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训练: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训练: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训练: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潍坊一中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甲午战争以后

①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②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③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④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B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甲午战争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施君主立宪制政体,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③④两项的表述正确;甲午战争后,为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得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的阶段,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故第②项的表述正确;第①项开始于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早于题目中的时间“甲午战争”,故排除。本题应选B 项。

2.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

“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C

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准确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比以前显著增加,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分水岭,C正确;“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不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排除AD;B表述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故选C。

3.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

“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B

A.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下降,清朝政府放弃了天朝上国的思想.B.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对主权的认识也更加深刻.C.材料只能反映甲午战争对当时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体现不出是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D.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就有了.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第1页/共6页

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活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4.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

是( )

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 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 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流

D. 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B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项中“已无力反抗”、C项中“反对”的表述均过于绝对化,故排除;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

的信息“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体现了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尚未充分觉醒的史实。故选B。

5.英国爱丁堡大学汉学系主任曾评价说:“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

次发现自己落后于若干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促使“中国从此觉醒”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中法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甲午中日战争才是促使“中国从此真正觉醒”的历史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先进的中国人才真正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6.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

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 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B.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C. 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 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A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和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由题目中的信息“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可知,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有助于普通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A正确。故选A。

7.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

一份

《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

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 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B

本题主要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所以材料说“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排除A;材料提到救亡,但没有具体提到中国的前途问题,排除C;材料主张不能单纯地自强求富,还要救亡,可见没有盲目排外的信息,排除D。故选B。

8.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

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背景。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展了维新变法,开启了中国制度变革的探索,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从《南京条约》开始;B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D项是林则徐、魏源迈开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变法的背景

9.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

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指的是( )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旨在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材料中“反西化”结合所学可知为义和团的“灭洋”行为,“现代化”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D正确;中国现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故太平天国运动时尚未开启现代化,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时并不符合“反西化”特征,排除C。故选D。

10.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

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 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 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 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C

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的题眼是“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冲击,正确答案为C。ABD三项与题意“直截了当地讲救亡”无直接联系,排除。故选C。

11.有学者认为:“与所谓'器物一制度—文化'的三阶段说不同,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

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一'反西化'一'现代化'”。下列对应该观点所说探索历程“'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是

第3页/共6页

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旨在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能力。材料中“反西化”结合所学可知为义和团的“灭洋”行为,“现代化”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D正确;中国现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故太平天国运动时尚未开启现代化,排除AB;甲午中日战争时并不符合“反西化”特征,排除C。故选D。

12.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

维新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

A. 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

B. 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

C. 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

D. 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

B

本题考查的是对洋务运动的相关认识,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能挽救民族危机,所以全盘否定,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富强的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所以不断拔高,这和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有关,故B项正确;A项说法片面,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甲午战争,日本学者们一致认为:“以甲午战争为一阶段终点的东亚国际关系史就是以东亚旧秩序和西方近代新秩序间之关系为主线发生并发展的历史。”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即使甲午战争被认为是“出师无名”抑或“不义之战”,日本也会打着“以欧洲文明来更换东亚旧习”的旗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行洗白。

——冈本隆司《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而中国学者认为早在1887年,日本就制定了《征讨清国方略》,目标是“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894年7月25日,日军海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高升”号,从而发动了侵朝、侵华的战争。因此,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说的偶然冲动。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

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史》认为:“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这是一场在东亚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

——孙科志《韩国人怎么看甲午战争?》

据材料,指出中、日、韩三国史学界对于甲午战争的性质各有哪些看法?说明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看法:中方:日本蓄谋已久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日方:用近代西方条约和国际法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取代亚洲旧习的战争。

韩方:中日两国为了争夺朝鲜的控制权发动的战争。

原因:研究者立场、利益的不同。

本题考查中、日、韩三国史学界对于甲午战争的看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日本也会打着‘以欧洲文明来更换东亚旧习’的旗号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进行洗白”得出日本的看法;依据“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说的偶然冲动”得出中国的看法;依据“甲午战争是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围绕着控制朝鲜展开的战争”得出朝鲜的看法。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不同,其原因要归结于研究者立场、利益的不同。

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甜头”是通过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获得的?结合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

(1)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态度:义战(解放中国)。

(2)《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带来了灾难并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本题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可知官吏腐败,清政府失去民心、军心;由材料中“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可知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为义战。

(2)本题考查对《马关条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重点识记能力。由材料中“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与甲午中日战争联系密切的是《马关条约》;根据所学知识从辩证法的角度可知甲午的战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第5页/共6页

15.今年是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

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6.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

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

17.指掌。

18.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

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

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

19.的改变。

20.--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1)材料一中认为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21.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

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22.--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甜头”是通过

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获得的?结合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

(1)由材料“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可知官吏腐败,清政府失去民心、军心;由材料中“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可知态度为义战;(2)由材料中“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与甲午中日战争联系密切的是《马关条约》;从辩证法的角度可知甲午的战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

(1)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态度:义战(解放中国).

(2)《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带来了灾难并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考查对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2)考查对《马关条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重点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掌握:《马关条约》的影响: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进一步遭受损失,巨额赔款额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二是使得列强的侵略势力侵入中国内地;三是扩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pdf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 专题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 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 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随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

新课标高考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特征和知识整合(全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 Word版含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昆明一中月考,26)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反映了清政府( ) A.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 B.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C.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答案 B 解析“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反映了对外国势力的重新认识,故B项正确。 2.(2018·广州高三调研,28)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鸦片战争前“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而战后“夷商自行转运……物充积于厦口”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开放厦门,广州不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反映清政府对外政策的

调整,故C项正确。 3.(2018·吉林二模,7)李鸿章的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清议攻诘,晚年曾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诽谤”。李鸿章这段话道出了( ) A.守旧官僚势力的强大 B.最高统治者的排斥猜疑 C.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D.中国社会的愚昧与落后 答案 A 解析李鸿章生存在旧的官僚体制下,他所受的“诽谤”也应出自官僚体制,故A项正确;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是得到最高统治者默许的,故B项错误;C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制度和体制方面的,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李鸿章的话只能反映出官僚体制集团的愚昧,故D 项错误。 4.(2018·重庆高三11月调研,28)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 ) A.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 B.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 C.适应了近代化外交要求 D.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 答案 B 解析“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有利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5.(2018·郑州一模,11)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会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明朝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明朝】 【目录】 第二章,公元500-1500年的中国 五、明朝 ⒈政治。①废丞相升六部。②三司。③内阁。 ⒉经济。①农业【鱼鳞图册】。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萌芽。④商业【抑商】【四大名镇】。⑤海禁。⑥朝贡贸易体制。 ⒊文化。①思想。1】王阳明。2】李贽。3】黄宗羲。4】顾炎武。5】王夫之。6】明清之际思想评价。②科技。③文学。④艺术。⑤文化交流:西学东渐。 说明: 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 五、明朝 朱元璋参加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灭元建立明朝,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皇帝代表的统治阶级腐朽特征日益加强,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1644年被推翻。

⒈政治。高度专制独裁。 ①废丞相升六部。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皇权,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②三司。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不同于唐、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明代各省设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加强皇权,分权达到集权,专制主义空前加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内阁。 1】形成。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奏章,属于顾问官性质。明成祖正式设立,后权力上升,明成化、弘治之际,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明万历朝早期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实际上的宰相。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部分 (2017.1.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1.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高三强化练习(一)中国近代现代史1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8962120.html,]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8962120.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高三强化练习(一)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册)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 鸦片战争 1.所谓“半殖民地”的含义是A.丧失部分独立自主权B.丧失部分领土C.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D.丧失大部分行政主权 2.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王第二道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句话突出地反映了 A.清朝国力的雄厚B.清朝主张对外友好通商C.清朝统治者自我封闭的心态 D.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合理性 3.下列关于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有①清朝遇到外来威胁时的一种民族自卫政策②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抵制外侵的作用③从历史发展来看,其消极作用甚于积极作用④其本质含义是断绝一切对外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B.衣食住行之所需都可以自己生产出来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 5.据资料统计,19世纪末,每一两白银,可兑换制钱七八百文,到鸦片战争前夕,每一两白银可兑换制钱一千六七百文。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A.白银价格上涨,制钱贬值B.鸦片大量输入中国,造成白银大量外流C.清政府实行白银回笼政策造成市场白银锐减D.清政府大量制钱,造成通货膨胀,导致制钱贬值 6.道光帝决定采纳林则徐等人的禁烟主张,主要是因为 A.鸦片贸易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鸦片贸易摧残了社会生产力C.鸦片贸易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D.鸦片贸易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7.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统治者企图阻止西方资本主义的传播B.英国旨在打开中国的大门C.林则徐实行了严厉的禁烟政策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8.虎门销烟前后,林则徐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尚需回头,不因其违抗于前,而阻其日新于后”的主张,这表明林则徐 A.禁止同外国商人进行一切贸易来往B.十分注意把握对敌斗争的策略C.做好了对敌斗争的战争准备D.对世界形势发展认识不足 9.林则徐领导虎门以后,英国一些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商会立即宣称,“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这表明①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③中英战争得必然的,禁烟运动则加速了这场战争的到来④禁烟运动的发生是必然的,中英战争的发生是偶然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通商口岸增至五处,但是据资料统计,战后中英贸易并没有显著增加,主要原因在于 ①战后鸦片大量输入的合法化②中国不需要英国商品③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固性④法美日益增长的竞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没有明确规定进口鸦片为合法贸易,但在“赔款”条款中补偿了英商销毁鸦片烟款600万元,这表明清政府 A.默认鸦片进口为非法 B.默认鸦片进口为合法 C.对鸦片进口的性质模棱两可 D.寄希望于中英两国日后解决鸦片问题 12.1849年,英国在对华外交官阿礼国上书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文翰说:“我们的政策就是面向那些必然引起改变现状的纠纷,制造那些纠纷,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利益。”这说明①英国对中英贸易现状非常不满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蓄谋已久的③清政府没有认真履行南京条约④英国企图突破南京条约诸约的束缚A.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对外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A.广东B.福建C.江苏D.浙江 1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①英法同俄国正进行克里米亚战争②美国南北战争一触即发③英法美俄四国携手联合侵略中国④沙皇俄国获得最大权益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③④ 15.《扩充洋务十条》载:“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洋商在华关税优惠 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管理权 C.海关人员崇洋媚外 D.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16.《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B.洪秀全是农民运动领袖,不可能领导实施C.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无法实行D.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17.高度评价林则徐为“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坚决抵制外国的侵略 B.痛斥清王朝统治的吏治败坏C.倡言社会改革以摆脱危机D.开探求域外新知之先 1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B.中国茶丝生产的迅速发展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 19.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著作有①《四洲志》②《海国图志》③《康輶纪行》④《瀛环志略》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0.称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因为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21.19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拒绝西方列强提出的“修约”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以民族利益为重B.厌恶西方列强支持太平军C.对西方列强疑虑、恐惧D.准备实行贸易保护 22.《天津条约》诸条款中,清统治阶级最难以接受的是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加南京等为通商口岸③外国人入内地游历传教④赔偿英法巨额战争费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表

中国近代史时间表 1840鸦片战争(英) 18415三元里人民抗英(《申谕英告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8428《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18654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66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海关试办邮政 1872上海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1873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昭文新报》(汉口) 1877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882电话传入中国 1883—1885中法战争,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 1884新疆行省设立 1894兴中会成立,“振兴中华” 9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 1895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两半化程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 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反割台战争 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 1896“大清邮政局”建立(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局) 8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711德国占领胶州湾 12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18986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开始(维新变法中,《强学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天演论》出版 189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爆发 年底袁世凯围剿义和团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9《辛丑条约》,沦为两半社会,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人民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6天津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无线电报创设 朱执信《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

通史整合(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汉朝: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 1.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想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经过 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 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 3、贩卖华工 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 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 拜上帝教 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 1851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 曾国藩,石达开 开京变乱 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含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9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四省八校”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说明() A.清政府内部始终坚持“华夷之防” B.制度层面的藩属体系彻底崩溃 C.封建天朝体制的束缚依然严重 D.外交近代化阻碍清政府集权政治 解析:无论是鸦片战争后“施予恩惠以求羁縻”,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害怕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都说明“天朝上国”的传统藩属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清政府的外交,故选C项;“始终坚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藩属体系并没有彻底崩溃,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理念的恐惧与排斥,与集权政治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2.[2020·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曾国藩家书载:“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材料所反映史实表明() A.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B.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开始“合法化” C.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开始举办洋务以反对外国侵略 解析:根据材料“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可知,此时为鸦片战争后期,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开始

“合法化”,故选B项;洋务运动标志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与材料所述时间“鸦片战争时期”不符,排除A项;《南京条约》后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与材料所述时间“鸦片战争时期”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举办洋务以反对外国侵略,与材料所述时间“鸦片战争时期”不符,排除D 项。 答案:B 3.[2020·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1867年恭亲王奕讠斤(道光第六子)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认为此举“以夷变夏”,“上亏国体,下失人心”,“甚为可耻”。奕讠斤驳曰“今不以不如人为耻,而犹以学人为耻”。而士大夫聚党私议不息,阻拦投考同文馆的人员,多方讥诋,斥奕讠斤为“鬼子六”。据此可知() A.顽固派被动接受新式教育 B.洋务派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C.西方科技不能适应中国国情 D.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举步维艰 解析: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的奕讠斤在设立新式学堂中遭到顽固派的反对,说明近代教育变革艰难,故选D项;材料中顽固派坚决反对对西方知识的学习,排除A项;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但强调“中学为体”,排除B项;洋务派对西方科技的学习遭到反对不能说明西方科技不适应国情,排除C项。 答案:D 4.[2020·焦作市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0高考历史通史练习:(二)说明、表明类

(二)说明、表明类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宿迁三模)北宫锜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4.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5.(2019·济南二模)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 (万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 例(%) 人口 (万户) 占全国 户口数 比例(%) 西汉21 19.8 998.6 80.2 唐朝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 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