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还原生产苯胺安全性评价(一)

硝基苯还原生产苯胺安全性评价(一)
硝基苯还原生产苯胺安全性评价(一)

硝基苯还原生产苯胺安全性评价(一)

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橡胶助剂、医药等行业。近年MDI的快速发展,苯胺需求量增长很快。目前国内苯胺生产均采用硝基苯气相加氢还原工艺。

苯胺生产过程涉及危险化学品氢气、硝基苯、苯胺,及高温、真空等特殊操作工艺,潜在的危险性较大。本文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1苯胺生产工艺

1.1化学反应方程式C6H5NO2+3H2→(催化剂)C6H5NH2+2H2O+Q1.2生产工艺流程1.

2.1硝基苯加氢还原硝基苯经预热和氢气以1:9(摩尔比)进入气化器,气化并加热至185-200℃,通入流化床。以铜作催化剂,气态硝基苯在流化床内发生加氢还原反应,控制流化床内中心温度220-270℃,H2≥90%。加氢反应产生的热量由废热锅炉产生1.3-1.7MPa 的饱和蒸汽,供气化器和后续精馏工序使用。流化床顶部出来的气态反应生成物经冷凝、冷却,液相为反应生成的苯胺和水,分层得到粗品苯胺。不凝气(H2≥90%)少量排放,其余压缩后,和新鲜氢混合循环使用。床内铜催化剂定期进行再生处理。1.2.2苯胺精制粗品苯胺从脱水塔顶泵入,控制脱水塔釜温度140-160℃,塔顶温度120-140℃,塔内真空度-0.06至-0.07MPa。当脱水塔釜液水分≤0.1%后,进入精馏塔精馏脱除重组份(硝基苯、联苯胺类等)。控制塔釜温度110-120℃,塔顶温度100-110℃,塔内真空度-0.09MPa以上。气态苯胺从塔顶蒸出冷凝得到成品;塔釜内的重组份定期排放,蒸馏回收苯胺后作为焦油。

以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对溴苯胺

2011级化学教育有机化学 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题目:以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对溴苯胺以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对溴苯胺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摘要对溴苯胺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常被用作染料原料,如偶氮染料、喹啉染料等,医药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等。本实验合成过程以硝基苯为原料,经历制备苯胺、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等中间体的过程,最终制得目标产物对溴苯胺。其合成过程经历硝化、还原、保护、溴代、去保护等多个步骤,可以制得纯度较高的对溴苯胺。同时,掌握了芳烃硝化、硝基的还原、氨基的保护与去保护、芳烃卤代等方法。通过实验可得,用此实验方法制备对溴苯胺,操作方法简单,可控性强。 关键词合成;对溴苯胺;硝基苯;苯胺;乙酰苯胺;对溴乙酰苯胺Abstract P-bromo-anilin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dyes were often used as raw materials, such as the azo dyes, kuilin dyes, medicine and synthetic organic intermediates, etc.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nitrobenzene in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preparation aniline, acetyl aniline, bromine acetyl aniline intermediates such as to the process, finally made of bromine aniline target product.

苯胺的制备

苯胺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1、掌握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原理和实验室法。 2、2、巩固水蒸汽蒸馏和简单蒸馏的基本操作,熟悉萃取分离技能。 二、实验原理 苯胺的制取不可能用任何直接的方法将氨基(-NH2)导入苯环上。而是经过间接的方法来制取,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是制备芳胺的主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溶液中用金属进行化学还原。常用锡-盐酸来还原简单的硝基化合物,也可以用铁-盐酸锡-盐酸法。 NO2 NH2 Sn/HCl 还原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三颈烧瓶,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拌器,Y型管,温度计,分液装漏斗,水蒸气蒸馏装置,油浴加热;硝基苯、还原铁粉、冰醋酸、乙醚、氢氧化钠、精盐等。 四、实验步骤 a、a、安装反应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注意安装装置的先后顺序】 b、b、按实验前预习时自己拟定的方案进行加料,反应,跟踪反应; c、c、结束反应,进行反应后处理(水蒸汽蒸馏); d、d、萃取分液溜出液,用蒸馏方法纯化目标产物。 五、操作重点及注意事项 1、本实验是一个放热反应,当每次滴加硝基苯时均有一阵猛烈的反应发生,故要慢慢加入与充分搅拌。 2、硝基苯为黄色油状物,如果回流液中,黄色油状物消失,而转变成乳白色油珠,表示反应已完全。

3、反应完后,圆底烧瓶上粘附的黑褐色物质,用1:1盐酸水溶液温热除去。 4、在20℃时每100gH2O中可溶解3.4g苯胺加粗盐为盐析。 5、本实验用粒状NaOH,干燥,原因是CaCl2与苯胺形成的分子化合物。 6、反应物内的硝基苯与盐酸互不相溶,而这两种液体与固体铁粉接触机会很少,因此充分振摇反应物,是使还原作用顺利进行的操作关键。 六、思考题 1、1、根据什么原理,选择水蒸汽蒸馏把苯胺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2、如果最后制得的苯胺中混有硝基苯该怎样提纯? 3、3、反应物变黑时,即表明反应基本完成,欲检验,可吸入反应液滴入盐酸中摇振, 若完全溶解表示反应已完成,为什么?

硝基苯

简单的说就是将硝基苯和氢气加热到200度左右,通入流化床反应器,在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很多种,你这里是活性铜)的作用下,在200-320度时生成苯胺。 反应化学式为C6H5NO2+3H2—-—- C6H5NH2+2H20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包括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以及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三种工艺。 催化剂 C6H5NO2+3H2—-—- C6H5NH2+2H20+Q 生产工艺:1,硝基苯加氢还原:硝基苯经预热和氢气以1:9(摩尔比)进入气化器,气化并加热至185~200℃,通人流化床。以铜作催化剂,气态硝基苯在流化床内发生加氢还原反应。控制流化床内中心温度220~270℃。H:≥90%。加氢反应产生的热量由废热锅炉产生1.3~1.7MPa的饱和蒸汽,供气化器和后续精馏工序使用。流化床顶部出来的气态反应生成物经冷凝、冷却。液相为反应生成的苯胺和水,分层得到粗品苯胺。不凝气(H:≥90%)少量排放,其余压缩后。和新鲜氢混合循环使用。床内铜催化剂定期进行再生处理。2,苯胺精制:粗品苯胺从脱水塔顶泵人。控制脱水塔釜温度140-160℃,塔顶温度120~140℃。塔内真空度一0.06至-0.07MPa。当脱水塔釜液水分≤0.1%后,进入精馏塔精馏脱除重组份(硝基苯、联苯胺类等)。控制塔釜温度l10~120℃。塔顶温度100~llO~C。塔内真空度一0.09MPa以上。气态苯胺从塔顶蒸出冷凝得到成品;塔釜内的重组份定期排放,蒸馏回收苯胺后作为焦油。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l~3 MPa和200—300 摄氏度等条件下,硝基苯和氢发生反应,苯胺的选择性>99%。具有运转费用低、投资少、技术成熟和产品质量好等优点,不足之处是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副反应和催化剂失活。国外大多数苯胺生产厂采用此工艺进行生产。 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法是汽化后的硝基苯与过量H:混合,进人流化床反应器,在260—280℃进行加氢还原反应生成苯胺和水蒸汽。该法较好地改善了传热状况,避免局部过热,减少副反应的生成,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不足之处是操作较复杂,催化剂磨损大,装置建设、操作和维修费用较高。我国绝大多数苯胺生产厂家均采用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进行生产。 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无水条件下硝基苯进行加氢反应生成苯胺,苯胺的收率为99%。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副反应少,催化剂负荷高,寿命长,设备生产能力大,不足之处是反应物与催化剂以及溶剂必须进行分离,设备操作以及维修费用高。 目前,成功应用于硝基苯加氢工艺的催化剂主要是还原态的铜基催化剂和贵金属铂系催化剂。

由苯胺设计合成对硝基苯胺

实验名称由苯胺设计合成对硝基苯胺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基1101 学号20110903215 姓名刘永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由苯胺设计合成对硝基苯胺的原理 2、掌握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分离方法 3、学会对有毒药品的操作和处理 二、预备知识 1、反应中各步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化合物 名称 分子量性状熔点℃沸点℃溶解度 水乙醇乙醚苯胺93.12 无色油 状液体 -6.3 184 微溶溶溶 乙酸酐102.09 无色透 明液体 -73.1 138.6 微溶溶溶 乙酰苯胺135.16 斜方晶 体 133.4 305 微溶于 冷水, 溶于热 水 溶溶 对硝基乙酰苯胺180.16 无色晶 体 100 215.6 微溶于 冷水, 易溶于 沸水 溶溶 邻硝基乙酰苯胺180.16 淡黄色 片状 94 100 微溶于 冷水, 易溶于 沸水 溶溶 对硝基苯胺138.12 淡黄色 针状 148.5 331.7 微溶于 冷水, 易溶于 沸水 溶溶 邻硝基苯胺138.12 橙黄色 针状 69.7 284.5 微溶于 冷水, 易溶于 沸水 溶溶 2、酰化反应的反应活性:酰氯>酸酐>酯>酰胺,故乙酰苯胺可由苯胺与酰氯、酸酐或冰醋酸来制备。在芳胺的反应中,常将氨基通过乙酰化反应保护起来,降低了氨基在亲电取代反应中的活化能力,以

防止氨基被氧化。由于乙酰基的空间位阻效应,酰胺基属于邻对位定位基,在苯环上往往选择性地生成邻对位取代产物。 三、实验原理 先以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合成乙酰苯胺,再经过硝化,水解得到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的混合物,再通过蒸馏,柱层析,或水蒸气蒸馏分离即可得到对硝基苯胺。 1、乙酰苯胺的制备 乙酸和苯胺的反应是可逆的,且反应速率较慢,可采用乙酸过量的方法和利用分馏柱将反应中生成的水蒸除,使平衡向水生成的方向移动而提高乙酰苯胺的产率。 2、硝化反应 乙酰苯胺与混酸反应,硝化的位置与温度有关。在低温(低于5℃)下产物以对硝基乙酰苯胺为主。硝化温度升高,邻硝基乙酰苯胺产物将增多。 3、水解反应:

对硝基苯甲酸的还原实验操作报告

实验操作报告 (对硝基苯甲酸制对氨基苯甲酸)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硝基苯甲酸的还原,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 2.掌握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由对硝基苯甲酸制备对氨基苯甲酸; 4.熟悉有机合成中的重结晶,抽滤,熔点测定等操作。 二.实验仪器 三口烧瓶(250ml),电子天平,四口烧瓶(1000ml),球形冷凝管,器械搅拌装置,油浴加热装置,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泵,玻璃棒,烧杯 三.实验试剂 对硝基苯甲酸,锡粉,浓盐酸,氨水,冰醋酸 第一次实验 1.实验过程 在操作台上搭制油浴加热装置,电动搅拌装置,回流加热装置 ①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4g对硝基苯甲酸,8g锡粉和20ml浓盐酸。 ②盖上活塞,打开电动搅拌装置、油浴加热装置的电源,通冷凝水。开始搅拌加热,设定回流温度95℃. ③大约半小时后,反应液变澄清。 ④停止反应,稍冷,把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开始时有悬浮状沉淀产生,到PH接近8时呈白色均匀沉淀,停止滴加。抽滤,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⑤在得到的滤液中慢慢滴加冰醋酸至PH=5,有白色晶体产生,用冰水浴冷却,抽滤,即得白色的对氨基苯甲酸晶体。用电子天平称量产物质量,m=0.4g。用熔点仪测定产物熔点,为184℃. ⑥重结晶。取产物将其加入单口烧瓶中,加入适量水,回流加热,待固体完全溶解,停止加热。冷却后,抽滤,得毛状白色晶体。测熔点,为185.6--186.6.熔点跟文献记载完全相符。 2.实验总结 产率为12.20%,产率过低。可能是由于对硝基苯甲酸未完全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 3.实验方案改进 采用TLC跟进反应进程。

第二次实验 实验过程 将实验装置中的三口烧瓶改为1000ml 四口烧瓶。 ①在1000ml 四口烧瓶中加入12g 对硝基苯甲酸,24g 锡粉和60ml 浓盐酸。 ②盖上活塞,打开电动搅拌装置、油浴加热装置的电源,打开冷凝水。开始搅拌加热,设定回流温度95℃. ③大约半小时后,反应液变澄清。 ④配制对氨基苯甲酸展开剂于层析瓶中。(正己烷9ml ,乙酸乙酯3ml ,另加两滴冰醋酸中和硅酸上的羟基,以便展开。) ⑤取一张TLC 层析板,用铅笔轻轻划一条线,距离一端约一厘米。用点样毛细管取适量对硝基苯甲酸,点到画线的左端上;另取一根点样毛细管,用镊子夹紧,从三口烧瓶中取适量反应液于画线的右端上。用镊子夹取层析板轻轻放入层析瓶中,注意铅笔线不能被层析液浸没。 ⑥两分钟后,用镊子轻轻取出层析板,打开紫外可见光灯,将层析板放于灯光范围内。观察到反应液点扩展为两个点,其中一个点与对硝基苯甲酸点齐平。说明反应液未完全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 ⑦继续加热回流,约一个小时之后。同上述⑤⑥步骤,进行TLC 跟踪,两个试验点扩展到齐平位置。说明对硝基苯甲酸完全转化为对氨基苯甲酸。 ⑧停止反应,稍冷,把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开始时有悬浮状沉淀产生,到PH 接近8时呈白色均匀沉淀,停止滴加。抽滤,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⑨在得到的滤液中慢慢滴加冰醋酸至PH=5,有白色晶体产生,用冰水浴冷却,抽滤,即得白色的对氨基苯甲酸晶体。在滤液中重新滴加冰醋酸,又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在同一布氏漏斗中抽滤,重复滴加多次,直至无白色沉淀析出。沉淀烘干后用电子天平称量产物质量,m=6.26g 。用熔点仪测定产物熔点,为184℃. 实验总结: 产率为63.62% 由文献中查得对氨基苯甲酸: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外观 :白色晶体 熔点 :186–189 °C 实验所得产率有很大提高,所测熔点略低于文献记载,说明产物含少量杂质。粗产物进行下一步酯化反应。 数据记录与结果处理(按第二次实验结果处理) 实际产量m =6.26g 理论产量m =g mol g mol g g 84.9/137/16712=? 产率? = %10084.926.6?g g =63.62%

苯胺及硝基苯挥发性说明

深圳市南油诺安电子有限公司 苯胺及硝基苯挥发性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而欧盟(EU)的定义为在20℃条件下,饱和蒸气压大于0.01KPa的所有有机物。 苯胺及硝基苯都是典型的挥发性有机物。即常温下都为液体,但能够挥发出一定浓度的雾状气液混合物蒸气。光离子(PID)气体探测器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本质上是测量其挥发出的雾状蒸气的浓度。在同一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高,则其挥发性越强,其产生的雾状蒸气浓度也越高。而同一种液体,其饱和蒸气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参见附图),同时挥发性也变得更强。 下表列出了部分常见化工产品在37.8℃(100F)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名称饱和蒸气压(KPa)@37.8℃(100F) 汽油(国4)40-85 苯24.37 丙酮53.32(39.5℃) 柴油0.689 煤油0.683 苯胺0.21 硝基苯0.13 (44.4℃) 可以看到苯胺和硝基苯在同样温度条件下,其饱和蒸气压还不到苯的百分之一,即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其挥发出的有机挥发物蒸气浓度也远远低于苯(约为百分之一的水平)。而苯和苯胺及硝基苯对于PID探测器的响应系数基本在同一级别(苯RF=0.5,苯胺RF=0.5,硝基苯RF=1.7)。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气温较低时),对于苯有良好反应的PID气体探测器对苯胺及硝基苯的响应值可能较低。但这并非是由于PID检测原理所导致,而是因为此时空气中的有机挥发物蒸气浓度确实很低,使用任何其他原理的气体探测器都不能得到比PID气体探测器更为理想的检测结果。 相应的解决办法是选用具有更高检测精度、更低量程的PID气体探测器,同时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低报警设定值。 附图: 苯胺的饱和蒸气压力(mmHg)与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安全技术分析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安全技术分析 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橡胶助剂、染料、感光化学品、医药、农药、炸药及聚氨酯等行业。由于市场需求较大,近几年改建、扩建及新建一批苯胺生产装置。但在苯胺及配套装置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加之生产工艺条件苛刻,装置及控制技术要求严格,使其生产过程事故具有突发性、灾害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苯胺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1 苯胺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以目前国内先进的35000t/a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生产装置为例。苯胺生产中的原料氢与系统中的循环氢混合经氢压机增压至0.2MPa后,与来自流化床顶的高温混合气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被预热到约180oC进入硝基苯汽化器,硝基苯经预热后在汽化器中汽化,与过量的氢气合并过热至180oC~200oC,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硝基苯被还原,生成苯胺和水并放出大量热,利用流化床反应器中的余热锅炉中的软水汽化产生蒸气带走反应热来控制反应温度在250oC~270℃。反应后的混合气与催化剂分离,进热交换器与混合氢进行热交换,用水冷却,粗苯胺及水被冷凝,与过量的氢分离,过量氢循环使用,粗苯胺与饱和苯胺水进入连续分离器,粗苯胺进入脱水塔脱水,然后进精馏塔精馏得到成品苯胺。苯胺水进共沸塔回收苯胺,废水中含苯胺≤500 mg/L,去污水车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 2 苯胺生产中的主要危险介质分析 苯胺生产中的危险介质主要是硝基苯、氢气和苯胺。 2.1 硝基苯 硝基苯的分子式为C6H5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1,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能溶于苯、乙醇及乙醚,难溶于水。有毒,多量吸人蒸气或经皮肤吸收都会引起中毒,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 常用的理化数据:相对密度1.205(25℃),熔点5.7℃,沸点210.9℃,闪点87.8℃(闭杯),爆炸下限1.8%(93.3℃),自燃点482℃,蒸气密度4.25 g/L。 危险特性:有毒,遇火种、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硝酸反应强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通风阴凉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日光曝晒并且与氧化剂、硝酸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破漏,引起中毒;误触皮肤立即用肥皂水洗涤。 2.2 氢气 氢气为无色无臭气体,极微溶于水、乙醇、乙醚,无毒、无腐蚀性,极易燃烧,燃烧时发出青色火焰,并发生爆鸣,燃烧温度可达2 000℃,氢氧混合燃烧火焰温度为2 100℃~2 500℃,与氟、氯等能起猛烈的化学反应。 理化常数:密度0.089 9g/L,熔点-259.18℃,沸点-252.8℃,自燃点400℃,爆炸极限4.1%~74.2%,最易引爆体积分数24%,产生大量爆炸压力的体积分数32.3%,最大爆炸压力0.73 MPa,最小引燃能量0.019 mJ,临界温度-239℃,临界压力1.307MPa。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室内使用或储存氢气,当有漏气时,氢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自然排出,遇到火星时会引起爆炸。 储运注意事项:氢气应用耐高压的钢瓶盛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切忌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氟、氯等分仓间存放,严禁混储、混运。 2.3 苯胺

硝基苯和苯胺

硝基苯生产工艺的选择 目前硝基苯生产主要采用混酸硝化法,一般有二种工艺,一是等温硝化,二是绝热硝化。绝热硝化与等温硝化相比有以下优点:硝化温度高于等温硝化,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混酸组成上绝热法含水高,硝酸浓度低,反应较温和,其最大优点是硝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不需要冷却,可用于废酸浓缩。 虽然绝热硝化具有许多优点,但该技术在国内没有得到成熟应用,如引进国外技术,技术转让费昂贵。经综合测算,采用绝热硝[wiki]化工[/wiki]艺,单位生产成本比等温硝化高200 元左右。因此,硝化部分选择等温硝化工艺。 1.苯胺生产工艺的选择 a)硝基苯铁粉还原法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质和约100℃温度下,硝基苯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苯胺,再经精馏得成品,所得苯胺收率为95%~98%,铁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但因存在设备庞大、反应热难以回收、铁粉耗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操作维修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反应速度慢、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但由于该法可以同时联产氧化铁颜料,我国有一小部分中小型企业仍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b)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它又包括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以及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三种工艺。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200~300℃、1~3MPa条件下,经预热的氢和硝基苯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粗苯胺,粗苯胺经脱水、精馏后得成品,苯胺的选择性大于99%。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反应温度较低,设备及操作简单,维修费用低,建设投资少,不需分离[wiki]催化剂[/wiki],产品质量好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反应压力较高,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副反应和催化剂失活,必须定期更换催化剂。目前国外大多数苯胺生产厂家采用固定床气相加氢工艺进行生产,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法是原料硝基苯加热汽化后,与理论量约3倍的氢气混合,进入装有铜-硅胶催化剂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在260~280℃条件下进行加氢还原反应生成苯胺和水蒸气,再经冷凝、分离、脱水、精馏得到苯胺产品。该法较好地改善了传热状况,控制了反应温度,避免了局部过热,减少了副反应的生成,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不足之处是操作较复杂,催化剂磨损大,装置建设费用大,操作和维修费用较高。我国除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外,其它生产厂家均采用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进行生产。 2.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150~250℃、0.15~1.0MPa压力下,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在无水条件下硝基苯进行加氢反应生成苯胺,再经精馏后得成品,苯胺的收率为99%。液相催化加氢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副反应少,催化剂负荷高,寿命长,设备生产能力大,不足之处是反应物与催化剂以及溶剂必须进行分离,设备操作以及维修费用高。 硝基苯生产工艺 一、硝化

苯胺、硝基苯废水处理

苯胺是其重要的胺类物质之一,苯胺类化合物更是芳香胺的代表,应用于制造染料、药物、树脂,还可以用作橡胶硫化促进剂亦是作为黑色染料使用等。因其氧化而带色,具有特殊的气味,毒性很大,对人体具有致癌作用,因此苯胺、硝基苯行业废水的治理也愈加严格,需要治理达标。那么,苯胺、硝基苯废水要如何处理,下面海普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硝基苯是易制爆品,也是重要的其本有机中间体。可作为染料、医药等中间体,硝基苯经氯化得间硝基氯苯,广泛用于农药等的生产。 环境中的硝基苯主要来自化工厂、染料厂的废水废气,尤其是苯胺染料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也会造成硝基苯的严重污染。硝基苯类化合物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色度高,COD高,生物降解难度大,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因此行业的废水的治理也愈加严格,要治理达标。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含苯胺及硝基苯废水通常采用单一的氧化法处理废水,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容阔含苯胺及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方式,将毒性高、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尽可能的降解或转化为易降解的物质,经过简单的处理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苯胺及硝基苯废水现状和困局: 苯胺及硝基苯,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工业、印染及农药生产等行业, 也是一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环境污染物。其废水水质复杂,含大量不可生化降解物质,具有COD浓度高、毒性高等特点,常规水处理技术难以治理,已成为工业废水处理难点。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废水排放标准及区域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日趋严格,为了保证应用苯胺及硝基苯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含不难及硝基苯废水治理技术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思路,近年来处理这类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光催化氧化、Fenton氧化法、吸

苯胺的制备

化学与环境学院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苯胺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硝基苯还原为苯胺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2、巩固水蒸气蒸馏和简单蒸馏的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包括反应机理) (一)芳胺的制取不可能用任何直接的方法将氨基(—NH2)导入芳环上,而是经过间接的方法来制备。将硝基苯还原就是制取苯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室常用的还原剂有铁—盐酸、铁—醋酸、锡—盐酸、锌—盐酸等。用锡—盐酸作还原剂时,作用较快,产率较高,不需用电动搅拌,但锡价格较贵,同时盐酸、碱用量较多。 锡—盐酸法:反应可能经过下列过程: 2C6H5NO2+3Sn+14HCl→(C6H5NH3)+ 2SnCl-2 6 +4H2O (C6H5NH3)+ 2SnCl-2 6 +8NaOH→2C6H5NH2+Na2SnO3+5H2O+6NaCl 铁—醋酸法: 4C6H5NO2+9Fe+4H2O?→ ?+H4C6H5NH2+3Fe3O4 苯胺有毒,操作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或吸入其毒气!若不慎触及皮肤时,应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及温水洗涤。 (二)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也是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但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不溶或难溶于水; (2)与水一起沸腾时不发生化学变化; (3)在100℃左右该物质蒸气压至少在10mmHg(1.33kPa)以上。水蒸气蒸馏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在常压下蒸馏易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 (2)含有较多固体的混合物,而用一般蒸馏、萃取或过滤等方法又难以分离。 (3)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的物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也难以分离。 在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通入水蒸气或与水一起共热,使有机物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这种操作称为水蒸气蒸馏。 【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仪器装置】 1、主要仪器:

硝基苯废水处理方案.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 (3)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3)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3) 1.2.1 物理法 (3) 1.2.2 化学法 (4) 1.2.3 生物法 (4) 第二章工程设计资料与依据 (5) 2.1 废水水量 (5) 2.2 设计进水水质 (5) 2.3 设计出水水质 (5) 2.4 设计依据 (6) 2.5 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6) 3.1 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6) 3.2 工艺流程说明 (7) 3.3 工艺各构筑物去除率说明 (8) 第四章构筑物设计计算 (9) 4.1 设计水量的确定 ...................................... 9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1 -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4.2 调节池 (9) 4.3 微电解塔 (10) 4.4 FENTON氧化池 (12) 4.5 中和反应池 (13) 4.6 沉淀池 (14) 4.7 生活污水格栅 (16) 4.8 生活污水调节池 (18) 4.9 生化处理系统 (19) 4.10 二沉池 (21) 4.11 污泥浓缩池 (22) 第五章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25) 5.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25) 5.2 主要设备一览表 (25) 第六章管道水力计算及高程布置 (26)

6.1 平面布置及管道的水力计算 (26) 6.2 泵的水力计算及选型 (28) 6.3 高程布置和计算 (31) 第七章参考文献 (34)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2 -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硝基苯,分子式为C5H6NO2,相对分子量为123,相对密度(水=1)1.20,熔点在5.7℃,沸点是210.9℃。硝基苯是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醉、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用于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环境中的硝基苯主要来自化工厂、染料厂的废水废气,尤其是苯胺染料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后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硝基苯类化合物化学性能稳定,苯环较难开环降解,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很难使之净化。因此,研究硝基苯类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十分必要。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1.2.1 物理法 对含高浓度硝基苯的工业废水,采用物理手段处理既可降低硝基苯的浓度,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又可以回收部分硝基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萃取法和汽提法。 对于吸附法,硝基苯废水处理研究中颗粒状活性炭、炉渣、有机膨润土等都是应用较多的吸附剂。赵钰等[1]在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染料废水的工程试运行中,COD平均值由209mg/L下降至119mg/L。 对于萃取法,目前一般采用多级萃取法或萃取法与其他方法协同处理。林中祥等人[2]用N5O3—苯做萃取剂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萃取两次可使硝基苯含量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对于汽提法,用于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工艺上较为可行。于桂珍等[3]利用汽提—吸附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实验表明,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汽提后的废水经碳黑吸附,废水中硝基苯含量可降至10mg/L以下,效果较好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 3 - 硝基苯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1.2.2 化学法

硝基苯和苯胺

硝基苯的性质: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相对密度 1.2037(20/4℃);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硝基苯由苯经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用作生产苯胺的原料。硝基苯毒性较强,吸入大量蒸气或皮肤大量沾染,可引起急性中毒. 蒸气压:0.13kPa(1mmHg44.4℃).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硝基苯的沸点较高,自然条件下的蒸发速度较慢,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对机械震动很敏感的化合物,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倾翻在环境中的硝基苯,会散发出刺鼻的苦杏仁味。80℃以上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倾倒在水中的硝基苯,以黄绿色油状物沉在水底。当浓度为5mg/L 时,被污染水体呈黄色,有苦杏仁味。当浓度达100mg/L时,水几乎是黑色,并分离出黑色沉淀。当浓度超过33mg/L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人员中毒。中毒的典型症状是气短、眩晕、恶心、昏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蓝,最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硝化反应是指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一NO2所取代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的范畴。 硝基苯经过零价铁还原,会生成苯胺,即C6H5NO2+3Fe+6HCl=C6H7N+3FeCl2+2H2O 苯胺,分子式:C6H7N。无色油状液体。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 1.02 (20/4℃),相对分子量93.128,加热至370℃分解。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饱和蒸汽压2kPa 苯胺更易降解 苯胺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氯化苯胺化法、硝基苯催化加氢还原法和苯酚氨解法。目前硝基苯加氢还原法为主要生产的方法。 苯胺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塑料、油漆、印染、农药和医药等行业。苯胺也是一种“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降解彻底,处理设备简单等特点在国内外被广泛关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用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来降解模拟苯胺废水。探究了实验过程中溶液的环境温度,pH值,氧化剂(过硫酸盐)的初始浓度和废水中常见阴离子等因素对苯胺降解的影响;在高温活化过硫酸盐条件下阐明了过硫酸盐氧化降解苯胺的机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在过硫酸盐体系中,苯胺的降解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在10-50℃的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高,苯胺的降解速率也增大。过硫酸盐浓度越大,苯胺降解速率越高。pH值对苯胺降解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强酸性条件下(pH3),苯胺基本没有得到降解;中性条件下苯胺的降解速率要大于弱酸性(pH5)和弱碱性(pH9)下苯胺的降解速率。强碱性条件(pH11)可以促进苯胺

硝基苯类 还原偶氮分光光度法

硝基苯类一稍基和二硝基化合物还原一偶氮光度法(B) 1.方法原理 在含硫酸铜的酸性溶液中,由锌粉反应产生的初生态氢将硝基苯还原成苯胺,经重氮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进行比色测定。以硝基苯为例,反应如下: 当测定含有苯胺类化合物的废水时,需测定两份样品,一份不经还原测苯胺类含量,另一份按本法将硝基苯类还原成苯胺类测定其总吸光度,在减去苯胺类的吸光度后,计算出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 本法测得结果为一硝基和二硝基类化合物,测定结果均以硝基苯表示。 2.干扰及消除 酚200mg/L以下、乙醇5%以下、甲醇2.5%以下、丙酮10%以下无干扰。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染料、制药、皮革及印染等行业废水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L。 4.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② 25m1具塞比色管。 5.试剂 ①盐酸(ρ=1.18g/ml)。②锌粉。 ③ 20%硫酸氢钾溶液。④10%硫酸铜溶液。⑤ 10%氢氧化钠溶液。

⑥5%亚硝酸钠溶液:称取1.0g亚硝酸钠溶于20m1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不要超过三周。 ⑦2.5%氨基磺酸馁溶液:称取2.5g氨基磺酸钱溶于l00m1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放置时间不要超过三周。 ⑧2% N- (1-萘基)乙二胺溶液:称取10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水中,在沸水浴上加热使成澄清液,加水至50m1,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当颜色加深或出现沉淀时,需重新配制。 ⑨精密pH试纸(pH范围0.5-5.0)。 ⑩硝基苯标准溶液:取l0ml乙醇于25m1容量瓶中,盖紧瓶塞,精确称重。加入2-3滴硝基苯,盖紧瓶塞再称重。用0.lmol/L硫酸溶液稀释至标线,摇匀。使用时,再用0.lmol/L硫酸溶液稀释,配制成每毫升含0.l00mg硝基苯的使用液。 6.步骤 (1)校准曲线的绘制 ①吸取1.00ml硝基苯使用溶液(每毫升含0.l00mg)于50m1锥形瓶中,加水至20ml,加入浓盐酸2.0m1,锌粉0.5g, 10%硫酸铜溶液2滴,摇匀。放置15min,过滤,滤液收集于50m1容量瓶中,用水洗涤滤纸三次,稀释至标线,混匀。 ②吸取0、1.0、2.0、3.0、4.0、5.0、10.0ml分别置于25m1比色管中,加水至0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至出现白色絮凝状沉淀(pH5)加水至标线,摇匀。加lml 20%硫酸氢钾溶液混匀,待白色沉淀消失。加5%亚硝酸钠溶液1滴,摇匀。放置3min,加2.5%氨基磺酸铵溶液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安全技术分析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2215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安全技术 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苯胺的安全技术 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橡胶助剂、染料、感光化学品、医药、农药、炸药及聚氨酯等行业。由于市场需求较大,近几年改建、扩建及新建一批苯胺生产装置。但在苯胺及配套装置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加之生产工艺条件苛刻,装置及控制技术要求严格,使其生产过程事故具有突发性、灾害性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苯胺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硝基苯

硝基苯 一标识 中文名硝基苯 英文名nitrobenzene 分子式C6H5NO2 相对分子量123.11 CAS 号98-95-3 结构式 CH3CH3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引起溶血及肝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皮肤粘膜紫绀、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中毒后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中毒性肝炎。慢性中毒: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慢性溶血时,可出现贫血、黄疸;还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四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可燃闪点(℃) 87.8 爆炸下限(%)1.8(93℃) 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11.0 最小点火能(mJ)0.31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硝酸反应强烈。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5[皮] 前苏联MAC(mg∕m3)3 美国TVL-TWA OSHA 1ppm,5mg/m3[皮]; ACGIH 1ppm,5mg/m3[皮] 美国 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九理化性质 熔点(℃) 5.7 沸点(℃) 210.9 相对密度(水=1)1.2 相对密度(空气=1) 4.25 饱和蒸气压(kPa) 0.13(44.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力

含硝基苯、苯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硝基苯、苯胺污染物废水的处理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含硝基苯、苯胺类污染物废水的处理、也可应用于TDI、硝基苯、苯胺等化工装置的工业化生产中。 基本原理 还原反应的催化剂采用含金属铁的CHA-2X型催化剂,并控制废水的酸碱度为3~4,通入空气进行搅拌,发生如下电化学反应:Fe-2e →Fe2+,2H+2e-→H,新生态的H可与废水中的硝基苯类物质发生加氢反应生成苯胺类物质,以易于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催化氧化反应加入的H2O2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很强的·OH自由基,·OH自由基能将有机污染物直接氧化成无机物,或将其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H2O2再与催化剂构成氧化体系,会产生更高浓度的·OH自由基,对有机物的降解更加彻底。使硝基苯、苯胺最终降解为CO2,H2O,N2等物质。 在中和絮凝沉淀工序中,中和剂采用氢氧化钠,废水的酸碱度为pH7~9,并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等阴离子絮凝剂,使还原反应产生的Fe2+已被氧化成Fe3+,Fe3+又是良好的絮凝剂,能形成具有较高表面能的以Fe3+水解产物为凝胶中心的胶粒或微絮体,进一步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以降低其表面能,最终聚结成较大的絮体沉淀,实现固液分离。 工艺流程

1、调节酸碱度:将生产装置产生的含硝基苯、苯胺类污染物的废水先用硫酸调节酸碱度到pH=3~4; 2、还原反应:将调节酸碱度后的废水由污水泵送入填充有含铁、铜、锌组分的催化剂和焦炭的还原处理器进行还原处理,同时吹入适量空气进行搅拌; 3、催化氧化:还原处理后的废水再用硫酸调节酸碱度至pH=3~4后,再将废水送入填充有含铁、铜、锌组分CHA-1型催化剂和焦炭的催化氧化处理器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同时加入一定浓度和定量的 H2O2,吹入空气进行搅拌; 4、中和絮凝沉淀:经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废水用氢氧化钙中和剂和絮凝剂进行中和絮凝沉淀后固液分离; 5、固液分离:分离的清液检测后直接排放或二次利用、污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

硝基苯废水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 (3)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3)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3) 1.2.1 物理法 (3) 1.2.2 化学法 (4) 1.2.3 生物法 (4) 第二章工程设计资料与依据 (5) 2.1废水水量 (5) 2.2设计进水水质 (5) 2.3设计出水水质 (5) 2.4设计依据 (6) 2.5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6)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6) 3.1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6) 3.2工艺流程说明 (7) 3.3工艺各构筑物去除率说明 (8) 第四章构筑物设计计算 (9) 4.1设计水量的确定 (9)

4.2调节池 (9) 4.3微电解塔 (10) 4.4FENTON氧化池 (12) 4.5中和反应池 (13) 4.6沉淀池 (14) 4.7生活污水格栅 (16) 4.8生活污水调节池 (18) 4.9生化处理系统 (19) 4.10二沉池 (21) 4.11污泥浓缩池 (22) 第五章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25) 5.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25) 5.2主要设备一览表 (25) 第六章管道水力计算及高程布置 (26) 6.1平面布置及管道的水力计算 (26) 6.2泵的水力计算及选型 (28) 6.3高程布置和计算 (31) 第七章参考文献 (34)

第一章处理工艺的文献综述 1.1含硝基苯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硝基苯,分子式为C5H6NO2,相对分子量为123,相对密度(水=1)1.20,熔点在5.7℃,沸点是210.9℃。硝基苯是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醉、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用于溶剂,制造苯胺、染料等。环境中的硝基苯主要来自化工厂、染料厂的废水废气,尤其是苯胺染料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硝基苯。 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后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硝基苯类化合物化学性能稳定,苯环较难开环降解,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很难使之净化。因此,研究硝基苯类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十分必要。 1.2处理硝基苯的技术方法现状 1.2.1 物理法 对含高浓度硝基苯的工业废水,采用物理手段处理既可降低硝基苯的浓度,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又可以回收部分硝基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萃取法和汽提法。 对于吸附法,硝基苯废水处理研究中颗粒状活性炭、炉渣、有机膨润土等都是应用较多的吸附剂。赵钰等[1]在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染料废水的工程试运行中,COD平均值由209mg/L下降至119mg/L。 对于萃取法,目前一般采用多级萃取法或萃取法与其他方法协同处理。林中祥等人[2]用N5O3—苯做萃取剂对硝基苯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萃取两次可使硝基苯含量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对于汽提法,用于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工艺上较为可行。于桂珍等[3]利用汽提—吸附法处理硝基苯废水,实验表明,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汽提后的废水经碳黑吸附,废水中硝基苯含量可降至10mg/L以下,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