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808政治学综合考研精品资料之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考研复习笔记

目录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考研核心笔记 (3)

导论 (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3)

考研核心笔记 (3)

第1章商代、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9)

考研核心笔记 (9)

第2章儒家的政治思想 (1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12)

考研核心笔记 (12)

第3章道家的政治思想 (1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15)

考研核心笔记 (15)

第4章墨家的政治思想 (1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17)

考研核心笔记 (17)

第5章法家的政治思想 (1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18)

考研核心笔记 (18)

第6章秦汉隋唐著名帝王的政治思想 (2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21)

考研核心笔记 (21)

第7章汉唐道家的政治思想 (2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25)

考研核心笔记 (25)

第8章汉唐儒家的政治思想 (2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29)

考研核心笔记 (29)

第9章宋代的功利政治思想 (3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37)

考研核心笔记 (37)

第10章宋明理学的政治思想 (4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41)

考研核心笔记 (41)

第11章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政治思想 (4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44)

考研核心笔记 (44)

第12章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4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47)

考研核心笔记 (47)

第13章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5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55)

考研核心笔记 (55)

第14章洋务派的政治思想 (6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60)

考研核心笔记 (60)

第15章戊戌维新时期的政治思想 (6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64)

考研核心笔记 (64)

第16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6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69)

考研核心笔记 (69)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考研核心笔记

导论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考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给药的基本知识

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①关于政治哲学问题

就中国先秦的政治思想理论看,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浑然为一体。

天人合一是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其政治思想系统。在《大学》中作了精辟论述。

②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

社会模式思想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思想,虽有密切的关系,但范围不同,两者不是一回事。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理论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设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就先秦情况看,这一类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许多有关的思想和设计别开生面,耐人寻味。孔子的“有道”之世的模式,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至德之世”、“无何有之乡”的幻境,孟子的王道世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境界,荀子的“王制”社会,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不分君臣的美境,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等等,都属于理想国范围内的课题。研究和分析社会模式思想和理论,应该是政治思想史重要内容之一。

③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国家和法与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我们从先秦政治思想中不难发现,一些人在国家组织体系和法律规定上并没有什么原则区分,但在治国方略和具体政策上却有明显的不同,甚至形成水火之势。

④伦理道德问题

不过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有些派别把伦理道德政治化,这一点在儒家那里表现得十分突出。关于政治实施理论以及政治权术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内容。进行政治决策以及如何把政策、政治规定和各种行政措施付诸实现,这是政治思想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比如关于进谏、纳谏、庭议、兼听、独断、考课、监察等等,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2)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化模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乃以人文化成天下。文化整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

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模式: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群体和谐,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①人际和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