和严密的逻辑。这种现象,在基金评审、科学奖项评审、重大科研课题讨论及评审等等过程中也常常出现。

3、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未必高尚

走上科研的道路,每个人的动力都不同。有人可能是基于兴趣,有人可能是因为成就感,也有人就是把科研当成了追求名利、甚至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盲目崇拜所谓学术权威、盲目崇拜教授专家。

然而,在科学评价中,却是“论迹不论心”。也许以名利为手段的会最终心想事成,做出重大科学成果名利双收;也有清高淡泊醉心学术却因为种种原因一事无成的。这都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

但不论每一个个体是以什么目的、什么动力在做科研,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科研的目标是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技术进步。而哪怕你的初衷只是把科研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如果你坚持走下去了,我也祝福你能够慢慢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逐渐体会到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的科研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同!真正的学术道德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也有赖于每一个个体对于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在大二结束的小学期期间,我们全体自动化的大三的学生分别听了陈杰教授、武清河教授、窦丽华教授、邓志红教授、王军政教授等5位自动控制系的老师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老师们都是在自控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因此通过老师们的介绍,我们对自控专业也终于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了方向。 我们在大学的前两年期间,学习的都是基础课,所以对本专业的知识并不了解,但是,经过这次本专业的老师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之后,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原来自动化是很难的。它不再是我们以前上基础课时学习的简单的问题的求解了,而是研究实际的问题,对系统进行研究,进行控制,进行应用。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提到的控制中的“闭环”,用它来进行反馈进行控制。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用中确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需要更加认真的去钻研的一种东西,真是耐人寻味。 我们听了对控制科学工程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介绍。了解了它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以及二十年来代表性成果。也了解了我们学校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的设置与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还听到了有关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介绍,老师还向我们讲了部分课题,比如数字化方向盘系统,以及实验平台像目标信息融合处理实验系统。 然后我们又听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的介绍,了解了学科概况和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方向和现状和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最后我们又从报告中了解到了运动驱动和控制方向学科的学科内容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成果以及发展目标。

老师们给我们讲的非常好,因为它不像是上课内容那样的枯燥,老师的讲述使我们对本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这门学科不是很容易,但是我有决心将它学好,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时要踏踏实实。因为现在的知识对以前的基础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对以前的知识有什么遗忘了的要抓紧补回来。 听过了老师们给我们做的学术报告之后,我们实实在在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它通过书本上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容易让我们理解,这不只是在理性的知识层面上,更是在一个大的方向上对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用途上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这是很重要的。我在今后还要更加努力的去奋斗。

学术报告总结

学术报告总结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学术思路、提高创新能力、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每年学校都邀请很多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在研一研二两年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学者、老师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计算机应用、心理健康等多个专业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介绍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与应用,专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同时重点介绍了本专业所进行的相关课题研究内容,指出目前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学术活动为我呈现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激发了我的学术热情,同时也为我在学术、生活上的困惑提供了解决思路,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下是我参加学术活动的一些总结和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术报告包括:Qi Tian教授关于图像检索和分类的报告、David Suter 教授在图像、视频和三维数据的匹配、分割和配准领域的介绍、顾乃杰教授关于软件脆弱性检测与大数据环境下的算法优化的学术分享等。这些学术报告与我本人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十分相关,通过听取他们的学术综述、聆听他们的学术心得,我对这些具体的研究方向有了宏观上的了解,包括目前图像检索领域的经典算法、所使用的鲁棒的特征、三维数据配准的基本流程、三维数据分割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这使得我在阅读文献时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总体发展和各分支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此外,我也从他们分享的实验过程中的小故事里得到了启发,知道了科研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所有的数据、实验、创新性都并非几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在我后来的科研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做到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静下心来投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学者们带给我的正面影响。 李硕彦教授的“数学与工程的对话”系列讲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教授享有“网络编码之父”的美誉,是代数交换理论创立者,也是martingales of patterns的发明人,同时在随机过程领域也卓有建树。我至今仍记得李教授报告的时候对自己学术领域的热爱和充分理解,他对自己领域的知识点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那些平时看起来晦涩又高深的定理和公式也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在我后来阅读文献和专著的时候,每当遇到难懂的公式推导或定理证明,总会想起李教授的系列讲座。他让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尝试着去热爱它解决它,而不是逃避。这样的学习态度将让我建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定会让我受益终生。 此外,辅导员韩海雄老师关于简历制作培训的讲座、心理咨询中心赖丹凤老师关于恋爱心理的分享、钱晓伟医师关于女性健康知识的讲座等,也带给我许多收获。几位老师从学生

专业技术的工作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技术的工作报告

编号:FS-DY-20587 专业技术的工作报告 尊敬的评委: 我叫,男,汉族, 200 年6月至200 年6月在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从事给建筑设计工作。20xx年7月至20xx年2月,在设计有限公司,任建筑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 20xx年3月至今,在设计院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市政设备室主任及项目经理,分管公司建筑设计的项目及专业管理工作。 任职工程师7年以来,本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认真学习,不断进取,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业绩突出,主要有:考取ISO质量管理内审员资格,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同时配合外审工作;参与本公司大型设计任务9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每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现将任职工程师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汇报如下:

一、遵纪守法,敬业爱岗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路线,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坚决执行国家以及地方关于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规范和条文,特别是强制性条文。坚决杜绝迎合甲方做出违反相关规范的设计作品,坚决杜绝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对设备供应商进行卡、拿、要。廉洁奉公,作风踏实,团结同事。敬业爱岗,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给排水作为建筑专业配套时(即建筑给排水),认真配合建筑及结构造型要求,做好本专业工作;给排水作为主导专业时(给排水改造工程或市政给排水工程等),认真根据给排水现状,充分论证,严格要求其他专业配合做好给水排水专业工作。任工程师以来,作为给水排水专业设计的排头兵,每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 二、认真学习,不断进取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学术水平。每年均参加市、区组织的学术讲座或新规范宣讲讲座;每次均参加佛山市给水排水协会举办的学术交流;积极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师考试的学习与研讨,并于20xx年9月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给水排水)工程师。

学术报告3篇

“公共卫生发展的前景与展望”学术报告 报告人:吕全军教授 报告时间:12月2日下午3:00 报告地点:护理学院三楼报告厅 吕全军教授就公共卫生发展的前景与展望给同学们做了报告。让我对公共卫生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认识。 公共卫生,即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事业,迄今为止一直被人们理解为医学科学的分枝之一。但公共卫生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超出了医学科学的范畴,而具有极重要的社会学意义。这是容易理解的。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进步的目的只有一个,即为了人类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命的健康发展,这就是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命的不断延长,而这主要是通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的。如果人群中公共卫生状况很差,各种疾病流行失控,健康水平低下,人均寿命短少,那么,这个社会中的经济和科技不管如何发达都是没有意义的。公共卫生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存,即使经济发展取得一些发展,也会被消耗殆尽。如果公共卫生事业获得发展,人群中各种疾病控制有巨大进步,人均寿命和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则是社会获得发展进步的权威而可靠的证明。因此,公共卫生的指标直接标志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公共卫生危机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更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公共卫生发展指标应该是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 新中国建国后的历史已经证明,公共卫生事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取得充分发展。经济发达了,固然可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经济有限发展,仍然可以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反过来也可促进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的有限发展和公共卫生的显著发展,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同样,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上的充分发展自然会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充分发展。

论文专业技术总结格式要求

职称论文、专业技术总结格式要求一、题目 二号黑体,居中排列 二、单位及姓名 (一)作者单位:小四号仿宋_GB2312,居中排列 (二)作者姓名:小四号仿宋_GB2312,居中排列 三、摘要 (一)“摘要”两个字的格式:四号黑体,常规排列 (二)摘要内容的格式: 1.字体:四号仿宋_GB2312,常规排列 2.段落: (1)行距:1.5倍行距 (2)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 (3)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四、关键词 (一)“关键词”三个字的格式:四号黑体,常规排列 (二)关键词内容的格式:四号仿宋_GB2312,常规排列五、标题及正文 (一)一级标题

字体:四号黑体,常规排列,汉字序号后加顿号,如“一、”(二)二级标题 字体:四号宋体并加粗,常规排列,汉字序号加括号,如“(一)”(三)三级标题 字体:小四号黑体,常规排列,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加圆点,如“1.”(四)四级标题 字体:小四号宋体,常规排列,阿拉伯数字序号加括号,如“(1)”(五)正文内容 1.文字 (1)字体:四号仿宋_GB2312,常规排列, (2)段落: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行距:1.5倍行距 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 大纲级别:正文文本 (3)表格和图 内容:小四号宋体,常规排列 标题:五号黑体,常规排列 六、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四个字的格式:五号仿宋_GB2312并加粗,常规排列 (二)内容 1.字体:小四号仿宋_GB2312,常规排列 2.段落:行距:单倍行距 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 七、页眉和页脚 (一)页眉:论文题目 (二)页脚:页码在中间,统一格式为“x/x ” 八、其他要求 (一)盖章要求:论文第一页左上角加盖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章 (二)打印要求: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九、范本详见附件 ××××××××××××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xxx 公司xxx 项目部张三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部分) 右上角(此处) 加盖各单位公章

走进数学思维——听郑毓信教授的学术报告---文本资料

走进数学思维——听郑毓信教授的学术报告 2009年10月31日,我们带着一种敬仰到西南大学聆听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教授的报告——《走进数学思维》。郑老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他以极富魅力智慧的讲座传递着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数学文化和人文素养。郑老的报告用精辟深邃的理论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引发了我们对“走进数学思维”这一主题的认识和思考,使我从中收益非浅。 数学思维是一个持续的热点,现实中的思想障碍与问题是:第一,由于小学数学的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第二,在现实中我们可经常看到“简单组合”、“随意拔高”等作法。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针对小学数学的实际情况、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更为深入去开展工作。特别是,概念的清楚界定;如何很好处理具体数学知识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数学思维的教学之间的关系。 报告中郑教授分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从数学抽象谈起 郑老先给我们呈现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案例,我在这里摘录其一。 (父:“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再给你两个,你数数看一共有几个橘子?” 子:“不知道!在学校里,我们都是用苹果数数的,从来不用橘子。) “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数学最基本的特性是抽象性。抽象性在简单的计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是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 学会数学思维的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抽象(模式化)。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就是指,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是应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去情境化”)数学教学必定包括“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模式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入适当的图形或符号,从而实现与具体情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二、数学中的分类 分类与思考:数学中分类与生活中分类不同。什么是数学中的分类?数学中又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评审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模板

评审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模板 评审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模板1自从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本事。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也提出新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丰富知识面,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提高不断努力,现对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一、坚持认真备课.备课中我不仅仅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二、努力增强我的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异常注意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便,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

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研究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本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三、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进取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我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四、完善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经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

学术报告10篇

报告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展望时间2014年12月06 日(周六)上午 9:30 报告人杜心言教授地点世纪楼国际报 告厅(C座201) 心得体会: 杜教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轨道交通的形式与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按照轨道建筑物在城市内所处的空间位置、能够满足的运量大小、运行方式、轨道结构、治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地下铁道、现代有轨电车、单轨交通、小型地铁以及轨道新交系统。 然后又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我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目前,我国已建成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目前,北京地下铁道总长41.6km,天津有地铁7.4km,香港有地铁43.2km,上海地铁总长48.81km,拥有轻轨22.0km。正在建设地铁的城市有:南京、深圳;正在规划或预备上马建设地铁的城市有:武汉、成都、西安、长春、沈阳、大连、杭州等城市。 最后进行了展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未来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凡是在超大城市、大城市解决交通拥挤具有很强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无论目前是否有地铁,在大城市总体规划的时候,都应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纳入规划之列,考虑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行;同时,把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交通系统综合考虑,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使城市的整体交通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于市民,更好的为城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杜教授让我清晰认识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也与自己所学专业息息相关,感受到了建设祖国的热情。

报告2 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与相关工程思 考时间2014年11月04 日(周二)上午 10:00 报告人郭建光高级工程师地点铁道校区世纪 楼国际报告厅 (C座201) 心得体会: 沪昆客专江酉公司总一郭建光在国际报告厅为大家作了题目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与相关程思考”的报告。报告主要包括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城市轨逆交通制式分类、国家机电设备系统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前沿与最新研究进展、城市轨道交通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城市轨适交通运营管理等九个方而的内容。杜心一言教授指出了轨逆交通的运输能力灵活、舒适、女全等技术特性和一些发展遇到的瓶颈,并提出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基本思路,根据现况构想了城市轨逆交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进步。 杜心言教授表示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膨胀,发展大运量城市轨道己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矛盾最重要的手段。在各国的城市轨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也在迅速推进,然而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城市轨道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譬如在交通运营与管理方而的不合理竞争、各部门信息沟通程度不足等。杜心言教授指出应建立一个创新型网络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同时统一对安全管理的标准。 报告结束后,针对同学们对城市交通提出的疑问,杜心言教授一一做了解答,获得场下热烈掌声。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怎么写(通用)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怎么写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一 根据医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有关要求,现将本人近年来从事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本人冯金霞,***年毕业于***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年*月至今,就职于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担任检验科工作。***年通过国家中级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已注册成为主管检验技师。 本人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认真、务实的态度,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论何时何地,始终都怀着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在毕业后多年的工作与学习、实践与锻炼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磨练自己,并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2006年本人任技术负责人的“××城”项目,获得珠海市“双优样板工地”称号;2009年本人任项目经理的“××××”项目,获得珠海市“双优样板工地”称号。2007年和2009年本人两次获得珠海市××集团公司优秀员工——×××奖。现将获得助理工程师7年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和道德建设方面 本人一贯作风正派、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国家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和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在地震等灾难中,心系国家,心系灾区,主动捐款捐物。 二、业务能力和业务素养方面 (一)潜心学习,勇于实践 “万丈高楼平地起”,本人深知打好基础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和技术理论,自费购买并认真研读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等专业必备书籍。参加了市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的培训并通过考

博士论坛学术报告

燕山大学研究生学术报告记录表 姓名 学号 学生类别 硕士研究生 专业 成绩 导师签名 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题目 报告人 时间 2015年月日 地点 内容记录:2015年月日,在机械馆举行了机械工程学院2015届博士生论坛。在论坛上我认真听取了博士生某某某的“课题名称”学术报告,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对液压机上横梁的拓扑优化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对液压机上横梁拓扑优化这个研究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研究背景 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与工程设计领域相结合,使人们在解决工程设计问题时,可以从无数设计方案中找到最优或尽可能完善的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目前,优化设计是工程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航空航天、机械、船舶、交通、电子、通讯、建筑、纺织、冶金、石油、管理等,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由于现代国家、地区和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各种原材料、能源的短缺,优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并成为21世纪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设计方法。 (2)结构有限元分析 由于液压机工作时运行速度很慢,工作平稳,因此一般只需研究其静态分析。 根据横梁结构特点,横梁的有限元分析通常采用八节点六面体等参元,而精度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20节点六面体等参元。 如果结构和受力具有对称性,可以只需取横梁四分之一加以研究,并进行一定的结构简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结构优化设计需要有限元网格能够自动划分,必须在网格划分时考虑这个问题。 在液压机中,横梁受力一般较为复杂,偏载时立柱要受弯矩作用,因此液压机工作时要求很小的偏心距。为了横梁结构优化设计的顺利进行,必须简化其力学模型。 (3)结论 结构优化设计为液压机横梁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可靠和高效的设计方法,将提高液压机系列产品研制与开发的效率和精度。采用的序列二次规划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可靠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大型连续体机械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机械】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学术报告

【机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的学术报告圆满结束 研究生之窗讯(通讯员李相欣摄影报道)4月22日上午9点,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系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主讲的“A Unified Approsch to Fretting Wear Prediction Under Sliding/Impac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Frictional Heating”讲座在摩擦学研究所四楼大会议室顺利举行。 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ASME(美国机械工程协会)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 的副主编、ASTM(美国试验材料学会)微动疲劳小组的主席。2003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协会机械制造工程方向的最佳论文奖;结构节点的非线性热弹性理论获得ASME颁发的布来科尔机器工具与器具奖。研究主要基于物理模型建模来考察其热弹性及动力学行为,实现加工制造及摩擦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高速/高性能加工。 讲座伊始,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给在座的同学和老师讲了摩擦引起的温升和热应力的微动。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讲到这项工作为微动摩擦和疲劳测试的模拟和标准化提供了工具,并在摩擦焊接过程中得到最优。随后还讲到了预测微动疲劳强度和结构部件的剩余寿命,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并用摩擦热有关的热收缩现象和热应力断裂力学进行分析说明。 随着演讲的进行,老师和同学们都听的很仔细,并且记录了自己的疑问。在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有很多博士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包括在讲座过程中不理解的专业问题。Mahmoud Helmi Attia教授都给一一解答了,教授和同学们有了很好的互动。 演讲结束后,很多同学还在探讨所听到的内容。在一片讨论声,这次的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精选4篇)(通用)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精选4篇)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一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匆匆而过,眨眼功夫,一年见习期满了。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支持与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见习期的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初为人师的一年里,我庆幸自己能走上自小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过度的角色转变,融入了学校学教师集体的大家庭中,从中感悟到了师风师德的重要,懂得了教师的责任,同时也促使我无论是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还是专业水平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作为一名本着颗要对得起学生教育好学生的教育之心,以师德、师爱、师智、师能来要求自己,以爱播撒,用爱耕耘,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总结过去,寄望明天工作干得更好、更为出色。 一、思想方面: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教师我一直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同志,教育的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并且积极参各级各项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二、教学方面:作为一名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 (1)课前准备:把握物理特点,专研备好物理课。物理是门特殊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为高效上好每一堂课,每次备课都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课堂上:把握物理特点,上好每一堂课。我在教学当中,非常重视物理实验的启发作用,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着重培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doc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1 本人1995 年从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系劳动人事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铝厂第三电解铝厂人事科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1998年被厂部聘任为助理经济师;1999 年3月调入贵铝工贸实业总公司人事科工作至今,除继续负责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外,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方面的管理,并参与了公司20xx 年劳动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试行工作。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本人参加工作后从事时间较长的专业技术工作, 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 年,贵铝职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人事科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贵州铝厂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在校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 在完成厂内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

学术报告讲座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讲座心得体会 进入研究生院已经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很 多的学术讲座,让我受益颇多。通过这些讲座,我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概况,充实了多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其中朱志斌教授和周傲英教授的讲座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朱志斌 教授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优化理论与算法研究。讲座的主题是图像处理中的优化算法,朱教授的讲解条例清晰、生动有序,通常举一些例子使道理深入清楚,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从数码相机的普及到、数字电视的开展到遥感图像处理和智能交通,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研究的发展、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作为一个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学科,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探索。近年来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倾向于将数字图像作为一个组合优化 问题,并采用一系列优化策略完成图像处理任务。 朱教授特别讲了群智能优化算法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群智能优 化算法是模拟生物或生物种群的结构特点、进化规律、行为模式和思维方法等形成的计算技术和方法,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并行性和鲁棒性等特点。常用的群智能优化算法有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等。以遗传算法来说,GA是一种全局优化搜索算法,可以对复杂的非线性多-维数据空间进行快速有效的计算。特别是由于它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

鲁棒性及固有的并行性等,在图像处理、分析及理解中,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从朱教授的精彩讲座中我还学习到:群智能优化算法不仅仅可以 用于图像处理,其实它还可以用于其他很多方面。联系到我的研究方向是项目调度,而项目调度是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构成,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产生达到某种目标的调度方案。项目调度实质上就是组合优化问题,那么我是否可以把群智能优化算法拿过来解决我的研究问题呢?联系到朱教授所讲到的知识以及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我发现是通过群智能优化算法求解项目调度问题是可行的,而且应该会有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朱教授的讲座是我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对我影响较大的讲座之一,使我印象深刻,收获也非常大。另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讲座就是周傲英教授所讲的《从大数据热看我国计算机学 界的机遇》。周傲英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云计算 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是我国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人物。 首先,周傲英教授以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将大家带入大数据的世界,通过Google、Yahoo、Facebook等国外知名计算机巨头以及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计算机巨头的最新发展概况来引入大数据。大数据(bigdata),或也可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 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在20xx年8月进入电力实业公司参加工作至今。在这五年中,我先后在电力实业公司的线路班、变电班、生技股从事生产一线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五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电力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需要职工有良好的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全地区的配电网运行情况,同时能根据各类电气设备的需要,掌握相关的电工基础、电工材料、高压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根据现场电气设备运行情况选择最佳运行方式及经济运行方法,根据实际运行经验,正确处理电气系统的设备故障以及系统突发性事故,初步了解班组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提高岗位劳动技能 从20xx年参加工作,领导为了让我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环境,适应生产要求,我先后被分配至电力实业公司的线路班和变电班从事线路架设、电缆敷设、高压试验、继保及变电检修等工作。 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努力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

劳动技能,在短短的一年内,我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掌握了线路和变电运行的生产程序及各种一、二次设备的规范、参数。 二、从事施工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 20xx年年底,我被分配到电力实业公司生技股,主要负责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此时,正是农网改造初期,工作量十分大,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我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就步入了正规。 首先跟随老师傅们勤下现场,并对照自己原有的各项知识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的结合,一方面放弃休息时间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向老师傅求教,勤思、多做、苦学、牢记。利用较短的时间学会了各种线路的技术要求和参数,弄清楚各个设备的运行原理和铭牌参数,并利用配网调度图分析线路的运行情况,给自己增添了许多工作信心,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我参加了庞家堡镇17个村的高低压农网改造工程,我主要负责线路的设计、施工图的绘制与修改、线路资料的整理。且丰富了公司的线路资料。我还参加了小吾营—龙关110kv二回线路改造工程,线路全长24.5公里,且大部分是山区,并且是冬季施工。我主要负责线路的复测、熟悉设计图纸并与施工现场比较、计算线路的各种技术参数。经过7个月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工作,最后我又把工程验收资料进行整理上报监理和运行维护部门。 其次,将先进科技手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应用autocad

学术报告

为积极响应国家“两减”政策,为植保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昆虫防控上拓宽视野,我院邀请了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从事抗虫基因研究的李华荣博士在12月7 日下午3时做了题为“RNAi for Insect Control”的学术报告。此次交流会议由校长助理、农学部部长王进军教授主持,向仲怀院士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首先,李华荣博士对RNAi在WCR(Western Corn Rootworm)防控中的概况做了简短的介绍。接下来他重点介绍了研发RNAi防控WCR的过程以及重要成果。他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RNAi防控中WCR中,长片段的dsRNA起了重要作用而并非小片段的siRNA。接下来他又证明了RNAi在WCR中是系统性的干扰,而并不会结合内源RNA进行扩增。这两大重要发现在为接下来的利用RNAi转基因技术防控WCR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在交流环节中,听众与李老 师就RNAi防控技术是否会产生抗性、长片段dsRNA在杀虫中起重要作用的原因,以及开发新转基因作物在安全评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Jean Kallerhoff教授在34教4楼报告厅进行了以“Understanding plant respons 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a major challenge into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face environmental issues”为主题的报告, 阐述了理解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是 面对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以及植物在自然环境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生物学反应。此次学术交流吸引了众多农学专业老师同学的参加,并在轻松的氛围中共同讨论了相关问题。主讲人关于重金属环境对植物的整体胁迫反应问题的阐述,启发了农学实验科学转向整体实践成果的思潮。 下午4点半,我院邀请Jean Kallerhoff教授和Sovan Lex教授进行法国图卢兹大学留学信息交流。通过教授幽默的语气和言语中夹杂的零星汉语,使整个交流氛围异常轻松。其中浓郁欧洲文化底蕴、雄厚科研实力、法国南部图卢兹优美环境和诱人的留学生项目(ENSAT Campus)吸引了很多有留学意向的同学。Sovan Lex教授以谚语“学在图卢兹,赚在里昂,玩在巴黎”结束了留学介绍,随 后同学们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同两位教授交流。整个留学学术信息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2014年11月19号上午九时,应我院何林教授邀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副教授Thomas Van Leeuwen来我院四楼报告厅开展了题为“From resistance mechanisms to mode of action: on overview of spider mite resistanc e research(从抗性机制到作用模式:螨类抗药性研究述评)”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授及青年教师们,以及全体13、14级研究生同学听取了此次报告。 Thomas Van Leeuwen副教授主要从事重要农业害虫的抗药性机制研究,特别是在杀螨剂毒理学与农业害螨抗药性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次报告中,Thomas副教授以其团队开展的实验及实验成果为载体,就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在两种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作用下,抗药性变化情况及机制进行讲述。详细阐述了螨在线粒体基因组、P450等抗药性和解毒突变位点的差异表达。报告完毕之后,我院部分师生针对自己感兴趣和有疑惑的地方与Thomas副教授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最后,Thomas表示很高兴来到中国,来到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并将进行为期三天的参观和交流,欢迎各位同学前来探讨问题、交流想法。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篇一:听学术报告的心得体会 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学术报告、讲座心得体会 经过一年紧张忙碌的课程学习,顺利地进入研究生第二学年,现在正着手于毕业论文的开题。至此,回顾以往的学术报告与讲座,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以更好地指导未来两年的学习生活。听学术报告与讲座,是我们研究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传播着最新的科学前沿,带给我们深刻的思想启发与引导。现在对几个学术报告与讲座作简要的回顾: XX年10月15日,来自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的潘正祥教授,在第三届遗传与智能计算国际会议上做了题为“Intelligent Watermarking Techniques”(《智能数字水印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潘正祥教授向广大师生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况,并深入阐述了关于智能计算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通过聆听潘教授的报告,我知道了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

改等目的。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XX年10月19日,美国工程院院士、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GNU工程创始人Richard Stallman为我们讲述自由软件,一个计算机用户团结起来获得控制自己计算机自由的行动。他提到自由软件运动催生了GNU操作系统,有的时候被曲解为Linux操作系统,GNU正是实现这些自由的一个操作系统。其内容涉及到自由软件历史、自由软件哲学、技术、GNU操作系统、对称版权(Copyleft)、GNU GPL、版权、软件专利、DRM,以及The Church of Emacs等。通过哲思社区创始人徐继哲的演讲,我很清楚地知道哲思社区是中国领先的自由软件社交网络和协作平台。通过采用先进的自由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哲思为用户提供创新的在线社区使用体验,包括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日历、朋友、博客、活动等丰富强大的互联网功能,以满足自由软件用户对社交、通讯、内容资讯、项目协作等多方面的需求。Akira Urushibata将中国古典哲学和自由软件、黑客(Hacker)结合起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上最早的黑客。除了了解自由软件的基本情况外,我体会到自由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它比一切更宝贵。 XX年11月21日,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分论坛上,张振升学长做了题为《基于二分查找判定树的蔗糖结晶颗粒分类器设计》的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大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精选4篇)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精选4篇)专业急速工作报告这是什么报告形式,需要写什么内容,格式是怎么样的,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专业技术工作报告,欢迎借鉴! 专业技术工作报告范文一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匆匆而过,眨眼功夫,一年见习期满了。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支持与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见习期的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初为人师的一年里,我庆幸自己能走上自小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实现了由学生向教师过度的角色转变,融入了学校学教师集体的大家庭中,从中感悟到了师风师德的重要懂得了教师的责任,同时也促使我无论是学习能力、教学能力还是专业水平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作为一名本着颗要对得起学生教育好学生的教育之心,以师德、师爱、师智、师能来要求自己,以爱播撒,用爱耕耘,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总结过去,寄望明天工作干得更好、更为出色。 、思想方面: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教师我一直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同志,教育的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并且积极参各级各项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

、教学方面:作为一名物理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在这些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 (1)课前准备:把握物理特点,专研备好物理课。物理是门特殊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为高效上好每一堂课,每次备课都结合学科特点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课堂上:把握物理特点,上好每一堂课。我在教学当中,非常重视物理实验的启发作用,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动手中发现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尽可能多提问,精心设问让更多的学生处于积极思考问题的状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