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授课笔记

色彩构成授课笔记
色彩构成授课笔记

色彩构成(5DS 授课笔记)绝密(一)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二、色立体及表色系

1.色立体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球体的立体模型。它的结构经了比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

色立体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日本色研色立体等。

2.蒙赛尔表色系

详情请见:https://www.360docs.net/doc/445193289.html,/ps/new4.htm

(这个网站里还有其它的关于色彩构成方面的知识)

三、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

<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3)同种色相对比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

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二>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图)

(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3)高短调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

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硬、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8)低中调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9)低短调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三>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因其较为隐蔽、内在,故易被。在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越长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图)。在选择色彩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弱对比。据此可划分出九种纯度对比基本类型。(图)

(1)鲜强调如10:8:1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调如10:8:5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3)鲜弱调如10:8:7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4)中强调如4:6:10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如4:5:6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7)灰强调如1:3:10等,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

(8)灰中调如1:3:6等,感觉相互、沉静、较大方。

(9)灰弱调如1:3:4等,感觉雅致、细腻、耐看、含蓄、朦胧、较弱。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2012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色彩构成 适用学时:50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我校《工业设计》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的。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学习领域定位 色彩构成是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色彩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目前我国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包括工业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广告设计都开设此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内容如: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构成的色调,色彩的表情与色彩的情感情绪表达等形式,色彩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色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色彩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地掌握色彩设计的基本规律,以期指导今后色彩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色彩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色彩应用设计更具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为《工业设计》、《包装设计》、等设计课程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 基于色彩构成的内容量大、面广、基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的特点;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各专业又应当有不同的选择点和侧重点及难易程度,从课程设置、教学授课方式及实践实练的布置安排上都应与本专业密切相连,一切以为具体专业服务为基准。 二、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本门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工业设计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方法能力目标: 1. 研究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特点、性质及在色彩中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规律。 2.掌握色彩构成的形式设计的美学法则。 3.整和不同源流的基础教学内容,吸收和运用不同原理的基础造型方法,强化课程的综合实

初中美术《色彩的魅力.》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要素、色彩对比等基本色彩知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色彩,并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表现,抒发情感。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画工具、装饰画线稿、彩铅、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轻音乐、摇滚乐),让学生找出与之风格相对应的配色图片(二)新授环节 ?感知阶段 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发展认知阶段 1、三原色:红、黄、蓝(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 2、三间色:绿、橙、紫(在两种原色之间调配出来的颜色) 3、冷暖色:(视觉上感受的色彩的冷暖分别) 自主探究 1、观察分析教材中的色相环,理解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 色相(颜色的相貌) 明度(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颜色调和后纯度降低) 2、观察教材中的色相环,分析对比色、类似色在色相环中各自有什么关系?

对比色:色环中180 度正对的颜色 类似色:色环中30~90 度范围内的颜色 巩固认知阶段 (体验色彩的奥秘,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脾气) 红色:(玫瑰、太阳、红旗)喜庆、热情、危险、革命 黄色:(灯火、香蕉、葵花、蛋糕)光明、快乐、希望 蓝色:(晴空、湖泊、海洋、冰峰)冷静、理智、永恒、深远 绿色:(树木、草原、农田、青山)和平、生机、希望、安全 紫色:(葡萄、茄子、丁香、夜空)高贵、典雅、庄重、神秘 黑色:(夜晚、煤炭、头发、墨水)严肃、刚健、恐惧、死亡 白色:(雪山、白鸽、浪花、面粉)纯洁、神圣、空虚、飘逸 三、学生作业 1、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为黑白装饰画线稿配色 2、作业要求: ①选择你喜欢的色调,至少用两种色相来搭配; ②可以表达欢快、沉静、热烈、神秘等各种感受,或者表达不同季节给人们带来的色彩视觉感受。 3、出示作业范例:课件图片、教材中的图片 学生先构思,然后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讲评 1、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谈配色思路 2、互评 3、教师总结评价 五、课堂小结 欣赏一幅室内设计的作品,色彩搭配会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有应用,色彩不仅能运用在设计中,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来表现记录每天的心情。 六、板书设计 色彩的魅力 三原色 三要素 对比色 类似色

最新色彩构成教学大纲资料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总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与

(初中美术教案)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学设计及反思初中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色彩搭配的图片实例,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色彩(出示 课题) 1.欣赏图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学生讨论,分析,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归纳总结,由图片实例引导出色彩知识。 二、新课展开好的色彩搭配能满足人的情绪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每个人都 有色彩感觉, 但想要创造和谐的色彩效果,就要认识和运用色彩的三要素。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指色彩本来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在有色彩系列中,最深的颜色是蓝紫色,最浅的颜色是柠檬黄。有色彩是以无色彩的明度为基准来判断的。 纯度:指色彩中色素的饱和程度。色彩的相对纯度取决于色彩中加入黑白的多少。 2.色彩搭配方法 色相对比: 不同相貌的色彩被运用到一起,会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展示体现色相搭配的图片)。 明度对比: 同一色相的色彩进行变化统一,形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彩,是只有明度变化的配色,给人以亲和感。(展示体现明度搭配的图片)。 类似色的对比: 色环上相邻色的对比,如红,橙,黄给人以融合,平静的感觉。 冷暖色的对比: 如红,橙,黄的搭配给人温暖的感觉,绿,兰,紫的搭配给人清冷的感觉。3.生活中色彩搭配实例的讨论师生共同讨论生活中色彩搭配的成功实例,学生思考生活中实例都运用了哪些色彩知识。

初中美术教材教案

初中美术教材教案

初中美术教材教案 【篇一: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美术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参考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欣赏-评述) ( 计划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 教师讲解: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造型基础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通用试行)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造型基础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英文名称:constitution of color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学期总学时数:64(其中理论10学时)实践学时:54+课外16 执笔:视觉传达教研室编写时间:2006/01/18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 《色彩构成》是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平行互补的设计造型基础课,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 《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量,并创造出理想,新颖与审美的设计色彩。 对《色彩构成》的学习是一个研究过程,一种方式和一种手段,是为实现更高境界的色彩创造和设计目的的重要途径。 二、授课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色彩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认识色彩 第二节色彩的本质 第三节色彩的属性与色彩体系 第四节色彩的混合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色彩的几个属性。 作业要求:要求掌握色彩的几种类型;明度推移练习;色相推移练习,纯度推移练习补,补色互混推移、并置空间互混。 练习:色调构成练习;加法混合练习和空间混合练习各一张。 教具:范例。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色彩对比 第一节色彩知觉现象 第二节色彩的三要素对比 第三节色彩的其他对比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色彩的三要素和对比规律。理解色彩对比的不同表现力。 作业要求:分别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作构成练习;就色彩的肌理进行练习。 教具:范例。 第三章色彩的调和 第一节色彩调和的原理 第二节色彩调和的基本类型及配色方法 第三节色彩的采集,重构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色彩调和的几种方法和配色技法形成原理,理解色彩调和 的不同表现力以及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有选择,提炼和重组的训练。 作业要求:孟塞尔色立体作一组调和构成作业,包括同一色相调和:同一纯度调和; 同一明度调和;同一色相调和;同一明度调和;同一纯度调和各一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经过半学期的学习与训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1)在色彩知识掌握方面:学习色彩三原色、色彩三要素、色彩对比及色调等色彩基础知识。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联想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学习造型与色彩的技能、技巧与表现形式,理解艺术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运用色彩的对比、协调,达到情感表现的目的,使其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2)在技能方面:通过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并运用抽象色彩练习的形式,体会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会运用色彩以抽象或具象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主观感过程与方法只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通过欣赏引发学生对春天色彩的主观感受,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进行大胆的想象,构思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结合自身感受和色彩知识用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去表现春天,完成对春天主题的色彩创作。 (3)存在问题:欠缺对色彩学习兴趣的持久训练及学习色彩知识的实际应用。 效果分析: 多媒体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美术本身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得到视觉、听觉的冲击,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充分借助和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不同季节的图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贴近生活,富有趣味。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参加探索发现从而体验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享受快乐。教师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2.“活动二”,安排了一系列小游戏,其一是可以借助化学实验的思路将三原色溶解于水,互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形成其他颜色。学生会非常激动踊跃。其二观察不同色调画面,学生通过色调比较,感受不同色彩对营造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其三对色彩的对比关系进行讨论此环节可以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研究色彩的本质特征。 学习活动三,建议学生作业减弱对形的要求,强调色彩的作用,教学展示了有针对性的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总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

初中美术《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案三篇

初中美术《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案三篇《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教案1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是美术课程“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使用对 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 媒体特征,充分欣赏多个案例,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色彩搭配意识,并 为学生进一步实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同学们会欣赏中外美术名作,建筑艺术,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和中外面具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进一步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做多种尝试,展开趣味性造型 活动,实行简单的创作;学习了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的加以使用,初步学习了铅笔淡彩的画法;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方法实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 触觉经验,能结合各种已学过的美术知识实行绘画创作和应用设计, 能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玩具;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 义的事,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用 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实行初步的写 生练习,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 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同学们普遍提升了对美的感受 水平,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 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协助学生理解色彩的基本 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 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 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理解与对美的追求,好的色彩搭配 是我们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主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协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 化艺术内涵。 教学难点 欣赏生活中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色彩现象,体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使用色彩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音乐切入 师:同学们,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感觉到生活的多 姿多彩,在很大水准上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丰富的色彩世界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色彩、体验色彩。 (音乐切入,播放歌曲《天堂》并和同学们齐唱,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可能会是:白云,草地,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清 清的湖水…… 二、热身练习

平面与色彩构成教案教学总结

构成基础:平面与色彩构成 教案 授课专业: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数:98 课程学分: 考核方式:知识点考试与课程作业相结合 授课教师:潘雪梅、余江、羊黎、何宇(兼职)、古大治等 课程背景与沿革 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种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初年级学生所开的“三大构成课”。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 对于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得失,我们没有必要(或权力)苛求前人,但对其在现代设计发展上的历史功绩,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格罗佩筚路蓝缕身体力行地开拓了设计教育这个领域;二是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训练课程体系的确立。而后者则应归于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和约瑟夫.阿伯斯Josef Albers 三人的势力。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德国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因为包豪斯就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高潮和尾声);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 固然,最引人注目的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其本质是技术层面的,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课程的理论基础,通过理论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而当时欧洲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课程仅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没有任何理论支持,也没有理论依据。但在包豪斯参加基础课程(Vorkurs)教学的,除了前面指出的三位以外,还有那个时代的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和克利等,他们的教学都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严格的理论基础作为基础教学的支持力量,而且有非常明确和执着的目的性。作为包豪斯基础课教学体系开创者的伊顿,他一开始就将学生置入一个理性的视觉训练的教学环境之中,犹如一个洗脑的过程,把学生入校以前形成的非专业视觉习惯完全洗掉。代之以崭新的、理性的观察习惯和视觉规律,由此来启发学生的视觉潜能和想象力。他把色彩、平面与立体形式,材质肌理综合在一起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艺术家任意的、自由的个人表现。并明确强调他训练的终极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

初中美术《色彩的魅力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欣赏、合作,竞赛与评述等方法,在问题情境中初步学习并能够描述出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 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讨论、联想、体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掌握色彩的规律行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色彩的魅力》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属于“造型·表现” 课。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要求,本课应侧重于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1.在认识色彩的环节中,先通过猜谜引出“春”字,让学生联想春天是怎样的时节?春天 的景色是怎样的?同时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同时提出问题,讲述自己的感受从而了解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喜爱。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了解色彩基本规律环节,展示色彩图片,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视觉传达,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两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差别?色调的变化对画面气氛有何影响?你能说出不同颜色给人心理上造成的感受吗?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利于知识的碰撞和积累,学生此时从感悟走向理性分析,能够初步掌握色彩给人的心理情感规律。同时设计展开“我是魔术师”游戏环节,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在学科知识渗透中轻松掌握色彩基本原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效果,为下个环节打下基础。 3. 在色彩创作环节上,先检测学生对色彩基本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看有明显色彩差别的作品,可以是影片片段,也可以融入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读懂教材。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计划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计划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色彩构成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总目标: 《色彩构成》是广告美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设计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体现形态、色彩相互的适应性与共同的表现性,帮助大家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以后有目的地专业设计做好准备。 (一)技能目标: (1)?? 能合理有序选择色彩 (2)?? 具备用造型色彩等对构思进行形式表达的能力; (3)?? 对色彩方面具有很好的鉴赏能力; (4)?? 具备设计构思规划色彩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热爱科学和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具备用造型色彩等对构思进行形式表达的能力;; (3)?? 对色彩方面具有很好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以前在初中没收接触过美术课,对色彩的了解也很差。这给色彩构成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不像PS平面设计课,能直观看到;我们要求大家自己去画,但有些学生绘画功底太差,往往很快就放弃了,对于这一点,我们教师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及处理意见:

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向学习者传授色彩构成基础知识和培养合理有序选择色彩应用能力的入门课程,其内容着重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具备用造型色彩等对构思进行形式表达的能力;具备设计构思规划色彩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色彩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为学生学习PS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设计知识的基础。要求学生学会利用素材提炼色彩关系,在实际的设计中用形式美的法则来约束构图和色彩设计达到审美和设计的要求。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1、设计色彩的概念和特点。 2、光线的传播方式和色彩的关系、关于物体色的关系及光的演色性; 3、视觉特性;色彩的三要素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 4、色彩关系的6种主要基调; 5、日本多色配色形象尺度;色彩构成理论和应用。 难点:1、设计色彩和绘画色彩及自然色彩的区别和联系 2、。不同色相的表情;典型色彩联觉。 3、用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调整正整体画面色彩关系,达到审美要求对比和 调和的区别与联系; 4、建立以对比为主或以调和为主的配色关系的方法;。 关键:色彩的减色混和和空间混和,色立体 五、教法及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 教法:本课程以理论讲课和色彩设计训练双重并进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新课结合图片及优秀作品分析,使学生能理解掌握色彩构成的关键结构,理论授课和多

初一美术课--色彩的魅力教案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难点 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四、教学准备

色彩丰富的图片、色相环教具、多媒体课件、水粉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盘或盒、水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映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师: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师: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 师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大千世界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本课我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板书) 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的基本常识。 二、新课 (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1、三原色:红黄蓝(理论上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能混合出其他颜色。) 2、三间色:绿橙紫(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 3、极色:黑白 (二)色彩三要素 1、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合称为设计的三大构成,是设计的各门学科的基础课程,在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 《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从理性的角度和色彩美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的高度为各艺术设计专业提供色彩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规律的学习,掌握色彩在构成关系上的科学原理,明确使用色彩的目的性和功能性,以及了解相关色彩组合,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色彩构成作业,进而强化理性认识,为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重点: 色彩的构成原理,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及色彩的心理象征意义。此部分重在操作,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对色彩的构成规律及色彩的心理意义的认识与理解。 本课程重难点: 色彩的心理。色彩的心理涉及到了物理学、生理学、美学及心理学,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与把握,但色彩的心理因素却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一部分重要理解,以色彩的表现创作为辅助,最终达到让学生对色彩的心理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 课时:51节

注:学时分配及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第三部分讲授部分 第一单元色彩的物理理论【知识要点】 1.色彩产生的原理。 2.色彩的表示方式。 ★孟塞尔色立体。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科学地理解色彩产生的原理。

⒉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辨别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重点、难点】 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孟塞尔色立体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上的各种色彩标号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单元色彩的分类与特征 【知识要点】 ⒈色彩的分类。 ⒉色彩的基本属性。 ⒊色彩的混合。 【能力目标】 ⒈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对色彩的分类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⒉从新的层次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 ⒊理解色彩混合的几种类型并能独立完成相关作业。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使其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具有分析色彩现象和科学地运用正确的色彩理论进行设计的能力。 【重点、难点】 该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几种类型的色彩混合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第三单元色彩与心理 【知识要点】 1.色彩的视知觉现象。 ⒉色彩的情感与思维。 【能力目标】 ⒈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色彩的对比、色彩的适应、色彩的稳定性、色彩的易见度、色 彩的膨胀与收缩、色彩的前进与后退、色彩的错视现象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⒉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对色彩的情感、色彩的性格与象征、色彩的联想、色彩的味觉、嗅觉的联想、色彩与形状、色彩的音乐感的理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能熟练地运用。 【素质目标】

初中美术_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色彩的魅力》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内容的一节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的美术课。计划1课时,45分钟。本次课的重点是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知识,难点是如何正确的使用色彩表现作品。 本设计中主要通过色彩运用实例的分析启发学生构思,通过分析讲解色彩基本知识及运用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使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 ◆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法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对色彩的理解,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的方法。能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 ◆能够运用一定的色彩知识评价他人的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

的求知欲。 ◆通过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与鉴赏,提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美的热情,促进审美修养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展示课本中传统图片,配以喜庆音乐,让学生评述画面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 教师总结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本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 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 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二)、深入学习(15分钟) 学生先通过阅读书中知识点,相互讨论自学色彩知识。 播放幻灯片:颜料中的色彩、色彩的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验、 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学生理解体会,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调色实验,通过做连线题目的方式来了解色彩的功能及色性。学生辨认平时最常用的颜料中的色彩,了解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对比色、色彩的功能及色性色彩在生活和作品中的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色彩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色彩教学 (根据形象的特点,把美术作品划分为三种类别,即具象、意象以及抽象美术。由于它们都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纸、布、木板、颜料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使用的物质更广),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当然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具体到每一种美术形式,它又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性,从而构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一、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目的,辅导工艺创作、小创意为主,从美术多种类发掘具有某项突出才能的人。 美术种类较多,一般人通常把美术仅仅理解为绘画和雕塑。美术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摄影、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实际上,美术的范围应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以往教师多是在堂上板画后学生照着例画课堂练习临慕,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只是得到技艺的训练而失去开广视野扩展思路增长智慧的更多机会。由于学习讲究循序渐进的,因此大多数学生绘画水平处于有待提高的一个相对平稳的过低阶段。当然举行美术绘画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但每次作业评选,结果来来回回都是那原来的三五个同学是优秀的。精学的不如学多,所以应该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基础课程(素描、色彩等)为目的,辅导工艺创作、小创意为主,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每学期举办一次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多发掘多方面的才能加以奖励,一来可以为学生提供体现自己实力的平台,二来增强学生自信心。另外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让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更要推荐到区以上参赛,还可以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如果单独从素描、色彩基础评价必然鼓励了少数人,就大大挫伤了其他人

初中美术色彩常识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色彩常识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色彩常识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安排学生学习一下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习调色的基本常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运用色彩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因为只有一节课的安排,色彩基础理论不可能做全系统的学习,所以内容的选择围绕着怎样调色展开,色调、色彩情感、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问题只能留待今后适时解决. 新教材的优点在于,没有给教学规定必须要讲到的知识点或必须要执行的教学模式,而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给了教师较大的发 挥空间,只要不脱离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组 织教学材料.颜料使用的学习,也是一种对美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 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 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框架,感觉自己对色彩的认识有升华,即可视为达到 教学目标.调色方面,目标设定为体验,所以安排了任意复色的练习, 而把其它练习列为选做,体现分层次教学.并不要求学生通过一节课 能把颜色调得非常准确,只要学生在今后调色时,不感到特别的盲目,能够进一步在自我学习中提高,就达到目的.这节课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基础.

对一些技巧的学习,如填涂和水分的掌握,交给学生自主探索,互 相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初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 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 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 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 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 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3、初一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 预期太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与调色相关的色彩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色彩体系的初步认识;体验用毛笔调色的过程,探索并总结水 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 2、通过分析色相、明度、纯度与色立体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体系性.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经验,学习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 4、其中的关键点是复色复色既是核心,又是其它知识的联结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习和调色体验,巩固所学相关知识.

色彩构成教学计划

《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校的育人思想,严格按照振华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娴熟,综合素质良好,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专业知识服人。历尽做到效率公司化,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的愉悦的学好知识,用好专业技能知识。 二、教材分析 《构成基础》这门教材主要包含的知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主要章节和知识点具体如下表:

三、教学目标 1、理论层面 学生从构成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切入,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人的心理、情感与色彩、平面、立体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域文化对构成的影响,增强对整个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 2、实践层面 通过各单元作业的实施完成过程,掌握构成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构成规律组成不同平面、色调、立体并把握它们的转换关系,为以后的平面设计应用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3、认识层面

学生应当明确构成课不仅是对造型及形式表现的学习,更是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此构成是一种能力训练的过程,而非结果。这一学习阶段应该成为学生日后学习的支撑学生应对他们如何将本阶段的学习运用到各类设计实践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色彩构成是根据人对色彩的视知觉和心理效应,用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搭建色彩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符合审美需求和设计创意的色彩效果,是一种对理想色彩的创造过程及结果。色彩构成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课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成课程体系,是所有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 教学重点 1、色彩构成: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对比、色彩及心理、色彩构成等。 2、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近似、渐变、对比、发射、空间。 3、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立体与空间、立体构成技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加强学生对于色彩构成原理的应用。 2、怎样使学生运用好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则。 3、如何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之间的联系统一于一体。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对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认识不充分,但是学习的激情是高的,态度是好的。学生非常的活泼开朗,思维活跃,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程的优点。面对这种情况,首先从基础抓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做到色彩基础扎实。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一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理论阐述与图形演示相结合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作业辅导在作业辅导中既要强调作业要求与画面视觉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与探索尽量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因势利导、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作品评析精典作品和优秀作业的评析是美术设计教学中特殊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注重“比较”的方法作用根据教学相关阶段的内容与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方法、视觉效果、潜在优势等进行认识和思考。 四总结评价总结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教学总结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应避免以作业效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代之以注重学生发展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使每一阶段的教学总结和评价都能够实际地起到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和推进下一步教学的目的。 七、教学进度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