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行程问题三-完整版

第19讲  行程问题三-完整版
第19讲  行程问题三-完整版

第19讲行程问题三

内容概述

运动过程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一般通过分段、比较等办法进行考虑。在往返问题中考虑多次相遇和多次追及的过程,需要注意从整体考虑两个对象的路程和或路程差,并从中找到规律。

典型例题

兴趣篇

1.莉莉和莎莎一起从家去学校,莉莉步行,莎莎骑车.莎莎到学校后发现自己没带文具盒,便立刻骑车回家去取,到家取出文具盒后又马上骑向学校,结果她和莉莉一起到校,如果莉莉每分钟走53米,那么莎莎骑车每分钟行进多少米?

答案:每分钟159米

解析:注意到莉莉与莎莎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同时到达学校,而且两人在途中都没有停留,因此两人用去的时间相同.当运动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倍数关系等于路程的倍数关系.

如图,莉莉步行从家到学校,走的路程是家与学校的距离.在相同的时间内,莎莎骑车到学校,又马上从学校返回家,再回到学校,经过的路程是家与学校距离的3倍,因此莎莎骑车的速度是莉莉步行速度的3倍,由于莉莉每分钟走53米,所以莎莎骑车的速度是每分钟53×3=159米.

2.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求小燕往返都骑车所需的时间.

答案:30分钟

解析:

如图,因为小燕往返都步行需要70分钟,所以她步行从学校回到家需

要70÷2=35分钟.

由于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需要50分钟,所以她骑车从家到学校需要50-35=15分钟,那么她往返都骑车需要15×2=30分钟.

3.萱萱和卡莉娅从距离3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萱萱每小时走4千米,卡莉娅乘坐“飞天扫帚”,每小时飞12千米,她俩迎面相遇后,卡莉姬发现自己忘记带东西了,立刻返回出发点,再掉头向萱萱前进.请问:她们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卡莉娅的出发点多少千米?

答案:12千米

解析:第一次相遇时卡莉娅走了32÷(4+12)×12=24(千米).

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人又合走了24×2=48(千米).

这期间萱萱又往前走了48÷(4+12)×4=12(千米).

因此第二次相遇点离卡莉娅的出发点24-12=12(千米).

4.培英学校和电视机厂之间有一条公路,原计划下午2点整培英学校派车去电视机厂接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实际上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便提前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劳模便立刻上车去往学校,并在下午2点40分到达.问:汽车行驶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答案:8倍

解析:

如图,汽车下午2时从工厂出发,途中遇到迎面走来的劳模后立即返回,于2时40分回到工厂,汽车的速度不变,因此汽车遇到劳模的时间是2时20分,

另一方面,汽车往返学校与工厂需要1小时,因此从学校到工厂单程行驶需要30分钟,也即如果汽车2时从学校出发,按计划将于2时30分到达工厂.

所以汽车途中遇到劳模提前了10分钟返回,而少行驶的10分钟路程正是劳模步行了60+20=80分钟的路程。

因为劳模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是汽车的80÷10=8倍.由此得到汽车的速度是劳模速度的8倍。

5.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请问:

(1)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

(2)第一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二次迎面相遇?

(3)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三次迎面相遇?

答案:(1)6小时(2) 12小时(3) 12小时

解析:(1)从线段图中看到,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时,两车经过的路程和是一个全长.

由于两车的速度分别是30千米/时和20千米/时,则两车的速度和是30+20=50千米/时.

所以两车第一次相遇是在出发后300÷50=6小时.

(2)从第一次迎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迎面相遇,两车经过的路程和是两个全长,这段过程所需的时间是300×2÷50=12小时,

(3)从第二次迎面相遇开始,到第三次迎面相遇,两车经过的路程和也是两个全长,因此这段时间也是12小时。

6.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在相距30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请问: (l)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

(2)第一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二次迎面相遇?

(3)第二次迎面相遇后又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第三次迎面相遇?

答案:(1)12小时(2)12小时(3) 12小时

解析:

行程问题

第一讲行程问题 一平均速度问题 1、小明从A去B的速度是40千米每小时,从A到B然后返回整个过程平均速度是48千米每小时。求小明返回时的速度? 2、某司机从A到B按原速前进可以准时到,当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实际速度只有计划的11 13 , 要准时到后一半路程速度与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比应为多少? 二、相遇后问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出发相向而行。甲的时速是32千米,乙的时速是24千米,两车相 遇3小时后甲到B,求AB两地的距离? 2、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60米/分,乙的速度是50米/分。两 人相遇后,甲到终点和乙到终点的时间比是多少? 三、过中点和回头相遇问题 3、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时速是6千米,乙的是4千米。两人距离 AB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AB的距离? 4、汽车以每小时108km的速度行使,开向寂静的山谷,驾驶员按一声了喇叭.4S后听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有多远?(声音的速度按340m/s计算)

5、甲乙两车同时从A出发往返于AB,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12千米。甲车4.5小时到达了 B.甲车在距离B 31.5千米处与乙车相遇,求AB的距离。 四、多人行程问题 6、甲乙丙三人每分分别行60米,50米,40米,甲从B,乙丙从A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遇 到乙15分钟后又遇到丙,求AB的距离? 7、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出发,甲乙顺时间丙逆时针绕湖而行。甲丙30分钟后相遇,又过 了5分钟乙丙相遇。甲的速度为5.4千米每小时,乙为4.2千米每小时。求绕湖一周的路程? 8、快,中,慢三车从甲到乙,有一骑摩托车的人从乙到甲,该人分别用6,10,15分钟与三车相遇。快车80千米每小时,中车40千米每小时,求慢车速度? 9、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出发往返于AB,甲的时速10千米,比乙快2.5千米,丙的时速4 千米,甲和乙在距离B1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求甲丙在距离A多远处第一次相遇?

学而思行程问题第6讲

速度变化的行程'问题 【例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 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在C点,如果甲 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 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 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 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而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2】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在C点,如果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点D距C点10千米,如果乙速度不变,甲每小时多行3千米,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点B距C点5千米,间:甲原来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例3】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例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如果甲早出发2小时,甲乙相遇时,甲已经走过AB 的中点后还走了 144千米,如果乙早出发2 小时,甲乙相遇时,甲还差48千米才到AB的中点,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差。 【例5】甲、乙二人在同一条椭圆形跑道上作特殊训练,他们同时以同一地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 的2 3 ,甲跑第二圈的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 1 3 ,乙跑第二圈的速度提高了 1 5 ,已知沿跑道看从甲 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到第一次相遇点的最短路程是190米,问这条跑道长多少米?

行程问题典型题库完整版

行程问题典型题库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一讲行程问题 走路、行车、一个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 距离走了多远,行驶多少千米,移动了多少米等等; 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例如1小时内)行走或移动的距离; 时间行走或移动所花时间.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距离=速度×时间 很明显,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从数学上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这样的数量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例如总量=每个人的数量×人数.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因此,我们从行程问题入手,掌握一些处理这种数量关系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能解其他类似的问题. 当然,行程问题有它独自的特点,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行程问题的内容最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它不仅在小学,而且在中学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学好这一讲,特别是学会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技巧.

这一讲,用5千米/小时表示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用3米/秒表示速度是每秒3米一、追及与相遇 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 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 例1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小时).

四年级 数学试题 奥数 第6讲 行程问题一 苏教版(2014秋) 无答案

第6讲行程问题一 内容概述 掌握速度、路程、时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掌握基本相遇问题和基本追及问题的解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同一段路程上不同的运动过程. 重点掌握画线段图的分析方法.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 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 城到B城,那么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 如果要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一半路程上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 2. A、B两地相距4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请问: (1) 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 (2) 两个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3. 在第2题中,如果甲、乙两人的速度大小不变,但甲出发时改变方向,即两个人同时、同向出发. 请问:乙出发后多久可以追上甲? 4. 甲、乙两地相距350千米,一辆汽车在早上8点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2小时后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问:什么时候两车在途中相遇? 5. 小悦和冬冬分别从相距720米的两地出发同向而行,且冬冬比小悦先出发2分钟,已知小悦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冬冬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试问:当小悦追上冬冬的时候,冬冬已经走了多少米? 6. 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从相距35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公共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问: (1) 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 经过几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50千米?

7.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轿车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公共汽车在前,每小时行40千米;小轿车在后,每小时行60千米,问: (1) 经过6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 经过几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100千米? 8. 甲、乙两人分别在A地和B地,甲从A地到B地需要20分钟,乙从B地到A地需要30分钟,如果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长时间可以相遇? 9.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两车6小时后相遇,相遇后它们继续前进,又过了3小时,甲车到达B地,问:乙车还要过多久才能到达A地?

高思导引-四年级第十八讲-行程问题三教师版

第18讲行程问题三 内容概述 运动过程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一般通过分段、比较等办法进行考虑,在往返问题中考虑多次相遇和多次追及的过程,需要注意从整体考虑两个对象的路程和或路程差,并从中找到规律.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莉莉和莎莎一起从家去学校,莉莉步行,莎莎骑车.莎莎到学校后发现自己没带文具盒,便立刻骑车回家去取,到家取出文具盒后又马上骑向学校,结果她和莉莉一起到校.如果莉莉每分钟走53米,那么莎莎骑车每分钟行进多少米? 答案:159 详解:视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一个全程,由题意知道莎莎到校,再返回家,再到学校,一共走了三个全程,在同样时间内莉莉走了一个全程,即莎莎速度是莉莉的三倍 53×3=159 2.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求小燕往返都骑车所需的时间. 答案:30分钟 详解:视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一个全程,往返情况:骑车+步行=50 步行+步行=70得知 一个全程骑车比步行多用20分钟 70-2×20=30分钟 3.一天,小悦到离自己家4000米的表哥家去玩.早晨7:20时,小悦从家出发向表哥家走去,每分钟行60米,同时表哥骑车从家出发来接她.表哥到小悦家后才发现小悦已经走了,又立即返回去追.表哥骑车每分钟行260米.当表哥追上小悦后,带着她一起回表哥家,这时骑车速度变为每分钟骑175米.请问:当他们到达表哥家时还差几分钟就到8点了? 答案:差4分钟 详解:表哥从自己家到小悦家的时间是4000/260=200/13分,在这段时间小悦行走了4000/260×60=12000/13米同时这个距离也是表哥要返回去追小悦时两个人之间的路程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所以追及时间是4000/260×60/(260-60)=60/13分;追上小悦时距离小悦家的路程为60/13×260=1200米,这时距离表哥家还有4000-1200=2800米,走这2800米的速度为175米/分所以用的时间是2800÷175=16分, 因此本题所用总时间分三部分从表哥家到小悦家的时间200/13,追及时间60/13,回去时间16,共200/13+60/13+16=36分钟20+36=56分。所以距离8点还有4分钟。 4.培英学校和电视机厂之间有一条公路,原计划下午2点时培英学校派车去电视机厂接劳

行程应用题举一反三:第1讲 一般行程问题1

典型例题1 早晨,张老师从家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去上班,用0.4小时到达学校。中午下班,因逆风,张老师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沿原路回家,需多少小时到家? 举一反三1 1、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钟走80米,用了12分钟;中午放学沿原路回家,每分钟走100米,多少分钟到家?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快10千米,返回时用了几个小时? 3、货车从A城到B城,去时每小时行50千米,4小时到达;沿原路返回时比去时多用了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慢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出发1.5小时后,超过中点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举一反三2 1、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A地到B地,出发1.2小时后,超过中点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达到B地? 2、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出发1.8小时,行了72千米,距离中点还有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还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乙地? 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东站开往西站,1.5小时后,剩下的路程比全程的一半少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东站到西站共需多长时间? 典型例题3 小明上学时坐车,回家时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25小时。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全部行程需要多少小时? 举一反三3 1、小红上学时坐车,回家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36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1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要多少

分钟? 2、张师傅上班坐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了1.5小时。如果往返都步行,在路上一共需要2.5小时。问张师傅往返都坐车,在路上需要多少分钟? 3、李师傅上班骑车,下班步行,在路上共用2小时,已知他骑车的速度是步行的4倍。问李师傅往返骑车只需多少时间? 典型例题4 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前6分钟到校,如果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距学校多远? 举一反三4 1、解放军某部开往边境,原计划需行军18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结果提前3天到达。这次共行军多少千米? 2、小强和小红是邻居,且在一个学校上学。小红上学要走10分钟,小强每分钟比小红多走30米,因此比小红少用2分钟。问:他们家距学校多远? 3、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小时相遇,如果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多走1千米,则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5 甲、乙两地相距56千米,汽车行完全程需1.4小时,骑车要4小时。王叔叔从甲地出发,骑车1.5小时后改乘汽车,又用了几个小时到达乙地? 举一反三5 1、甲、乙两地相距9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1.5小时,骑车行完全程要6小时,李叔叔从甲地出发,骑车2小时后改乘汽车,又用几小时到达乙地? 2、A、B两地相距135千米,刘叔叔骑自行车行完全程要13.5小时。他从A地出发,骑摩托车行了1.5小时后,由于摩托车发生了故障,他改骑自行车,又用了9小时到达B地。刘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行完甲、乙两地的路程,乘汽车需1.4小时,骑车要4小时,王叔叔从甲地出发,骑车1.5小时后改乘汽车,又用了几小时到达乙地? 典型例题6

行程问题第1讲——相遇问题

一、思维建模 例1. (1)牛牛和丁丁两人分别每小时6千米和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走,若他们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甲车和乙车分别以每小时70千米,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向对方的出发地前进。多久后两车会相遇? 思维巩固 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小时8千米和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走,若他们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田田和阿普两家相距255千米,两人同时骑车,从家出发相对而行,3小时后相遇。已知阿普每小时行60千米,则田田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思维巩固 苹果和梨两家相距250千米,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对而行,5小时后相遇。已知苹果每小时行30千米,则梨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3.甲、乙两城相距780千米,货车和客车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问:从出发开始经过多久两车第一次相距130千米?从出发开始经过多久两车第二次相距130千米? 思维巩固 甲车和乙车分别以每小时70千米,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向对方前进。当两车之间的距离是60千米时,是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 例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若甲先出发1小时,再经过5小时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

思维巩固 甲、乙两座城市相距530千米,货车和客车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客车在行驶中因故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向前行驶与货车相遇。问相遇时客车、货车各行驶多少千米? 例5.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3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乙车出发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求A、B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 思维巩固 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942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1千米,乙车先出发2小时后,甲车才出发。甲车行几小时后与乙车相遇? 例6.牛牛、丁丁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点在距A地6千米处,相遇后他们继续向对方方向行走作往返运动,发现第二次相遇点在距B地3千米处,问:A、B相距多少千米?思维巩固 牛牛、田田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点在距A地8千米处,相遇后他们继续向对方方向行走作往返运动,发现第二次相遇点距A地4千米处,问:A、B相距多少千米? 二、思维强化 1、牛牛、田田二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牛牛每小时行15千米,田田每小时行10千米,10小时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2、丁丁和阿普分别从相距6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已知丁丁每小时行3千米,则阿普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A、B两地相距90米,牛牛从A地到B地需要30秒,丁丁从B地到A地需要15秒。现在牛牛和丁丁从A、B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相遇时牛牛到B 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2016-三年级-第9讲 行程问题

第九讲 应用题系列 (四)
行程问题初步
【知识点】
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行”,由“行”而成的数学问题中有三个重要的量:路程、速度、时间,研 究这三个量的典型应用题叫做行程问题。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两个重要的类型。
解答相遇问题必须紧紧抓住“路程和”与“速度和”这两个关键条件。其关系式为: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和÷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 - 一个速度 = 另一个速度)
解答追及问题必须紧紧抓住“路程差”与“速度差”这两个关键条件。其关系式为: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
【行程问题初步】
【例 1】 (1)龟、兔进行 1000 米的赛跑。小兔斜眼瞅瞅乌龟,心想:“我小兔每分钟能跑 100 米,而你乌龟每 分钟只能跑 10 米,哪是我的对手。”比赛开始后,当小兔跑到全程的一半时,发现把乌龟甩得老远,便 毫不介意的躺在旁边睡着了。当乌龟跑到距终点还有 40 米时,小兔醒了,拔腿就跑。请同学们解答两 个问题:(1)它们谁胜利了?为什么?(2)胜者到终点时,另一个距终点还有几米?
(2)上一次龟兔赛跑兔子输得很不服气,于是向乌龟再次下战书,进行 1000 米的赛跑。为了表示他的 大度,兔子让乌龟先跑 10 分钟,但是兔子不知道乌龟经过锻炼,速度已经提高到 5 倍,那么这一次谁 将获得胜利呢?
优秀是一种习惯,努力成为最棒的自己
第1 页

第1讲 往返行程问题

第1讲往返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⑴公式法 即根据常用的行程问题的公式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 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示意图包括线段图和折线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另外在多次相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⑶比例法 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数值.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有些条件(如路程、速度、时间等)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⑷分段法 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⑸方程法 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或比例都很难求解时,设条件关系最多的未知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例1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63千米处的矿山与堆料场运料同时相向开出,时速分别为40千米和50千米,如果不计装卸时间,那么,两车往返运料自出发到第三次相遇共经过多少时间? 第一次相遇两车行的路程和等于两地距离。以后每增加一次相遇,两车行的路程和为两地距离的2倍。故到第三次相遇,两车行的总路程为两地距离的5倍,这样便不难得出该题的解法: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镇相向步行,在距西镇20千米处两人相遇,相遇后两人又继续前进。甲至西镇、乙至东镇后都立即返回,两人又在距东镇15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镇距离? 解:设东西两镇相距为x千米,由于两次相遇时间不变,则两人第一次相遇前所走路程之比等于第二次相遇前所走路程之比,故得方程:

第六讲 行程问题8-时钟问题

第六讲行程问题(8)——时钟问题 【知识精要】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墙上挂的大钟或者手上的手表,以大钟为例子,钟上面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的时候,这些指针会形成独特的图形,比如12点整的时候,三根针会 重合12点的那个地方,而6点整的 时候,时针和分针会成一条直线, 其中时针指6,分针指12。如果形 象地去想象,12点的时候,就好像 三根针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出发, 秒针跑得最快,很快就走过了一圈 又一圈,分针慢一些,一步一步挪 着步子,而时针就像一个年迈的老 人,老半天才能走一格,这样的赛 跑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一讲, 我们就来探讨时针分针秒针他们赛 跑的问题,这也可以看作一类行程 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奥妙。 既然我们把这类问题看做行程 问题,就会遇到行程问题一个一贯 的问题: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是既然是在时钟上做文章,时间肯定不成问题,时针分针秒针自己的运动就代表着时间的标准,但是路程和速度如何计算呢?同学们肯定能想到,整个钟面就像一个环形跑道,那么时钟问题也一定和环形跑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想得深刻一点,我们可以发现,时针分针秒针都是沿着同样的方向,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顺时针”方向在移动,既然不存在相向和相背的运动,这类问题就只剩下追及问题了,所以时钟问题抽象出来,实质就是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 可是上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何来衡量路程和 速度,不同的钟面大小不一样,钟楼顶层的大钟,半 径可能有好几米,而我们平时手上戴的手表,半径才 1厘米左右,这样,我们的速度和路程也就变得非常 复杂,有没有什么可以简单计算的方法呢?我们知道,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秒针每分钟走一圈,分针每小时 走一圈,而时针呢,要12小时才能走一圈,如果我们 把钟面按照刻度划分成12个格子的话,就相当于时针 每小时走1格,分针每小时走12格,如此等等,如果 再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把钟面看作一个普通的圆, 刻度就是在圆周上的12等分,把等分点和圆心相连,就得到12个30度的圆心角,而三根时针正是在“跑”这样的圆心角,一圈的路程就是360度,而每一格就相当于30度,这样形容速度,所有的钟面就都很清楚了,时针每小时走一格就是60分钟走30度,相当于每分钟0.5度,分针每小时走一圈就是60分钟走360度,相当于每分钟6度,而秒针每分钟就能走一圈,也就是每分钟360度,这样他们的速度也就能表示出来了,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小时或者秒来作为时间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30讲行程问题(三)含答案

第30 讲行程问题(三) 一、专题简析: 很多稍复杂的应用题,运用算术方法解答有一定困难,列方程解答就比较容易。列方程解答行程问题的优点是可以使未知道的数直接参加运算,列方程时能充分利用我们熟悉的数量关系。因此,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行程问题,我们可以用题中已知的条件和所设的未知数,根据自己最熟悉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方便解题。 二、精讲精练: 例 1 A 、B两地相距259千米,甲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38 千米;半小时后,乙车从B地开往A地,每小时行42 千米。乙车开出几小时后和甲车相遇? 练习一 1、甲、乙两地相距658 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出,每小时行58 千米。 1 小时后,货车从乙地开出,每小时行62 千米。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

2、小军和小明分别从相距1860米的两处相向出发,小军出发 5 分钟后小明才出发。已知小军每分钟行120 米,小明骑车每分钟行300 米。求小军出发几分钟后与小明相遇? 例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20 千米。到乙地后又以每小时30 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7.5 小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练习二 1、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30 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往返一次共用8小时45分。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2、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用9 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每小时可飞1500 千 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可飞1200 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多少千米就要往回飞? 例 3 东、西两地相距5400 米,甲、乙二人从东地、丙从西地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甲每分钟行55 米,乙每分钟行60 米,丙每分钟行70 米。多少分钟后乙正好走到甲、丙两人之间的中点处? 练习三 1、A、B、C三地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A、B两地相距2 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向C地行走,甲每分钟走35 米,乙每分钟走45 米。经过几分钟 B 地在甲、乙两人之间的中点处?

小升初奥数专题第一讲行程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讲座

第一讲行程问题 走路、行车、一个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 距离走了多远,行驶多少千米,移动了多少米等等; 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例如1小时内)行走或移动的距离; 时间行走或移动所花时间.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距离=速度×时间 很明显,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从数学上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这样的数量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例如 总量=每个人的数量×人数.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因此,我们从行程问题入手,掌握一些处理这种数量关系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能解其他类似的问题. 当然,行程问题有它独自的特点,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行程问题的内容最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它不仅在小学,而且在中学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学好这一讲,特别是学会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技巧. 这一讲,用5千米/小时表示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用3米/秒表示速度是每秒3米 1.1 追及与相遇 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 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

例1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1.5(小时).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48×1.5=72(千米). 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 例2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 解一:可以作为“追及问题”处理. 假设另有一人,比小张早10分钟出发.考虑小张以75米/分钟速度去追赶,追上所需时间是 50 ×10÷(75- 50)= 20(分钟)· 因此,小张走的距离是 75× 20= 1500(米). 答: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是1500米. 还有一种不少人采用的方法. 家到公园的距离是 一种解法好不好,首先是“易于思考”,其次是“计算方便”.那么你更喜欢哪一种解法呢?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能逐渐形成符合你思维习惯的解题思路.

五年级下趣味数学行程问题

五年级下趣味数学 第六讲行程问题(讲卷)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5小时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去追赶前面30千米处的卡车,卡车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摩托车多长时间能够追上卡车?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4.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跑,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5.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 6.甲、乙两车早上8时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到10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两车继续行驶到下午1时,两车还是相距112.5千米。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第六讲行程问题(练卷) ☆快乐启航,走进生活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中巴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方向开出,且中巴在前。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中巴车? 3.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趣味冲浪,发展思维 4.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7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77千米? 5.两支队伍从相距5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通讯员骑马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在两支队伍之间不断往返联络。已知一支队伍每小时行5千米,另一支队伍每小时行6千米,两队相遇时,通讯员共行多少千米? ☆☆☆扬帆远航,提升能力 6.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出发,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又行3小时,两车又相距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五讲较复杂行程问题讲解

第五讲较复杂行程问题 知识要点: 复杂的行程问题涉及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和时间。只不过有时是多个物体的相向、相背、同向运动,有时是运动过程中出现多次相遇。它常用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路程。但有时运动过程中多次相遇时,可根据运动物体行驶的路程关系,灵活运用比例来解答。 人在环形路上行走,计算行走距离常常与环形路的周长有关。 ①从同一地点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时间=环形跑道的周长 ②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 速度差×追及时间=环形跑道的周长 例题: 例1.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相距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 求甲追上乙需多少时间? 思路提示:先求出甲、乙两人不停地跑,甲追上乙的时间,再求甲跑完500米,一共停留了几次,共停留时间。 例2.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即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他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问这时是几点几分? 思路提示:先求出小明和爸爸的速度比,观察图可知,爸爸从8点16分到第一次追上小明。爸爸共走的路,就可求出这段时间小明走了的路,继而求出小明在前8分钟走的路,小明的速度,及走8千米用的时间。

例3. 甲用40秒钟跑完跑道一圈。乙反向跑,每15秒钟与甲相遇一次。问乙跑一圈要几秒钟? 思路提示:甲乙两人可看成从圆圈上同一地点,反向而行每相遇一次共跑一圈,可求出速度和,根据甲跑一圈的时间可求甲速,继而可求乙速(用工程问题思维解题)。 例4. 甲、乙、丙三人跑步锻炼,都从A 地同时出发,分别跑到B 、C 、D 三地,然后立即往回 跑,跑回A 地再分别跑到B 、C 、D ,再立刻跑回A 地,这样不停地来回跑,B 与A 相距10 1千米,C 与A 相距 81千米,D 与A 相距16 3千米。甲每小时跑3.5千米,乙每小时跑4千米,丙每小时跑5千米。问:若这样来回跑,三人第一次同时回到出发点需用多少小时? 思路提示:分别求出甲、乙、丙往返一次的时间,然后求出他们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求出同时回到出发点的时间。 例5.李经理的司机每天早上7点30分到家接他去公司上班,有一天李经理7点从家出发步行 去公司,路上遇到按时来接他的车,他乘车去公司,结果比平时早到5分钟。问李经理什么时间遇上汽车?汽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几倍? 思路提示:如图,A 点代表家,B 点代表公司,设李经理在C 点上车,从图中看出,汽车比平时 少行两个AC ,知汽车行一个AC 的时间:5÷2=2.5(分钟),汽车比平时早2.5分钟接到李经理, 即可解决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行程问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行程问题 第一讲行程问题 走路、行车、一个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距离走了多远,行驶多少千米,移动了多少米等等; 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例如1小时内)行走或移动的距离; 时间行走或移动所花时间.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距离=速度×时间 ; 很明显,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从数学上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这样的数量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例如总量=每个人的数量×人数.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因此,我们从行程问题入手,掌握一些处理这种数量关系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能解其他类似的问题.

当然,行程问题有它独自的特点,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行程问题的内容最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它不仅在小学,而且在中学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学好这一讲,特别是学会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技巧. 这一讲,用5千米/小时表示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用3米/秒表示速度是每秒3米 一、追及与相遇 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 ` 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

例1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小时). (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第一讲 行程问题(一)

第一章实践与应用(一) 第一讲行程问题(一) 【专题导引】 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其互逆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在环行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形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 【例1】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甲车比乙车早到4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个小时? 【试一试】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两辆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 2、A、B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地到B地需15小时,乙车由B地到A地需10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

【例2】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第一次在离东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3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试一试】 1、两辆汽车同时从南、北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南站55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各自到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南侧15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甲站40千米的地方。两车仍以原速继续前进。各自到站后立即返回,又在离乙站20千米的地方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3 第三讲+复杂的行程问题(二)

第三讲复杂的行程问题(二) 一、【基础过关】 1、王老师开车回家,原计划按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到路程的一半时才发现之前的速度只有30千米/小时,在后一半路程中,速度必须达到才能准时回到家。 2、王老师开车去学校,前一半时间车速为每小时40千米,后一半时间车速变为每小时60千米,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 3、甲乙两人从相距4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距110米。 4、甲、乙、丙、丁4人在河中先后从同一地方同速同向游泳,现在甲距起点78米,乙距起点27米,丙距起点23米,丁距起点16米。那么当甲、乙、丙、丁各自继续游米时,甲距起点的距离刚好为乙、丙、丁3人距起点的距离之和。 5、一辆轿车用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到达;若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则比原计划迟到2小时。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二、【例题精讲】 【例1】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60米。现在甲从A地,乙、丙两人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课堂练习1】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2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丙每分钟走60米。现在甲从A 地,乙、丙两人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10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那么,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例2】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48千米/时。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他们出发后6时、7时、8时先后与甲、乙、丙三两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课堂练习2】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80千米/时和60千米/时。有一辆迎面开来的卡车分别在他们出发后4时、5时、8时先后与甲、乙、丙三两车相遇。求丙车的速度。

第一讲:行程问题应用题

第一讲行程问题 专题简析: 人行走,车行驶,飞机、轮船航行都离不开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计算,这类问题在数学里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本讲我们主要学习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两物体想向运动,公走一段路程可分为想向,相背,环形运动等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有如下的关系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典型例题1 甲、乙两辆货车分别从A、B两个城市想向开发,甲每小时行60千米,乙每小时行50千米,两车在距离两城中点35千米处相遇。那么A、B两城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思路导航]: 两车在距离中点35千米处相遇,由于甲车速度较快,所遇相遇时,甲车应行了全程的一半还多35千米,那么乙车此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少35千米,则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5×2=70千米。而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60-50=10千米,即可求出相遇时间为70÷10=7小时,即两车开出7小时后相遇,则全程为(60+50)×7=770千米。 综合式子: (60+50)×[35×2÷(60-50)]=770 千米 模仿训练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乙车达到两地中点处时,与甲车还相距60千米,那么A、B两地间的路程长多少千米?典型例题2 小华和小林分别同时从家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小华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小华已超过中点50米,这是他们两还相距30米,小林每分钟行多少米?[思路导航]: 由题意可知5分钟小华行了120×5=600米,且超过中点50米,则家到少年宫的一般是600-50=550米,此时他们两还差距30米,则5分钟后小林距离中点还有50+30=80米,那么小林5分钟只行了550-80=470米,则小林每分钟行470÷5=94米。 综合式子: [120×5-50-(50+30)]÷5=94米 模仿训练2: A、B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经过3小时后,甲车乙驶过中点20千米,这么甲车与乙车还相距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典型例题3 A、B两城相距60千米,甲、乙两车都骑自行车从A城出发,甲比乙每小时慢4千米,乙到B城当即折返,于B城12千米处与甲相遇,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思路导航]: 由于乙先到B城,并当即折返,且距离B城12千米出与甲相遇,那么相遇时,可知乙比甲多行了2×12=24千米,而甲每小时比乙慢4千米,则可求出他们行驶的时间为24÷4=6小时。又由题意可知相遇时甲只行了60-12=48千米,那么甲的速递为48÷6=8千米/小时, 综合式子: (60-12)÷[(12×2)÷4]=8千米/小时 模仿训练3 李明和张红同时从学校步行去李明家写作业,李明每分钟比张红多行20米,30分钟后李明到家,由于李明忘了拿作业,又立即返回学校,在离他家350米处碰到了张红,张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高斯小学奥数六年级下册含答案第06讲_变速行程问题

第六讲变速行程问题 本讲知识点汇总: 一.普通变速问题的求解 1.分段比较 在变速点把前后的行程分开,这样一个变速过程被分成两个不变速过程.2.假设法比较 假设不变速,然后对假设前和假设后的运动过程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3.方程 设未知数,以路程相同或者时间相同为等量关系列方程. 二.带有往返的变速问题 1.熟记“甲乙异侧出发”与“甲乙同侧出发”这两类多次往返问题的特点:(1)甲乙异侧出发:当路程和为1、3、5、…个全长时,两人迎面相遇; 当路程差为1、3、5、…个全长时,两人追上; (2)甲乙同侧出发:当路程和为2、4、6、…个全长时,两人迎面相遇; 当路程差为2、4、6、…个全长时,两人追上; (3)注意“相遇”和“迎面相遇”的区别,“相遇”包括迎面相遇和背后追上. (4)当在两端相遇时,既算迎面相遇也算背后追上. 2.对次数比较少的迎面相遇或追上,注意进行估算何时会相遇; 3.对次数比较多的迎面相遇或追上,先计算周期,再看在一个周期内,两人会相遇几次. 三.环形路线中的变速问题,和前面类似,重点依然是估算和周期.

例1.骑自行车从公主坟校区到望京校区,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 (1)公主坟校区与望京校区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分析」(1)可以利用行程中的正反比例解题;(3)确定出发时间很重要. 练习1、小红帽去姥姥家,途中要经过上坡、平路和下坡各一段,路程比是3:2:1.已知小红帽在三种路段上走的速度比为3:4:5,且在平路上行走的时间是10分钟.那么小红帽去姥姥家路上一共花了多少分钟? 例2.八戒和沙僧兄弟俩去巡山.八戒先走5分钟,沙僧出发25分钟后追上了八戒.如果沙僧每分钟多走500米,那么出发20分钟后就可以追上八戒.八戒每分钟走多少米? 「分析」本题可以利用行程中的正反比例解题. 练习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车速提高20%,可提前25分钟到达;若以原速行驶半小时,再将车速提高30千米/小时,可提前30分钟到达,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例3.某人开汽车从A城到相距200千米的B城.开始时,他以56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但途中因汽车故障停车修理用去半小时.为了按原定计划准时到达,他必须在后面的路程中将速度增加14千米/时.他修车的地方距A城多少千米? 「分析」本题可以画出线段图,然后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段比较解决问题. 练习3、叔叔开车回家,原计划按照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到路程的一半时发现之前的速度只有30千米/时,那么在后一半路程中,速度必须达到多少千米/时才能准时到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