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9年1月-201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

2.2009年1月-201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
2.2009年1月-2012年福建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答案)

福建省2009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曾经有过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又称( )

A.宫廷化教育B.平民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

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

A.《论语》B.《大学》C.《中庸》D.《学记》

3.《普通教育学》一书的作者是( )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4.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是由分工造成的。”这说明( )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5.中小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并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这些规定指的是( )

A.学生的身份B.学生的法律地位C.学生的义务D.教师的义务

6.《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个要求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

7.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是( )

A.营养B.遗传C.教育D.环境

8.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 )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现代教育

9.有的人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典型的代表人物是( )

A.洛克B.弗洛伊德C.格塞尔D.威尔逊

1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 )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

11. 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 )

A.培养学习兴趣B.形成良好习惯C.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D.打好基础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讲的是( )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

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13.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A.读、写、唱B.唱、跑、跳C.读、跑、跳D.读、写、算

14.目前我国小学开设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课程,总共是( )

A.八门课B.九门课C.十门课D.十一门课

1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16.测验有个质量指标问题。测验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这是指测验的(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17.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 )

A.纲领性文件B.指导性文件C.操作性文件D.原则性文件

18.教材不仅包括摆在课桌上的课本,而且还应包括( )

A.经验教材B.乡土教材C.视听教材D.自编教材

1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20.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道德教育,二是政治教育,三是( )

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思想教育D.理想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

22.中国的科举制度于__________年由清政府宣布废除。

23.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特征主要有:(1) __________;(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_________ (人名)。

25.遗传是个体发展的__________前提。

26.维果茨基把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叫做__________。

27.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_____”的办学方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28.《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的管理体制。

29.在我国,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1) __________;(2)学生的人身权。

3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__________人员。

3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__________关系,这是有关师生在教学中关系的最简单的表述。

32.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__________思维过渡阶段。

33.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__________式两种。

34.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学科,其他为__________科目。

35.智力的核心是__________能力。

36.以__________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小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37.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__________教学。

38.儿童的品德是由__________等因素构成的互动体。

39.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引起学习动机,__________,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0.课外活动是学生__________选择参加的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42.一名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人格特征是什么?

43.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44.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基本要求有哪些?

45.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6.联系实际谈谈教师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福建省2009年7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个别教师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对学生关禁闭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

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之一是( )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了解学生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建立学生档案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

A.要写好教案B.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C.要了解学生D.声音要宏亮

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哪一条教学原则? ( )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强调的是( )

A.学习的兴趣B.学习的过程C.学习的要求D.学习努力的程度

6.王安石的《伤仲永》说明了( )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和阶段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面向全体学生C.强调创新教育D.取消应试教育

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是( )

A.普遍发展的人B.个性全面发展的人C.充分发展的人D.自由发展的人

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叫做( )

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演示法

1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名言是谁说的?( )

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

11.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把它叫做( )

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小组教学D.复式教学

12.我们把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叫做( )

A.客观性测验B.问题情境测验C.标准化测验D.论文式测验

13.狭义的德育专指( )

A.社会德育B.社区德育C.学校德育D.家庭德育

14.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个规定出自( )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宪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15.我国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少先队活动

1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

A.榜样法B.锻炼法C.陶冶法D.说服法

17.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D.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18.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这种课外活动属于( )

A.文学艺术活动B.社会活动C.科技活动D.学科活动

19.“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个规定出自( )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宪法》

20.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道德教育,二是政治教育,三是( )

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思想教育D.理想教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1.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_________。

22.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学生和____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23.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所以心理学家提出了_________概念。

24.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_________仍起着作用。

25.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_________。

26.学校课程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和——的差异性。

27.班会有三个特点:_________、自主性、针对性。

28.___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9.小学毕业考试在县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一般由_________命题,农村也可由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命题。3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_________人员。

31._________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32.所谓_________,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33.学生个体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_________。

34.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_________。

35.有人为了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主张将课外活动更名为“_________”。应该指出,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36.以_________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小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37.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有现场教学和_________教学。

38.在教学中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种教学是在贯彻_________原则。

39._________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

40._________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42.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3.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做到哪些?

4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

45.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6.联系实际试述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福建省2010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

A.卢梭B.赫尔巴特C.杜威D.夸美纽斯

2.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发展学生的个性

4.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 )

A.综合性B.弹性C.实践性D.基础性

5.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育B.教学C.实践活动D.上课

6.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

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

7.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

A.做好班长的工作B.做好先进生的工作C.做好班委的工作D.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8.《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下列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9.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制

10.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 )

A.所接受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

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11.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

12.如果一个测验基本达到了测验目的,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那么这个测验( )

A.信度较好B.效度较好C.难度适中D.区分度较好

13.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为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的是( )

A.1978年B.1980年C.1986年D.1988年

14.教师与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 )

A.相互促进关系B.平等关系C.授受关系D.教学关系

15.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

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别教育D.主题班会

16.德育过程由以下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

A.知情意行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C.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D.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17.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社会经验D.感性经验

18.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

19.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20.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A.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B.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C.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D.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从_________教育到_________教育再到_________教育的过程。

2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接受学校行政决定被编入一定的班级,具有一定的_________。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_________。

23.清政府于_________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_________。

24.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西方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_________和美国的_________。

2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_________年发表的_________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26.德育方法有多种,其中,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被称为_________法。27.在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中,_________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_________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28.教学原则是对教学_________的反映,也是人们教学_________的总结。

29.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_________和民族_________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30.课程计划的编制要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32.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3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4.简述课外活动的作用。

35.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36.教师甲对教师乙说:“现代教学论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是相互矛盾吗?”如果你是教师乙,请用所学的教育学理论分析教师甲的观点,帮助教师甲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福建省2010年7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反映测验的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B.信度C.难易度D.区分度

3.化学中锂、纳、钾等各种金属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同化迁移D.顺应迁移

4.计算机辅助教学属于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A.个别化教学B.情景教学C.发现学习D.指导教学

5.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均能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

A.第一印象B.共鸣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

6.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

7.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品德的核心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8.学生在学习一套体操时,当他们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时,他们进入的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匀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10.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A.生理需要B.爱与归属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

11.尝试—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

12.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他们属于品德的()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3.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且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这是认知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15.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老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属于()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时问管理策略

16.下列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A.智力测验B.创造力测验C.成就测验D.兴趣测验

17.在学习策略测验中,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种模式是()

A.程序化训练模式B.完形训练模式C.交互式训练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

18。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A.20%—30%B.50%—60%C.60%—70%D.80%—90%

19.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形容词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反思

20.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巴甫洛夫

二、填空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21.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________组成。

22.操作技能在动作的结构上具有_________。

23.创造性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___的特征。

24.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_________律。

2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将迁移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_________。

2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

27.教育心理学是—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它具有促进和_________功能。

29.课堂结构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三大要素的组合模式,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_________。

30.认知方式中的沉思型与冲动型的划分标准是反应时间和_________。

3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________的学习三类。

32.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

3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____。

34.行为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种表达形式,它的陈述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体目标,二是产生条件,三是_________。3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_________与最佳的动机激发起水平之间的关系。

3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包括环境、智力和_________。

37.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_________、态度定势与道德认知。

3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

39.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_________。

40.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家以_________来命名这一现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根据题41图解释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42.简述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43.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4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5.简述态度和品德的关系。

46.简要分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47.结合教学实例,试述如何运用指导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福建省2009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D 5.B 6.B 7.D 8.C 9.A10.C 11.D 12.A 13.D 14.B 15.C 16.B 17.B 18.C19.A 20.C 二、填空题

21.学校教育22.1905 23.教育的终身化24.夸美纽斯25.物质26.最近发展区27.两条腿走路28.地方负责,分级管理29.学生的受教育权30.专业31.授受32.抽象逻辑33.螺旋34.考查35.思维36.间接37.个别38.知、情、意、行39.领会知40.自愿

三、简答题

41.第一,发展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第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义务教育法》为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打下了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三,促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可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而达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

42.第一,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第二,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第三,心胸开阔,兼容并包。43.第一,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第二,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第三,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44.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45.第一,不适度的自尊心。第二,学习动机不强。第三,意志力薄弱。

四、论述题

46.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1)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不是仅凭考试成绩。(2)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志,但不应成为主要和唯一的标准。(3)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4)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衡量学生各项基础素质的发展状况。

福建省2009年7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D 5.B 6.D 7.B 8.B 9.C10.C 11.B 12.C 13.C 14.C 15.A 16.C 17.A 18.B19.C 20.C 二、填空题

21.教科书22.教师23.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24.无意注意25.基础26.学生27.集体性28.教科书29.学校30.专业31.教学32.基础知识33.认识的间接性34.基础35.第二课堂36.间接37.个别38.直观性39.观察40.班主任

三、简答题

41.有四个方面:(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明白这堂课应使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2)正确的教学内容。要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3)恰当的教学方法。(4)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

42.(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3.(1)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2)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3)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都应当重视。(4)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5)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乡土教材。(6)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44.(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没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宽厚的文化底蕴是不行的。(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敬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5.(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四、论述题

46.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细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本’质特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提示,使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儿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

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培养儿童初步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福建省2010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5.B 6.A 7.D 8.D 9.C10.C 11.B 12.B 13.C 14.A 15.D 16.B 17.A 18.B19.C 20.B 二、填空题

21.前制度化制度化非制度化22.强制性自主性23.1904年义务教育24.洛克华生25.1632 《大教学论》26.说服27.观察测验28.规律实践经验29.素质创新能力30.基础性多样性

三、简答题

31.(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

32.(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33.(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4.(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35.(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36.总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并不矛盾。

分论:(1)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福建省2012年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不得分。

1、制度化教育产生于(近代社会)

2、欧美国家开始建立公立教育系统的年代是(19世纪以后)

3、夸美纽斯的重要著作是(《大教学论》)

4、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中心地位)

5、我国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的具体时间是(1912年)

6、下列提法不准确的是(不同少年儿童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相同)

7、“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

8、提出在“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学者是(维果茨基)

9、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但可塑性小)

10、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吧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11、智力是系列哪一种情况的产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努力相互作用)

12、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3、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静思”,明确提出循序渐进这一教育要求的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

14、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制)

15、测验包含的试题难度程度称为(难度)

16、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一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7、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8、学校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班主任)

19、“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一语来自(《学记》)

20、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作业的活动是(科技活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2、实施义务教育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应尽义务。

2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实践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24、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5、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26、教材不仅包括课本,而且还应包括(视听教材)

27、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8、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29、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30、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九)年

31、学生个体的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知的(间接性)、认知的交往性、认知的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32、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孔子)

33、提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的教育家是(乌申斯基)

34、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

地向全体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5、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和组织形式是(现场教学)

36、效度是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要测出的东西)

37、考查与考试的结果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38、进行德育教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这是德育的(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0、根据时间分布,班级教育活动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1)发展基础教育(2)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2、简述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1)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

(2)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3)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善,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和变革相结合

43、简述教学过程的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44、简述小学谈话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与启发性(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45、简述小学德育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

46、试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2)教学上的授受关系: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人格上的平等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4)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及出题重点

2015教资统考小学《小学教育学》各章节考试重点及出题重点 目录 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重点) 三、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此考点易出简答题) 四、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五、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此考点易出简答题) 六、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七、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八、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此考点易出简答题) 九、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十、学习动机理论

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1)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问题。 (2)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教育心理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来源于考试大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1)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即教育心理学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重点)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影响,生物有机体的行为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另一方面,这种适应性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的建构过程。 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所谓“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它是个体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主要手段。客体永恒性是后来认识的基础。(2)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特征: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2、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皮亚杰所揭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个体身上或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不存在阶段的特殊性。 3、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小学教师考试《综合素质》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保护;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教师职业道德;2、教师职业行为;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中外科技发展史;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鉴赏;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 1、教育观 2、学生观 3、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汇编及解读 .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和保护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 第四章:文化素养 1、历史知识

2、中外科技发展史 3、科学常识 4、文化常识 ¥ 5、文学常识 6、艺术鉴赏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 3、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能力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2018的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经结束了,如果没有考过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明年再战,要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下面就来和中冠老师一起来坐坐明年考试的试题吧~~ 1.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 B.学生的能力培养 C.学生的人格养成 D.学生的情感体验 2.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3.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 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热爱学生 4.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 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 5.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6.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 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报酬待遇权 B.学术研究权 C.进修培训权 D.教育教学权 8.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A.坦克 B.重机枪 C.原子弹 D.潜水艇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一) -06-26 18:20:57 来源:信阳考试网作者:编辑组信阳考试网【大中小】浏览:802次评论:0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 1.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中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4.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马克思主义认为,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 (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 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 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1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距离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考生们正在紧张的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呢还是在缓缓等待考试时间呢?中华考试网小编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 1.陈老师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代表永远落后,我绝不放弃任何学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B.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C.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D.陈老师重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2.右图教师行为体现的是( )。 A.评价标准多元化 B.评价主体单一化 C.评价方法复杂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3.班主任方老师刚上课时发现有人在班长的桌子上用粉笔写了大大的“坏蛋”,对此方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发动学生检举肇事者”

B.责令班长自我反省 C.严肃批评教育全班学生 D.擦掉字迹后再处理 4.黄老师经常带学生到学校花池观察荷叶和荷花,为学生讲解莲藕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将有关荷叶、荷花的知识编成小册子,这体现黄老师( )。 A.教育科学研究者 B.行为规范示范者 C.专业发展引领者 D.课程资源开发者 5.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关于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有长期发展规划 B.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6.学生张某在高考中,由他人代考,依据《教育法》规定,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张某停止参加高考( )。 A.3 年 B.4 年 C.5 年 D.6 年 7.教师王某因醉驾发生交通事故,被判有期徒刑 1 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继续执教 B.王某丧失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可从事其他职业 C.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需要重新注册认证 D.王某保留教师资格,刑满释放后,不能留在原学校任教 8.小学生李某,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到某市上学,为李某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条件的主体应为( )。

小学教育学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08-07 20:57:18|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在 17 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 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 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 C.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最新2019-2020小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1 (有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面四幅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幅图的12.5%. A.B. C.D. 2.(3分)如果明明看东东的方向是北偏东30°,那么东东看明明的方向是()A.北偏东30°B.南偏西30°C.东偏南60°D.东偏北30° 3.(3分)妈妈用24元买了4千克苹果,总价与数量的比的比值是() A.24:4B.C.6:1D.6 4.(3分)下列算式中,结果与不相等的是() A.0.2÷0.5B.20÷500C.4÷10D.16÷40 5.(3分)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 A.3.14B.循环小数C.有限小数D.无限小数 6.(3分)六(1)班期末测试的及格率是98%,六(2)班期末测试的及格率是95%,那么()A.六(1)班及格的人数多B.六(2)班及格的人数多 C.无法确定 7.(3分)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A.B.C.D. 8.(3分)++﹣的结果是() A.0B.1C. 9.(3分)在光明小学,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在幸福小学,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两校男生人数相比() A.光明小学多B.幸福小学多C.无法确定 10.(3分)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A.3:4B.7:5C.5:7D.8:6

11.(3分)如图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成的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A.2B.1C.8D.4 12.(3分)下面的百分率中,可以超过100%的是() A.增长率B.成活率C.合格率D.出勤率 13.(3分)如图:照这样画,第12幅图有()个三角形. A.18B.20C.22D.24 14.(3分)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A.4:5B.5:4C.9:10D.10:9 15.(3分)一个打字员打一篇稿件.第一天打了总数的25%,第二天打了总数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18页.这篇稿件有() A.210页B.102页C.201页D.120页 16.(3分)用48分米长的钢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已知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分米. A.3B.5C.20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7.(3分)如图中,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周长是cm. 18.(3分)13千克50克=千克 3.1时=时分 19.(3分)里面有个;5个是. 20.(3分)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已经看了3天,还有没有看.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题大全(含答案)

第一部分案例分析基础理论一、案例分析题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 (一)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师观 1、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 (1)与学生学习,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 (2)与教育教学,教师是研究者; (3)与课程,教师是建设者和开发者; (4)与社区,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欣赏 (2)教学上,强调帮助者、引导者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应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四)新的学习观 1、自主学习 2、探究学习 3、合作学习 (五)评价观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六)师生关系 1、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1)充分了解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七)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八)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B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评价等级优良 达 标 待达 标在相应的等级上划“√” ???ǎ ???ī ???á?? ???ù 二、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分? ?í ?? ?◆ǒ ?á ? ?? ?ǎ? ? é? ?ī ?◆ā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 ★保

ú ?? ●í ?ǐ ?í ?ó◆ ?á? ??ā ?? ??ā?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分? 四、 我会填。??分? ?“几”共有几画( ),第二画是( ),组词( )。 ?“牙”共有几画( ),第二画是( ),组词( )。 ?“冬”共有几画( ),第三画是( ),组词( )。 ??ā? ?á?? ?í ?ī ?á? ?ī? ? ù

五、 我能给花心上的字找到正确的读音,打上“√”。( 分)

六、 我会填量词,填一填可爱的量词。( 分) 一( )人 一( )牛 一( )河 一( )手 一( )鸟 一( )花 七、 我会组词。( 分) 天( ) 土( ) 出( ) 中( ) 自( ) 开( ) 乐( ) 开( ) 八、 我会填反义词,照样子填空。( 分) 例:远 ?(近) 去 ?( ) 有 ?( ) 大 ?( ) 上 ?( ) 左 ?( ) 多 ?( ) 黑 ?( ) 东 ?( ) 九、 我会找朋友,正确的打 ( 分) 公(圆 园)? ?朋(有??友)? ? 上(棵?? 课)

? ?我(门??们) (清 青)草? ? (生??升)旗? ? (木??目)马? ? (飘??漂)亮 十、我会照样子加一笔,变成新字写下来。( ?分) 木 ( 本 ) 日 ( ) 口( ) 米 ( ) 牛 ( ) 十( ) 巾 ( ) 小 ( ) 白( ) 十一、把合适的词语连起来。( 分) 闪闪的 云朵 一间 小桥 清清的 小河 一座 苹果 白白的 星星 一个 房间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最新推荐:2014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辅导备考 最新推荐: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资讯 公务员笔、面试练习题及模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1.【答案】C。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答案】A。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3.【答案】D。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D.老年阶段 4.【答案】B。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5.【答案】B。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6.【答案】B。解析: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 有价值的观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 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A.连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7.【答案】A。解析:杜威曾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过"连带学习"的概念。他认为"连带学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正规教学内容有更重大的教育影响。例如,一个学生可以得到优秀的数学成绩,但如果他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学会"了对数学的厌恶,那就可以预料,在离开学校后,他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也曾提出一个"附属学习"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正规课程内容时,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 的态度、兴趣和情改的熏陶。 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 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8.【答案】B。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9.【答案】D。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10.【答案】B。 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 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1.【答案】D。 12.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12【答案】A。 13.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13.【答案】C。 14.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

江苏省《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小学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2.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 )的特点。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4.古代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5.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6.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三级管理相结合。 A.国家、地方、校长 B.国家、地方、教师 C.国家、校长、教师 D.国家、地方、学校

7.教育家( )曾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8.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10.“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 )的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1.( )是“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 A.赞科夫 B.瓦?根舍因 C.布鲁纳 D.保罗?朗格朗 12.班级授课制的固定是指( )。 A.教师、学生、内容、时间和场所固定 B.教师、学生、教材、课时和场所固定 C.学生、位置、教材、课时和班级固定 D.教师、学生、内容、班级和时间固定 13.颜之推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看,这是强调(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1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体性活动

小学数学一年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年级数学 (教师读一题,学生做一题) 一、我会填。 1.看图写数。 ()()()() 2. 10 11()()14 15 ()()18() 20 3.一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1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和15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4.在○里填上“>”、“<”或“=“。 3+7 ○ 9 5 ○ 10-6 7 ○ 18-10 4+4 ○ 8 9+7 ○ 17 6+6 ○ 5+7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4 ()+()=10 6+()=14

6. 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大约()时二、我会画。 1.在长的上面画√。 2.在高的下面画√。3.把每行中不同类的用“〇”圈起来。 4.画△,比□多3个。 5.☆☆☆☆★☆☆☆☆☆☆☆☆☆☆☆ (1)★在左数第()个。 (2)将右数第10个☆涂上红色。 (3)把左边的8个☆圈起来。

三、我会算。 2+4= 3+5= 9-8= 6-6= 10-7= 7+8= 7+5= 4+7= 12-2= 13-10= 18-4= 9-6= 4+9= 9+9= 10+6= 8+8= 6+9= 5+8= 6+7= 16-4= 10-1-9= 8-3+4= 2+7+1= 6+4-5= 3+4+2= 0+9-7= 四、我会看图列算式。 1. == == 2. = (个) 15个 3. □○□=□(本)

4. = 五、我会用数学。 1. 有()只小猫,有()只熊猫,小猫和熊猫一共有几只? = 2. 3. = (本) 图书角有 16本书。 借走6本,还 剩多少本? 我已经得了9个☆, 今天老师又奖给我 4个☆。 你一共得了 多少个☆? =(个)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附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A.公共性 B.民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3.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开划,你到 D.班主任工作惠市宝近讲市江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之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施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蛰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9.小英小英相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容风复抄与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学过 A.监督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组织策略 11.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

小学教育学考试内容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二)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识记: 一、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强 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 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 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 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 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 为中介实施课程。 二、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 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 排地。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 展的需要。 三、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领会与应用: 一、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 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 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 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 问题,发展能力。两种主张都有积极和消极因素。既不能把学科课程当作唯 一的课程类型,也不能把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主体,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 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课程究竟是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 形式教育派,强调课程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一派是实质教育派,强调课程 以传授知识为主。两种主张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知 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这是当代课程研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 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表现出来的弊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南京小学期末考试真题

南京市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共15分) 1、30平方米比24平方米多( )% ; 比8千克多0.4千克是( )千克; 140千克比( )千克多40%; 5千克减少20%后是( )千克。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 3、某种盐水的含盐率是8 ℅,也就是在( )克水中放入8克盐。 4、把54、32、48、81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 5、大圆的半径是5厘米,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与小圆的周长之比为( ),小圆与大圆的面积之比为( )。 6、把4∶15的前项加上2.4,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7、甲数的58 等于乙数的1 2 ,甲数∶乙数=( )∶( )。 8、x=5b -2b ,b 和x 成( )比例。 9、一根长3米的圆柱形木料,平均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有一块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小明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得到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小华竖着也卷成一个圆柱,得到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周率取3进行计算) 二、判断(共5分)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计算。 ( ) 2、 在左图中,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交换位置后仍是比例。 ( ) 4、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0:1,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倍。 ( )

5、当ab=xy(a 、b 、x 、y 都不为0时),a x 与b y 可以组成比例。 ( ) 三、选择(共5分) 1、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比乙数( ) A 、大15 B 、大14 C 、小15 D 、小1 4 2、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的圆柱形容器中注满水,现垂直轻轻插入一根底面积是0.6平方分米,高是4分米的方钢,溢出水的体积是( )毫升。 A 、2.4 B 、1.8 C 、2400 D 、1800 3、一张图纸长30厘米,王技术员打算把一个实际长度是2.1毫米的零件画到这张图纸上,可选用适当的比例尺是( )。 A 、 150 : 1 B 、1:150 C 、100:1 D 、1:100 4、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1 7 倍,那么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为( )。 A 、8:7 B 、7:8 C 、815 D 、15 8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 )。 A 、 12 B 、 13 C 、 23 D 、 1 4 四、计算(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0.49÷0.7= 0.77+0.33= 0÷2 3 = 3.06-2.6 = 815 ×200= 14 ÷8= 0.21×1 3 = 0.52= 2、解方程或解比例(9分) 5.4X +2.6X=840 8X -31=9 1 78 : X =2.1: 815 3、怎样简便怎样算(18分) 20.2×8-10.2÷0.125 4×27%×2.5 1425 ÷( 75 + 14 2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