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学案与答案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学案与答案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学案与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学案与答

必修二遗传和进化

第壹章遗传定律

壹、遗传杂交实验中的基本概念

1.杂交技术: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AA×aa)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AA×AA、aa×aa、Aa×Aa)

测交:和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代基因型及其比例。(Aa×aa)

正交:♀高茎AA×♂矮茎aa(显性为母本、隐性为父本)

反交:♀矮茎aa×♂高茎AA(隐性为母本、显性为父本)

2.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壹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I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显性的相对性:(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⑶基因: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壹对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⑷个体: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指和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纯合子:由含相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6.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

⑴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壹般来说:基因型

相同,表现型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壹定相同)。

⑵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基因型表现是有壹定影响的:

?秃顶:BB无论男女均表现秃顶,bb无论男女均表现正常,Bb男性表现秃顶,女性表现正常

?藏报春:AA25℃条件下开红花,30℃条件下开白花

?曼陀罗:夏季高温时F1的茎为紫色(紫色对绿色为完全显性),

温度较低、光线较弱时,F1茎为浅紫色(紫色对绿色为不完全显性)

⑶显性现象在生物界是广泛存在的,但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显性性状的表

现既是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基因和内外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

2.表现型和基因型及其比例的判定(壹对壹对见,壹对壹对算)

⑴1——AA×aa→Aa=子代表现型100%为显性

⑵3:1——Aa×Aa→AA、Aa、aa=子代表现型显性和隐性之比3:1

⑶1:1——Aa×aa→Aa、aa=子代表现型显性和隐性之比1:1

⑷1:2:1——Aa×Aa→AA、Aa、aa=子代基因型之比1:2:1 3.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㈠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

体细胞、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极体。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名称: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染色体的出现和消失:减I前、减II末

?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减I前、减II后

?染色体的减半和加倍:减I末、减II后(和体细胞数目相同)

?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减I前、减I后

?四分体的形成和消失:减I前、减I后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I后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减II后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和互换:减I前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和DNA含量比值为1:2的时期:减I间、前、中、后、末,减II中

?染色体和DNA含量比值为1:1的时期:减II后、末

?染色体和DNA含量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的时期:减II后

?染色体和DNA含量比体细胞染色体数多壹倍的时期:有丝分裂后期

?染色体和DNA含量比体细胞染色体数少壹半的时期:减II末

㈡受精作用

1.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类型多样性2n种,受精的配子类型多样性:1/2n

?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的随机性和均等性。

?同壹双亲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2.受精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

?准备阶段:精子在雌性输卵管中获能

卵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获得了和精子受精的能力。

?受精阶段:

精子→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卵黄封闭作用→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融合→受精卵2.受精的场所:雌性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3.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能够观察到俩个极体时。

4.受精的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壹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

方),壹半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方)

㈢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配子类型的多样性和受精作用的随机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的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地,都是十分重要的。

㈣减数分裂过程中异常配子的形成:

1.若壹个性原细胞中又n对同源染色体,它经过减数分裂理论上可能形成2n种不同染色体组成的配子,只能形成2 种精子,1种卵细胞,和同源染色体对数无关。2.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来自父方和自母方的染色体随机分配。

3.下图表示性原细胞中壹对性染色体,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类型和异常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

①正常减数分裂:22+X和22+Y

第壹次分裂异常:22+XY和22+O

第二次分裂异常:22+XX和22+O22+YY和22+O

正常减数分裂:22+X

第壹次分裂异常:22+XX或22+O

第二次分裂异常:22+XX或22+O

②异常性染色体(XXY和XYY)个体形成的原因:

?XXY型:第壹次分裂异常:X+XY——→XXY

正常卵细胞异常的精子

XX+Y——→XXY

异常的卵细胞+正常精子

第二次分裂异常:XX+Y——→XXY

异常卵细胞正常的精子

?XYY:只可能是第二次分裂异常:X+YY——→XY

正常卵细胞异常精子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

㈠萨顿假说

⑴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⑵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

②成对存在

③壹个来自父方,壹个来自母方

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⑶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的杂交(伴性)遗传实验

证明:壹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P30

1.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

㈢相关概念的关系:

1.DNA和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DNA和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DNA和遗传物质: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4.DNA和核酸:核酸由DNA和RNA组成

5.基因和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6.基因和性状: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

7.基因和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

8.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DNA上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转录形

成的mRNA上的

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三个相邻的碱基是壹个遗传密码子)。

三、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㈠性别决定:

1.性别决定的类型:

⑴XY型和ZW型

⑵其他类型性别决定

?蜜蜂的性别决定:染色体数(工蜂、蜂王32条染色体,雄蜂16条染色体)

?果蝇的性别决定:X染色体数(XY-♂、XX-♀、XXY-♀)

?蝗虫的性别决定:雄蝗(2N=23XO),雌蝗(2N=24XX)

⑶性别分化和环境的关系

㈡伴性遗传

1.性别决定

⑴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和性别相联系。

⑵常见类型:伴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

2.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判断和实例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性状鉴定性别的杂交实验)

四、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及发病率调查和计算:

㈠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指、软骨发不全、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X显)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X隐)、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2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3染色体遗传病:21三体综合症(21-Ⅲ)、性腺发育不良(XO)、猫叫综合症(5缺)㈡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判断

㈢人类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1.壹种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计算:父、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生病孩的概率=后代病率

2.俩种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

?患俩种病的概率:A×B

?健康概率:(1-A)×(1-B)

?患病的概率(至少得壹种病的概率):A+B-A×B

?只患壹种病的概率:A+B-2AB

?只患其中壹种病的概率:A(1-B)或B(1-A)

㈣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㈤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㈥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和人体健康

1.人类的基因组:22条常染色体+X和Y俩条性染色体,共计24条染色体

2.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0年,美国国会批准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0月1日正式启动,规划在

15年内至少投入30亿美元,进行对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

?参加研究国家:美、英、法、德、日、中

?我国1993年加入,承担了1%的测序工作(第3对染色体端粒上的碱基序列)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

?2000年6月26日美国宣布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人类基因组共有31.6亿个碱基

对,大约有3~3.5万个基因,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

?2001年2月,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公开发表: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壹、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比较

二、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三、遗传相关内容的比较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壹、育种方法:

二、育种方法的比较: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㈠概念区分

种群、物种、品种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突变和基因突变

隔离和生殖隔离

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加剧了;进化的基础(内因):

进化的动力:

进化的结果:

2.主要观点

生物的变异是的,自然选择是;

生物产生变异后由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⑵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

1.生物进化学说——达尔文主义和现代进化论

2.达尔文学说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进化的条件:过度繁殖

内容进化的手段:生存斗争

进化的基础(内因):遗传和变异

进化的结果:适者生存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观点生物产生的变异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现代进化论的观点

继承了达尔文学说的自然选择理论,且弥补了它的不足。

概念

基因频率

研究基因频率的意义: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隔离的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隔离的类型: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的必要条件物种的概念

物种的形成: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知识梳理.pdf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梳理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1)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具有一定的性;(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1)位于染色体上的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离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彼此分离的同时,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首要条件是正确选用试验材料即。(2)采用由单因素到的研究方法。(3)用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 5.相关概念 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表现型、基因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杂交、测交、自交 第二章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以2N、精细胞形成为例) ⑴细胞图像特征比较: 细胞图形独有特点分裂方式细胞名称 ①前期染色体随机分布在细胞内,有染色单体,中心体向两极移动。 ②中期染色体有规律分布在赤道板位置

③后期纺缍丝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DNA 4N - -------- 染色体 2N - N -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有丝分裂时间 作用 3.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 可能产生配子的类型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种种() 一个雄性个体种种() 一个卵原细胞种种() 一个雌性个体种种()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例如:) 遗传规律:随向后代传递,即儿子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而父亲的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当母亲为患者时,一定是患者。“母病必病,女病必病。”遗传特点:患者中多于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例如:) 遗传规律:随向后代传递,即儿子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而父亲的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当父亲为患者时,一定是患者。“父病必病,子病必病。”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2019高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1、(2011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 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2011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012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4、(2012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知识点结构图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相对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互交反交 F1纯合子、杂合子F2dd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yyrr 亲组合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 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 ②。 ③具有,供。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的双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法和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 第二步:冷却到55~60℃,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从引物起始进行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 1.(2020北京卷)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2. (2020北京卷)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细胞之前需给动物注射特定的抗原 B.分离出的B细胞应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需要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得到的所有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均相同 3. (2020江苏卷,多选)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2020天津卷)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受体大肠杆菌含有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一定有利于该重组质粒进入受体并保持结构稳定

B.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抗盐植物获得2个稳定遗传转基因品系,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抗盐和抗除草剂不抗盐。表明一定是抗盐性的改变与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入无关 C.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植物获得转基因植株,其DNA检测均含目的基因,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和不抗除草剂。表明一定是前者表达了抗性蛋白而后者只表达抗性基因RNA D.已知不同分子量DNA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环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表明该质粒上一定至少有3个被该酶切开的位置6.(2020山东卷)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7.(2020山东卷)经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注入囊胚,通过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实验小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鼠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 B.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C.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 D.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获得 8.(2020山东卷)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练习:教材“边角”冷知识热考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Word版含解析

必修2遗传与进化 边角12突变果蝇的变异类型验证 按照遗传规律,白眼雌果蝇(X w X w)与红眼雄果蝇(X W Y)交配,后代雄果蝇都应该是白眼的,后代雌果蝇都应该是红眼的。可是有一天,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一个白眼雌果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 000~3 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 000~3 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你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如何验证你的解释? ——[摘自必修2 P38“拓展题”] 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不含X染色体,如含X w X w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产生基因型为X w X w 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 W染色体的精子受精,产生基因型为X W O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子一代中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 【预测】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X、XXY的受精卵发育成雌性个体,XY和XO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性个体;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用白眼雌果蝇(X b X b)与红眼雄果蝇(X B Y)进行杂交实验,观察后代红眼雌蝇中有千分之一左右的白眼雌蝇,白眼雄蝇中有千分之一左右的红眼雄蝇。下图为果蝇细胞分裂图,其中能解释其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图示4个细胞均发生分裂异常。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图③)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未分开(图④)时,出现性染色体为X b X b和O 的卵子,前者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将生成基因型为X b X b Y的雌性白眼果蝇,后者与含X B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将生成基因型为X B O的红眼雄果蝇。 2.1909年,摩尔根开展了关于果蝇白眼性状遗传的研究,他将白眼雄蝇与纯合的红眼雌蝇杂交,F1都是红眼;F2中红眼雌果蝇2 459只,红眼雄果蝇1 011只,白眼雄果蝇782只(设有关基因用R、r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果蝇眼色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其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在重复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时,又发现了例外现象。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章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其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早期也称为重组DNA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从细菌中分离出来。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 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 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获得目的基因 有两种方法: ①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 (2)形成重组DNA分子 用一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粘性末端。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 导入过程: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受体细胞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记忆知识点总结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书本知识点总结学案 一、基因工程 1、(a)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的发现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 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 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 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 间期时间很短。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没有细胞结 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 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 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 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 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 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

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填空

必修2遗传与变异——教材填空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授粉,也叫自交。豌豆花的 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 3、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 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 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分离假设”: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6、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其“分离假设”是正确的。 7、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构及其解释,后人把它们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为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 给后代。 8、孟德尔针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的“自由组合假设”: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9、孟德尔用测交实验验证了其“自由组合假设”是正确的。 10、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11、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如D和d。 12、任何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有大量 的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的 体积增大,染色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1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 14、萨顿的推理,也是类比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 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前人的观点: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二.孟德尔:19世纪中期,奥地利人,遗传学之父。 三.自交与杂交: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四.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五.孟德尔的实验:先除去未成熟化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雄蕊成熟时,采取另一植株的花粉,散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他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做母本(正交),还是做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之后他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孟德尔没有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上,而是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结果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孟德尔又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形纯合子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它的假说。 六.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七.显隐性状:孟德尔把子一代显示出来的形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形状叫做隐形性状。 八.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九.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十.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P : × F 1 × 配子 配子 F 1 F 2 十一.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 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DD dd D d Dd 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四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自查学案

专题14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1.掌握基因工程的3种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位点切割DNA分子,切开磷酸二酯键,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2)DNA连接酶: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 (3)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 2.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 (1)获取目的基因的3种途径: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 ③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①目的基因。 ②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基因转录。 ③终止子:RNA聚合酶脱离部位,终止转录。 ④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含有目的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导入方法根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①植物: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②动物: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受精卵)。 ③微生物: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④个体生物学水平鉴定:根据表达性状判断。 3.PCR技术: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条件:引物、DNA模板、Taq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 (3)过程:变性→复性→延伸。 (4)结果:目的基因呈指数形式扩增(约为2n,n为扩增循环次数)。 (5)与体内DNA复制不同:不需要解旋酶,需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4.蛋白质工程: (1)原理:中心法则的逆推。 (2)实质:改造基因。 (3)产物:产生自然界中没有的新蛋白质。 二、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 (1)条件:离体,一定营养物质,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2)培养基状态:固体培养基。 (3)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同,培养阶段也就不一样: ①若生产人工种子,则培养到胚状体阶段。 ②若提取细胞产物,则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③若培育新个体,则应培养到试管苗阶段。 2.植物体细胞杂交: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过程。不管是染色体数、基因组数,还是染色体组都采用直接相加的方法计算。 (2)酶解法: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 (3)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 (4)原生质体融合成功的标志——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5)杂种植物细胞培育成功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殊营养条件: (1)液体培养基,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 (2)通入氧气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3)通入二氧化碳以维持培养液的pH。 4.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1)流程图: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

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

②。《现代生物科技 专题》知识点总结选修3 ③具 有,供。专题1 基因 工程(2)最常用的运 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一、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并 具有的双链。 1.“分子手术刀”——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分子的某种2)功能:能够识别 DNA 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性。 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的因子。,也可以是一些具有 1.目的基主要是指: (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 2.原核基因采取 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和法。法和 2.“分子缝合针”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连接酶)的比较:TE连接酶(·coliDNA连接 酶和DNA(1)两种DNA4- 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1 键。①相同点:都缝合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只能将双链·② 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 DNA片段互补的 (3)原理:,但连接平连接酶能缝合DNA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 T 4。末端的之间的效率 较解链为;)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4与 (2)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聚合酶只能将 DNA 结合;6055~℃,与两条单链第二步:冷却到的 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合成。 75℃,从引物起始进行70第三步:加热至~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1.模板不同点模板模板。使目的基因能够 个连接的对象2DNADNA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单链片段片段上+ 组成:+++2. 作用实质形成,是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相同点 化学本质蛋白质,最终获得所需的。能驱动基因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分子运输车”—— ,从而将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运载体具备的条件:(1。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①。 (2)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3)地位:是培育、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1.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常用的转化方法:2.(1)过程:和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其次还有 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2)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 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作为诱导剂。(化学法一般是用处理,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其转化方法是:先用 。)意义: (3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再将细胞,使其成为 二、动物细胞工程态细胞混合, 1. 动物细胞培养分子,完成转化过程。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将它分散成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1)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 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3. 。然后放在适宜的中,让这些细胞 是。→剪碎(2)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

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

高二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b) 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时间:在(原始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实质: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1 )次,细胞(连续分裂 2 )次结果:分裂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目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 三、精子和卵子形成的区别 1:形成部位,精子的形成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卵巢;

2,结果不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子和三个极体 3、精子的形成经过变形,卵细胞不经过变形。 4、初级卵母细胞及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不均裂。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意义: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 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

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单选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有部分细胞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 A.原代细胞 B.传代细胞 C.细胞株 D.细胞系 2.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 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 B.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 D.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4.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之一,能引起人患炭疽病。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事件中,散布的主要是炭疽芽抱,该芽抱产生于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哪一时期() A.调整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5.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过程②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 C.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的抗体 D.过程③、④所用的培养基都含有聚乙二醇 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DNA B. 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

C. 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或RNA 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 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密码子和标记基因 C.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D.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8.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B.融合前需用多种蛋白酶处理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C.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D.融合后经过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单一抗体 9.下列哪项是对待生物技术的理性态度( ) 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 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风险 C.克隆技术如果被一些人利用将给社会造成灾难,应禁止任何克隆研究 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 10.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A.培育脱毒农作物,单倍体育种 B.微生物生产药用蛋白,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 C.提供移植用组织或器官,克隆珍稀动物 D.制备人工种子,工厂化生产植物细胞产物 11.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 12.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将O2-转化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培养基中需添加植物激素 C. SOD可能为O2-转化成H2O2的过程提供能量 D.培育过程中需根据基因型的不同进行人工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