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政策法规

交通政策法规
交通政策法规

交通政策法规

近几年来,我国的交通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在公共交通立法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现化建设的要求、同建立完备的交通法规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尤其不能适应市场对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公共交通这一方面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科学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现代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年来,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得以相应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出行逐步改善。但长期以来,公共交通没有明确的发展政策,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公共交通管理的立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公共交通管理法规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拥挤状况也迅速加剧,交通拥挤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这对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知道,公共交通管理是一个高度综合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策、机构、体制、管理、收费与价格、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等各个方面。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应从公共管理的法规建设入手。公共交通法规建设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加强交通法规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中共十五大提出“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这一立法目标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必须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其中门类齐全就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起到调节的作用。交通行业尤其是公共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法规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健全和完善。(2)加强交通法规建设是依法治国、依法治交通的需求。随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观念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法律的导控功能已成为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交通的一个前提是“有法可依”。目前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执法依据数量很少,几乎没有成文的法律法规,其中还有相当数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交通管理执法的实际需要,所以要尽快加强交通管理法规的建设。

(3)加强交通法规建设是交通运输实现大发展的需求。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交通行业也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交通体制改革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的目的。因此,公共交通的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允许私营部门可以在公共交通服务的供给和经营领域中补充和替代现行的政府职能,公共交通服务的合理定价、公共交通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法规等方面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动,这对公共交通管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竞争机制的引入必定会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出现大发展的局面,而如果想要成功地跨越这道坎,实现大发展,交通法规建设势必先行。

二、我国公共交通管理的立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开始重视交通法制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交通事业和交通法制工作已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交通部分别制定颁布的交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共1100多个,各地方人大和政府也制定了一批地方性交通法规和规章,使交通行业行政管理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交通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目标的提出,我国公共交通立法方面已经跟不上我国公共交通建设、管理的步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有了很大的距离,其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交通法规体系尚不完备,多数法规系统缺口明显。依法治交通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活动,是交通法制建设的基本目标。毫无疑问,实现这一原则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虽然交通法规的研究和制定逐步走向科学和规范,并且初步形成了交通法规体系的大框架,但是仍有一些交通法规体系不完备。在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表现明显。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必须是不同的法律规范的系统和不同法的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和谐的有机整体。纵观我国现行有效的公路、水路法律规范,还不能说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只是“初步搭起了交通法规体系框架”。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是由不同公路、水路交通法律规范系统组成的,这些系统有的尚有缺口,有的尚不明确。

(2)部分交通法律规范系统的立法层次偏低。交通管理涉及的社会关系十分广泛,就需要多层次的立法,但是我国目前多数的交通法规体系缺乏普通法律,法律体系不完善,权威性很差。在现有执法依据中,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法律外,其余均为国务院行政法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仅有两条关于交通管理的内容,其余都是数量庞大的部门规章和内部规范性文件,缺乏正规法律的统率和支撑,使得法律效力大打折扣。

(3)交通立法工作在某些方面跟不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交通市场的许多方面也要求开放,这就对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需要发挥法律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但是这些市场急需的交通法律却迟迟没有出台,这势必会影响改革的进度,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立法工作的滞后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

(4)交通法规的缺失影响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加入WTO之后,各方面都要逐渐和世界接轨。国外公共交通较发达的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法规,而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立法除上海、武汉、大连等几个大城市外,许多城市没有立法。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公共交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很难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无法可依的现象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国际化的进程,与我国加入WTO的原则冲突。

三、公共交通管理法规建设相关对策和建议

交通法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依法治交通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完善公共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和保障交通运输大发展的需要。上面分析了公共交通管理立法的必要性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建立和完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势在必行,针对这一点,笔者有以下的建议:(1)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统一立法的指导思想。我们

不仅要加快法规建设的步伐,而且要建立起一个完备的适应和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需要的,体现人民利益和意志,符合客观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法规体系。实现这一目标,交通立法工作就必须以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为指导,遵循“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的要求,从我国交通运输管理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明确这一要求和指导思想才会使其他的工作有所依据。

(2)要理顺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各部门的职权分工,明确任务,协同作战。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依赖政府机关的协调和行政干预,对交通管理发展不利。加强交通立法工作就是要改善这一状况,使得交通管理部门有法可依。同时交通管理纷繁复杂,规范、管理公共交通企业的经营服务质量、价格政策、投资渠道和经营方式,保护公平竞争都尤为重要。这就要理顺管理各部门的权限分工,各司其职,使公共交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3)研究制定交通立法规划,提出道路交通近期远期立法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立法进度。交通法规体系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应以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重点突出、急用先立、分项实施、逐步配套为原则,争取在“十五”规划内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交通法规体系。这就要求加强交通法制工作的领导,完善各级法规建设的领导机构,做好法规建设规划、年度计划和具体任务的部署,分清楚近期和远期目标,并且及时协调和解决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力求按期完成,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立法工作做好。

(4)立法要搞好调查研究,更好地发挥地方交通法规的规范作用,保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由于现行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尚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需要,在国家难以及时制定适用于全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再加上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及时制定符合城市实际的交通管理地方性法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制定各种地方规划,使地方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管理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保障交通畅通和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积极借鉴国外公共交通立法经验。西方公共交通较发达的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公共交通法规,而我国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更要缩小差距,向发达国家看齐。例如法国在公共交通法中明确规定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要体现优先的特点,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在票价政策上制定了“考虑低薪阶层、边远区域和交通不便地区国人的承受能力”。为发展公共交通,在必要时地方政府可依据特殊法律向国有和私人企业征收公共交通税”等等。还有日本在法规建设上依据《城市规划法》分别制定了《道路法规》、《轨道交通企业管理法规》、《电车法规》和《停车场法规》等,把城市交通法规严格置于《城市规划法》之下。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完善公共交通管理的立法。

交通运输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清单

序 号 法律法规名称其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7月1日实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8年1月1日实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实施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实施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实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通过 9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 10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第397号令 1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 2007年6月1日实施12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586号令 2011年1月1日实施 1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5月1日实施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8月1日实施 国务院令355号 15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66号令 2006年9月1日实施1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2010年7月19日颁发 17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 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0】40号2011年11月26日 18 《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 员会令第21号 2008年9月1日实施19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 2007年3月1日实施20 《交通行业中央企业安全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交海发【2006】82号 2006年4月1日实施2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 2009年5月1日实施22 《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交公路发【2011】685号 2012年1月1日实施

德国的交通运输政策

德国的交通运输政策 摘要:一个功能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提高德国经济地位、经济活力的主要因素,是保持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的重要先决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政府把环保型的交通运输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目标,随后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政策的容。德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政策的经验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国,交通政策,变迁,可持续发展,启示

引言: 交通运输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基础,它对大多数人意味着自由和生活质量。对现代交通工具的需求和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是理所当然的事,它可极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保证交通运输持续地服务是德国政府交通政策的最高目标。建设能力强大的基础设施是积极的经济政策,它将提高德国的经济地位,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1 德国的交通运输政策 1.1 重点发展公路运输 历届德国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和发展。1965—1997年,对交通运输业的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至15%之间;从整个交通运输业的角度看,从各种途径投入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含土地购置费在)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投资中的比例始终在8%以上。但是,在1992年(德国统一后开始执行全国交通网发展规划)以前,德国政府一直奉行重公路运输、轻铁路运输和河水运的交通运输政策。 持续大量的投资带来了德国公路运输的大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空前繁荣,也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推力。但是,在汽车给

人们带来出行灵活性和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负担,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1993年德国交通能耗首次超过工业部门。1998年,汽车、铁路、飞机和轮船的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8.3%(按终端能耗计算),而工业部门只占26.5%。公路运输在交通运输总能耗中占86.7%,铁路只占3%; 第二,汽车大量的能耗造成了大量的尾气排放,构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 第三,由于公路机动车太多,公路交通事故频发,每年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第四,公路交通堵塞成为一大灾难。有数据表明,德国每年因公路车辆堵塞造成的浪费为:47亿车小时,白白消耗120亿升燃油,造成巨大的国国民经济损失。 1.2 调整政策方向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原西德政府开始认识战后奉行的向公路运输倾斜的交通运输政策所带来的弊病并试图解决,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对公路运输的限制与投资政策、全面的税收政策和旨在提高铁路竞争能力的铁路改革结合起来。 1990年两德统一前,原东、西德时代的交通网体系主要为南北轴向构架,统一后首要的任务是强化改造和建设东西轴向交通设施,于是利用制定全德第一个联邦交通网发展规划(BVWP’92)的机会,果断地调整了交通运输政策的倾向,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并驾齐驱的发展势头,逐步扭转了公路运输一枝独大的局面。 1.3建立综合交通政策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理、终止与善后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交通运输设施毁损,交通运输中断、阻塞,重大船舶污染及海上溢油应急处理等,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疏散或者救援人员,提供应急运输保障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第三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应当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协调联动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加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准备 第六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发布国家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国家级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储备应急运力,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应急保障体系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发布地方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建设本辖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储备应急运力,相关内容纳入地方应急保障体系规划。 第七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制定交通运输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按照所在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单位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八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可能需要提供

《交通运输经济法规》在线作业二

北交《交通运输经济法规》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在特定的航线上按照预定的船期和挂港从事有规律的水上运输就是()。 A. 航次租船运输 B. 班轮运输 C. 江河运输 D. 光船运输 正确答案: 2. 运输企业和运输服务企业划分的标准是()。 A. 所从事的运输业务性质 B. 运输方式 C. 业务范围 D. 运输区域 正确答案: 3. 《铁路法》规定: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为()。 A. 1405mm B. 1545mm C. 1435mm D. 1485mm 正确答案: 4. 以下关于法人说法错误的是()。 A. 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 B. 法人具有团体性 C. 法人以营利为目的 D. 法人制度是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制度之一 正确答案: 5. 航空货运单是航空货物运输合同订立的()。 A. 证据 B. 初步证据 C. 基本形式 D. 条件 正确答案: 6.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出现在()。 A. 美国 B. 英国 C. 俄罗斯

D. 中国 正确答案: 7. 狭义的铁路法是指()。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B. 与铁路运输有关的法律 C. 与铁路运输有关的行政法规 D. 铁路法典 正确答案: 8. 根据铁路有关规定承运后的货物进行运输变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不予办理()。 A. 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物资流向运输限制 B. 第二次变更到站 C. 变更一批货物 D. 变更后的货物运到期限小于容许运到期限 正确答案: 9. 旅客运输合同的主要形式是()。 A. 客票 B. 口头形式 C. 货物运单 D. 托运单 正确答案: 10. 保证的形式有()。 A. 一般保证,特殊保证 B. 书面保证,口头保证 C. 书面保证,连带责任保证 D. 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 正确答案: 11. 在中国境内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主管部门缴纳保证金()万元。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 12.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辆。 A. 25000-55000 B. 15000-55000 C. 55000-75000 D. 55000-80000 正确答案: 13. 以下关于运输合同说法错误的是()。 A. 运输合同的标的具有特殊性 B. 运输合同是有偿合同 C. 运输合同是单务合同 D. 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法定性

新交通运输常用法规汇编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常用法规汇编 一、公路行政执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593号公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2004年9月13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7号公布) 4.路政管理规定(2003年1月27日交通部令第2号公布) 5.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00年2月13日交通 部令第2号公布) 6.公路监督检查专用车辆管理办法(2002年11月16日交 通部令第6号公布) 7.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2004年4月30日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工商总局、法制办公布) 二、道路运政行政执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公布) 3.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规定(2001年12月20日对外 贸易经济合作部令交通部令第9号公布) 4.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2005年4月13日交通部令第3 号公布) 5.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7月12日交通 部令第10号公布,2009年4月20日交通运输部令第4号第二次修正) 6.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6月16日交通部 令第6号公布,2009年4月21日交通运输部令第3号第二次修正) 7.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年7月12日交通部令 第9号公布,2010年10月27日交通运输部令第5号修订)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2010年10月27日交通运输部令第6号公布) 8.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1998 年3 月4 日交通部 令第2 号公布,2001年8月20日交通部令第4号修正)9.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2005年6月24日交通部令第7

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建议 .

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建议来源:不详作者:佚名日期:2009年07月09日访问次 数:展望2009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从宏观上将出现运输供给相对宽松的状况,但对运输企业而言,生存和竞争环境会更加激烈。特别是对公路客货运、航空客运和港口等市场竞争比较明显的行业影响尤为深远。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需要有关部门从政策到行业管理上采取积极的策略,把“保增长”和促进交通运输发展和交通节能减排长期战略相结合。通过信贷政策,支持鼓励交通企业发展。国家鼓励消费政策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公路交通运输企业更新符合环保和大型运输需求的车辆带来了契机,而目前运输企业财务状况和个体经营的现实状况,需要国家出台优惠的信贷政策,提供更新资金,鼓励和引导公路货运车辆更新,既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我国公路货运企业满足节能减排和大型化运输工具的要求。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交通运输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 展。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在公路运输和内河运输中,中小型企业为行业的主要经营者,由于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实力较窄和弱,难以通过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化解可能的经营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困难。因此,应采取鼓励政策,鼓励企业以联盟和兼并等市场行为,扩大企业和经营规模,通过企业经营链条的扩张,抵御经营风 险。继续坚持和深化交通体制改 革。燃油税的实施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比较重大的一次改革,由征收燃油消费税取代公路养

路费等六项收费。费税改革后,由中央政府按比例划拨可以使公益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得到保证,但融资平台作用将受到挑战和影响,而这关系到公路建设扩大与发展等关键问题。因此,在费税改革后,要通过实际实施效果,检验对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的评价,以使我国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同时也应探讨和研究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的拓展问题。 2009年以后,铁路基础设施投资比例和多元化投资比例会不断提高,多元化融资所产生的建设、运营管理及投资分成等问题会越发凸显,而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铁路体制改革。因此,需要在深化改革大背景下,继续深化铁路体制改革。顶一下 展望2009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从宏观上将出现运输供给相对宽松的状况,但对运输企业而言,生存和竞争环境会更加激烈。特别是对公路客货运、航空客运和港口等市场竞争比较明显的行业影响尤为深远。 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需要有关部门从政策到行业管理上采取积极的策略,把“保增长”和促进交通运输发展和交通节能减排长期战略相结合。 通过信贷政策,支持鼓励交通企业发展。 国家鼓励消费政策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公路交通运输企业更新符合环保和大型运输需求的车辆带来了契机,而目前运输企业财务状况和个体经营的现实状况,需要国家出台优惠的信贷政策,提供更新资金,鼓励和引导公路货运车辆更新,既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我国公路货运企业满足节能减排和大型化运输工具的要求。 通过产业政策调整,鼓励交通运输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在公路运输和内河运输中,中小型企业为行业的主要经营者,由于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实力较窄和弱,难以通过规模化和集团化经营化解可能的经营成本上涨带来的经营困难。因此,应采取鼓励政

道路运输法规政策

道路运输法规、政策 2学时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法规 我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主要法规简介 我国对危险货物运输一直有比较严格的管理,特别加强了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立法管理,近几年,修改或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构成了危险货物运输法规体系。作为一名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必须了解这些法规、标准的实施意义和所规定要求,并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执行,本章节所摘录的法律条文与在岗的危运驾驶员、押运员日常安全营运服务息息相关,对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驾驶员必须熟悉掌握的行业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颁布主旨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

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一)安全生产重要意义。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三)从业人员基本权利。 1.从业人员知情和建议权。《安全生产法》第五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

交通运输法规习题与答案94521260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运输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1、《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是属于()。 ①行政规章②地方性法规③行政法规④法律 2、在经济法行为中,当事人没有任何积极行为,也没有用口头书面形式进行意思表示,但习惯 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已为大家所公认了。这种形式称作()。 ①履行合同行为②当事人的法律行为③推定形式④默示形式 3、国际货物运输中,对航空运输的承运人损坏赔偿责任在《海牙议定书》中是采取()。 ①完全过失责任制②不完全过失责任制③严格责任制④责任分担制 4、我国的国际铁路货物运输采用的法律依据是()。 ①《国际货协》(CIM)②《国际货协》(CMCC) ③《国际商事合同规则》④《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5、民事责任的核心是()。 ①确定违约②诉讼③订立合同④归责原则 6、国务院制定的“办法”“条例”“实施细则”属于()。 ①行政规章②技术标准③法律④行政法规 7、法人超出其经营围进行活动,恶意串通规避法律,乘人之危签订显失公平的合同都属于() ①无效经济法律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司法行为④经济纠纷行为 8、国际货物运输中,《海牙规则》对海上运输承运人的损毁赔偿责任的认定是采用()。 ①不完全过失责任制②完全过失责任制③严格责任制④责任分担制 9、《公路法》规定国家依法允许设立收费公路,同时对收费公路的数量进行控制。收费公路设立 的条件是()。 ①国家财政需要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贷款集资所建公路 ③厂矿所建公路④乡镇所建公路 10、海上货物运输提单收货人一栏写“凭指示”等字样,承运人按此交货的称()。 ①记名提单②不记名提单③指示提单④记名无背书可转让提单 11、在经济法行为中,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行为,表示意思 的形式,称作()。 ①推定形式②默示形式③履行合同行为④当事人法律行为 12、不可抗力作为一种法律事实,亦可称为()。

企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规范对公司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交通运输事故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覆盖部门的交通运输管理。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258-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Q/Hr20131-2013《事件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Q/Hr20133-2013《记录管理办法》 Q/Hr29301-2005《产品运输管理规定》 《机动车报废管理规定》 3 职责 行政保卫部负责公司交通运输安全管理。负责车辆的建档、使用管理、维修、报废等工作。负责驾驶员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军品分公司科研生产部、宏达分公司综合管理部、航星园管理公司负责各分公司使用车辆的日常维护管理。 4 工作程序及要求 4.1 运输类别 4.1.1 一般运输:人员、原材料、加工机件、设备。 4.1.2 特种运输:型号产品及相关部件(未安装火工品)。 4.2. 交通运输过程安全控制 4.2.1 对驾驶员的要求 4.2.1.1取得相应类别车辆的驾驶证,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4.2.1.2 特装车驾驶员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A 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签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4.2.1.3 驾驶员必须熟悉所驾驶车辆的工作特点和操作程序,持驾驶证上岗。 4.2.1.4 遵守各项行车规定,不违章驾驶。 4.2.1.5 爱护和按规定里程保养车辆,车辆保养记录由行政保卫部负责保管。 4.2.1.6 按调度员填写的派车单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4.2.1.7 公司车辆必须由专职驾驶员负责驾驶和保管,不允许私自将车交给其他人驾驶。

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

《交通运输政策》 第1-3篇练习题(题后为参考页码) 第1章交通运输发展史 ——交通运输从发展至今,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四个方面。 一、铁路运输发展史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铁路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在它的发源地英国自不必说,修筑铁路成为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和美国都进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热已经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各国。 在铁路的快速发展下,高铁也开始了它的发展。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速度超过200km/h的高速铁路---东海岛新干线。随后,各个国家也开始了自己国家高铁的发展。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已经有118年了。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铁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突飞猛进。 二、水路运输发展史 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还在石器时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本舟和船。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明代

交通运输法规作业答案

交通运输法规作业答案 第二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略) 二、简述题 1.简述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答: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 ⑵运输生产过程不会改变劳动对象的理化属性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旅客、货物)的空间位置。 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 ⑷人和物的运输过程往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旅客旅行的起讫点、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遍及全国。 ⑸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 2.简述交通运输业的地位与作用。 答:⑴运输业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 ⑵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 ⑶运输业担负着社会产品和商品流通的任务 ⑷运输业具有军民两用性质,在平时为经济建设服务,战时为军事服务。 3.简述交通运输发展的总趋势。 答:⑴专门化趋势 ⑵大型化趋势。 ⑶高速化趋势 ⑷环保化趋势 ⑸智能化趋势 4.试述铁路运输发展的趋势。 答:实现牵引动力电气化、燃化,车辆大型化,运营管理现代化和主要运输过程控制自动化、半自动化,轨道结构重型化,养路、施工、装卸、修车机械化,铁路建设技术现代化,铁路宏观决策科学化,逐步建立以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重,不同层次技术装备并重,重量、密度、速度兼顾,综合运输能力大、质量优、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具有我国特点的铁路技术体系。 5.简述交通运输法律规的特点。 答:广泛性;复杂性;技术性;变动性。 6.简述我国交通运输法律规的发展要求。 答:⑴清理现有的交通运输法律规; ⑵建立适应公平竞争要求的运输市场法律环境; ⑶建立政府对运输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管体制; ⑷利用WTO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和运输企业的利益 三、论述题 1.试述交通运输法律规对交通运输活动的作用。 答案要点:

交通运输法规试题及答案

A. 劳务行为 B. 旅客 C. 货物 D. 行李和包裹 6. 铁路运输企业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对逾期领取的托运包裹进行变卖处理的具体规定为:自承运人发出领取货物通知之日起超过期限无人领取的包裹。该期限规定为( C ) A. 30日 B. 60日 C. 90日 D. 180日 7.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根据其运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但不包括( C ) A. 整车货物运输合同 B. 零担货物运输合同 C. 多式联运合同 D. 集装箱运输合同 8.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根据被运送货物的性质可以分为普通货物运输合同和特种货物运输合同两种。下列不属于铁路特种货物运输的主要是指( C ) A. 鲜活货物运输 B. 超限货物运输 C. 杂货货物运输 D. 危险货物运输 9. 根据《铁路货物运价规则》规定,整车货物超过规定允许的载重量,到站除补收全程的正当运费外,另外补收违约金,违约金为运费的( B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10. 根据《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托运人或收货人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支付违约金的有效期间为( C ) A. 30天 B. 45天 C. 60天 D. 90天 11. 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铁路的运输价格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B ) A. 旅客票价率和货物运价率 B. 旅客、货物运输杂费 C. 特定运营线的运价率 D. 临时运营线的运价率 12. 国家铁路运输企业是指( B ) A. 铁道部 B. 铁路局 C. 铁路站段 D. 地方铁路运输企业 13. 下列铁路货物运输合同中,不属于标准格式合同的是( A )

A. 大宗货物运输合同 B. 零担货物运输合同 C. 整车货物运输合同 D. 集装箱运输合同 14.《铁路法》规定: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为( D ) 15. 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铁路的运输价格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A ) A. 旅客票价率和货物运价率 B. 旅客、货物运输杂费 C. 特定运营线的运价率 D. 临时运营线的运价率 A. 762mm B. 1000mm C. 1425mm D. 1435mm 1.铁路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地 位,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最重要的纽带。 2.铁路运输计划生效后,一般不能变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应向车站提出要求,经许可后变更,但只准许变更(一次)。 3.铁路建成后,必须依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经(验收合格),方能交付正式运营。 4.对确属铁路责任的保价货运事故,托运人或收货人可以向到站,也可以向发站提出赔偿要求,处理单位应贯彻(先赔付,后划分内部责任)的原则,及时受理配偿要求,不得拒绝和相互推诿。 5.合同的无效,由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确认。 6.(返还财产)是消除无效合同造成财产后果的一种法律手段,它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签订合同以前的状态,它不是惩罚措施。 7.(严格责任)是指违约行为发生后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不考虑当事人有无

交通政策法规

交通政策法规 近几年来,我国的交通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在公共交通立法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现化建设的要求、同建立完备的交通法规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尤其不能适应市场对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公共交通这一方面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科学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现代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20年来,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得以相应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出行逐步改善。但长期以来,公共交通没有明确的发展政策,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的经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公共交通管理的立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公共交通管理法规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拥挤状况也迅速加剧,交通拥挤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这对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知道,公共交通管理是一个高度综合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政策、机构、体制、管理、收费与价格、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等各个方面。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应从公共管理的法规建设入手。公共交通法规建设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加强交通法规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中共十五大提出“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这一立法目标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必须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其中门类齐全就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起到调节的作用。交通行业尤其是公共交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交通法规理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健全和完善。(2)加强交通法规建设是依法治国、依法治交通的需求。随着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观念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法律的导控功能已成为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交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交通的一个前提是“有法可依”。目前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执法依据数量很少,几乎没有成文的法律法规,其中还有相当数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交通管理执法的实际需要,所以要尽快加强交通管理法规的建设。 (3)加强交通法规建设是交通运输实现大发展的需求。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交通行业也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交通体制改革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指导下进一步深化,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的目的。因此,公共交通的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允许私营部门可以在公共交通服务的供给和经营领域中补充和替代现行的政府职能,公共交通服务的合理定价、公共交通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法规等方面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动,这对公共交通管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竞争机制的引入必定会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出现大发展的局面,而如果想要成功地跨越这道坎,实现大发展,交通法规建设势必先行。 二、我国公共交通管理的立法现状

交通运输法规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运输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1、《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是属于()。 ①行政规章②地方性法规③行政法规④法律 2、在经济法行为中,当事人没有任何积极行为,也没有用口头书面形式进行意思表示,但习惯 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已为大家所公认了。这种形式称作()。 ①履行合同行为②当事人的法律行为③推定形式④默示形式 3、国际货物运输中,对航空运输的承运人损坏赔偿责任在《海牙议定书》中是采取()。 ①完全过失责任制②不完全过失责任制③严格责任制④责任分担制 4、我国的国际铁路货物运输采用的法律依据是()。 ①《国际货协》(CIM)②《国际货协》(CMCC) ③《国际商事合同规则》④《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5、民事责任的核心是()。 ①确定违约②诉讼③订立合同④归责原则 6、国务院制定的“办法”“条例”“实施细则”属于()。 ①行政规章②技术标准③法律④行政法规 7、法人超出其经营范围进行活动,恶意串通规避法律,乘人之危签订显失公平的合同都属于() ①无效经济法律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司法行为④经济纠纷行为 8、国际货物运输中,《海牙规则》对海上运输承运人的损毁赔偿责任的认定是采用()。 ①不完全过失责任制②完全过失责任制③严格责任制④责任分担制 9、《公路法》规定国家依法允许设立收费公路,同时对收费公路的数量进行控制。收费公路设立 的条件是()。 ①国家财政需要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贷款集资所建公路 ③厂矿所建公路④乡镇所建公路 10、海上货物运输提单收货人一栏内写“凭指示”等字样,承运人按此交货的称()。 ①记名提单②不记名提单③指示提单④记名无背书可转让提单 11、在经济法行为中,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积极行为,表示意思 的形式,称作()。 ①推定形式②默示形式③履行合同行为④当事人法律行为 12、不可抗力作为一种法律事实,亦可称为()。 ①法律行为②司法行为③行为④事件

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交通运输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所属行政管理机构、部直属机构(以下统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涉及交通运输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 交通运输突发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具体分级标准参照国务院制定的分级标准,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在各类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具体确定。 第四条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协调联动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辖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并指导下级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加强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第七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协同应对超越管辖区域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 第二章应急准备 第八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根据职责分工、经营范围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编制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第九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针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程序及处置措施、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培训与演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十条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询有关部门意见。 第十一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由本部门发布,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发布。 交通运输企业应急预案由本单位发布。 第十二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报上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备案;交通运输企业应急预案应当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急预案应当与上级部门应急预案和同级政府相关预案保持衔接。交通运输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相关应急预案保持衔接。 第十四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完善重要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调拨、配送、维护和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国家级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装备和物资储备基地。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统筹规划辖区应急处置装备和物资储备基地,并纳入当地人民政府规划体系。

德国的交通运输政策

德国得交通运输政策 摘要:一个功能强大得交通基础设施就是提高德国经济地位、经济活力得主要因素,就是保持经济增长与解决就业得重要先决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政府把环保型得交通运输政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得重点目标,随后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可持续发展得综合交通政策得内容。德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政策得经验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发展有一定得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交通运输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国,交通政策,变迁,可持续发展,启示 引言: 交通运输就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得基础,它对大多数人意味着自由与生活质量。对现代交通工具得需求与利用现有得基础设施就是理所当然得事,它可极大地方便人们得工作与生活。保证交通运输持续地服务就是德国政府交通政策得最高目标。建设能力强大得基础设施就是积极得经济政策,它将提高德国得经济地位,为国家得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1 德国得交通运输政策 1、1 重点发展公路运输 历届德国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与发展。1965—1997年,对交通运输业得支出占政府总支出得比例一直保持在8%至15%之间;从整个交通运输业得角度瞧,从各种途径投入交通运输业得投资(含土地购置费在内)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得总投资中得比例始终在8%以上。但就是,在1992年(德国统一后开始执行全国交通网发展规划)以前,德国政府一直奉行重公路运输、轻铁路运输与内河水运得交通运输政策。 持续大量得投资带来了德国公路运输得大发展与汽车工业得空前繁荣,也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国民经济得迅速发展增添了巨大得推力。但就是,在汽车给人们带来出行灵活性与高生活质量得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得社会问题与环境负担,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1993年德国交通能耗首次超过工业部门。1998年,汽车、铁路、飞机与轮船得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得28、3%(按终端能耗计算),而工业部门只占26、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章制度【最新版】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和使用自备车辆从事为本单位服务的非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应当遵守本规定。军事危险货物运输除外。 法律、行政法规对特定种类危险货物的道路运输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危险货物以列入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的为准,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结果为准。

本规定所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专用车辆),是指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载货汽车。 本规定所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是指使用专用车辆,通过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的作业全过程。 第四条危险货物的分类、分项、品名和品名编号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执行。危险货物的危险程度依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分为Ⅰ、Ⅰ、Ⅰ等级。 第五条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当保障安全,依法运输,诚实信用。 第六条国家鼓励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和运输条件好的大型专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鼓励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经营,鼓励使用厢式、罐式和集装箱等专用车辆运输危险货物。 第七条交通部主管全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法规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主体:是指代表国家实施行政管理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2、交通运输行政管理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目的,在行使行政职权和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3、交通行政处罚:是指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法律制裁。 4、交通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受理后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5、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赔偿责任。 6、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并颁布,体现国家的交通运输意志,维护交通秩序调整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机关在对道路客货运输、汽车维修、搬运装卸、运输辅助服务等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总称。 7、多式联运合同: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以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或旅客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托运人支付运输费用的合同。 二、简答: 1、交通运输法规调整的对象 答:1)在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权力行使运用过程中,交通行政管理机关与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社会关系。2)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权力实施监督过程只发生的社会关系。 2、交通运输法规的作用: 答:1)维护交通运输秩序2)监督行政权力主体、防止违法滥用行政职权3)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 3、交通运输法规的基本原则: 答:1)合法原则2)合理原则3)程序公正原则4)权力制约原则 4、行政行为与其他行为相比具有的特征: 答:1)行政行为是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主体所实施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主体行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能够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4)行政行为具有多种行为方式。 5、交通行政处罚一般程序:

交通运输法规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交通运输法规 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法人分为两个或几个法人,原有法人不复存在,其权利义务关系由新的法人分别承担。这种法人变更称之() ①归并②分立③合并④分解 2、某铁路企业甲公司与乙厂签订了一份旧设备转让合同,不久,乙方按合同规定将货款一次付清,这时,甲公司原经理调离,新任经理提出设备须重新作价,否则不履行合同。新任经理() ①可以变更合同②必须解除合同③可以不履行合同④必须履行合同 3、铁路运输企业是指() ①铁路站段②铁道部③铁路局④地方铁路运输企业 4、下列铁路货物运输合同中,不属于标准格式合同的是() ①大宗货物运输合同②零担货物运输合同 ③整车货物运输合同④集装箱运输合同 5、由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铁路的运输价格主要包括以下哪些项目() ①旅客票价率和货物运价率②旅客、货物运输杂费 ③特定运营线的运价率④临时运营线的运价率 6、根据《铁路法》规定,自铁路运输企业发出到货通知之日起,满30日无人认领的货物或者收货人书面通知铁路运输企业拒绝领取的货物,铁路运输企业应当通知托运人;托运人自接到此通知之日起,未作答复的,由铁路运输企业按无法交付的货物处理。该托运人接到通知的时间规定为满() ①30天②45天③60天④90天 7、《铁路法》规定:新建国家铁路必须采用标准轨距。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为() ①762毫米②1000毫米③1425毫米④1435毫米 8、根据《铁路货物运价规则》规定,整车货物超过规定允许的载重量,到站除补收全程的正当运费外,另外补收违约金为运费的() ①1倍②2倍③3 ④4倍 9、根据《铁路货物运输规程》规定,托运人或收货人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支付违约金的有效期间为() ①30天②45天③60天④90天 10、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执行宪法和法律而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 ①法律②行政法规③地方性法规④行政规章 11、某铁路企业甲公司与乙厂签订了一份旧设备转让合同,不久,乙方按合同规定将货款一次付清,这时,甲公司原经理调离,新任经理提出设备须重新作价,否则不履行合同。新任经理() ①可以变更合同②必须解除合同③可以不履行合同④必须履行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