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青岛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三班) 学生姓名: 刘琳燕 指导教师: 王汉萍庄晓东 下发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方向:图像边缘检测 题目: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专业课程设计日期:2011.12.9 ~ 2011.12.23 一、题目来源: 教师自选题目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总结边缘检测的方法,并利用所查到的边缘检测算子对一幅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显示检测结果;对添加噪声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各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的敏感性;讨论如何能够消除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影响;较深入研究其它的一种边缘检测算法。 设计中要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体会。 三、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 专业课程设计的时间共2周。 1. 12月9日,布置任务; 2. 12月12日----14日,查阅资料; 3. 12月15日----20日,研究边缘检测算法,编写并调制程序; 4. 12月21日----23日,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MATLAB R2007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王爱玲,叶明生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MATLAB 7.0 图形图像处理,王家文,李仰军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3. MATLAB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董长虹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4. 图像处理和分析基础,章毓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编著,阮秋奇阮宇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评语: 认真正确完善完善工作态度:较认真理论分析:较为合理方法设计:合理 不认真一般一般 较差较差 思路清晰出勤 论文撰写:思路较清晰其它:工作主动 一般拒绝抄袭 思路混乱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二层办公楼工程量清单使用班级工程102班 设计时间1周 指导教师陈德义谭湘倩李军红

2013年6 月17 日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文件,是进行“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了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制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对于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以及今后的估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一课程设计阶段的学习,应力求实现对已学相关知识的巩固、对实际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总体把握,并为今后参加全国造价员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以及今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任务 1、熟悉设计资料 (1)熟悉设计文件 (2)在开列项目前认真学习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等相应设计依据 2、计算清单工程量 计算清单工程量是一项繁重和细致的工作。由于其精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今后工程估价的质量,因此请同学们学会按一定的程序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防止产生漏算、重算和错算的现象。为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漏算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为避免漏项,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章节的顺序,对本工程项目一一开列和计算。 (2)清单工程量小数位的取定,按计价规范的要求,计算过程中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开列清单项目时,项目特征的描述要做到完整和准确。 3、编制工程量清单表

根据前面已计算出来的清单工程量,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格式完成工程量清单文件。 二、设计要求 1、每人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列项,工程量计算以及清单文件的 编制。2、设计格式参照毕业设计格式要求。 3、最后成果按A4纸规格打印。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详见《建筑工程估价》附录工程2设计图纸。 四、进度安排 1、熟悉图纸开列清单项目0.5天 2、计算建筑面积和土石方工程项目0.5天 3、计算基础与砌筑工程项目1天 4、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 1.5天 5、计算其他房屋工程清单项目0.5天 6、计算装饰装修工程清单项目1天 7、措施项目1天 8、编写设计说明和成果汇总0.5天 9、检查并完善设计文件0.5天 六、设计成果 1、封面(见附录一) 2、设计说明 3、目录 4、清单表部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 (见附录二表-01---表-12) 5、封底 七、参考资料 1、设计图纸

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详解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自动化系 2016年12月级: 指导教师: 学 期: 自动化131 洪露 2016 - 2017 - 1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自动化综合设计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 应使学生较系统的完成自动化系统设 计,从选题、方案论证、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总结报告等基本过程,加深对自动控 原理、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等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分析理解。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把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结合,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 般规则,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基础。 1、培养独立完成一个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文献手册的能力 3、熟悉元器件类型,掌握合理选取元件的规则 4、锻炼撰写论文和设计报告的能力 5、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设计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主选题、理论设计、调试与仿真、 等。 自主选题。每个题目学生不超过 3 人,鼓励学生单独完成。 理论设计包括方案选择、系统设计等。通过调试与仿真,进一 到课程设计要求,使其更接近于实际产品。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把理论设计内容, 调试过程进行全面总结。 小组成员既要分工, 又要协作, 同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 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 法和经验, 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报告, 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 独立撰写设计报 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 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最后,通过答辩过程展现课程设计所做的工作。 三、设计组织方式 课程设计过程采用相对集中方式,以分组为单位集中到实验室进行。配备计算机、 相关软件及电子元器件等器材设备。 实验室提供常见元器件及设备, 其他所需器件应提 前通知实验室采购或自行购买。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课程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 到 10 学时,取消考核资格。需要外出查找资料,购买电子元件时,必须向指导老师请 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 PI 参数设计;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电流比较器及 PI 运算硬件电路。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转速环数字 PID 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 PI 参数设计; 以 A/D 转换器和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转速信号采集和数字 PI 运 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 撰写设计报告并答辩 步完善设计,使之达 四、 设计题目 1.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模拟 PI 调节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课程设计模板总结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某带式传输机中的蜗杆减速器 工作条件:工作时不逆转,载荷有轻微冲击;工作年限为10年,二班制。 已知条件:滚筒圆周力F=4400N;带速V=0.75m/s;滚筒直径D=450mm。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与分析 由于本课程设计传动方案已给:要求设计单级蜗杆下置式减速 器。它与蜗杆上置式减速器相比具有搅油损失小,润滑条件好等优 点,适用于传动V≤4-5 m/s,这正符合本课题的要求。 三、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择全封闭自散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压380V,型号选择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23 ηηηηη =??? 总蜗杆 联轴器轴承滚筒23 0.990.990.720.960.657 =???= 2)电机所需的功率: 0.657η= 总

2300 1.2 4.38100010000.657 FV P KW η?===?电机 总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601000601000 1.263.69/min 360V r D ηππ???===?滚筒 按《机械设计》教材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一级蜗杆减速器 传动比范围580i = 减速器,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 总=5~8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5~80)63.69318.45~5095.2/min n i n r =?=?=总电动机滚筒。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1500和30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四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方案,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4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3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1-2。 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5.5KW ;满载转速2920r/min ;额定转矩2.2。 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 2920 45.8563.69 n i n = = =电动机总滚筒 五、动力学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 002920/min 2920/min 2920 63.69/min 45.85 63.6963.69/min 1 n n r n n r n n r i n n r i I I II II III ====== == ==电动机减速器 2、计算各轴的功率 P 0=P 电机 =4.38 KW P Ⅰ=P 0×η联=4.336KW P Ⅱ=P Ⅰ×η轴承×η蜗杆=3.09KW 4.38P KW =电机 63.69/min n r =滚筒 860~ 10320/min n r =电动机 电动机型号: Y132S1-2 45.85i =总 02920/min 2920/min 63.69/min 63.69/min n r n r n r n r I II III ==== P 0=4.38KW P I =4.336KW P II =3.09KW P III =3.03KW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三年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三年制) 电气工程系 2008年4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整体观的综合能力,通过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设计35KV (110KV )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继电保护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计算,给今后继电保护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设计题目: (一)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 1、 原始资料: 某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网络接线如下: 已知:(1)、电厂为3台36000KW 、电压等级为6、3KV 的有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汽轮发电 机,功率因数cos =0.8,X d ”=0.125, X 2 =0.15, 升压站为2台容量各为10MVA 的变压器 U d =7.5%,各线路的长度XL —1为20KM ;XL —2为50KM ;XL —3为25KM ;XL —4为14KM ;XL —5为40KMA 发 电机 系统 (2)、电厂最大运行方式为3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为2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XL —1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10MW ,XL —4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6MW 。(3)、各可靠系数设为:K I rel =1.2,K II rel =1.1,K III rel =1.2,XL —1线路自起动系数K Ms =1.1,XL —4

减速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一级V带直齿轮减速器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彭亚南 学号:200601030039 专业班级:06汽车(2)班 指导教师:苗晓鹏 2009年 3 月 1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内装: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 3. 轴零件图一张(A3) 4. 齿轮零件图一张(A3) 机械工程系06汽车(2)班级设计者:彭亚南 指导老师:苗晓鹏 完成日期: 2009年3月1日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阳工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摘要:齿轮传动是应用极为广泛和特别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可以用来在空间的任意轴之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目前齿轮传动装置正逐步向小型化,高速化,低噪声,高可靠性和硬齿面技术方向发展,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一般可以达到94%以上,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可以达到99%),传递功率范围广(可以从仪表中齿轮微小功率的传动到大型动力机械几万千瓦功率的传动)速度范围广(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以从0.1m/s到200m/s或更高,转速可以从1r/min到20000r/min或更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它在各种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中被广泛使用。本文设计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一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装置。其中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约为24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约为215HBS,齿轮精度等级为8级。轴、轴承、键均选用钢质材料。 关键词:减速器、齿轮、轴、轴承、键、联轴器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5.17版)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训任务书 适用班级:电气自动化10-1、10-2 时间:2012.5.21—2012.6.1

项目(一) 一、设计课题: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进一步巩固电器与PLC控制的基本知识; 2、掌握PLC程序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3、学会查阅有关专业资料及设计手册。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根据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以顺序控制设计法为主设计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并进行模拟调试; 3、正确计算选用电器(含PLC),列电器一览表; 4、编写设计说明书(方案的确定、设计环节的考虑及必要说明等)及设备的使用说明; 5、绘制有关图纸:(用A4纸) ①控制面板元器件布置图 ②控制面板安装接线图 四、控制要求: 1、信号灯的动作受方式选择开关总体控制,当选择连续工作方式时,信号灯系统周而复始地循环动作;当选择单周期工作方式时,信号灯系统中止循环,并能停留在初始状态;按停止按钮,所有信号灯都熄灭。 表1 信号灯白天控制具体要求 2、信号灯白天控制的具体要求如表所示:按下启动按钮后,信号灯按表1所示时间顺序运行,顺序功能图选用并行结构。 3、用计数器实现绿灯闪亮,周期为1.5S(通1S、断0.5S); 4、东西绿灯和南北绿灯不能同时亮,否则立刻报警;

5、系统具有断电保持功能,即停电后保持停电前的状态,恢复供电后能在此状态下继续工作; 6、系统具有暂停功能,第一次按暂停按钮系统暂停,系统保持当前状态,第二次按暂停按钮系统在原状态下继续工作; 7、系统具有夜间模式,在停止状态下,按下夜间运行按钮后,南北黄灯和东西黄灯持续闪烁(闪烁规律为亮0.4 秒,暗0.6 秒),而夜间东西南北方向红、绿灯均灭。 注意:夜间模式与白天模式要能正常相互切换。 硬件要求: 系统输入用实训台上基本指令编程练习模块上的按钮和开关,输出用220V 灯泡模拟调试; 五、成绩评定(40%) 项目一成绩=硬件安装(25%)+答辩成绩(50%)+设计说明书成绩(25%) 其中设计说明书内容包含: 1、I/O分配表(10分) 2、I/O连线图(10分) 3、顺序功能图(20分) 4、梯形图(20分) 5、指令表(5分) 6、设计说明书(20分)(方案的确定、设计环节的考虑及必要说明等)及设备的使用说明等; 7、电器一览表(5分) 8、控制面板元器件布置图(5分) 9、控制面板安装接线图(5分)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解析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部):建工系 实习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实习负责人: 联系电话: 2013 年 5 月20 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题目自拟)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 2.设计要求,见下表。 户型A:四房二厅二卫二阳台户型B:三房二厅二卫*阳台 户型C: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D:二房一厅一卫*阳台 户型E:二房二厅一卫*阳台户型F:一房一厅一卫*阳台 学生选做表 3.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但必须满足总建筑面积,墙体均采用240mm墙。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参考(自己可以调节)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单元平面图:至少2-3个套型,比例1:50(选做)。 2.建筑平面图(至少2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 4.建筑剖面图;1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1:100。 5.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节点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 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 五、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21-88)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 6.《房屋建筑学》教材 7.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8.《建筑构造资料集》 9.有关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自动化c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师评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大学论文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题名称教师评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题教师评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1602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6 年12 月19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6年12 月30 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涉及的知识点: ①掌握并熟练运用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与各种表达式,程序的流程控制语句; ②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之间的关系;掌握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了解函数的作用域。 ③掌握并熟练运用C语言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库函数的应用。 ④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应用、掌握字符数组 与字符串的关系以及字符串的简单处理。 ⑤掌握结构的概念,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成员的 表示,结构的赋值含义,结构与指针、函数的关系。 ⑥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 题目5:教师评价系统 输入教师评价信息,提供新增、修改和显示等功能。 成绩单如下: 教师编号:long 4bytes 教师姓名:char 20bytes 教师评分:int 4bytes 总分:int 2bytes 名次:float 4bytes 等级:char 8bytes 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1) 建立教师评价数据库; (2) 菜单实现以下功能: ①计算每个教师的总成绩;

②按总成绩排定教师名次; ③给教师评定等级(85以上优秀,60~84合格,60以下不合格) ④新增一个教师信息进行评价 ⑤按教师编号查询教师评价信息; 2.设计要求: 1)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思考,认真并按时完成本课程设计所包含的所有内容;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格式说明设计内容,设计任务分析过程和算法, 给出程序流程图和全部源程序; 3)设计报告的完整格式应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 ①设计总体思路; ②总体模块框图; ③各个程序模块说明; ④程序流程图; ⑤程序清单; ⑥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不少于400字)。 4)上机时要求必到,设计完成,必须演示程序,答辩并提交设计报告。 5)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报告占20%,平时占20%,课程设计题目各占30%。 二、进度安排 附: 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的内容:一、课题的主要功能;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要求画出模块图);三、主要功能的实现(至少要有一个主要模块的流程图);四、程序调试;五、总结;六、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正文总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不含程序原代码)。

(建筑工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应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自觉地树立精心设计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掌握—般民用或工业建筑供暖工程的设计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和熟悉本领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和新技术。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学会使用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设计资料,提高计算和绘图技能,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设计步骤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设计题目及具体要求,按照收集资料热负荷计算确定方案水力计算绘制施工图的步骤进行设计,并将各步骤的主要依据成果与结论写入设计说明书。 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指示如下: (一)设计的原始资料 1.气象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建筑物所在地区,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中,查出该地区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室外计算风速,冬季主导风向等)。 2.土建资料

的建筑特点(建筑物的方位、层数)和各部位的建筑构造与热工特征,外墙、屋顶、地面门窗构造)。 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2.根据房间使用特点,确定其室内计算温度n t (参阅《规范》)。 3.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统K值,并校核外墙,天棚热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进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缝隙法,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方法可自选.条件完全相同房间可只计算一个。 (三)散热器面积和片段的计算 确定散热器型式、安装方式、系统联接型式后,确定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 t。 (四)供暖系统型式的确定,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 1.合理确定供暖系统的型式,根据建筑物用途、特点比较各种系统形式,选择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2.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应注意下列几点: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为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系统对数据库的使用,写出相应的T-SQL语句及数据库执行结果。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 (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4)用户模式设计; (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 (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 5、数据库实施 (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 (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 (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 (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1.设计题目 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一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传动装置简图如下图所示。 带式运输机数据见数据表格。 (2)工作条件 单班制工作,空载启动,单向、连续运转,两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速度误差为±5%。 (3)使用期限 工作期限为十年,检修期间隔为三年。 (4)生产批量及加工条件 小批量生产。 2.设计任务 1)选择电动机型号; 2)确定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尺寸; 3)设计减速器; 4)选择联轴器。 3.具体作业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2)零件工作图二张(大齿轮,输出轴); 3)设计说明书一份。 4.数据表 工作条件: (1)单班制工作,空载启动,单向、连续运转,工作中有轻微振动。运输带速度允许速度误差为±5%。 (2)使用期限 工作期限为十年,检修期间隔为三年。 (3)生产批量及加工条件 (4) 小批量生产。 原始数据: 运输机工作拉力F/N 1300 运输带工作速度V (m/s ) 1.5 卷筒直径(mm ) 250 第二章 设计要求 1.选择电动机型号; 2.确定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尺寸; 3.设计减速器; 运输带工作拉力F/N 1100 1150 1200 1250 1300 1350 1450 1500 1500 1600 运输带工作速度v/(m/s) 1.5 1.60 1.7 1.5 1.55 1.60 1.55 1.65 1.70 1.80 运输带滚筒直径D/mm 250 260 270 240 250 260 250 260 280 300

4.选择联轴器。 第三章. 设计步骤 1. 传动系统总体设计案 1)传动装置由三相交流电动机、一级减速器、工作机组成。2)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电动机转速较高,传动功率大,将带轮设置在高速级。传动装置简图: 2. 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P=F*V/1000=1300*1.55/1000=2.475kw 执行机构的曲柄转速为:n w =60×1000V/πd=121.2r/min 查表3-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传动效率: η1:带传动: V带 0.94 η2:圆柱齿轮 0.98 7级(稀油润滑) η3:滚动轴承 0.98 η4:联轴器浮动联轴器 0.97~0.99,取0.99 ηw输送机滚筒: 0.96 η=η1*η2*η3*η3*η4*ηw =0.94*0.98*0.98*0.98*0.99*0.96 =0.84 P r = P w / η=2.475/0.84=2.95Kw 又因为额定功率P ed ≥ P r =2.95 Kw 取P ed =3.0kw 常用传动比: V带:i =2~4 圆柱齿轮:i 1 =3~5 i=i 1×i =2~4×3~5=6~20 取i=6~20

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任 务 书 班级:自动化131 指导教师:洪露 学期: 2016-2017-1 自动化系 2016年12月 一、课程设计目的 自动化综合设计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应使学生较系统的完成自动化系统设

计,从选题、方案论证、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总结报告等基本过程,加深对自动控原理、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等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分析理解。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把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结合,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则,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基础。 1、培养独立完成一个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文献手册的能力 3、熟悉元器件类型,掌握合理选取元件的规则 4、锻炼撰写论文和设计报告的能力 5、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设计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主选题、理论设计、调试与仿真、撰写设计报告并答辩等。 自主选题。每个题目学生不超过3人,鼓励学生单独完成。 理论设计包括方案选择、系统设计等。通过调试与仿真,进一步完善设计,使之达到课程设计要求,使其更接近于实际产品。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把理论设计内容,调试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小组成员既要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法和经验,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报告,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独立撰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最后,通过答辩过程展现课程设计所做的工作。 三、设计组织方式 课程设计过程采用相对集中方式,以分组为单位集中到实验室进行。配备计算机、相关软件及电子元器件等器材设备。实验室提供常见元器件及设备,其他所需器件应提前通知实验室采购或自行购买。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课程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到10学时,取消考核资格。需要外出查找资料,购买电子元件时,必须向指导老师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四、设计题目 1.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模拟PI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PI参数设计;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电流比较器及PI运算硬件电路。 2.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转速环数字PID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PI参数设计; ●以A/D转换器和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转速信号采集和数字PI运 算。 3.风机远程报警控制系统设计 ●对远程风机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控报警控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 一、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输送机上用的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输送机由交流电机带动,双班制工作,工作时有轻微振动,工作年限为5年。设输送带的阻力矩为T,滚筒直径为D,运行速度为υ(设计时允许有±5%的偏差),输送方向分为单向和双向传动,数据分组如下表: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传动装置中的各零件; 2.完成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绘制装配图(A1); 3.绘制大齿轮或输出轴零件图(A2); 4.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A4)。 三、传动配置示意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 一、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输送机上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输送机由交流电机带动,三班制工作,工作年限为10年。设输送带的拉力为F,传送带滚筒直径为D,运行速度为υ(设计时允许有±5%的偏差),输送方向分为单向和双向传动(单向运转时,有中等冲击;双向运转,工作平稳),数据分组如下表: 二、设计要求 1.设计传动装置中的各零件; 2.完成蜗轮蜗杆减速器设计、绘制装配图(A1); 3.绘制蜗杆或蜗轮零件图(A2); 4.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A4)。 三、传动配置示意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3) 一、设计题目 设计带式输送机上用的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输送机由交流电机带动,双班制工作,有轻微振动。设工作年限为N ,带的牵引力为F ,滚筒直径为D ,运行速度为υ(设计时允许有±5%的偏差),运输方向分为单向和双向传动,数据分组如下表: 二、设计要求 1. 设计传动装置中的各零件; 2. 完成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设计、绘制装配图(A1); 3. 绘制大锥齿轮或输出轴零件图(A2); 4.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A4)。 三、传动配置示意图

地基与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 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所示。 杂填土3 KN/m 16=γ粉质粘土 3 KN/m 18=γ3.0=b ηa MP 10=s E 6 .1=d η2 KN/m 196=k f 淤泥质土a 2MP =s E 2 KN/m 88=k f ⑵室外设计地面-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图4-1平面图 图4-2工程地质剖面图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内横墙∑F3K=162.68kN,内纵墙∑F4K=1533.15kN。 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 (三)设计内容 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 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 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一周。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荷载计算 1.选定计算单元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 GB50007-2002规定d min =Z d -h max 或经验确定d min =Z 0+(100~200)mm 。式中Z d ——设计冻深,Z d =Z 0·ψzs ·ψzw ·ψze ; Z 0——标准冻深; ψz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ψ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式中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 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 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四)确定基础的宽度、高度 b ≥ h f F ?-γa k H 0≥[] 022 0b b b = -α式中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当为柱下独立基础时,轴向力算至基础顶面,当为墙下条形基础时,取1m 长度内的轴向力(kN/m )算至室内地面标高处; γ——基础及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取γ=20kN/m 3;当有地下水时,取γ' =20-9.8=10.2kN/m 3; h ——计算基础自重及基础上的土自重G K 时的平均高度(m )。b 2——基础台阶宽度(m);H 0——基础高度(m)。(五)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如果在地基土持力层以下的压缩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则需按下式验算下卧层顶面的地基强度,即 cz z p p +≤az f 式中 p z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kP a ); p c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 a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器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器设计 目录 第 1 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1) 1.3.设计要求 (1) 1.4.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2) 1.5.课程设计日程安排 (2) 第 2 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 2.1.传动方案拟定 (3) 2.2.电动机的选择 (3) 2.3.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4) 2.4.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5) 第 3 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第 4 章轴的设计计算 (13) 第 5 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8) 第 6 章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19) 第 7 章连轴器的选择与计算 (20) 设计小结 (21) 参考文献 (22)

第 1 章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图示如示。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两班制工作,使用寿命为5年,作业场尘土飞扬,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图 1带式运输机 1.2. 设计数据 表 1设计数据 运输带工作拉力 F (N ) 运输带工作速度 V(m/s ) 卷筒直径 D(mm) 5000 0.44 400 1.3.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A0一张 2.设计说明书一份约6000~8000字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1.4.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封面 (标题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目录(包括页次) 设计任务书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简单说明并附传动简图)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轴的设计计算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键联接选择和计算 联轴器的选择 设计小结(体会、优缺点、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5.课程设计日程安排 表2课程设计日程安排表 1)准备阶段12月14日~12月14日1天 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阶段12月15日~12月15日1天 3)传动装置设计计算阶段12月16日~12月18日3天 4)减速器装配图设计阶段12月21日~12月25日5天 5)零件工作图绘制阶段12月28日~12月29日2天 6)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阶段12月30日~12月30日1天 7)设计总结和答辩12月31日1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