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3狭义相对论

3.1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

1. 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若问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是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D)

参考解答:

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是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提出的两大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在真空中的任何惯性参考系上,光沿任意方向的传播速度都是C;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规律在所有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的形式都相同。

所有选择,均给出参考解答,进入下一题。

3.2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1. 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 (1),(3),(4).(B) (1),(2),(4).

(C) (1),(2),(3).(D) (2),(3),(4).

答案:(B)

参考解答:

在狭义相对论中,根据洛仑兹变换物体运动速度有上限,即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质量、长度、时间都是相对的,其测量结果取决于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有动尺收缩和运钟膨胀的相对论效应。

对于所有选择,均给出以下思考题。

1.1相对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与牛顿力学的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参考解答:

牛顿力学时空观的基本观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与运动(或说与参考系)无关;而相对论时空观的基本观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不仅与运动有关,还与物质分布有关。

牛顿力学时空概念是相对论时空观在低速(即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时的

近似。

牛顿力学时空观的基本原理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由力学基本原理得到的两个惯性系的运动量间的关系是伽利略变换

.,,,t t z z y y t x x ='='='-='v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基本原理是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而相应运动量之间的变换是洛仑兹变换 .1,,

,12

222

2

c

x c t t z z y y c t x x v v v v --

='='='--=

' 比较上述两个变换式可知,在低速时,即c u <<时,洛仑兹变换式就会过渡到伽利略变换式。 3.3 同时性

1. (1)对某观察者来说,发生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的两个事件,对于相对该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其它惯性系中的观察者来说,它们是否同时发生?

(2)在某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它们在其它惯性系中是否同时发生?

关于上述两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 (A) (1)同时,(2)不同时. (B) (1)不同时,(2)同时. (C) (1)同时,(2)同时. (D) (1)不同时,(2)不同时.

答案:(A) 参考解答: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指:在某一惯性系中两地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相对于此惯性系匀速运动的另一惯性系中观测,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凡选择回答错误的,进入下一题。

1.1 关于同时性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在一惯性系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B) 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C) 在一惯性系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同时发生. (D) 在一惯性系不同地点不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惯性系一定不同时发生.

答案:(C) 参考解答:

如果S 系和S '系是相对于运动的两个惯性系。设在S '系中同一地点、同一时

刻发生了两个事件,即0,01212

='-'='?='-'='?t t t x x x . 将上述已知条件代入下面的洛仑兹坐标变换式中

2

212

2

121)(c

x x c t t t t v v

-'-'+

'?=

-=?

则可得 012=-=?t t t ,说明在S 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这就是说,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发生的两个事件,在任何其他参考系中观察观测也必然是同时发生。

进入下一题。

2. 同时的相对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相对性?如果光速是无限大,是否还会有同时性的相对性?

参考解答:

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意思是:在某一惯性系中两地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相对于此惯性系匀速运动的另一惯性系中观测,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这个结论与光速不变原理紧密相联。

设相对运动的惯性系是)(x0y S 和)(y 0x S '''',坐标系和相对运动如图所示,坐标原点0和0'重合时设为0='=t t 。

由洛仑兹变换,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关系为

2

221c

x c t t v v -?-?=

'? 如果在S 系中两事件同时发生,即0=?t ,那么在S '系中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2

221c

x c t v v -?-

='?

与两事件在S 系中发生的空间间隔x ?有关。当0≠?x 时,0≠'?t 。即两事件在S '系中不同时发生。

如果光速是无限大,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均属于低速情况,那必然是牛顿力学的情况。即洛仑兹变换中的

.0,

0222

==c

c

v

v 则 t t ?='?,就不再有同时的相对性。

进入下一题:

3.4 时间膨胀

1. 两只相对运动的标准时钟A 和B ,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哪个钟走得更快?从B 所在惯性系观察,又是如何呢?有以下一些说法: (1) 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A 钟走得更快. (2) 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B 钟走得更快.

(3) 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A 钟走得更快;从B 所在惯性系观察,B 钟走得更快. (4) 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B 钟走得更快;从B 所在惯性系观察,A 钟走得更快.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B) (2). (C) (1),(3). (D) (2),(4).

答案:(C) 参考解答:

根据“时间膨胀”或“原时最短”的结论可知,从A 所在惯性系观察,相对静止的时钟A 所指示的时间间隔是原时,它走得“快”些;而时钟B 给出的时间间隔是运动时,因“时间膨胀”而走得“慢”些.同理,从B 所在惯性系观察时,相对静止的时钟B 给出的是原时,它走得“快”些;而时钟A 给出的是运动时,因“时间膨胀”而走得“慢”些。

对于所有选择,均给出以下讨论。

“同时”是相对的,时间间隔的测量当然也应该是相对的。 时间膨胀公式:

2

2

/1c

t t v -'?=

?

式中t '?是在S '系中观察到的两件事情的时间间隔,在S '

系中考察,两件事是在同一地点发生的,这样的时间间隔称为本征时或固有时。由时间膨胀公式可知:在所有的时间间隔中,本征时(原时)最短,其它参考系中测得的同样两件事情的时间间隔都比本征时长。如果借用钟的快慢 来说明这种时间测量上的关系即:S 系中观察者觉得:S '系上的那些钟(相对于S '静止,相对于S 系运动)变慢了,S '系上的一段较短的时间相当于S 系上一段较长的时间,这种效应,称为时间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膨胀是一种相对效应,在S '系中观察那些静止于S 系上的种,同样会觉得它们走慢了。

进入下一题:

2. 已知S'系以0.8c 的速度沿S 系x 轴正向运动,在S 系中测得相距2?108m 的两处,先后发生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s 4=?t .则S'系中测得的这两件事的时间间隔

(A) 6.66s . (B) 5.77s .

答案:(B) 参考解答:

根据洛仑兹变换可得S`系的时间间隔为

(s)77.56.01038.0102418

82

22≈???-

=-?-?='?c

c x t t v v

凡选择回答错误的,进入下面的分析。

许多同学都采用下面的方式解答:

(s)66.66

.04

/12

2==

-?=

'?c t t v 注意:这是不对的! 时间膨胀公式: 2

2

0/1c

t t v -?=

?

式中0t ?是在某一惯性系中观察同一地点先后发生两件事件的时间间隔,这样的时间间隔称为本征时或固有时,t ?是在另一惯性系中观察这两件事件的时间间隔。

本题:m,1028?=?x 即在S 系中先后发生两事件不在同一地点,s 4=?t 不是本征时或固有时,不能直接使用时间膨胀公式。 进入下一题:

3.5 相对论速度变换

1. 在惯性系中,两个光子火箭(以光速c 运动的火箭)相背运动时,一个火箭 对另一个火箭的相对运动速率为

(A) 2c . (B) 0.5c . (C) c . (D) 0.99c . 答案:(C) 参考解答:

如图所示:两个光子火箭分别用a 、b 表示,设S ' 系被固定在光子火箭b 上,以地面为参考系S 。

令S ' 系相对于地面参考系S 运动速度为u ,地面参考系S 测得火箭a 的速度为v x ,求S ' 系测火箭a 的速度.x v ' 即x x c c u v v '=-=求:,,

.)1(112c c

c c

u u x x x =--+=--=

'v v v 所以一个火箭对另一个火箭的相对运动速率为c .

凡选择回答错误的,给出下面的分析。

在狭义相对论中讨论速度变换问题的思路如下: 1、确定两个作相对运动的惯性参照系; 2、确定所讨论的运动物体;

3、表示该运动物体分别在两个参照系中的速度分量;

4、用洛仑兹速度变换解答。 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

,12x

x x c

u u v v v --=' ,11222c u c u x y y --='v v v .1122

2c u c u x z z --='v v v 式中:u 是两惯性系相对运动速度,v x ,v y ,v z .与v 'x ,v 'y ,v 'z 为两惯性系分别

测量某物体的运动速度分量值。

进入下一题:

2. 在惯性系中,两个光子火箭(以光速c 运动的火箭)沿相互垂直的方向运动 时,一个火箭对另一个火箭的相对运动速率为

(A) 2c . (B) 0.5c . (C) c . (D) 0.99c .

答案:(C)

参考解答:

如图所示:两个光子火箭分别用a 、b 表示,设S ' 系

被固定在光子火箭b 上,以地面为参考系S 。

令S ' 系相对于地面参考系S 运动速度为u ,地面参考系S 测得火箭a 的速度为v x ,v y ,v z .求S ' 系测火箭a 的速度v 'x ,v 'y ,v 'z . 即.,0,,0,z y x z y x c c u v v v v v v '''====、、求:

.12c c

u u x

x x -=--='v v v ,011222=--='c u c u x y y v v v .01122

2=--='c u c u x z z v v v 所以一个火箭对另一个火箭的相对运动速率为c .

对于所有选择,均给出以下思考题。

2.1 在相对论中,垂直于两个参考系的相对速度方向的长度的量度与参考系无关,而为什么在这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却又和参考系有关?

参考解答:

洛仑兹坐标变换式: 2

22221,,,1c x c t t z z y y c t x x v v v v --

='='='--='

S 系中的速度定义式是: t

z

t y t x d d ,d d ,d d z y x ==

=v v v

S '系中的速度定义式是: t z t y t x '

'

='''='''='d d ,d d ,d d z

y x

v v v 根据上述洛仑兹坐标变换式知,在垂直于两惯性系相对运动方向上的长度测

量与参考系无关,即有 z z y y d d ,d d ='='。

但时间间隔的测量却与参考系有关,即 t t d d ≠',由分速度的定义式可知

z z y y ,v v v v ≠'≠' 所以在相对论中,虽然在垂直于两个参考系的相对速度方向上的长度的量度

与参考系无关,但是由于时间上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因此在垂直于两惯性系相对运动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和参考系有关。 进入下一题:

3.6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

1. 根据狭义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t p F d /d ?

?=,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必在同一方向上,且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 小成正比. (B) 质点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可以不在同一方向上,但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 的大小成正比. (C) 质点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必在同一方向上,但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可不 成正比. (D) 质点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可以不在同一方向上,且加速度的大小不与合外 力大小成正比. 答案:(D) 参考解答:

经典力学: .d d )(d d d d t m m t t P F v v ??

??===狭义相对论力学: ,v v -m v ???2

0)/(1c m P =

=

.d d d d )(d d d d t

m t m m t t P F v v v ??

???+===

显然,当速度v ?

方向与加速度t

d d v ?方向不相同时,质点的加速度和合外力就不在同

一方向上;另外,加速度的大小也不与合外力大小成正比。

凡选择回答错误的,进入下一题。

1.1 狭义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若表示为 t m t

c m F

d d d d /1220

v v v ???

=?-=

是否正确?

(A) 正确. (B) 不正确.

答案:(B)

参考解答: 不正确.

因为狭义相对论力学基本方程的正确表式为

t

m

t m t m F d d d d d )d(v

v v ????+== 而本题所给表式只是正确表式中的第一项.进入下一题: 3.7相对论质量和能量

1. 令电子的速率为v ,则电子的动能E K 对于比值v / c 的图线可用下列图中哪一个图表示?(c 表示真空中光速)

答案:(D)参考解答: 相对论质量: 2

0)

/(1c m v -m =

(0m 静止质量),

相对论总能量: 2mc E =, 物体静止时的能量:200c m E =, 相对论动能: )1/11(

2

2

200--=-=c

c m E E E k v .

凡选择回答错误的,进入下一题。

1.1 相对论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式是什么?静止质量与静止能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参考解答:相对论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式为E = mc 2,质能关系是原子能利用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20c m 称为物体的静止能量或固有能,m 0是物体的静止质量。20c m 和m 0分别是物体速度为零或在物体自身的静止参考系中测得的能量和质量。

自然界所有静止能量和静止质量为零的粒子,运动速度必为光速。 总能量与静止能量之差即为物体的动能,2020c m mc E E E k -=-=.

/c

(A)

/c

(B)/c

(C)

/c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基础知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和磁在以太这种介质中传播 B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C.牛顿定律仅在惯性系中才能成立 D.时间会因相对速度的不同而改变 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 A.否定了xx的力学原理 B.提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C.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不变的 D.承认了“以太”是参与电磁波传播的重要介质 3.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 _______________. (2)光速不变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哪些说法符合狭义相对论的假设( ) A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 B.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同的

D.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不同的 5.在一惯性系中观测,两个事件同时不同地,则在其他惯性系中观测,它们( ) A.一定同时 B.可能同时 C.不可能同时,但可能同地 D.不可能同时,也不可能同地 6.假设有一列很长的火车沿平直轨道飞快匀速前进,车厢中央有一个光源发出了一个闪光,闪光照到了车厢的前后壁,根据狭义相对论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人认为闪光是同时到达两壁的 B车厢里的人认为闪光是同时到达两壁的 C.地面上的人认为闪光先到达前壁 D.车厢里的人认为闪光先到达前壁 能力测试 7.关于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宏观物体 B.适用于微观物体 C.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 D.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性原理能简单而自然的解释电磁学的问题 B.在真空中,若物体以速度v背离光源运动,则光相对物体的速度为c-v C在真空中,若光源向着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则光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为c+v D.迈xx一xx实验得出的结果是: 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9.地面上的 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火箭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从A 到B方向飞行的人来说哪个事件先发生( ) A.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B.A事件先发生 C.B事件先发生 D.无法判断 10.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狭义相对论推导详细计算过程

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1. 基本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保持相同形式的数学表达式,因此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 的。 2. 在一切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都等于c ,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假设S 系和S ’系是两个相对作匀速运动的惯性坐标系,规定S ’系沿S 系的x 轴正方向以速度v 相对于S 系作匀速直线运动,x ’、y ’、z ’轴分别与x 、y 、z 轴平行,两惯性系原点重合时,原点处时钟都指示零点。 Ⅰ洛伦兹变换 现假设,x ’=k(x-vt)①,k 是比例系数,可保证变化是线性的,相应地,S ’系的坐标变换为S 系,有x=k(x ’+vt) ②,另有y ’=y ,z ’=z 。将①代入②: x=k[k(x-vt)+vt ’] x=k^2*(x-vt)+kvt ’ t ’=kt+(1-k^2)x/kv 两原点重合时,有t=t ’=0,此时在共同原点发射一光脉冲,在S 系,x=ct ,在S ’系,x ’=ct ’,将两式代入①和②: ct ’=k(c-v)t 得 ct ’=kct-kvt 即t ’=(kct-kvt)/c ct=k(c+v)t ’ 得 ct=kct ’+kvt ’ 两式联立消去t 和t ’ ct=k(kct-kvt)+kv(kct-kvt)/c ct=k^2ct-k^2vt+k^2vt-k^2v^2t/c c^2=k^2c^2-k^2v^2 k= 2 2 /11c v - 将k 代入各式即为洛伦兹变换: x ’=2 2 /1c v vt x -- y ’=y z ’=z t ’= 2 2 2/1/c v c vx t -- 或有 x=k(x ’+vt ’) x ’=k(x-vt) =k(1+v/c)x ’ =k(1-v/c)x 两式联立, x ’=k(1-v/c)k(1+v/c)x ’ k= 2 2 /11c v - Ⅱ同时的相对性

狭义相对论_完整版_

《大学物理》作业 No.6 狭义相对论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 1.按照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一定是同时事件 (B )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一定是不同时事件 (C )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同地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一定是同时同地事件 (D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不同地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只可能同时不同地 (E )在一个惯性系中,两个同时不同地的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只可能同地不同时 2.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测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② 长度、质量、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测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③ 在一个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间间隔是固有时 ④ 惯性系中的观测者观测一只与他做相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钟时,会发现这只钟比与他静止的相同的钟走得慢些。 (A )① ③ ④(B )① ② ④(C )① ② ③(D )② ③ ④ 3. 在某地发生两件事,静止位于该地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 s ,若相对于甲作匀速直线 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 s ,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 [ ] (A) (4/5) c . (B) (3/5) c . (C) (2/5) c . (D) (1/5) c . 4. 有一直尺固定在K ′系中,它与Ox ′轴的夹角θ′=45°,如果K ′系以匀速度沿Ox 正方向相对于K 系运动,K 系中观察者测得该尺与Ox 轴的夹角 (A) 大于45° (B) 小于45° (C) 等于45° (D) 无法确定 [ ] *5. 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1,火箭上有一个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v 2的子弹. 在火箭参考系中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 [ B ] 在地面参考系中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 [ C ] (A) 21v v +L . (B) 2v L (C) 21212)/v (1c v c L v L -+ . (D) 222) /v (1v c L - .

狭义相对论 -规律方法(word无答案)

狭义相对论 -规律方法(word无答案) 一、解答题 (★★) 1 . 静长同为三艘飞船,在惯性系S的时刻,相对S系的空间位置和沿x轴匀速度运动的速度分布如图所示。具体而言,三个飞船在S系中沿一直线航行,时刻,飞船1,2,3头部各自位于图示,,位置,飞船1,2,3分别将自己头部时钟拨到本系内的 时间零点。(注意,S系认为飞船1,2,3头部时钟同时拨到零点,但飞船1,2,3并不认为它 们彼此也是同时将各自头部时钟拨到零点)设此时,即S系时刻,飞船1头部天线朝右 发出无线电信号;在飞船2参考系中此信号被其尾部天线接收的同时,恰好其头部天线朝右发 出无线电信号;在飞船3参考系中此信号被其尾部天线接收的时刻记为,试求之。 (★★) 2 . 一块厚玻璃以速率v向右运动。在A点有闪光灯,它发出的光通过厚玻璃后到达B点,如图所示。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L,玻璃在其静止的坐标系中的厚度为,玻璃的折射率 为n。试问,光从A点传播到B点需多少时间? (★★) 3 . 惯性系相对于S以v向右运动,在惯性系中有一与x轴夹角为边长L的正 方形ABCD,如图所示,现有一粒子初速度为0,并以加速度在轨道ABCD中运动,试问: (1) ,时于系中,分别为多少? (2)在S系中测得、分别为多少? (★★) 4 . 如图所示,一单色点光源在相对其静止的惯性系中各向同性地辐射光能量,其发 光强度(单位立体角内的光辐射功率)为。当该点光源相对惯性系中的观察者以匀速度v运 动时,P测得发光强度I会随观察方位而变。将观察方向与点光源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用表

示,试求I随变化的函数。 (★) 5 . 封闭的车厢中有一点光源S,在距光源l(车厢参考系)处有一半径为r的圆孔,其圆心为,光源一直在发光,并通过圆孔射出。车厢以高速v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x轴正方向 匀速运动,如图所示。某一时刻,点光源S恰位于x轴的原点O的正上方,取此时刻作为车厢 参考系与地面参考系的时间零点。在地面参考系中坐标为处放一半径为的不透 光的圆形挡板,板面与圆孔所在的平面都与x轴垂直。板的圆心、S、都等高,起始时 刻经圆孔射出的光束会有部分从挡板周围射到挡板后面的大屏幕(图中未画出)上。由于车厢 在运动,将会出现挡板将光束完全遮住,即没有光射到屏上的情况。不考虑光的衍射。试求: (1)车厢参考系中(所测出的)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刻。 (2)地面参考系中(所测出的)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刻。 (★★) 6 . 两惯性系与S初始时刻完全重合,前者相对后者沿z轴正向以速度v高速运动。 作为光源的自由质点静止于系中,以恒定功率P向四周辐射(各向同性)光子。在S系中 观察,辐射偏向于光源前部(即所谓的前灯效应)。 (1)在S系中观察,系中向前的那一半辐射将集中于光源前部以x轴为轴线的圆锥内。求该 圆锥的半顶角。已知相对论速度变换关系为。式中与分别为S与 系中测得的速度x分量,c为光速。 (2)求S系中测得的单位时间内光源辐射的全部光子的总动量与总能量。 (★★) 7 . 如图所示,在某恒星参考系S中,飞船A和飞船B以相同速率(c为真空中的光 速)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A的运动方向与方向一致,而飞船B的运动方向与方向一致,两飞船轨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当A和B靠得最近时,从A向B发出一细束无线电联络 信号。试问: (1)为使B能接收到信号,A中的宇航员认为发射信号的方向应与自己的运动方向之间成什么角? (2)飞船B接收到信号时,B中的宇航员认为自己与飞船A相距多少? (★) 8 . 设系相对于S系的速度V并不平行于x轴,时,x与轴,y与轴,

狭义相对论(答案)

第六章狭义相对论基础 六、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2、在某地发生两件事,静止位于该地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 s,若相对于甲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 s,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4/5) c.(B) (3/5) c.(C) (2/5) c.(D) (1/5) c. 解答: [B]. 2 2 3 1 5 t v t v c c t ? ?? ?? ?=?=-?== ? ? ? ???? 3、K系与K'系是坐标轴相互平行的两个惯性系,K'系相对于K系沿O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一根刚性尺静止在K'系中,与O'x'轴成30°角.今在K系中观测得该尺与Ox轴成45°角,则K'系相对于K系的速度是: (A) (2/3)c.(B) (1/3)c.(C) (2/3)1/2c.(D) (1/3)1/2c. 解答:[C]. K'系中: 00 'cos30;'sin30 x y l l l l ?? == K 系中: 21 ''1 3 x x y y v l l l l v c ?? ===?-=?= ? ?? 二.填空题 8、(1) 在速度= v____________情况下粒子的动量等于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2) 在速度= v____________情况下粒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 解答: [ 2 c ; 2 ]. (1) 00 22 2 p mv m v m m v ==?==?= (2) 222 000 22 k E mc m c m c m m v =-=?==?=

三.计算题 10、两只飞船相向运动,它们相对地面的速率是v.在飞船A中有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飞船A 沿正方形的一条边飞行,问飞船B中的观察者测得该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答: 2 2222 2 222 ()22 ' ()1/ 1 '/224/() v v v vc u v v c c v v c u c C a ac c v β -- === -++ - ==+=+ ; 11、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荧光一号”原计划于2009年10月6日至16日期间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此次“荧光一号”将飞行3.5×108km后进入火星轨道,预计用时将达到11个月。试估计“荧光一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假设飞行距离不变,若以后制造的“荧光九号”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v = 0.9c,按地球上的时钟计算要用多少时间?如以“荧光九号”上的时钟计算,所需时间又为多少? 解答: 8 3.510 12.3(/) 1130243600 x v km s t ?? === ???? 8 83 3.510 1296() 0.9 3.01010 x t s v- ?? ?=== ??? 565() t s ?=?== 13、要使电子的速度从v1 =1.2×108 m/s增加到v2 =2.4×108 m/s必须对它做多少功?(电子静止质量m e=9.11×10-31 kg) 解答: 22 12 ; E E == 214 21 4.7210() e A E E E m c J - =?=-==? 14、跨栏选手刘翔在地球上以12.88s时间跑完110m栏,在飞行速度为0.98c的同向飞行飞船中观察者观察,刘翔跑了多少时间?刘翔跑了多长距离? 解答: 2121 110()12.88() x x x m t t t s ?=-=?=-=

狭义相对论几个公式公式推导

狭义相对论几个公式公式推导 省永春县东关中心小学 金江 运动物体的长度缩率公式和不同点上的时刻公式推导 爱因斯坦曾假设:“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相对任何参照系都一样:不论发光体的运动速度如何,也不论光接受体的运动速度如何,光波相对它们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否则,我们观察到遥远的恒星(特别是双星)将会发生十分混乱的现象。 根据这个假设,可以推导出:运动方向上长度的缩率和另参照系看我参照系同时事件的情况的规律。 设在S 系中看到两条等长线段AB 和A ’B ’,它们分别在S 参照系和S ’参照系。S 和S ’相对运动速度为v 光秒/秒。并且在S 参照系看来:AB=A ’B ’=a 光秒。如图所示: 图1 设A 和A ’相遇时,A 和A ’会发出闪光,或B 和B ’相遇时,B 和B ’也会发出闪光。 V 光秒/秒 A (0秒) B (0秒) Q V 光秒/秒 A B Q S 系 秒) S’系 S 系

A (0秒) B (t 2 21c v 秒) 我们在S 系看来,由于AB=A ’B ’,所以A 和A ’与B 和B ’是同时相遇的,所以它们同时发出闪光。光波将在AB 中点Q 相遇,在S ’系中光波也必在相应点Q ’相遇(因为光波对S ’系的传播速度和S ’运动无关)。 由于Q ’点不在A ’B ’的中间,所以在S ’系看来,两次闪光不是同时的。因为B ’发出的光波走的距离B ’Q ’比A ’发出的光波走的距离A ’Q ’ 多。因而是B ’先闪光,A ’后闪光。也就是B 和B ’先相遇,A 和A ’后相遇。A ’和B ’的时刻在S ’系看来是不同时的,而是B ’早,A ’迟。 在S ’系中,由于A 、A ’和B 、B ’不同时相遇,所以S ’系看到的两条段AB 和A ’B ’也不相等。因为B 、B ’先相遇,所以必是A ’B ’>AB 。情况如图2所示: t 秒后 A ( 秒) B (0秒) V 光秒/秒 S’系 S 系 A ’(0 V 光秒/秒 A ’ B ’(t 秒) P ’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相对论 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基础知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和磁在以太这种介质中传播 B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C.牛顿定律仅在惯性系中才能成立 D.时间会因相对速度的不同而改变 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提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C.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不变的 D.承认了“以太”是参与电磁波传播的重要介质 3.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速不变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哪些说法符合狭义相对论的假设( ) A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力学规律都是相同的 B.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相同的 D.在不同的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不同的 5.在一惯性系中观测,两个事件同时不同地,则在其他惯性系中观测,它们( ) A.一定同时 B.可能同时 C.不可能同时,但可能同地 D.不可能同时,也不可能同地 6.假设有一列很长的火车沿平直轨道飞快匀速前进,车厢中央有一个光源发出了一个闪光,闪光照到了车厢的前后壁,根据狭义相对论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的人认为闪光是同时到达两壁的 B车厢里的人认为闪光是同时到达两壁的 C.地面上的人认为闪光先到达前壁 D.车厢里的人认为闪光先到达前壁 能力测试 7.关于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宏观物体 B.适用于微观物体 C.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 D.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性原理能简单而自然的解释电磁学的问题 B.在真空中,若物体以速度v背离光源运动,则光相对物体的速度为c-v C在真空中,若光源向着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则光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为c+v D.迈克耳逊一莫雷实验得出的结果是: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9.地面上的A、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对于坐在火箭中沿两个事件发生地点连线,从A到B方向飞行的人来说哪个事件先发生( ) A.两个事件同时发生 B.A事件先发生 C.B事件先发生 D.无法判断 10.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有衍射、干涉现象,所以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 B.在一个与光速方向相对运动速度为u的参考系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u或c-u C电磁场是独立的实体,不依附在任何载体中 D.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包括电磁规律和一切其他物理规律 11.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如果地面上的人测得,某光源发出的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壁和后壁(如图5-1-1).那么按照火车上人的测量,闪光先到达前壁还是后壁?火车上的人怎样解释自己的测量结果? 12.如图5-1-2所示,在地面上M点,固定一光源,在离光源等距的A、B两点上固定有两个光接收器,今使光源发出一闪光,问 (1)在地面参考系中观察,谁先接收到光信号?

《狭义相对论》

3狭义相对论 3.1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 1. 有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若问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是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D) 参考解答: 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是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提出的两大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在真空中的任何惯性参考系上,光沿任意方向的传播速度都是C;相对性原理:所有物理规律在所有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的形式都相同。 所有选择,均给出参考解答,进入下一题。 3.2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1. 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变的.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 (1),(3),(4).(B) (1),(2),(4). (C) (1),(2),(3).(D) (2),(3),(4). 答案:(B) 参考解答: 在狭义相对论中,根据洛仑兹变换物体运动速度有上限,即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质量、长度、时间都是相对的,其测量结果取决于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有动尺收缩和运钟膨胀的相对论效应。 对于所有选择,均给出以下思考题。 1.1相对论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与牛顿力学的有何不同?有何联系? 参考解答: 牛顿力学时空观的基本观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与运动(或说与参考系)无关;而相对论时空观的基本观点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不仅与运动有关,还与物质分布有关。 牛顿力学时空概念是相对论时空观在低速(即运动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时的

狭义相对论

第13章狭义相对论 一、选择题 1.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告诉我们 [ ] (A) 描述一切力学规律, 所有惯性系等价 (B) 描述一切物理规律, 所有惯性系等价 (C) 描述一切物理规律, 所有非惯性系等价 (D) 描述一切物理规律, 所有参考系等价 2. 在伽利略变换下, 经典力学的不变量为 [ ] (A) 速度(B) 加速度(C) 动量(D) 位置坐标 3. 在洛伦兹变换下, 相对论力学的不变量为 [ ] (A) 加速度(B) 空间长度 (C) 质点的静止质量(D) 时间间隔 4. 相对论力学在洛伦兹变换下 [ ] (A) 质点动力学方程不变(B) 各守恒定律形式不变 (C) 质能关系式将发生变化(D) 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5. 光速不变原理指的是 [ ] (A) 在任何媒质中光速都相同 (B) 任何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 (C) 任何参考系中光速不变 (D) 一切惯性系中, 真空中光速为一相同值 6. 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表明 [ ] (A) 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太小, 难以观测 (B) 观测不到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 (C) 观察到了以太的存在 (D) 狭义相对论是正确的 7. 在惯性系S中同时又同地发生的事件A、B,在任何相对于S系运动着的惯性系中测量 [ ] (A) A、B可能既不同时又不同地发生 (B) A、B可能同时而不同地发生 (C) A、B可能不同时但同地发生 (D) A、B仍同时又同地发生 8. 在地面上测量,以子弹飞出枪口为事件A, 子弹打在靶上为事件B, 则在任何相对于地面运动着的惯性系中测量Array [ ] (A) 子弹飞行的距离总是小于地面观察者测出的距离 (B) 子弹飞行的距离可能大于地面观察者测出的距离 (C) 事件A可能晚于事件B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13-1-8

狭义相对论练习(答案版)

狭义相对论练习 4-1 一飞船以0.99c 的速率平行于地面飞行,宇航员测得此飞船的长度为400 m 。(1)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长度是多少?(2)为了测得飞船的长度,地面上需要有两位观察者携带着两只同步钟同时站在飞船首尾两端处。那么这两位观察者相距多远?(3)宇航员测得两位观察者相距多远? 【解】(1))(4.5699.01400/12220m c u l l =-=-= (2)这两位观察者需同时测量飞船首尾的坐标,相减得到飞船长度,所以两位观察者相距是56.4 m 。 (3)上的两位观察者相距56.4 m ,这一距离在地面参考系中是原长,宇航员看地面是运动的,他测得地面上两位观察者相距为 )(96.799.014.56/12220m c u l l =-=-= 所以宇航员测得两位观察者相距7.96 m 。 4-2 一艘飞船原长为l 0,以速度v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飞行。飞船内一小球从尾部运动到头部,宇航员测得小球运动速度为u ,求地面观察者测得小球运动的时间。 【解】宇航员测得小球离开尾部的时空坐标为)','11t x (,小球到达头部的时空坐标为 )','22t x (。地面上测得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 ''(/11)' '(/11)''(/11 22 2211222222 212c x v t c v c vx t c v c vx t c v t t t ?+?-=+--+ -= -=? 012''l x x =- ,u l t t /''012=-

2220222/1) /1()''(/11 c v u c uv l c x u t c u t -+= ?+?-=?∴ 4-3 在实验室中测得两个粒子均以0.75c 的速度沿同一方向飞行,它们先后击中同一静止靶子的时间间隔为5×10-8 s 。求击中靶子前两个粒子相互间的距离。 【解】(m)25.11=?=?t u x 4-4 一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16光年。一观察者乘坐以0.8c 速度飞行的飞船从地球出发向着星体飞去。该观察者测得飞船到达星体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试解释计算结果。 【解】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原长,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的距离是测长,测长为: )(6.98.01/1L '02220光年=-=-=L c u L )(128.0' '年== ?c L t 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到达星体所花的时间为:)(208.00 年== ?c L t 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的时间是原时,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到达星体所花的时间为测时,这正是时间膨胀的一种表现。 4-5 一根固有长度为1 m 的尺子静止在S′系中,与O ′x′轴成30°角。如果在S 系中测得该尺与Ox 轴成45°角,则S′ 系相对于S 系的速度u 是多少?S 系测得该尺的长度是多少? 【解】在'S 系中,米尺在x′ 轴方向的投影长度为:(m)2 3 30cos '0= = L x

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和意义

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和意义 姓名:王祚恩学号:1120100190 班级:01311002 【摘要】在科学史上,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过程艰辛而充满质疑,然而当我们真正认识和了解到相对论时,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够称之为伟大。几十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狭义相对论大大推动了科学进程,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关键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意义 一.时代的召唤。 在世界科学史上,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巨人,也创造出了大批巨匠的时代。在伯尔尼专利局工作的岁月,是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大丰收的几年。在这期间,他解决了布朗运动的问题,创立了光子论和狭义相对论。他的划时代的发现,表明对立统一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而且适用于自然界,是最普遍的规律,彻底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旧有的观念,为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提供了最有利的科学依据,开始引起了科学界和思想界的普遍重视。 二.狭义相对论建立的历史背景。 一门新理论的诞生有其外在条件,也有其内在因素。就外在条件而言: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经过一个多世纪,到19世纪末,工业生产、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力应用逐渐推广,内燃机、蒸汽机被采用,交通运输不断扩展……,所有这些对物理学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生产的发展需要科学;反过来,生产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相对论理论同其他任何一门科学理论一样,是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牛顿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情况下的近似。经典物理学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到19世纪末,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核心的经典电磁理论的正确性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但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经典力学的伽利略变换下不具有协变性。而经典力学中的相对性原理则要求一切物理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都具有协变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狭义相对论。 解开以太之谜,是爱因斯坦在相对论建立的道路上走出的第一步。其实,爱伊斯坦在对以太的长期思索中早就对以太的存在产生了怀疑。也就是在这些不断的怀疑中,爱因斯坦一步步的建立的属于自己的观点——狭义相对论,当然之后也被科学界认可。 三.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他的狭义相对论。他首先提出了两条假设: [1]相对性原理。在伽利略力学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一切惯性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来说都是等价的,物理定律对于一切惯性系都应采取相同的数学形式。 [2]光速不变原理。在迈克尔逊-莫雷的基础上,爱因斯坦提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与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这就是说,在一切惯性系(都是匀速直线运动)中所测得

狭义相对论的整个推导过程

狭义相对论的整个推导过程 一、两大假设 1.惯性系的平权 2.光速不变原理 二、洛仑兹变换 令x’=k1(x-ut) x=k2(x’+ut’) 根据假设1,有k1=k2 令k1=k2=γ 所以x’x=γ^2(x-ut)(x’+ut’) 根据假设2,有 x=ct,x’=ct’ 所以c^2tt’=γ^2(c-u)(c+u)tt’ 所以γ=1/sqr(1-u^2/c^2) 所以x’=γ(x-ut) x=γ(x’+ut’) 由x’=γ(x-ut),得 ct’=γ(x-ut) 所以t’=γ(x/c-ut/c) 所以t’=γ(t-ux/c^2) 同理,有t=γ(t’+ux’/c^2) 因为很自然的有 y’=y,z’=z y=y’,z=z’ 所以 x’=γ(x-ut) x=γ(x’+ut’) y’=y y=y’ z’=z z=z’ t’=γ(t-ux/c^2) t=γ(t’+ux’/c^2)

其中:γ=1/sqr(1-u^2/c^2) 三、洛仑兹速度变换 v x’=dx’/dt’=(dx’/dt)*[1/(dt’/dt)]=(v x-u)/(1-uv x/c^2) v y’=dy’/dt’=(dy’/dt)*[1/(dt’/dt)]=v y sqr(1-u^2/c^2)/(1-uv x/c^2) v z’=dz’/dt’=(dz’/dt)*[1/(dt’/dt)]=v z sqr(1-u^2/c^2)/(1-uv x/c^2) 同理,有 v x=(v x’+u)/(1+uv x’/c^2) v y=v y’sqr(1+u^2/c^2)/(1+uv x’/c^2) v z=v z’sqr(1+u^2/c^2)/(1+uv x’/c^2) 所以 v x’=(v x-u)/(1-uv x/c^2) v x=(v x’+u)/(1+uv x’/c^2) v y’= v y sqr(1-u^2/c^2)/(1-uv x/c^2) v y=v y’sqr(1+u^2/c^2)/(1+uv x’/c^2) v z’=v z sqr(1-u^2/c^2)/(1-uv x/c^2) v z=v z’sqr(1+u^2/c^2)/(1+uv x’/c^2)四、 因为t’=γ(t-ux/c^2) 所以t1’=γ(t1-ux1/c^2) t2’=γ(t2-ux2/c^2) 所以t’=t2’-t1’=γ[(t2-t1)-u(x2-x1)/c^2] (x1=x2) 所以t’=γt 又因为x=γ(x’+ut’) 所以 x1=γ(x1’+ut1’) X2=γ(x2’+ut2’) 所以l0=x2-x1=γ[(x2’-x1’)+u(t2’-t1’)] 所以l0=γl 所以l=l0/γ 所以 t’=γt’, l=l0/γ其中:γ=1/sqr(1-u^2/c^2) 五、

狭义相对论(二)

狭义相对论(二)

二、相对论时空观 (相对论运动学) 这部分主要内容是:相对论长度收缩、相对论时钟延缓、同时相对性。这一切讨论的中心是Lorentz 变换。这表明,物质运动的时空属性被Lorentz 变换以确切的数学形式定量地描述出来了。从所得结果可认识到,狭义相对论对经典的时空观进行了一次十分深刻的变革。 1、相对论长度收缩 空间长度是Galileo 变换不变量,即:在由Galileo 变换所联系的惯性系中,对同一物体长度的测量值是一样的。按照狭义相对论原理,在Lorentz 变换下,同一物体在不同惯性系中度量的长度又怎样呢?下面就来讨论运动物体的长度发生收缩这个相对论效应。 设有两观察者从各自的惯性系S 和S'对一刚性棒的长度(0L )进行测量。棒沿',x x 轴放置,并相对于S'系静止不动,那么S'系的观察者测得棒两端点的坐标为'1x 和'2x ,两次的测量时间'1t 和'2t 不要求同时,已知棒长为0L (固有长度),则有:''120x x L -=。对S 系的观察者,由于他相对于棒在运动,所以必须在同一时刻τ==21t t 测得该棒两端点的坐标21,x x ,他看到棒的长度12x x L -=,由Lorentz 变 换式1122'(),'()x x u x x u γτγτ=-=-,所以: )(''12120x x x x L -=-=γL γ= 或 γ0 L L = (1) (1)式表明:与棒有相对运动的观察者测得棒的长度L 要比与棒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棒的长度要短一些,即长度的测量值与

被测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有关。 由于γ=,所以,,u L γ↑↑↓。 讨论:(1)固有长度最长——在由Lorentz 变换联系着的惯性系中,长度的测量值不再是不变的、绝对的了,它变成一个相对的物理量了。注意:不能把0L 理解成在S'参照系中测得的长度值。 若 棒相对于S 系静止,0L 则是S 系观察者测得的长度。 (2)相对论长度收缩只发生在运动方向上。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不发生收缩。按Lorentz 变换,','z z y y ==。例:相对于一观察者原来是静止的正方形,当它以较高速度运动时,它仿佛是一个长方形。见下图: (3)相对论长度收缩效应是一种普遍的时空属性,就像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一样。与物体的具体组成和结构及物质具体的相互作用种类无关。任何人处在任何惯性系中,用该惯性系的空间坐标来量度,结果都一样。 (4)在相对论中,物体长度的比较在一定意义上是相对的。 例:有两根完全相同的标准米尺(即当它们相对静止时所有刻度线完全对齐)令A 、B 尺平行,A 尺相对B 尺沿直尺长度方向以匀速c 6.0运动,问:(1)从与B 尺固连的S 系看,哪根尺长?(2)从与A 尺固连的S'系看,哪根尺长? c 6.0u =

狭义相对论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狭义相对论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适用于惯性系,从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出发将力学和电磁学统一起来的物理理论。1905年由A.爱因斯坦创建。这个理论在涉及高速运动现象时,同经典物理理论显示出重要的区别。 产生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理论已经相当完善,当时物理学界较为普遍地认为物理理论已大功告成,剩下的不过是提高计算和测量的精度而已。然而某些涉及高速运动的物理现象显示了与经典理论的冲突,而且整个经典物理理论显得很不和谐:①电磁理论按照经典的伽利略变换不满足相对性原理,表明存在绝对静止的参考系,而探测绝对静止参考系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②似乎存在着经典力学无法说明的极限速度。③电子的质量依赖于它的速度。在这种形势下,有见地的物理学家预感到物理学中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革命。爱因斯坦立足于物理概念要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以先验的概念强加于客观事实,他考察了一些普遍的物理事实和经典物理学中如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看出以下两点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并把它们作为建立新理论的基本原理:①狭义相对性原理,不仅力学实验,而且电磁学实验也无法确定自身惯性系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在一切惯性系中的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②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对不同惯性系的观察者来说都是c。承认这两条原理,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观念必须修改,异地同时概念只具有相对意义。在此基础上,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内容洛伦兹变换根据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可导出两个惯性系之间时空坐标之间的洛伦兹变换。当两个惯性系S和S′相应的笛卡尔坐标轴彼此平行,S′系相对于S系的运动速度v仅在x轴方向上,且当t=t′=0时,S′系和S系坐标原点重合,则事件在S系和S′系中时空坐标的洛伦兹变换为 x′=γ(x-vt),y′=y,z′=z,t′=γ(t-vx/c2)式中γ=(1-v2/c2)-1/2;c为真空中的光速。洛伦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中最基本的关系,狭义相对论的许多新的效应和结论都可从洛伦兹变换中直接得出,它表明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当速度远小于光速,即v玞时,洛伦兹变换退化为伽利略变换,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力学的低速近似。 同时性的相对性在某个惯性系中看来异地发生的两个事件是同时的,那末在相对于这一惯性系运动的其他惯性系看来就不是同时的,因此在狭义相对论中,同时性概念不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仅如此,在不同惯性系看来,两异地事件的时间顺序还可能发生颠倒;但是具有因果联系的两事件的时间顺序不会发生颠倒。同时性的相对性是狭义相对论中非常基本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许多新特性都与此有关。 长度收缩狭义相对论预言,一根沿其长度方向运动速度为v的杆子的长度l比它静止时的长度l0要短, l=l0 长度收缩不是物质的动力学过程,而是属于空间的性质。它是由于测量一根运动杆子的长度须同时测量其两端,在不同惯性系中,同时性具有相对性,因而不同惯性系中得出的结果不同,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时间延缓狭义相对论预言,运动时钟的时率比时钟静止时的时率要慢。设在S¢系中静止的时钟测得某地先后发生两事件的时间间隔为Δτ,在S系中,这两个

对狭义相对论力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再认识

对狭义相对论力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规律的再认识 摘要:本文在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相对论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其变换关系和基本规律,并分析了这些概念和规律在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力学中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基本知识内容的分析对比,能够清楚认识到经典力学向狭义相对论力学在过渡阶段的概念和规律的混淆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便于今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洛伦兹变换;速度;质量;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目录 引言 (1) 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 1.1 相对性原理 (1) 1.2 光速不变性原理 (2) 2基本概念和规律 (2) 2.1 洛仑兹变换 (2) 2.2 速度的合成及其变换 (4) 2.3 质量及其变换 (6) 2.4 力及其变换 (7) 2.5 动量、能量及其变换 (8) 3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引言 在19世纪末期,当时众多的物理学家们都认为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已经建设完成,只需要填补和装修即可而陶醉时,但是三大发现(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又为物理学提出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在猛力地冲击着经典力学中的速度、质量、动量和能量等基本物理概念,使经典物理学中包含了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守恒定律面临着严酷的考验。同时,光电效应与黑体辐射等实验的结果又不能被经典物理学所解释。 为了解决这些经典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许多物理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在1905年,爱因斯坦另辟蹊径,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深刻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时空理论—狭义相对论。当时,众多的物理学家们都以能读懂相对论原理而自豪。爱因斯坦建立的狭义相对论对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深入到高能粒子物理的范围,成为了研究高速粒子运动的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它成为了近代物理的一大基石。同时,它被广泛应用于宇宙学,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和其他学科。然而,因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认知的不足,爱因斯坦的两个原则性的问题被遗留下来,没有得到解决。直到2009年,俄罗斯物理学家和我国物理学家华棣先生先后发表了新的相对论,弥补了百年前爱因斯坦遗留下的问题,完善了相对论原理。1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在实验中证实了著名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真实性。当时,在物理界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但后来物理学家们发现这是与实验结论相背的。于是洛伦兹提出一个假设:所有物质在以“以太”的形式运动时,都会发生沿运动方向的收缩现象。但是,爱因斯坦的研究从另一个方向开始,认为:想要解决一切的困难,那么必须完全摒弃牛顿所建立的绝对时空的概念,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假设。由于这两条基本假设在理论上是自洽的,并与大量的实验结果相吻合。因此,只能称之为假设。 否认宇宙中存在着特殊的物质“以太”,同时也排除存在着处于特殊优越地位的惯性系。那么,各个惯性系都应该存在平等、等价的地位,这就是狭义相对论的出发点,也是总思想。这一思想就成为了第一条基本原理。同时,以此原理为基础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爱因斯坦又假定了在各个惯性系中的真空光速是个不变量,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1.1 相对性原理 所有惯性参考系统对任何物理规律(力学的、电学的等等)都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在实验室进行任何物理实验都无法确定实验室是“绝对静止”呢,还是“绝对地”

狭义相对论简述

简述相对论 化104-1 201055507104 卢凤霞 何为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的区别在哪?简言之,广义相对论亦称时空几何动力学,即把引力归结为时空的几何特性;狭义相对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其它任何事物——速度、长度、质量和经过的时间,都随观察者的参考系(特定观察)而变化。这个理论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公式:E=MC2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即固定不变的)。爱因斯坦指出,随着物体(观察者所见到的)线性运动速度的加快,时间会变慢。其二:任何物体以光速运动时,其长度将会缩短为零。提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是完全分开的。然而,在相对论数学中,时间和三维空间——长、宽和高,一起构成一个四维空间框架,叫做时空关联集。 下面我详细总结了一下两者的具体物理意义及发展历史 (一)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特有的知识结构(马赫哲学、狭义相对论、四维时空、光、场及黎曼几何),决定了他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理论之路。马赫的功绩是看到了牛顿力学体系中有一个缺陷,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依参考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于是,作为判断牛顿惯性运动的前提也就成为不确定的了(相对性)。不得已,马赫把现象世界的远处的恒星当作其绝对参考系了。马赫的错误就是把牛顿惯性定律中的物体的属性(保持性)与其运动状态问题混在一起了。爱因斯坦受马赫哲学的启发,又发现了等效原理,但同时又继承了马赫的错误。被夸大为改变人们时空观念意义的四维时空,只不过是用"运动"(还是光运动)角度来规定空间的一种方法。规定有结构的空间可有各种方法,其各种方法是平权的。用什么方法来规定空间则取决于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如果去掉了"光速"的弯曲时空还有力学意义的话,与牛顿引力定律正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本体性的场的描述:一个是以广义惯性"运动"的角度的描述;一个是以广义惯性"力"的角度的描述。而牛顿引力势所包含的空间意义,正是中心结构的ρ非均匀空间(重力场)的经验性的描述。终究是"描述",都不能代替核心命题性质的"表述"。没有明确的命题表述,其描述也就没有明确的理解前提。惯三律与广义相对论都以等效原理为其经验基础。只不过爱因斯坦又走上了光速的等效原理之路。而光速的等效原理是由"思维"实验得来的,且唯一能验证其理论的星光在太阳附近偏转现象,爱因斯坦在具体计算其偏转角度时,实际上是"非常谨慎地用惠更斯原理"([5]第23页)。而惯三律所依据的"低速"等效原理,连幼儿园里的儿童都可以感觉到坐滑梯时的加速度与坐汽车时的汽车加速度的区别,因其身体内有胁强的有否或大小之区别。战斗机飞行员已经体验了低速等效原理的所有内涵。所以,任何脱离与回避"低速"等效原理的力学理论,肯定是不会成功的理论,因为其现象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且与力学密切相关。爱因斯坦之所以对"光"情有独钟,也许是无意识的回避其理论中的一个内在矛盾:"产生"引力场的中心质量(中心物体)必须很大,而体现弯曲时空(引力场)作用的物体必须很小且产生与不产生引力场无关紧要,这与引力中的两个平权的物体涵义是矛盾的。而"光子"正好是最小的物体,也就回避了这个矛盾。只有"整体天体才产生重力场"的结论,才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引力波、黑洞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统一的课题,来源于爱因斯坦。引力已经不存在了,当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