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隐仙派中的混元抟气桩是通过顺

武当混元抟气桩


武当太乙隐仙派中的混元抟气桩是通过顺、 逆两种深长呼吸的练习来增
加内气,使身体充实,内力雄厚。 再通过身体旋转的练习使内气转化成“螺
旋内劲”,用于增强技击时发力的“穿透性”。
“贯气”,是通过吸气、闭气的练习来增加人体内部的能量,使人身体像“充
气的皮球”,极有弹性,从而使“气力”转化成“功力”。炼出“丹田真气”后,
不但内功大增,抗击打能力增强。还具有了 “辟谷不食”与抵御风寒之功
效!
一、 混元抟气桩训练:桩分三步程序,(一)逆式呼吸;(二)顺式呼吸;(三)旋身
抟气法。此功一个星期左右会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等现象 ,过十几天便
会消失,恢复正常。
(一)逆式呼吸训练:(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不可过大。双手自然放于体侧,
全身放松,头顶正直,双目平视远方,自然呼吸一二分钟左右(图 1)。(2)双手由体侧上抬,同时双膝微向下屈蹲。双手
抬至小腹前停止,双手心向下,双臂略内弯(图 2、图 2 侧)。(3)接着开始运气调息,用逆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内收,
呼气时小腹外鼓)。吸气,一边吸气一边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数到七时气吸满。稍停后,缓慢呼气。如
此反复练习。注意:一定要默数,不要数出声,以下训练要求相同。




练习要点:(1)吸气时,意想丹田真气由丹田(小腹)上升经胸,颈,至头顶百会穴处,呼气时意想一股清新之气下落至丹
田。(2)吸气时小腹应尽力内收,呼气时尽力外鼓,可以用人为之力。 (3)吸气与心中默数应同时进行,缓缓吸气,不可有
停顿。呼气时不数,但也必须细慢匀长。(4)由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开始,接着吸气默数二、二、三、四、
五、六、七,直至七、二、三、四、五、六、七为一轮练习。开始练习一轮即可 ,功夫深时最多可练习三轮。练完
后恢复自然呼吸,接练下式。
(二)顺式呼吸训练:练毕“逆式呼吸”。(1)双手由小腹缓缓上抬至胸前停止。上抬时双手缓缓内翻转 ,右掌心向内,手
指相对,环抱于胸前(图 3)。(2)运气调息,用“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尽力外鼓,呼气时尽力内收)。(3)缓缓吸气,
边吸气边在心中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数到九时气吸满,稍停,然后放松呼气。(4)一直练习
到九、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为一轮。
练习要点:(1)吸气时意念一股清新真气由头顶百会穴吸入丹田之中。(2)吸气与默数应同时缓缓进行。(3)呼气应细

慢匀长。(4)最多练习三轮即可。(5)练完后恢复自然呼吸,接练下式。

(三)旋身抟气训练:(1)双手保持环

抱姿势不动,以腰带动上身向右转,边转边在心中默数一、二、三、四……,数到四
时双腿成右弓步,左腿伸直(图 4、图 4 侧)。(2)上动不停,数五、六、七、八时重心后坐,变成左腿弯曲,右腿伸直虚
步姿势(图 5、图 5 侧)。(3)数完后向左转还原。(4)接着按上述要领向左旋转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5)如此左右边转边数至八、二、三、四、五、七、八为一轮。
练习要点:(1)从一数至八时,随身体转动时吸气,还原时呼气。(2)一次练习三轮即可。(3)双脚始终站牢不动,只是用
腰带动上体左右旋转。
二、贯气训练:(一)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于体侧,全身放松,头顶正直,双眼平视远方,同(图 1)。如此静立自
然呼吸一分钟左右。(二)做深呼吸三次,即吸气时应尽力外鼓小腹,呼气时小腹内收,尽量把腹中余气呼出。(三)三次
深呼吸后,第四次不吸不呼时,先将小腹用腹肌尽力鼓起,然后再用鼻深吸一口气入腹中 ,以此气再将小腹撑起 ,然后
喉中做吞咽一次。 注意,吸气不可太急,要慢慢吸入小腹中,另外吞咽时只是干咽,口中没有口水,只是像咽食物一样的
干咽。(四)吞咽后向下压住腹中气团,小腹一直鼓着不放,用鼻自然呼吸,但喉中却如有金锁封闭住腹中气团。然后
双膝微屈,上身略微下坐,保持不动。(五)尽量鼓腹闭气,待忍不住时,可放开小腹及咽喉,长呼气。并张开嘴念“哈”字,
将小腹中气用口呼出,连呼三次,念哈字三次,中间须一吸接一呼,然后恢复自然呼吸。
从(二)至(五)为一次练习,每天早晨空腹练六次,连续练三天,再接练下一步。
注意:一定要先鼓腹,然后再吸气入腹,然后咽气封气再自然呼吸,腹中一直充盈气团,次序不可错,否则无益,而且会有
损身体健康。
(六)按上述贯气鼓腹 ,闭气自然呼吸练习到 (三)时,将双手由体侧向前向上托起 ,托起至胸前停 ,掌心向上,屈肘相对
(图 6),随双手上托的同时,使胸腔隆起,凝住不动,以鼻自然呼吸。(七)至忍无可忍时,再呼出胸中余气。呼气时不可太
快,要缓缓呼出,一吸接一呼。胸部贯气每天练六遍 ,练胸部贯气时要先练腹部贯气,然后再接练胸部贯气,连续练三
天。




说明:如果腹部贯气能达 5 分钟,胸部贯气能达 2 分钟,便具备御寒能力。 而且在格斗时,可随时贯气,既可抗击打又可
充实拳脚之劲力,练习其他拳法也可由于“内气充实”而事半功倍。贯气练习熟练后,就不必天天专门练习了,而是可
以随时贯气,用于对敌格斗或他用。
三、“内气鼓荡”排打训练:如果练习者想进一步加强身体抗击能力,可以
在练完上述功法后,练习以下排打训练。久
练不但具有极强抗

击功效,而且还使内脏得到锻炼,使身体健壮。
(一)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双目平视,双脚站稳不动。以腰带动上身向左转,同时,右手握
拳顺势向左前方抬起,左手顺势向右后方抬起。双手虚握拳离身体约 50 公分左右,当上身左转至 45 度不能转动时,
顺势以右拳虎口处向腹部击打,左拳向腰后命门处击打。 双手同时击打。 转身时以鼻深长吸气,击打同时以鼻“喷气”,
同时腹部及后腰 “鼓荡”,全身瞬间一紧 ,马上放松 ,接着向右转身 ,吸气,左拳击打腹部 ,右拳击打后腰 ,同时“喷气”鼓
荡。注意:左右转身,只是以腰带动上身转动,双脚应站牢不动。双拳击打应用松柔之力,不可僵硬,像抡鞭子一样。注
意击打应由轻到重,循序渐进。
(二)下肢同上。吸气,同时双拳以拳轮(即小指一侧)击打腹部,同时喷气。由小腹开始向上击打到双乳下止。每击一
下,“喷气”鼓荡一次。共击八次为一轮。打完后复由小腹开始向上击打,这样共击四轮停止。击打应用松柔之力。
(三)下肢同上。双手握拳放于后腰“命门外”,拳眼对着后腰。吸气,双拳抬起,击打后腰,同时喷气鼓荡。由下至上共
击八次,击打到双手不能上抬时停止。八次击打为一轮,共打四轮。
如果没有充足时间,那么“内气鼓荡”排打可以不练习,只练“贯气”也可练出抗击能力。“内气鼓荡”排打训练,只是使
训练时间缩短,见效更快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