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试卷(新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试卷(新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试卷(新版)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试卷

按照2019年最新审定改版教材编写

试卷说明:

本套试卷是按照2019年审定最新版教材编写,试卷内容

详细考点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也可以随意编辑。本套试卷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试卷目录: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2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1套)

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2套)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比一比,再组词。(10分)

侠()峭()烘()烤()巷()

狭()俏()洪()拷()港()

峡()削()拱()铐()卷()

陕()悄()供()栲()倦()

二、近义词辨析。(8分)

平静清静宁静幽静雅静文静冷静寂静僻静恬静安静

()的早晨()的夜晚()的房间()的头脑

()的语气()的脸上()的教室()的山林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树冠(guān guàn)瀑河(pù bào)厌恶(è wù)唱和(hè hé)

散布(sàn sǎn)传奇(chuán huàn)戏曲(qǔ qū)音乐(lè yuè)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20分)

德()望()()()乐道()气长舒()()大物

()璞归真难以言()()地而起随心所()

力不()心()()玉立不()一格为所()为

()味()长别有()()行色()()悠悠()()

1、在这些词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找一对近义词:()——()

2、“形容神志恍惚”的词是(),请写出与其结构相同的词语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补充完整的词语中选一个词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0分)

奇异的()俏丽的()僻静的()静谧的()

清凉的()飞流的()挺拔的()陡峭的()

奇妙无比的()花色斑斓的()

六、按照原文内容填空。(8分)

1.(),日暮客愁新。(),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2.解释意思; 渚:

3.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默写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酒》(4分)

6.这首诗的作者是()代作者(),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6分)

7这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怎样将感情寄托在这些景物上的?

七、阅读题(16分)

————————————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创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舒服,他依然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病重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他在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是他仍然紧张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为的是更好地用文艺这个锐利的武器,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鼓舞人民与敌人作斗争。他真是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祖国,献给了人民。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如饥似渴如()似()如()似()如()似()

(2)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6分)

鲁迅把靠在躺椅上看书看作是(),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把节省时间看作是()。

(3)“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这句话应该放在文章中的()。(2分)

A、第一自然段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

D、第五自然段

(4)读文中画“——”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下来。(2分)

(5)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章的横线上。(2分)

八、习作(20分)

题目:我喜欢。(如你的邻居、同学、亲友的孩子等人)

要求:1、自己任意只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作文。

2.语言流畅400字左右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一、快乐拼音吧。(15分)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沉着(zhuo zhe)打中(zhōnɡ zhònɡ) 倚着(qí yǐ) 诞生(yán dàn) 歼灭(qiān jiān) 擎着(qínɡ jìnɡ)磅礴(bó báo) 奔赴(pū fù)

2.读拼音,写汉字。(11分)

(1)一pī( )日kòu( )向晋察jì( )根据地进犯,虽然六班的战士没有tǎn( )克,当就剩一颗手liú( )弹的时候,战士们用石头zá( )向敌人,最走英勇的跳下山yá( )。

(2)在jù( )离围lán( )十几米的地方发生了bào( )炸,ténɡ( )起的浓烟冲向天空。

二、开心词语岛。(7分)

1.选词填空(4分)

宣布宣告宣讲宣读宣传

(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3)老师();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首:A.头; B.第一; C.量词; D.领头人。

(1)战士们昂首挺胸地跳下山崖。()

(2)我想写首诗来歌颂狼牙山五壮士。()

三、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4分)

A.思潮起伏心朝腾涌安居乐业

B.濒来入梦狂风怒号开凿隧道

C.天涯海角牙牙学语滔滔不绝

D.稚鹰翱祥碧空如洗同心协力

四、查字典填空。(8分)

“挠”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用手指)轻轻地抓。B.使别人的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止。C.弯曲,比喻屈服。

请为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屈不挠( ) 百折不挠( )

抓耳挠腮( ) 阻挠( )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些小精灵怎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昏睡千年的冻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革命,无数先烈献出了自己昂贵的生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改成含有否定词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仿写例句。(4分)

(1)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日积月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恩来)

(2)巴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积累的爱国名言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照原文内容填空。(9分)

1.在课文《狼牙山的五壮士》中,按照课文内容填一填。(3分)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2.解释下列句子表明了壮士怎样的情感。(6分)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他刚艳拧开瓶子,马宝玉抢先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默写课文《七律.长征》

4.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云崖:三军:

5.说说文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6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一碗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

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的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

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给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4分)

一()水一()青松一()山雀一()灵泉

2.在短文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3分)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一碗水”的样子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想象一下,这些爪印是哪些动物的,还有哪些动物来喝泉水呢,根据你的想象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表达怎样的一种情感?(4分)

十、习作(20分)

题目:我心目中的英雄(在成长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英雄,写一写你心目中崇拜的英雄)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

字数在500字左右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kuíwú( ) lín shī( )

bào yuàn( ) dǎo méi( )

dào qiàn ( ) yōu yánɡ( )

二、用“”选择正确的字形或读音。(6分)

(阁搁)板(顷倾)听

(介芥)意勉强(qiáng qiǎng)

瘦削(xuēxiāo) 自作自受(zuōzuò)

三、补充成语,并按要求答题。(14分)

( )( )不安 ( )骨( )心

流( )忘( ) 一( )( )往

自( )自( ) 心( )肉( )

(1)将词语补充完整。

(2)写出两个与画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4)十八大圆满闭幕,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炎黄子孙将( ),坚持不懈。?回顾历史,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 )。

四、按要求填空(4分)

“屈”在字典里的意思的解释有:1.弯曲,使弯曲;2.屈服,使屈服;3.理亏4.委屈,冤枉;5.姓将下列词语中的屈字给出正确的解释。

顽强不屈()能屈能伸()理屈词穷()屈打成招( ) 五、用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句话(4分)

沮丧:

心满意足:

六、开心词语岛。(7分)

1.选词填空(4分)

宣布宣告宣讲宣读宣传

(1)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老师在班会上()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3)老师();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毛主席的(),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首:A.头; B.第一; C.量词; D.领头人。

(1)战士们昂首挺胸地跳下山崖。()

(2)我想写首诗来歌颂狼牙山五壮士。()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3.我身无分文。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八、把下列有关诚信的名言补充完整。(8分)

1.轻诺必。

2.民无不立。

3.诚者,;诚之者, 。

4.,纤毫必偿;有所期约, 。

九、按照原文内容填空。(7分)

在课文《宇宙生命之谜》中,宇宙飞船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的星球,在他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它的大气层中有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以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课文《竹节人》以竹节人为线索,回忆了童年往事,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实力文章情节。

概括迷竹节人————玩法介绍————老师没收、迷竹节人……….

2.“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洗涤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说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竹节人之趣在于————————。原文中这样写到————————。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小海蒂(节选)

约翰娜?斯比丽

海蒂和贝塔一边一个,把克拉拉扶了起来。克拉拉想轮流地缓缓迈动两条腿,可是脚刚挨地,就立刻缩了回来。

“你再用点儿劲踩实些,”海蒂说,“那样不会疼的。”

“是吗?”克拉拉半信半疑地说。她按海蒂说的,先把一只脚在地上踏稳,然后再迈另一只脚。“真的不太疼。”克拉拉振奋地说。“再试一下!”海蒂督促她。克拉拉试着迈出一步,然后再迈出一步。她大喊:“我能走了,海蒂!你瞧,我能走了!”

海蒂喊的声音比她还高:“噢!是真的!你能走了!”

克拉拉继续走下去,一步比一步稳当。海蒂欢呼着:“啊,今后我们每天都可以一起到牧场上,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你也能像我一样到处跑,不用再坐轮椅了,这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克拉拉满心喜悦。从此以后,自己竟也能身体棒棒的,走路快快的,再不用成天困在轮椅上愁眉苦脸地生活了。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离遍地鲜花的山坡不远了,已经能望见那些金色的小黄花在阳光下闪耀着。三个人走到一簇簇蓝色吊钟草中间。草地上阳光融融,让人说不出的舒畅。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3分)

沮丧—( ) 痛苦—( ) 喜笑颜开—( )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再把它改写成陈述句。(4分)

3.在克拉拉恢复行走的过程中,海蒂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3分)

4.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海蒂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5.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4分)

十一、习作。(20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美丽,也因为有“爱”而更加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自己身边有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请你以“爱”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摩平(māmó) 逮住(dāi dǎi)

圈养(juàn quān) 醉醺醺(xūn xiōnɡ)

二、选词填空。(8分)

1.凡卡( )回到爷爷那儿去,因此给爷爷写信。在信中,他( )地哭诉:“我的生活没有( )了。”寄完信后,他满怀( )睡熟了。(指望渴望希望绝望)

2.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了暖和的( ),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喷香的( ),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美丽的( ),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慈祥的( )。(奶奶烤鹅圣诞树火炉)

三、照样子,写词语。(4分)

笑眯眯(ABB式词语):

闻所未闻(ABCA式词语):

四、先补充词语,再解释所填的字。(8分)

惊弓( )鸟:

( )无其事:

欣喜若( ):

天( )海角: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 )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 )可以灌进来。

(2)凡卡认为( )在城里受苦,( )回到乡下去。

六、句子大观。(6分)

1.凡卡嘴,拿脏手背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七、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八、、扩句。(4分)

1.鲁滨孙吃到了粮食。

2.喇叭声与喧嚷声汇成一片。

3.雪花落在头发上。

九、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根据句式特点仿写句子。(4分)

1.守信是,不应该随意虚掷。

仿写:

2.只有那些的人,才能熬过黑暗, 。

仿写:

十、用直线将作品、作者及作者的国别连在一起。(8分)

《卖火柴的小女孩》契诃夫美国《汤姆·索亚历险记》笛福俄国

《凡卡》安徒生英国

《鲁滨孙漂流记》马克·吐温丹麦

十一、按照原文内容填空(6分)

学过了《穷人》课文,回答问题

1.故事发生在()

A.解放前的旧中国

B.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

C.沙俄统治时的中国

2.课文讲述——————(时间),——————和——————主动收养了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3.课文《桥》,本文作者深情的塑造了一位()的光辉形象,他有()的崇高精神。

4.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5.《桥》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三个突出的特点?

十二、(一)阅读。(6分)

凡卡(节选)

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死。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大家就动手打扮那棵树。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

2. 读画线的句子,说说爷爷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3.这是文中的一段插叙。你觉得凡卡在乡下的生活是怎样的?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插叙这些事情。

(二)阅读。(14分)

不服输的老人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逮(děi dǎi)住。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孩子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chāchà),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qīn qǐn)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

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1.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侵蚀( ) 憔悴( )

反义词:消瘦( ) 古老( )

3.你从这两段话中,体会到这位老人是怎样的人?(3分)

4.你知道这位老人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吗?(4分)

十三、习作(20分)

自由选择下列主题中的一项,写一篇习作。

1.任意选择本组课文中的一篇,写一篇读后感。

2.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或看见的或听到的历险的事。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一、括号里的汉字都要写好(8分)

shūniǔ fán yǎn dǒu sǒu qiāng dí

()()()()

Wéi bó pang bó qū shì gōu hè、

()()()()

二、它们长的很像,我也能分辨。(4分)

概()挨()淌()烁()

慨()埃()倘()砾()

三、我会查字典(4分)

1、“孑”是字,共画,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孑遗”指。

2、“渺”是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组词。

四、对号入座(12分)

1、“风”:A、态度、姿态;B、传说的,没有确实根据;C、自然现象;D、景象(1)他怕受公主奚落,就让风度翩翩的仆人假扮王子,最后在关键时刻再换回来。()

(2)九寨沟景色美,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3)屋外的海风呼啸着。()

2、“打”:A、举,提;B、捉;C、经营、管理;

(1)渔民出海打渔很辛苦。()

(2)爸爸做生意很忙,妈妈负责打理家务。()

(3)小明这几天连续加班,累得他快打不起精神了。()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标出来。(4分)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正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偏僻)的小屋里。

(3)出版社的编辑正在一丝不苟地(审理审阅)稿件。

(4)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激烈剧烈)的阻击。

六、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造句。(8分)

精兵( )政坚贞不( ) 千( )一发

死得其( ) 重( )泰山 ( )精会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词填空。(每组关联词语只填一次,8分)

无论……都……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

(1)( )周总理是国家的领导人,(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4)( )工作量有多大,总理( )一丝不苟。

八、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工作这么重要,我怎能轻易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单元的英雄故事,我想到了做不了参天大树,就做一棵平凡的小草吧。(仿写)

做不了大江大河,就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不了___________

九、按照原文内容填空。(8分)

1.在课文《故宫博物院》中,文段中多处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如:“十多米”,“七十二万平方米”,“七十多座”等。

2.“玲珑”的意思:“玲珑奇巧的角楼”说明了建筑的:

3.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是:

4.(),无边光景一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5.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6在课文《宇宙生命之谜》中,宇宙飞船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的星球,在他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它的大气层中有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以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7.课文《竹节人》以竹节人为线索,回忆了童年往事,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实力文章情节。

概括迷竹节人————玩法介绍————老师没收、迷竹节人……….

8.“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洗涤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说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竹节人之趣在于————————。原文中这样写到————————。

十、阅读。(16分)

英雄

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

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而且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信件的收发工作,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

每天,出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从来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

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退休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

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象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肩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歹徒的衣服。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出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时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

年轻人极不情愿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两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

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

1.用两个词语评说“白领”对“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从__________到

__________。(4分)

2.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无力”吗?从第几自然段可以看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说“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什么是“英雄的真正面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练习(20分)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为梦想而奋斗的经历。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你想怎样为梦想而奋斗呢?请以“我放飞了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

字数在500字左右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ní jiānɡ( ) shīɡōnɡ( ) yì rán( )

jiān kǔ( ) ménɡlónɡ( ) pín fán( )

jī xiào( ) chà dào( ) shè jì(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遇到这样强劲(jìn jìnɡ)的对手,他立刻失去了劲(jìn jìnɡ)头。

(2)边关塞(sài sè)口那唯一可供出入的小路上,突然出现了很多赶着羊群的牧人,几乎造成了堵塞(sài sè)。

(3)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给了藐(mào miǎo)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4)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还可以看到詹天佑的塑(sù suò)像。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2、妈妈生病了。妈妈没有去上班。(用关联词语合并一句话)

3、见到同学有难,我们一定要帮忙。(改写成反问句)

四、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10分)

(1)阻止或暗中使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2)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3)工程完工。()

(4)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5)婉辞,指父母死亡。()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1分)

悬()峭()狂风()()

百()不()思潮()()

水()石()牙牙()()

攀()越()()见一()

(1)从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想在这里修筑一条铁路可是

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2)在小宝宝()的阶段,家长的鼓励非常重要。

(3)公安干警经过近一个月的周密侦查,积极取证,终于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这个备受瞩目的案件终于()了。

六、句子练习(9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用上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2)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肯定句)

(3)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缩句)

2.判断对错(3分)

(1).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七、积累知识运用(10分)

1.爱国名言警句填空。(4分)

(1) ()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4)(),视死忽如归。

八、按照原文内容填空。(10分)

1.默写课文《七律.长征》

2.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云崖:三军:

3.说说文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6.这首诗的中心句是()(2分)

7.在课文《狼牙山的五壮士》中,按照课文内容填一填。(3分)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8.解释下列句子表明了壮士怎样的情感。(6分)

(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他刚艳拧开瓶子,马宝玉抢先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九、课外阅读训练(12分)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zhuó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分)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3. 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2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

十、作文(20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让你感动或感谢的人。请选择其中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人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在500字左右。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一、夯实基础知识(40分)

(一)请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写序号)。(4分)

1.fènɡ②fénɡ

1.我从门缝( )里望进去,看见妈妈在缝( )补衣服。

2.màn ②wàn

2.那些瓜蔓( )长得很快,四处蔓( )延,爬满了整个墙壁。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说明qínɡkuànɡ( )。她把右臂shōu su ō( )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tǒnɡ( )上绣了一朵含苞欲放的huālěi( ),美丽极了!

(三)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理直气( ) 一丝不( )

( )头转向一尘不( )

(四)请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你看那些软绵绵( )的云朵正在天空中飘浮呢。

2.那冰条儿掉落下来,落在人的脖子里,凉冰冰( )的。

(五)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

2.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

3.“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

4.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

5.课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六)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9分)

1.我的心跳得很厉害。(8分)

(1)改比喻句:

(2)改夸张句:

2. 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3.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6分)(多选)

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

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胀死了

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

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

二、按照课文填空 (15分)

(1)俗话说:“不热不长,()。”

(2)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又说:“处暑不出

头, ()。”

(3)文章之道,(),本丰则木茂。

(4)(),割谷喂老牛。

(5)夏天里,生物的长是飞快的长,()的长,()的看得见的长。

(6)夏天里,草木树木长,稻秧长()长,地是一天天地高起来。(7)在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中》,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三、阅读理解训练(20分)

(一)课内阅读理解(8分)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1.短文是按“雨后美景”和“心中盼望”来写的,请用“∥”把短文分作两层。(2分)

2.围绕“雨后美景”这个中心意思,短文主要写了( )。(4分)(多选)

A.四周变得安静

B. 清爽的空气

C.明晃晃的马路

D.挂满雨滴的小杨树

3.“我”心中是“盼”着下雨的,可却把“雨后美景”写得如此美丽,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

(二)课外阅读理解(12分)

夏天到了。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

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夏”有( )等特点。(2分)(多选)

A. 夏天的色彩是碧绿的

B.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C. 夏天的旋律是轻松的

D.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说说理由。(3分)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的舰船。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 )。 (2分)

A. 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 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C. 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D.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4.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5.古代的诗人也描写了很多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你还记得其中的哪一首?请默写下来。(2分)

四、作文(25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假如”,比如“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请以“假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想象作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词。(4分)

wēi采( ) pénɡpài( )

xiān( )弱 yīwēi(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潇( )洒鼾( )声逸( )闻

亲昵( ) 萤( )火虫花梗( )

三、词语基础(12分)

( )( )来迟雨雪( )( )

断断( )( ) 偷偷( )( )

白雪( )( ) 潮( )潮( )

1.把上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2.“潮( )潮( )”中填入的两个字是一对(近义反义)词。我能再仿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