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 1 . 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2 . “秦代和汉代对儒学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汉代对儒学“尊”的史实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

C.八股取士

D.百家争鸣

(★)3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 4 . 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所做的总结,请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示中②位置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唐高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中宗

(★) 5 .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 6 . 19世纪末,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开始了

A.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

C.发展封建小农经济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7 . “振兴中华”的口号最早是孙中山喊出的。通过他的奋斗,中国

A.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 8 .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建立了敌后战场第一个抗日根据地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10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

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北伐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红军长征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 11 . 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后D.南京大屠杀后

(★) 12 . 为了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在经济上采取了

A.耕者有其田

B.减租减息政策

C.打土豪,分田地

D.建立土地公有制

(★) 13 . (题文)历史兴趣小组开设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役专题网站,下列战役能够入选的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准海战役

D.上甘岭战役

(★) 14 .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度的创举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建立人民公社

C.实行赎买政策

D.成立生产合作社

(★★) 15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16 . 我国成功实践“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A.台湾、深圳

B.澳门、深圳

C.香港、澳门

D.香港、台湾

(★)17 . “工业革命把它从欧洲的边缘带入世界的中心,把这个不起眼的阴暗、潮湿的小岛变成了日不落的帝国。”文中的“它”指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8 .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发表于1848年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共产党宣言》

(★★) 19 . 19世纪60年代,“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被打破,这一打击主要来自于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D.牛顿的力学理论

(★★★★) 20 . 如果给如图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A.地球生态环境危机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二、判断题

(★★★★) 21 . 在世界古代历史上,建立了许多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根据所给帝国的疆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正确”,否则划”错误”。

(1)图一帝国的版图是通过统治者的不断东征获取的。

(2)图一帝国繁盛之时,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3)图二帝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4)斯巴达克起义最终使图二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5)9世纪时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

(6)图三帝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和人才的培养。

(7)三大帝国向外扩张领土时,不仅给当地人带去灾难,同时也开启了经济文化的相互交融。

三、综合题

(★★★★) 22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非常注重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启古代友谊外交之旅)

材料一:早在2100年前,中国汉代的探险家、外交家……肩负和平友好使命,开启了中国同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以此为发端,中国和各国人民筚路蓝缕,共同开辟了一条横贯欧亚,

绵延万里的伟大商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给沿途各国人民带来了丝绸、瓷器、胡椒、香料等

丰富的商品,同时也带来了和平与友谊,丝绸之路是沿途各国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共同见证。

——蔡明照《弘扬丝路精神再现丝路辉煌》材料二:唐代,来自日本、朝鲜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张恺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材料一中“开启中国与西域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的汉代探险家是谁?依据材料写出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2)唐代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写出两位即可)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总结两点即可)(承受近代屈辱外交之殇)材料三: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材料四: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们热情澎湃的乐观情绪选速转变为沮丧,因为他们被冷淡地告知,和会并不是为了调整昔日所有的国际间的恩怨而召开……为了拉拢日本参加国际联盟,威尔逊“牺牲”中国。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的首次表现是什么?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四中“中国代表团”参加的是哪次会议?这次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中国国内什么运动的爆发?(拓展现代和平外交之程)材料五:

材料六:2013年,一经问世。即风华正茂的“一带一路”退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贸易政策和资金技术。等发展规划上的时接,实现互联互通,有效保进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开展多边外交的新平台,在参与全球治理及其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影响国际政治和形势走向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主动性,同时为我国开拓全方位的外交格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