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14—2015年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14—2015年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14—2015年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ēn qūqín miǎn zǔnáo ( ) ( ) ( )

二、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啼啭.(zhuǎn)熙攘.(rǎng )僻.静(bì)绵亘.(gang)

B.渺.小(miǎo )怅.望(chàng)萦.绕(yíng )女娲.(wā)

C.澎湃.( bài )蜷.缩(juǎn)唱和.(ha)静谧.(mì)

D.遨.游(áo )勉.强(qiáng)气氛.(fan )水槽(cáo )

三、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作自受形色勿勿不拘一格意味深长

B. 狂风怒号庞然大物返璞归真可见一班

C. 百拆不回心惊肉跳千峰万仞兴高采烈

D. 身无分文德高望重流连忘返生命垂危

四、按要求写词语。(10分)

1.写近义词

陡峭——()凝聚——()奇异——()

藐视——()崇高——()端详——()

2.写反义词

清爽——()清晰——()杰出——()

优雅——()魁梧——()沮丧——()

3、m?i()花草()倒()运()

yùn()气()母()输()含

五、选词填空。(8分)

青翠清脆

1.雨珠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的声音。

2.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

幽静寂静清静

3.他喜欢在()的地方默读散文。

4.如水的月光泻在山中,使空旷的山村显得更加()。

5.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

屹立耸立矗立

6、人民英雄纪念碑搞搞地()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

7、我们打开窗帘,望望()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8、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巨人一样()在世界的东方。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

尽管……还……既……也……宁可……也不……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2.()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3.记叙一件事情,()要抓住要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4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七、改写句子。(10分)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写句子)

2.索溪峪的美景难道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吗?(改为陈述句)

3.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改为直接引语陈述句)

4.这次到会的有七十二人左右。(修改病句)

5、我们要从小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气。

八、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5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这里的岭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

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4.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5.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九、积累与运用8分

1.请把下列名人爱国格言填写完整,包括作者名称。(5分)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3)“惟有民魂是值得骄傲的,()(4),每于寒尽觉春生,()

(5)卧看满天云不动,()

2.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

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2分)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由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得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解释词中加点的字。(4分)

狂风怒号.()坠.入深谷()

勘.测()困难.()灾难.()

2.选出正确答案。(2分)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由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

A.高度负责

B.身先士卒

C.一丝不苟的精神

D.严谨的科学态度

3.把描写环境恶劣的语句抄写下来。(2分)

4.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中,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至少写两个)(1分)

5.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内心想法的句子。这句话充分表现了

(可以多项选择)()(3分)

A.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B.詹天佑卓越的创造能力。

C.詹天佑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D.詹天佑对待工作的科学态度。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山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的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的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要给予,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菊.花(jūjú)摘.下(zhāi zāi)晒.干(sài shài)给.予(gei jǐ)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中标出序号。(2分)

败:①失败;②打败;③搞坏;④解除;消除。

清热败.火()

顶: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朴实——()依然——()惦记——()奉献——()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

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3分)

5.通过阅读这篇短文,你是否也喜欢上了野菊花呢?从它身上你学到了怎样

的做人道理呢?(2分)

十二、作文。(15分)

你周围一定有一些值得你热爱、敬佩的人。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试着运用一些我们学过的表达方法。

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绝密★ 启用前 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明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笑靥(yè)盥(guán)洗粗犷(guǎng)暮(mǜ)然回首 B. 书箧(qiè)装帧(zhēn)碑帖(tiè)博闻强识(zhì) C. 敷(fú)粉脂(zhi)肪烙(lào)印刀耕火种(zhòng) D. 采撷(jié)竹笋(sǔn)咋(zé)舌拈(niān)轻怕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俸禄切磋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 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 C.花哨原委如雷贯耳时事造英雄 D.调剂伸张促不及防真人不露相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 B.滋润绚丽多彩稳固锁定 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 D.滋润多姿多彩顽固框定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张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 自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

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7题各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3.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 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 9.在“毕业季·召开班会”过程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在即不禁潸然泪下。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出来。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人名)和(朝代)的周敦颐。(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 (2)可爱者甚蕃. 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

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2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 )、深( )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 )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 ) 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萃孚fóu 佳恪gé B.粹负fú 佳恪kè C.粹负fù 嘉恪gé D.萃孚fú 嘉恪kè 【答案】 D 【解析】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指同类丛聚。后以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萃字从草不从米,据义定形。 深孚众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使人信服、信任、相信。读fú,褒义词。 深负众望:指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负:辜负,读fù,贬义词。 懿行嘉言:嘉,美好的意思,不能写作佳。常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2009年湖南卷字音题曾考过嘉言懿行(yì)。 恪守:谨慎而恭敬遵守。恪读kè ,形声不能套读半边。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一题多考,既考字音、字形,又考成语运用。题目新颖,含金量极高。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4年成都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 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 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 .. 所以 ..的程度

2014秋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共27分) 1、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图1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 A. 热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电热水器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4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 C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 .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4、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 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表现出来的 D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水准与温度相关 5、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 带负电,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 、B 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 (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两只电表中有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小,另一只电表的示数明显变大。下列判断中准确的是(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当开关S 闭合后,只有一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6V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8、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 ) A.R 甲>R 乙>R 丙>R 丁; B.R 丁>R 丙>R 乙>R 甲; C.R 丙>R 乙>R 甲>R 丁; D.R 乙>R 丁>R 甲>R 丙. 9、小宁用四盏灯、两个开关,设计了教室的照明电路,要求每个开关都能独立控制两盏灯。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二、填空与作图题 (10—13题每空一分,14题2分,15题3分。共16分) 10、如图2所示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 图2 图3 11、一般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 ,只有 V 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将8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______V ,给3只相同的灯泡串联而成的电路供电,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 V 。 12、用两节干电池和一个灯泡连接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用来探究铅笔芯AB 的导电性。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能发光,这说明铅笔芯是 ,当P 向右移动时灯泡亮度增大,说明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相关。 13、如图4所示,当开关S 1、S 2都断开时,发光的灯的连接是_______联;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发光的灯的连接是__________联。 14、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当电键K 闭合时,两灯都发光,且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15、在图6○内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灯泡都能够发光。 图5 图6 A .电流方向由A 到B B .电流方向由B 到A C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 .始终无电流 A.可能是灯L 断路 B.一定是灯L 短路 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R 断路 D.一定是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左滑动 A .灯L 1处短路; B .灯L 2处短路; C .灯L 1处断路; D .灯L 2处断路.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铜仁市2014年中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悟(xǐng)凝固(níng)犒赏(kào)锲而不舍(qiè) B.哺育(bǔ)贿赂(lù)症结(zhēng)飒爽英姿(shà) C.功绩(jì)星宿(sù)扼要(è)揆情度理(duó) D.谈吐(tǔ)栈桥(zhàn)对峙(shì)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禁锢断壁残垣按步就班粗制滥造 B.像样不可明状眼花缭乱川流不息 C.修葺绵里藏针谈笑风生销声匿迹 D.恻隐绿荫蔽日不记其数无耻谰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期间,风景秀丽的梵净山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肆无忌惮 ....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 ....,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D.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的气势和独具匠心 ....的构思来抒情言志,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 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 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 了明显改善。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 源之一。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 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已经成为了铜仁市对外宣 传的一张名片。 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D.父亲总是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 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6、下列句子顺序捧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 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 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2013-2014秋学期机械制图期中考试试题

《机械制图》 一、填空:13分(每空0.5分) 1、机械图样当中基本图幅A4图纸幅面的尺寸为,加长图纸幅面A4×3的尺寸为 。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中可见轮廓线采用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 线,轴线,中心线采用。 3、图样上一角为30°,该图样采用的比例为2:1,则该角的实际大小为。 4、一个标注完整的尺寸,应标注出、、。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 5、尺寸标注C2中的C表示,2表示。 6、圆弧连接的基本作图步骤是先求作,然后再求作,最后画出。 7、线段按所给的尺寸齐全与否可分为三类:、、。 8、投影法分为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称为 。 9、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俯视图主、左视图俯、左视图。 10、平面垂直于投影面,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11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5每题1分) 1、细虚线一般用来表示()。 A.轮廓线 B.可见过渡线 C.不可见轮廓线 D.尺寸界线 2、当表达对象的尺寸较大时,应采用()绘制图样。 A.原值比例 B.放大比例 C.缩小比例 D.局部缩小比例 3、图样中尺寸标注的数字是3.5号字,其极限偏差的字体应是()。 A.5号字 B. 3.5号字 C. 2.5号字 D. 1.8号字 4、已知点M的坐标为(20,15,0) 则M点属于() A. V面上的点 B. H面上的点 C. W面上的点 D. 一般空间点 5、水平线一定()。 A.与V面垂直 B.与W面倾斜 C.与H面垂直 D.与V面平行 6、在视图下方的圆圈内填上对应的立体图编号

三、用已知半径作圆弧连接(保留作图痕迹)(6分)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 语文 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 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 《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 .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 《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 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安徽省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 ②,奉命于危急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③,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④,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⑥,甲光向日金麟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⑧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①把头藏在翅膀下面,②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④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颤()动家chù()哺()乳 (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 (3)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4)在④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改为“”。(要求符合语境)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我国文学家在《朝花夕拾》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朋友是范爱农。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出自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 4.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倒 牧也

2014秋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2014秋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1. 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 C.镜筒中 D.材料中 2. 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活动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C.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D.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3.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的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但不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种子切片 C.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加热 D.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先加斐林试剂甲液,再加斐林试剂乙液 4.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至少有4个氨基 B.如果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侧链基团)上 C.4条肽链若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 D.肽键数目减少了8个 5. 下列各组细胞器中,均只含单层膜结构的一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溶酶体 D.液泡和核糖体 6. 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 B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C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D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7. 在实验室培养蛙的受精卵时,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3H的小分子化合物.一段时间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蛙胚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你认为被3H标记的化合物可能是() A.DNA B.RNA 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尿嘧啶核苷酸 8. 下图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山西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山西省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1分)(2)客路青山外,□□□□□。□□□□□,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1分)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陶渊明早出晚归,表现他闲适恬淡心境的句子是: □□□□□,□□□□□。(2分)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2)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qiān xǐ()。 (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 (4)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pò bù jí dài()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旋风一样,是飞扬 ..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 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 ....,获评2013年度十大新词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珠算“中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2014年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细心填写(22分) 1. 3 4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小时25分=( )小时 2.07升=( )升( )毫升 2.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 3. 在○里填上“>”、“<”或“=”。 119×24 ○119 36÷72○36 132÷49○132×4 9 4. 一根绳子长8米,剪去( )米,还剩34 米;若剪去3 4 ,还剩( )米。 5. 4:5的后项增加15,前项应( )。 6. 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 ,每段长是1米的( ) ( ) 7. 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量得是43 米,这根绳子长( )米。 8.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是一个( )三角形,最小的角是( )度。 9. 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至少增加( )平方厘米,此时这两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是( )平方厘米。 10. 小明的书架上放着一些书,书的本数在100-150本之间,其中51是故事书,7 1 是科 技书,书架上最多放着( )本书。 11.如右图平行四边形中,甲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乙的面积占平 行四边形面积的51 ,丙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35厘米,高24厘米,这个鱼缸前面的玻璃破损,需再配一块( )平方厘米的玻璃,这个鱼缸最多能注( )升的水。 13.把甲班人数的8 1 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班与乙班人数相差8人,原来甲 班有( )人。 二、判断是非(5分) 1. 53吨大豆可榨83吨的油,求每吨大豆可榨多少吨油,列式是53÷8 3 。 ( ) 2. 苹果的质量比桃多4 1 ,苹果与桃的质量比是1:4。 ( ) 3. 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4. 如果一个长方体相邻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5. 一根绳子长73米,用去71后,还剩7 2 。 ( ) 三、谨慎选择(5分) 1. 手指头的体积大约是1( )。 ①立方厘米 ②立方分米 ③平方厘米 ④平方分米 2. 一批零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了45 ,徒弟比师傅少加工10个,徒弟做了( ) ①8个 ②9个 ③12个 3. 表示右图图意的正确算式是( ) ①32×43 ②43×32 ③128×126 4. 下列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 ①0.5和51 ②54和41 ③53和3 5 5.小明第一天读了全书的51,第二天读了余下的2 1 ,第二天读了全书的( )。 ①54 ②52 ③101 ④21 四、准确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6÷61= 14×72= 0.8×20= 7-98-9 1 = 0.13= 0×98= 65÷23= 38×49= 0÷5×52 = 42= 2.计算(9分) 165×30÷54 71×34×7÷217 925÷145÷54 3.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9分)

201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

陕西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攒.聚(cuán )悖.论(bó)哽咽.(yān) 浑身解.数(xiè) B. 地壳.(ké)奔丧.(sāng )黄晕.(yùn ) 拈.轻怕重(zhān ) C. 怒号.(háo )暴虐.(nüè)孱.弱(cán ) 好逸恶.劳(wù) D. 香醇.(chún )庇.护(bì)告罄.(qìng ) 自给.自足(j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剔透哂笑月明风清得意扬扬 B.惧惮销融豁然开朗随声附合 C.戎马神秘莫名其妙锐不可挡 D.抱怨分岐马革裹尸陈辞滥调 3. 请从每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丧失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离迷惘迷醉)。 (2)不可否认,个别干部对群众疾苦(莫衷一是默不作声漠不关心),而焦裕禄同志却是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干部。 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 ....;在第(8 )~(10)题中,任. 选一题 ...〕。(6 分) ( l )征蓬出汉塞,。(王维《使至塞上》) (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3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 4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5 )至于夏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 6 )小惠未徧,。(《曹判论战》) ( 7 )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 8 ),看着你工作。(泰戈尔《金色花》)

2014年秋学期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1 2014年秋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 六年级数学试题 2014.11 一、细心计算。(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75÷10= 83×94= 1÷85= 8×167= 1+32= 143÷74= 0÷4 1= 34÷43= 2、解方程。(9分) 2.2X-1=10 65X=30 X ÷31=9 1 3、计算下面各题。(18分) 75×21×103 94÷5×65 87÷43÷127 58÷95÷24 34×81÷8 12÷43×34 二、认真填写。(23分) 1、超市运来苹果X 千克,香蕉是苹果的3倍,运来香蕉( ) 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少32,运来梨比苹果少( )千克。 2、 2.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3立方分米=( )升 1.2升=( )毫升 1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不计算,在 、“﹤”或“=”。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2 21× 21 3÷76911÷344 3 4、12 : 18= 6 () =6÷( )=16 :( ) 5、12米的43是( )米;( )米的4 3是12米。 6、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5.6立方分米,底面积是6.4平方分米, 高是( )分米。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 : 2 ,这两个锐角 分别是( )度、( )度。X 8、用一根长96分米的铁丝正好做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外面糊上 纸。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 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9、43吨的大豆可以榨油9 5吨,平均每吨大豆可榨油( )吨, 榨1吨油需要大豆( )吨。 10、一个表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 体后,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盛满沙子的沙坑,( )的体积就是沙坑的容积。 (1)沙子 (2)沙坑 (3)沙坑加沙子 2、一辆汽车10 1小时行211千米,求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正确的列式是( )。 (1)101÷211 (2)211÷101 (3)101×211 (4)101+2 11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 )倍。 (1)2 (2)4 (3)6 (4)8 4、甲、乙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用去它的61,乙用去6 1米,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