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量超过1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基础工程、水坝、桥梁和高层建筑等工程。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预防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1. 按层次浇筑: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若干个层次来浇筑,每层间需留置接缝带。
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温度和收缩变形分散到不同层次,减小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 控制浇筑速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应适度控制,避免瞬时浇注过快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4. 温控浇筑:采用温控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实时调整混凝土温度,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小温度梯度,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6. 冷却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冷却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保温等,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小温度梯度。
三、裂缝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设计阶段,需合理进行结构布置和裂缝控制设计,避免因结构形状和尺寸不合理而引起的裂缝。
2. 使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减小收缩变形。
3. 加强细部处理:采取细部处理措施,如设置伸缩缝、接缝带、连接钢筋等,以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和抗裂性。
4. 防止内部孔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内部产生孔洞,如振捣、挤压等,以减小裂缝的产生。
5. 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如保持湿润、覆盖保温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稳定,减小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6. 强化监测:通过安装应变测量器和温度测量器等监测设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变形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结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混凝土抗裂措施
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配筋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受力情况,合理
设计配筋方案。
通过增加梁、柱等构件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提高
整体的抗裂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二、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抗裂性能。
例如,可添加合适的高分子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韧性
和抗拉强度,有效防止裂缝的扩展。
三、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开
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
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裂缝的生成。
四、严格控制浇筑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工艺,采取适当的浇筑
方式和工艺措施。
避免混凝土过早硬化或过热,导致内部应力集中,
引发裂缝的出现。
五、定期维护和检测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及时处理潜在的裂缝,修复已有的裂缝,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1:一:引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为了提高其抗裂性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在合适范围内。
2. 选择适宜的胶凝材料,如选用聚合物改性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增加混凝土的抗张性能1. 添加适量的短纤维增强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2. 使用金属纤维增强剂,能够在混凝土裂缝出现时起到一定的抑制裂缝扩展的作用。
四: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1.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渗透性和较高的抗渗能力。
2. 使用防水剂进行表面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五:合理安排结构的形状和布置1. 设置合理的缝隙和热应力缓冲区,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
2. 选用合适的引伸缝和防裂带,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六:加强施工技术控制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快干缩引起的裂缝。
2.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引起的裂缝。
七:结语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附件:相关参考资料和图纸。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沙、石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掺和而成的人工石料。
2. 抗张性能:指材料或结构受张力作用下的抵抗力。
3. 抗渗性能:指材料或结构防止液体渗透的能力。
2:一: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裂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选择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 选取合适的骨料和矿渣,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力学性能。
三: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1. 控制水灰比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坝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在内外温差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至关重要。
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一)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是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二)减少水泥用量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可以通过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来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三)控制骨料级配和含泥量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既能减少水泥用量,又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同时,应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避免因含泥量过高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四)合理使用外加剂掺入适量的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更加均匀,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
此外,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二、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一)降低原材料温度在混凝土搅拌前,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水泥进行储存降温,使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都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原材料温度。
(二)选择适宜的浇筑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宜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夜间或清晨进行。
(三)运输过程中的降温措施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车辆进行遮阳、覆盖,必要时在罐体外设置隔热层,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升高。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一)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通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冷却水管的布置应根据混凝土的结构尺寸和温度分布进行合理设计,通水流量和水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散失,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抗裂设计与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抗裂设计与施工1.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量较大的工程,如大型水坝、高层建筑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抗裂设计与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抗裂设计的原则和施工技术。
2. 抗裂设计原则2.1 控制混凝土收缩混凝土的收缩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低热水泥:低热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较慢,可以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速度。
•添加收缩剂:适量添加收缩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恰当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
2.2 加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混凝土在受力时易于产生拉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不足,则容易出现裂缝。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拉性能。
•添加纤维素纤维:适量添加纤维素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能力。
•采用预应力或钢筋加固:预应力和钢筋可以使混凝土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抗裂性能。
3. 抗裂施工技术3.1 控制混凝土温度混凝土的温度升高会导致体积膨胀,从而产生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低温混凝土:低温混凝土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使用冷却剂:适量加入冷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2 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层厚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速度和浇筑层厚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快的浇筑速度和过大的浇筑层厚度会使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增加了产生裂缝的风险。
因此,应在施工中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层厚度,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升高在可控范围内。
3.3 加强养护措施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密实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抗裂施工的重要一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加强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
常用的养护方法包括:•喷雾养护:使用喷雾器定期喷雾,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不仅要求施工速度快、质量高,还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裂缝、坍塌等问题。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一、材料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
首先是水泥的选择,一般选择高强度水泥,以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次是骨料的选择,需要选择颗粒饱满、表面洁净、无粉尘的骨料,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最后是外加剂的选择,外加剂的添加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二、施工工艺1. 搅拌和运输混凝土搅拌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顺序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保证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坍塌或者水泥浆分离等问题。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搅拌车,并严格控制运输时间和速度,避免混凝土发生分层或者渗漏等问题。
2. 浇筑和浇捣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浇筑方式和浇筑设备,确保混凝土能够均匀地填充模板;其次是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避免过度振捣导致混凝土分层;最后是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及时的浇捣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表面平整度。
三、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
高温环境会导致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裂性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坍塌现象;低温环境则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影响后续施工进度。
需要通过控制水泥和骨料的温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保温措施等方式来保证施工环境的适宜温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四、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裂缝的产生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受到影响,甚至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则是当前城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中的重要应用技术,其结构稳定性与使用性方面有着的独特优势。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严重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裂缝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预防措施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建筑工程良莠不齐,导致了许多建筑问题出现,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说,其中裂缝问题比较突出,下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有关裂缝预防措施,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1.1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分析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关键一部分,其有着较强的技术要求。
一些施工单位存在着混凝土浇筑问题,如浇筑技术不够成熟、浇筑施工不够合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在实际浇筑中需要做好施工阶段分工,协调各个方面的作业,将各阶段施工中的時间进行规划,实施混凝土的连续浇筑,避免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施工缝或冷接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通常是使用硅泵进行施工,在浇筑开始之前,操作人员要掌握碱泵的熟练操作方法,再向碱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达到湿润泵壁的目的。
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中出现混凝土阻塞碱泵的情况,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骨料按照一定比例倒进碱泵中,务必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浇注间隔不能超过20分钟。
在使用硅泵进行浇筑时,避免在同一位置进行一直浇筑,应当在水平位置上通过移动泵管实施布料工作,这个移动范围是1m。
浇筑工作需要选用分层与分段的浇筑方法,对小块混凝土实施浇筑,便于混凝土的水化热分散,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浇筑问题导致出现裂缝。
等到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约1h后,对其表面进行处理,使用平模来抚平混凝土的表面,再使用木模进行抹压,若混凝土收水完成之后,再实施第二次抹面工作,最后进行塑料薄膜的覆盖养护[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我国各城市的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
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几乎无所不在,仍然时有出现,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分析、处理、控制,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下面重点阐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裂缝的处理控制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绝大部分是采用泵送混凝土,避免了现场搅拌速度慢,跟不上的缺点。
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得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
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
分层浇筑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全面分层:在整个模板内,将结构分成若干个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浇筑区的面积即为基础平面面积.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的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必须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由于全面分层浇筑,不需要进行分段,不需要支模分隔,而且一般情况下搅拌站的混凝土都能及时的跟上现成的浇筑,所以全面分层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最多的形式。
2.分段分层: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和振捣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案。
浇筑混凝土时结构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段,浇筑工作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便回头浇筑第二层,当第二层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三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但面积或长度较大时采用.3.斜面分层:采用斜面分层方案时,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以迅猛发展。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呈逐年变大趋势:由几百立方米发展到几万立方米。
混凝土大体积的趋势给施工队伍增加了新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型楼盘基础、大型桥梁以及水利大坝等现代化建筑建造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庞大,一般情况下实体最小规格也在一米以上。
体积大加之表面小,使得水泥水化热较为集中地释放,内部温升高于外部,当内外温差达到一定值时,混凝土会出现裂缝,形成结构上的隐患,进而影响使用安全。
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the volume of concrete is more and bigger trend: by hundreds of cubic meters development to tens of cubic meters. the volume of the concrete trend of construction team added new difficul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large scale basis, bridges and dams and other modern building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ng that often meet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blems. mass concret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is huge
volume, usually entity minimum specification also in more than one meter. big volume and surface small, make cement hydration heat release more centrally, internal temperature rise higher than the external,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o a certain value when, concrete will crack, form the hidden trouble of the structure, then affects the use of safe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search of mass concrete cr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mass concrete; cr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化大型建筑的不断兴起,带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广泛运用。
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也是主要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改革、提高施工技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裂缝的成因
1.1水泥水化释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一克水泥能够释放502.42焦耳的热量,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受此影响快速升高。
由于三天内释放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百分之五十,所以三天到五天这个时间段之内,混凝土内部温度会达到最高值。
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形成温度应力,进而导致混凝土变形。
温度越高,温度
应力也就越大,两者之间是正比关系。
混凝土内部温度和水泥用量(混凝土结构尺寸)也是正比关系,因此可以推断出混凝土结构尺寸和温度应力是正比关系。
混凝土体积越大,产生的温度应力也越大,当温度应力到达一定数值,超出混凝土内外约束力时,裂缝就形成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是减少裂缝产生的一个有效手段。
[2]
1.2 内外部条件的影响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用于地基浇筑的情形下,温度发生改变时,地基会对混凝土施加一个外部约束力。
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有一个升温的阶段,此时其弹性模量较小,徐变以及应力松弛度较大,所以压应力较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温度会呈下降趋势,拉应力也随之变大,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垂直裂缝。
水泥水化释放大量的热,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压应力,外部形成拉应力。
混凝土本身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且有钢筋的约束,当拉应力大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时,也会形成裂缝。
1.3外部气温的影响
混凝土内部温度是三种温度叠加的结果,这三种温度分别是:一、水泥水化热的绝对温度;二、浇筑温度;三、混凝土的散热温度。
这三种温度中,浇筑温度受外界气温影响最大。
浇筑温度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而升高。
温度下降过快时,就会加大混凝土内、外的温差梯度,形成温差和温度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所以降低外部气温的影响,也是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举措。
[3]
2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成因是多方面的,施工人员应该针对这些成因,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浇筑技术
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采用如下方法:按照混凝土的流淌坡度(自然状态下),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确保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若上下层浇筑时间间隔过大,极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依据施工设计图中的后浇带,将大底板按照厚薄、大小的不同进行分区,并逐区独立浇筑。
2.2混凝土振捣技术
当浇筑面为坡面时,采用三道振捣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第一道位于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位于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位于混凝土的坡顶。
为保证足够的动能,每道安装两台振捣器。
振捣过程中,要注意三道振捣的配合,保证整个坡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振捣。
振捣过程中,振捣棒应该深入下层混凝土五十毫米以上,并进行大约四百毫米的横向移动。
施工过程中,振捣棒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当混凝土面泛浆时,说明振捣效果良好。
振捣完成后,用刮杠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处理,并铺撒碎石(根据需要,五毫米至二十五毫米),最后用木抹拍实并抹平。
[4]
2.3泌水处理
浇筑和振捣两个过程会造成泌水和浮浆的上涌,这两种多余的
物质会沿着混凝土的坡面向坑底流去,并通过侧模底部的开孔流出基坑。
若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与顶端模板较为接近时,那么需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方向进行改变,形成收集泌水的集水坑,并用水泵将泌水抽出。
这样做可以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
2.4表面的处理
由于采用泵送的方式,混凝土表面水泥浆通常较厚,因此在浇筑完成之后两到八小时内,首先使用长刮尺按设计标高进行刮平处理,其次用木板进行重复压实,最后用铁面板收面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