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和探索雾霾天气与地震关系

发现和探索雾霾天气与地震关系
发现和探索雾霾天气与地震关系

发现和探索雾霾与地震的关系

2007-10-10 21:18 星期三

摘要:通过观测,发现大雾的时间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吻合现象。利用长期积累的浓雾资料和能够找到的7级以上的地震资料进行逐一验证,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规律性关系。这里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一规律深入细致地研究下去,将使地震的判断和预报,变得简单方便。我们可以大胆地沿着这个思路,挖掘出一套新的地震预报程序,以期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甚至地点,从而有效提高人们防震抗震能力。

关键词:浓雾预示地震远距离前兆

引言

雾、较浓的轻雾,还包括霾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观测中,主要根据它们的能见度和湿度的大小,粗略地加以区分。很多时候,浓雾天气来历不明,我们也缺乏研究浓雾形成机理的机构和人员。比如,在相同的湿度和天气条件下,有时有雾,有时无雾,套用“蒸发雾”、“辐射雾、“平流雾”等相关知识,无法对浓雾的形成机理给予圆满的解释,所以建议,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成立雾霾研究机构。

我们到底能不能给连续的浓雾天气找到其形成、存在和消散的真正原因?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天气实况和查阅网络上公布的地震信息,逐步得到相应结论,对隐藏在雾霾背后的形成机理做了另一种解释,并大胆地推断:严重的雾霾天气是重大地质事件的前兆。

1. 浓雾是预示地震的一个重要征兆,其浓度大小和持续的天数与地震的发生存在着正比关系。

根据雾出现的实况和本站的观测资料,查阅并得到雾(霾)天气维持的时间越长,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震的几率就越大。

1.1. 两次大地震前,能见度状况

2006年12月22日到26日,本站连续五天的大雾或浓霾天气,五天的平均能见度在2.5千米以内。又有资料表明,同一时期内我国大面积地区都出现了大雾天气,对这场不同寻常的大尺度浓雾,新闻部门做了相关报道。结果,2006年12月26日台湾省高雄东南海域发生7.1地震,海底网络电缆深遭重创。无独有偶,在2004年12月11日到26日,连续16天,本站一直处在大雾和浓霾的笼罩下,能见度始终维持在0.1-6.0千米范围内,结果,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30万人死亡……

1.2 一个重要推论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证,都能够说明:大雾天气存在的时间与大地震呈现的正比关系。一般表现为,大地震发生前3-8天内,本站被浓雾和阴霾天气所笼罩。若本站有长达72小时以上的大雾天气,某地就会发生严重的地震。这是一个随时都能用到的推论,应该多予以关注。

1.3 小地震与轻雾(霾)存在的对应关系

就拿我国最新发生的两次小地震来说,10月6日,黑龙江东宁县和四川长宁县分别发生了震级为4.6级和3.8级的地震,而雾、轻雾和霾天气相继笼罩本站是从10月2号开始的,虽然雾霾的浓度不大,能见度也不算太差,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地震有关。

在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的地震发生前,中国大范围内的能见度都很低。

还可以利用现有气象资料对比发生过的所有地震,会发现雾的日期和地震的日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对应关系。

1.4 对通常雾霾的质疑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人类活动是导致城市灰霾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没有错。但是,全国范围内广袤的大地处处被雾霾覆盖时,就应该停止抱怨。试想,工厂排放、汽车尾气随时都有,为什么偏偏这时候出现,其它时候就没有呢?为什么浓雾出现后地震接踵而至?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如果雾霾是地震前兆,人类的活动对雾霾影响相应地降低,甚至可被忽略不计。真正需要我们探究的是:地震前地壳会发热吗?如果会发热,雾霾天气容易解释。可以解释为地震不是瞬间爆发出来的,而是一个地球内部持续向地壳和大气释放热的过程中,地温逐步升高,地表的水汽和大量的(超)细颗粒均通过地面土壤、植被、水面等蒸发而形成大规模的浓霾天气。如果借助于检测仪器,会发现两种情况下的霾,其组成成份和颗粒大小均截然不同。打个比方:地震对于地震来说,就象人是有病一样,人得病前,有许多前兆,发热是前兆之一,地球也是这样,雾霾天气是地震前地壳发热的一种现象之一。

2. 雾霾和地震之间的必然联系

以上所列举的例证,是不是大自然的偶然巧合现象呢?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臣伯阳甫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这句话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注意到雾与地震的关系。通过对比天气实况和得到的地震信息,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地震,在发生前几天,都存在着距离震区很远的地方,能见度显著降低的现象,这说明雾和地震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2.1 雾霾是地震的“远距离前兆”

有资料表明,5-6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前,从距离地面几十到数百公里的震源中心,以扇形向外释放热能,地面在3-9天左右,都表现为大面积增温,增温直径可达10万公里。在这样的广大范围内,地表对近地层的热辐射增加,土壤、植被等细微颗粒大量漂浮和存在于对流层中。当细微颗粒粘附水汽以后,就形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雾和霾。

任何一次地震,都有一个雾霾形成和消散过程。在这一阶段内,距离震中很远的地方,常常出现大尺度的雾霾现象。这是由异常的大规模地面长波辐射造成的,也是地面辐射出的暖气与空气的冷气混合而成的。

雾霾天气是地震前的热效应演变的必然结果,是地震前的“远距离热征兆”。一般说来,雾霾的浓度越大和持续的天数越多,发生大地震的机率就越高。

2.2 雾霾随地震结束而消失

当某地有“地震雾霾”产生时,近地层的大气环流便受其阻挡,气压层变成了地面辐散、高空辐合的高压,雾霾经久不散,天空就象一口倒扣下来的大锅,迫使近地面到高空的大气形势发生变化。就象风要经过充满雾霾的城市,不得不变弱或绕道前行,以便来适应和配合灰霾天气持续存在。

“地震雾霾”的消失,是伴随着地震活动的结束而荡然无存的。验证这一说法的正误,只需要用气象资料查阅一下震后的能见就可以了,一般都表现为:“忽然变好”。

2.3 本站位于河南中部,通过对比分析,东边和东南出现地震前,本站出现雾霾。西边出现地震前,本站无雾。

3.用雾霾预报地震的几条思路

由于雾霾形成机理较为复杂,而这种方法处于刚起步阶段,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尽管可以把较大地震发生的大致时间预测出来,但是,无法判断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如何才能完善这种方法,使人类能够准确预测地震将要发生的地点那?现提出以下三条思路:

3.1 建立浓雾数据库

由于“地震雾”是个大尺度系统,绵绵万里,每个地方的地表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是水面,有的是土壤,有的是岩石,所以,各地产生的雾霾天气也有轻有重。试想,如果某地发生大地震时,把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雾霾状况,专门建立一个数据库,以表明该地

发生地震时的雾霾特点,等到该地或附近地区再次出现地震时,利用现存的雾霾数据,就可以准确提示该地某时将有地震发生。这样,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准确预报灾害性地震将在何时何处发生,将不再是当今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难题。

例如:在台湾省高雄东南海域发生7.1地震时,把我国当时的大部分站点的浓雾状况,建立一个数据库,那么,用这些数据和其分布特征,将为准确预报该地区或附近地区的地震,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3.2 建立完善的雾霾观测体系

目前,几乎全部气象台站所测定的雾霾天气,都有点“屈才”,大家都认为它们仅仅是一种无大危害的天气现象而已,其真正对重大事件的预示作用没有被挖掘出来。

我们知道,广大的气象台站取得的能见度数据,仅仅依靠观测人员的目测,这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不能反映当地当时能见度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想把雾霾与地震之间紧密的联系充分揭示出来,必须尽快利用气象台站网点密集、范围广大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雾霾监测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雾霾对地震的指示作用。

3.3 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

为了全面地掌握和研究地震和雾霾的联系,建议尽快地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以便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报着严谨、求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探索向前,会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比如:详尽地建立震级不同的地震分别对应的雾霾范围、浓度和天数;如何准确测定地震雾霾的含量;地震与地温、气温所呈现的远场、近场差异有多大?……

也许我们从此会走出雾霾带来的困惑,不但能够把地震发生的时间预报出来,而且具体震点和震级都可以预报出来。或许我们气象部门用云图预报天气,用雾图预报地震的时代,不久将会到来。

本文参考文献:

1.<<电波科学学报 >>2006年05期,丁鉴海 , 申旭辉 , 潘威炎 , 张晶 , 余素荣 , 李纲 , 关华平

2.《雾和霾的区分》,吴兑,广东气象2004年04期

3.<<地震 >>2004年04期,蒋海昆 , 侯海峰 , 周焕鹏 , 冯志军

4. 《地震有“热征兆”》,1999年地震学报第21卷第6期。刘德富彭克银刘维贺黎令仪侯建盛

5.《寻找控制污染的利器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科技日报》汪安璞 2002年6月24日

6.http://218.86.121.20/czpd/jxzy/04-05shang/dl/1/05/kebiao/1/kzzl.htm《扩展资料》作者:苍海桑田

雾霾天气情况调查报告标准范本_3

报告编号:LX-FS-A43336 雾霾天气情况调查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雾霾天气情况调查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雾霾调查报告(一) 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剥夺了人们享受阳光的权利,一月份,雾霾天气高达25天之多,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对此有些作为,语文老师何老师,给我们简略的提出了以下关于雾霾天气的问题: 1、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 3、怎样改善这种情况? 在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下,我在加以修改,制成了一个专题为“雾霾”的问卷调查表,我调查了家人对雾霾天气的看法,以及困扰、了解。调查完以

后,我又在网上进行了调查,网络资料调查的结果是: 大家感觉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如何?调查显示,7、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好,25、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好,31、7%的受访者表示一般,17、6%的受访者认为差,11、1%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差,6、9%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大家认为本次全国性雾霾天气的成因有哪些?调查显示,62、3%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业污染严重,37、5%的受访者认为是尾气排放超标,13、2%的受访者认为是建筑施工扬灰,42、0%的受访者认为是污染物扩散,24、4%的受访者认为是气候原因导致。 雾霾天气对市民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调查表明,39、8%的受访者表示造成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雾霾天气应急紧急方案计划

雾霾天气应急预案 审定人: 审核人: 编制人: 中和片区地下综合管廊(二批次)一标段 2017年10月4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1.1编制目的 (3) 1.2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现阶段雾霾治理的关键内容 (4) 3.施工部署 (4) 3.1 机械安排 (4) 3.2 人员部署 (4) 4.工作原则 (5) 5.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 (5) 6.防大气污染措施 (6) 7.应急响应措施 (8) 8.工作要求 (9) 9.雾霾的危害 (9) 10.应急救治 (10) 11.防雾霾物资 (10)

1.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特制订此雾霾应急预案,根据成都市雾霾划分等级进行统一的预防,同时加强我项目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减少粉尘飞扬。按照《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市民身体健康,特制定《中和片区综合管廊工程应对重污染天气建筑施工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表1-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表2-1工程概况

现阶段正在施工雨水和污水外网工程,其中的渣土覆盖、道路清扫和洒水工作是我项目治理扬尘应对重污染的关键工作内容。 3.施工部署 3.1 机械安排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洒水车二台。 3.2 人员部署 3.3.1项目部人员组织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气象信息小组、分包责任人,当遇雾霾时进行统一的预防治理。遇到重大事故时立即向上级领导逐级汇报。 3.3.2项目部人员责任划分 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马锐 副组长:唐志洪 组员:李建明张胜建阳厚森杨岸李兴顺徐前张敏詹浩气象小组:马锐唐志洪张胜建 分包负责人:杨强王世忠黄国伟 气象信息小组随时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天气状况,并及时关注北京气象台及有关部门下发的雾霾预警,如遇雾霾预警立即上报应急指挥小组,由气象台发布的等级否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通报分包负责人根据预案预防措施进行防护治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决定对雾霾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雾霾成因防治PM 2.5环保 正文: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尾气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1.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构稳定;一些地区受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却极少降雨;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些是雾霾天气持续的自然因素,而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

雾霾天气如何应对——开车篇

大雾天气,不仅能见度低,严重影响着路面交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更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各种疾病打开了方便之门。阴霾天气不但可能会对心脏、呼吸道有影响,还可能会伤肺。在这样的大雾天气中,我们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呼吸道系统呢?又该怎么减少雾天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呢?(作者:张爱玲) 大雾天气易发呼吸道疾病 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雾天晨练危害巨大 雾天晨练易引发气道高反应许多人有晨练的习惯,并且常年坚持风雨无阻。专家强调,大雾天气无论如何也是要停止晨练的。人们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而雾中的有害物质会侵害呼吸道造成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 乳白色的雾会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其实雾中聚积着大量污染物,它可引发气道高反应,而雾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发因素。 冬季雾天频繁,对于重视锻炼的人来说,雾天该如何选择锻炼时间呢?

首先晨练不宜过早,最好以太阳出来为准。即使再大的雾,遇到太阳,也会在很短时间内消散。如果雾天太阳一直不露面,取消一次锻炼计划也是可行的。从太阳出来的时间推算,冬天锻炼比较好的时间段是上午9时。晨练前要注意适当喝点开水,补充水分。另外,冬天锻炼不宜过于激烈,以快走的方式为最好。 雾天是心梗发作的加速器 大雾会使心血管病患者雪上加霜,这是因为一方面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另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糖友雾天晨练易造成肺部感染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度锻炼对控糖有益,但锻炼是有讲究的。 雾天空气污染严重,初冬季节雾气渐浓,空气质量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怎么减少雾天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呢?听听专家的建议: 当遇到浓雾天气,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尽量减少雾天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对于过敏性哮喘的人来说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尘进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哮喘患者如果使用某种吸入剂有效,一定要继续坚持,特别是在大雾天气,不要轻易停药。 秋雾有毒大雾天多吃豆腐牛奶 雾是空气中水气丰沛时发生的凝结现象。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

雾霾分析调查报告样本

雾霾分析调查报告 学院: 自动化学院 班级: 34070102 学号: 姓名: 王博

雾霾——一个原来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词, 突然成为了最近人们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这篇文章里会写雾霾的形成原因, 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雾霾现在的影响范围, 雾霾如何治理等。在这篇论文里会用到我之前提前做好的调查数据, 也会引用一些现有研究结论。 目录 一.引言 二.什么是雾霾 二.雾霾成因分析 三.雾霾对人体危害 四.雾霾现在影响范围 五.雾霾天中的自我保护 六.总结 七.附录 引言: 关于雾霾我们之前能够说是知之甚少, 关于pm2.5能够说基本是陌生的。但就在去年由于雾霾的持续肆虐, 全民也就来了个大科普, 知道了雾霾, 也知道了pm2.5。雾霾是这两年才出现的吗?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慢慢的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只能说我们一直被蒙在谷里。几年前我们只知道天不蓝了, 能见度不高了, 却没人知道这是什么, 这不能怪我们无知, 只能说是某个部门的不作为, 为了某些东西试图在掩盖这一切。早

在的时候美国领事馆就在检测pm2.5。我没记错的话之前环保部门之前还将pm2.5纳入检测及其抵触。我们就这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吸了数年的雾霾。 什么是雾霾: 雾霾, 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 烟霞)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 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 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 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特别是PM2.5( 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 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 甚至火山喷发等等, 雾霾天气一般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 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 生态级负离子( 小粒径负离子) 能够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 使其凝聚而沉淀, 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 PM2.5) 及以下的微尘, 甚至1微米的微粒, 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生态级负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 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 巧合的是负离子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之”字型运动) , 而布朗运动本身就是消除微小

雾霾天气的危害及防护

雾霾天气的危害及防护 最近一周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中国,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中国将近一半的国土。雾霾天是“健康杀手”,雾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鼻炎等疾病。雾霾天气频频出现,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雾霾天气的危害 1、危害人体自由基功能,加速人体衰老 由于雾霾对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损害,造成人体内有毒物质过度堆积,它们通过氧化作用攻击生命大分子物质,导致这些组织细胞内DNA、蛋白质、脂膜的损伤,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加速机体老化。 2、影响生殖功能 由于生殖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最快的组织,当由外界吸入的颗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时首先要受影响的就是生殖泌尿系统,会引起一些列生殖泌尿系统病变,比如肾衰竭、尿毒症、少精、前列腺增生等。男性精子的生长周期,从产生、生长、排出,需要90天时间,如果每天都处于雾霾的环境中,会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影响到精子正常的发育。而雾霾天气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相对来说危害小一些,因为女性排卵以1个月为周期,卵细胞生产过程相对短一些,所以危害较小。 3、危害呼吸系统 雾霾天气极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多以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为主要症状;雾天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是诱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同时,冬季寒冷多雾,气压较低,易出现缺氧、缺血,引起冠状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引发多种疾病 雾、霾天气时,风力小,空气流动缓慢,空气中细菌、病毒等有害气体会比平时要多,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极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雾霾天气还不利于皮肤散热,会使人出现胸闷、憋气、疲劳、头晕等供氧不足的症状,并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 面对各地出现的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才能免受其害? 【饮食方】 1、多吃白色食物 因白色食物与肺部对应,与肺同系统的器官有大肠、皮肤、喉咙、支气管等,而雾霾天气恰恰对这些人体器官的影响最大。为了防范雾霾对人体的影响,饮食方面应多进食白色食物。专家推荐,以白萝卜、银耳、山药、百合、大白菜为代表的白色食物,可以润燥清肺,对肺有保养功效,不妨多吃。银耳的最佳吃法首推银耳羹,加些梨、百合、大枣、枸杞,滋阴润肺效果更佳。同时,眼下干燥少雨,气温下降,这五种食物也是冬季进补的好食材。 2、增加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不仅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生素A可以有效维护上皮组织细胞。它可以在我们的呼吸道形成一层有效防止外界污染物的入侵的保护膜,从而减少雾霾颗粒对呼吸道的伤害。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维生素A,从而起到类似的效果。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有:南瓜、木耳、山芋、胡萝卜、哈密瓜、橘子、橙子等。

雾霾天气情况调查报告文档

雾霾天气情况调查报告文档 Haze investigation report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雾霾天气情况调查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 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 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 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 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雾霾调查报告(一) 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剥夺了人们享受阳光的权利,一月份,雾霾天气高达25天之多,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对此 有些作为,语文老师何老师,给我们简略的提出了以下关于雾霾天气的问题: 1、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 3、怎样改善这种情况? 在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下,我在加以修改,制成了一 个专题为“雾霾”的问卷调查表,我调查了家人对雾霾天气的看法,以及困扰、了解。调查完以后,我又在网上进行了调查,网络资料调查的结果是:

大家感觉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如何?调查显示,7、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好,25、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好,31、7%的受访者表示一般,17、6%的受访者认为差,11、1%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差,6、9%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大家认为本次全国性雾霾天气的成因有哪些?调查显示,62、3%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业污染严重,37、5%的受访者认为是尾气排放超标,13、2%的受访者认为是建筑施工扬灰,42、0%的受访者认为是污染物扩散,24、4%的受访者认为是气候原因导致。 雾霾天气对市民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调查表明,39、8%的受访者表示造成呼吸道感染等疾病,40、8%的受访者表示不敢外出,36、9%的受访者表示不敢开窗,64、9%的受访者表示出行受到影响,30、8%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雾霾来袭,大家会怎样应对?调查表明,19、0%的受访者表示闭门在家,44、0%的受访者表示外出戴口罩,16、8%的受访者表示安装空气净化设备,43、1%的受访者表示密切关注空气质量报告,29、8%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雾霾调查报告(二)

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一)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清新空气行动,减少工程施工扬尘污染,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出现雾霾天气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雾霾天气: 1、雾霾天气时,停止土方开挖作业、渣土运输作业、拆除破除作业,现场裸露渣土全部采用黑色密目网苫盖。 2、加强雾霾天气宣传教育工作,将治理环境精神宣传到所有分包单位,同时采用条幅、展板等上墙标语,警示治理环境的重要性。 3、施工现场增加洒水频次,每天适当增加2—3次洒水,对现场水泥、砂子、石子等物料集中码放,采用密目网苫盖严密。现场保洁人员清理现场时不得起扬尘,清扫时应人工配合洒水。 4、所有出工地的车辆必须经过洗车台清洗,禁止带泥上路。 5、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的分包单位或个人,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同时对其加强教育。 6、每次雾霾天气时,由文明施工负责人牵头,安质部配合,其他部门协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整改落实,不断消除隐患问题。 (二)工地洒水降尘措施 1、对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配备洒水车,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的洒水工作,规定夏季每天洒水三次,冬季每天洒水两次,要求无积水现象。遇到雨天停止洒水,而且要把现场的积水清扫干净。

2、施工垃圾必须采用编制袋盛装运到垃圾站,设施工垃圾分拣站,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和装卸时要防止遗洒、飞扬。 4、运输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和建筑渣土时,必须封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泄漏、遗洒,卸运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扬尘。 5、施工现场应设专人管理车辆物料运输,防止遗洒。土方运输车辆驶出现场前必须将土方拍实,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上路和遗洒现象发生。 6、对于清理、装修小型机具、砂浆搅拌机使用产生扬尘要做洒水降尘处理。 7、对工地四周进行围挡。 8、混凝土结构破除时,应该避免有风天气,无风或空气湿度较大时宜进行混凝土破除施工。 (三)光污染控制措施 1、对施工场地直射光线和电焊眩光进行有效控制或遮挡,避免对周围区域产生不利干扰。 2、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眩光外泄; 3、施工现场大型照明灯安装要有俯射角度,要设置挡光板控制照明光的照射角度,应无直射光线射入非施工区; 4、夜间施工使用的照明灯,要采取遮光措施,限制夜间照明光线溢出施工场地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这个曾经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很陌生的词,如今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新闻的头条,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微的雾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天气出现的范围不断加大,从东南到西北,各地区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对此,文中对我国雾霾天气的现状和成因,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标签:雾霾;现状;成因;危害;防治 1、雾霾问题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有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九大霾区,其中最为严重的包括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的山东、河南等地的华北霾区、长三角为主的华东霾区、珠三角为中心的华南霾区以及四川盆地的西南霾区。基于全国灰霾试点监测结果以及天津、上海、重庆、南京、苏州、宁波、深圳、广东、广州等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各城市发生雾霾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介于9.3%至53.4%之间。各试点城市PM 2.5 超标天数比例介于4.7%至27.7%。试点城市超标状况较为严重,特别是进入冬季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规模雾霾天气,其持续时间之长、覆盖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重都属罕见。 2、雾霾的形成原因 雾霾天气的形成除了有气象因素外,大气污染物和城市的布局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2.1大气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导致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聚。 2.2大气垂直方向出现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导致污染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2.3悬浮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增加。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工业持续发展和机动车辆持续增长,使得空气中的悬浮细颗粒物PM2.5和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量增加,PM2.5中可溶性粒子(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有机酸盐等)具强吸水性,它们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形成灰霾天气。 3、雾霾对人类的影响

三年级《人与自然》下册:第5课 应对雾霾天气

课题应对雾霾天气设计者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2. 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3. 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小树立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激趣导入 合作探究1.让学生观看关于?雾霾?的报道。 看完报道,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报道中经常 提起的一个词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 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 雾霾?的。幻灯片出示?什么是雾霾天气? 2、PM2.5是什么意思?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 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 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 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和 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 的危害。

巩固运用 PM2.5是灰霾的罪魁祸首。 霾?的形成原因: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通。 2)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3)汽车尾气。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 2.教师:遇到?雾霾?天气我们还应该注意哪 些问题? 3、趣读平安歌谣,牢记应对技巧 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 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 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应对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少开窗,戴上口罩保健康 避开人群少逗留,洗脸漱口清鼻腔 教 学反思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

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 一什么是雾霾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二、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1)环境因素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2)机动车尾气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3)气候

雾霾天气应急预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1.1编制目的 (2) 1.2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现阶段雾霾治理的关键内容 (3) 3.施工部署 (3) 3.1 机械安排 (3) 3.2 人员部署 (3) 4.工作原则 (4) 5.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 (4) 6.防大气污染措施 (5) 7.应急响应措施 (7) 8.工作要求 (8) 9.雾霾的危害 (8) 10.应急救治 (9) 11.防雾霾物资 (9)

1.编制依据 1.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特制订此雾霾应急预案,根据北京市雾霾划分等级进行统一的预防,同时加强我项目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减少粉尘飞扬。按照《北京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市民身体健康,特制定《大慧寺路八号院综合整治工程应对重污染天气建筑施工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表1-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表2-1工程概况

现阶段正在施工雨水和污水外网工程,其中的渣土覆盖、道路清扫和洒水工作是我项目治理扬尘应对重污染的关键工作内容。 3.施工部署 3.1 机械安排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洒水车一台。 3.2 人员部署 3.3.1项目部人员组织 成立应急指挥小组、气象信息小组、分包责任人,当遇雾霾时进行统一的预防治理。遇到重大事故时立即向上级领导逐级汇报。 3.3.2项目部人员责任划分 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气象小组: 分包负责人: 气象信息小组随时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天气状况,并及时关注北京气象台及有关部门下发的雾霾预警,如遇雾霾预警立即上报应急指挥小组,由气象台发

雾霾天气的防护措施

经营全系列防护用品、劳保用品https://www.360docs.net/doc/4516703515.html, 更多防护用品、劳保用品请登陆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516703515.html, 或关注腾讯微博@鹏亮工贸 1 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 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 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调查报告 雾霾天气的问卷调查

雾霾天气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以选择提形式提问的无名氏的调查方式,既简单又可以了解到你所向要知道的事,下面便是关于雾霾天气的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男 女 2.您的年龄是[单选题] 10-20岁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单选题] 在校学生 已参加工作 4.您一天平均多少时间在户外活动?[单选题] 少于2小时 2-5小时 5-8小时 大于8小时

5.你生活的城市出现过雾霾天气吗?[单选题] 是 否 6.您是从哪种渠道了解雾霾或其他有关空气质量的信息的?[多选题] 电视媒体 网络 收音机 书刊杂志 听人说 其他 7.您是否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单选题]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了解一点 完全不了解 8.知道雾霾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吗[单选题] 知道 不知道 9.您对雾霾天气的关注程度如何?[单选题] 很少关注

偶尔关注 经常关注 一直关注 10.您认为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的颗粒物。[单选题] 纳米 微米 毫米 11.您认为此次大范围雾霾天气的成因是什么?[多选题] 工业生产 相对湿度较大 绿化不足 汽车尾气 空气不流动,风小 冬季供暖 正常自然现象 我国汽、柴油标准过低 12.您最赞成以下哪种说法[单选题] 雾霾天气既对交通有害,也对人体的各个方面有害 雾霾天气除了影响交通外,还对个人的呼吸系统有害 雾霾天气是一种天气现象,只影响交通,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六 13.您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当天PM25值?[多选题]

通过电脑上网查询 通过手机上网查询 通过新闻报道了解 通过天气预报了解 其他七 14.您的非必须的出行有没有因雾霾天气而减少?[单选题] 没有减少 部分减少 很大程度上减少 15.雾霾天气对您的生活的影响?[单选题] 没什么影响 有一些影响 影响很大 16.您的户外运动(如:户外打球、晨练)有没有因雾霾天气而减少?[单选题] 没有减少 部分减少 很大程度上减少 17.针对雾霾天气,您做了哪些保护措施?[单选题] 佩戴了KN90或N95型口罩 注意了合理开门窗 有针对性地调整了饮食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教学内容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摘要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雾霾严重威胁了人们身体健康,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雾霾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雾霾;形成原因;危害;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都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影响。雾霾是空气污染和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下降,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城市大气PM2.5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威胁人群健康,是具有区域性特征、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 1 雾霾形成的原因 雾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化物、NOx等使大气混浊、并在雾气存在下组成的气溶胶,从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1]。李金岚[2]指出雾霾是污染物和特殊天气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PM10、硫氧化物、NOx等,尤其是PM2.5。在2013年首次雾霾天气中,北京空气中硫氧化物、NOx等污染物质浓度增加了10~20倍。城市有毒颗粒物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

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2011年,全国SO2排放总量为2218万吨,工业源排放占91%;NOx排放总量为2404万吨,工业源排放占71.9%,机动车排放占26.5%。 二是气候条件的影响。雾霾的产生,特别是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有赖于特定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辐射强度等; 雾霾发展与消除也受风力降水降雪等因素影响[3].水雾不仅为气态污染物NOx、SO2迅速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粒子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而且为细颗粒物的吸湿、凝聚长大与累积提供了适宜条件。同时, 极端静稳天气形成了低空大气的“逆温层”,使空气在水平、垂直方向的交换流通能力变弱,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导致空气污染的累积效应,形成了霾。高湿静稳的天气条件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致使二次粒子迅速转化与积累,从而加重了雾霾的程度,造成本次雾霾天气出现了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4]。 2 雾霾的危害 形成雾霾天气的有毒、有害颗粒物散播在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雾霾天气中的PM2.5比重较大,其颗粒物较小,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PM2.5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雾霾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 20 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气中可吸入性悬浮物颗粒可随呼吸而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最后沉降于肺泡,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

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雾霾天气应对措施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雾霾笼罩,污染由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扩散至沿海地区,给民众交通出行和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根据中央气象台专家分析,此次雾霾天气出现是由于冷空气势力弱,形成大雾天气后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导致各地PM2.5“爆表”,未来数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 PM2.5是什么?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我国在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而近日我国出现雾霾的地区有许多超过了这个标准,特别是北京有的地区,PM2.5甚至突破每立方米0.9毫克。 这些严重的PM2.5“爆表”情况,对民众身体伤害巨大。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

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并且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三倍。 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除此之外,工业气体排放和建筑工地扬尘,也是城市中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怎么应对PM2.5爆表? 近几日雾霾天气严重,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应对PM2.5爆表,在污染严重的天气中保护好自己,下面我们将给出几个对策供大家参考:对策一、少出门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2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

雾霾调查报告范文3篇

雾霾调查报告范文3篇 雾霾调查报告(1) 摘要: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却日益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出行,必须要生活中的人们去保护。 关键词: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我们每个人必须高度重视。 前言 实践时间:201x年寒假 实践地点:中国 实践人员:护理1237班 实践内容:调查中国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原因、现状、危害及政府的解决措施。 实践方式:关注新闻媒体、走访有关部门、向有经验的前辈询问。了解、自己观察登记 一什么是雾霾 1、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二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企业工人咋防护专家教您应对招数

雾霾天气企业工人咋防护专家教您应对招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雾霾天气企业工人咋防护专家教您应对招数近日,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大雾造成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影响正常交通和人体健康,石家庄成为受大雾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据了解,雾天风力小,空气流动慢,空气中含有的各种病菌、悬浮物和化学物质比平时多,这样天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那么面对雾霾天气,企业应该如何做好工人的健康防护呢?石家庄市第七医院(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所)专家给出应对招数。 1、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应建立应对大雾或其他恶劣天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定针对恶劣天气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尤其是针对户外操作工人防护措施。如:减少工作时间、发放应急防护用品以及对造成健康损害工人的救治等。

2、职工自我防护 首先,应对雾霾天气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佩戴防护口罩。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如何正确佩戴N95防护口罩呢?1、将固定带每隔2-4cm拉松。2、戴上口罩,将固定带分别置于头顶及脑后。3、按压口罩边上金属条使口罩适合自己的脸型。4、检查口罩的密闭性要轻按口罩,深呼吸。要求呼气时气体不从口罩边缘泄漏,吸气时口罩中央略凹陷。 其次,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卫生工程防护 雾霾天气时车间内的通风换气,避免直接采用室外空气作为新鲜空气,应选择洁净空气源。没有洁净空气源时,在保证车间内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进行通风换气。

雾霾天气调查报告

雾霾天气调查报告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以供参考! 什么是“雾霾”: 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

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