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一.引言

1.1金属防腐蚀的重要意义

金属材料是现代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与金属材料的使用、发展与进步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是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会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损坏,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损坏形式腐蚀。

金属腐蚀问题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腐蚀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使得腐蚀科学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统计,人们每年冶炼出来的金属约有1/10被腐蚀破坏,相当于每年约有1/10 的冶炼厂因腐蚀的存在而做了无用功;而1/10 被腐蚀破坏的金属所殃及的金属制品的破坏,其损失要远远大于金属本身的价值。据美国国家标准局(NBS)调查,1975年美国因腐蚀造成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即当年国民经济总产值(GNP)的4.2%;《光明日报》1999年1月20日报道,1997年因腐蚀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高达2800亿人民币。

以上所说仅就经济损失而言,在有些领域,尤其在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等工业中,由于金属材料腐蚀造成的跑、冒、滴、漏,不仅造成大量的、宝贵而有限的资源与能源的严重浪费,还能使许多有害物质甚至放射性物质泄漏而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健康,有的甚至会长期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由于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灾难性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许多局部腐蚀引起的事故,如氧脆和应力腐蚀断裂这一类的失效事故,往往会引起爆炸、火灾等灾难性恶果,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对于金属腐蚀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铝合金及其腐蚀机理

铝合金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导电导热性强、力学性能优异、可加工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工业、电子、仪器仪表业以及海洋船舶工业等领域。但是铝合金与其他金属一样,也面临着严重的腐蚀问题。虽然在自然条件下,铝合金表面容易形成一层厚约4 nm 的自然氧化膜,但是这层膜多孔、不均匀且抗蚀性差,难以抵抗恶劣环境的腐蚀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铝合金的腐蚀机理有所了解。一般而言,金属在满足以下5个基本条件下就会受到腐蚀:(1)阳极;(2)阴极;(3)阴一阳之间存在着连续接触;(4)电解质溶液;(5)阴极反应物(如氧气、水或氢气)。

铝合金的腐蚀电化学反应为:

Al 3++ 3e-( 1)

O2 + 2H20 + 4 e - -(中性/碱性) (2)

2H ++ 2 e-H 2(g)(酸性) (3)

由于原电池作用加速了铝腐蚀,有机或无机阻隔层和钝化剂可避免合金与电解质接触而发生阴极反应,与此同时也抑制腐蚀电子向金属界面的传导;另外钝化剂(如铬酸盐)形成的不溶性氧化物沉积在受腐点,使活性腐蚀点(如晶界、晶族、凹坑、沉淀析出处)减少,从而阻挡水、氧或电解质的进一步渗透,降低腐蚀速率。

二.铝合金的表面防护处理方法

由铝合金的腐蚀机理可知只有把阴极钝化剂和阻挡涂层有机地结合才能很好地控制腐蚀发生。这就需要对铝合金表面进行保护,而涂装涂料是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传统的涂层保护体系包括3层:第一层为转变层,转变涂层主要有4种类型:(1)氢氧化铬或其氧化物所形成的膜;(2)沉淀的重金属磷酸盐或其氧化物膜;(3)合成的各种聚合物膜;(4)用高锰酸所形成的锰氧化物/铝氧化物膜。该层的作用是将金属表面转变为更耐腐蚀的表面层或者使所配套的底漆形成更容易粘附、粘结力更强的表面。转变层的作用就是增加基材与底漆(底胶)间的勃结和防腐作用。第二层是底漆,主要起防腐蚀作用,由环氧树脂包覆的铬酸盐和非铬酸盐颜料组成,其中铬酸盐(如铬酸银)起缓蚀剂的作用,工艺厚度规定为15-25μm。第三层为面漆,是由聚氨醋和环氧树脂组成,厚度约55-80μm。主要起耐环境(如耐候、耐紫外线)腐蚀、耐介质腐蚀和装饰的作用。

以前工业上为了保护铝合金材料通常的处理方法是铬化处理。铬化处理是有色金属铝及其合金、锌及马口铁(镀锌钢板)或镁合金最常用最有效的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铬酸盐处理得到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但是该膜优越的性能与膜结构中的六价铬有关,由于六价铬具有致癌性,对人体及环境有严重的危害,自1982起,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就提出了限制使用铬酸盐和其它含铬酸盐的化合物的规定。因此,研制无铬、有效、价格低、环境友好的铬酸盐及缓蚀剂替代品和环境友好的转变层处理工艺是航空涂料工业界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另外,用传统的涂料材料和新工艺能实现防腐、环境友好、美观并具有伪装功能和耐久性(10年或更长)的涂装技术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下面就介绍一下一些比较新型的处理方法:

2.1 阴极保护法

阴极保护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控制腐蚀的电化学保护技术。将被保护的金属进行阴极极化,使电位负移到金属表面阳极的平衡电位,消除其电化学不均匀性所引起的腐蚀电池,使金属免遭腐蚀。它可以成倍地延长被保护件的使用寿命,阴极保护与防护涂料联合使用时,阴极保护使涂层缺陷处和毛细孔处金属构件免遭腐蚀。根据施加阴极极化电流的方法不同,阴极保护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外加电流法和牺牲阳极法。其中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是利用一个直流电源,配之以辅助阳极,对被保护的金属通人阴极电流,不过该方法存在电流难以均匀、氢脆、杂散电流等缺点,而牺牲阳极保护法无上述缺点,下面着重介绍这种方法。

牺牲阳极保护法是利用一个腐蚀电位比较负的金属与被保护的金属组成接触腐蚀电偶。由于两者电极电位不同,可以构成腐蚀原电池,所产生的电流便是起阴极保护作用的阴极电流。

这种比被保护金属电位更负的活泼金属电极称为牺牲阳极。牺牲阳极保护最明显的特点是不需要外部供电,安装简单,使用可靠,几乎无需维修管理,电流分布均匀,不会对周围结构引起杂散电流腐蚀。

运用牺牲阳极保护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好合适的牺牲阳极,牺牲阳极在阴极保护中优先溶解.产生足够的电流使金属结构阴极极化到所需要的保护电位。要达到完全保护,必须使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电位阴极极化到结构表面上最合适的阳极点的平衡电位。所以,牺牲阳极的电位应该比这一平衡电位还要负。

2.2锌系磷化法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研制出可以同时处理钢铁、铝及铝合金、锌及锌合金的磷化液WES一01。该磷化液的使用有2个突出的特点:①可用于喷淋线;

②磷化温度为低温或常温,一般30~40℃。传统的铝及铝合金的锌系磷化,由于设置出光工序,所以一般采用浸泡工艺处理,而且处理温度不能低于50℃,否则不能获得良好的磷化膜。而WES-01则突破了这一缺陷,推动了铝材锌系磷化的技术进步。在工作液的总酸度为20~25点、游离酸度为O.6—1.4点、促进剂为2~3点、温度为30~40℃、喷淋时间为60~90s的情况下,纯铝的磷化膜略暗或呈浅灰色,铝合金由于其材质不同而呈浅灰色、灰色、深灰色不等。漆膜的连续中性盐雾试验为268 h,湿热试验大于50 h。所处理的工件可以是薄铝板,也可以是形状复杂的铝合金件,如冰箱铝制蒸发器及电视机后壳、工具、门窗、汽车配件等。该磷化液不仅能在喷淋线上使用,而且还可以在浸泡线上使用,同样都能进行钢、铝、锌的单独处理或混装处理。值得注意的是,铝制蒸发器涂装后还需要在120℃下覆膜,再于180℃下流化,涂层也不起泡和脱落;还有

一种铝件,涂装后还需要进行剪切,然后再于120℃覆膜,涂层也不起泡和脱落。这种产品对前处理和涂层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点质量隐患都会在覆膜和流化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且这样的产品肯定要进行覆膜和流化,客户要求不能有任何起泡现象发生,更不能出现涂层脱落。用户曾经将涂装后的产品放置1个月后再进行覆膜及流化,涂层也没有起泡和脱落现象发生。

2.3稀土元素保护法

稀土铝合金材扦是在金属铭中加入稀土元素,它能够起到净化、提高纯度、填补表层缺陷、细化晶粒、减少偏析,消除显微不均而导致的局部腐性的作用、同时也带来铝的电极电位负移,具有了栖牲阳极效应和优异的导电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铝的耐蚀性能。

对于海洋环境中CI-和石油、化工环境中的S,H

2S+CO

2

等腐蚀问题,这种材

料有独特的防腐机理:稀土金属的强还原性可以与S, H

2

S, CI的强氧化性有效结合、相互作用,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将化学反应中的羲化和还原过程有机统一,相互作用、从根本上通止了S, H2S, C1-等腐蚀介质的或化活动造成的腐性破坏,从而彻底解决了在全球范围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千国家级检测部门的检测和工程实例数据分析表明,在氛离子、海水、海洋大气、盆雾环境(干湿交替)、饱和HsS、硫以及高温、高压环境条件下,稀土铝合金的年腐性率为零或几乎为零。

这种材抖配之首创的热浸披、热喷极工艺。可以使防腐工程达到百年超长使用寿命。稀土带来的这些优异的性能改善使稀土铝合金能够在石油、化工、建筑、市政、交通、电力、冶金、船铂、军工、航空航天、水电热电、热工、天然气钢瓶、机械轻工系统中广泛使用稀土铝合金干离子TC产品是对稀土铝合金敏层进行徽弧子离子式化来实现铰层表面稀土铝的陶瓷化.它不但能够耐数千度高温,在航空、航天、宇宙飞船等领城使用,而且彻底解决了绝大多数(少数未及试脸)任意浓度的强酸、强碱、强乳化剂、井下条件等极为苛刻的腐蚀环境下的防腐问题。

2.4 激光熔覆法

激光熔覆法是在高能光束的作用下,将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和基体表面快速加热熔化,光束移开后自然冷却的一种表面强化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铝合金表面熔覆铜基、镍基复合材料以及陶瓷粉末,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但是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界面上易形成脆性相和裂纹,实际应用中涂层的尺寸精度、对基体复杂形状的容许度、表面粗糙度等问题较难解决。

2.5溶胶护膜溶胶一凝胶法

用过渡金属醇盐作为合成氧化物的前驱体,采用一凝胶工艺可以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溶胶一以对铝合金起到防腐蚀的作用。通过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是近几年来人们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

.不同的学者对不同的体系进行了研究,如胡吉明等对铝合金表面BTSE硅烷化处理的研究;尤宏等对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一(甲基丙烯酞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丫一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这3种硅烷偶联剂及正硅酸乙醋形成的有机一无机杂化膜的研究;郭增昌等采用溶胶一凝胶工艺,对3一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醋水解形成的纳米有机一无机杂化膜的研究;YJDu等也进行了有机一无机杂化膜涂层的研究,并且还可以实现表面处理与底漆涂装一步完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溶于水的防腐填料,徐膜的耐盐雾试验可以达到1个月,但是,室温固化的杂化涂层耐水性较差,需要经过高温固化,这也是杂化涂料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MS D onley等介绍了一种新的溶胶一凝胶方法—自组装纳米颗粒法,即首先通过溶胶一凝胶过程形成纳米颗粒,然后通过纳米颗粒自组装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涂层在腐蚀性环境中可以实现对铝合金的长效防腐作用。另外,他们还通过此方法研究了功能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层对铝合金表面的防腐作用。自组装纳米颗粒法制备的涂层在出现局部破损时,涂层的防腐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因此,A N Khramov等在自组装纳米颗粒法制备的杂化有机硅酸盐涂层中引入有机防腐缓蚀剂,当涂层出现破坏时,包覆在有机硅酸盐涂层中的有机防腐缓蚀剂就会在涂层的破坏区域释放,实现局部破坏涂层的自修复,这可以有效地延长涂层的防腐寿命。与其它的表面处理方法相比,溶胶一凝胶法具有施工工艺简便、防腐性能好等优点,是目前铬酸盐表面处理的最佳替代品。

三.用于铝合金的防腐涂料

3.1 一般的铝合金防腐涂料

铝合金经过表面处理之后,防腐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仅仅进行表面处理还不能满足防腐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涂装涂料来提高其性能。目前常规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是用高温烘烤氟碳涂料(PVDF),它是一种均聚物,理论含氟量为59.3%,耐候性好,耐化学腐蚀性能好,柔韧性极佳。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PVDF 聚合物结晶度高,无活性官能团,与底材附着力不是很好,对颜料的分散性、包裹性差,光泽低。涂料中一般掺加30%的丙烯酸树脂,以提高其附着力和对颜料的包裹性。从PVDF涂层的装饰效果来看,它的光泽为亚光和无光类,所用的颜料必须是超耐候性颜料,所以装饰效果较差。从涂装工艺来看,PVDF涂料需要两涂两烘和三涂三烘,比较繁杂,而且PVDF徐层一般不可以涂第2道,无法实现涂层的现场修补。

正是由于PVDF涂料具有以上的一些局限性,上海衡峰氟碳材料有限公司在多年生产PVDF氟碳涂料的基础上,改用日本Daikin公司的FEVE类四氟乙烯一烃基乙烯基醚树脂Zeffle GK-570为主要成膜物,用具有耐候、耐酸、耐温的陶瓷无机颜料和金属、珠光颜料,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热固性铝合金用氟碳涂料FC-S 300 AoFC-S 300 A系列氟碳涂料严格按照AAMA 2605.6标准生产,它在涂膜硬度、耐污染性和耐酸碱性、修补性上甚至超过了传统PVDF氟碳涂料,是铝型材新一代的氟碳涂料。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是在环氧树脂中添加锌黄类颜料或无机惰性填料的方法来实现防腐的目的。

3.2 用于海洋环境中的铝合金防腐涂料

海洋环境是比较严酷的环境,对处于该工作环境中的铝合金的防腐要求更高。对于船舶来说,不同部位所处的腐蚀环境不同,船底主要是天然海水的渗透浸蚀作用和水生物的附着,水线以上部位主要是盐雾腐蚀作用和大气老化作用,因此,船底和水线以上部位对防腐底漆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船底及水线区域的涂层。

由于长期受海水的浸泡、流水的冲击、干湿交替作用,因此涂覆在该部位的防腐底漆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良好的耐海水性(对水、Cl-等具有良好的抗渗作用);②对基材具有优异的附着力;③与防污涂料之间具有良好的层间附着力。常用的有环氧胺类底漆、环氧聚酞胺类底漆、氯化橡胶类防锈底漆。

水线以上部位的底漆则应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能以及附着力,如环氧聚氨醋类底漆、聚氨酷类底漆和氯化橡胶类底漆。尤其是环氧树脂,由于具有耐水性好、对基体附着力强、与多种涂料配套性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添加各种防锈颜料,可满足多种条件下的防腐要求,在配套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

铝壳艇水线以及水线以下的船壳在海水环境中容易附着海生物,不仅增大了阻力、增加了能耗,还加速了船壳的腐蚀,因此,不仅要涂装防腐涂料,还必须考虑防污问题。早期的防污涂料采用有机锡、砷等有毒防污剂,随着环保法规的陆续出台,有机锡、砷等有毒防污剂的使用已受到限制,而在含氧化亚铜的防污涂料中,由于铜与铝之间电极电位的差别,会加速铝壳艇的腐蚀,因此在铝壳艇上使用的防污涂料中应避免氧化亚铜的出现。现在普遍应用的是环保型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和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由于轻质的铝壳艇的航行速度远远大于传统的钢质舰艇,因此海水的冲刷作用也不可忽视。由王璐等发明的环氧底漆和聚氨醋面漆组成的双涂层结构就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和耐冲刷性能。其底漆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与抗腐蚀性,同时底漆中使用了超细锌铝粉浆或超细铝粉浆,极大地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韧性、表面光洁度和结合力等综合性能,加上该超细粉末是一维亚微米片状材料,在涂层中起到了“迷宫”效应,有效地阻止了腐蚀介质的渗人,极大地提高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聚氨醋面漆与底漆的配套性极好,同时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表面光洁度,提高了涂层的总体耐冲刷性能。

对于水线以上的部位,面漆则应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老化性、良好的光泽保持性以及装饰性,并且与底漆具有良好的配套性,可以采用聚氨醋类面漆、醇酸类面漆、丙烯酸醋类面漆等,现在通常采用的是聚氨醋类面漆。随着对涂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性能优越的氟碳涂料或者环氧、丙烯酸改性的氟碳涂料也开始应用到铝合金的配套涂层体系中。海洋化工研究院目前也在进行铝合金底材配套涂料的研究,采用的是双组分的环氧云铁防锈底漆和环氧铝粉防锈底漆,中间层是乙烯改性环氧体系;面漆是不含氧化亚铜的自抛光防污涂料,经过实验室的加速测试和不同海域的挂板试验,该配套体系的防腐和防污性能优异。

3.3 铝合金防腐涂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涂料在向着更经济、更环保、防腐性能更好的方向发展。开发新型环保、性能优异的防锈颜料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TDA公司研制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无铬有机纳米防锈添加剂,该添加剂是将团聚的金属氢氧化物经过表面处理制成尺寸为20一70 nm的颗粒,然后将有机防腐剂固定在此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而成的。将此添加剂加到底漆中,可以实现添加剂只在发生腐蚀的地方进行释放,这样可以有效地延长涂层的防腐期效,将含此添加剂的环氧底漆在铝合金底材上进行试验,经过3 000 h的耐盐雾测试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含铬底漆的效果。

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开发了一种应用于铝合金的新型底漆—富镁底漆,该技术可以称之为铝合金底漆的一大技术突破,该涂料以平均粒径为50 μm左右的镁粉代替传统的铬颜料,添加的颜料浓度在临界体积浓度附近。通过划痕的Prohesion盐雾试验表明,该涂料可以经受近5 000 h的腐蚀,与相同面漆的含铬涂料对比试验表明,其性能超过含铬涂层的性能。其防锈机理类似于富锌底漆,是一个牺牲阳极保护阴极的过程。这是首次出现的一种性能可以与含铬底漆相媲美的底漆产品,阿克苏诺贝尔在2007年将该涂料应用于航空飞行器的防腐保护。

四.结语

铝合金由于具有多种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各种铝合金制品的发展,对铝合金的防腐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环保法规的陆续出台,今后用于铝合金的防腐涂料将采用新的技术,向着无毒、通用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金属腐蚀与防护

第一章绪论 腐蚀:由于材料与其介质相互作用(化学与电化学)而导致的变质和破坏。 腐蚀控制的方法: 1)、改换材料 2)、表面涂漆/覆盖层 3)、改变腐蚀介质和环境 4)、合理的结构设计 5)、电化学保护 均匀腐蚀速率的评定方法: 失重法和增重法;深度法; 容量法(析氢腐蚀);电流密度; 机械性能(晶间腐蚀);电阻性.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热力学第零定律状态函数(温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状态函数(内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状态函数(熵)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2.1、腐蚀的倾向性的热力学原理 腐蚀反应自发性及倾向性的判据: ?G:反应自发进行 < ?G:反应达到平衡 = ?G: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注:ΔG的负值的绝对值越大,该腐蚀的自发倾向性越大. 热力学上不稳定金属,也有许多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钝化而变得耐蚀. 2.2、腐蚀电池 2.2.1、电化学腐蚀现象与腐蚀电池 电化学腐蚀:即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接触时,由于腐蚀电池作用而引起金属材料腐蚀破坏. 腐蚀电池(或腐蚀原电池):即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做工的短路原电 池. 注:1)、通过直接接触也能形成原电池而不一定要有导线的连接; 2)、一块金属不与其他金属接触,在电解质溶液中也会产生腐蚀电池. 丹尼尔电池:(只要有电势差存在) a)、电极反应具有热力学上的可逆性; b)、电极反应在无限接近电化学平衡条件下进行; c)、电池中进行的其它过程也必须是可逆的. 电极电势略高者为阴极 电极电势略低者为阳极 电化学不均匀性微观阴、阳极微观、亚微观腐蚀电池均匀腐蚀

2.2.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历程 腐蚀电池: 四个部分:阴极、阳极、电解质溶液、连接两极的电子导体(即电路) 三个环节:阴极过程、阳极过程、电荷转移过程(即电子流动) 1)、阳极过程氧化反应 ++ - M n M →ne 金属变为金属离子进入电解液,电子通过电路向阴极转移. 2)、阴极过程还原反应 []- -? D D ne +ne → 电解液中能接受电子的物质捕获电子生成新物质. (即去极化剂) 3)、金属的腐蚀将集中出现在阳极区,阴极区不发生可察觉的金属损失,只起到了传递电荷的作用 金属电化学腐蚀能够持续进行的条件是溶液中存在可使金属氧化的去极化剂,而且这些去极化剂的阳极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比金属阴极氧化反应的电位高2.2.3、电化学腐蚀的次生过程 难溶性产物称二次产物或次生物质由于扩散作用形成,且形成于一次产物相遇的地方 阳极——[]+n M(金属阳离子浓度) (形成致密对金属起保护作用) 阴极——pH高 2.3、腐蚀电池类型 宏观腐蚀电池、微观腐蚀电池、超微观腐蚀电池 2.3.1、宏观腐蚀电池 特点:a)、阴、阳极用肉眼可看到; b)、阴、阳极区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c)、产生明显的局部腐蚀 1)、异金属(电偶)腐蚀电池——保护电位低的阴极区域 2)浓差电池由于同一金属的不同部位所接触的介质浓度不同所致 a、氧浓差电池——与富氧溶液接触的金属表面电位高而成为阳极区 eg:水线腐蚀——靠近水线的下部区域极易腐蚀 b、盐浓差电池——稀溶液中的金属电位低成为阴极区 c、温差电池——不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电位不同 eg:碳钢——高温阳极低温阴极 铜——高温阴极低温阳极 2.3.2、微观腐蚀电池 特点:a)、电极尺寸与晶粒尺寸相近(0.1mm-0.1μm); b)、阴、阳极区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c)、引起微观局部腐蚀(如孔蚀、晶间腐蚀)

金属腐蚀与防护考试试卷(附实验)及答案

金属腐蚀与防护试卷1 一、解释概念:(共8分,每个2分) 钝性,碱脆、SCC、缝隙腐蚀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称为好氧腐蚀,中性溶液中阴极反应为,好氧腐蚀主要为控制,其过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为。 2.在水的电位-pH图上,线?表示关系,线?表示关系,线?下方是的稳定存在区,线?上方是的稳定存在区,线?与线?之间是的稳定存在区。 3.热力系统中发生游离CO2腐蚀较严重的部位是,其腐蚀特征是,防止游离CO2腐蚀的措施是,运行中将给水的pH值控制在范围为宜。 4.凝汽器铜管在冷却水中的脱锌腐蚀有和形式。淡水作冷却水时易发生脱锌,海水作冷却水时易发生脱锌。 5.过电位越大,金属的腐蚀速度越,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当极化电位偏离E corr足够远时,电极电位与极化电密呈关系,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金属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为、。 ) 6.为了防止热力设备发生氧腐蚀,向给水中加入,使水中氧含量达到以下,其含量应控制在,与氧的反应式为,加药点常在。 7.在腐蚀极化图上,若P c>>P a,极极化曲线比极极化曲线陡,这时E corr值偏向电位值,是控制。 三、问答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1.说明协调磷酸盐处理原理。 2.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剂及其反应是什么 3.锅炉发生苛性脆化的条件是什么 4.凝汽器铜管内用硫酸亚铁造膜的原理是什么 5.说明热力设备氧腐蚀的机理。 6.说明腐蚀电池的电化学历程,并说明其四个组成部分。 /

四、计算:(共24分, 每小题8分) 1.在中性溶液中,Fe +2=106-mol/L ,温度为25℃,此条件下碳钢是否发生析氢腐蚀并求出碳钢在此条件下不发生析氢腐蚀的最小pH 值。(E 0Fe 2+/Fe = - ) 2.写出V -与i corr 的关系式及V t 与i corr 的关系式,并说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3.已知铜在含氧酸中和无氧酸中的电极反应及其标准电极电位: Cu = Cu 2+ + 2e E 0Cu 2+/Cu = + H 2 = 2H + + 2e E 02H +/H = 2H 2O = O 2 + 4H + + 4e E 0O 2/H 2O = + 问铜在含氧酸和无氧酸中是否发生腐蚀 五、分析:(共14分,每小题7分) 1.试用腐蚀极化图分析铁在浓HNO 3中的腐蚀速度为何比在稀HNO 3中的腐蚀速度低 { 2. 炉水协调磷酸盐-pH 控制图如图1,如何根据此图实施炉水水质控制,试分析之。 (25 15 20 pH o C) 9.809.609.409.209.008.80 2 3 4 5 6 7 8 9 10 R =2.8R =2.6 R =2.4R =2.3R =2.2R =2.1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答案

《金属腐蚀理论及腐蚀控制》 习题解答 第一章 1.根据表1中所列数据分别计算碳钢和铝两种材料在试验介质中的失重腐蚀速度V- 和年腐蚀深度V p,并进行比较,说明两种腐蚀速度表示方法的差别。 解:由题意得: (1)对碳钢在30%HNO3( 25℃)中有: Vˉ=△Wˉ/st =(18.7153-18.6739)/45×2×(20×40+20×3+40×30)×0.000001 =0.4694g/ m?h 又有d=m/v=18.7154/20×40×0.003=7.798g/cm2?h Vp=8.76Vˉ/d=8.76×0.4694/7.798=0.53mm/y 对铝在30%HNO3(25℃)中有: Vˉ=△Wˉ铝/st =(16.1820-16.1347)/2×(30×40+30×5+40×5)×45×10-6

=0.3391g/㎡?h d=m铝/v=16.1820/30×40×5×0.001=2.697g/cm3 说明:碳钢的Vˉ比铝大,而Vp比铝小,因为铝的密度比碳钢小。(2)对不锈钢在20%HNO ( 25℃)有: 3 表面积S=2π×2 .0+2π×0.015×0.004=0.00179 m2 015 Vˉ=△Wˉ/st=(22.3367-22.2743)/0.00179×400=0.08715 g/ m2?h 试样体积为:V=π×1.52×0.4=2.827 cm3 d=W/V=22.3367/2.827=7.901 g/cm3 Vp=8.76Vˉ/d=8.76×0.08715/7.901=0.097mm/y 对铝有:表面积S=2π×2 .0+2π×0.02×0.005=0.00314 m2 02 Vˉ=△Wˉ/st=(16.9646-16.9151)/0.00314×20=0.7882 g/ m2?h 试样体积为:V=π×2 2×0.5=6.28 cm3 d=W/V=16.9646/6.28=2.701 g/cm3 Vp=8.76Vˉ/d=8.76×0.7882/2.701=2.56mm/y 试样在98% HNO3(85℃)时有: 对不锈钢:Vˉ=△Wˉ/st =(22.3367-22.2906)/0.00179×2=12.8771 g/ m2?h Vp=8.76Vˉ/d=8.76×12.8771/7.901=14.28mm/y 对铝:Vˉ=△Wˉ/st=(16.9646-16.9250)/0.00314×40=0.3153g/ m2?h Vp=8.76Vˉ/d=8.76×0.3153/2.701=1.02mm/y 说明:硝酸浓度温度对不锈钢和铝的腐蚀速度具有相反的影响。

(完整版)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答案

腐蚀与防护试题 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 答案:化学腐蚀:介质与金属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或损坏现象称为金属的化学腐蚀。 是一种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即腐蚀介质中的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上的原子相互作用而形成腐蚀产物。在腐蚀过程中,电子的传递是在介质与金属之间直接进行的,没有腐蚀电流产生,反应速度受多项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 归纳化学腐蚀的特点 在不电离、不导电的介质环境下 反应中没有电流产生,直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腐蚀速度与程度与外界电位变化无关 2、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作用条件,举例说明哪些金属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那些没有保护作用,为什么? 答案:氧化膜保护作用条件: ①氧化膜致密完整程度;②氧化膜本身化学与物理稳定性质;③氧化膜与基体结合能力;④氧化膜有足够的强度 氧化膜完整性的必要条件:PB原理:生成的氧化物的体积大于消耗掉的金属的体积,是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前提。 PB原理的数学表示: 反应的金属体积:V M = m/ρ m-摩尔质量 氧化物的体积: V MO = m'/ ρ ' 用? = V MO/ V M = m' ρ /( m ρ ' ) 当? > 1 金属氧化膜具备完整性条件 部分金属的?值 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 MoO3 3.4 WO3 3.4 V2O5 3.2 Nb2O5 2.7 Sb2O5 2.4 Bi2O5 2.3 Cr2O3 2.0 TiO2 1.9 MnO 1.8 FeO 1.8 Cu2O 1.7 ZnO 1.6 Ag2O 1.6 NiO 1.5 PbO2 1.4 SnO2 1.3 Al2O3 1.3 CdO 1.2 MgO 1.0 CaO 0.7 MoO3 WO3 V2O5这三种氧化物在高温下易挥发,在常温下由于?值太大会使体积膨胀,当超过金属膜的本身强度、塑性时,会发生氧化膜鼓泡、破裂、剥离、脱落。 Cr2O3 TiO2 MnO FeO Cu2O ZnO Ag2O NiO PbO2 SnO2 Al2O3 这些氧化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值适中。这些金属的氧化膜致密、稳定,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MgO CaO ?值较小,氧化膜不致密,不起保护作用。 3、电化学腐蚀的概念,与化学腐蚀的区别 答案:电化学腐蚀:金属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变质与损坏。 与化学腐蚀比较: ①是“湿”腐蚀 ②氧化还原发生在不同部位 ③有电流产生 ④与环境电位密切相关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教案

第二节金属腐蚀和防护 【教学目标】 1.能描述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2.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3.参与试验探究观察铁生锈及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教学难点】电化学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师生共议、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引入】【板书】第四节金属的腐蚀 【板书】一、金属腐蚀: 【讲述】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金属腐蚀造成的,我们以前接触过金属腐蚀的,曾经探讨过铁钉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受到腐蚀,我们来设计实验来研究一下钢铁腐蚀的条件,提示大家我们可以利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设计实验,我这里提供的实验用品有:铁钉、煮沸过的水(除O2)、干燥剂(CaCl2)、植物油、试管、橡胶塞,还有食盐溶液和醋酸溶液。我们可以设计出至少五种实验方案来探究铁钉在什么条件下会锈蚀,什么条件下锈蚀的速度会加快。 注意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将方案用到的物品填在学案相对应位置。 【实验设计】(学生自主设计)(由学生讲述设计的实验) 【现象】单独与水或空气接触的铁钉不易腐蚀,但是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的铁钉,出现明显的锈蚀。与食盐溶液接触的铁钉和与醋酸接触的铁钉锈蚀的更加明显。 【板书】三、铁钉生锈的条件:潮湿的空气;加速锈蚀的原因,有电解质溶液。

【提问】铁作为我们常见的金属,我们看到的这个现象就是腐蚀现象,那么什么是金属腐蚀?它的定义,本质,分类分别是什么呢? 【投影】金属腐蚀:指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损耗的过程。 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 【讨论】我们刚才做的实验中给予铁钉了不同环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腐蚀,那么你们能感觉到这些腐蚀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讲述】如果我将铁钉在空气中灼烧,就是直接接触空气,例如有的地方的洒铁花,印度帕博尔的毒气泄漏事故中钢铁和氯原子的直接反应导致阀门腐蚀。这样的腐蚀叫做金属的化学腐蚀,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是腐蚀速度很慢的,而我们做的铁钉锈蚀条件中接触水和空气,接触食盐溶液和醋酸溶液的腐蚀很快,为什么呢?这就是第二类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展示电化学腐蚀的定义。【投影】实验探究2,探究初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如果加入铜片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讲述】本来在锌粒上面的气泡,因为接触了铜片,立刻铜片上会有大量的氢气泡冒出,也相当于加快了锌粒的腐蚀。 【动画模拟】探讨回忆原电池的原理,指出铁钉其实是铁碳合金,含2~4%的碳,这样就组成了铁碳原电池,动画模拟讨论铁碳在酸性条件下和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的反应。 实验探究3: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负极(Fe):Fe - 2e- = Fe2+ 正极(C):2H++2e-=H2↑(析氢腐蚀) 2H2O + O2 + 4e- = 4OH-(吸氧腐蚀) 铁锈的生成:Fe2+ + 2OH- = Fe(OH)2↓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生成的Fe(OH)3,失水生成Fe2O3·xH2O就是铁锈。 【讲述】吸氢我们可以通过试验来验证一下铁钉是否发生吸氧腐蚀,我们来看这个试验装置:p85 【试验现象和结论】水柱上升,说明发生了吸氧腐蚀。 【讲述】另外,我们还注意到,电化学腐蚀现象在生活中更为普遍而且腐蚀速

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指导书

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指导书 课程编号:03030101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郝小军徐宏妍编

实验一 金属极化曲线测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恒电位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的原理和方法。 2、绘制并比较一般金属(镁合金)和有钝化性能(铝合金、不锈钢)的金属的阳极极化曲线的异同,初步掌握有钝化性能的金属在腐蚀体系中的临界孔蚀电位的测定方法。 3、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判定实施阳极保护的可能性,初步选取阳极保护的技术参数,了解击穿电位和保护电位的意义。 4、掌握恒电位仪的使用方法,了解恒电位技术在腐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理 阳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叫做阳极极化曲线。为了判定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采取阳极保护的可能性,选择阳极保护的三个主要技术参数——致钝电流密度、维钝电流密度和钝化区的电位范围,需要测定阳极极化曲线。 阳极极化曲线可以用恒电位法和恒电流法测定。图1是一条较典型的阳极极化曲线。 一般金属(镁合金)的阳极极化曲线为ax 曲线。对有钝化性能的金属(铝合金、不锈钢),曲线abcdef 是恒电位法(即维持电位恒定, 测定相应的电流值)测得的阳极极化曲线。当电位从a 逐渐向正移动到到b 点时,电流也随之增加到b 点,当电位过b 点以后,电流反而急剧减小,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上生成了 一层高电阻耐腐蚀的钝化膜,钝化开始发生。人为控制电位的增高,电流逐渐衰减到c 。在c 点之后,电位若继续增高,由于金属完全进 入了钝态,电流维持在一个基本不变的很小的值——维钝电流。当使电位增高到d 点以后,金属进入了过钝化状态,电流又重新增大。从 a 点到 b 点的范围叫活性溶解区,从b 点到c 点叫钝化过渡区,从c 点到d 点叫钝化稳定区, 过d 点以后叫过钝化区。对应于b 点的电流密度叫致钝电流密度,对应于cd 段的电流密度叫维钝电流密度。 若把金属作为阳极,通以致钝电流使之钝化,再用维钝电流去保护其表面的钠化膜,可使金属的腐蚀速度大大降低,这就是阳极保护的原理。 用恒电流法测不出上述曲线的bcde 段。在金属受到阳极极化时其表面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电极电位成为电流密度的多值函数,因此当电流增加到b 点时,电位即由b 点跃增到很正的e 点,金届进入了过钝化状态,反映不出金属进入钝化区的情况。由此可见只有用恒电位法才能测出完整的阳极极化曲线。 本实验采用恒电位仪逐点恒定阳极电位,同时测定对应的电流值,并在半对数坐标上绘成E-i 曲线,即为恒电位阳极极化曲线。 E ,m V i ,mA/cm 2 图1 阳极极化曲线 有钝化性能的金属: abcdef ——恒电位法测定;abef ——恒电流法测定 一般金属:ax 曲线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教学设计教案

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第3课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原电池原理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2、学会利用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设计防护的方法。 3、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护的必要性。 【预习】 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1)金属腐蚀。 金属腐蚀常见的类型:。 (2)电化学腐蚀 ①概念:当两种金属(或合金)且又同时暴露在里或与接触时,由于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的腐蚀就是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于电解质溶液的不同,又可分为和两种。 ②吸氧腐蚀 见课本27页图1-3-13:表示的是一块铆有铁铆钉的铜板暴露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情况,其中为负极,为正极,铜板表面凝结有一层水膜,空气中CO2及沿海地区空气中的NaCl等物质溶解在水膜中形成电解质溶液,从而构成原电池。 电极反应为:负极:正极: 然后OH-与Fe2+结合为Fe(OH)2,故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 Fe(OH)2与潮湿空气反应生成Fe(OH)3:方程式为: 生成的Fe(OH)3分解,从而生成铁锈(Fe2O3·nH2O),该过程主要消耗O2,称为吸氧腐蚀。③析氢腐蚀 同样是上述腐蚀,若空气中SO2含量较高,处于酸雨的环境下,使水膜酸度较高,即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正极反应就变为: 总反应为:。该过程为析氢腐蚀。 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都使金属成为原电池的负极,金属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而被腐蚀,且金属越越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例1】下列关于铁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避免长期接触潮湿空气 B、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C、不能接触干燥的空气 D、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例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原电池反应造成的是( ) A、含杂质的锌与盐酸反应比纯锌与盐酸反应速率快。 B、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腐蚀。 C、纯铁和盐酸反应,如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则可加快反应速率。 D、化工厂中的铁锅炉易腐蚀而损坏。 2、金属的防护 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只要破坏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就可减少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常见有以下几种金属防护方法: (1)让金属制品处于的环境。该方法破坏了电解质溶液的存在,金属不易被腐蚀。 (2)在金属表面加一层。常见的方法是刷一层、、、 、等保护层,效果较好的方法还有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防护层。

2019年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019年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篇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点 【知识梳理归纳】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金属的腐蚀(1)概念 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2)实质 金属原子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金属发生了反应.(3)类型 根据与金属不同,可分为腐蚀和腐蚀. 2.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等)或非电解质液体(如石油)等直接发生而引起的腐蚀. 3.电化学腐蚀(1)概念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2)分类

以钢铁的腐蚀为例 【问题探究】将纯铁放入稀H2SO4中,发生的是析氢腐蚀吗? 提示:不是.析氢腐蚀是指不纯的金属(或合金)接触到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纯铁与稀H2SO4发生的是化学腐蚀. 二、金属的防护 1.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如制成等. 2.金属表面加保护层 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3.电化学保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 被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种更的金属,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极.(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

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极相连,作电解池的极. 【自我诊断训练】 1.(20XX·福建高三质检)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2.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n/2H2↑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首先是镀层被氧化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装入蒸馏水后,铁块腐蚀速率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Ⅰ>ⅢD.Ⅱ>Ⅲ>Ⅰ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知能定位 1.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能辨别金属发生腐蚀的类型。 2.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及反应原理。 3.了解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的原理。 情景切入 铁生锈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什么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防止铁生锈呢? 自主研习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腐蚀 (1)定义 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现象。 (2)实质 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 (3)类型 ①化学腐蚀:指金属与其他物质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腐蚀过程中无电流产生。 ②电化学腐蚀:指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发生原电池反应,使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 (1)吸氧腐蚀: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时,氧气参加电极反应,发生吸氧腐蚀。 负极: 2Fe==4e-+2Fe2+; 正极: 2H2O+O2+4e-==4OH-; 总反应: 2Fe+O2+2H2O==2Fe(OH) 2。 最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H2O),反应如下: 4Fe(OH) 2+O2+2H2O==4Fe(OH) 3; 2Fe(OH) 3==Fe2O3·xH2O+(3-x)H2O。 (2)析氢腐蚀:金属表面的电解质溶液酸性较强,腐蚀过程中不断有H2放出。 负极: Fe==Fe2++2e-; 正极: 2H++2e-==H2↑; 总反应:Fe+2H+==Fe2++H2↑。 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金属的防护 (1)本质:阻止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2)方法 ①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等。 ②加防护层,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等。 ③电化学防护 2.电化学防护

金属腐蚀与防护课后习题及实验答案

腐蚀与防护试题 1、Fe—H2O的E—pH图说明该钢铁的防腐应用。 金属的E—pH图的应用 预计一定条件下的金属腐蚀行为;反应金属自发腐蚀热力学倾向;指明金属实施保护的可能性与方向。总结E—pH图的规律:上腐蚀、下稳定、两边(左右)腐蚀、中间钝化。常见金属在中性介质中都比较稳定。 应用举例:当一定环境条件时,通过调整酸度可使其进入钝化区;实行阴极保护可使其进入保护区。 2、 3、大阴极小阳极会加速腐蚀速率 如钢管的氧化膜是金属热轧后与空气反应生成蓝黑色氧化铁层。该氧化层不仅比金属目材还硬,而且相对于目材金属他是阴极,而目材纯金属相对是阳极。腐蚀纯金属阳极来保护相对是阴极氧化皮地坪漆。如果大面积氧化皮之中有破损,破损部位是阳极,周围的氧化皮就是阴极,这就形成了大阴极小阳极。大阴极小阳极会加速腐蚀速率。 如果储罐的底部有泥沙沉积,泥沙和钢接触的部位氧气含量就很低,而泥沙周围的钢的表面氧气含量就相对很高。氧气含量高的区域相对其他氧气含量低位置是阴极,氧气含量低的位置就相对是阳极,从而形成氧气浓度电池,促进氧气含量低的位置的腐蚀。 相互搭接的表面,开裂涂层的下面阴极保护,空洞位置等都会形成氧气浓度腐蚀电池,腐蚀也都很快,因为在他们四周氧气含量相对都很高。 4、腐蚀极化图说明其应用。 腐蚀极化图是一种电位—电流图,它是把表征腐蚀电池特征的阴、阳极极化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上构成的。 腐蚀极化图的应用 (1)极化图用于分析腐蚀速度的影响因素 (a)腐蚀速度与腐蚀电池初始电位差的关系:腐蚀电池的初始电位差(EO,C- EO,A ),是腐蚀的原动力;(例氧化性酸对铁的腐蚀;不同金属平衡电位对腐蚀电流的影响) (b)极化性能对腐蚀速度的影响:若腐蚀电池的欧姆电阻很小,则极化性能对腐蚀电流有很大的影响;(例钢在非氧化酸中的腐蚀极化图) (c)溶液中含氧且及络合剂对腐蚀速度的影响;(例铜在含氧酸及氰化物中腐蚀极化图) (d)其他影响腐蚀速度的因素,如阴、阳极面积比和溶液电阻等。 (2)腐蚀速度控制因素:阳极控制、阴极控制、混合控制和欧姆控制。 5、阳极型缓蚀剂 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强氧化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亚硝酸盐、硼酸盐等。它们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这样就抑制了金属向水中溶解。阳极反应被控制,阳极被钝化。硅酸盐也可归到此类,它也是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来达到缓蚀目的的。因此有时又被称作阳极型缓蚀剂或危险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要求有较高的浓度,以使全部阳极都被钝化,一旦剂量不足,将在未被钝化的部位造成点蚀。 1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篇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知识点 【知识梳理归纳】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的腐蚀 (1)概念 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 (2)实质 金属原子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金属发生了反应. (3)类型 根据与金属不同,可分为腐蚀和腐蚀. 2.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等)或非电解质液体(如石油)等直接发生而引起的腐蚀. 3.电化学腐蚀 (1)概念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2)分类 以钢铁的腐蚀为例 【问题探究】 将纯铁放入稀H2SO4中,发生的是析氢腐蚀吗? 提示:不是.析氢腐蚀是指不纯的金属(或合金)接触到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纯铁与稀H2SO4发生的是化学腐蚀.

二、金属的防护 1.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如制成等. 2.金属表面加保护层 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或表面钝化等方 法. 3.电化学保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 被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种更的金属,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极.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 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极相连,作电解池的极. 【自我诊断训练】 1.(20XX·福建高三质检)打开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B.试管内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C.铁丝网的表面产生锈迹 D.烧杯内溶液变红色 2.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 === M(OH)n+n/2H2↑ 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装入蒸馏水后,铁块腐蚀速率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Ⅰ>ⅢD.Ⅱ>Ⅲ>Ⅰ

金属腐蚀实验

《金属腐蚀与防护》 实验指导书 作者:朱有兰 陈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二00七年三月印刷

目录 实验一腐蚀实验样品的准备……………………………………3~10 实验二、金属制品腐蚀率的测定……………………………………11~18 实验三、Q235钢材的中性盐雾试验………………………………19~25 实验四、金属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电位……………………………26~30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腐蚀实验样品的准备 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金属腐蚀与防护 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常规腐蚀实验样品的一般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实验主要根据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腐蚀与防护的试验中对于所涉及到各种仪器和设备相配套的实验样品的要求、方法、制作过程应该有所了解和掌握;对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对于腐蚀与防护实验中的实验样品的正确取样、合理制作技巧及要领应该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训练动手的能力。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各种工具:钢锯、虎钳台、小型转床、车床、焊枪、磨床、砂纸、等各种工具一批。 2、各种材料:厚度为2~5的各种规格成分的铁、普通碳钢、Q235钢材、不锈钢、铜、黄铜、锌、铝、等金属材料的板材;φ10~30各种规格成分的铁、普通碳钢、不锈钢、铜、黄铜、锌、铝、等金属材料棒材;φ10~50各种规格成分的铁、普通碳钢、不锈钢、铜、黄铜、锌、铝

等金属材料管材等一批。还氧树脂、塑料、石墨、尼龙线、玻璃线、玻璃勾、木材等各种材料。 3、化学试剂: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氯化锡、氧化铬、若丁、聚四氟乙烯、松香、石蜡、水中胶、沥青、清漆等各类试剂。 4、各类仪器: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及电流表、电压表、毛刷、橡皮、滤纸等仪器和其它。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腐蚀试件的准备 试件的形状和尺寸取决于试验的目的、材料的性质、试验的时间和试验的装置。为了消除边界效应的影响,试件表面积对其重量之比要大些,边缘的面积对总面积之比要小些。试件的外形要力求简单,以便于消除腐蚀产物、测量表面积和进行加工。通常采用薄矩形、圆形薄片和圆柱体试件。 重量法测定腐蚀速度的试件通常采用: 矩形50×25×(2~3)毫米 圆盘形φ(30~40)×(2~3)毫米 在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测试时,为了引出导线、克服电偶腐蚀和缝隙腐蚀的干扰、便于封样,常常采用其它形状的试件,如长的圆柱体、长方体等。 为了消除金属试件表面状态的差异,获得均一的表面状态,试件表面

金属腐蚀与防护考试试卷(附实验)及答案

金属腐蚀与防护试卷1 一、解释概念 (共 分,每个 分) 钝性,碱脆、 ??、缝隙腐蚀 二、填空题:(共 ?分,每空 分) . 称为好氧腐蚀,中性溶液中阴极反应为 ,好氧腐蚀主要为 控制,其过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为 。 .在水的电位 ??图上,线?表示 关系,线?表示 关系,线?下方是 的稳定存在区,线?上方是 的稳定存在区,线?与线?之间是 的稳定存在区。 .热力系统中发生游离 ? 腐蚀较严重的部位是 ,其腐蚀特征是 ,防止游离 ? 腐蚀的措施是 ,运行中将给水的??值控制在 范围为宜。 .凝汽器铜管在冷却水中的脱锌腐蚀有 和 形式。淡水作冷却水时易发生 脱锌,海水作冷却水时易发生 脱锌。 .过电位越大,金属的腐蚀速度越 ,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当极化电位偏离?????足够远时,电极电位与极化电密呈 关系,活化极化控制下决定金属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为 、 。 ?.为了防止热力设备发生氧腐蚀,向给水中加入 ,使水中氧含量达到 以下,其含量应控制在 ,与氧的反应式为 ,加药点常在 。 .在腐蚀极化图上,若 ? ? ?, 极极化曲线比 极极化曲线陡,这时?????值偏向 电位值,是 控制。 三、问答题:(共 ?分,每小题 分) .说明协调磷酸盐处理原理。 ?.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阴极去极化剂及其反应是什么?

.锅炉发生苛性脆化的条件是什么? .凝汽器铜管内用硫酸亚铁造膜的原理是什么? .说明热力设备氧腐蚀的机理。 .说明腐蚀电池的电化学历程,并说明其四个组成部分。 四、计算:(共 ?分, 每小题 分) .在中性溶液中,??+2 6-??●??,温度为 ?℃,此条件下碳钢是否发生析氢腐蚀?并求出碳钢在此条件下不发生析氢腐蚀的最小??值。(? ?? ? ?? ? ?? ?) ?.写出? 与?????的关系式及??与?????的关系式,并说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已知铜在含氧酸中和无氧酸中的电极反应及其标准电极电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铜在含氧酸和无氧酸中是否发生腐蚀? 五、分析:(共 ?分,每小题 分) .试用腐蚀极化图分析铁在浓??? 中的腐蚀速度为何比在稀??? 中的腐蚀速度低? ? 炉水协调磷酸盐 ??控制图如图 ,如何根据此图实施炉水水质控制,试分析之。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完整版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3-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柴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意义; 2.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意义,理解电化学腐蚀的条件; 3.理解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区别; 4.了解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和电化学防护原理。 过程与方法: 运用原电池原理,分析电化学腐蚀的条件,学会区分条件不同,应用原理不同的分析方法,在腐蚀基础上理解金属防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化学是为生产服务的,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防护的方法。 教学难点: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909年爱迪生发明了镍铁碱性电池,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Fe+NiO 2+2H 2 O=Fe(OH) 2 +Ni(OH) 2 ,请判断负极和正极,电解质溶液是什么尝试写出电极反 应。 (-)Fe+2OH—=Fe(OH) 2 +2e— (+)NiO 2 +2e—+2H 2 O=Ni(OH) 2 + 2OH— 2、有人设计出利用CH 4和O 2 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 于CH 4在O 2 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 4 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 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 4 +10OH—=CO 3 2—+7H 2 O +8e— ③负极上是O 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 2 +2H 2 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引入新课】由于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金属设备和金属材料都因腐蚀而报废,而由于材料腐蚀造成的事故损失则更为惨重。所以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投影】金属的腐蚀照片。 【学生】预习P27第2段。 【板书】(一)金属腐蚀 1、定义:金属表面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 2、分类: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3、本质: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金属阳离子的过程。 【教师】化学腐蚀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比如:铜在高温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黑;轧钢时火红的钢锭表面脱落;做饭用的铁锅天长日久越用越薄等。 【过渡】但是比较严重的还是金属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的电化学腐蚀,下面同学们看看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学生】预习P27到P28倒数第2段。 【教师】电化学腐蚀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一般分为两种腐蚀。首先我们看看第1种情况。 【板书】(二)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1、吸氧腐蚀 (1)条件:弱酸性或中性或碱性(PH>4.3) (2)原理:(—)2Fe =2Fe2+ + 4e— (+ )O 2 + 2H 2 O + 4e— = 4OH— 总:2Fe + O 2 + 2H 2 O = 2Fe(OH) 2 白色不溶物 4Fe(OH) 2 +O 2 + 2H 2 O =4Fe(OH) 3 2Fe(OH) 3 = Fe 2 O 3 nH 2 O + (3—n)H 2 O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案)

1-3-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柴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意义; 2.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意义,理解电化学腐蚀的条件; 3.理解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区别; 4.了解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和电化学防护原理。 过程与方法: 运用原电池原理,分析电化学腐蚀的条件,学会区分条件不同,应用原理不同的分析方法,在腐蚀基础上理解金属防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化学是为生产服务的,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重点: 金属腐蚀的原因,金属防护的方法。 教学难点: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909年爱迪生发明了镍铁碱性电池,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Fe+NiO2+2H2O=Fe(OH)2+Ni(OH)2,请判 断负极和正极,电解质溶液是什么?尝试写出电极反应。 (-)Fe+2OH—=Fe(OH)2 +2e—(+)NiO2+2e—+2H2O=Ni(OH)2 + 2OH— 2、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CO32—+7H2O +8e—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引入新课】由于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金属设备和金属材料都因腐蚀而报废,而由于材料腐蚀造成的事故损失则更为惨重。所以研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三、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投影】金属的腐蚀照片。 【学生】预习P27第2段。 【板书】(一)金属腐蚀 1、定义:金属表面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 2、分类: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3、本质: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金属阳离子的过程。 【教师】化学腐蚀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可以见到,比如:铜在高温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黑;轧钢时火红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实验报告-中南大学粉冶院

实验一恒电位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 一、目的 1.了解金属活化、钝化转变过程及金属钝化在研究腐蚀与防护中的作用。 2.熟悉恒电位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 3.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学会选取阳极保护的技术参数。 二、实验基本原理 测量腐蚀体系的极化曲线,实际就是测量在外加电流作用下,金属在腐蚀介质中的电极电位与外加电流密度(以下简称电密)之间的关系。 测量极化曲线的方法可以采用恒电位和恒电流两种不同方法。以电密为自变量测量极化曲线的方法叫恒电流法,以电位为自变量的测量方法叫恒电位法。 一般情况下,若电极电位是电密的单值函数时,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测得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某种金属在阳极极化过程中,电极表面壮态发生变化,具有活化/钝化变化,那么该金属的阳极过程只能用恒电位法才能将其历程全部揭示出来,这时若采用恒电流法,则阳极过程某些部分将被掩盖,而得不到完整的阳极极化曲线。 在许多情况下,一条完整的极化曲线中与一个电密相对应可以有几个电极电位。例如,对于具有活化/钝化行为的金属在腐蚀体系中的阳极极化曲线是很典型的。由阳极极化曲线可知,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金属存在活化区、钝化过渡区、钝化区和过钝化区,还可知金属的自腐蚀电位(稳定电位)、致钝电密、维钝电密和维钝电位范围。 用恒电流法测量时,由自腐蚀电位点开始逐渐增加电密,当达到致钝电密点时金属开始钝化,由于人为控制电密恒定,故电极电位突然增加到很正的数值(到达过钝化区),跳过钝化区,当再增加电密时,所测得的曲线在过钝化区。因此,用恒电流法测不出金属进入钝化区的真实情况,而是从活化区跃入过钝化区。 图1 恒电位极化曲线测量装置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电化学工作站CHI660D、铂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碳钢、天平、量筒、烧杯、 电炉、水砂纸、U型管 蒸馏水、碳酸氢铵、浓氨水、浓硫酸、琼脂、氯化钠、氯化钾、无水乙醇、棉花 四、实验步骤 1.琼脂-饱和氯化钾盐桥的制备 烧杯中加入3g琼脂和97ml蒸馏水,使用水浴加热法将琼脂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0克KCl充分搅拌,KCl完全溶解后趁热用滴管或虹吸将此溶液加入已事先弯好的玻璃管中,静置待琼脂凝结后便可使用。 2.溶液的配制 (a) H2SO4溶液(0.5 M)的配制:烧杯内放入475 mL去离子水,加入 浓硫酸25 mL,搅拌均匀待用; (b) NH4HCO3-NH4OH溶液的配制:烧杯中放入700 mL去离子水,加 入160 g NH4HCO3,65 mL浓氨水,搅拌均匀。 (c)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3.操作步骤 (1)用水砂纸打磨工作电极表面,并用无水乙醇棉擦试干净待用。 (2)将辅助电极和研究电极放入极化池中,甘汞电极浸入饱和KCl溶液 中,用盐桥连接二者,盐桥鲁金毛细管尖端距离研究电极1~2mm左右。 按图1连接好线路并进行测量。 (3)测碳钢在H2SO4溶液和NH4HCO3-NH4OH溶液中的开路电压,稳定 5min。 (4)在-0.9 V和1.2 V (相对饱和甘汞电极:SCE),以0.05,0.01和0.005 Vs-1的扫描速度测定碳钢在H2SO4溶液和NH4HCO3-NH4OH溶液中阳极极 化曲线。 (5)存储数据,转化为TXT文本,用ORIGIN软件做图。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绘制碳钢在H2SO4溶液和NH4HCO3-NH4OH溶液中阳极极化曲线;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题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题 1、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溶液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 相连,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2、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B、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C、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D、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3、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2e-=H2↑ B、Fe2++2e-=Fe C、2H2O+O2+4e-=4OH- D. Fe3++e-=Fe2+ 4、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止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措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5、如图, 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①若液面上升,则溶液呈性,发生腐蚀,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液面下降,则溶液呈性,发生腐蚀,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各情况,在其中Fe片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巩固 1、将金属A和金属B分别放入稀H2SO4中均有氢气生成。若将金属A和金属B相连后投入稀H2SO4中发现A被腐蚀;B未被腐蚀。关于B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A>B B、还原性B>A C、在后者装置中金属A发生还原反应,金属B发生氧化反应 D、金属B的表面上明显有气泡产生,金属A表面无明显现象 2、在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容易腐蚀的原因是() 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 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由铝经导线流向铜 D、铝铆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3、白铁皮(镀锌)发生析氢腐蚀时,若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6.5g锌被腐蚀 B、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氢气放出 C、有2.8g铁被腐蚀 D、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气体放出 4、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 + nH2O == M(OH)n+n/2H2↑ B、马口铁(镀锡)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5、用铝饭盒盛放醋酸,一段时间后饭盒被腐蚀,这种腐蚀属于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用铝饭盒盛放食盐(含水),一段时间后,饭盒被腐蚀,这种腐蚀属于_______,反应原理(用电极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分析白铁(镀锌)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用玻片盖住烧杯,首先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后来放出气体速率变慢,最后完全反应。接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分离出灰绿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变;最后得1.20g红色粉末。已知锌及其化合物与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回答: (1)白铁镀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玻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出气体的速度由快到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空气中加热灰绿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6)锌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因腐蚀出现红褐色锈斑。回答: (1)铁锅的锈蚀应属于________,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2)铁锅锈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正负电极反应产物会继续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