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含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

材料工业革命还引起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人了什么时代。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戈蒂耶第一个站出来热烈赞扬巴尔扎克的天才,此后乔治,桑、波德莱尔、福楼

拜、左拉都对他赞誉有加。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著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材料三该作品完成于1804年,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贝多芬在作品扉页写了“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是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得知后非常气愤,就把这几个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

材料四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一科学成就?与此有关的人物分别是谁?图3是谁的作品?

(2)材料二中巴尔扎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是什么?你还知道其他的文学家吗?请你写出一位文学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一部。

(3)材料三描写的内容为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结合材料四中贝多芬的名言,谈谈贝多芬具有什么品质。

(4)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为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1)万有引力定律;生物进化论。牛顿、达尔文、梵高。

(2)巴尔扎克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任答一部即可)

(3)《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具有直面挫折,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精神。

(4)符合题意的两项即可。可以从人性魅力;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直面挫折,意志顽强;富有创新精神的角度回答。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1、图2、图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牛顿与苹果”、图

2“人的进化”、图3《向日葵》;可知,图1反映的科学成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相关;图2反映的科学成就是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相关。图3《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

(2)根据材料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扎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的原因是巴尔扎克完成了一套名为“人间喜剧”的小说集,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还知道俄国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

(3)根据材料三“该作品完成于1804年,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贝多芬在作品扉页写了‘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写的内容为贝多芬为拿破仑所写的《英雄交响曲》;由材料四“我要扼

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可知,贝多芬具有直面挫折,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精神。

(4) 此题是开放牲题目,从科学家和艺术家严谨治学、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等角度回答即可。如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科学家、艺术家为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等。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牛顿、达尔文、梵高。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巴尔扎克。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贝多芬。解答第四问需要对世界近代史上科学家、艺术家精神品质的认识。

3.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

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4.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1)汽车。本茨。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5.(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创立进化论——

<3>创立相对论——

<4>创作《英雄交响曲》——

<5>英国的护国主——

<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珍妮纺纱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德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日本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答案】(1)<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

<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

<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

<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

<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

(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6.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材料二: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1)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取得哪些成就?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影响?

(3)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两个新时代,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①爱迪生法拉第本次莱特兄弟。②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活诸多领域,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研制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③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任意两点)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德国人卡尔本次发明了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等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了垄断,使资本主义国家步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所以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等等。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材料二: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济贫院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置),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贫民望而却步。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材料三:1908年英国议会正式批准养老金法,认为政府有责任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从而建立了国家养老金制度。1911年,英国正式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根据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保险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及非手工劳动者,涵盖范围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标准抚恤金(每月5先令,后来提高到10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在1919-1939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牧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的突出社会问题。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哪些特征?

(3)综合材料和所学,概括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1)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阶级矛盾激化。(答出任意2点意思相近即可。)

(2)特征:由教会负责实施到政府组织实施;逐步趋于完善;涉及领域逐步广泛;受益人口逐步增加;享受福利逐步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保证;逐步加强对儿童、低收人者和老人的保护等。(答出任意4点意思相近即可。)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从两方面回答,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的突出社会问题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阶级矛盾激化。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的内容可知,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特征是由教会负责实施到政府组织实施;逐步趋于完善;涉及领域逐步广泛;受益人口逐步增加;享受福利逐步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保证;逐步加强对儿童、低收人者和老人的保护等。(3)综合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8.科技是国之利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这一创新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英国人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2)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

【答案】(1)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步入“蒸汽时代”,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加重。(从积极与消极两面性回答)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摆在英国经济发展面前的“急迫的问题”是动力问题,

英国的自然资源不丰富,这就促进了英国的科技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广泛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2)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评价一件事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由材料二中“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流出了纯正的金子”“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可以看出思想家从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这个角度评价的,理解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由材料二中“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野蛮状态”,可以看出思想家从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这个角度来评价的,理解为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工人受到的剥削加重。

9.阅读材料,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材料一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材料二观察图片

材料三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 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经60多年治理….今天的伦敦,已经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式城市”。

——《伦敦雾霾是如何治理的?》思考: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根据以上材料,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的哪些做法?

【答案】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

碳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治理雾霾等环境问题,可以借鉴英国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内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利用清洁能

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回答。

10.探究二城市化

(1)城市化出现了哪些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认识工业化和城市化?

(2)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答案】(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无序扩张等现象。

注意:合理布局规划;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认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发展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和谐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2)有益的变化:人口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

有害的变化: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化出现了人口快速增长,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环境很差,城市无序扩张等现象。在城市化过程应该合理布局规划;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发展中要注意科学、合理、和谐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出现

了人口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教育的普及;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但是也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等。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而城市化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合理利用科技,趋利避害。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认识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 【教学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你知道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 1.教师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

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有哪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3.让学生阅读第19页的“人物扫描”,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 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教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第22页“知识拓展”中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材料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提问: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归纳: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技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师生归纳:汽车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 3.让学生阅读第20页的“相关史事”的内容,观察“1903年莱特兄弟的试验飞机”。让学生思考:飞机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师生共同归纳。 目标导学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教师介绍科学家诺贝尔及其贡献。 2.师生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课堂总结 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汽车和飞机的问世,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同学们更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作贡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7课《近代科学和文化》 说课稿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近代史,讲述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自此进入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强国行列,其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代科学文化蓬勃发展,逐渐繁荣起来。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园家的社会变化》、《近代科学与文化》三课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初步学会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近代科学与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第3课。本课主要讲了近代科学与文化成就,由“科学家”、“文学巨匠”、和“音乐美术大师”三部分构成。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等这些历史人物,让我们走近这些大师,了解那个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本课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近代科学与文化

近代科学与文化 优秀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 2.知道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及其代表著作; 3.知道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和荷兰杰出画家梵高及其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勤奋、坚持不懈等能力与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牛顿、达尔文、贝多芬等人物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本课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通过科学、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多个领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世界近代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 各领域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及其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②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使物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①著作:《物种起源》(1859年) ②观点:“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③意义: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①代表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②作品特点: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②讨论:托尔斯泰的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天才作曲家。 ①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②作品特点: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③《英雄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2.梵高:荷兰著名画家。 ①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②《向日葵》的艺术价值: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 ,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师组织题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配一段解说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与电有关) 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 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发电机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 1.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科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特科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提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知识。因此,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 一、内容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 1.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背景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磨工”,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探究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请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说说科学家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二: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古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教授说“我不会因祖先是一只猴子而感到羞愧,但我会羞于与一个运用极高天赋来混淆真理的人为伍。” 探究三: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2020部编版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含答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2. 人们把18 世纪60 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 化”首先开始于( ) A .棉纺织业 B .制呢业 C ?交通运输业 D .采矿业 3.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 .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4. 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 .爱迪生 B .哈格里夫斯 C .瓦特 D .斯蒂芬森孙 5. “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 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文中的“它”是() A .珍妮机 B .瓦特蒸汽机 C .蒸汽机车

D .汽船 6.随着沪宁城际高铁、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时代。饮水思源,火车的发明者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斯蒂芬森孙 C .爱迪生 D .瓦特 7.每天,呼啸奔驰的火车把人们送往四面八方。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是( )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气机车 D .磁悬浮列车 &“ ’旅行者号’机车拖着30多节小车厢正式试车……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 奋地跟着机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机车并驾齐驱。”这样生动的历史情景曾出现在( ) A. 18 世纪早期 B . 18 世纪晚期 C. 19 世纪早期 D. 19 世纪晚期 9. 19 世纪中期,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俄国 10.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 年的 5200 万磅增加到1840 年的4.59 亿磅。生铁产量1720 年为2.5 万吨,1840 年增至139.64 万吨。煤产量1700 年为260 万吨,1836 年增至3000 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 德国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他的代表作《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的渴望;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去感受他们的魅力。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洗对你们有所帮助,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列举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对作品的分析,认识作品的价值,培养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梵高的成就。 难点:认识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成就的价值。 导入新课 出示牛顿图片,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讲授新课 一、科学家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牛顿的主要成就和意义; 2.达尔文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牛顿主要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 他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意义: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达尔文的成就: 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 影响: 它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三)合作探究 阅读漫画,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 因为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观点,与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相悖。图二的自然和社会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 近代科学与文化历史教案二 过程与方法: 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特点;了解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和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通过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中的小字、史料、插图充分学习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们的贡献;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收集有关电和电器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感受电和电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中学会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新发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学习爱迪生、诺贝尔等科学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源领域的巨变和电器的发明。 【教学难点】 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每当同学们打开电灯读书,打开电视看节目,或者使用微波炉热食物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用电。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新课讲授

(一)电的应用 1.教师讲解:电的发现的背景:(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教师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教师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谁? 学生回答: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领域。1831年,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教师提问: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经历了哪些过程? 学生回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教师总结: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能一经问世就投入在生产领域,推动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 4.教师提问:在电力应用方面,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谁?(展示图片) 学生1回答: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学生2回答: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学生3回答:在电器发明方面,美国爱迪生在1879年制成耐用碳丝灯泡,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被誉为“发明大王”。 教师补充: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标志。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练习)(带答案解析)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南阳一模)恩格斯认为他的辉煌巨蓍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与他有关的一项是() A.巴尔扎克B.《复活》C.《物种起源》D.托尔斯泰 【答案】A 【解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展示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辉煌巨蓍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细节真实外,还更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故选:A。 2.(2019?莱芜区)如图反映了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一项理论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创建了微积分 C.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D.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C 【解析】题干给出的图反映了英国科学家牛顿的一项理论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力学领域,“牛顿三定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故选:C。 3.有人说:“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是( )

A.微积分 B.电磁感应原理 C.地心说 D.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天文、数学和力学方面。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故正确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史实,故选D。 4.19世纪,给“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以有力打击的理论是(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法拉第的电磁学原理 D.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促进了社会的竞争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2019柘城县期中)根据如图图书目录,判断该书是() A.《物种起源》B.《哲学通信》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天演论》 【答案】A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图书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判断该书是《物种起源》。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故选:A。 6.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他俩的对话与达尔文的什么观点有关?( ) A.万有引力定律

部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成功范例。 牛顿的主要成就: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及其理论贡献。

设问:图一漫画英国神学主教为什么要讥讽达尔文?图二自然和社会法则是怎样的? 提示:(1)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它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2)达尔文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达尔文的理论贡献:理论著作《物种起源》;核心理论“进化论”。 目标导学二:近代文学巨匠及其文学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巴尔扎克文学作品,赏析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材料展示:《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经典篇目。葛朗台是个被金钱异化了的吝啬鬼,靠投机钻营发了财。为了金钱,他甚至把女儿当诱饵,诱惑求婚者,从中渔利。葛朗台弥留之际还想把神甫的镀金十字架抢到手,因用力过猛而一命呜呼。葛朗台给女儿留下了巨额财富,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 设问:《人间喜剧》是怎样一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问题? 提示:《人间喜剧》是一部小说集,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和金钱罪恶三大主题。《欧也妮·葛朗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现象。 2.引导学生读教材和漫画,说说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 设问:《战争与和平》是谁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者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目标导学三:近代音乐美术大师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体验贝多芬音乐作品的主旋律。 材料展示:《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应法国大使邀请为拿破仑谱写的。在贝多芬的心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完成作品时,贝多芬在扉页上写下“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但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十分气愤,把扉页撕碎,扔在地上。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设问: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为什么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的扉页撕碎?作品如其人,该作品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理念? 提示:因为拿破仑称帝,实行专政独裁,他已经由革命者演变为独裁者,违背民主精神。表达了贝多芬崇尚民主,反对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维护人权的民主思想。 2.阅读教材,感悟梵高《向日葵》等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总结 一定的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都根植于时代的变迁,都与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状况紧密相联。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创作出经典作品,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贝多芬和梵高创作出杰出的音乐美术作品,给人以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知识综述 1688年光荣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仍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变革首先兴起于英国棉纺织业,进而扩展到了各个行业,以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尤其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一场社会变革。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欧美国家也相继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二、课程要求与教材解读 (一)内容标准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瓦特改进蒸汽机、火车与铁路时代到来、现代工厂制度诞生的基本史实,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初步理解现代工厂制度的概念。 3、感受技术革新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材解读 本课属于统编历史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上承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下启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是资本主义发展史教材分三个子目“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等角度,依次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发展的过程及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新教材与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精美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