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答案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答案
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

第一章概论

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

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

固有特性:

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 (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 (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 (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 (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 (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

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 (2)耐腐蚀性 (3)耐候性

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

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

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

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

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

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

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

工艺类型及选择

A 表面精加工

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

B 表面层改质

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

C 表面被覆

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

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

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把3D 模型离散为沿某一方向的多个平面,将3D模型变成2D截面轮廓信息。(相当于把立体切成一层层薄片)。

3)将二维平面数据传输给快速成型系统中的工作执行部件。

4)该执行部件按特定的成型方法,按截面轮廓形状信息进行逐点扫描,将薄板材料逐层进行加工,逐层堆积形成三维实体。

5)后处理成为实体原型/零件。

快速成型的特点:

实体加工→层片加工,不用刀具、模具,加工难度降低,成型速度提高。

(1)实现了设计与制造一体化

(2)设计易达性

(3)快速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4)产品材料的广泛性。

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1)光固化成型(又称SLA成型工艺)

目前RP领域中最普遍的制作方法,利用液态光敏树脂聚合物进行选择性固化成型,成型机为立体平板印刷机。

原理:按特定的路径,数控激光扫描液态光敏树脂,每扫描一层就固化生成零件的一个截面,平台下降一个液面……,3D实体

应用:制作塑料件

1)中、小型零件

2)中空的立体树脂模,可代替蜡膜,作为铸造浇注用模具,制作各种精密合金铸件。(2)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又称SLS成型工艺)

在激光照射下,利用各种固态烧结粉末(金属、陶瓷、树脂)进行选择性烧结成型。

成型原理:按特定的路径,数控激光扫描粉末,每扫描一层就烧结固化生成零件的一个截面层,平台下降一层,覆盖一层粉末,……,3D实体

应用:1)直接做商品样件

2)作为铸造浇注用陶瓷/金属模具和其他模具。

(3)熔丝沉积成型(又称FDM成型工艺)

原理:利用电加热方式,使用丝状材料(石蜡、金属、塑料、低熔点合金),将丝材在喷头中加热至略高于熔点,使丝材成熔融状态。在数控状态下喷头做X-Y平面扫描,将熔融的材料从喷嘴喷射出来,涂敷在工作台上,冷却后生成零件的一个截面层,平台上移一层,……,3D实体。

应用:制作中、小型塑料零件

(4)分层实体成型(又称LOM成型工艺)

层叠成型法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

原理:以薄片材(纸、塑料薄膜、复合材料,片材背面涂有热熔胶,)为原材料,在数控状态下,激光按实体截面轮廓切割薄片材,切割完一层利用热碾压装置是该层与下层粘合在

一起,然后下层切割,……,进层层叠加形成3D实体。

应用:制作尺寸较大的零件

第三章材料的感觉特性

1 材料的感觉特性包含的内容

1)触觉质感 2)视觉质感 3)自然质感 4)人为质感

2 质感设计及其作用

材料的质感是设计材料的一个重要特征,质感设计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先期规划。

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调和与对比法则,主从法则。

质感设计的运用原则:合理地使用材料,艺术性地使用材料,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作用:

1)提高适用性通过触觉质感设计

2)增加宜人性通过视觉质感设计

3)塑造产品的精神品味产品的精神品味就是产品的意境

4)达到产品的多样性和经济性良好的人为质感设计可替代和弥补自然质感

5)创造全新的产品风格大胆选择材料,非常规手段加工处理材料,将差异很大的材料组合在一起

3 材料抽象表达的含义

面对一种材料,人们往往会产生种种感觉,种种感觉的扩张,种种感觉与感觉的联系,就会产生将材料做这样或那样处理的种种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行为,这种设计行为就称为材料的抽象表达。材料的抽象表达不仅体现了装饰性,还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即表达了设计作品外在质感与内在情感的有机结合,从知觉的角度将材料视做有生命的物,富裕作品新的生命力。

材料的抽象表达对设计有直接意义。材料作为设计的表现主体,以其自身的固有特性和感觉特性参与设计构思,其审美特征被充分挖掘,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视觉经验和新的心理感觉。

4 材料的美感有哪些?

色彩美感,肌理美感,光泽美感,质地美感,形态美感

第四章材料与环境

绿色设计的特征、原则及方向

绿色设计的特征:

1)环境协调性

将环境问题、产品的性能与造型设计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防止产品在满足功能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产品报废时避免或尽量减少有害废弃物,实现最低的成本、最高的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

2)价值创造性

A 结构与零部件设计的结构技术的更新

B 材料与工艺选择的污染防范技术的运用

C 人与环境整体关系中,进行创新设计,提高产品总体价值。

3)功能全程性

绿色设计认为产品的的生命周期为:从产品制造、使用、以至使用结束后的处理及回收的整个过程。

绿色设计是将产品的功能与价值贯穿到产品开发直至废弃全过程的设计思想与策略。

绿色设计的原则:

1) 研究:产品的环境对策。研究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对人和自然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2) 保护:最大限度保护环境。措施: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各种技术、工艺对环境的破坏。

3) 减量化:减少物质浪费与环境破坏。措施:设计中减少产品体量,精简产品结构,加工过程中降低能耗,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消费过程中减少污染。

4) 回收:产品废弃物中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或部件

5) 再利用:①利用零件的互换性更换零件,重新启用装置

②将废弃装置中有用的零件拆卸出来重新利用。

6) 再生:将废弃物作为资源回收

绿色设计的方向:

1)绿色产品的设计

(1)产品的简约设计

目的: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

措施:产品体量:轻、薄、短、小。产品结构:结构精简。产品品质:高性能。(2)产品的可拆卸设计

2)绿色包装设计

目标:降低包装成本,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对策:无包装设计、可再利用包装设计

3) 开发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耗能低、环保性好、储量丰富及可再生能源。

4) 创造有生命的材料

第五章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1 金属材料的分类

1)按金属材料构成元素分类

构成元素分:黑色金属:生铁(C>2.11%),钢(C 0.0218%~2.11%)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工业纯铁(C<0.0218%)

有色金属: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其他金属基合金

特殊金属材料:非晶态金属、形状记忆合金、减震合金、超导合金等

2)按材料性能和用途分类

金属结构材料、金属功能材料

3)按材料加工工艺分类

铸造金属材料、变形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材料

4)按材料密度分类

轻金属、重金属

2 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

金属材料具有晶体结构、金属键结合。

1)金属特有的色彩、光泽,光反射能力,不透明。

2)优良的力学性能高弹性模量、熔点、强度、刚度、韧性

3)优良的加工性能铸造成型、塑性成型、切削加工、焊接

4)表面工艺性好适于各种表面处理工艺

5)电与热的良导体

6)可制备金属间化合物,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多元合金

7)化学性质活泼,易于氧化。

3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有哪些?铸造,金属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焊接加工,粉末冶金(1)铸造的主要工艺、特点及应用

主要工艺:(1)砂型铸造(2)熔模铸造(3)金属型铸造(4)压力铸造(5)离心铸造

铸造的特点:

1)优点:生产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适应性强,可铸出各种复杂形状,适合不同材料,批量生产。

2)缺点:晶粒粗大,工艺复杂,易产生缺陷,铸件力学性能比锻件和焊件差。

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以型砂和芯砂为造型材料制成铸型,液态金属在重力下充填铸型来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特点: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

应用: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通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将其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由于获得的铸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故又称"熔模精密铸造"。

特点:工艺过程较复杂,且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较贵,故它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应用:可用熔模铸造法生产的合金种类有碳素钢、合金钢、耐热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永磁合金、轴承合金、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和球墨铸铁等。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铸型是用金属制成,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几百次到几千次)。金属型铸造目前所能生产的铸件,在重量和形状方面还有一定的限制,如对黑色金属只能是形状简单的铸件;铸件的重量不可太大;壁厚也有限制,较小的铸件壁厚无法铸出。

优点:铸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均优于砂型铸件,铸件的组织结构致密,力学性能较高应用:适用于中小型有色金属铸件和铸铁铸件的生产。

压力铸造:实质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里,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成铸件的铸造方法。特点:金属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和凝固,金属补缩效果好,铸件外层组织致密,非金属夹杂物少,机械性能好;不用造型、制芯,节省了相关材料及设备投入。铸造空心铸件不需浇冒口,金属利用率可大大提高。因此对某些特定形状的铸件来说,离心铸造是一种节省材料、节省能耗、高效益的工艺,但须特别注意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应用:大批生产管、筒类铸件,如铁管、铜套、缸套、双金属钢背铜套、耐热钢辊道、无缝钢管毛坯等,还可用于轮盘类铸件。

(2)塑型加工的主要工艺: 1)锻造 2)压制 3)挤压 4)拔制 5)冲压

(3)切削加工工艺:1)车削 2)铣削 3)刨削 4)磨削 5)钻削 6)镗削 7)钳工

4 金属材料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有哪些?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5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

(一)前(预)处理

目的:清除工件表面的污物、锈蚀及氧化皮等,清洁表面。

方法: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

(二)表面装饰技术

1)表面着色:化学着色、电解着色、阳极氧化染色、镀覆、珐琅、涂覆、热处理着色

2)表面肌理工艺:表面锻打、研磨、抛光、镶嵌、蚀刻

第六章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艺

1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A 可分割性

B 弹性

C 可塑性:加热后塑性成性能好

D 绝缘性:对电、热、声的绝缘性能好

2 高分子材料的三种力学状态及在成型加工中的意义

玻璃态

高弹态 Tg-Tf 大(高弹)形变、可逆

黏流态 >Tf 大形变、不可逆

Tg与Tf的意义

(1)含义

Tg---高分子材料使用的温度上限,高于Tg时,变形大或断裂, Tg衡量材料的耐热性。Tf----高分子材料的成型温度,成型加工难易的标志。

(2)实际应用

常温下呈玻璃态,则该聚合物用作塑料。

常温下呈高弹态,则该聚合物用作弹性材料,如橡胶。

3 塑料的性能特点

塑料能自由成型并易加工。虽然塑料制品的性能,根据其种类、成型条件及使用环境等变化较大,但与其它材料相比较,塑料具有良好的综合特性。

1)多数塑料制品有透明性,并富有光泽,能着鲜艳色彩。

2)质轻,耐振动与冲击,比强度高(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

减摩、耐磨和自润滑,减震消音,具有柔韧性和弹性。

3)塑料电绝缘性、热物理性能好。

4)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耐腐蚀性好。

5)塑料成型容易、加工方便,能大批量生产。

4 塑料的主要成型工艺

注射、挤出、吹塑、压制

5 塑料二次加工工艺中的二次热成型

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软化、熔融流动,冷却后获得一定的形状,再加热又可再软化乃至熔融流动,所以二次成型仅适用于热塑性塑料。

将热塑性塑料加热到一定温度T (Tg﹤T﹤Tf), 利用模具进行成型。

热成型方法有多种, 成型过程中对坯件施加的压力, 基本上都是以真空、气压或机械压力三种方法为基础加以组合或改进而成的。

6 塑料的表面处理工艺

涂饰、镀饰、烫印、压花、彩饰等。

7 按热行为分类,塑料分为哪几种?每种塑料各举几个应用实例。

热塑性塑料:

1)聚乙烯塑料(PE)

薄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地膜覆盖用薄膜(应用最多)、农用大棚薄膜、包装用薄膜、果品保鲜用薄膜、防化膜、其他吹塑超薄薄膜等。

型材,中空制品(水壶)和注射制品。

2)聚丙烯塑料(PP)

工农业:喷灌管、化工管道、板材、电缆包覆和护套、打包带、包装袋、瓦楞板等。

机械零件:法兰、齿轮、手把、接头、汽车水、油箱壳体、电视机壳体等。

日用品:水杯、食具、玩具、饮料、药品容器、包装薄膜如玻璃纸透明。

纺织品:丙纶纤维、无纺布等。

3)聚苯乙烯塑料(PS)

用于制作透明或色泽鲜艳的各类制品,如文具、灯具、灯饰、室内外装饰、化妆品装饰、果盘,电子工业、仪表设备外壳、车灯罩、光学零件(三棱镜、透镜),另外用悬浮法制成不同密度的泡沫塑料可做隔音包装、隔音、防震、救生材料等。

4)聚氯乙烯塑料(PVC)

衣物类

工农业:农用薄膜(透气、透紫外线)、雨布耐酸、碱管、绝缘层、电线管、医药卫生器具。国防:结构零件。

建材:墙板、天花板、目前大量用于饰条、室内门窗、塑钢门窗等。

5)ABS塑料

电器部件:电器外壳、电话机外壳、电视机外壳、笔记本电脑外壳、显示器外壳等;

汽车部件:台面等

用品:旅行箱、安全帽等;

板材:电冰箱内衬、建筑门窗、百叶窗

管材:ABS管、管件等

其它:该材料电镀性能良好,可获得金属质感的电器零件外观、奖牌、饰件等

6)聚酰胺塑料(PA)俗称尼龙

轴承、滚轮、齿轮、叶片、密封圈、电缆接头,薄膜、管材,假发,棉纶。大型汽车壳体7)聚碳酸酯塑料(PC)

机械结构、包装材料,开关,电器,电视机面板,照相机电动工具壳体,薄膜,建筑采光板8)氟塑料热热塑性

薄膜、管材、棒料、轴承、垫圈、阀门、各种型材及零件等,适用于高温和环境恶劣条件下使用。

热固性塑料:酚醛塑料(PF)应用:电子管插座、开关、灯头及电话机

第七章木材及加工工艺

1.木材的构造、性能特点

木材的构造:木材来自树木,树木由根、干、枝、叶等部分组成,我们所说的木材主要来自树木的树干部分,是由树木砍伐后经初步加工而得的,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成。树干是木材的主要部分,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部分组成。

性能:

1)木材由疏松多孔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因树种的不同,密度也不同,一般为0.3-0.8g/cm3,木材的密度直接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

2)木材具有天然的色泽和美丽的花纹。

3)具有平衡和调节空气的作用

4)具有可塑性

5)易于加工成型和添饰

6)良好的绝缘性能

7)易变性,易燃

8)各向异性

2 木材的成型加工工艺及连接方法

木材加工的基本方法:

1)锯割:最常用

2)刨削:主要工艺之一。木材经过刨削加工后,可以获得尺寸和形状准确、表面平整光洁的构件。

3)凿削:木制品构件间结合的基本形式是框架榫孔结构。

4)铣削:木工铣削机床是一种万能设备,既可用来截口、起线、开榫、开槽等直线成型表面加工和平面加工,又可用于曲线外形加工。

5)弯曲成型:是用实木软化弯曲或层积木材弯曲成型制作曲木部件的方法。

连接方法:1)榫结合 2)胶结合 3)钉结合 4)板材拼接方式

第八章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1 玻璃的性能特点

1)强度: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较低

2)硬度:脆性材料,硬度较大,比一般金属硬,不能用普通刀具进行切割

3)光学性能:高度透明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光学常数、光谱特性,可吸收或透过紫外线和红外线、感光、光变色、光存储和显示等重要光学性能。

4)电学性能:常温下是电的不良导体,具有较高电阻率,可做绝缘材料。温度升高,导电性迅速提高,熔融状态变为良导体。

5)热性质:导热性很差,制品越厚,承受温度急剧变化的性能越差。

6)化学稳定性:较稳定。耐酸腐蚀性较好,耐碱腐蚀性较差。

2 玻璃的主要成型方法

1)压制成型:在模具中加入玻璃熔料加压成型。多用于玻璃盘碟、玻璃砖的制作。

2)吹制成型:最常见,将玻璃黏料压制成雏形型块,再将压缩气体吹入处于热熔态的玻璃型块中,使之吹胀成为中空制品。主要用以制造空心产品,水杯、灯泡等。

3)压延成型:用金属辊将玻璃熔体压成板状制品。用于生产压花玻璃、夹丝玻璃。

4)拉制成型:利用机械拉引力将玻璃熔体制成制品,分为垂直拉制和水平拉制。用于生产平板玻璃、玻璃管、玻璃纤维。

5)浮法成型:是生产平板玻璃的主要工艺方法。质量较高。

3 玻璃的二次成型加工及表面处理

玻璃制品的二次加工:

冷加工:1)研磨 2)抛光 3)切割 4)磨边 5)喷砂 6)钻孔 7)车刻又称刻花

热加工:1)火焰切割 2)火抛光 3)锋利边缘的烧口

表面处理:包括表面着色、表面涂层、玻璃表面光滑面与散光面的形成。

1)玻璃彩饰:描绘、喷花、贴花、印花

2)玻璃蚀刻:利用氢氟酸的腐蚀作用,使玻璃获得不透明毛面的方法。

第九章复合材料及加工工艺

1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比强度(强度/密度)、比模量(弹性模量/密度)高

2)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3)良好的减摩、耐磨性能

4)减振能力强

5)高温性能好

6)化学稳定性好

7)成型工艺简单灵活

2常用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特点:质轻,坚硬,比强度高,耐腐蚀性、绝热性和电绝缘性良好

应用:用于制作化工设备、汽车车身、船体等大型结构件,广泛用于化工、机械、建筑、运输等方面

(2)碳纤维增强材料

特点:强度比钢大、比重比铝小的新颖材料,与玻璃纤维比,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高温碳化,都可制成碳纤维或石墨纤维。在2000℃以下烧成的称为碳纤维。

应用:可用来增强塑料、金属和陶瓷。

3 了解复合材料的几种成型加工工艺

1)手糊成型:以手工业为主 2)纤维缠绕成型 3)模压成型

4)喷射成型 5)其他成型:连续成型、离心成型、树脂注射成型、回转成型、裱衬成型

第十章产品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开发

产品设计用材料的选择:

1.实用性原则:1)材料的外观:主要考虑材料的感觉特性 2)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由材

料的固有特性决定

2.工艺性原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符号和造型设计中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的要求,应与加工设备及生产技术相适应。

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优先选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材料,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环境性原则:材料选用要从环保的角度考虑,符合绿色设计要求,选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材料。

5.创新性原则: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前景,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二 〇 一 六 年 七 月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 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 生: 韩孝彬 学 号: 2134022503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2013级 指导教师: 赵德金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条件: (3) 设计要求: (3) 摘要 (4) 设计说明 (5) 一、零件的分析 (8) 1、零件的特点分析 (8) 2、零件的作用 (8)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9) 三、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11) 1、选着毛坯 (11)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11) 3、绘制零件的毛坯简图 (12) 四、拟定箱体的工艺路线 (13)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2、零件表面方法的确定 (13) 3、加工阶段的安排 (15)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5) 5、工顺序的安排 (16) 6、确定工艺路线 (16)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1、工序3与工序4----加工底脚面与凸端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 确定 (18) 2、工序5---粗铣和半精铣上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3、工序6,7的---粗铣和半精铣前后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9) 4、工序8、9、10、11----粗镗-半精镗-精镗各圆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 差的确定 (19) 5、工序12、13、15、16----钻各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20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精算 (21) 1、切削用量的确定 (21) 2、时间定额的预算 (23) 七、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26) 1、工件装夹方案的确定 (26) 2、其它元件的选择 (26) 3、镗床夹具总图的绘制 (31) 八、总结与体会 (32) 九、致谢 (33) 十、参考文献 (34) 附录:夹具的三维实体图 (36)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 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压 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固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中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塑成型、吸塑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大类。 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压法和仰旋旋压法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专用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 学号:************ 班级: ****** 系别: ***********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8 成绩:

目录 (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拨叉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拨叉零件的作用 (1) 1.2 拨叉零件的技术要求 (1) 1.3 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确定毛坯生产类型 (1) 2.2继续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 2.3绘制拨叉铸造毛坯见图 (2)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2)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1.1粗基准的选择 (2) 3.1.2精基准的选择 (2)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3)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3)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 3.6 、工艺路线确定 (4) 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4) 4.1 、机床设备选用 (4)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4)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4) 6、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6) 6.1.工序三:粗-精铣左端面 (6) 6.1.1粗铣左端面至81mm (6) 6.1.2 精铣左端面至80mm,表面粗糙度Ra=3.2um (7) 6.2工序四:钻-扩φ22H12孔 (8) 6.2.1钻φ20孔 (8) 6.2.2扩孔Φ22H12 (10) 6.3工序五:拉内花键孔 (11) 6.4工序六:粗-精铣底槽内侧面和底面 (11) 6.4.1粗铣底槽 (11) 6.4.2精铣底槽 (12)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材料与工艺 NO.1 1、什么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包括那些方面? 1)、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受外界(即使用条件)的制约。 2)、包括两个方面: a、材料的物理性能:1、材料的密度 2、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 硬度、耐磨度) 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火性) 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 5、磁性能 6、光性能 b、材料的化学性能:1、耐腐蚀性 2、抗氧化性 3、耐候性 2、什么是材料的派生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1)、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 2)、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环境的经济性。 3、工业造型材料应具备哪些特征? 产品是由一定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构成的,一件完美的产品必须是功能、形态和材料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在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等物质技术条件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现代社会可能提供的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性的加以利用,使之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4、简述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材料中的材料设计,是以包含“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历史性、生理性和心理性、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钟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材料特性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使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特性,从各种材料的质感去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5、材料设计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征? 1)、产品材料造型设计其出发点在于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充分比较。 其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是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 二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

现代制造技术试题含答案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A卷 一、填空题20 1.现代制造技术,其内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管理科学”而形成的制造技术。 2.CIMS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是柔性制造系统。 3.切削液主要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作用、排屑作用。 4.数控机床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控机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反馈装置、控制介质五部 分组成。 6.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动式和机械式机械手。 7.三维几何建模的方式有线框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 8.柔性制造系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9.广义的产品质量概念,除了包括狭义的产品本身质量概念外,还涵盖了__________,服 务质量,工作质量。 10.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__________。 二:概念解释15 柔性(2`): 高速加工(3`): 加工中心(3`): 三坐标测量仪(3`): 并行设计(4`): 三.简答题30 1.列举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主要五种方法。5 2.简述FMS的组成及其功能。6 3.激光加工的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激光有哪些作用?5 4.机床夹具按其使用范围主要可分为哪几种?5 5.APT语言的源程序有哪几种类型的语句组成?4 6.请简单阐述一下PDM的含义。5 四.分析理解35 1、超声波加工18 (1)将下超声加工原理图中的各部分(1~7)写出答案。14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完整版)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1.1 设计与材料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1.2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1.3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 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1.4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1.5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从材料特性包括:①材料的固有特性,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②材料的派生特性,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特性的综合效应从某种角度讲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 1.5.1 材料特性的评价 材料特性的评价:①基础评价,即以单一因素评价②综合评价,即以组合因素进行评价。 1.5.2 材料的固有特性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机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他受外界条件的制约。 1.5.3 材料的派生特性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性。 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材料的工艺特性是指: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他是材料固有特性的综合反映,是决定材料能否进行加工或如何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1. 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是d、θ、λ必须满足什么公式?写出数学表达式,并说明d、θ、λ的意义。(5分)答:. 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是d、θ、λ必须满足布拉格公式。(1分)其数学表达式:2dsinθ=λ(1分)其中d是晶体的晶面间距。(1分)θ是布拉格角,即入射线与晶面间的交角。(1分)λ是入射X 射线的波长。(1分) 4. 二次电子是怎样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哪些?二次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的什么特征?用什么衬度解释?该衬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6分) 答:二次电子是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的试样原子核外电子。(1分) 二次电子的主要特征如下: (1)二次电子的能量小于50eV,主要反映试样表面10nm层内的状态,成像分辨率高。(1分) (2)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与入射束的能量有关,在入射束能量大于一定值后,随着入射束能量的增加,二次电子的发射系数减小。(1分) (3)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和试样表面倾角θ有关:δ(θ)=δ0/cosθ(1分) (4)二次电子在试样上方的角分布,在电子束垂直试样表面入射时,服从余弦定律。(1分) 二此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用形貌衬度来解释,形貌衬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试样表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倾角。(1分) 2. 布拉格角和衍射角: 布拉格角:入射线与晶面间的交角,(1.5 分) 衍射角:入射线与衍射线的交角。(1.5 分) 3. 静电透镜和磁透镜: 静电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等电位面的电极装置即为静电透镜,(1.5 分) 磁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磁场的线圈装置称为磁透镜。(1.5 分) 4. 原子核对电子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电子散射后只改变方向而不损失能量,(1.5 分) 非弹性散射:电子散射后既改变方向也损失能量。(1.5 分) 二、填空(每空1 分,共20 分) 1. X 射线衍射方法有劳厄法、转晶法、粉晶法和衍射仪法。 2.扫描仪的工作方式有连续扫描和步进扫描两种。 3. 在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中,粉末衍射卡组是由粉末衍射标准联合 委员会编制,称为JCPDS 卡片,又称为PDF 卡片。 4. 电磁透镜的像差有球差、色差、轴上像散和畸变。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分为光学成像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气系统。 1. X射线管中,焦点形状可分为点焦点和线焦点,适合于衍射仪工作的是线焦点。 2. 在X 射线物象分析中,定性分析用的卡片是由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编制,称为JCPDS 卡片,又称为PDF(或ASTM) 卡片。 3. X射线衍射方法有劳厄法、转晶法、粉晶法和衍射仪法。 4. 电磁透镜的像差有球差、色差、轴上像散和畸变。 5. 电子探针是一种显微分析和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微区分析。 二、选择题(多选、每题4 分) 1. X射线是( A D ) A. 电磁波; B. 声波; C. 超声波; D. 波长为0.01~1000?。 2. 方程2dSinθ=λ叫( A D ) A. 布拉格方程; B. 劳厄方程; C. 其中θ称为衍射角; D. θ称为布拉格角。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设 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刘中华 年月日

课程设计 项目说明书 设计题目:******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专业:***********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指导教师:刘中华 完成时间:******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医电学院

目录 前言 一、零件的分析 (5) 1、零件的作用 (5) 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分析 (6) 1、确定生产类型 (6) 2、选择毛坯制造形式 (6) 3、选择定位基准 (6)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选择 (7) 5、制造工艺路线 (8) 6、确定机械加工余量与毛坯尺寸 (8) 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0) 8、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进给箱齿轮轴的设计,这是机械制造工程这门课程的一个阶段总结,是对课堂中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过程。我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正确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恳请老师给予指导。

设计题目:进给箱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进给箱齿轮轴,其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零部件,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扭矩和动力,以及承受一定的载荷。齿轮轴零件是将齿轮部分和轴做成一体无需键配合的一种常见机械零件。齿轮轴具备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是通用机械特别是工程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轴Φ26圆柱面处有圆弧形的键槽和圆孔,主要是通过键和其他部件相连。轴的左端部位为齿轮部分,主要传递运动和动力。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零件,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键槽、齿轮等不同形式的几何表面及几何实体组成。其主要加工的表面有以齿轮轴左右端面为中心的Φ60、Φ45、Φ30、Φ29、Φ26、Φ24的外圆柱面,以Φ26的外圆柱面和左右台阶面为中心的加工30×8×4的键槽、Φ8的孔,左右两端的端面,以及齿轮轴左端的齿轮加工。其多数表面的尺寸精度等级在7~11之间,表面粗糙度值为1.6μm~12.5μm,齿轮的精度等级为8。其中位置要求较严格的,主要是保证加工Φ6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25范围内,以及保证Φ30的外圆柱面与整个齿轮轴的中心轴线的同轴度在Φ0.02范围内。 通过分析,该零件布局合理,方便加工,我们通过径向夹紧可保证其加工要求,整个图面清晰,尺寸完整合理,能够完整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符合要求。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对于这几组加工表面而言,我们可先选定粗基准,加工出精基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专用夹具对其他加工表面进行加工,并且保证它们的位置精度。

现代制造技术--试题(含答案)

现代制造技术--试题(含答案)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A卷 一、填空题20 1.现代制造技术,其内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管理科学”而形成的制造技术。 2.CIMS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是柔性制造系统。 3.切削液主要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作用、排屑作用。 4.数控机床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控机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反馈装置、控制介质五部分组成。 6.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动式和机械式机械手。 7.三维几何建模的方式有线框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 8.柔性制造系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9.广义的产品质量概念,除了包括狭义的产品本身质量概念外,还涵盖了__________,服务质

量,工作质量。 10.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__________。 二:概念解释15 柔性(2`): 高速加工(3`): 加工中心(3`): 三坐标测量仪(3`): 并行设计(4`): 三.简答题30 1.列举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主要五种方法。5 2.简述FMS的组成及其功能。6 3.激光加工的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激光有哪些作用?5 4.机床夹具按其使用范围主要可分为哪几种?5

5.APT语言的源程序有哪几种类型的语句组成?4 6.请简单阐述一下PDM的含义。5 四.分析理解35 1、超声波加工18 (1)将下超声加工原理图中的各部分(1~7)写出答案。14 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___, 5. __________, 6. __________, 7. __________。 (2)简述超声波加工的工艺特点4`

法兰盘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零件的分析 (1) 零件的作用 (1)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 工艺规程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 基面的选择 (2) 制定工艺路线 (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 3 夹具设计 (5) 问题的提出 (5) 夹具设计 (5) 参考文献 (8)

1 零 件 的 分 析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见附图1), 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零件的工艺分析 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045 .00+为中心 ,包括:两个Φ12.034.0100--mm 的端面, 尺寸为Φ0017.045-mm 的圆柱面,两个Φ90mm 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 的透 孔. Φ06.045-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 的销孔, Φ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 和24mm 的两个平面. 这组加工表面是以Φ20045.00+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 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 2 工 艺 规 程 设 计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年产量为1000件,已达到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期末测试答案

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实施 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 2、粗基准、精基准 3、基准先行、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面后孔 4、通规、止规 5、成形法、展成法 6、直齿、斜齿圆柱齿轮、蜗轮 7、弟y齿、珩齿、磨齿 8 500 9、盘形插齿刀、碗形直齿插齿刀、锥柄插齿刀 10、平行孔系、同轴孔系、交叉孔系。

11 找正法、镗模法、坐标法、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 分)

工床身时,导轨面的实际切除量要尽可能地小而均匀,故应选导轨面作粗基准加工床身底面,然后再以加工过的床身底面作精基准加工导轨面,此时从导轨面上去除的加工余量可较小而均匀。 3、试述单刃镗刀镗削具有以下特点。 答:单刃镗刀镗削具有以下特点 镗削的适应性强。 镗削可有效地校正原孔的位置误差。 镗削的生产率低。因为镗削需用较小的切深和进给量进行多次走刀以减小刀杆的弯曲变形,且在镗床和铣床上镗孔需调整镗刀在刀杆上的径向位置,故操作复杂、费时。 镗削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各类零件的孔加工。 4、铣削加工可完成哪些工作?铣削加工有何特点? 答:1)铣削应用范围:铣床是机械加工主要设备之一,在铣床上用铣刀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铣削。它可用来加工平面、台阶、斜面、沟槽、成形表面、齿轮和切断等。如图5—11所示为铣床加工应用示例。 2)铣削特点: (1)生产率高铣削时铣刀连续转动,并且允许较高的铣削速度,因此具有较高的生产率(2)断续切削铣削时每个刀齿都在断续切削,尤其是端铣,铣削力波动大,故振动是不可

高速铣削时刀齿还要经受周期性的冷、热冲击,容易出现裂纹和崩刃,使刀具耐用度下 降。 (3)多刀多刃切削 铣刀的刀齿多,切削刃的总长度大,有利于提高刀具耐用度和生产 率,优点不少。但也存在下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刀齿容易出现径向跳动,这将造成 刀齿负荷不等,磨损不均匀,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二是刀齿的容屑空间必须足够,否 则会损坏刀齿 五、分析与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解:(1)电动机(1450r/min — 40, 26, 33 - 325 58 72 65 -—[聖—M3-主轴],[M2 61 —17-主轴] 81 (2) 3X 2 = 6 (3) n min = 1450X 100 X 26 X 17 =33.81344mm 325 72 81 2、 解:先画出尺寸链。 确定圭寸闭环:A0=0.1?0.4mm 命⑴ 90 °严 增环:A2= 0 mm 0.03 ES 减环:A1=A3=6 0.01mm 、 A 4EI m n 1 然后用极值法公式:A 0 A , A j i 1 j m 1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设计与材料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

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 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设计者:_____ 指导老师: XXX XX师范大学 教研室 2009年1月4日

XX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生产纲领为中小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 4. 工艺装备(夹具)主要零件图及画总装图 1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0 5机自国内 学生:_____ 指导老师:XXX 教研室主任:XXXX ___年___月

目录 序言 (4)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毛坯制造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1基面的选择 (5) 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面的加工(所有面) (7) 2.孔的加工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0) 3.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4 .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5.Ⅴ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6. 工序Ⅵ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4) 7.工序Ⅷ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5) 8 .工序Ⅸ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9. 工序Ⅹ的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6) 六.夹具的选择与设计 (16) 1.夹具的选择 (17) 2.夹具的设计 (17) 七.选择加工设备 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18) 八.选择刀具 1. 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18) 九.选择量具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2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5050000143 姓名吴畏 课程代码 110045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评阅教师 第 2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切削刃形状复杂的刀具宜采用( D )材料制造较合适。 (A)硬质合金(B)人造金刚石(C)陶瓷(D)高速钢 2、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A)材料 (A)铸铁和有色金属(B)合金钢(C)不锈钢和高硬度钢(D)工具钢和淬火钢 3、刀具材料在高温下能够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称为(B )。 (A)硬度(B)红硬性(C)耐磨性(D)韧性和硬度 4、JT/BT/ST刀柄柄部锥度为( A )。 (A)7:24;(B)1:10;(C)1:5;(D)1:12 5、过定位是指定位时,工件的同一(B)被多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方式。 (A)平面(B)自由度(C)圆柱面(D)方向 6、若工件采取一面两销定位,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A ) (A)六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7、在磨一个轴套时,先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再以外圆为基准磨内孔,这是遵循( D )的原则。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D)互为基准 8、采用短圆柱芯轴定位,可限制( D )个自由度。 (A)二(B)三(C)四(D)一 9、在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工艺基准的是( D )。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设计基准 10、( B )夹紧机构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而且自锁性能好,夹紧力大,是夹具上用得最多的一种夹紧机构。 (A)斜楔形(B)螺旋(C)偏心(D)铰链 11、精基准是用( D )作为定位基准面。 (A)未加工表面(B)复杂表面(C)切削量小的(D)加工后的表面 12、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同时应尽量与( D )方向一致。 (A)退刀(B)振动(C)换刀(D)切削 13、通常夹具的制造误差应是工件在该工序中允许误差的( C )。 (A)1~3倍(B)1/10~1/100 (C)1/3~1/5 (D)同等值 14、铣床上用的分度头和各种虎钳都是( B )夹具。

设计材料与工艺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造型材料与加工技术和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优秀的设计只有通过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得以实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及其应用范围,能从经济、实用、美观等诸因素出发,合理选用各种不同的材料,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为正确设计出能给人以物质和精神享受现代化工业产品打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了解常用材料的性能及其加工工艺; (2)产品设计中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 (3)了解具有良好前景的新材料、新工艺。 (4)了解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及面饰处理工艺。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论 主要内容: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材料与设计关系、掌握材料的发展史以及设计材料的分类。 教学要求:了解设计材料的发展史、设计材料的分类。 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了解学习材料的重要性,调动学习热情。 第二章:设计材料的一般性能 主要内容:了解设计材料的固有特性和设计材料的派生特性。 教学要求:了解性能的概念。 重点难点:性能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三章:设计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 课程英文名 Materials and Technique for Industrial Design 课程编号 B0102510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限选 学 分 2 总学时数 32 开课学院 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开课教研室 艺术设计 面向专业 工业设计 开课学期 5 完成实现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表中的能力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说明书范本

一、数控车床的刀具夹具及量具 1.数控车床的刀具 在数控机床加工中,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到刀具的制约。虽大多数车刀和铣刀等与普通加工所采用的刀具基本相同,但对一些工艺难度较大的零件,其刀具特别是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尚需作特殊处理,才能满足加工要求。 1.1 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 1.1.1对刀具性能的要求 (1)强度高为适应刀具在粗加工或对高硬度材料的零件加工时,能大切深和快走刀,要求刀具必须具有很高的强度;对于刀杆细长的刀具(如深孔车刀),还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精度高为适应数控加工的高精度和自动换刀等要求,刀具及其刀夹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精度。如有的整体式立铣刀的径向尺寸精度高达0.005mm等。 (3)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并适应一些特殊加工的需要,刀具应能满足高切削速度或进给速度的要求。如采用聚晶金刚石复合车刀加工玻璃或碳纤维复合材料时,其切削速度高达100m/min以上;日本UHSl0型数控铣床的主轴转速高达100000r/min,进给速度高达15m/min。 (4)可靠性好要保证数控加工中不会因发生刀具意外损坏及潜在缺陷而影响到加工的顺利进行,要求刀具及与之组合的附件必须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较强的适应性。 (5)耐用度高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不断磨损,会造成加工尺寸的变化,伴随刀具的磨损,还会因刀刃(或刀尖)变钝,使切削阻力增大,既会使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精度大大下降,同时还会加剧刀具磨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数控加工中的刀具,不论在粗加工、精加工或特殊加工中,都应具有比普通机床加工所用刀具更高的耐用度,以尽量减少更换或修磨刀具及对刀的次数,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耐用度高的刀具,至少应完成l一2个大型零件的加工,能完成l一2个班次以上的加工则更好。 (6)断屑及排屑性能好有效地进行断屑及排屑的性能,对保证数控机床顺利、安全地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车削加工为例,如果车刀的断屑性能不好,车出的螺旋形切屑就会缠绕在刀头、工件或刀架上,既可能损坏车刀(特别是刀尖),还可能割伤已加工好的表面,甚至会发生伤人和设备事故。因此,数控车削加工所用的硬质合金刀片上,常常采用三维断屑槽,以增大断屑范围,改善断屑性能。另外,车刀的排屑性能不好,会使切屑在前刀面或断屑槽内堆积,加大切削刃(刀尖)与零件间的摩擦,加快其磨损,降低零件的表面质量,还可能产生积屑瘤,影响车刀的切削性能。因此,应常对车刀采取减小前刀面(或断屑槽)的摩擦系数等措施(如特殊涂层处理及改善刃磨效果等)。对于内孔车刀,需要时还可考虑从刀体或刀杆的里面引入冷却液,并能从刀头附近喷出的冲排结构。 1.1.2对刀具材料要求 这里所讲的刀具材料,主要是指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较多的指刀片材料。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主要性能:(1)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是对切削刀具的一项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也越好,其常温硬度应在62HRC以上。 (2)较高的耐热性耐热性又称为红硬性,是衡量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主要标志。该性能是指刀具材料在高温工作状态下,仍具有正常切削所必需的硬度、耐磨性、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性能。 (3)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刀具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切削过程中很大压力(如重切)、冲击和震动,而不崩刃和折断。 (4)较好的导热性对金属类刀具材料,其导热系数越大,由刀具传出和散发的热量也就越多,使切削温度降低得快,有利于提高刀具的耐用度。 (5)良好的工艺性在刀具的制造过程中,需对刀具材料进行锻造、焊接、粘接、切削、烧结、压力成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详细)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题目名称:输出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班级:20 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目录 1引言 (2) 1.1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1.2 课题背景知识 (3) 1.2.1 零件的作用 (3) 1.2.2 机械制造工艺相关知识 (3) 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8) 2.1.1 零件的作用 (8) 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9) 2.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10) 2.2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10) 2.2.1 选择毛坯种类 (10) 2.2.2 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 (11) 2.2.3 绘制毛坯图 (12) 2.3 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12) 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 2.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3) 2.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13) 2.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4) 2.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14) 2.3.6 确定工艺路线 (14) 2.3.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5) 2.3.8 工序间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6) 2.3.9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19) 3. 专用夹具设计 (35) 3.1 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设计资料 (35) 3.2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36) 3.2.1 确定定位方式,选择定位元件 (36) 3.2.2 确定导向装置 (36) 3.2.3 确定工件夹紧方案,设计夹紧机构 (36) 3.2.4 确定夹具总体结构和尺寸 (37) 3.2.5 夹具使用说明 (39)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 (41)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材料与工艺 NO.1 1、什么是材料的固有特性?包括那些方面? 1)、材料的固有特性是由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所决定的,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受外界(即使用条件)的制约。 2)、包括两个方面: a、材料的物理性能:1、材料的密度 2、力学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 硬度、耐磨度) 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火性) 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 5、磁性能 6、光性能 b、材料的化学性能:1、耐腐蚀性 2、抗氧化性 3、耐候性 2、什么是材料的派生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1)、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环境特性。 2)、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环境的经济性。 3、工业造型材料应具备哪些特征? 产品是由一定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构成的,一件完美的产品必须是功能、形态和材料三要素的和谐统一,是在综合考虑材料、结构、生产工艺等物质技术条件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现代社会可能提供的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性的加以利用,使之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4、简述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材料中的材料设计,是以包含“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历史性、生理性和心理性、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钟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使材料特性与产品的物理功能和心理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使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特性,从各种材料的质感去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5、材料设计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征? 1)、产品材料造型设计其出发点在于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充分比较。 其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是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或研制相应的材料 二是从原材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