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奴隶制社会西方的贸易中心首先是腓尼基、迦太基然后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在东方则是殷商王朝。

2.封建社会的贸易中心,在南欧是意大利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在东方则是长安。

3.西方人的四次地理大发现包括迪亚士的好望角探险之旅,达伽马的印度之行(新航路发现),哥伦布的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4.自然地理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文等。

5.人文地理包括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6.经济地理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以上在总论里面)

7.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亚洲南部。

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种人。(以上在P9)

10.发展中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三种类型。(P11)

11.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12.世界上主要的多边国际关系包括南北关系、南南关系和东西关系。(这个不确定)

13.世界贸易中心分布主要在欧洲和美国。

14.世界商品交易所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15.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16.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包括外汇和黄金市场、证券市场。

17.海上运输占国际贸易运输量的80%,其特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易受天气影响和速度慢,适合于大运量的运输。

18.铁路大陆桥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南美南部大陆桥和非洲南部大陆桥。

19.日本吞吐量1亿以上的港口有神户、千叶和横滨。

20.国际三大航空线是西欧-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线。

21.中国亿吨大港上海、宁波、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22.2009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迪拜、广州、舟山、鹿特丹、青岛

23.按照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东亚和东南亚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

24.亚洲地区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和土耳其。

2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亚洲地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余发展中国家。(不确定的)

25.亚洲分为五个地理区,即东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南亚。

26.韩国的两个最大港口是釜山和仁川。

27.韩国工业的主要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产业、造船工业、(P58)石油化学和能源、纺织服装工业。

28.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有电子产品、船舶、汽车、钢铁、化学

制品、服装和鞋类等。

29.日本前五大港口是神户、千叶、横滨、名古屋和东京。

30.日本四国大岛分别是北海道、九州岛、本州岛和四国岛。

31.泰国的出口加工业主要有纺织、汽车和电子工业等产业。

32.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被称为橡胶和锡的王国。

33.马来西亚的主要出口产品有棕油、橡胶、电子产品和液化天然气。

34.新加坡服务业主要有金融业、旅游业和物流业。

35.东盟最大的能源产销国是印度尼西亚。

36.南亚地区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37.西欧机械制造四个大国是德国、英国、法国和瑞典(P124)

38.瑞典经济的四大支柱是采矿、冶金、林业造纸和电力和机械制造。

39.挪威自然资源的四大优势是石油、水力、森林和渔业资源。

40.北欧地区两个航运大国是挪威和丹麦。

41.中国对欧贸易顺差的两大来源国是英国和荷兰。(P135、P158)

42.北非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是磷酸盐和石油(P179)

二、简答题

1. 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特点.

答:①世界人口增长速率加快②世界各地人口增长很不平衡③全球城市化速度惊人。(P8)

2. 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包括哪11个国家?

答: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

3.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6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包括哪些?

答: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新加坡(最后一个不确定是不是)4.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合资与发展组织、亚太经济合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组织等英文缩写。答:分别是WB(The World Bank)、IMF、WTO、UNCTAD、OECD、APEC、OPEC;附加上海合作组织(SCO)、亚欧会议(ASEM)亚洲开发银行(ADB)、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

5.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答: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的生产和贸易,做出积极的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预期经济相应的份额。P17

6. 世界市场?

答:世界市场是各国之间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场所。P21

7. 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答:世界市场经历了从萌芽时起到迅速发展时期的两个阶段。

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包括18世纪60年代。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地贸易,为世界市场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促进了市场的发展,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从英国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供应世界市场需求的货物二、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其他工业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的资本主义,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把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连接起来,构成了世界各国市场及其在货物流通中产生的经济联系总体,世界市场终于形成。P21

8. 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不包括p23第(七)条)。

答:一、世界市场国家结构变化显著。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三、世界市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四、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五、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所加强。六、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七、世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更为激烈。P22-P23

9. 什么是国际多式联运?

答: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内河运输等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构成一种连贯的过程,来完成国际间的运输。P30

10. 什么是美国微型陆桥?是指国外货物装船运至美国西海岸港口,再铁路运用输至美国落基山以东八个州等内陆地区。

11. 国际大洋航线与近洋航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航行通过一个或属各海区的航线称为近洋航线;贯通一个或数个大洋的航线称为国际大洋航线。、

12. 中国年吞吐量超过1亿的港口有哪些?

答:上海、宁波-舟山、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13. 国际大洋航线有哪些?

答:一、北大西洋航线二、北太平洋航线三、苏伊士运河航线四、巴拿马运河航线五、南非航线六、南美航线七、南太平洋航线八、加勒比海航线。

14.俄罗斯、蒙古是宽轨(1520mm)、朝鲜是标准轨(1435mm)、越南是窄轨(1000mm),中国是标准轨。

15.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地理、资源和人口分布有什么区别?

答:朝鲜半岛北部为盖马高原,东海岸平直,多沙丘,少岛屿,少良港;南海岸与西海岸曲折,多港湾和岛屿。北部山地多,平原少;南部多平原河川。森林资源丰富,朝鲜没有焦炭矿产资源丰富。人口:朝鲜现有2211万,人口分布不均。沿海比内陆多;韩国为4829万,城市人口占73%以上。书上没有具体的,主要内容是这些,看个人根据以上资料自己总结。P51-P57

16.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政府对经济发展采取强有力的干预与控制,全面推行“富国为主,输出第一”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路线线,强力改变经济结构。二、依靠大企业财团。三、大量举借外债。四、国民经济基本素质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五、国家创新能力增强。P57

17.日本战后经济的四个特点。

答:一、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二、基础脆弱,对外依赖严重。三、资本的集中与垄断不断加强。四、经济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五、经济地域分布不平衡。P66 18.日本机械工业(机电产业)的四个支柱产业。

答:一、汽车工业。二、造船工业。三、电子工业。四、机床工业。

19.东盟各国经济可分为哪三类?各类有哪些国家?

答:一、新加坡,新兴工业化国家;文莱,石油输出国,工业化程度很低,主要

靠石油输出,为东南亚首富。二、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四国,为中等收入国家。三、越、老、柬、缅等国,属贫穷国家行列。P77

20.印度尼西亚初级产品出口品种有哪些?

答: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木材产销国:最大的棕油生产国,世界第二大橡胶出口国,世界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东盟“最大的能源产销国:原油、天然气、煤炭、锡等。P92

21.印度的重要工业部门包括哪些?

答:一、能源工业二、钢铁工业。三、机械工业。四、化学工业。五、信息技术产业。六、纺织服装工业。其中,石油、石化、煤炭、电力、水泥和钢铁是印度六大基础工业部门。P104

22.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哪些?

答:计算机软件,纺织服装,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传统的出口商品有棉花、皮革制品、铁矿砂、机械设备、茶、烟、可可等。世界抛光宝石的最大出口国。侨汇居世界之首,对外输出劳务。P106

23.海湾石油输出国的经济贸易特点。

答:一、石油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二、积极发展基础工业、新兴工业,经济趋向多元化、现代化。三、对外贸易占重要地位,有巨额顺差。

四、论述题

1.当代世界市场结构的主要变化有哪些?(p22(一)、(三)条

答:世界市场国家结构变化显著;贸易方式多样化;世界市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2.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跨国公司占全球贸易额的50%以上,跨国公司在一些贸易领域,特别是在农矿初级产品方面垄断了国际贸易;(2)跨国公司的专利数量占全球专利总数的80%,全球90%的技术转让来自于跨国公司;

(3)全球90%以上的国外直接投资(FDI)来自于跨国公司。

3.试述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铁路运输:灵活性和运输速度比水运大,成本比水运高,但运量比公路、航空大得多,成本也比它们低,一般可全日运行,受自然条件影响少。

公路运输:以汽车或拖车为运载工具,具有高度灵活性。以周转速度快,投资少,装运方便为其特点,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水上运输:以船舶为运载工具的水运可分为内河和海上运输两种。水运具有运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等主要优点,多用于运输大宗或笨重的货物。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季节变化的限制均较大,而且匀速较慢。

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但运量小、运价昂贵,适宜于小批量、高时效、贵重的货物运输。

管道运输:是运输工具和运输通道合而为一的一种专门的运输方式。运输量大、成本低、输送快、安全性强,利于环保。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物品或矿砂、煤炭等固体颗粒物。P27

4.试述集装箱运输及其优点.

答: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优点:一、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车船和货物周转。二、运输迅速,实行“门到门”运输。三、保证货运质量,安全可靠,使货物完好无损。四、节省包装用料,降低运输成本。

5.试述国际大洋航线中八个重要海峡的地理位置。

答:一、英吉利海峡。介于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连同东部的多佛尔海峡总长600千米。海峡东窄西宽,西通大西洋,东北通北海。

二、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通南海和安达曼海。

三、龙目海峡。位于印尼的龙目岛和巴厘岛之间,是西太平洋连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四、望加锡海峡。位于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之间。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五、霍尔木兹海峡。在亚洲西南部,是波斯湾出印度洋的咽喉,东连阿曼湾。

六、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沟通印度洋、亚丁湾和红海的重要水道。

七、黑海海峡。又称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西北部,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出大西洋的唯一通道。

八、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通道,被称为“地中海之咽喉”。P36

6.试述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五个特点)。

答:一、国际贸易发展不均衡。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同时推进。

三、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有加剧之势。四、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五、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日益扩大。

7.简述21世纪亚洲经济发展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

答:(1)亚洲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资源丰富

(2)亚洲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贸易增长最快的大洲,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三个国家均在亚洲,其中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3)近几十年来,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不断上升,1990年为15%,2000年为25%,2010年将达到33%,并且未来亚洲经济贸易增长潜力巨大,必将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8.韩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特点?

答:一、根据各个时期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改变其出口商品的结构。二、出口地域集中化趋势明显。三、商品物美价廉。四、是世界重要的劳务输出国。P60 9.中国与东盟贸易商品构成有哪些变化?

答: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如集成电路、手机及其零件,计算机及其部件等)的贸易比重迅速扩大;产业内分工有了明显的进展,当前双边贸易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走向产业内互补性分工;区域产业内分工日益细化,产业内贸易规模必然不断扩大,如电子产业部门交易额和比重均在快速上升。贸易进入更高层次。

10.试述东南亚经济发展的特点。

答:一、经济平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

二、自然资源丰富(新加坡除外)。

三、地区经济具有层次性。四、印支三国经济增长迅猛。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和斐济的苏瓦港是大洋洲的两个重要港口。

2.大洋洲国家新西兰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3.电子、钢铁、汽车、造船、化学工业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

4.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经济体,农业和采矿业产业是其传统支柱产业。

5.从香港出发驶往荷兰鹿特丹最近的航线经过一条运河和4个海峡。

6. 欧洲民族分属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高加索语系,印欧语系可分为拉丁语族、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

7. 在法国轻工业产品中服装、化妆品和食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8.非洲工业主要集中在南非、埃及和阿尔及利亚。P173

9、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和爱丁堡是英国的硅谷。

10.阿根廷气候具有多样性,具有热带气候、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11、美国、西班牙和法国是世界三大旅游国。

12.德国化学工业由巴斯夫、拜耳和赫希斯特等企业集团控制。

13、北欧瑞典、挪威和丹麦语言属于印欧语系。

14、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15、西非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乍得湖以西,几内亚湾以北。

16.中国与俄罗斯铁路运输中方的出境口岸是满洲里和绥芬河。

17.澳大利亚城市悉尼是亚太地区主要金融中心之一。(P242)

18.爪哇岛是印尼经济、政治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19.日本年吞吐量1亿吨以上的港口有千叶、横滨和神户。

20.海湾地区石油储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

10.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

11.世界上最大的鱼产品出口国是北美的加拿大。

12.曼德海峡位于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之间。

13.印度号称世界第二大IT大国,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

14.世界三大债券市场是美国债券市场、欧洲债券市场和日本债券市场。P25

1.法国矿产资源丰富,铁、铝土和铀的储量居西欧首位。

2.北非地区主要矿产资源为石油和磷酸盐。

1.在国际政治与经济贸易关系中,有三个重要的关系,即南北关系、东西关系和南南关系关系。

2.法国三面临海,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港口大多集中在河口及附近。P141

2.钢铁、汽车、机械、电子电气和化工是德国工业五大支柱。

2.对当今世界经济贸易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和世界贸易组织( WTO )。

3.鲁尔区是德国最大重型机械基地。

3.德国的主要港口有汉堡和不来梅等。

3.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森林和水利资源居世界前列。

4.非洲的两大产油国是尼日利亚和利比亚。P173

3.自由经济区的主要类型包括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出口加工区和科技园区。

5.南美洲两个主要产铜国是秘鲁和智利。

5.新西兰的主要港口有奥克兰、惠灵顿和克赖斯特切奇。

4.目前广泛使用的大陆桥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和北美大陆桥。P32 7.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运输中方的出境口岸是阿拉山口。

7.中国与蒙古铁路运输中方的出境口岸是二连浩特。

8.中国与越南铁路运输中方的出境口岸是凭祥和山腰。P34

9.黑海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海峡三部分。

9.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与非洲西北角之间。

9.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10.名列世界前四位的国际大洋航线是北大西洋航线、北太平洋航线、苏伊士运河航线和巴拿马运河航线。

10.名列世界前三位的国际航空线是西欧—北美航空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空线。

10.中国四大主要港口是上海、大连、广州和香港。

10.世界千吨以上大港口主要集中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11.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的发源地。

11.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P108

11.亚洲是三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的所在洲。

11.亚洲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日本,第二层次是中国内地,“四小龙”和以色列等,第三层次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12.韩国主要贸易港口有釜山、仁川、蔚山和群山。P61

12.在日本机械电子工业中,以汽车、造船和机床最发达。P68

12.畜牧业、水稻和蔬菜是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P69

13.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海运是日本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3.民族、宗教和种姓严重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P102

14.海湾地区石油储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

14.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

黑海和里海。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

14.英国的优良港口主要集中在苏格兰和威尔士海岸。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贸易中心是美国于1947年在(c )建成的。

A. 纽约;

B.芝加哥;

C.新奥尔良;

D. 巴尔的摩

2. 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是( B )。

A. 墨西哥城;

B.圣保罗;

C.里约热内卢;

D.布宜诺斯艾利斯

3.西亚是( ACD )等宗教的发源地。

A.基督教;

B.佛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4.世界千吨以上大港口主要集中在( ABC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5.马六甲海峡位于( C )之间

A.马来半岛与南中国海;

B.南中国海与苏门答腊群岛

C.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群岛;苏门答腊群岛与安达曼海

6. 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BCD )。

A. 对外依赖严重;

B. 资本集中与垄断;

C.经济结构不断变化;

D.经济地域分布不均衡

7.埃及的主要港口有(ABC )。

A. 亚历山大港;

B.塞得港;

C.苏伊士港;

D.阿比让港

8.意大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轻工产品是( ABC )

A纺织面料;B.服装;C.鞋类;D.化妆品

9.在西非地区,几内亚的( A )资源产品出口最多。

A铝土矿;B.铁矿;C.金刚石;D.石油

10.韩国的支柱产业是( ABCD )

A.电子;

B.钢铁;B.汽车

C.造船、纺织

11.南美洲主要产铜国是( BD )

A巴西;B.秘鲁;C.阿根廷;D.智利

12.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21年建于( C )。

A.巴黎;

B.纽约;

C.柏林;B.布鲁塞尔

13.以下港口( AD )是英国的重要港口。

A.利物浦;

B.马赛;

C.热窝那;

D.普利茅斯

14.加拿大的主要港口有( ABCD )

A多伦多;B.魁北克;C.温哥华;D.蒙特利尔

1.号称世界“粮仓肉库”的拉美国家是( C )。 A.巴西;B.墨西哥;C.阿根廷;

D.秘鲁

2.世界上海运最繁忙的三个海峡是(D )

A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黑海海峡 B.曼德海峡、龙目海峡、直布罗陀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望加锡海峡、圣劳伦斯水道 D. 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4.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濒临( ABCD )。

A.红海;

B.地中海;

C.黑海;

D.里海

5.英国的硅谷是( AD )

A格拉斯哥;B.伦敦;C.曼切斯特;D.爱丁堡

6.美国的主要商品交易中心有( ACD ) A纽约;B.旧金山;C.芝加哥;D.新奥尔良

7.划在关境以外,允许外国商品免税进口的特殊区域有( A B )。

A自由港;B.保税区;C.科技工业园区;D.出口加工区

8. 在法国轻工业产品中(ACD )具有国际竞争力。 A化妆品;B.玩具;C.食品;D.服装

9.英语属于(A )

A. 日耳曼语

B. 拉丁语

C. 斯拉夫语

D.乌拉尔语

10. ( AB )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A新西兰;B澳大利亚;C阿根廷;D加拿大

11.南非共和国矿产资源丰富,( BCD )等储量位列世界第一。

A石油;B.黄金;C.铂系金属;D.铀

12.法国能源工业的特点是( C )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

A石油;B.水力发电;C.核电;D.煤炭

13. 韩国的主要港口是(AB )。

A釜山;B仁川;C川崎;D首尔

14.( ABC )是德国三大汽车公司;

A.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B.大众汽车公司;

C.巴伐利亚汽车公司;

D.宝马汽车公司

2.德国化学工业由( ABC )等企业集团控制。

A巴斯夫;B.拜耳;C.赫希斯特;D.西门子

2.世界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 )

A. 世界市场国家构成的变化;

B. 世界市场货物构成的变化;

C.世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D.旅游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3.国际贸易运输方式按照运量大、成本低顺序排位,应该选择( A )

A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B.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C.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意大利

5.从香港出发驶往荷兰鹿特丹最近的航线顺序通过(A )。

A. 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B. 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C. 台湾海峡、巴拿马运河、北大西洋、英吉利海峡

D. 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英吉利海峡

6.金砖四国是指(B )

A.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中国

B. 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

C. 墨西哥、巴西、中国、印尼

D. 中国、墨西哥、俄罗斯、印尼

7.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BCD )。

A. 政府干预;

B. 大企业财团主导;

C. 引进外资;

D. 重新能力增强 7.韩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ABCD )。

A. 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 钢铁工业;

D.造船工业 7.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有( A BCD )。

A.能源工业;B机械电子工业;C钢铁工业;D化学工业

8.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BCD )。

B. 对外依赖严重;B. 资本集中与垄断;

C.经济结构不断变化;

D.经济地域分布不均衡

8.日本吞吐量一亿吨以上的港口是( A)。

A神户、千叶、横滨、名古屋;B神户、大阪、东京; C东京、大阪、神户、川崎;D横滨、大阪、川崎

8.拉丁美洲主要经济大国是( ABC )

A墨西哥;B.巴西;C.阿根廷;D.瑙鲁

9.美国的主要大城市有( ABC )

A纽约;B.洛杉矶;C.芝加哥;D.华盛顿

10.法语属于( B )

A. 日耳曼语

B. 拉丁语

C. 斯拉夫语

D.乌拉尔语

10.日耳曼语包括( AB )

A英语;B德语;C法语;D意大利语

10.北欧瑞典、挪威和丹麦语言属于(A )

A.日耳曼语 B.拉丁语 C.斯拉夫语 D.乌拉尔语

10.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 ABCD )有疑问P133

A外汇和黄金交易市场;B股票交易市场;C保险市场;D信贷市场

三、简答题(共 6 小题,共 36 分)

2.北欧瑞典、挪威和丹麦三国人经商习俗和文化有何不同?

答:挪威人先思考,接着瑞典人加以制造,然后,丹麦人负责推销。挪威人着重理论,善于理出体系,并富于创造性,瑞典人善于应用,精于产业化,丹麦人在商业方面高人一筹。

瑞典人老实、安静、遵纪守法,做生意严谨,通常无需第三方介绍或推荐,会采取主动自荐,但只有面对面详谈,才可以做成大生意。挪威人性格内向,但并不孤僻,以好客著称,偏爱红色、褐色。生意场上不注意关系导向,中间人作用微小,具有语言天赋,在谈判上用先高后低的谈判策略。丹麦人注重仪表,讲究着装,一般不排外,没有种族歧视和民族矛盾,天性乐观,善于结交异国朋友,

喜欢以鲜花为礼物用3朵、4朵康乃馨代表感谢的意思。白色的花除了葬礼、结婚典礼时新娘和接受洗礼时使用外,其他时候均被视为禁忌。给客人要送黄色的花,给出门旅游的人送红色的花。P122

3. 非洲自然地理有何特点?

答:非洲大陆像个倒置的三角形,北宽南窄。非洲海岸线平直少曲折,海湾岛屿和半岛都不多,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整个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中部有非洲最大的刚果盆地,北部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气候呈明显的南北对称分布,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有“热带大陆”之称,南部和北部的季节相反,北部气温高于南部,干旱少雨。非洲的降水量一般由赤道地区向南北逐渐减少。气候呈明显的有规律的带状分布。P169

4.南美洲国家经济贸易有何特点?

答:一、单一结构经济依然明显,经济依附美国突出。二、国有化运动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三、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四、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脆弱性依然很大。对外贸易相继实行自由化,全面开放资本市场,经济向外向发展。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很大。P220

5.澳大利亚与法国农产品出口有何区别? 答:法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高,良种化也是法国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农产品价格高,2/3以上销往欧盟各国。农场规模不大主要是家庭农场。畜牧业与种植业并举,经济作物和园艺业作物都较发达。葡萄花卉、新鲜蔬菜都大量出口,大麦、奶油、葡萄酒出口均居世界首位。

澳大利亚畜牧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3/5,主要是养羊业和养牛业世界最大

国际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运往西非,租用了外国商船,沥青包装则采用5层牛皮纸袋。当商船沿印度洋穿过亚丁湾、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后,沥青逐渐融化。红海位于干燥炎热的亚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周围是干旱的荒漠,没有大河流入,主要靠从曼德海峡流经印度洋的海水补给,因此,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很高,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可达32℃ ,含盐度一般都在4%以上,是世界上水温和含盐量最高的内海之一。由于红海气温高,沥青开始融化,并透过纸袋粘在货仓地板上。该商船顺序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大西洋后,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地板上的沥青又凝固起来。结果到目的港后,卸货十分困难,清理打扫船舱更困难,最后结算,卖沥青赚来的外汇用于洗舱费还不够。 问题:为什么我国公司会得不偿失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将如何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如果由你来运输沥青到西非,你将如何安排 要点解答: 显然,我国公司在安排此单运输时,忽略了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对贸易运输和商品质量的影响。所以损失是必然的。 气候变化会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例如,商品输往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或地区,储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冻;而易腐烂、霉变的商品在输往气温高、降水多的国家时,则要注意防腐、防霉和防雨。 其实,此单运输中有三个关键要素要统筹考虑:气候变化、商品质量特性及包装、运输工具。考虑的沥青的质量特性,如果是在冬季运输,自然不会有问题;如果是在夏季运输,从我国通过传统海运运

往西非,那么就要首先设计好包装,最好使用桶装,而不应是纸袋包装;如果包装无法改变,就要选择好路线与运输工具,最好通过陆运运往西欧或南欧,再转海运运往西非。 第六章世界石油及大宗农矿原料贸易地理 【案例讨论要点解答】 我国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同时在立足粮食自给的基础上,也多了一种通过贸易方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备选政策方案。那么,国际市场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的空间有多大,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大致上是2亿吨或者更少些,这个数量基本上只是为了满足具有购买力的那些粮食进口国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世界的缺粮或饥饿问题。因为农场主明白:世界市场上粮价不景气的时候,多生产粮食是不合算的。换言之,现有粮食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有一个供给充裕的国际市场条件,因为世界粮食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贸易优势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不足的矛盾及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足人数多等方面。 世界粮食供应依靠少数发达国家是粮食安全的“巨大隐忧”。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的地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粮食出口量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过大的比重,会由于这些国家粮食生产、储备状况及有关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安全。70年代初的世界性粮食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世界粮食储备量下降到了不安全的边缘;由于美国粮食受灾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粮食市场急剧恶化,造成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问题:我国应如何改革和完善现存的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及策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国际贸易地理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奴隶制社会西方的贸易中心首先是腓尼基、迦太基然后是古罗马和古希腊,在东方则是殷商王朝。 2封建社会的贸易中心,在南欧是意大利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在东方贝卩是长安。 3.西方人的四次地理大发现包括迪亚士的好望角探险之旅,达伽马的印度之 行(新航路发现),哥伦布的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自然地理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文等。 5.人文地理包括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6.经济地理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以上在总论里面) 7.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亚洲南部。 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种人。(以上在P9) 10.发展中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新型工业化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三种类型。(P11) 11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12世界上主要的多边国际关系包括南北关系、南南关系和东西关系。(这个 不确定) 13世界贸易中心分布主要在欧洲和美国。 14世界商品交易所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

15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包括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 16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包括外汇和黄金市场、证券市场17海上运输占国际贸易运输量的80%,其特点是运量大、运价低、易受天气影响和速度慢,适合于大运量的运输。 18铁路大陆桥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陆桥、新欧亚大陆桥、北美大陆桥、南美南咅E 大陆桥和非洲南部大陆桥。 19.日本吞吐量1亿以上的港口有神户、千叶和横滨。 20国际三大航空线是西欧-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和远东-北美的北太平洋航线。 21. 中国亿吨大港上海、宁波、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22.2009年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釜山、迪拜、广州、舟山、鹿特丹、青岛 23.按照产业结构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东亚和东南亚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 24亚洲地区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和土耳其。 2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亚洲地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发达国家和地 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余发展中国家。(不确定的) 25亚洲分为五个地理区,即东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和南亚。 26^韩国的两个最大港口是釜山和仁川。 27韩国工业的主要产业包括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产业、造船工业、 (P58)石油化学和能源、纺织服装工业。 28韩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有电子产品、船舶、汽车、钢铁、化学 制品、服装和鞋类等。

最新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讲课讲稿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 一、国际关联 南北关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主要体现在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 的关联)原料亚非拉,工业欧美日。南北关联存在的问题: 1.南方对北方的严重依附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2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重严重阻碍他们的经济发展。3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更加严重。(原因:苏联解体,战争,人权问题) 4.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 5.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东西关联:原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关联,现在主要指东西方发达国家或 大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性质的关联。主要指五级关联:欧盟、中美日俄。A贸易战B投资战C 科技战 南南关联(从属的关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 展的一种新型的关联方向。(丰富资源,取长补短)主要体现在贸易合作、资金合作、技术 合作。1.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他们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2.有些有先进的技术的可以给别人借 鉴3.发展中国家资源互用,推动经济发展 二、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经济合作和发展组 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石油输出 国组织的概念及基本情况:(划线的为世界性的,未划为区域性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于1945.1 2.27,总部华盛顿.。宗旨:促进国际贸易 的扩大与平和发展,稳定国际汇总,避免各国之间的货币贬值竞争,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 汇管制及通过外汇管制来调整各成员国收支的暂时失衡。 2.世界银行集团(TWBG):(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 的作用。)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开始运行,凡 是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世界银行集团目前除世界银 行外其它五个机构是: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1945年年成立2世界金融公司(IFC),1956年成立 3国际开发协会(IDA),1960年成立 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1988年成立 5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1966年成立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国贸地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地理试题 一、填空题:15分(15×1) 1.古代最早国际贸易中心地区位于__________沿岸。 2.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经济高速发展,引起全世界关注,而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世界上被第一个命名的自由港是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自由港。 4.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进口国。 5.海上运输是以船舶为工具,以__________为基地,以__________为行船载体来进行的。 6.__________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7.__________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 二、判断题:10分(10×1,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国际经济贸易地理就是研究世界上各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因素只有地理位置。() 3.集装箱运输是世界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指将一定数量的多件货物装入一定规格的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营运方式。() 4.欧盟,是目前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最有成效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其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 5.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广义为太平洋亚洲及大洋洲,狭义为太平洋沿岸国家。() 6.大陆桥运输就是利用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桥梁,把大陆两端的海洋连接起来的联合运输方式。海—陆—海。大陆桥就是陆起着桥作用。()7.二战后,日本大力提倡贸易自由化,提高关税,加强非关税壁垒,为其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宽松的市场。() 8.俄罗斯欧洲部分自然条件虽然优越,但从工业接近资源地的原则出发,俄罗斯今后工作布局应向西移。() 9.巴西是南美洲第一经济大国,有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居南美洲之首。() 10.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产奶国,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三、不定项选择题:30分(10×3,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A.原始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2.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有() A.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图表法 C.计算机方法D.数理方法 3.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有()

国际贸易地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贸易地理》考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按照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将世界上所有国家划分为、 和三种类型。我国属于的类型。 2.目前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 、、、、、和。3.生产和贸易之间的关系是、和。 4.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是年由国在其港口城市建立的。 5.有些国家如和实行的是保税区制度。 6.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园是于年由创立,目前称之为。 7.世界上设立经济特区最多的国家是。 8.运输工具为船舶的是运输。根据运输通道的不同可划分为和。9.运输工具为汽车或拖车的是运输。 10.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海区来看主要集中于两岸,其次是。11.英吉利海峡位于和之间。 12.在英国伦敦有一批货物,需要用轮船运送到美国纽约,应该走 航线?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6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是:()A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B新加坡、日本、香港、韩国 C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 2.在三大产业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A.建筑业 B。畜牧业 C。旅游业 D。钢铁业 3.在三大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旅游业钢铁业 4.下列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美国、韩国 B。日本、意大利 C。巴西、中国 D。英国、巴西 5.中国没有加入以下哪个组织:() A 。UNCTAD B 。七十七国集团C。IMF D。IBRD 6.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由哪个国家建的。()A.意大利B。德国C。墨西哥D。美国 7.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边境贸易区是由哪个国家建的。()A.意大利B。德国C。墨西哥D。爱尔兰 8.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是由哪个国家建的。()A.意大利B。德国C。爱尔兰D。美国 9.世界上最早的综合型经济特区是由哪个国家建的。()A.意大利B。德国C。墨西哥D。巴西 10.机动灵活,简捷方便,应急性强,投资少,收效快,运载量小的运输方式是:()A.水上运输B.管道运输C.公路运输D.航空运输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学习大

课程教学大纲二O一O年九月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1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1、2课程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国际贸易与各国地理分布之间的联系,能够了解影响商品生产与市场变化的诸多要素。初步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贸易区分布及主要贸易国的贸易状况,了解自然资源、经济部门结构、世界港口分布、现代贸易交通运输方式等要素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根本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市场的分布情况由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对外贸易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教学中作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 二、课程的内容及要求 2、1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 1、了解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2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1、掌握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种类,掌握这两类要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2、掌握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学会甄别和分析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 2、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1、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了解产业革命前区域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熟悉并领会世界 2、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地理大发现与第一、第二次产业革命对该行程过程的作用与影响,能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障碍。 3、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 2、4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1、区域贸易经济贸易集团概论,重点掌握区域经济贸易集团的定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世界三大主要区域贸易集团,了解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以及组织内主要国家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领会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

(完整版)国际贸易地理习题带答案

实用国际贸易地理复习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地理是一门介于(国际贸易)与(地理)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地理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的结果、 5、2007年中国大陆主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以及俄罗斯。 6、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世界各国中人口超过1亿的有10个国家,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8、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9、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法美系)和(大陆法系),(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10、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可以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程度)四个方面划分国家类型。 11、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中国)。 1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13、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4、国际经贸组织按照成员国范围分为(全球性经贸组织)、(大西洋沿岸经贸组织)。 15、(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16、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其储量分布及其不平衡,且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和(欧亚大陆)、(亚洲太平洋地区)、(北美洲)的煤炭储量较为集中,非洲、中南美洲、中东的储量很少。 17、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时间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以上;三是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到罗马尼亚。 18、大米的出口国集中地高,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美国、印度、乌拉圭、阿根廷、中国、巴基斯坦等国;进口国相对比较分散。(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其香米闻名于世。 19、俄罗斯、巴西、加拿大三国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进60%,主要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智力、俄罗斯、利比里亚、秘鲁等。(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3,其次是西欧和美国。 20、美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亚太地区)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它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出口市场。(西欧地区)是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21、服务贸易通常被分为(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大类别。

国际贸易地理简答题

一 1、简要说说影响国际贸易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海陆分布、地形;气候条件;水环境;地理位置 2、简要说明西亚地区石油储备、生产有何特点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其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所产石油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这一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939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二(一说为二分之一)。沙特阿拉伯藏量最大,已探明储量35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伊拉克探明可采石油储量156亿吨,超过美国、独联体和欧洲的总和,占世界第二位。 可以大概地说,储量占世界一半,产量占四分之一 3、简要介绍铁矿石的生产分布及主要进出口国 ●世界铁矿资源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美国、加 拿大、南非等国。 ●2004年世界铁矿石总产量为14.3亿t,较2003年增长15%。从分布看,亚洲4.35 亿t,南美3.15亿t,大洋洲2.32亿t,欧洲2.46亿t,北美0.98亿t,非洲0.56亿t。 ●铁矿石产量最大的四个国家依次为:中国3.1亿t、巴西2.8亿t、澳大利亚2.3亿 t、印度1.2亿t,其总和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的67%。 ●进口最多的地区集中在亚洲和欧盟15国。中国和日本两国进口铁矿石总量为3.43亿 t,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52.5%。 ●出口:世界铁矿石出口地区主要是年世界铁矿石产量将达15亿t。 4、日本、德国、美国主要进出口商品及贸易伙伴国。 日本主要出口商品:车辆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主要进口商品:燃料、矿物原料及部分工业制成品。主要贸易国: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及德国。 德国主要出口商品为:机械产品、汽车、化工产品、电子电器等。进口商品:化工产品、电子电器、汽车、燃料、粮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欧盟国家、美国、中国、俄罗斯。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化工产品、机械、汽车、飞机、电子信息设备、武器、食品、药品、饮料等。主要进口商品是:食品服装、电子器材、机械、钢材、纺织品、石油、天然橡胶以及锡、铬等金属。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西欧等。 5、简要分析美国“硅谷”高速发展的原因 A.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背*海岸山脉,面金山湾。) B、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智力和科技发达。(有斯坦福大学等) D.便捷的交通,临近旧金山航空港,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E.稳定的军事订货量。(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其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的40%。) 二、 1、论述外向型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 ◆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利用外资,可以抽出更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从 而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争夺资金的矛盾

国际贸易地理(未完全版)

第一章 一、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 第二章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理解)资源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矿产资源、燃料资源等方面反映出来。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家类型、人口民族、宗教风俗、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均属人文地理环境范畴,它们对国际贸易活动均有不同的影响。(理解) 科学技术是一种“创造性毁灭力量”,它的发展既能使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对传统产业和产品又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其在国际间的经贸活动中的作用有日益增大趋势。 第三章 在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区域贸易中心,即位于比利时西南部的佛兰德尔、德国北部的汉萨同盟地区和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 地理大发现主要是指以下事件:一是1487-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 二是葡萄牙贵族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于1497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到达印度。这两次航行历史上人们称为“发现新航路”。 三是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年奉西班牙国王派遣率船队西行,横渡大西洋,最终到达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海地岛、古巴岛。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地方,历史上称为“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于1519-1522年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主要原因: 1、商人们渴望开拓海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财富; 2、西欧与远东的贸易危机; 3、航海技术的成熟。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与意义: 1、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之间彼此隔绝、独立发展的状态,扩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使得世界地图的轮廓基本形成。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刻与提高。 2、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大量物质财富与劳动力。 3、新旧大陆之间商品、劳务等相互流通,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相互流动,由于地理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出现了许多新物种。 第一次产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2)生产部门的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3)国际经贸联系扩大,地域分工开始形成。 (4)产业革命后,地中海沿岸由于交通优势的丧失,逐渐大大了欧亚贸易中心的地位,而处于大西洋沿岸的西、葡、英、法、荷、比等围.成为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

国际贸易地理期末总结

国际贸易地理期末总结 大一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国际贸易地里这门课程,让我系统的了解了国际贸易与地理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我以后的路铺下了坚厚稳固的路基。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独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无论是从产业部门还是从收入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等不同层面来看,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因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而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各国经济间最为牢固的纽带。而各国之间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各国贸易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地理这本书大概可分为两个方向: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结构和区域间差异;②以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产销联系为对象,研究如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及尖端技术、高加工度商品的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形成的空间流动。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对世界航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和保税仓库区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产生的条件、类型及布局,亦为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内容。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大致可分为两部分(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学期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很生动,课堂气氛感觉也很好,我们也会努力学好这门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课程,以加强我们今后的竞争力量。

苏伊士航线

国际贸易地理 苏伊士 运河及航线 班级:国贸141601 姓名:赵悦 学号:201416030136

一概况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苏伊士运河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岛变成非洲大陆,埃及横跨亚非,西南亚、东北非以及南欧的贸易更繁忙。 当地时间(2015年)7月29日,新苏伊士运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已于(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 1.地理区位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从地形上说,苏伊士的地形并不相同,有3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尤其在北部)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 2.明渠路线 苏伊士运河是条无闸明渠,其全线基本为直,却也有8个主要弯道。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四个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提姆萨赫湖(LakeTimsah)、大苦湖(GreatBitterLake)、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两端分别连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红海边的苏伊士城。 3.河道里程 总长:190.25千米。从航路浮标至塞得港灯塔:19.5千米;从等候区域到南入口:8.5千米;从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亚:78.5千米;从伊斯美利亚到陶菲克港:83.75千米;提速区的长度:78.00千米。

国际贸易地理

1、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苏伊士运河:是位于非洲东北部亚非两洲交界处,沟通红河和地中海,是亚非欧三洲往来海上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延伸,西北宽约370公里,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大陆桥运输: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海—路—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 集装箱:又称货柜货箱,是具有一定强度和强度,专供周转使用,并用机械装卸和专门车辆运送的大型箱形容器。 北美五大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不但为美加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而且多急流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明治维新:明治天皇主政后,为了改变日本经济落后和避免日本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大力开展自上而下的维新改革 汉江奇迹:韩国政府实行出口导向型开发经济战略,用20年时间把韩国建成中上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称汉江奇迹。 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自身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 地理大发现: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欧洲航海家开启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统称。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美国和德国,是从冶金技术开始的,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和内燃机的发明,利用和新炼钢技术的产生。 绿色农业: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品的生产体系。 石油输出组织: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维护石油收入而成立的国际性组织。 美加工业带:是世界生产最为集中,最为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加相邻的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沿岸。 二、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 第一次与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在美国形成的工业集中区分布在(C)。 A.墨西哥湾沿岸 B.太平洋沿岸 C.五大湖区及大西洋沿岸北部 D.美国中西部 2.亚太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而位于南半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是(D)。 A.新西兰 B.印尼 C.斐济 D.澳大利亚 3.以下盛产水稻的国家是(C)。 A.美国 B.法国 C.印度尼西亚 D.澳大利亚 4.我国近洋航线和远洋航线的分界点是(D)。 A.香港 B.新加坡 C.科伦坡 D.亚丁 5.亚太各国间建立的非紧密性区域经济贸易集团是(D)。 A.东盟 B.美加墨自由贸易区 C.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沿岸自由贸易协定 D.亚太经合组织

国际贸易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1.世界人口增长的三个特点. 答:①世界人口增长速率加快②世界各地人口增长很不平衡③全球城市化速度惊人。(P8) 2.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包括哪11个国家?答:中国、印度、美国、印尼、 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和墨西哥。 3.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6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包括哪些?答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新加坡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答: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的生产和贸易,做出积极的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预期经济相应的份额。P17 5.世界市场?答:世界市场是各国之间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场所。P21 6.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答:世界市场经历了从萌芽时起到迅速发展时期的两个阶段。 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包括18世纪60年代。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地贸易,为世界市场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促进了市场的发展,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从英国的产业革命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供应世界市场需求的货物二、从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其他工业化国家。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的资本主义,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把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连接起来,构成了世界各国市场及其在货物流通中产生的经济联系总体,世界市场终于形成。P21 7.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不包括p23第(七)条)。 答:一、世界市场国家结构变化显著。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三、世界市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四、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五、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所加强。六、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七、世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更为激烈。P22-P23 8.什么是国际多式联运?答: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内河运输等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构成一种连贯的过程,来完成国际间的运输。 9.什么是美国微型陆桥?是指国外货物装船运至美国西海岸港口,再铁路运用输至美国落基山以东八个州等内陆地区。 10.国际大洋航线与近洋航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航行通过一个或属各海区的航线称为近洋航线;贯通一个或数个大洋的航线称为国际大洋航线。、 11.中国年吞吐量超过1亿的港口有哪些?答:上海、宁波-舟山、广州、天津、深圳、青岛、秦皇岛、大连、南京、苏州、日照和南通。 12. 国际大洋航线有哪些?答:一、北大西洋航线二、北太平洋航线三、苏伊士运河航线四、巴拿马运河航线五、南非航线六、南美航线七、南太平洋航线八、加勒比海航线。 13.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地理、资源和人口分布有什么区别?答:朝鲜半岛北部为盖马高原,东海岸平直,多沙丘,少岛屿,少良港;南海岸与西海岸曲折,

国际贸易地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 国际贸易学 )与( 地理学 )之 间的边缘学科。 2. 地理环境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 )、( 人文地理环境 )与经济地理环境。 3. 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 )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 国际贸易学 )和( 地理学 )性质的边缘科学。【与书上不同,书上的是: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 5. 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有(欧盟)、(美国)、(日本)、 ( 东盟 )、(中国香港 )、( 韩国 )、( 中国台湾 )、( 澳大 GAGGAGAGGAFFFFAFAF

利亚)、( 印度 )以及俄罗斯。 二、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2007年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 C )。 A. 欧盟 B. 澳大利亚 C. 新西兰 D. 韩国 2. ( D )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 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 B 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 C. 定性与定量 D.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3. 地理大发现是在( D )。 A. 12-13世纪 B. 13-14世纪 C. 14-15世纪 D. 15-16世纪 4.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有某 GAGGAGAGGAFFFFAFAF

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称为( C )。 A. 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B. 综合分析法 C. 对比法 D. 案例分析与理论归纳相结合 5. 国际贸易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与很多学科具有密切关系,以下哪个学科与国际贸易地理学科关系不紧密。( D ) A. 地理学 B. 经济学 C. 商品学 D. 艺术学 三、判断题 1. 国际贸易侧重从经济角度去研究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和商品流通领域中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与国际贸易地理在许多方面互相渗透、互为作用,形成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是十分明显的。 (√ ) 2.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宗教、历 GAGGAGAGGAFFFFAFAF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国际贸易地理》是高职高专类院校英语营销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职业技能课程。在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本课程集国际贸易地理基础知识、港口航线、主要国家地理概况于一体,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国际贸易地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外经贸行业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市场的特点及商品结构与主要国家的风俗等的相关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商务英语; 2、在修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 3、后续课程:进口业务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业务综合实训。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应用、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本技能、突出应用”。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外贸跟单、外贸制单、外贸业务三个职业岗位进

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外经贸行业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按照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以工作内容为主线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情景显现、仿真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主题讨论法、头脑风暴、搭档拼图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主要应用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国家的业务员来模拟实际商务洽谈过程以便学习各国的风俗礼仪。可以利用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来完成情景模拟练习。 案例分析法:地理位置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主题讨论法:不定期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搭档拼图法: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先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两人互相教授对方所学的内容。通过搭档拼图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并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国际海运的主要航线、港口和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货流等基础知识;具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经济结构、主要工农业部门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市场的特点、商品结构、人文风俗等的能力。调动提高学生学习外贸地理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一)知识目标 能够指出国际贸易货物的主要海运航线、空运航线和铁路线;

最新国际贸易地理练习题

国际贸易地理练习题

国际贸易地理练习题(总论)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地理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 3、国际贸易学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反过来贸易发展也会影响一国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的变化。 4、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介于国际贸易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是一门兼有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性质的边缘科学。 5、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世界各国中人口1亿以上有10个国家,它们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7、世界主要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8、解决国际商事的法律主要有英法美系和大陆法系,英法美系以判例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作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9、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能力越大,消费能力越强。可以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国家类型四方面反映。 10、四大文明古国指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中国。 11、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贸易地理格局是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12、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经济贸易中心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3、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14、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很广,但其储量分布极不平衡,且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和欧亚大陆、亚洲太平洋地区、北美洲的煤炭储量较为集中,非洲、中南美洲、中东的储量很少。 15、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世界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6以上;三是欧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国,经意大利、南斯拉夫、到罗马尼亚。 16、大米的出口国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美国、印度、乌拉圭、阿根廷、中国、巴基斯坦等国;进口国相对比较分散。泰国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其香米闻名于世。 17、俄罗斯、巴西、加拿大3国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60%,主要出口国有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智利、俄罗斯、利比里亚、秘鲁等。日 本是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约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3,其次是西欧、美国。 18、美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亚太地区电子信息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等,它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出口市场。 19、在奴隶制社会西方的贸易中心首先是腓尼基、迦太基然后是古罗马和 古希腊, 在东方则是殷商王朝。 20、封建社会的贸易中心,在南欧是意大利诸城市,北欧是汉萨同盟诸城市,在东方则是长安。 21、西方人的四次地理大发现包括迪亚士的好望角探险之旅,达伽马的印度之行(新航路发现),哥伦布的新大陆的发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22、自然地理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