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门式刚架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1钢柱脚未采用混凝土包裹防护

1.2、支撑体系常见问题

1.2.1在房屋的温度区段内,未设置能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问题。

1.2.2屋面横向水平支撑与柱间支撑未布置在同一跨间内问题。

1.2.3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温度区段端部第二开间,而在第一开间相应于屋面横向水

平支撑竖腹杆位置未布置纵向刚性系杆问题。

1.2.4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竖腹杆未按刚性压杆设计问题。

1.2.5屋面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未与抗风柱布置相应协调问题。

1.2.6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采用圆钢时,未设张紧装置;当设有桥式吊车时,柱间支撑未采

用型钢支撑问题。

1.2.8在刚架转折处(边柱柱顶和屋脊、多跨房屋中间柱柱顶),未沿房屋纵向全长设置刚性系杆问题。

1.2.9压型钢板薄壁型钢檩条屋面,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未合理设置拉条、斜拉条及撑杆体系问

题。

1.3、设计计算常见问题

1.3.1 刚架梁、柱高强度螺栓连接节点的端板,不满足最小厚度16mm的要求问题。

1.3.2 柱脚锚栓的直径,不满足不小于24mm的要求,且未设置双螺帽问题。

1.3.3 未复核有柱间支撑的柱脚锚栓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上拔力问题。

1.3.4 未复核柱脚底部水平剪力能否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间的摩擦力承受,当摩擦力不足时,应设

柱脚抗剪键的问题。

1.3.5 檩条和墙梁设计计算时,未按《门式刚架规程》的附录A计算风荷载,也未考虑风吸力的不利

影响的问题。

1.3.6 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房屋的刚架立柱随意改为钢筋混凝土柱,仍按门式刚架结构体系进行设

计,会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

1.3.7 屋面横向水平支撑、柱间支撑、抗风柱及刚架结构连接节点(含柱脚连接节点及支撑构件连接

节点)无计算书的问题。

1.4.1 檩条与刚架斜梁上翼缘连接处设置单板檩托未加焊加劲肋的问题。

1.4.2 位于坡屋面坡顶的屋脊双檩,未用型钢或圆钢相互连接的问题。

1.4.3 在刚架斜梁下翼缘受压区和柱内侧翼缘受压区未设置保证其稳定的隅撑的问题。

1.4.4 刚架斜梁在翼缘转折处腹板未设横向加劲肋的问题。

1.4.5 柱脚锚栓中心到基础边缘的距离小于4倍锚栓直径及150mm,钢柱脚底板边缘到基础顶面边

缘的距离小于100mm的问题。

1.5、其它问题

1.5.1翼缘变厚度拼接从8mm变20mm,无坡口;突变宜差2~4mm,作坡口的问题。

1.5.2二次灌浆不满,应加膨胀剂,让砼顶砼面与底板接触的问题。

1.5.3冷弯型钢檩条只写镀锌,结果施工单位采用电镀,一个多月后腐蚀生锈的问题。

1.5.4摇摆柱顶焊死,柱失稳,只能铰接,只受轴向力的问题。

1.5.5安装时也从山墙第一开间开始,先搭檩条,即往前装,结果在小风作用下成系列倒塌的问题。

1.5.6门式刚架采用格构式的问题。

1.5.7当门式刚架跨度大于40m小于60m,或高度大于13m小于18m的单层房屋时,宜采取什么

措施;

1.5.8当门式刚架内设有桥式吊车,吨位大于20T小于50T的A1-A5中轻级吊车时,宜采取什么措

施;

1.5.9当门式刚架用于8度地震地区时,宜采取什么措施;

1.5.10带夹层的门式网架结构设计(变形控制问题;连接节点问题)

1.5.11一般钢结构用钢材选用规定;

1.5.12镀锌薄钢板的基材材质和钢号与普通用的钢材的区别的问题

1.5.13节点及构造(门式刚架斜梁与柱的连接、端板连接螺栓、端板厚度计算的问题;斜梁端板连接的柱翼缘部分应与斜梁端板厚度的问题;端板连接螺栓的受力计算的问题;刚架柱和斜梁翼缘板与端板

的连接的问题、焊接质量等级的问题。)

1.5.14制作与安装(焊接实腹梁允许偏差的关键:1)封板与斜梁连接;2)腹板平面度问题;压型

金属板的厚度及其允许的偏差;性能检验)

1.5.15门式刚架的安装(基础定位;预埋锚栓的定位;吊装柱子及斜梁;二柱之间上支撑、水平支

撑、檩条)。

1.5.16 “浙江台州工业厂房0414号台风受损的原因剖析与对策探讨”

二、《空间网格结构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1、材料选用常见问题

1.1焊接空心钢球设计时采用Q235钢板,没有提出质量等级要求。

1.1.2空间网格结构中的小钢管竟然选用电缆套管。

1.1.3设计人员同意采用钻探用钢管代替Q345热轧钢管,造成焊缝开裂

1.1.4网壳结构使用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为M48强度级别采用10.9S。

1.1.5圆钢端部加工螺纹后强度设计值按215N/mm2取值。

1.1.6干煤棚网壳没有采用与其周围腐蚀介质相适应的有效防腐措施,钢构件很快被腐蚀。

1.1.7网架支坐板下的橡胶垫中没有夹钢板层。

1.1.8设计中螺栓球的毛坯选用Q345锻造成型。

1.1.9锥头采用ZG230-400铸钢件。

1.1.10网架结构采用角钢板节点时,角钢用钢与十字节点板和盖板采用钢材的强度不匹配。

1.2、结构选型常见问题

1.2.1折板型网架缺少纵向上弦杆,结构模型为几何可变体系。

1.2.2棋盘型网架省掉周边上弦杆。

1.2.3单层网壳采用螺栓球节点。

1.2.4网架上弦节点上找坡小立柱较高时,未布置支撑。

1.2.5网格结构未按吊装的实际结构状态进行施工工况的强度稳定与变形验算,发生工程质量问题。

1.2.6单层球面网壳采用肋环网格,杆件为角钢“┓┏” 截面。

1.2.7斜放四角锥网架下弦支承,周边缺少边桁架。

1.2.8四点支承网架选用斜放四角锥网架

1.2.9网架结构采用摇摆支座计算分析时,边界条件按三向固定的约束条件计算。

1.3、设计计算常见问题

1.3.1 网架结构采用平板型支座,网架结构计算分析时边界条件按三向固定的约束条件进行计算。

1.3.2 网架支座设在圈梁中间,而圈梁支承于两柱之间,网架结构计算时边界条件按刚性支座计算。

1.3.3 按最不利荷载组合计算网架结构内力时,按荷载设计值计算挠度值。

1.3.4网架结构支座被埋入墙体内。

1.3.5网壳结构支承设在单排独立柱上。结构计算分析时,没有考虑支承结构的刚度影响。

1.3.6建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区的网壳,没有进行抗震计算分析。

1.3.7网架结构计算时重分析次数太多造成刚度过份集中。

1.3.8多个连续的圆柱面或特殊曲面网壳的风载体型系数按《荷载规范》GB50009取值。

1.3.9单层网壳曲面外杆件的计算长度L0取刚接几何长度Lc。

1.4、杆件常见问题

1.4.1网架结构采用钢管杆件,轴心受压杆件设计计算时ψ值均按a类截面查得。

1.4.2钢管端部插入节点板但是没有封口。

1.4.3单层网壳空心焊接球径厚比不符合有关规定。

1.4.4汇交于空心钢球上有的杆件轴线没有通过空心钢球的中心线。

1.4.5螺栓球节点网壳中的受压杆件为φ133x7,端部配置M20高强度螺栓直径选用不符合有关规定。

1.4.6螺栓球节点拉杆端部配置的螺栓承载能力低于杆件的承载能力,造成工程事故。

1.4.7螺栓球节点网壳的杆件,端部锥头与杆件的焊接既没有坡口又没有表明焊接空隙,使焊接不能

全熔透。

1.4.8在网壳杆件长度方向挂重物没有对杆件进行验算。

1.5节点设计常见问题

1.5.1焊接球节点网架中杆件φ159×8与钢球焊接没有坡口。

1.5.2焊接球节点上两根钢管有部分相贯,部分与钢球连接,无加强措施。

1.5.3点支承网架中间支座均被焊牢,又没有计算温度应力,造成焊缝开裂。

1.5.4周边支承网架的支座高度太高(有的工程支座高350mm)。

1.5.5周边支承网架的支座搁在伸缩处,引起工程事故。

1.5.6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子中的受拉钢筋伸出柱顶与支座底焊接代替锚栓。

1.5.7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设计的网壳支座底板采用过渡板螺栓塞焊的做法,又没有进行抗震

验算。

1.5.8网壳支座拉力锚栓埋设深度不足,有的锚栓M22 埋设仅350mm,只有单螺母。

1.5.9网壳上的檩条支托是随着网壳的曲面变化的,其连接螺栓或与球的焊缝没有验算受拉、剪、弯

的复合应力状态。

1.5.10钢管网架中方钢管相关连接没有任何加强即按刚接节点计算。

1.6、空间网格结构工程介绍(国家体育场、水立方、中央电视台、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中国国家大剧、杭州会议中心、河南艺术中心、烟台大学体育馆、巴基斯坦体育馆、上海体育馆、重庆体育馆、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深圳体育馆、常熟体育中心、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济南机场、长春会展中心、郑州会展中心、成都会展中心、杭州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东科学中心等)

三、《多高层房屋钢结构节点连接设计中常见问题》

1、在执行现行规范的节点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 .1 在小震阶段,当采用公式来进行节点设计时所存在的问题讨论。

1.2 在强震阶段,当采用公式来进行节点设计时所存在的问题讨论。

1.3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梁柱刚性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和计算

2.1 介绍国外在节点设计方面的设计动向和计算方法,以及国外在节点设计方面的主攻方向。

2.2 当梁端加强连接时,介绍有哪些加强连接的节点型式,并介绍各种不同加强连接节点型式的计算

方法。

2.3 当采用削弱式连接时,介绍其削弱式连接的适用条件、如何确定削弱式连接的有关参数和削弱深

度。

2.4 当采用梁端加强式和削弱式并用时,介绍其适用条件、构造要求及其连接的计算方法。

2.5 当梁腹板与柱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分别介绍在多遇地震阶段和在强震阶段的计算方法。

3、支撑拼(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和计算

3.1 在《高钢规》和《抗震规》中的公式,也存在弱连接的问题及应采用的合理计算方法。

4、相关的注意事项和构造要求

4.1为使结构要有良好的延性,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尚应注意的一些

问题。

四、《多高层房屋钢结构设计施工图的平面表示法和与之相关的标准图的编制、选用和索引》

1、如何将混凝土结构中的“平法”设计理念,用在多高层房屋钢结构设计阶段的施工图中。

1.1 介绍如何以国家标准图01SG519为平台(需要将其作些修改和补充),就可将其作为“多高层

房屋钢结构平法施工图”中与平法注写时所用的特定符号相对应的构造详图。

1.2 介绍当无条件引用标准图时,如何在结构平面图中用“平法”来进行注写。

1.3 介绍当有条件引用标准图时,如何在结构平面图中用“平法”来进行注写。

2、介绍国家标准图03SG519-1 及04SG519-2 的编制、选用和在“平法”注写中的索引方法。

2.1 模拟一工程实例,介绍当无条件引用标准图时,如何在结构平面图中用“平法”来进行注写。

2.2 模拟一工程实例,介绍当有条件引用标准图时。如何利用标准图03SG519-1 及04SG519-2 在

结构平面图中用“平法”来进行注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