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二章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课前延伸

一、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及。

二、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空气质量等级是根据空气中_______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映_______的程度。

2.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起_______疾病、________疾病等。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也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三、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吸烟会损坏,经常吸烟的人常年,易患、等呼吸道疾病。吸烟会对人体的____ _、______ _等多种器官系统产生严重损害,还会污染环境,影响他人健康。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课前延伸部分

合作探究

(一)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2、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其中有什么道理?

3、房间装修以后,人们往往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住,这是为什么?

(二)1、在大雾天,为什么不宜进行户外锻炼?

2、在哪些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比较高?

(三)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

精讲点拨

【例题】吸烟和吸食毒品,首先损害的是人体的( )。A.呼吸道黏膜 B.血液 C.肺 D.大脑巩固检测

课本P40 思考与练习

达标检测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A.感冒B.哮喘 C.肝炎D.沙眼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A.赤潮B.沙尘暴C.温室效应D.酸雨

3.小倩的爸爸吸烟,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__________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_________的摆动,使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

4.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B.良C.轻度污染D.重度污染

5.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6.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7、下列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

B 吸烟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C 吸烟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D 吸烟使呼吸道受到不良刺激

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产生污染的是:()

A 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C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 汽车排放的尾气

参考答案

(一)1、焚烧作物秸秆、燃放烟花爆竹、使用含氟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等。

2、夏季空气湿润,绿色植物生长茂盛,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氧气较多,同时绿叶能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空气有净化作用。冬季空气干燥,风沙较多。农村人口比较疏散,树木、农田、绿地较多,而城市正好与此相反。此外,城市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的排放比农村要多。所以空气质量夏季要好于冬季,农村好与城市。

3、房屋装修、装修或装饰材料内往往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板材、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过一段时间后再搬进去住为好。

(二)1、大雾天气,空气的流动性很差,气压较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烟尘不易飘散,所以不宜户外锻炼。

2、在矿山、沙漠、人口密集的地方、工业区等区域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三)尼古丁

精讲点拨

解析:吸烟和吸食毒品对人体危害很大,对肺、大脑、循环系统都能造成不良影响。对呼吸系统来说,有毒物质首先接触并损害呼吸道黏膜。答案:A

思考与练习

1、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并清除卫生死角、必要时喷洒药物或空气清新剂,更主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不好。这样空气会不新鲜,对健康不利。

3、吸烟不但有害于个人健康,并且也危及他人,中学生正在长身体,更不能吸烟。

第三节《空气质量和健康》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

第三节《空气质量和健康》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阻碍. 2?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 3?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 〔二〕能力 1 ?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的信息,培养学生猎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就与周围的空气 质量有紧密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阻碍。通过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 子,探究周围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咨询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预备 教师:自制生物校园网网页、检查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调查当地几种大气污染源,查找有关空气质量阻碍人体健康的资料,提高运算机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以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为例,启发学生摸索造成198人死亡的要紧缘故。 、空气质量阻碍人类的健康 一、调查造成空气污染的要紧缘故 三、讨论大气污染的防治 四、了解当地的空气污染学生分析回答:大量有毒气体排放 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学生操作运算机,利用校园网査找 有关信息,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空气 质量阻碍人类的健康的资料,关注 空气质量。 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交流,学生认同 大气污染对人类的阻碍是庞大而深 远的,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大气 污染直截了当危害人体健康,使人 发生急慢性 演示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 井喷事故中,受有害气体侵害死去 的民众。使学生受到触动,认冋空 气质量直截了当阻碍人类的健康, 弓1入新课。 组织学生查找有关信息。启发学生 公布和分析有关空气质量阻碍人类 的健康的信息。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教师板书。 教师以”造成大气污染的缘故分 析〃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

第二章弹性力学基础 弹性力学又称弹性理论,它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弹性力学任务是确定结构或机械零件在外载荷作用或温度改变等原因而发生的应力、位移和应变。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总的任务是相同的,但弹性力学研究的问题比材料力学要更加深刻和精确,并研究材料力学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材料力学-----研究杆状构件(长度>>高度和宽度)在拉压、剪切、弯曲、扭转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 弹性力学-----研究板壳、挡土墙、堤坝、地基等实体结构。对杆状构件作较精确的分析,也需用弹性力学。 结构力学-----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例如桁架、刚架。

第一节弹性力学假设 在弹性力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所谓理想弹性体的线性问题,是指符合以下假定的物体。 1. 假设物体是线弹性的 假定物体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变与引起该应变的应力成正比,反映这一比例关系的常数,就是弹性常数。即该比例关系不随应力、应变的大小和符号而变。 由材料力学已知: 脆性材料的物体:在应力?比例极限以前,可作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 韧性(塑性)材料的物体:在应力<屈服极限以前,可作为近似的完全弹性体。 这个假定,使得物体在任意瞬时的应变将完全取决于该瞬时物体所受到的外力或温度变化等因素,而与加载的历史和加载顺序无关。 2. 假设物体是连续性的 假设整个物体的体积都被该物体介质完全充满,不留下任何空隙。有了这一假定决定了应力、应变、位移是连续的,可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他们的变化规律。 注:实际上,一切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都不能符合该假定。但是由于物体粒子的尺寸以及相邻粒子间的距离,

都比物体自己本身的尺寸小得很多,因此连续性假设不会引起显着的误差。 3. 假设物体是均匀性、各向同性的 整个物体是由同一材料组成的。这样整个物体的所有各部分才具有相同的弹性,因而物体的弹性常数不随坐标而变化,可以取出该物体的任意一小部分来加以分析,然后把分析所得结果应用于整个物体。 各向同性是指物体内一点的弹性在所的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故物体的弹性常数不随方向而变化。 对于非晶体材料,是完全符合这一假定。而由木材,竹材等做成的构件,就不能作为各向同性体来研究;钢材构件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弹性常数? 凡是符合以上三个假定的物体,就称为理想弹性体。 4. 假设物体的位移和应变是微小的 假定物体在载荷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位移远小于物体原来的尺寸,应变分量和转角都远小于1。 因此 ①在建立物体变形以后的平衡方程时,可用变形前的尺寸代替变形后的尺寸,而不至于引起显著的误差。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1 新人教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 群体生活的动物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有的群体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明确学习目标 结合教材及生活经验说 出群体生活的动物。 观察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 析解答。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 结合蜜蜂的社会行为并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 论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 观察白蚁群体成员的分 工图片。根据阅读作连线 题。进一步理解社会行为 的特征。 观察“拴羊而牧”的图片,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出存 在的问题。“羊群有等级, 控制头羊即可控制羊群” 从人类群体生活形成了人 类社会,成员很多行为具 有社会性,引出动物的社 会行为的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哪些动物 是群体生活的? 出示蜜蜂群体成员挂图, 引导观察: 1、个体的大小、工作、地 位是否相同? 2、个体的行为是否只为自 己服务?这种利他行为是 什么行为? 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 些征?参与讨论、指导阅 读。 引导观察、分析。 小黑板出示连线题。 出示漫画家丰子恺给友人 的“拴羊而牧”漫画,引 导观察,利用本节知识说 出画中存在的问题? 出示狒狒群体生活图片。 .为什么你说他是首领?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2教案

空气质量与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综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关系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空气质量与健康) [讲授新课]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2)请你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3)请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相互补充,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得出如下结论) (1)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3)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4)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等等。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课前认真地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有害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我们当地的空气质量如何?大气主要有哪些污染物呢?(组织学生对课前准备的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本地区空气质量被污染的现状)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后发言) (1)我们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每天基本是“轻微污染”; (2)我们城市的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3)常见的大气污染源一般有: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和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摩托车等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放的浓烟、地面扬沙和沙尘暴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明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认真的调查访问,也查阅了空气污染的有关资料,那么我们如何自己测量周围的空气质量呢? 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并计算尘埃粒子数,就能判断周围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对。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前各小组采集到的尘埃粒子数,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现在请各小组制定出科学的测算计划与方案。 学生:各小组按5点取样法算出,小组之间根据数据讨论,交流尘埃粒子数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doc-沈河区中学教研网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一、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第五个一级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二、本节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以学生分析有关的资料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为主,目的是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让学生特别要关注大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这能够体现人与生物圈密切关系的思路。最好引导学生事先做个调查,如调查亲属中吸烟的人数,亲属中呼吸系统疾病与空气质量的关系以及各地电视预报大气质量情况等,避免把本节看成只是别人的事。课堂上,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资料。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本节教学。总之,本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 对于如何评价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教材安排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探究实验。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将通过操作,熟悉五点取样法,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探究方案的设计以及如何实施探究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设计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莱以生存的生物圈,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密切 关系。 3、尝试了解当地空气质量。 4、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 采用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实验等方法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 2、认同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2、提高资料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难点 调查统计实践程度,与生活结合的程度。 教学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空气质量污染信息资料 2、培训学生空气尘埃粒子测算。 学生准备:查当地几种大气污染源,查找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的资料。 教学步骤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3.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 4.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5.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做好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采集尘埃粒子和比较精确的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解法、综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个人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关系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课题:空气质量与健康) [讲授新课] 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 (1)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2)请你根据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为什么会逐年上升? (3)请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关系。 (4)除了以上资料所提到的,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讨论,相互补充,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得出如下结论) (1)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发病率高,即呼吸道容易患鼻炎、咽炎等,肺部容易患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2)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3)烟雾污染和装修污染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周围不吸烟者(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装修后的墙壁往往含有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聚集到一定的浓度,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严重时可以使人患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4)新购买的家具、清新剂等,往往也含有上述对人体有害的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也会影响居室的质量,等等。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教师:同学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课前认真地收集并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有害物质既可以引

空气质量与健康 教案

空气质量与健康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嘚影响. 2.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嘚信息 3.通过测算空气中嘚尘埃粒子,去探究周围嘚空气质量。 (二)能力 1.尝试通过网络收集并整理有关当地空气质量嘚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嘚能力。 2.运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嘚尘埃粒子,探究周围嘚空气质量,提高学生嘚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资料分析以及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嘚尘埃粒子,学生明白自己嘚健康就与周围嘚空气质量有密切嘚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通过测算空气中嘚尘埃粒子,探究周围嘚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嘚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生物校园网网页、检查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调查当地几种大气污染源,查找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嘚资料,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以2003年12月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为例,启发学生思考造成198人死亡嘚主要原因。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类嘚健康 二、调查造成空气污染嘚主要原因 三、讨论大气污染嘚防治 四、了解当地嘚空气污染 1.调查交流北京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学生分析回答:大量 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 中,造成空气污染。 学生操作计算机,利 用校园网查找有关信 息,通过小组讨论分 析空气质量影响人类 嘚健康嘚资料,关注 空气质量。 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交 流,学生认同大气污 染对人类嘚影响是巨 大而深远嘚,没有空 气就没有生命,大气 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 康,使人发生急慢性 中毒和致畸致癌作用 演示2003年12月重 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 故中,受有害气体侵 害死去嘚民众。使学 生受到触动,认同空 气质量直接影响人类 嘚健康,引入新课。 组织学生查找有关信 息。启发学生发布和 分析有关空气质量影 响人类嘚健康嘚信 息。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板书。 教师以“造成大气污 染嘚原因分析”为主 题,组织学生讨论:

(完整word版)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四版)_第二章_课后作业题答案

第二章 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2-9】试列出图2-17,图2-18所示问题的全部边界条件。在其端部小边界上,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 x y 2 h 1h b g ρo () 2h b >> h x y l /2/2 h M N F S F 1 q q 图2-17 图2-18 【分析】有约束的边界上可考虑采用位移边界条件,若为小边界也可写成圣维南原理的三个积分形式,大边界上应精确满足公式(2-15)。 【解答】图2-17: 上(y =0) 左(x =0) 右(x =b ) l 0 -1 1 m -1 () x f s () 1g y h ρ+ () 1g y h ρ-+ () y f s 1gh ρ 代入公式(2-15)得 ①在主要边界上x=0,x=b 上精确满足应力边界条件: ()()100(),0;===-+=x xy x x g y h σρτ ()()1b b (),0; ===-+=x xy x x g y h σρτ ②在小边界0y =上,能精确满足下列应力边界条件: () () ,0y xy y y gh σρτ===-= ③在小边界2y h =上,能精确满足下列位移边界条件: ()()2 2 0,0 ====y h y h u v 这两个位移边界条件可以应用圣维南原理,改用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来代替,当板厚=1δ时,可求得固定端约束反力分别为: 10,,0s N F F gh b M ρ==-=

由于2y h =为正面,故应力分量与面力分量同号,则有: ()()()22210000 0b y y h b y y h b xy y h dx gh b xdx dx σρστ===?=-???=???=?? ??? ⑵图2-18 ①上下主要边界y=-h/2,y=h/2上,应精确满足公式(2-15) l m x f (s) y f (s) 2h y =- 0 -1 0 q 2 h y = 1 -1q -/2()y y h q σ==-,-/2()0yx y h τ==,/2()0y y h σ==,/21()yx y h q τ==- ②在x =0的小边界上,应用圣维南原理,列出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负面上应力与面力符号相反,有 /20/2/2 0/2/20 /2()()()h xy x S h h x x N h h x x h dx F dx F ydx M τσσ=-=-=-?=-??=-???=-???? ③在x=l 的小边界上,可应用位移边界条件0,0====l x l x v u 这两个位移边界条件也可改用三个积分的应力边界条件来代替。 首先,求固定端约束反力,按面力正方向假设画反力,如图所示,列平衡方程求反力: 110,x N N N N F F F q l F q l F ''=+=?=-∑ 0,0y S S S S F F F ql F ql F ''=++=?=--∑ 2 211110,'02222 A S S q lh ql M M M F l ql q lh M M F l =+++-=?=---∑ 由于x=l 为正面,应力分量与面力分量同号,故 M ' N F 'S F '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

◆自主学习 1.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共同维持的生活,这就是动物的行为。这类动物如:。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这是的重要特征。 3.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和都可以起传递的作用。在群体、和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现象叫。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合作探究 1.蜂群中蜂王、雄蜂和工蜂,它们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 A.繁殖行为 B.贮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社会行为 2.狒狒群体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这是一种 A.防御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攻击行为 3.关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恰当的表述应该是 A.动物的动作 B.动物的气味 C.动物的声音 D.动物之间起传递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4.“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语言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A.壁虎断尾 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 D.蜜蜂跳圆形舞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A.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6.下列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农家养殖的鸡群 B、在一片森林筑巢的鸟类 C、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狒狒 D、一块棉田里所有的棉铃虫 7.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鲫鱼 B、象 C、白蚁 D、金丝猴 9.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苍蝇④蜜蜂⑤黑猩猩

第二章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 学习目标: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课前延伸 一、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及。 二、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空气质量等级是根据空气中_______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映_______的程度。 2.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引起_______疾病、________疾病等。 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也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三、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吸烟会损坏,经常吸烟的人常年,易患、等呼吸道疾病。吸烟会对人体的____ _、______ _等多种器官系统产生严重损害,还会污染环境,影响他人健康。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课前延伸部分 合作探究 (一)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2、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其中有什么道理? 3、房间装修以后,人们往往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住,这是为什么? (二)1、在大雾天,为什么不宜进行户外锻炼? 2、在哪些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比较高? (三)烟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是什么? 精讲点拨 【例题】吸烟和吸食毒品,首先损害的是人体的( )。A.呼吸道黏膜 B.血液 C.肺 D.大脑巩固检测 课本P40 思考与练习 达标检测 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A.感冒B.哮喘 C.肝炎D.沙眼 2.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现在全球环境出现了()A.赤潮B.沙尘暴C.温室效应D.酸雨 3.小倩的爸爸吸烟,小倩和妈妈虽然不吸烟,却是__________吸烟者,所以小倩经常咳嗽、患气管炎等疾病。这是因为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抑制了气管、支气管内表面_________的摆动,使__________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易受到病菌侵袭的缘故。 4.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B.良C.轻度污染D.重度污染 5.冬天上课教室门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们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6.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氡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的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7、下列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较高 B 吸烟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注意力 C 吸烟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D 吸烟使呼吸道受到不良刺激 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产生污染的是:() A 煤燃烧时产生的烟气 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C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D 汽车排放的尾气 参考答案 (一)1、焚烧作物秸秆、燃放烟花爆竹、使用含氟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等。 2、夏季空气湿润,绿色植物生长茂盛,光合作用强,释放的氧气较多,同时绿叶能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空气有净化作用。冬季空气干燥,风沙较多。农村人口比较疏散,树木、农田、绿地较多,而城市正好与此相反。此外,城市汽车尾气、工厂烟尘的排放比农村要多。所以空气质量夏季要好于冬季,农村好与城市。 3、房屋装修、装修或装饰材料内往往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板材、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过一段时间后再搬进去住为好。 (二)1、大雾天气,空气的流动性很差,气压较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烟尘不易飘散,所以不宜户外锻炼。 2、在矿山、沙漠、人口密集的地方、工业区等区域生活或工作的人群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三)尼古丁 精讲点拨 解析:吸烟和吸食毒品对人体危害很大,对肺、大脑、循环系统都能造成不良影响。对呼吸系统来说,有毒物质首先接触并损害呼吸道黏膜。答案:A 思考与练习 1、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并清除卫生死角、必要时喷洒药物或空气清新剂,更主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不好。这样空气会不新鲜,对健康不利。 3、吸烟不但有害于个人健康,并且也危及他人,中学生正在长身体,更不能吸烟。

弹性力学 第二章 应力状态分析

第二章应力状态分析 一、内容介绍 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为三维弹性体,因此分析从微分单元体入手,本章的任务就是从静力学观点出发,讨论一点的应力状态,建立平衡微分方程和面力边界条件。 应力状态是本章讨论的首要问题。由于应力矢量与内力和作用截面方位均有关。因此,一点各个截面的应力是不同的。确定一点不同截面的应力变化规律称为应力状态分析。首先是确定应力状态的描述方法,这包括应力矢量定义,及其分解为主应力、切应力和应力分量;其次是任意截面的应力分量的确定—转轴公式;最后是一点的特殊应力确定,主应力和主平面、最大切应力和应力圆等。应力状态分析表明应力分量为二阶对称张量。本课程分析中使用张量符号描述物理量和基本方程,如果你没有学习过张量概念,请进入附录一,或者查阅参考资料。 本章的另一个任务是讨论弹性体内一点-微分单元体的平衡。弹性体内部单元体的平衡条件为平衡微分方程和切应力互等定理;边界单元体的平衡条件为面力边界条件。 二、重点 1、应力状态的定义:应力矢量;正应力与切应力;应力分量; 2、平衡微分方程与切应力互等定理; 3、面力边界条件; 4、应力分量的转轴公式; 5、应力状态特征方程和应力不变量; 知识点: 体力;面力;应力矢量;正应力与切应力;应力分量;应力矢量与应力 分量;平衡微分方程;面力边界条件;主平面与主应力;主应力性质; 截面正应力与切应力;三向应力圆;八面体单元;偏应力张量不变量; 切应力互等定理;应力分量转轴公式;平面问题的转轴公式;应力状态 特征方程;应力不变量;最大切应力;球应力张量和偏应力张量 §2.1 体力和面力 学习思路:

本节介绍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体力和面力,体力F b和面力F s的概念均不难理解。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在弹性力学中,虽然体力和面力都是矢量,但是它们均为作用于一点的力,而且体力是指单位体积的力;面力为单位面积的作用力。 体力矢量用F b表示,其沿三个坐标轴的分量用F b i(i=1,2,3)或者F b x、F b y和F b z表示,称为体力分量。 面力矢量用F s表示,其分量用F s i(i=1,2,3)或者F s x、F s y和F s z表示。 体力和面力分量的方向均规定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学习要点: 1、体力; 2、面力。 1、体力 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体力和面力。 所谓体力就是分布在物体整个体积内部各个质点上的力,又称为质量力。例如物体的重力,惯性力,电磁力等等。 面力是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例如风力,静水压力,物体之间的接触力等。为了表明物体在xyz坐标系内任意一点P 所受体力的大小和方向,在P点的邻域取一微小体积元素△V,如图所示 设△V 的体力合力为△F,则P点的体力定义为 令微小体积元素△V趋近于0,则可以定义一点P的体力为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 节社会行为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教学建议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出更多的资料,或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课上进行讨论。组织好讨论很重要,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即群体中的分工与合作,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理解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呢?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信息交流是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同种生物间、不同生物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正是因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才“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信息交流的意义果真如此重要吗?信息交流的方式是怎样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的探究活动“蚂蚁的通讯”。这一活动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室外做。 关于本节的技能训练,可提示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进行推理和假设。如蛾类有明显的趋光性,蚊子也有。是不是昆虫都有趋光性呢?怎样才能证明?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是:用来实验的昆虫要有黑暗和光明两种环境可以选择,此外,昆虫种类和数量要足够多,还应具有代表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方发与过程: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新版)新 人教版 知识结构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知识要点 1.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2.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3.昆虫能产生性外激素(挥发性物质,有特殊气味)传递信息,人们可以制成引诱剂来杀灭害虫(既节约农药,又可以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4.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5.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合作、创新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动物的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3.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的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及实施。 课前准备 第一碟AV22视频 蚂蚁图片 狒狒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观察 1.观察一 问: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群体生活的?你们还知道别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 群体生活的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 小结:只要是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共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第二章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 §2.1 应力分析 2.1.1应力与应力张量 应力被定义为:用假想截面将物体截开,在截面上一点P 的周围取一微元S ?, 设S ?的外法线为ν, S ?上的力为T ?,如极限ν???T S T S =→/lim 0 存在,则称νT 为P 点在该截面上的应力矢量。 考察三个面为与坐标面平行的截面(即以321,,x x x 三个坐标轴为法线的三个截面), )3()2()1( , ,T T T 分别表示三个截面上的应力矢量。每一个应力矢量又分解为沿三个坐标轴的应力分量,有 j ij i e T σ=)( (i ,j =1,2,3) (2.1) 这里的张量运算形式满足“求和约定”,即凡是同一指标字母在乘积中出现两次时,则理解为对所有同类求和,即j ij e σ应理解为∑=3 1j j ij e σ。这样的求和指标j 称之为假指标或哑指标。由此得到 九个应力分量表示一点的应力状态,这九个分量组成应力张量: ? ?? ?? ??=333231232221131211σσσσσσσσσσij 或??? ? ? ??=zz zy zx yz yy yx xz xy xx ij στττστττσσ (2.2) 在本书第一章致第九章,应力分量符号(正负号)规定如下:对于正应力,我们规定张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对于剪应力,如果截面外法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则沿坐标轴正方向的剪应力为正,反之为负。如果沿截面外法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相反,则沿坐标轴正方向的剪应力为负。 2.1.2 柯西(Cauchy)方程 记S 为过P 点的外法向为n 的斜截面。外法线n 的方向可由其方向余弦记为),,cos(11x n n =α ),cos(22x n n =α, ),cos(33x n n =α。 设此斜截面ABC ?的面积为S , 则如图2.1, 过此点所取的小四面体OABC 另外三个面为与坐标面平行的截面(即以321,,x x x 三个坐标轴为法线的三个截面), 其面积分别为 ??? ?? ?=?=?=?=?=?=333222111),cos(:),cos(:),cos(:n n n S x S S OAB S x S S OAC S x S S OBC α?α?α?n n n (2.3) 此截面上的应力矢量记为)(n T , 即 j n j n T e T )()(= (2.4) 另外三个面上的应力矢量分别为)1(T -, )2(T -, )3(T -。 考虑此微元(四面体OABC 的平衡,其平衡方程为 ()031 3)3(2)2(1)1()(=??+?+?+?-?h S S S S S n f T T T T (2.5) 其中f 为作用于此单元上的体力,h 为O 点至截面ABC 的垂直距离,h S ?3 1 为此微元的体积。当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教案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实录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张伟东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尝试了解身边的空气质量及空气质量的相关知识。 3. 通过学习讨论,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知识,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2.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明确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 三、教学设计目标和思路 本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资料”及利用课本资料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体会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使学生明确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进而树立环保意识。而对“当地空气质量”的教学,一方面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讨论来学习,另一方面则通过“空气质量日报”、补充资料来加以拓展,使学生增加对空气质量知识的认识。教学中设计“污染空气的主要因素”的讨论,旨在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多样性、严重性,进而为空气污染防治的学习埋下伏笔;而让学生完成“倡议书”,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会,确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评比展出来宣传环保意识,服务社会,使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共同参与环境的保护。最后以诗的形式结束新课,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便于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教学过程 师:前面学习了人体的呼吸,我们知道了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使外界气体不断进入肺部,又使体内气体不断排到体外。那么,你知道人每天呼吸多少次?又呼进呼出多少空气?(生感兴趣但又困惑。) 师:回忆上课内容,我们每分钟呼吸多少次? 生:16次。 师:对,那么16乘上每天的分数就可以计算了吧!同学们算一下。 生;(计算)23 040次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 社会行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 行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哪些动物营群体生活,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并能举出实例;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蚂蚁的通讯>的探究,进一步的学习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学习,使学生认同社会成员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友爱的思想。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法。 2、难点:群体生活的动物社会行为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探究问题的组织与实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白蚁、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图片。 2、制作牧羊人拴羊而牧的图片。

3、出示“白蚁分工连线题”与“探究提示”的小黑板。 学生准备: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 教学设计: 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有的群体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等级划分的依据。 首领的特权。 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作、声音、气味。 小结: 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 布置探究: 蚂蚁的通讯。 观察“拴羊而牧”的图片,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出存在的问题。“羊群有等级,控制头羊即可控制羊群” 观察图片,说出首领。 回答划分的依据。 思考回答。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联系原有知识举例。 分组讨论总结 明确探究问题。 从人类群体生活形成了人类社会,成员很多行为具有社会性,引出动物的社会行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实录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 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2. 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二、重点和难点 1. 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2. 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课前准备 教师:1. 多媒体课件,设计沙尘暴小品,训练两个小专家。2. 指导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或查询书籍、上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调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气质量而影响人体健康,其中有哪些因素是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而影响人体健康。3. 指导学生统计自己和周围的人们在一天24小时内,大约有多少时间是在室内生活的。4. 摄制一段交警谈机动车尾气或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谈当地大气治理举措的录像。 学生:1. 课前收集有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调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气质量而影响人体健康,其中有哪些因素是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而影响人体健康。2. 统计自己和周围的人们在一天24小时内,大约有多少时间是在室内生活的。3. 排练沙尘暴小品。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课前安排 大屏幕播放: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并播放课前音乐)。 课件:大屏幕播放“蓝天白云”。 六、教学实录 师:(复习提问)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呼吸运动是怎样进行的?下面我们通过录像复习一下。 (大屏幕播放:呼吸运动的录像(50秒)。) 师:通过录像我们知道由于膈肌和肋骨间肌肉的收缩、舒张,使胸腔容积扩大、缩小,肺便扩张、回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被排出。呼吸运动就是这样进行的。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还知道: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空气的质量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怎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2人教版

第三节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3)加深对“生物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2)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重点难点 重点: (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视频播放不同动物的相关行为:同学们在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哪些是群体生活的?你们还知道别的群体生活的动物吗?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优越性呢?教师小结后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三节社会行为)

任务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群体生活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2、白蚁的群体生活有什么特点?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3、狒狒群体中的首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会成为首领?它有哪些特权? 4、狒狒群体生活的动物与独居的动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呢? 5、为什么许多动物都要群体生活呢?群体生活对动物有何意义?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资料,并与同学交流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认识。 2、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识白蚁和狒狒群体成员的分工,他们各行其职,共同繁衍。 3、利用白蚁和狒狒群体成员的分工图,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并总结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设计意图:从白蚁群体的生活入手,利用白蚁模型的直观性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接着,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白蚁的身体结构,是要建立“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科学认识观点和技能,让学生用这一观点去分析其他生物。“狒狒的群体生活”的教学,一是拓展白蚁群体的社会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物种都可能具有社会行为。狒狒有,白蚁有,鹿群也有,猩猩也有等,从而引申到人类的社会行为;二是通过观察、理解首领狒狒的地位和权利、职责,引导学生拓展到人类早期、中期、晚期和现今社会行为的发展,让学生明白:人类越进步,就越发展得好,就越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研讨交流过程中,培养自学、分析、团结协作及表达交流能力。质疑: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那么动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 任务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1、群体生活的动物是依靠什么来进行交流的呢?是怎样进行相互交流的呢?举例说明。 2、阅读书P56—57,参考其中的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找到本组感兴趣的动物,提出问题,探究动物间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 3、除蚂蚁外,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的通讯方式?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什么意义? 4、生活中人类如何利用干扰动物间的通讯来诱杀农业害虫? 5、你能说出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有什么相似和区别吗?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