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

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古

书中称“封”或“封建”)

1、目的:为了有效巩固西周统治(“封邦建国,

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2、地区:王畿以外的地区,包括土地和人民。

3、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4、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命令,有为周天子镇

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不是赋税)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5、诸侯权力:获得土地和人民,封疆内再分封,

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如设置

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

6、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

7、影响:

(1)积极: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于严密。

(2)消极:诸侯在封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8、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内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②相对的大宗小宗。

③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3、作用: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权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与分封制关系:

①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分封制通过宗法制得以维系,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③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四、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西周制订。不同等级贵族有不同的礼仪“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家国

同构、家国一体)。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制度

(一)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最突出)(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1、内容

(1)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2)太尉:负责管理全国的军事。

(3)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2、特点:以皇权为中心

二、地方官制:郡县制

1、特点: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郡守和县令、县

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2、作用: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3、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评价

1、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

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巩固了国家统一。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推恩令

(1)内容: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2)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地方设节度使

(1)实质: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2)影响:唐中期以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1)措施

①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

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做为地方开支,其余

由中央掌控。

(2)评价

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的扩充,形

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

弱的祸根。

4、元:行省制度

(1)原因

①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

②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

政权。

(2)内容

①中书省直接管辖河北、山西、山东。

②设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

③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拥有经济、

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3)评价

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

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中外朝制(“中朝”也称“内朝”)

①背景: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

一身,位高权重。

②目的:加强皇权

③内容: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

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

事,削弱相权。

④结果:相权削弱,皇权加强(决策权从外朝向

内朝转移,形成内朝决策外朝执行局面)。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

①名称及职权

中书省:掌决策

门下省:负责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

②作用

a、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减少决策失误。

c、三省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2)六部:吏(官吏的考核、任免、调动)、户(赋税、徭役、户籍)、礼(科举、祭祀、典礼)、

兵(军事)、刑(司法、审计)、工(工程建设)3、北宋:“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

(1)措施:

①中书门下做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

相职权。

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

政权、军权和财权。

(2)评价: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览大权。

4、元:一省制

(1)措施: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

(2)结果:强化相权,削弱皇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察举制

(1)含义: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第一步:由皇帝颁布诏书,指定举荐科目。

第二步: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按规定举荐(察

选)人才。

第三步:所举人才经一定考试程序后充任官职。(2)标准:品行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标准:门第

3、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1)发展历程:

①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标准:才学

(3)评价:

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

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

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直因:胡惟庸案

②根因:相权威胁皇权

(2)标志: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1)背景:丞相被废除,皇帝政务繁重,力不从心。(2)发展历程

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奠基时期)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

值文渊阁(正式确立)

③明宣宗:阁臣取得票拟权(发展阶段)

④明英宗:票拟制度化(进一步发展)

⑤明神宗:大权尽归内阁(全盛时期)

(3)评价

①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

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升降和职权大小都由皇帝决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③加强了君主专制。

(4)明代内阁制度与近代西方内阁制度的主要区别明清内阁是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标志。近代西方内阁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

明朝内阁的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设立南书房

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作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

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于皇帝。

2、在位皇帝:雍正帝

3、最初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4、特点

①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用房简陋。

②速:办事效率高。

③密:在宫内,不易受外界干扰,利于保密。

5、职能: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

6、评价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

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

定。

2、局限: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极大

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压制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阻碍了近代民主化进程,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四、实质:反映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发展历程

(一)奠基:梭伦改革

1、背景: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3、内容: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4、作用:动摇了贵族的政治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

奠定了基础。

(二)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①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

位选举;

②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

3、作用: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雅

典民主政治。

(三)顶峰:伯利克里改革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发放观剧津贴。

3、作用: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

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和评价

1、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直接民主、少数人的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2、评价:

(1)积极性

①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

了最初的基础

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

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

①真正能够享受民主权利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

无政治权利;奴隶和外邦人毫无公民权。

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

患。

3、实质:古代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

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发展历程

1、产生:《十二铜表法》

(1)背景:

①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

显的界限),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任意解释法律。

②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2)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

(3)特点: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

(4)意义: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限制了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5)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保留了一些比较

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的,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2)万民法

①时间:3世纪

②适用范围: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

3、完备:《民法大全》

(1)时间:6世纪

(2)诞生: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将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

法大全》。

(3)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二、主要内容:

1、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

产神圣不可侵犯。

2、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三、历史作用

1、积极性:

①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

体系,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③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平等公正观念等,为

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2、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妇女地位低下,宣扬君

权神授,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并未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二、过程

(一)确立:《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

2.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

权。

3.作用

①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②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

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③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标志着英国实现了由“人治”

向“法治”的转变。

(二)发展:责任制内阁

1.时间:18世纪前期

2.特点:A.首相产生方式: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国王形式上任命。

B.首相权力: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C.首相与内阁成员关系: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D.内阁与议会关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

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三)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政治权

利。

2.内容: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

3.作用:

A.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

的发展。

B.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三、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融为

一体的混合物。

2.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实行三权分立,权

力制衡。

3.19世纪中期以来,议会作用下降,国家权力的中

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由邦联到联邦(考试指数:★★)

1、原因:邦联的缺陷:中央政府无权,各州权力很大,国家涣散,严重制约美国发展。

2、影响:

(1)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2)确立起民主共和政体,有利于巩固北美独立战

争的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的建立

1、理论来源: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核心观点: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2、内容及体现原则(考试指数:★★★★★)(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仍保有一定的自治权。

(2)分权与制衡原则(最突出)

A.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

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复

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最高

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经通过的立法。

B.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

同意;国会(众议院)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

任不得超过两届。

C.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

准。

(3)民主性原则:议员和总统都是选举产生的。3、评价(考试指数:★★★)

(1)积极意义

A.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B.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C.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局限性

A.允许奴隶制存在,为以后美国内战的爆发埋下了伏

笔。

B.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

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

C.明确财产性划分标准,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

主。

三、两党制(考试指数:★★)

1.形成:华盛顿在位时期,两党制就已萌芽;

19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形成民主党和共和

党的两党政治;美国总统选举、地方选举受

两党控制;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本质:两党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议会制共和政体)

1、背景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3、内容(考试指数:★★★★★)

(1)立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

(2)行政权:行政大权由总统和内阁(总理)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注意:法国总统名义上拥有很大权力,但实际上处于“虚君”地位,权力有限。

(3)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立法权控制行政权。(4)总统与议会关系:总统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对议会负责。

(5)内阁与议会关系: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不对总统负责。

4、法国议会制共和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比较(考

试指数:★★★★★)

(1)国家元首产生方式: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2)总统与议会关系: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

负责。

(3)内阁与议会关系:美国内阁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法国内阁对议会负责。(4)国家权力中心:美国在总统,法国在议会。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方式: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3、内容(考试指数:★★★★★)

(1)行政权:皇帝和宰相。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2)立法权:议会,由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和帝国议会(作用很小)组成。皇帝有否决权。(3)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行政权控制立法权。(4)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4、突出特点: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宪法赋予皇帝

极大的权力。

5、评价

(1)积极方面: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有利于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方面:a、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议会立法权很小)。b、保留了君主专制制度,军国主义传统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完成。

6、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为虚,议会为实,

主权在民;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为实,主权在君。

7、法国议会制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考

试指数:★★★★★)

(1)国家元首的产生: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要对议会负责;德国皇帝是世袭的,凌驾于议会之上。

(2)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法国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立法权控制行政权;德国只有行政权控制立法权,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帝国议会制定的任何法律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3)国家权力中心:法国在议会,德国在皇帝。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形式和作用(考试指数:

★★★★★)

1、基本特点:①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2、形式:君主立宪制(英、德)、民主共和制(美、法)

3、作用: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权力过于集中和滥用权力的现象;

③但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扯皮现象。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1)根本原因:(考试指数:★★★★★)

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导火线:虎门销烟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1)战败原因

A.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B.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C.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2)条约内容与危害:(考试指数:★★★★★)

A.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B.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开了向列强赔款的先例。

C.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贸易主权。

D.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注: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

3、影响(考试指数:★★★★★)

A.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革命任务:鸦片战争前: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D.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

修约要求遭拒绝。

2.主要经过:A.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B.1858年清政府分别同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C.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D.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三、需注意的小知识点(考试指数:★★★★★)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俄国趁火打劫,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获益最大的国家。

3、片面最惠国待遇,“片面”指不对等。

4、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指:目的(和性质)相同,都是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原因:(考试指数:★★★)

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3.自然灾害严重。

二、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平等(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说明农民阶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三、经过: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王朝对峙)→1856年天京变乱(转折点: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四、《天朝田亩制度》(考试指数:★★★★★)

1、内容

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式: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式: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圣库制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目的: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评价:

A.革命性(反封建):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

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

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C.落后性: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违背历史

发展潮流。

四、天京变乱:1856年(考试指数:★★★)

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结果:由盛转衰

五、《资政新篇》(考试指数:★★★★★)

1、特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2、评价

A.革命性:反封建反侵略

B.进步性:发展资本主义

C.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实施的社

会条件。(社会经济、阶级基础、战争环境)

六、失败

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原因:

(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七、性质: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八、历史功绩(考试指数:★★★★)

1.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为

中国近代化减少了阻力;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揭开了近代中国

民主革命(反封建反侵略)的序幕。

2.《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九、与以往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考试指数:★★★★)

1.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最主要)。

2.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遭遇中外反动势力镇压。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过程

(1)爆发标志:1894年7月,丰岛海战。

(2)第一阶段(1894.7—1894.9)

A.平壤陆战: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B.黄海战役: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

(3)第二阶段(1894.10-1895.4)

A.辽东战役: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B.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结果: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考试指数:★★★★★)

a、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二亿两白银;

c、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设厂: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2)危害:(考试指数:★★★★★)

a、割地: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

b、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设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影响(考试指数:★★★★★)

(1)对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扩

充海陆军,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跻身列强之列,提高

了国际地位。

(2)对中国: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促使民族觉醒,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口号:扶清灭洋

a、具有爱国的性质

b、笼统排外,没有区分西方文明与侵略;放松对清

政府的警惕

(2)结果:遭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而失败

(3)功绩: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2、结果:清政府战败,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考试指数:★★★★★)

A.内容:a、赔款: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b、设“使馆界”:在北京东交民巷,各国驻兵保护;c、拆毁炮台准许驻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d、惩办: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

组织;e.改设: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危害:a、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b、“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c、拆毁炮台准许驻兵:列强武装控制。d、惩办支持义和团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e. 改设外务部:说明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3、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试指数:★★★)1.形成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2.形成与结束(考试指数:★★★★★)

(1)过程: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时间:1911。

2、成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性质是一个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联合的政权。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二、成果

1、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推荐孙中山为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权神授,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自由平等)C.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衡,学美国)D.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学法国,欲架空总统权力)(2)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共和制度。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4)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的结束,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失败

1、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2、依据: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3、原因

A.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客观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异常的强大。

C.主观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三、功绩

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但没有结束封建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经济上: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上: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被铺的学生,罢免卖国贼

的职务,拒绝巴黎和会上签字。

4、意义

A.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军。

B.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依据是

无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新旧民主革命任务性质同,领导阶级异)。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

1、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先在上海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

(2)内容:A.大会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脱离当时中国的实际,1922年二大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这一错误得到纠正。)

B、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C、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2、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共产

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主要是领导阶级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前提(国共合作)

(1)历史条件:工人运动受挫;孙中山的转变;共产国际的指导。

(2)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3)合作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高潮(北伐战争)

(1)目的和对象:目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有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2)过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3、失败

(1)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

败。

(2)依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3)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中共处于幼年时期,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4)意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的开辟”

1.探索

A.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B.八七会议(清算右倾错误)

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a.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意义:给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依据、内容?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不同及原因?

(1)依据:中国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3)不同: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俄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4)原因: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的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且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而中国大城市的反动势力强大。

二、红军长征

1、原因

直接原因: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错误思想

2、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同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

(1)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A.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意义

A.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红军长征途中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

的火种;

C.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16课抗日战争

一、侵华战争的发动

1、进程:全面侵华(1937—1945):开始标志:卢沟

桥事变(七七事变)

2.罪行:A.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B.1941年河北潘家峪惨案、C.细菌战:“七三一部队”

二、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A.建立原因: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日本侵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利益。

B. 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建立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国共合作抗日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 A.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B.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

场,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

国的计划。

C.1938年10月底,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确保滇缅公路)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0年百团大战(华北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全面抗战路线,又被称为人民战争路线)

3.胜利

A.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B.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C.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背景: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8—10)

(1)原因:

A.国民党方面:

a.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

b.特别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

成;

c.蒋认为毛不敢来,把内战责任推给中共,获取舆论支持,

争取主动权。

B.中共方面:

a.尽力争取和平;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c.团结教育广大人民。

(2)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3)意义:中共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人们信任。

二、解放战争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

解放区。

2、战略防御

时间:1946,6—1947,6

作战方式:运动战

战果: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

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结果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3、解放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4、战略反攻

时间:1947,6—1948,9

揭开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意义:扭转了全国战局,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5、战略决战

时间:1948,9—1949,1

三大战役

A.辽沈战役(东北)

B.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

C.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入山海关参加平津战役。意义: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6、渡江战役(1949,4)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

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1)经济基础(最基本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的兴起标志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

2、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依据: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A.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B.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C.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意义: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的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运动

1、巴黎公社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爆发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其失败是必然的。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政权建设

A.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B.公职人员由选举,人民有权罢免和监督(充分体现了人民掌权的特点);

(2)社会经济: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最能体现巴黎公社阶级性的经济措施);

4、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5、败因

(1)根本原因:法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2)主观原因: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缺乏工农联盟

6、特点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工人政权)。(但巴黎公社并未实现对私有制的彻底改造,不属于社会主义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是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即苏俄。)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条件

1.主观条件: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

党的领导和列宁主义的指导(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即广义派)。

2.一战影响(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二、经过

1.二月革命:

A.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B.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2.《四月提纲》:

A.时间:1917年4月。

B.内容:

a.任务: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b.口号: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方式: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C.作用:为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群众指明了方向。

3.七月事件: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临时政府完全掌握政权,和平夺权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4.十月革命:

A.时间:1917年11月(俄历十月)。

B.结果: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成功,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5.建立政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和平法令》:苏俄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一战。(最能体现民众的要求)

《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三、意义

1、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

2、对世界: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

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对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四、特点

1.革命理论: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并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胜利。

2.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紧相连的(即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内容:A.《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决定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

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

元纪年。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

3.意义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推翻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

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二、制度创新

1.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A.演变:

a.初步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暂时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b. 发展: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职能转变: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新阶段,成为爱国统一战线。

B.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中共为执政党,各民主党派为参政党,不是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

2.国家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基本形成的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954年宪法:①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体现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

a.相同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属于代议制民主。

b.不同点:经济基础:前者是公有制,后者是私有制;

阶级本质:前者是人民民主专政,后者是资产阶级专政;

活动原则:前者是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原则,后者是分权制衡;

政党活动方式:前者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后者是两党或者多党轮流执政。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3.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原因

历史原因:

a.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b. 民族间相互同化,相互影响

c.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成了深厚友谊

现实原因:

a.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

b.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B.过程

最早规定:《共同纲领》

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自治区中最早成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成立),最晚成立的是西藏自治区(1965年成立)。

C.作用: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

族团结

c.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革”对民主法治的践踏(1966-1976)

1、原因

A.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恶果。

B.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严重。

C.毛泽东对形势估计失误,他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产

阶级复辟的危险。

2、表现

A.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新中国历史

上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夺权,社会秩序遭破坏

C.“全国人大”十年没召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不能实行。

3、教训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最深刻)

B.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反对个人崇拜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斗争问题

二、法制走向健全(1978年至今)

1、原因:“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2、重大举措

A.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B.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1978年至今)

1、新时期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一国两制”,“一国”即一个中国,这是“一国两制”的基础与前提;“两制”,即两种社会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

主体,资本主义制度是补充。)

4.意义:A.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 B.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二、港澳回归

1.港澳问题的由来:属于殖民侵略的历史遗留问

题、国与国的外交问题。

2.原因(有利因素):

A.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B.关键因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C.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4.意义:

A.标志着中国国土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B.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国际社会利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过程

A. 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B.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这就是“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C.2008年12月25日海峡两岸三通本实现。

2.台湾问题属于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内政问题。

3.有利统一的因素:

A.中国大陆经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提高。

B.“一国两制”方针

C. 台湾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D.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4.阻碍统一的因素:

①“台独”势力的破坏;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干涉。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针对国民政府的旧外交):不承

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

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作用: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帝国主义):先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作用: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3.“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二、建国初期外交成就(1949年—50年代中期)

1.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B.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C.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4.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A.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B.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5.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性质: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2)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3)“求同存异”方针

“同”指:①遭遇相同:大多数与会国都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②任务相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③愿望相同: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70年代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重要原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有利因素: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2)标志: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

(3)意义:

①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①美国:a.中国: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美国: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c.苏联: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②中国:a.苏联:应对苏联的威胁;

b.中国: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c.美国:有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过程:

a.1971年4月,“乒乓外交”,民间交往

b.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c.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

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推动了日本及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中日关系正常化

(1)条件(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

(2)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二、新时期外交建树(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调整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2.新时期外交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表现: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上海合作组织。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背景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实质:美苏两分天下

(2)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

两极格局取代,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

(1)二战后,西欧、日本衰落。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3)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

A.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社会制

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美苏矛盾激化;

B.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二、冷战概念: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冲突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的总称。

三、冷战原因

1、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

2、直接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四、冷战的形成

1、揭开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正式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表现

(1)美国

a.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

b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年7月)

c.军事:北约组织(1949年)。

(2)苏联

a.政治: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

b.经济:经互会(1949年)

c.军事:华约(1955年)

五、影响

1、“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欧洲冷战,亚洲热战。

(1)德国分裂(1949年)

(2)1949年朝鲜分裂(朝鲜战争(1950-1953年))(3)越南战争(1961-1973年)

(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2、影响

1.消极:美苏争夺世界霸主,造成世界政局动荡,形势紧张。

2.积极:

A.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两国之间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B.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发展;

C.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形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A.根本原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B.现实因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C.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2、1967年欧共体成立,由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

3、影响:

A.促进欧共体经济发展。

B.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二、不结盟运动兴起

1、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

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2、内容:A.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B.20世纪70年代开始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C.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

的行动纲领。

3、意义: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有力的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A.奠基(最主要原因):二战后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

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B.美国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

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C.机遇:朝鲜战争的爆发,为日本的工业生产和商

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

D.发展战略: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瓦解

(一)东欧剧变

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纷纷转向资本

主义制度。

(二)苏联解体

1、原因:A.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走入误区,加剧政局动荡,激化了民族矛盾;

C.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标志: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冷战、雅尔塔体系和美苏争霸的结束)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启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

A.“冷战”结束后,力量失衡,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B.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2、表现:

A.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B.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2001年“9.11”事件);

C.2003年伊拉克战争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建以美国为

主导的单极世界。

B.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C.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D.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

E.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影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

进一步发展。

四、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的时间、根源与表现?

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①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②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③表现: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时间:苏联解体以后(20世纪90年代)

②表现:美国构建单极世界、欧盟的成立与发展、俄罗斯地位的改善、中国的全面振兴、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五、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①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

③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知识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家天下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宗法制: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目的: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的地位。 (1)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①对西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②对后世: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如修族谱、认祖归宗、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甚至过分强调家庭本位和重视人情关系等。 商朝时期实行宗法制。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A、王族(姬姓贵族);B、功臣;C、先代贵族等;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获得世袭的统治权,但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影响: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 蒙恬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 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它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秦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一途。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一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 ___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 ___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___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中共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中共的任务;确立了 ___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选举以 ___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 ___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共 ___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75586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早期政治制度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镇守疆土 3、随从作战 4、缴纳贡赋 5、召见述职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宗法制②特点:a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 b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 制 c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且有双重关系 (嫡长子与其他之后再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③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 御史大夫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太尉 古郡国、郡县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代①汉朝 推恩令(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的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高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 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 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流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 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原始社会后期禹沿用禅让制,但他的儿子夏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商时期的统治: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充满神秘色彩(王权神化) 3.分封制 ⑴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⑵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见觐职的义务 ⑶特点: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⑷初期结果: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统治区域 ⑸后期结果: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4.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⑴概念: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⑵核心内容与特点:王位由嫡长子(皇后的大儿子)继承 ⑶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皇权至上(核心) ②皇权世袭 ③皇位独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三公: ①丞相:协助皇帝负责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检查百官 ③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三公九卿”的作用:①互相配合,彼此牵制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地方制度 秦朝实行郡县制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②有利于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改变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太原教育教学网北部区班主任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一】高考历史关于西周的知识点整理 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 【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

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四】“冷战”阴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 2.内容:①分封对象②受封者义务—③受封者权利 3.作用:积极和消极 二、宗法制 1.定义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影响: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朝统一 1.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 度。(内容、特点)②中央:三公九卿(职责)③地方: 郡县制(影响:积极和消极)(2)颁布秦律、统一法令;(3)统一货 币、度量衡;(4)统一文字;(5)修建驰道、灵渠;(6)修筑万 里长城;组织移民。 3.秦朝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 四、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君主专制演变: 趋势:君权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顶峰,相权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废除 历程: (1)汉:汉武帝设置中朝(内朝),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演化成一般的行政机构(执行机构)。 (2)唐:设立三省六部制 1. 职能: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六部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作用: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分工明确,提 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3)宋:在中书门下之下,增设“参知政事”(分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军事),设三司使(分财政) (4)元:中书省 (5)明: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6)清:康熙:南书房。雍正: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标志、目的、特点、作用)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 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历程: (1)汉:郡国并存局面(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 (作用) (2)唐代:藩镇割据局面 (3)宋代:1、内容:(军事:强干弱枝、政治:重文轻武、财政:分割地方权力与中央)2、作用:积极、消极 (4)元朝:行省制度(内容、影响) (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五、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代:察举制(依据:孝、廉)、征召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依据:世家门第)

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必修一知识点.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新民主主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 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导读:本文是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分单元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一模块终结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大宗、小宗相对 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 三、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四、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表现: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从“权、钱、兵”入手加强中央集权 A收精兵:禁军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统领,发兵权归枢密院。 B削实权:削弱宰相、节度使、州郡和官,下设通判向朝廷直接奏报。 C制钱谷:州郡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 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 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 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 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 独尊、皇权至上、皇位 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关键在态度生命只有一次【教学目标】 、知道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带来结果;掌握遇到时应策略。 、了解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心理原因,通过学习使命重性善待 【新课讲授】 一、导入新课: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曾先后实验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失败八次。有人对赞叹道:“你真不起!”回答错我只是证适合做丝而已 想一: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对待挫折,不同的人有态度又会导致结果。 二、新课探究 关键在态度 、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什么结果(怎样正确待?) 当我们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只能看到悲观、失望和灰暗一面遇总是退缩回避或者妥协最终被所压倒。 ()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就会看到乐观、进步向上一面能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强者。 、如何走出挫折,取得事业的成功?(你认为积极战胜向需要做到哪几点) 正视挫折,端心态。(前提) 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根本保证) 冷静对待,客观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基础) 确定恰当的理想和目标。(动力) 自我疏导,排解。(主要方法) 请求帮助,向他人倾诉。(有效方法) 精神升华,将挫折、痛苦忧愁转化为行动的不竭力。(主要方法)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具体有:自我疏导、合理宣泄移情目标升华 不同的心态,结果 积极心态:取得成功,就事业 消极心态:悲观失望,一事无成 反思你以往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如何改进 、积极走出挫折的方法 ()正视现实和挫折,不回避端心态。 ()认真分析和解剖挫折产生的原因。 ()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 ()树立信心,增强勇气。 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之美 生命是美丽的,真正虽然有时并不完但我们无法去赞。会走向尽头如同鲜花繁衰草木枯荣这些世间在自己限中展现了那么绚风采 我珍惜生命,因为崇拜真正的美丽。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分地看重目标的和程艰辛忽视了快乐美好。他们一旦遇到严挫折往会用自己命换取问题所谓“解决” 某县七年级(九)班的历史老师江检查学生作业时,发现王未完成便把他叫到教室外走廊上批评了几句承认错误但还让在全同面前讨当近后没有跟进去竟转身从四楼跳下。事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不治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级中学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必修Ⅰ)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知道周朝的建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课) 1.约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2.分封制: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奴隶制国家政权) ④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3.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①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结合,使其具有浓厚的宗族色彩。②等级森严。③以血缘为纽带,确定权利分配方式。 (2)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知道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2课) 1.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 2.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 3.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4.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3)列举唐三省六部制及宋朝分割相权等措施,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朝郡国并行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3课) 1.唐朝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宋朝设立中书门下省,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皇权不断加强。 2.汉朝郡国并行制: 3.元朝的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 (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的史实,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课)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 2.清朝:设军机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的权力空前加强。 3.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我国多名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XX年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

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