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建设可行性报告

驾校建设可行性报告
驾校建设可行性报告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综合类一级驾驶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

二O一二年九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4)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方案 (7)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方案 (9)

第五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5)

第六章节能方案分析 (18)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

第八章财务可行性分析 (23)

第九章机构设置及组织管理 (24)

第十章项目管理和实施进度 (26)

第十一章社会影响分析 (27)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及建议 (29)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综合类一级驾驶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

(三)项目类型

新建

(四)项目建设地点

×××高新技术开发区

(五)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0亩(折合约66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872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分为场地教练场(包括红外线桩考场)、场内道路驾驶教练场以及房屋建筑三大部分,其中:场地教练场21800平方米,场地进行20cm厚混凝土硬化;场内道路驾驶教练场1200米长,宽为7米,厚度20cm混凝土路面;办公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6552平方米,为六层框架结构;学员公寓及食堂2160平方米,为主体一层局部二层框架结构。另外购置培训车辆30辆及教学、办公、考试设施设备及生活配套设备、器具。

项目建设期:12个月

项目用地面积:100亩(66666平方米)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716.37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

(七)项目投资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超一流的现代化驾驶训练培训基地,年培训能力达一万人次,还可新增就业岗位100个;年营业收入可达3072万元,年可实现净利润661.248万元,年上缴各种税金323.79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7.8%,项目投资利税率为22%,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8%(计划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年,不含建设期)。

(八)研究工作依据

1、国家计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规范

2、项目承办单位的可行性分析、商务计划书及现场勘察、核对等基础资料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2001-2020年总体规划》

7、2009《安徽统计年鉴》

8、2009《宿州统计年鉴》

9、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颁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1号)

10、公安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

11、交通部发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6年第2号)

12、近五年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同行业资本报酬率指标、《技术经济学》、《建设工程评估基础》等相关资料

13、安徽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估价表和×××工程造价信息

14、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JT/T433)

15、机动车教练场技术要求(JT/T434)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注册资金1.28亿元,涉足工业、餐饮、教育等多个行业。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一)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信息,截至2011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1.04亿,首次超过日本汽车保有量,约相当于美国汽车保有量的三分之一。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0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68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近2亿辆。根据汽车行业权威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汽车保有量将以每年600万辆的速度增加,而相应汽车驾驶员的培训增长需求将更大。

(二)驾驶员缺乏培训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近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拥有全世界5%的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每年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数超过16万,交通意外死亡数在全球最高。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公治安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同驾驶员的素质和驾驶技能有极大的关系。

驾驶员考试是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申请机动车驾驶许可员的考试可以促使驾驶员按规定进行交通法规学习和驾驶操作训练;可以鉴别哪些人员已达到安全驾驶车辆的能力,以便签发驾驶证;通过考试还可以促使那些经常违章和肇

事的驾驶员经过再教育和训练,达到规定的驾驶技术要求;对屡次教育达不到要求的驾驶员,通过考试及时取消驾驶资格。对驾驶员进行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机动车驾驶员达到按规定要求的安全驾驶素质,保障驾驶过程中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实践证明,严格、科学的考试能客观和公正地反映一个驾驶员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水平,并能增强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该项目实施符合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要求。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的实施顺应了×××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趋势

×××作为全国人口大市,目前登记在册人口为600余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积淀,×××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给该地区汽车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光明前景。截至2009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不足20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30辆,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及居民消费需求分析预测,到2020年全市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0万辆,可见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驾驶技能培训的需求将更大。

(二)项目的实施为规划宿州驾校远景美好蓝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驾校建成后,将以崭新的面貌、以现代化、标准化、超一流的水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随着宿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宿州驾校为适应人口大市对驾驶技能培训增长的需求,驾校二期工程面积将扩展到三至五百亩,不仅拥有自己现代化的培训场地,

还要争取拥有自己现代化、标准化的考试中心,实现年培训能力3-5万人的水平。按全国平均学习驾驶技术0.6%的比例计算,×××每年学习驾驶技术的应该在3万人以上,而目前宿州2所驾校培训量在1.5万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培训要求。其发展空间广阔,远景一片光明。

(三)项目的实施将增加就业,增加地方税收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00个,年营业收入可达3072万元,年可实现净利润661.25万元,年上缴地方各种税金321.79万元,二期工程结束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50-200个,年营业收入可达7000-8000万元,年上缴地方各种税金750-900万元,将大大增加地方经济发展。

可见该项目的实施符合×××总体发展规划,与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增加就业,增加地方税收,将大大提高我市驾校市场的整体水平,并可刺激产生竞争格局,提高培训水平。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方案

一、自然条件

×××地处黄淮海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性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湿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220-230天,日照时数长,无霜期长。

本项目用地位于×××立新技术开发区,邻近合徐高速和泗许高速连接线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项目总占地面积100亩,经勘察,本项目选址所在地不压覆任何矿床和文物,适宜本项目的建设。场址用地主要为农业承包地,项目建成后不影响防洪、排涝等。

园区地势平垣,没有大石方开挖和回填工作量,便于自然排雨水,防洪标准50年一遇,地形符合车间布置的基本要求。

水文:境内大小河道纵横交织,河光稠密,主要河流有沱河、汴河、浍河。该河主要功能为灌溉、航运与泄洪,属IV类功能区水域。

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一般为26-3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1/8000-1/10000。

该地区为松散岩系孔隙水分布区,含水层颗粒较细,厚度较大,坡度平缓,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

地震:地震烈度为7度区。

二、工程地质

地质构成为第四纪近代冲积岩层,土质以粉砂土为主,部分

粘土,地基承载力为8-20吨/平方米,大部分地区为12-15吨/平方米。

根据×××地质部门的资料分析,厂址下面无断层、滑坡、塌方、溶涸及流沙淤泥,无暗流,能满足大面积厂房建设及设备运转的要求,厂址地下水位-1.8,不低于厂房建筑地基基础及工程管道底部平面以下。

三、水、电供应、通讯设施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丰富,且没有任何污染,学校将自打深井,水质、水量能完全保证项目需要。园区电力供应充足,供电设施齐全,完全可满足生产经营的动力需求。通讯方面园区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通讯快捷。

四、交通运输

项目建设地距离G206、S101不足5公里,以宿州为中心公路交通网络辐射整个苏鲁皖豫交界地区,交通便捷。

五、社会及经济环境

项目建设,自然环境及社会秩序良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六、操作条件

项目承办单位已成功建设临泉县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具有丰富的驾校办学经验,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全有能力承办此项目。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1)符合地方建设规划要求,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合理整齐。

(2)合理组织交通运输,便于相互联系,车流、人流顺畅。

(3)满足场所职业安全、卫生、防火要求,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敷设要求。

(4)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及项目场地现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5)根据场址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侧重于建筑环境的协调以及自然环境的美化。

(二)总平面布置方案

该项规划占地66666平方米,地势平坦,办公、生活区布置于场地西侧,场地教练场(包括红外线桩考场)、场内道路驾驶教练场皆位于场地东侧,经过各个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设置绿化带,绿化率达到20%以上。

二、建设内容

桩间距为车长加40厘米;桩与边线的距离为车宽加30厘米。

4、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准架车型

桩与边线的距离为车宽加30厘米;桩间距:普通和轻便二轮摩托车为车长加50厘米;正三轮摩托车为车长加40厘米;侧三轮摩托车为车长加80厘米;终止线距最后一根桩杆3倍车长。

(二)道路驾驶考试场地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颁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111号)以及国家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将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的内容划分为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侧方停车、通过单边桥、曲线行驶、直角转弯、限速通过限宽门、通过连续障碍、百米加减档、起伏路行驶等9个考试项目,各考试项目对考场尺寸的设计要求均不相同各考场尺寸建设方案要求如下。

1、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是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坡道上驾驶车辆的技能,准确判断车辆的位置,正确使用制动、挡位和离合器,以适应在上坡路段停车与起步的需要。考场要求全坡长大于30米,坡度大于等于10%,定点停车桩杆距坡底大于1.5倍车长,路宽7.5米。

2、侧方停车

侧方停车是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将车辆正确停入道路右侧车位(库)的技能。考场要求车位(库)长为大型客车为1.5倍车长减1米,小型车辆为1.5倍车长加1米,其他车辆为1.5倍车长;车位

(库)宽为车宽加80厘米;车道宽为1.5倍车宽加80厘米。

3、通过单边桥

单边桥是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准确运用转向、正确判断车轮直线行驶轨迹、操纵车辆不平行运行的能力。考场要求桥宽20厘米;桥高小于等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摩托车桥高为5厘米,小型汽车桥高为8厘米,其他汽车桥高为12厘米;甲乙桥横向间距:车辆轮距加1米;甲乙桥纵向间距:牵引车挂车为2倍轴距,小型车辆为3倍轴距,其他车辆为2.5倍轴距;桥面长度:1.5倍车辆轴距;坡度:小于等于7%。

4、曲线行驶

曲线行驶是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纵转向、控制车辆曲线行驶的能力。考场要求大型车辆的路宽4米,半径12米;小型车辆的路宽3.5米,半径7.5米;摩托车的路宽2.5米,半径5米;弧长为八分之三个圆周。

5、直角转弯

直角转弯是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急弯路段驾驶车辆时,正确操纵转向、准确判断车辆内、外轮差的能力。考核要求路长大于等于1.5倍车长;小型车辆的路宽为轴距加1米,半挂牵引车的路宽为牵引车轴距加3米,其他车辆的路宽为轴距加50厘米。

6、限速通过限宽门

限速通过限宽门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一定车速下对车身位置的正确判断能力。考场要求路宽大于等于7米;门宽为车宽加60厘米;设置三个限宽门,三门之间各相距3倍车长,1、3两门设置

于正对位置,2门与1、3门偏移一个门宽位置。

7、通过连续障碍

通过连续障碍考核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通过连续障碍时,对车轮行驶轨迹和内、外轮差的判断能力。考场要求路宽7米;圆饼直径70厘米,偏离路中心线的圆饼中心点距路中心线1米;小型车辆饼高6厘米,其他车辆饼高10厘米,且饼高小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所考核的圆饼间距(相邻两块圆饼中心点投影在路中心线上之间的距离)为2倍车辆最前轮轴至最后轮轴距,牵引车圆饼间距为1.5倍轴距(轴距是牵引车前轴至挂车最后轴的轴距),其他汽车圆饼间距为2.5倍的车辆轴距。牵引车只设三个圆饼,其他车辆设置六个圆饼。

8、百米加减挡

百米加减挡考核机动车驾驶人操纵车辆挡位的熟练程度。考场要求在100米长度的单车道中点处设置标志杆,用于标记行车位置。

9、起伏路驾驶

起伏路驾驶考核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平顺通过起伏路面的能力。考场要求顶宽、底宽为车辆直径加60厘米;大型客车、小型车辆的深度、高度为6厘米,其他车辆的深度、高度为12厘米;设置凹凸不同的路面,其中凹路面的α角小于车辆离去角,凸路面的β角小于车辆接近角;凹路面的深度和凸路面的高度要小于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

四、参考照片

第五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环境和生态现状

本项目场址位于单桥镇境内,环境状况良好。总悬浮颗粒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CO、O3等指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无气体污染。

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粉尘

施工期的废气来自二个方面:机动车辆及大型施工机械燃油和生活燃煤。油和煤的燃烧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悬浮固体颗粒,有害气体的成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化合物和烯烃类。粉尘为土方开控、建筑材料砂石、水泥和石灰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各种运输车辆频繁出入产生的降尘。

2、废水

施工期用水除部分消耗掉以外,绝大部分成为废水排出。

3、废渣、废弃物

施工期废渣和废弃物是指建筑废渣和生活垃圾。建筑废渣主要是沙石、碎砖瓦和弃土;生活垃圾主要有煤渣、玻璃和塑料制品废充物、废旧纸张及其他废充物。

4、噪声污染施工时所使用的机械和车辆产生施工噪声。

施工车辆的噪声一般为75-85dB(A),挖掘机产生的噪声一般为95-98dB(A),推土机产生的噪声一般为94-99dB(A),搅拌机产生的噪声一般为95-100dB(A)。预计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昼间

噪声影响距离为55-65m,夜间噪声影响距离为100-150m。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 1-199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施标准》(GB16297-1996)

2、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1)施工工地周边应设置1.8以上的硬质围墙或围挡;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定期对围挡落尘进行清洗,保证施工工地周围环境整洁。

(2)施工工地的出入口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并配备专门的清洗人员,车体和车轮带有泥土的车辆不得驶出工地。

(3)施工工地出入口设立环境保护监督栏(牌)。其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工期、举报电话、防止扬尘污染现场监督员姓名及有关防尘措施等内容。

(4)建设施工过程中中应使用商品混凝土和袋装白灰。建筑施工工程完工后,应在1个月内完成渣土清理和绿化、硬化防尘工作。

(5)建筑弃渣应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对露天堆放的砂子、渣土、灰土等物料应进行围挡和覆盖,不得露天堆放。

(6)遇有4级以上(含4级)风力时,施工单位必须停止土方施工和拆迁施工,并做好覆盖工作。禁止露天焚烧垃圾、沥青、橡

胶、塑料等严重污染环境空气的废弃物。

(7)加强运输车辆的扬尘污染控制,对散装货物运输的车辆(如运输建筑垃圾、砂子、渣土等),应封盖严密,不得撒露,应与承运单位签订防治车辆运输遗撒、泄露责任书。

(8)生产和生活应注意节约用水,加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发的管理及处理。

(9)建筑垃圾和弃土,应运至市政部门指定地点处置。

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区内老地区为奥陶纪灰岩,上为第四纪黄土所覆盖,厚度120-240米,大部分由贡土及黄土状亚粘土组成,属Ⅰ-Ⅱ级非自重湿陷性,承载能力大于12吨/平方米,地震烈度为7度。建设抗震防烈度应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s。

四、特殊环境影响

本项目所处区域无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自然景观,也不在风景名胜区,因此不存在特殊环境影响。

第六章节能方案分析

能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在工业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的时候。能源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是我们一项长期的任务。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目标,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的《安徽省建筑节能条例》及其他规定中节能要求和规范设计,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取暖、照明、热水等采取有效节能措施。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安徽省建筑节能条例》

《安徽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