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技术状态文件清单

8.技术状态文件清单
8.技术状态文件清单

技术状态文件清单

技术状态管理办法

技术状态管理方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受控标识处: 分发号: 1.0目的

1.1为加强研制和生产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保证产品研制和生产质量,防止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 的标识、控制、记实、审核失控,特制定本办法。 2.0范围 2.1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过程。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和领导技术状态管理工作。 3.2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3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4档案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档,及归档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5检验部门负责有关技术状态的记实和监控。 3.6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0术语 4.1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4.2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诸如使用范围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4.3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性,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性状、配合、公差、重量等。 4.4技术状态项目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4.5技术状态管理 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下述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a.技术状态标识; b.技术状态控制; c.技术状态记实; d.技术状态审核。 4.6技术状态标识 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 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号;发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4.7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对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动。 4.8技术状态记实 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医疗器械认证技术文件资料清单

医疗器械认证技术文件资料清单 1、文档封面; 2、文档目录; 3、认证申请书;(我司将提供表格,请参照填写即可) 4、企业简介及欧洲代理名称、联系方式; 5、企业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6、设备全图、外观尺寸图、总装图、主要部件图及零部件清单; 7、电气原理图、控制原理图、电控箱布局图、电路图等及电器元器件清单; 8、产品手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文件; 9、 CE符合性声明(我司将辅导企业进行宣告); 10、产品名称、分类及引用技术标准条款等的简要描述; 11、产品概述(包括类型和预期用途); a) 产品的历史沿革; b) 技术性能参数; c) 产品配合使用的附件、配合件和其它设备清单; d) 产品的图示与样品; e) 产品所用原材料及供应商; 12、该产品生产、制造使用的欧盟协调性标准或其它标准清单; 13、风险分析评估结论和预防措施(EN1441 产品服务危险分析报告); 14、生产质量控制; a) 产品资料和控制文档(包括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b) 产品的灭菌方法和确认的描述;

c) 灭菌验证; d) 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e) 产品稳定性和效期的描述; 15、包装和标识; a) 包装材料说明; b) 标签; c) 使用说明书; 16、技术评价; a) 产品检验报告及相关文献; b) 技术概要及权威观点; 17、潜在风险评价; a) 产品潜在风险测试报告及相关文献; b) 潜在风险的概要及权威观点; 18、临床评价; a) 产品临床测试报告及相关文献; b) 临床使用概述及权威观点; 1)临床研究(包括:物理性能,生化、药理、药动及毒性研究,功效测试,灭菌合格证明,药物相容性等); 2)生物兼容性测试(A)EN30993 第一部分要求:细胞毒性、感光性、刺激-皮内反应、急性全身中毒、致热性、亚急性中毒、遗传毒性、植入溶血性;B)支持测试:慢性中毒、致癌性、再生性/生长性毒素、生物动因退化); 3)临床资料(需要临床研究或描述临床研究);

XX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计划doc

密级: 阶段: 版次: X X X技术文件 XXX-XXX-GLXX-2011 XXX系统 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第x研究所 2011年03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项目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共 15 页 拟制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化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 军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目次 前言 ...................................................................................................................................... II 1 目标 (1) 2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 (1) 2.1 组织 (1) 2.2 所内各部门职责 (1) 2.3 技术状态控制组职责 (2) 3 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任务 (2) 4 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程序和内容 (2) 4.1 审查并确定技术状态基线 (2) 4.2 确定技术状态基线的原则 (2) 4.3 技术状态基线确定时机及相互关系 (3) 4.4 功能基线建立 (3) 4.5 分配基线建立 (3) 4.6 产品基线建立 (4) 4.7 技术状态标识 (4) 4.8 文件的签署 (4) 5 技术状态控制 (4) 5.1 技术状态控制原则 (4) 5.2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 (4) 5.3 偏离和超差控制 (6) 5.4 研制过程技术状态纪实控制 (7) 5.5 技术状态审核 (7) 6 技术状态管理工作计划 (8) 7 技术状态项目清单 (9)

国军标技术状态管理(1).doc

国军标 技术状态管理内容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质量:日期: 标准化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引言 1.1 基本要求 1.2 一般信息 2.程序和规定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2.2 技术状态管理组件机构 2.3 技术状态项目选择准则 2.4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2.5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3.技术状态标识 3.1 技术状态项目规范树 3.2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3.3 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3.4 制定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符 3.5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编写技术状态文件 3.6 发放技术状态文件 4.技术状态控制 4.1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原则 4.2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分类 4.3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程序 4.4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提出 4.5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实施 4.6 技术状态偏离的控制 4.7 超差特许的控制 5.技术状态记实 5.1 技术状态记实内容 5.2 技术状态记实记录 5.3 技术状态记实报告 5.4 技术状态记实实施 5.5 技术状态记实分析 6.技术状态审核 6.1 一般要求 6.2 审核内容 6.3 技术状态审核实施 7.相关文件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1 引言 1.1 基本要求 a)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 出能全面反应其在某一特定时刻确定下来的技术状态文件和管理计划,并明确建立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其中功能基线应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分配基线应与《研制任务书》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并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的全部更改都具有可追溯性。 b)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是按照GJB 3206-98 标准的要求指定的,应是符合合同要求,计划 要明确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并明确对技术状态标示、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合的管理计划。 1.2 一般信息 a)适用的军用武器装备系统、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项 目说明,即能满足最终使用性能并指定为单个实体的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的技术状态管理,具体分为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b) 重要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间安排:包括初样/正样的方案论证评审、关键技术(包括 关重件特性)实施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产品技术鉴定、重要设计(涉及产品性能技术指标)的更改评审、产品改进方案评审等,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制/生产活动; c) 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目的在于准确适时有效地贯彻公司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确保 产品技术状态受控。 d)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控制范围适用于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 中的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e) 相关文件: GJB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3206 技术状态管理 GJB 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2 程序和规定 公司编制并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包括与顾客订购方或供方取得一致意见的技术状态 管理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a)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b)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c) 技术状态管理项目选择准则; d)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 e)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公司制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规定了主题内容适用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定义、职责、工作程序与要求、控制记录等。其中主题内容为:描述军品技术状态要求,建立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内容和控制程序;适用范围为: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合同环境和自主开发环境下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2.2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技术资料清单

第一部分开工前资料 1、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2、施工合同 3、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4、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质量监督登记书 6、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施工图会审记录 9、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0、开工报告 11、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技术交底记录 14、测量定位记录 第二部分质量验收资料 1、地基验槽记录 2、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3、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5、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6、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6、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8、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三部分试验资料 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砂、石检验报告 3、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4、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

5、各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砂浆试件强度统计表及试验报告 7、砖、石、砌块强度试验报告 8、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及钢筋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报告 9、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10、桩基工程试验报告 11、钢结构工程试验报告 12、幕墙工程试验报告 13、防水材料试验报告 14、金属及塑料的外门、外窗检测报告(包括材料及三性) 15、外墙饰面砖的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16、建(构)筑物防雷装置验收检测报告 17、有特殊要求或设计要求的回填土密实度试验报告 18、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试验报告 19、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20、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1、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22、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23、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24、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25、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26、照明全负荷试验记录 27、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 28、电气设备调试记录 29、电气工程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0、制冷、空调、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31、制冷设备试运行调试记录 32、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 33、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34、电梯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35、电梯负荷试验、安全装置检查记录 36、电梯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7、电梯试运行调试记录 38、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试运行记录 39、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调试记录 40、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所必须的其他测量、测试、检测、检验、试验、调试、试运行记录 第四部分材料、产品、构配件等合格证资料 1、水泥出厂合格证(含28天补强报告) 2、砖、砌块出厂合格证 3、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套筒出厂合格证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1 引言 1.1基本要求 a)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出能全面反应其在某一特定时刻确定下来的技术状 态文件和管理计划,并明确建立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其中功能基线应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分配基线应与《研制任务书》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并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的全部更改都具有可追溯性。 b)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是按照GJB 3206-98标准的要求指定的,应是符合合同要求,计划要明确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并明确对技术状态标示、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合的管理计划。 1.2一般信息 a)适用的军用武器装备系统、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项目说明,即能满足最终使用性能并指定为单个实体的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的技术状态管理,具体分为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b) 重要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间安排:包括初样/正样的方案论证评审、关键技术(包括关重件特性)实施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产品技术鉴定、重要设计(涉及产品

性能技术指标)的更改评审、产品设计更改评审等,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制/生产活动; c) 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目的在于准确适时有效地贯彻公司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技术状态受控。 d)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控制范围适用于公司军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e) 相关文件: GJB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3206 技术状态管理 GJB 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2 程序和规定 公司编制并执行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包括与顾客订购方或供方取得一致意见的技术状态 管理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a)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b) 技术状态管理组织机构; c) 技术状态管理项目选择准则; d)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 e)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技术状态管理办法

技术状态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加强研制和生产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保证产品研制和生产质量,防止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的标识、控制、记实、审核失控,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军、民品研制和生产过程。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和领导技术状态管理工作。 3.2 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3 工艺部门负责工艺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4 档案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档,及归档文件的标识、控制和记实。 3.5 检验部门负责有关技术状态的记实和监控。 3.6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研制和生产过程技术状态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术语 4.1 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4.2 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设计约束条件和使用保障要求。其中包括诸如使用范围等性能指标以及可靠性、维修性和安全性等要求。 4.3 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性,如组成、尺寸、表面状态、性状、配合、公差、重量等。 4.4 技术状态项目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 4.5 技术状态管理 对技术状态项目进行的下述技术的和管理的活动: a. 技术状态标识; b. 技术状态控制; c. 技术状态记实; d. 技术状态审核。 4.6 技术状态标识 所进行的下述活动:选择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指定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接口文件)的标识号;发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4.7 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基线建立后,为控制技术状态项目的更改而对提出的更改建议(工程更改、偏离、超差)所进行的论证、评定、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动。 4.8 技术状态记实 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 4.9 技术状态审核 为确定技术状态项目是否符合其技术状态文件所进行的检查。 4.10 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技术状态项目的要求、设计、生产和验证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1

软件项目管理输出文件清单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输出文件: 《软件项目管理计划》: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以及管理制度 《软件项目文档管理规范》:软件项目技术文档撰写以及管理的规范 一、策划阶段: 1.《可行性研究报告》:关注软件项目的目的、必要性和依据等 2.《项目开发任务书》:明确项目名称、种类、需求规格说明等 3.《软件开发计划书》:根据软件设计的开发计划的相关内容进行撰写 4.《配置管理计划》:根据GJB《军用软件配置管理》的相关内容编写 二、设计阶段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概要和详细的设计 2.《产品验收测试大纲》:根据产品验收测试大纲的编写规范制定 3.《可靠性保证大纲》:如果客户有明确要求,需要按照相关标准编写 三、软件编码与测试阶段 1.软件源程序: 2.《开发进度月报》 3.《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对软件项目的开发进行总结形成报告 4.《单元测试记录》:对软件单元进行测试并形成记录 5.《集成测试记录》:对软件进行集成测试并形成记录 6.《测试分析报告》: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7.《软件维护手册》:软件维护中注意的问题以及使用的方法 8.《软件问题报告》:维护过程中软件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形成报告 9.《软件修改报告》:对软件维护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形成的报告 10.《产品终检申请审批表》:执行产品最终检验程序 11.《产品最终检验报告》 四、交付及交付后活动 1.《用户培训记录》:对用户进行软件软件产品使用培训并进行记录 2.《项目质量考核表》:执行质量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3.《产品维护记录》:当交付后产品出现故障时,项目组负责维护及检验测试并做记录 五、项目总结鉴定 1.《产品技术说明书》:根据相关技术文档编写规范,撰写的该产品使用的相关技术的说明书 2.《产品试用报告》:试用一段时间后,项目组负责收集,由用户提供 3.《项目总结报告》:根据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报告

IVDD技术文件清单

Listing of required documentation in a Technical Construction File for CE marking acc. to IVDD 按照IVDD进行CE 标志认证所需要提供的技术文档清单 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device 器械的一般描述 包括产品的型号、规格,产品在国内的注册和生产状况等。 2. Description of intended use 预期用途的描述 Class of device, 设备的分类 applied classification rule and justification 选择分类的规则和依据 3. Description of accessories (if applicable) 附件的描述(如适用) 产品的附件清单,附件的更换描述。 4. Description of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controls: 生产方法和控制的描述: a) Description of process 过程的描述 b) List of procedures and instructions 程序和说明的列表 c) Provisions to control subcontractors 供应商控制的规定 5. Answers to essential requirements 对基本要求的符合性 6. List of applied standards 适用标准清单 7. Risk analysis 风险分析(参考EN 14971:2007) 8. Specification of materials 材料的详细说明 9.Photos, drawings and diagrams 照片、图纸和原理图 10. Labelling 标签(参考EN 980:2007) 11. Description and Validation of Packaging 包装的描述和确认 12. Instructions for use 说明书 13. Lifetime and/or shelf-life 使用期限和/或保存期限 14. Sterilization validation (if applicablee) 灭菌确认(如适用)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的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的归口管理。 3.2技术总监负责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批准。 3.3、办公室负责技术状态文件的存档保管和发放控制。 4、技术状态项目的选择 4.1、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项目的选择。 4.2、技术状态项目选择的时机 高层次的技术状态项目应在论证阶段或方案阶段的初期选定,较低层次的技术状态项目应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或其之前选定。 4.3、技术状态项目选择原则 4.3.1、技术状态选择的总的准则是选择那些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能被单独管理,以达到项目总的最终使用性能的项目作为技术状态项目。 4.3.2、一般情况下,可将下述项目选为技术状态项目: a)武器装备系统、分系统级项目和跨单位、跨部门研制的项目; b)在风险、安全、完成作战任务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项目; c)采用了新技术、新设计或全新研制的项目; d)与其它项目有重要接口的项目和共用分系统的项目; e)单独采购的项目; f)使用和维修方面需要着重考虑的项目。 4.3.3、选择技术项目时应邀请顾客代表共同协商后在合同或技术协议中规定。 5、技术状态基线的建立 5.1、功能基线的建立 在认证阶段,技术部按合同要求编制形成功能基线所要求的功能技术状态文件,在方案阶段初期经顾客确认后,建立功能基线。功能基线的内容应与《武器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 5.2、分配基线的建立 在方案阶段,技术部负责按合同要求编制形成分配基线所要求的根本技术状态文件,在工程研制阶段初期经顾客确认后,建立分配基线。分配基线的内容应与《设计任务书》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

技术状态的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QHA/QWJ-15 拟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市半导体器件六厂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1 引言 1.1技术状态管理的目的和围 将产品技术状态形成文件,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对产品技术状态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参与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制造、服务全过程的所有人员,在产品寿命周期的任一时间能够使用正确有效的文件;适用于我厂军工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技术状态控制。 1.2 产品的简要说明 我厂军工产品有硅二极管、场效应管系列。硅二极管涵盖了开关管系列、稳压管系列;场效应管涵盖了结型场效应管系列、M0S场效应管系列和恒流管系列。开关稳压二极管的封装为DO-35、LL-34玻璃封装,场效应晶体管、恒流管为金属封装形式。 1.3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的主要特点及实施方法的概述 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容: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具体实施方法按第5~8条款要求执行。 2 相关文件 GJB33A-1997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 GJB3206A-2010 技术状态管理 QZJ840611 半导体二、三极管“七专”技术条件 QZJ840612 中小功率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七专”技术条件

QHA/QWJ-22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3 定义 3.1 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且在产品中达到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3.2功能特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涉及约束条件,如产品技术指标、使用保障特性等。 3.3物理特性 产品的形体特征,如结构、尺寸、表面状态、形状、公差、质量等,又称实体特性。 3.4 技术状态项 技术状态项即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集合体。 3.5功能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产品的功能特性和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6分配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技术状态接口特性、从高一层技术状态分配下来的功能和接口特性、附加的设计约束条件,以及上述特性的验证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7产品技术状态文件 规定技术状态项所有必需的功能特性、物理特性,以及验收、使用、保障和报废的要求的技术状态文件。 3.8技术状态基线 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作为今后研制生产、使用保障活动基准,以及技术状态改变判定的技术状态文件。一般包括三种技术状态基线,即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3.9技术状态标识 确定技术状态及其所需技术状态文件,标识技术状态项及其技术状态文件,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件,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的活动。 3.10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部文件清单

序号文件类 型代号 名称 序 号 文件类型 代号 名称 1 CDIR 顾客设计意向需求表41 RCR RAMS证明报告 2 TIC 技术信息沟通记录42 PDP 过程设计开发计划表 3 NLP 新零件和长周期BOM 43 PFMEA PFMEA 4 OS 初始方案44 PDR 过程设计开发评审记录表 5 PR 评审记录表45 TMS 试制总结 6 TS 技术协议46 KSL 关键/特殊工序(过程)清单 7 DT 设计任务书47 CP 控制计划 8 ED 设计开发人员及职责48 PFD 工艺流程图 9 RDP 新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表49 PLD 工艺布局图 10 SL 适用标准共用目录50 DFMEA DFMEA 11 DIL 设计输入清单51 AWI 组装作业指导书 12 DIR 设计输入评审记录表52 PTP 样机试制工艺方案 13 DC 设计计算书53 PP 工艺方案 14 BOM BOM清单54 PV 工艺验证 15 KPL 关键零部件清单55 POL 工艺文件输出清单 16 NML 非金属材料清单56 HSPS 搬运、存储、包装和发运的方案 17 SCL 特殊特性清单57 PS 问题汇总表 18 TTS 型式试验大纲58 PCR 工序内检查成绩表 19 RTS 例行试验大纲59 TL 工具清单 20 TSL 技术状态项清单60 PEL 工装清单 21 RAMS RAMS分析报告61 TI 试验指导书 22 LCC LCC分析报告62 ETL 八防扭力工具清单 23 SPL 备品备件清单63 RC 风险识别检查表 24 WCL 易损易耗件清单64 RMC 项目风险管理控制计划表 25 BL 装箱清单65 RMP 风险管理报告 26 STL 专用工具清单66 EPST 八防工序汇总表 27 PMM 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67 EPL 八防零部件清单 28 UTM 用户培训手册68 ELPWI 八防标识粘贴作业指导书 29 PM 零件手册69 QC QC工程图 30 PPS 产品包装规范70 IIT 进货检查记录表 31 RP 系统保证计(RAMS)71 PCL 过程检查记录表 32 RCP RAMS证明计划72 PIWI 过程检查作业指导书 33 DVP 设计验证计划73 CIWI 完工检查作业指导书 34 DQP 设计确认计划74 CC 完工检查记录表 35 DOL 设计输出清单75 QAP 质量保证计划 36 DOR 设计输出评审记录表76 IP 检验计划 37 TTR 型式试验报告77 ETL 八防扭力工具清单 38 RTR 例行试验报告78 PC 工艺流程卡 39 DVR 设计验证报告 40 DQR 设计确认报告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目次 1 引言.................................................................................. 2 相关文件.............................................................................. 3 组织和职责............................................................................ 4 技术状态管理里程碑.................................................................... 5 技术状态标识.......................................................................... 6 技术状态控制.......................................................................... 7 技术状态记实.......................................................................... 8 技术状态审核.......................................................................... 9 分承制方/供应商控制................................................................... 10 数据管理.............................................................................

(B版)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质量:日期: 标准化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引言 1.1 基本要求 1.2 一般信息 2.程序和规定 2.1 技术状态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 2.2 技术状态管理组件机构 2.3 技术状态项目选择准则 2.4 内部报告和向订购方提供报告的时间间隔以及报告的分发和控制要求2.5 对供方的控制措施 3.技术状态标识 3.1 技术状态项目规范树 3.2 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3.3 确定每个技术状态项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件 3.4 制定技术状态项目和技术状态文件的标识符 3.5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编写技术状态文件 3.6 发放技术状态文件 4.技术状态控制 4.1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原则 4.2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分类 4.3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程序 4.4 技术状态文件更改提出 4.5 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实施 4.6 技术状态偏离的控制 4.7 超差特许的控制 5.技术状态记实 5.1 技术状态记实内容 5.2 技术状态记实记录 5.3 技术状态记实报告 5.4 技术状态记实实施 5.5 技术状态记实分析 6.技术状态审核 6.1 一般要求 6.2 审核内容 6.3 技术状态审核实施 7.相关文件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1 引言 1.1基本要求 a)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应在武器装备系统或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编制出能全面反应其在某一特定时刻确定下来的技术状态文件和管理计划,并明确建立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其中功能基线应与《武器装备系统研制总要求》的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分配基线应与《研制任务书》技术内容协调一致;并控制对这些基线的更改,使对这些基线所做出的全部更改都具有可追溯性。 b)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是按照GJB 3206-98标准的要求指定的,应是符合合同要求,计划要明确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进行管理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并明确对技术状态标示、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合的管理计划。 1.2一般信息 a)适用的军用武器装备系统、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项目说明,即能满足最终使用性能并指定为单个实体的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及其集合体的技术状态管理,具体分为产品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 b) 重要技术状态管理活动时间安排:包括初样/正样的方案论证评审、关键技术(包括关重件特性)实施方案评审、设计阶段评审、工艺评审、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产品技术鉴定、重要设计(涉及产品性能技术指标)的更改评审、产品改进方案评审等,只有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制/生产活动; c) 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目的在于准确适时有效地贯彻公司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确保产品技术状态受控。 d) 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控制范围适用于公司军品成套设备、整机及组件、部件研制、生产中的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技术状态审核; e)相关文件: GJB1362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3206 技术状态管理 GJB 5709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军工产品研制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 3.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技术状态的控制和归口管理。 3.2. 质量部参与技术状态管理的审核。 3.3. 生产部负责技术状态更改的提出和实施。 4.工作程序 技术状态管理始于产品的立项阶段,并贯穿于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4.1.技术状态标识 4.1.1.确定技术状态项目 依据下列情况选择和确定技术状态项目; 1)顾客要求的项目; 2)项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 3)项目的接口关系复杂; 4)其他。 4.1.2.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技术状态项目需建立三种技术状态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 1)功能基线 方案阶段确定的功能基线,即对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定,形成 设计任务计划书、方案等技术文件。 2)分配基线 试制阶段确定分配基线,即将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分配到该产品的各个组成部 分,确定各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并形成文件。 3)产品基线 产品研制完成后,经设计定型(技术鉴定)或生产定型确定产品基线,形成整套产品技 术状态文件,包括: a.整套设计文件和整套图样; b.整套生产工艺文件; c.整套成品检验文件; d.整套产品试验文件。 4.1.3.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管理控制程序 - 61 - 1)用文件的名称和编号标识这类技术状态文件。 2)模样阶段(阶段标记M)、初样阶段(阶段标记C)、试样阶段(阶段标记S)、定型阶段(阶 段标记D)。

技术状态管理程序文件

1 目的 通过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技术的和管理活动对产品技术状态项目实施有效控制,保证能够使用正确、现行有效的技术状态文件,确保产品实物与相应文件在研制生产全过程中,保持文实相符,具有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合同要求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新产品、特殊产品的研制、生产过程。 3 术语定义 3.1 技术状态: 在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并在产品中所达到的产品功能和物理特性。 3.2 技术状态审核: 确定技术状态项目符合其技术状态文件而进行的检查。 3.3 技术状态基线: 在某一特定时间正式规定的产品的技术状态,它是后续活动的参照 基准。 3.4 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的控制是指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后,为技术状态项目的变更 而对提出的更改建议所进行的论证、评审、协调、审批和实施的活 动。 3.5 技术状态文件: 确定技术状态项目要求、设计、生产和验证的文件,可以采用任何 媒体方式。 3.6 技术状态标识: 是一种确定产品技术状态基线特征的经过批准的文字形式,包括各 阶段形成的技术状态文件、带标记的图样和其他标识。 3.7技术状态管理 技术和管理的活动,包括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3.8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是对已确定的技术状态文件、提出的更改状况和已批 准更改的执行情况所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为技术状态演变进行有 效管理。 3.9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确定具体产品或项目的技术状态管理组织和程序的文件。 3.10功能特性 产品的定量性能参数和设计约束条件,包括使用参数及其公差。 3.11物理特性 装备、器材等的物理特征,可以定性或定量描述,如成分、尺寸、 形状配合等。 4 职责 4.1工艺科负责产品技术状态文件的制订、控制、更改、发放、验证及 审核工作,确保技术状态更改的要求落实到相应的技术文件中。 4.2质检科、检测中心负责技术状态文件的实施过程监督,技术状态审 核及产品技术状态项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的测试工作,验证技术状 态的更改是否纳入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中,验证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 所要求的技术状态。 4.3生产公司负责按技术状态文件的要求及文件更改来安排生产,负责 统计受技术状态更改所受到影响的产品和材料统计。 4.4采购供应商负责在进行设备采购活动中,及时将技术状态更改传递给供 应商,并监督其实施。 4.5销售公司负责将适用的技术状态更改传递给用户,在售后服务活动中执 行或协助用户实施。 5 工作程序 5.1 确定技术状态管理项目(产品) 5.1.1合同有要求时,公司确定一个管理其技术状态的产品清单,以分 阶段、稳定地实现产品规定的功能和物理特性,保持产品技术状 态的相对稳定。 5.1.2公司将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新研制项目作为技术状 态管理项目。 5.1.3管理其技术状态的产品清单需提交顾客批准。 5.2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5.2.1工艺科和项目负责人按照产品研制阶段的划分确立产品技术状 态的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的时机,并纳入产品的质量 计划安排。 5.2.2确定对应三种技术状态基线所需编制的技术状态文件。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最新版)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版本及文件编制、会签、归档、保存、发放、更改、收回等管理要求。 目的是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版本、形成、归档、保管、使用和借阅。 2. 引用文件 SJ/T 207.1~3-1999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第1~3部分》 SJ/T 207.4-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编号》 QB/YT KF 7.7.9-2009 《更改控制程序》 QB/YT KF 7.03-2009 《项目(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GB/T 19017-2008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Q/YTD 1002-2011 《企业档案分类编号及标识》 3.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3.1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所包含的信息构成了产品技术状态基线。必须以产品为单位,提出明确的产品技术状态信 息。它包括产品的定义和使用信息,即:要求/规范(技术指标)、设计图样、零件清单、软件清单、模型、试验规范、维护和操作手册及文件版本号。 3.2 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件、重要件,应在文件中进行标识,确保关键件、重要件的可追溯性。对静电敏感器 件、湿度敏感器件等,应予以标识,以便加强防护。 3.3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应以产品或整件为单位成套,归档图样文件需会签完整。其编制要求和填写格式及十进分 类编号、名称必须符合SJ 207的规定。产品成套设计文件、工艺文件资料的编制明细要求见附录A。 3.4 产品定型鉴定文件的编制要求(见附录B)。 4. 各部门职责 技术开发部:负责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产品实现策划,设计、工艺图纸文件及定型文件、资料的拟制、审核、齐套、会签及更改,并对产品图样的正确性、现行有效性负责。对应用软件工具,研发过程中的电 子文件及其修改状态、文件的版本、流转进行掌控,对电子文件的质量负责。 生产管理部及车间:负责产品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所领用的产品图样完整、安全和回收负责; 质量控制部:负责产品在试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质量文件、记录资料的收集、整理。 销售服务部:负责收集、整理、提供有关产品销售合同、技术协议、来自顾客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 技术管理部:负责收集、整理有关产品研制合同、技术协议、设计任务书、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定型鉴定文件。负责产品图样、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分类保管和借阅、发放、登记、控制。

光伏电站建设有效标准规范规程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42报审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顺风光伏发电工程有效规程、规范、标准 清单目录 (2015年度) 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四月

说明 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对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行为管理,规范项目单位、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等建设各方行为,促进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特整理、汇编现行有效规程、规范、标准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目录,供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正确使用有效版本,以后会定期进行补充、更新。 二零一五年三月

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版本号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正版) 主席令第4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第1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主席令第50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主席令第42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第60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二、综合管理类主要标准、规范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版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2版 4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号 5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第81号 5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 电建质监〔2005〕52 号 6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8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 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SO9001:2008 1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SO9000:2005 11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60 号 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14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58号 1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16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