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地理位置:拉丁美洲指今天________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受到美国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影响。

3.主力构成: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两人被誉为南美的“____________”。

5.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__________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6.圣马丁的主要事迹: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了阿根廷、智利、________的独立运动。

知识点2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________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开始时间:1857年。

3.主力构成:________(首先起来反抗)、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

4.杰出女英雄——____________,她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5.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____________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________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达标练习】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不包括()

A.拉美人民不满殖民者的掠夺

B.受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殖民者在拉美的残暴统治

D.新航路的开辟

2.“对我们来说,美洲是我们的祖国,西班牙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旗帜是独立和自由。”说这话的人应当是()

A.华盛顿B.林肯

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

3.玻利瓦尔、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袖,下列各项荣誉属于他们的是() A.“发明家”

B.“解放者”

C.“祖国之父”

D.“火车之父”

4.19世纪中期,印度爆发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反英大起义,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激化了民族矛盾

B.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印度王公的称号

C.英国人侮辱了印度人的宗教感情

D.英国殖民当局兼并土地损害了印度王公利益

5.“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这位英雄是()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尼赫鲁

D.华盛顿

6.识图题。

上面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是谁?拉丁美洲主要处于哪两个国家的殖民统治之下?请写出领导拉美独立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

【能力提高】

1.16世纪,一群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家属移民到拉丁美洲,但有个地方他们没有权利去,这个地方是()

A.哥伦比亚B.秘鲁

C.阿根廷D.巴西

2.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指出:“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的奠基者。”这位美洲历史上的伟人是()

A.玻利瓦尔

B.华盛顿

C.章西女王

D.克伦威尔

3.1857年一个英军军官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大约是夜间12点钟,起义者向我们展开了一场极其凶狠的攻击,我曾一度想到我们完蛋了。”材料中“起义者”的领导人有可能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

4.如果给下列历史人物一个共同评价,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民主先驱

B.军事专家

C.民族英雄

D.开国元勋

5.以下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你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资本主义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D.世界市场形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一些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面对侵略,殖民地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和反抗。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材料三众所周知,这些日子以来,殖民者怀有罪恶的图谋:首先,破坏整个印度斯坦的宗教,强迫人民成为基督教徒。因此,我们仅仅因为宗教的义务,同人民在一起……有必要在这个斗争中进一步团结起来……以便维持良好的秩序。

——印度《德里起义宣言》

(1)材料一中提到“一些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这些国家”是指哪些国家?(至少写出3个)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提到的殖民侵略均与哪个殖民国家有关?面对这个国家的侵略,他们分别是怎样进行抗争的?结果怎样?

(3)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在殖民统治的300年间,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了约250万千克黄金和1亿千克白银……在300年间,英、法、荷等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通过走私、劫掠和公开的战争,也参与了对拉丁美洲人民的掠夺,加深了拉美人民的灾难与痛苦。

(1)依据材料概括西班牙、英、法、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拉丁美洲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1.美国

2.西班牙葡萄牙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4.解放者

5.西班牙

6.秘鲁

知识点2 1.英国工业革命

3.土兵

4.章西女王

5.英国民族意识亚洲

【基础达标】

1.D 2.C 3.B 4.A 5.B

6.哥伦布。西班牙和葡萄牙。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在南美洲北部地区,解放黑人奴隶。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越过安第斯山脉,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圣马丁的主要事迹:在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能力提升】

1.D[解析] 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一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占领了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葡萄牙独占巴西。故选D。

2.A

3.B[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1857年”和“英国”可知此次起义是印度民族大起义,材料中“起义者”的领导人有可能是章西女王。A、C、D三人不属于印度,故选B。

4.C 5.A

6.(1)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写出3个即可)

(2)英国。北美:北美殖民地人民在华盛顿领导下进行了独立战争。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印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英大起义。结果失败。

(3)“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民族解放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均可。

【学科素养提升】

(1)掠夺大量黄金、白银造成拉丁美洲的贫困,走私、劫掠和公开的战争,加深了拉美人民的灾难与痛苦。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拉丁美洲人民团结一心;统一指挥及起义领袖的正确领导;西班牙和葡萄牙力量日益衰落。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俄国的改革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________,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________劳动,____________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改革者:18世纪初、沙皇____________。

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____。

4.主要内容

(1)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________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________权力。

(2)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__________。

(3)经济上,鼓励兴办__________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选才上,要求________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5)文化教育上,推行____________,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6)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________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5.影响

(1)积极: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____________,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____的进程。

(2)消极:使__________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知识点2 废除农奴制

1.背景:__________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改革者:1861年、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内容:________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________,但是必须出钱________,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影响

(1)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__________。改革废除了________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消极:__________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达标练习】

1.“他的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他”是( ) A.章西女王

B.彼得一世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

2.观察下列两幅有关19世纪俄国农奴境况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

①农奴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②农奴的生活水平较低③农奴主对农奴进行严格的限制④俄国的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落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与“解放农奴”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日本大化改新

B.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1861年改革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图片反映出农奴因获得自由而非常兴奋

B.图片反映出俄国社会各界都赞成废除农奴制度

C.图片反映出1861年改革赢得了广泛支持

D.图片反映出农奴制改革彻底改变了农奴的处境

【能力提升】

1.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奴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权被奴役的程度很深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

A.维护农奴制

B.废除农奴制

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3.“我不愿农奴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奴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 )

A.解放农奴并剥夺其土地

B.解放农奴并分给其一定土地

C.强化农奴制以巩固统治

D.发动革命以求彻底解放农奴

4.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

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奴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奴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A.1861年改革彻底废除了地主与农奴的隶属关系

B.1861年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

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奴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奴骚动

材料三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

(1)根据材料一说说农奴的处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农奴制改革前的政治状况。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61年改革怎样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1.农奴制农奴工商业

2.彼得一世

3.富国强兵

4.中央集权专制新式常备军手工工场

贵族文化教育西方

5.军事强国近代化农奴制

知识点2 1.农奴制

2.亚历山大二世

3.农奴土地赎买

4.转折点农奴资本主义农奴制

【基础达标】

1.B 2.D 3.C

4.A [解析] “欢呼”者是获得解放的农奴,他们因通过改革获得了人身自由而对沙皇表示感激。

【能力提升】

1.D [解析] 题干材料对“逃亡农奴”的规定,使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而《法律大全》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2.A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废除了农奴制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反映了维护农奴制的基本观点,故A项符合题意。

3.B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中的“防止俄国的暴动”判断出“我”代表的是地主阶级。B项符合题意。

4.B [解析] 造成克里木战争中俄国失败的根源是落后的农奴制度,故此“觉醒”指的应是认识到农奴制度的腐朽。

5.B [解析] 农奴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这表明在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奴的束缚并未完全消失,农奴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

6.(1)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地位如同牲畜;农奴主可以买卖农奴。原因:农奴制的存在。

(2)农奴制盛行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奴的反抗,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3)农奴制的废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极大地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3课美国内战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南北矛盾的加剧

1.背景

(1)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

(2)北方完成了__________,南方却以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劳动。

(3)英国工业革命后,对________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加剧的主要表现

(1)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________关税;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________,抵制____________的输入。

(2)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方力图________奴隶制,建立新的蓄奴州;北方主张________奴隶制,建立自由州,发展____________。

知识点2 战争概况

1.导火线:________年,________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2.爆发:1861年4月,____________挑起战争。

3.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4.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束:1864年,联邦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__________。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________胜利告终。

知识点3 北方的胜利

1.重要文献

2.评价林肯:为维护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美国内战的影响: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____________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达标练习】

1.美国内战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

①南方种植园经济②南方封建经济③北方社会主义经济④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862年9月的一天,在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园里劳动的黑人暗中传递着一个万分惊喜的消息:他们自由了,他们可以参军了。与这个消息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和文件是( ) A.林肯、《独立宣言》

B.华盛顿、1787年宪法

C.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罗斯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内战的影视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1861年“南部同盟”率先挑起内战

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

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读图,回答问题。

图(a) 图(b)

(1)图中纪念的两位历史人物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维护各自国家的统一?

(2)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处理国家统一问题上有何相同之处?

【能力提升】

1.仔细观察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2.由于北方军队在战场上不断失利,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林肯政府以革命方式进行战争。美国内战初期,北方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南方力量强大②北方准备不足

③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

④北方军队缺乏斗志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3.1860年竞选中,林肯主张解放黑奴;1861年刚就任总统,他就把一位主张解放黑人奴隶的将军撤职;1862年林肯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策略的变化,表明他的最高宗旨是( )

A.保护白人的利益

B.放弃废奴的主张

C.维护国家的统一

D.解放黑人奴隶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材料二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2)林肯为何意识到自己当选会迎来“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材料三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上述法律文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出台的?这一文件颁布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材料四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1.工业革命种植园黑奴棉花

2.提高关税外国商品扩展禁止资本主义

知识点2 1.1860 林肯

2.南方军队

4.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里士满北方

知识点3 1.黑人被动

2.国家统一黑人奴隶

3.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达标】

1.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前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矛盾尖锐,不可调和,故选A。

2.C [解析] 1862年,美国在位的总统是林肯,使黑人获得自由并可以参军的文件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C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美国内战结束后不久,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在剧院刺杀了林肯,而不是在战争结束前夕,因此C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C。

4.(1)图(a):林肯采取战争方式。图(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意愿;都对本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能力提升】

1.B [解析]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2.B [解析] 南方力量强大和北方军队缺乏斗志都不符合史实。

3.C

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一中的“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是美国南部、北部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因为林肯反对黑人奴隶制,他当选总统肯定会遭到奴隶主的痛恨,从而引发战争。第(3)问围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前后的状况回答即可。第(4)问中的“倒下去”是指美国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林肯被刺主要是因为他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这

也是马克思称他为英雄的原因之一。

[答案] (1)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因为林肯反对黑人奴隶制,林肯的当选使南方的种植园主认为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他们必然会发动叛乱。

(3)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时间: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__________统治之下。

2.政策:推行________政策。

3.危机:1853年和1854年,________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知识点2 倒幕运动

1.原因: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____________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2.措施

(1)一部分____________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________运动。

(2)________年1月,倒幕派发动“____________”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3)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________”。

(4)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________。

知识点3 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目的:富国强兵。

(1)政治上,______________,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________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以“殖产兴业” 为口号,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

(4)社会生活上,提倡“____________”,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性质: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

5.影响

(1)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______________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__________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达标练习】

1.德川幕府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对这种做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使日本避免沦为殖民地

B.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

C.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日本落后挨打的局面

2.“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惊破日本太平梦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美国

C.葡萄牙

D.法国

3.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明治维新”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开放互动的世界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3 ①我们走进校园,开始集体生活.②我们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③我们放眼全国, 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④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看看人类共同的家园. 2、☆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当今世界的特征.)p3-4 ①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 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②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 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③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④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当今世界还存在哪些非主流现象? p3 ①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仍然存在. ②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 4、世界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p4 影响:①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5-6 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6、商品生产全球化的表现及意义? p5 表现:在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 的国家进行.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完成商品生产. 意义: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7、商品贸易在全球化表现在那些方面?p6 ①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 ②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8、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那些影响?p5-7 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 在全球流动,有利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③经济全球化也使各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一、导语设计 (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大国外交,具有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的青年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甚为恰当。然而,在改革之初,面对她的伤痕累累,面向全新的希望,她在人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中感受一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目标导学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作者以诸多落后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这一节正是起着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第一节是一以贯之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4.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赏析第三节,说说第三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意象:“神话的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专制统治和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部编版语文资源(bbbywzy) + 部编教育(bbjy12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完整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 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部编版语文资源(bbbywzy) + 部编教育(bbjy121)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古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月夜 作者: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萧红墓畔口占 作者: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断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风雨吟 作者: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统一 作者: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归纳

目录 1.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2.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 4.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 5.第五课少年的担当 6.第六课我的毕业季 7.第七课从这里出发 温馨提示:目录已做超链接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1.当今世界的特征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 (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优势互补) 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 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的原因 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8.化解冲突的手段 (1)从个人层面: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从国家层面: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9.世界格局形成原因 (1)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旧的世界格局消失,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2)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世界多极化。 10.国家关系民主化的含义: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书写国际规范,共同治理全球事务。 11.世界多极化趋势带来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12.从历史视角看国家间关系变化 (1)交往越来越频繁。(2)交往方式不同:友好往来、战争与冲突。(3)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 13.当今时代国家间交往的主要内容:合作与竞争 (1)合作的作用: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2)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国际竞争要求: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 14.面对国家关系的变化,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整word)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课后词语注音及解释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洞 suì dòng : 即隧道。 蜗行 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 yū tān :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 bó chuá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 cù xīn : 极新;全新。~的大衣。 笑涡 xiào wō :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 pēn bó :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 阎罗 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 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 xuè yǔ 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长夜。路途~。 装饰 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图案。她向来朴素,不爱~。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 mái mò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 苍茫 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 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海鸥 hǎi ōu : 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 飞窜 fēi cuàn :飞逐。 蠢笨 chǔn bèn : 笨拙;不灵便的。 熄灭 xī miè : 指物体不再燃烧,灯火灭了。 翡翠 fěi cuì : -种珍贵的玉石,颜色多样,以绿色最为常见。 困乏 kùn fá : 疲乏,疲倦。 第5课《孔乙己》 荤菜 hūn cài : 有肉的菜;有辛味的蔬菜。 侍候 shì hòu : 伺候;服侍。 绰号 chuò hào : 根据某人身上的此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 伤疤 shāng bā : 1.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2.比喻过去的错误、隐私、耻辱等:揭~。 笔砚 bǐ yàn : 毛笔和砚台;文房四室中的两样。 惋惜 wǎn xī : 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大家对他英年早逝深感~。

(完整word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后词拼音

九年级下册课后词语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洞suìdòng蜗行wōxíng 淤滩yū tān 驳船bó chuán 簇新cù xīn 笑涡xiào wō喷薄pēn bó伤痕累累shān g hén lěi lěi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2、梅岭三章 阎罗yán luó捷报jiébào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3、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装饰zhuān g shì舵手duò shǒu (埋没mái mò) 4、海燕 苍茫cān g mán g高傲gāo ào 海鸥hǎi ōu 飞窜fēi cuàn 蠢笨chǔn bèn翡翠fěi cuì困乏kùn fá熄灭xī miè 5.孔乙己 荤菜hūn cài 侍候shì hòu 绰号chuò hào 伤疤shān g bā 笔砚bǐ yàn 惋惜wǎn xī夹袄jiá ǎo乱蓬蓬luàn pén g pén g 唠唠叨叨láo lɑo dāo dāo不屑置辩bù xiè zhì biàn (哄笑hōng xiào 羼水chàn shuǐ间或jiàn huò) 唠唠叨叨: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6、变色龙 贱jiàn 拧nǐn g起眉头筛子shāi zi 坎肩kǎn jiān 旗帜qí zhì 荒唐huān g tɑn g洋溢yán g yì温情wēn qín g惦记diàn jì 恐吓kǒn g hè径自jìn g zì无精打采wú jīn g dǎ cǎi 无缘无故wú yuán wúgù异想天开yì xiǎn g tiān kāi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7、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现代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恶【wù】羹【gēng】蹴【c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难点 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1.诵读感情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朗读音频、舒婷与“朦胧诗”的相关资料。 1课时 爱国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代代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怀着拳拳的儿女之心,用诗歌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去聆听她的心声。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散文集《心烟》等。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字词汇总

九年级下册字词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suì洞蜗wō行淤滩yūtān驳bó船簇cù新 笑涡wō喷薄bó 伤痕累累lěi lěi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2、阎罗捷jié报血xuè雨腥风取义成仁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3、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装饰shì 舵duò手埋没mái mò 4、海燕 苍茫高傲海鸥飞窜cuàn 蠢笨翡翠fěi cuì 熄灭 5.孔乙己 荤hūn菜侍候shì hòu 绰号伤疤bā笔砚yàn 惋wǎn惜夹袄jiá ǎo乱蓬蓬luàn péng péng 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 dāo 不屑置辩bù xiè zhì biàn 羼chàn水间jiàn或 唠唠叨叨:说话明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6、变色龙 贱jiàn 拧nǐng起眉头筛shāi子坎肩kǎn jiān旗帜zhì荒唐táng 洋溢yì 温情惦diàn记恐吓hè 径jìng自无精打采无缘无故异想天开 7、溜索 腮坠zhuì 呕ǒu跺duò 盘桓pán huán 涓涓juān juān 探视俯身扭绞顷qǐng刻寻思xún si 拳打脚踢 千钧jūn之力战战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锱铢zīzhū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 千钧之力: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8、蒲柳人家 鞍抡烙烟囱cōng招架驾驭jià yù 熏陶xūn táo 隐匿nì 憋闷biē men 掂量diān liang 礼聘lǐ pìn 一气呵hē成不知好歹妙手回春 两肋lèi插刀如坐针毡天伦之乐望眼欲穿腌臜ā za 捯dáo 气到了liǎo儿荣膺yīng檎qín 捎shào马子 一气呵成:比喻做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不知好歹: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妙手回春: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两肋插刀: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13、短文两篇 怡yí情练达枝节统筹藻饰zǎo shì 狡黠jiǎo xi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 2.了解朦胧诗的特征和创作背景。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 2.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探究、有所发现。 3.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释疑。 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2.把握诗中蕴含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曾经,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华夏文明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群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现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创作了一篇篇精彩华章,装点着中国以及世界诗坛,成为耀眼的明星。欣赏现

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闻名文坛。其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感情发自内心,细腻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代表作有《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背景资料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人们看到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热切盼望着祖国早日变成现代化的强国,并且决心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切。诗人敏锐地捕捉并艺术地表现了祖国人民的这种感受,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 3.知识链接 (1)朦胧诗的概念。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其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特征。 (2)朦胧诗的艺术特征: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①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有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定”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②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象征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③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④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宣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3)代表诗人:北岛(代表作《回答》《一切》)、顾城(代表作《一代人》《弧线》)、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江河(代表作《星星变奏曲》《纪念碑》)等。 4.文体知识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直率陈述和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全册教案(完美版)

2020年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0份) 【绝大部分含板书及反思】 全册教案目录:

精品精编资料下载珍藏打印 2020年春季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调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创作于1979年4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心中压抑的激情化作对祖国新生的讴歌。 教学提示 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情感。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及诗歌中的意象。 诵读感悟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全诗,查阅有关舒婷的资料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979年的春天,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年春天,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的青年诗人舒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她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第1 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 ī y嘶哑ǎ ()h óu l 喉ó咙ng()x i ō ngy ó汹涌ng) 2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 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 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 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幛zhàng 荇xìng 藻zǎo 蘸zhàn (qi áo )c u憔悴ì(l óu y蝼蚁ǐ ) 2.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3)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