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割法求面积

巧用分割法求面积

分割法

例1、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求四边形MNPQ的面积。

练1: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2,MF=4,

NG=2,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练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2,AF=4,DE=5,CH=3,CG=8。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例2、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0,MF=4,NG=1,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练习: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2,MF=4,

NG=2,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例3、三角形AEF的面积是39,DE=9,BF=2。

求长方形ABCD的面积。

练习: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0,DF=10,BE=6。求△AEF面积。

组合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圆的专题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是常见题型,求平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这类问题的难点。不规则阴影面积常常由三角形、四边形、弓形、扇形和圆、圆弧等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图形,会分解和组合图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答方法。 一、转化法 此类方法就是通过等级变换、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换成面积相等的规则图形,在利用规则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例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解: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圆面积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1=1.14(平方厘米) 例2.正方形面积是7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解: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 设圆的半径为r,因 为正方形的面积为7平方厘米,所以=7,所以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7-=7-×7=1.505平方厘米 例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解: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用四个圆组成一个圆,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2×2-π=0.86平方厘米。 例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6-π()=16-4π解:同上,正方形面积减去圆面积, =3.44平方厘米 分别求下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4cm 1、先求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再求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减圆的面积等于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是()平方厘米。 2、先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再求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长方形面积减圆的面积等于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是()平方厘米。 3、先求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4个空白部分合并就是一个整圆),再求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圆的面积,结果是()平方厘米。

一图象分割定义

一图象分割定义 图象分割:将图象表示为物理上有意义的连通区域的集合,也就是根据目标与背景的先验知识,对图象中的目标,背景进行标记、定位,然后将目标从背景或其他伪目标中分离出来。 二图象分割的研究现状 图象分割是图象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一经典难题,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至今已提出了上千种分割算法。但发展至今仍没有找出一个通用的分割理论,现提出的分割算法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并没有一种适合所有图象的通用分割算法。另外,也还没有制定出判断分割算法好坏和选择适用分割算法的标准,这给图象分割技术的应用带来许多实际问题。 三对图象分割现状的思考 基于图象分割的研究现状,我们在图象分割技术的应用上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首先,在需要解决一个具体的图象分割问题的时候,往往发现难于找到一个非常适用的现成方法。其次,图象分割问题可以说既是一个数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如果不利用关于图象或所研究目标的先验知识,任何基于某种数学工具的解析方法都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倾向于重新设计一个针对具体问题的新算法来解决所面临的图象分割问题。这在只有个别图象样本的时候,利用各种先验知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算法来实现较好的分割相对容易。但是,当需要构建一些使用的机器视觉系统时,(比如虚拟眼),所面对的将是具有一定差异性,数量庞大的图象库,此时如何很好地利用先验知识,设计一个对所有待处理图象都实用的分割算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任务。最后,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也缺乏对人类视觉系统(humen vision system,HVS)机理的深刻认识(人们对视觉机理的研究还没成熟),构造一种能

图像分割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医学图像处理 实验名称图像分割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2015—2016学年度第 2 学期

050100150200250 图1 原图 3 阈值分割后的二值图像分析:手动阈值分割的阈值是取直方图中双峰的谷底的灰度值作为阈值,若有多个双峰谷底,则取第一个作为阈值。本题的阈值取

%例2 迭代阈值分割 f=imread('cameraman.tif'); %读入图像 subplot(1,2,1);imshow(f); %创建一个一行二列的窗口,在第一个窗口显示图像title('原始图像'); %标注标题 f=double(f); %转换位双精度 T=(min(f(:))+max(f(:)))/2; %设定初始阈值 done=false; %定义开关变量,用于控制循环次数 i=0; %迭代,初始值i=0 while~done %while ~done 是循环条件,~ 是“非”的意思,此 处done = 0; 说明是无限循环,循环体里面应该还 有循环退出条件,否则就循环到死了; r1=find(f<=T); %按前次结果对t进行二次分 r2=find(f>T); %按前次结果重新对t进行二次分 Tnew=(mean(f(r1))+mean(f(r2)))/2; %新阈值两个范围内像素平均值和的一半done=abs(Tnew-T)<1; %设定两次阈值的比较,当满足小于1时,停止循环, 1是自己指定的参数 T=Tnew; %把Tnw的值赋给T i=i+1; %执行循坏,每次都加1 end f(r1)=0; %把小于初始阈值的变成黑的 f(r2)=1; %把大于初始阈值的变成白的 subplot(1,2,2); %创建一个一行二列的窗口,在第二个窗口显示图像imshow(f); %显示图像 title('迭代阈值二值化图像'); %标注标题 图4原始图像图5迭代阈值二值化图像 分析:本题是迭代阈值二值化分割,步骤是:1.选定初始阈值,即原图大小取平均;2.用初阈值进行二值分割;3.目标灰度值平均背景都取平均;4.迭代生成阈值,直到两次阈值的灰 度变化不超过1,则稳定;5.输出迭代结果。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分割的研究与实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分割的研究与实现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 学号: 专业: 年级: 完成日期:2012 年04 月 指导教师:

基于MATLAB的数字图像分割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视觉和听觉是我们认识和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而视觉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此要想更细致、全面地把握这些图像信息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在数字图像处理的研究和应用中很多时候我们只对图像的某些部分和特征感兴趣,此时就需要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将所需的目标与图片的其他部分区分开,以供我们对图像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图像分割即通过一些必要的算法把图像中有意义的部分或特征提取出来,将图像分为若干有意义的区域,使得这些区域对应图像中的不同目标,进而能够对所感兴趣的区域进行研究。基于图像分割技术在图像处理之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在此对图像分割的一些经典算法进行了学习和对比,并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了实验,通过不同的算法对不同的图片进行处理,分析其优缺点,以便在进行图像分割时可以根据图片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算法。 关键字:数字图像;分割;MATLAB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the MATLAB Abstract : Vision and auditory are the main ways which we use to understand and perceive the world outside, while vis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refore, it's require to process the image data to grasp them more painstaking and completely.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e are only interested to some parts of the image and characteristic in many times, then you need to use the image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to separate the goal and the picture for other parts for our furth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image.Image segmentation is dividing the image into some significant areas through some necessary algorithms, then make these area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goals and we can do some research about the areas we are interested to.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image segmentation technology in image processing, I compared several classical algorithms of image segmentation. In the meanwhile, I used the MATLABto do some research and to process the various images with different algorithms so that it's convinent to find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algorithms. Then, I can bas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s to choose the suitable algorithms when to make some digital image segmentation. Key words : D igital Image; Segmentation; MATLAB

求组合图形面积专项练习题不含曲线图形有答案样本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项练习30题( 有答案) 1.求下面各图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积 2.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 单位: 厘米) 3.如图,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50平方厘米, 底是10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4.如图是某街道全民健身区的平面图, 这个健身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图是一个机器零件的横截面图, 求出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 单位: 分米)

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厘米) 7.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厘米) 8.图中梯形的面积是144cm2,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9.边长分别为3厘米与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 如图)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0.一块长方形草地, 长方形的长是15米, 宽是10米, 中间铺了一条石子路( 如图) .那么草地部分面积有多大? 11.求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分米) 12.求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厘米) 13.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在图中标出割补方法后再计算) .

14.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0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5.如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坪, 长是16米, 宽是10米, 中间有两条小路, 一条是长方形, 一条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有草部分( 阴影部分) 的面积有多大? ( 单位: 米) 16.计算阴影部分面积( 单位: 厘米) . 17.图中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4厘米、6厘米、5厘米.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18.计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 厘米)

19.火车站广场长95米, 宽80米.中间留下边长12米的正方形花坛, 其余都铺彩色地砖.彩色地砖铺了多少平方米? 20.下面梯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求梯形的面积. 2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2.如图, 一个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16分米, 长方形的四个角的顶点恰好把正方形四条边都分成两段, 其中长的一段是短的3倍.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技巧十法

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技巧“十法" 一、相加相减法 【点拨】: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或者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 【例题1】: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与解答】:上图中,要求整个图形的面积,只要先求出上面半圆的面积,再求出下面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它们相加就可以了. 4÷2=2(米) 4×4+2×2×÷2=(平方厘米) 【例题2】: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上图中,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需先求出正方形面积再减去里面圆的面积即可. 4÷2=2(米) 6×4-2×2×÷(平方厘米) 二、用比例知识求面积 【点拨】:利用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解题。 【例题3】一块长方形耕地,它由四个小长方形拼合而成,其中三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5、18、30公顷,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因为阴影部分也是一长方形,所以只要求出它的长、宽是多少就行,为此设它的长、宽分别为a、b,面积为18公顷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c、d.

直接按比例关系来理解。 因为(a×c):(d×c)=(a×b):(d×b),a:d=15:18=阴影面积:30, 阴影面积为15×30÷18=25(公顷)。 三、等分法 【点拨】:根据所求图形的对称性,将所求图形面积平均分成若干份,先求出其中的一份面积,然后求总面积。 【例题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与解答】:把原图平均分成八分,就得到下图, 先求出每个小扇形面积中的阴影部分: ×22÷4-2×2÷2=(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总面积为: ×8=(平方厘米) 四、等积变形 【点拨】: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替换成面积相等的另外的条件或问题,使原来复杂的图形变为简单明了的图形。 【例题5】: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组合图形面积的变化(详案)

组合图形面积的变化(详案) 沈二小 柳凌斐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与圆有关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明确组合图形变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及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二、教材、学情分析 组合图形面积是由直观走向抽象的一节内容,重在方法的挖掘。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来死搬硬套教材,应合理地利用了教材资源。使学生更宽泛地理解什么是组合图形,更大限度地激活每个学生寻求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思维动力,然后逐步展开有层次的思维训练,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中对组合图形面积没有单独的课时安排,但它却是学生体会几何美感,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习习惯的重要知识点。它是在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学习之后,进行的一种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解题的基本理念是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进行计算,需要发散学生的思维,会分析图形的构成,能够正确分析图形的隐含数据条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它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思维的扩散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将此内容另补两课,组合图形的面积变化为第一课时。 二、课前准备 1.游戏圆面积的练习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 三、教学过程 (一)对比练习 1.观察图形 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5CM 5CM =10×5÷2=50平方厘米 S 圆=3.14×5 =3.14 ×25 =78.5平方厘米 2 正= S ×2=10×5÷2×师:观察这幅图画,你发现了什么区别? [左图是直径10CM 的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右图是在边长10CM 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师:观察图形特征后,必须知道找到哪个隐藏条件(板书),怎样解答? 学生尝试 [课件:作辅助线画好半径,左图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右图直接求圆的面积]

图像分割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图像分割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概述 2图像分割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1阈值分割方法 2.2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 2.3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2.4 结合特定理论工具的分割方法 1概述 图像的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往往对图像中的某些部分感兴趣,这些感兴趣的部分一般对应图像中特定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区域(可以对应单一区域,也可以对应多个区域),称之为目标或前景;而其他部分称为图像的背景。为了辨识和分析目标,需要把目标从一幅图像中孤立出来,这就是图像分割要研究的问题。 2图像分割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也是一经典难题,发展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通用的方法,也没有制定出判断分割算法好坏的标准,对近几年来出现的图像分割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探讨了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从事图像处理研究的科研人员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图像分割是图像分析的第一步,图像分割接下来的任务,如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的好坏,都取决于图像分割的质量如何。由于该课题的难度和深度,进展比较缓慢。图像分割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虽然研究人员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许多方法,但迄今为止仍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还没有制定出选择适用分割算法的标准,这给图像分割技术的应用带来许多实际问题。最近几年又出现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或改进算法,对一些经典方法和新出现的方法作了概述,并将图像分割方法分为阈值分割方法、边缘检测方法、区域提取方法和结合特定理论工具的分割方法4类。

2.1阈值分割方法 阈值分割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近40前,现已提出了大量算法。阈值分割法就是简单的用一个或几个阈值将图像的直方图分成几类,图象中灰度值在同一个灰度类内的像素属于同一个类。它是一种PR法。其过程是决定一个灰度值,用以区分不同的类,这个灰度值就叫阈值。它可以分为全局阈值分割和局部阈值分割。所谓全局阈值分割是利用整幅图像的信息来得到分割用的阈值,并根据该阈值对整幅图像进行分割;而局部阈值分割是根据图像中的不同区域获得对应的不同区域的阈值,利用这些阈值对各个区域进行分割,即一个阈值对应一个相应的子区域,这种方法也叫称为适应阈值分割。可以看出,确定一个最优阈值是分割的关键。现有的大部分算法都是集中在阈值确定的研究上。阈值分割方法根据分割算法所有的特征或准则,还可以分为直方图与直方图变换法、最大类空间方差法、最小误差法与均匀化误差法、共生矩阵法、最大熵法、简单统计法与局部特性法、概率松驰法、模糊集法、特征空间聚类法、基于过渡区的阈值选取法等。 目前提出了许多新方法,如严学强等人提出了基于量化直方图的最大熵阈值处理算法,将直方图量化后采用最大熵阈值处理算法,使计算量大大减小。薛景浩、章毓晋等人提出基于最大类间后验交叉熵的阈值化分割算法,从目标和背景的类间差异性出发,利用贝叶斯公式估计象素属于目标和背景两类区域的后验概率,再搜索这两类区域后验概率之间的最大交叉熵。这种方法结合了基于最小交叉熵以及基于传统香农熵的阈值化算法的特点和分割性能,取得很好的通用性和有效性,该算法也容易实现二维推广,即采用二维统计量(如散射图或共生矩阵)取代直方图,以提高分割的准确性。俞勇等人提出的基于最小能量的图像分割方法,运用了能量直方图来选取分割阈值。任明武等人提出的一种基于边缘模式的直方图构造新方法,使分割阈值受噪声和边缘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杰提出的一种基于直方图的分割方法,该方法对Ostu准则的内在缺陷进行了改进,并运用对直方图的预处理及轮廓追踪,找出了最佳分割阈值。此方法对红外图像有很强的针对性,付忠良提出的基于图像差距度量的阈值选取方法,多次导出Ostu方法,得到了几种与Ostu类似的简单计算公式,使该方法特别适合需自动产生阈值的实时图像分析系统。陈向东、常文森等人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数维计算方法,利用小波变换计算图像的分数维准确性高的特性。结果表明计算出的图像分数维准确,而且通过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以满足实时计算的要求,为实时场景分析提供有效的方法。建立在积分几何和随机集论基础之上的数学形态学以其一整套变换、概念和算法为数学工具,提供了并行的、具有鲁棒性的图像分割技述。它不仅能得到图像中各种几何参数的间接测量,反映图像的体视特性,而

组合图形求面积(1)

学生姓名: 年级:小升初 科目:数学 授课教师:贺琴 授课时间: 学生签字: 组合图形问题 1、数一数,图中有 个三角形. 2、数数图中有 个三角形. 3、如图中有 个三角形, 个梯形. 4、如图: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三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的圆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π平方厘米 B.π9平方厘米 C.π5.4平方厘米 D.π3平方厘米 5、如图,中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6厘米,其中D 、E 、F 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分别以A 、B 、C 为圆心,AD 、BE 、CF 为半径画弧,中间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π取3.14)

6、如图,已知ABC ?,?=∠65B ,若沿图中的虚线剪去B ∠,则21∠+∠等于( ) A.245° B.270° C.225° D.315° 7、下列图标中,属于中心对称的是( ) 8、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9、已知一个半圆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所示,直径平行于地面放置,搬动时为了保护圆弧部分不受损伤,先将半圆作如图所示的无滑动翻转,使它的直径紧贴地面,再将它沿地面平移5米,半圆的直径为2米,则圆心O 所经过的路线长是 米. 10、下列图形中,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有 A . B. C. D. 1、【答案】20. 2、【答案】16 3、【答案】20;10. 4、【答案】C 5、【答案】9.42厘米.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米5+π 10、【答案】A 、C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案例.doc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归纳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五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本课时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所任课的班级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但整体素质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对学习,探索数学问题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四,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吗(学生举手示意,几乎所的学生都玩过.)(评析:学生从幼儿园时代就开始接触七巧板,教师从七巧板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电脑出示以下图形)这些就是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你觉得分别像什么图1 图2生:图1像一个机器人.生:图2像一条金鱼.师: 你能看出他们分别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生:图1是由5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拼成的.生:图2也是由5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拼成的.(二)认识组合图形.师:我们已经学习了

五种平面图形,请同学们从这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中挑几个,拼成 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想想你拼的图形像什么 (课前准备学具袋)(学生独立拼摆.)师:谁愿意把你拼的图形展示给大家(学生 用实物投影展示拼出的图形,并说说像什么.)(评析:让学生充分体会组合图形的形成,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从而把复 杂的问题简单化,易于学生学习.)师:同学们展示的这些图形有 什么共同特点呀生:我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几个图形拼出来的.生:这些复杂的图形都是用几个简单图形拼成的.师:我们把这样的 图形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三)探索简单组合图形面 积计算方法.1,师:你能算出自己拼出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吗生:4 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就是棋盘面积,或者直接计算正方形的面积.生:长方形的面积加上三角形的面积再加上小梯形的面积就是房子面积.……师:同学们用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把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加起来.2,教师出示下列图形( 单位:米):师:这是小华家客厅地面的平面图,现在准备在客厅铺上木地板.小华的爸爸说:"你已经上五年级了,算算至少要买多少平方 米的地板吧."小华接受任务就开始思考,可他发现客厅的形状不是学过的平面图形.我们同学能想办法帮小华算出客厅的面积吗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看哪些组的方法又多又巧.(学生合作讨论计算,教师巡视.)师:哪个组能给大家 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 示分割方法和计算过程,陈述思考的过程)生:我们把这个图形分

中美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中美艺术 教育课程 标准的比 较研究 作者:吴江市 教育局教科室 胡继渊 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在美国艺术教育标准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美国艺术教育协成联盟编写,于1994年正式颁布的。它有效地推进了美国艺术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由 教育部制订的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也正式颁布。为了加强对我国《艺术课 程标准》的学习,深入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有必要对中美艺术教育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 一、中美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共同点 1、明确艺术教育课程的性质是基础课和工具课 我国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我国标准)明确确定了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艺术教育之所以被定位为必修课程,是因艺术教育课程的工具性和基础性所决 定的。艺术教育不仅具有丰富的综合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它不仅能 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培养高尚的艺术品 味;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获得愉悦,而且能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 空间,促进学生创新。艺术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美国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称美国标准)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具有“学术性”、“工具性”的特点,它享有与其他各门核心学科的同等地位,它在发展 学生的直觉、推理、想象、思维,丰富情感,培养自尊、自律、竞争和合作等方面起着重要 作用。美国标准强调艺术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力量的工具。缺乏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 称为真正的教育。 2、强调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 我国的标准对艺术教育价值从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按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用描述和表述性目标对艺术教育课程价值进行定位。在认知方面:主要是接触艺术信息, 感受文化艺术意蕴,认同本民族文化;在情感方面:获取情感体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高 尚情操;在技能方面:促进智能发展,提高感受美、应用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美国的标准对艺术教育课程价值的阐述与我国标准基本相同,但它从艺术本身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美国标准指出,艺术教育一有益于学生,二有益于社会发 展。对学生来说,艺术教育在发展学生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 和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对社会来说,艺术不仅是 社会生活的源泉,而且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艺术教育是保持社会文明的长久动力和养分, 一个有价值的未来,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立。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

小数报杯五年级名师讲题巧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巧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我们已经学习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但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遇到的往往不是基本图形,而是由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复合图形,它们的面积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而应该采用割补、平移、旋转、替换、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 一、等量替换 例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答】 阴影部分是一个高为3厘米的直角梯形,然而它的上底与下底都不知道,因此不能直接求出它的面积。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完全相同,所以都减去三角形DOC后,、根据差不变的性质,差应相等,即阴影部分与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相等,所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化为求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直角梯形OEFC的上底为10-3=7(厘米),下底为10厘米,高为2厘米,所以面积为(7+10)×2÷2=17(平方厘米)。 二、旋转 例2、一个斜边为29厘米的红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一个斜边为49厘米的蓝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一张黄色的正方形纸片,如图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问红、蓝两张三角形纸片面积之和是多 少? 【分析与解答】直接分别计算红、蓝两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会遇到困难,因此应整体考虑。将直角三角形BED绕D点逆时针旋转90度,由于DE=DF(正方形的边长),显然E点与F 点重合,DG=DB=29厘米,又因为∠BDE+∠ADF=900,所以∠GDF+∠ADF=900,因此红、蓝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和等于49×29÷2=710.5(平方厘米)。 三、平移 例3、如图,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与解答】本题若用常规方法:长方形面积减去空白部分,这种方法可以做,但很容易错,因为两个空白部分有交叉重叠。若本题采用平移的方法,将大大降低解答的难度。我们可以将下面的阴影部分往上平移,右面的部分往左移,这样就得到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为20-2=18(厘米),宽为12-2=10(厘米),所以面积为18×10=180(平方厘米)。 总结:在我们的几何世界里,组合图形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求这些图形的面积仅依靠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在图形之间架起“桥梁”,其中“分割”,平移,旋转,替换,等积变形等将成为我们的有力助手。 【每日思维操】 星期一:阴影面积是多少? 如图(单位:厘米)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星期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如图:已知四条线段AB=2,CE=6,CD=5,AF=4,并且有两个直角,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星期三:线段有多长?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厘米,又△CEF的面积比△ADF的面积大5平方厘米,求CE 的长。

组合图形的面积求法

组合图形的面积求法 知识点归纳: 1、组合图形面积求法中的“转化”思想 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是建立在学生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上,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去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把求较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几个简单的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一般组合图形面积的思路: 运用“转化”思想,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将组合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然后求出面积。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这个图形进行认真观察、思考。 例1:把下列组合图形进行转化: (用不只一种转化) 3、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思路: 对阴影部分面积进行观察,可以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直接法:把阴影部分按照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转化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后求出面积。 间接法:找出阴影部分所在的简单的图形,然后这个图形的面积减去除阴影外的部分的面积,就可以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2:下图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甲( )乙 A > B < C = D 无法判断 例3:计算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8 6 14

例4:(1)如图,六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组成一个长方形,阴影部分面积是()平方厘米。 (2)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cm,阴影部分面积为14cm,小正方形边长为()cm。 例5:如图5,大正方形边长18cm,小正方形边长2cm,求乙与丁面积之和。

例6:如图6,围一个篱笆,如图6,一面靠墙,AB长8米,篱笆长32米。又知CD长12米,求所围图形面积。 例7:如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8: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1.5米。如果要在这条人行道上铺上一种上底10厘米、下底20厘米、高5厘米的梯形砖,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砖?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解法与思路(上)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解法与思路(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 的难点之一。这类题目由于熔识图分析、基本几何图形的特性及计算、空间想象能力于一体,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强,故学生解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例1.下面图中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边长是3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按上述方框图,本题的思维流程是: 组合图形可谓千变万化,但解题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凑整”,使不能直接求解的不规则图形转

化为基本图形或其组合形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加、减或直接计算。下面介绍一种思路程序图,依据以下框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迅速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 按思维流程图分析求解,目标明确,途径简捷,当然,在应用中不一定非要按此格式分析。在开始阶段,可让学生按框图在心中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分析,一旦熟练,就会运用自如。 如所求阴影部分不是基本图形,则需用分解、隔离、组合、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将其转化成基本图形或其相加减的形式,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1.分解、隔离、组合 此类方法是对原图进行分或合的处理,使其组合的规律和结构特征进一步显露出来,以利求解。 例2.下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按思维流程图,引导学生对原图进行这

样分析:所求阴影部分是学过的基本图形吗?是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吗?有几个基本图形?是怎样组合成阴影部分的?各图形求面积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至此,通过分解,从未知到已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3.求右图阴影部分面积。 此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阴影部分是不是基本图形?图中有哪些基本图形?各图形求面积的条件是否具备?阴影部分能否和别的图形组成一个基本图形?这个图形是什么?要求阴影部分面积只需求出哪一部分面积?这一部分面积又该怎样求呢?至此,学生明白,解题的关键是要求出图中大空白部分面积。这时,可将这部分图分离出来单独研究,这就是所谓的隔离法,如右图所示。 这样就很清楚看出,空白部分为长方形与扇形之差,其面积为:2×4.85-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求组合图形阴影面积的技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求组合图形阴影面积的技巧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4厘米就变成了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木框,长10 dm,宽6 dm,把它拉成高8 dm的平行四边形,宽不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 3.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4 cm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6 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5.如图,把一个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32 cm2,三角形的面积是()。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3 分,共15分) 1.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56.8 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A.28.4B.56.8C.113.6

2.如图,甲的面积和乙的面积相比,()。 A.甲>乙B.甲=乙C.甲<乙 3.估计下图中菜地的面积是()m2。 A.50B.35C.15 4.如图,它的三条边分别是3 cm、4 cm、5 cm,面积是()cm2。 A.6B.12C.15 5.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A和B的面积不相等的是()。 三、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m)(每小题8分,共16分) 1.2.

四、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第1小题16分,其余每小题8分,共32 分) 1.(1)(2)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0平方厘米。 3.梯形的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五、聪明的你,答一答。(共22分) 1.如图,用48 m长的篱笆靠墙围了一个梯形养鸡场,求养鸡场的面积。(11分) 2.一台收割机的作业宽度是1.8米,每小时收割5千米,多少小时收割完这块地?(11分)

图像分割算法有哪些

图像分割算法有哪些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和分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新的处理方法层出不穷,尽管其发展历史不长,但却引起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关注。首先,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手段,图像又是视觉的基础,因此,数字图像成为心理学、生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内的学者们研究视觉感知的有效工具。其次,图像处理在军事、遥感、气象等大型应用中有不断增长的需求。 图像分割就是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它是由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类: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以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1998年以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原有的图像分割方法并把其它学科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用于图像分割,提出了不少新的分割方法。图像分割后提取出的目标可以用于图像语义识别,图像搜索等等领域。 图像分割有哪些方法1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中常用的直方图门限法、区域生长法、基于图像的随机场模型法、松弛标记区域分割法等均属于基于区域的方法。 (1)直方图门限分割就是在一定的准则下,用一个或几个门限值将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一维的或多维的)分成几个类,认为图像中灰度值在同一个灰度类内的象素属于同一个物体,可以采用的准则包括直方图的谷底、最小类内方差(或最大类间方差)、最大熵(可使用各种形式的熵)、最小错误率、矩不变、最大繁忙度(由共生矩阵定义)等。门限法的缺陷在于它仅仅考虑了图像的灰度信息,而忽略了图像中的空间信息,对于图像中不存在明显的灰度差异或各物体的灰度值范围有较大重叠的图像分割问题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2)区域生长是一种古老的图像分割方法,最早的区域生长图像分割方法是由Levine等人提出的。该方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给定图像中要分割的目标物体内的一个小块

(完整)五年级求组合图形面积专项练习题.docx

图形面积计算专项练习 1、填表。 图形名称面积公式 ( 文字 )面积公式(字母)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m)。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10 15 30 40 1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 cm) 4 10432 108 6 20 15 322012 2、计算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0dm 12dm5m 3m 25dm5m

七、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 ① 13cm 16cm ③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4 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7cm 12cm 3、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②已知 S 平= 48dm2,求 S 阴。 3dm 8dm ④求 S 阴。 8dm 4dm 三、“实践操作”显身手: 10 分 1、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14cm 10m 24m 12cm 8m 16cm

一、填空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 厘米,高是 8.8 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2 分米 5 厘米,高是底的 1.2 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 3 根,最下面一层有 7 根,一共堆了 5 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于梯形面积。() (2)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长,面积越大。() (3)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 (4)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如右图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 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5 6 7 、如右图所示,梯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0 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15 25

医学图像分割方法汇总

医学图像分割方法汇总 本文主要介绍在医学图像分割方面的几种典型算法,详细介绍每种算法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具体的医学图像实验来对比每种方法在分割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从而在后面的实际应用中选择最合适的算法。 1阈值法分割 1-1 简单阈值分割 简单的阈值处理是图像分割中最为简单基础的一种分割方法。对于一副灰度图像,使用给定的阈值。图像中的像素超过这个阈值的一律设置为最大值(对于八位灰度图像,最大值一般为255),像素小于这个阈值的设置为0.下图 1.2是利用五个不同的阈值对脑部图像(图1.1)的分割结果。(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次使用的阈值分别为最大值的0.1,0.3,0.5,0.7,0.9倍)。 图1.1原始脑部图像 图1.2 使用不同阈值分割后的结果

从实验结果来看,使用简单的阈值分割,过程十分简便,原理简单易懂,但是要是得到比较好的分割结果需要进行多次试验。 1-2 otsu阈值分割法 Otsu阈值分割法又称大津阈值分割法。它的原理是对图像所有的像素范围进行遍历(对8位灰度图像来说呢,就是从0遍历到255),找出合适的T(阈值),把原始图像分割成前景图像和背景图像并且两者之间的类方差最大。 原理: 对于图像I(x,y),前景(即目标)和背景的分割阈值记作T,属于前景的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记为ω0,其平均灰度μ0;背景像素点数占整幅图像的比例为ω1,其平均灰度为μ1。图像的总平均灰度记为μ,类间方差记为g。 假设图像的背景较暗,并且图像的大小为M×N,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0,像素灰度大于阈值T的像素个数记作N1,则有:ω0=N0/ M×N (1) ω1=N1/ M×N (2) N0+N1=M×N (3) ω0+ω1=1 (4) μ=ω0*μ0+ω1*μ1 (5) g=ω0(μ0-μ)^2+ω1(μ1-μ)^2 (6) 将式(5)代入式(6),得到等价公式: g= ω0ω1(μ0-μ1)^2 (7)这就是类间方差 找出使得g(类方差)的值到达最大的T(值),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 下图1.3是使用otsu阈值分割法对图1.1脑部图像的分割结果。 图1.3 使用ostu阈值分割得到的结果

.浅析图像分割的原理及方法

浅析图像分割的原理及方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不断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加入是智能机器人出现的必要前提。信息技术泛指包括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相关信息化技术的一大类技术。它的应用使得人们今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手机到高清电视等家用电器设备出现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在一些军用及民用领域近几年出现了一些诸如:图像制导、无人飞机、无人巡逻车、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车辆牌照识别、汉字识别、医学图像识别等高新技术。实现它们的核心就是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及机器人学等相关知识。其中图像处理具有重要地位。而图像分割技术是图像分析环节的关键技术。 研究图像分割技术的意义: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两大途径是听觉和视觉,尤其是视觉,同时视觉信息是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约占人类获得外部世界信息量的80%以上。图像以视觉为基础通过观测系统直接获得客观世界的状态,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眼,反映的信息与人眼获得的信息一致,这决定了它和客观外界都是人类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图像处理也因此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人眼获得的信息是连续的图像,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计算机等对图像进行处理,人们对连续图像进行采样和量化等处理,得到了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图像。数字图像具有信息量大、精度高、内容丰富、可进行复杂的非线性处理等优点,成为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对象。在一幅图像中,人们往往只对其中的某些区域感兴趣,称之为前景,这些区域内的某些空间信息特性(如灰度、颜色、轮廓、纹理等)通常与周围背景之间存在差别。图像分割就是根据这些差异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取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分割作为早期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为便于研究图像分割,使其在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