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D.“三个代表”

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答案:A

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只有在(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期

答案:C

4. 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的是( )。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

答案:A

5. 提出“真正的教育应当建立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是(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斯宾塞

D.孔德

答案:C

6.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纳托普

B.杜威

C.孔德

D.凯兴斯泰纳

答案:B

7. 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答案:D

8.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的方向

C.如何培养人

D.培养什么样的人

答案:D

9. 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10.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涂尔干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B

11.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