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① ② ③ ④

八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N -14 Na -23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

1、 掌握消防知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 )

3、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右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 、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D 、质子和中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4、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5、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6、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2MnO 42-:表示2个锰酸根离子总共带2个单位负电荷

B 、维生素

C (C 6H 8O 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1个氩原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实验设计不合理

...的是:()

8、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它在高氯酸中显最高价。下列表示高氯酸的化学式为()

A、HClO3

B、HClO4

C、HClO

D、HCl

9、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

10、右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每个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在“”分子中,若“”元素化合价为+1

价,则“”元素化合价为-2价

C、该图示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为

1∶2

11、下图所示的反应,下列有关这几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人体内的呼吸作用铁生锈

A、都是氧化反应

B、都是缓慢反应

C、都生成了氧化物

D、都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

12、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22SO O S 点燃

+2222CO O CO 点燃

+O

H O H 22222点燃

+O

H CO O CH 222

422++点燃

1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了我国首次航天员出舱行走。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中使用了液氧,液氧的作用是( )

A 、支持燃料燃烧

B 、冷却发动机

C 、做燃料

D 、供给航天员呼吸

14、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 6H 8N 2

B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式量)为108

C 、对苯二胺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

D 、对苯二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6、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

A 、使叶片呈绿色

B 、吸收二氧化碳

C 、吸收太阳光能

D 、制造淀粉

1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 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8、下面四位同学在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 、 B 、

C 、

D 、

1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a(OH)2 + CO2CaCO3↓+ H2O

B、P+O2P2O5

C、2KMnO4K2MnO4+MnO+O2↑

D、C+O2CO2↑

20、用新鲜大豆绿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若将该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气体成分,最有可能的是()

A、O2的量多于B处

B、O2的量与B处相等

C、没有CO2和O2

D、CO2的量多于B处

二、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0分)

2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铜原子▲;(2)3个水分子▲(3)4个硫酸根离子▲(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5)+5价的磷元素___▲___(6)2个铁离子▲

2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1)单质的是▲,(2)化合物的是▲,(3)混合物的是▲,(4)氧化物的是▲。(均填

容器下的代号)

23、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

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倒放水中,松开

夹子,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

体中肯定含有▲。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了▲。

24、如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

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

示意图。在左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

▲__外界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B状态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____▲___段(选填“ab”、“bc”或“cd”)。

25、如图,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取叶边缘呈白色的种),预选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将叶

片左边用黑纸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4小时,再取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的不同部位取下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再加碘溶液。

(1)将植株放在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个圆片能变蓝色的是_____▲______。

(3)比较A、B,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B、C,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知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友情提示:所选装置均填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气体时应选用▲两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用排水法收集O2完毕后,停止实验时的操作顺序是

▲。

(4)已知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27、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二氧化碳气体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从二氧化碳的释放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从二氧化碳的吸收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______▲________ (4)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怎样操作?_________ ▲___________

29、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__。

A、实验前称量加入实验三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B、实验后将实验三中的二氧化锰干燥、称量

C、将实验一的试管加热

D、倾倒掉实验三中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

四、分析计算题(5+7=12分)

30、电解18千克水得到的氧气与加热分解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一样多?

31、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

数的过氧化氢溶液50 g,加入1g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9.4 g。

计算:⑴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2分)。

⑵实验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5分)

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A A B D C D

11 12 8 19 20

B C A C B C B C A D

21、(1)3Cu (2)3H

2O (3)4SO

4

2—(4)N

2

(5)(6)2Fe3+

22、(1)A (2)D (3)BCE (4)D

23、(2)氧气(或O

2)(3)二氧化碳(或CO

2

CO

2 + Ca(OH)

2

== CaCO

3

↓+ H

2

O

24、(1)小于(2)bc

25. (1)消耗掉原有的淀粉(2) B

(3)光合作用需要光(4)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5)淀粉

26(1)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 B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经集满;反之,则没满。

(3)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4) A; D

27、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 点燃 (1) 4P+5O 2==2P 2O 5

(2)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3)试管中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4)用导管向水中白磷的表面通氧气(合理即可) 29(1) ①反应慢

②2H 2O 2=2H 2O + O 2↑

③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④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 ABD

四、分析计算题(5+7=12分) 30(1) +3 (1分) (2) 23:14:32 (2分) (3)

31(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CaCO 2+2HCl=CaCl 2+H 2O +CO 2↑(1分)

73 44 0.66 g×10% x

(1分)

X=0.04g (1分)

(2)消耗盐酸的体积为0.66g ÷1.1g/cm 3=0.6cm 3=0.6mL (1分)

它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6 mL ÷0.6 mL =10(倍)(1分)

(3) 混合物 (1分) (4) b (1分)

O%= 2O

NaNO 2 32 69

×100%=

=46.4% (2分)

×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