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Ⅰ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40 分

2、计算题40 分

3、证明题70分

II 考试范围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1.运用实数的有序性、稠密性及封闭性论证有关问题,邻域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实数绝对值的有关性质及几个常见不等式的应用;

3.实数集确界的概念及确界原理在有关问题中的正确运用;

4.函数的概念及复合函数、反函数、有界函数、单调函数和初等函数等概念理解和运用;

5.基本初等函数定义、性质及图象的识记,会求初等函数定义域,分析初等函数的复合关系。

第二章数列极限

1.会用ε—N定义证明数列极限有关问题,并会用ε—N语言正确表述数列不以某数为极限;

2.理解收敛数列的性质,极限的唯一性、保号性及不等式性质;

3.会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迫敛性定理以及单调有界定理求收敛数列的极限;

4.理解柯西准则在极限理论中的重要意义,能用该准则判定某些简单数列的敛散性。

第三章函数极限

1.能运用函数极限定义证明与函数极限有关的某些命题,会给出函数不以某定数为极限的相应表述;

2.掌握函数极限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保号性、不等式性质及有理运算性质;

3.理解Heine定理及Cauchy准则,初步掌握运用它们证明函数极限存在的基本思路;

4.识记两个重要极限,能灵活运用其求一些相关函数极限;

5.理解无穷小(大)量及其阶的概念,会用无穷小量求某些函数的极限,无穷小(大)量阶的比较。

第四章函数的连续性

1.明确函数在一点连续定义的几种等价叙述;

2.会熟练准确地求出一般初等函数或分段函数的间断点并判别其类型;

3.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并能在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正确运用这些重要性质;

4.深刻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应用连续性求极限;

5.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其几何意义,并能在各种有关具体问题中加以运用;

6.理解一致连续的概念,能认识到函数在区间上连续与一致连续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导数与微分

1.利用定义法求函数在一点的导数;导数与导函数的联系与区别,可导的充要条件,可导与连续的关系,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用导数概念解决相关变化率的实际应用问题;

2.熟记各类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综合运用求导的法则和方法熟练计算初等函数的导数;

3.理解函数微分的概念,用定义求简单函数的微分,运用基本公式和微分法则求初等函数的微分;

4.导数与微分的联系,增量与微分的关系,用微分作近似计算;

5.理解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概念,明确二者的联系,会求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理解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并用其求复合函数的微分。第六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应用

1.利用中值定理证明有关函数微分学的命题;

2.用洛比塔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

3.讨论函数及曲线性态,用导数作函数图象;

4.求解有关最大(小)值的应用问题;

5.用中值定理及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方程根的存在个数及分布讨论。第七章实数的完备性

1.区间套、聚点、确界、覆盖、子列及一致连续等概念的理解;求点集的聚点、确界;

2.对实数基本定理的理解和准确表述,明确其等价性;

3.应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讨论函数的有界性、最值性、证明方程根的存在性;

4.函数一致连续性的判别及有关问题的证明。

第八章不定积分

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关系及其几何意义;积分与微分的关系;

2.熟记基本积分公式,用线性运算法则求不定积分;

3.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或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求不定积分;

4.有理函数的积分法,用适当变换求三角函数有理式、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5.明确初等函数在定义区间存在原函数,但其原函数不一定是初等函数的结论。

第九章定积分

1.理解并掌握定积分的思想(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基础上会用定义求简单函数的定积分;

2.明确可积的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及可积函数类;

3.熟练地应用定积分的性质进行积分的计算,积分值的大小比较、求平均值及有关证明;

4.用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及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进行有关积分的证明和计算;变限积分的求导法则及应用;

5.用换元积分法和分布积分法计算定积分。

第十章定积分的应用

1.用定积分解决某些几何应用问题:平面图形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一些特殊立体的体积、旋转曲面的面积等的计算;

2.用微元法的思想及定积分计算一些物理上的应用问题:液体静压力、引力及功和平均功率。

第十一章反常积分

1.用比较法、Cauchy法判别无穷限积分的收敛性;

2.瑕积分中瑕点的确定及收敛性判别;

3.收敛的反常积分的计算。

第十二章数项级数

1.级数敛散性的概念及收敛级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用定义、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判别级数的敛散性;

3.用比较法、比式法、根式法、积分法判别正项级数敛散性;

4.用莱布尼兹判别法判断交错级数的敛散性;

5.用Abel及Dirichlet判别法判断某些级数的敛散性。

第十三章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

1.函数列或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2.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的判别;

3.掌握一致收敛的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表示的函数的连续性、可积性、可微性,并用这些性质去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四章幂级数

1.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

2.熟记几个常用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并利用其将某些初等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3.用幂级数的性质及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求某些幂级数的和函数;

4.明确函数幂级数展开的条件及求函数幂级数展开式的一般步骤。第十五章傅里叶级数

1.熟练地将以2π为周期的函数展成Fourier级数,并应用收敛定理求级数在指定点的和;

2.将2π为周期的函数展成Fourier级数,会求函数的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

3.准确表述收敛性定理,知道其证明主要思路。

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1.理解平面点集的有关概念,求函数的定义域并绘图表示;

2.理解并掌握二元函数极限概念,明确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能借助累次极限解决极限有关问题;说明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的常用方法的应用;

3.理解二元函数连续的概念,会利用连续性求初等函数的极限,掌握有界闭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1.深刻理解全微分和偏导数的概念及联系,用定义讨论函数的可微性;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012 科目名称:人机工程学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 参考书目:《人机工程学》丁玉兰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 一、人机工程学概述: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起源与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体系及应用。二、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主要统计函数,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及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三、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视觉机能及其特征,听觉机能及其特征,其他感觉机能及其特征,神经系统机能及其特征,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四、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心理现象与行为构成,感觉与知觉特征,注意与记忆特征,想象与思维特征,创造性心理特征。 五、人体生物力学与施力特征: 人体运动与骨杠杆,人体生物力学模型,人体的施力特征,合理施力的设计思路。 六、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 人机信息界面的形成,视觉信息显示设计,听觉信息传示设计,操纵装置设计,操纵与显示相合性。 七、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 控制台设计,办公台设计,工作座椅设计主要依据,工作座椅设计,手握式工具设计。 八、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岗位的选择,手工作业岗位设计,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度,作业空间的布置。 九、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人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人与热环境,人与光环境,人与声环境,人与振动环境,人与毒物环境。 十、人的可靠性与安全设计: 人的可靠性,人的失误,人的失误事故模型,安全装置设计,防护装置设计,安全信息设计。 十一、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目标,总体设计的原则,总体设计的程序,总体设计的要点,总体设计的评价。 十二、人机工程发展新趋势: 非物质化人机工程,网络化人机工程,虚拟化人机工程,数字化人机工程,智能化人机系统。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整理版)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 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 f x a x x x x a =--≠. 2、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与逆命题互逆,与否命题互否,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 逆命题:与原命题互逆,与逆否命题互否,与否命题互为逆否; 否命题:与原命题互否,与逆命题互为逆否,与逆否命题互逆; 逆否命题:与逆命题互否,与否命题互逆,与原命题互为逆否 § 函数 1、若)()(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点) 0,2(a 对称; 若)()(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为周期为a 2的周期函数. 2、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的图x a =象关于直线对称()()f a x f a x ?+=- (2)()f a x f x ?-=. (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2a b x += 对称()()f a mx f b mx ?+=- ()()f a b mx f mx ?+-=. 3、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函数()y f mx a =-与函数()y f b mx =-的图象关于直线 2a b x m += 对称. (3)函数)(x f y =和 )(1 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4、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 a b f b a f =?=-)()(1 . 6、若函数)(b kx f y +=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为 ])([11 b x f k y -= -,并不是 )([1 b kx f y +=-,而函数)([1 b kx f y +=-是 ])([1 b x f k y -= 的反函数. 7、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 (1)正比例函数()f x cx =,()()(),(1)f x y f x f y f c +=+=. (2)指数函数()x f x a =,()()(),(1)0f x y f x f y f a +==≠. (3)对数函数()log a f x x =,()()(),()1(0,1) f xy f x f y f a a a =+=>≠. (4)幂函数()f x x α=, ' ()()(),(1)f xy f x f y f α==. (5)余弦函数()cos f x x =,正弦函数()sin g x x =,()()()()()f x y f x f y g x g y -=+, § 数 列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性质 数学分析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生的最基本课程之一,也是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数学分析》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数学学科各专业(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1.实数集与函数 (1)确界概念,确界原理 (2)函数概念与运算,初等函数 要求:理解确界概念与确界原理,并能运用于有关命题的运算与证明。深刻理解函数的意义,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 2.数列极限 (1)数列极限的ε一N定义 (2)收敛数列的性质 (3)数列的单调有界法则,柯西收敛准则,重要极限 要求:深刻理解数列极限的ε一N定义,并会运用它验证给定数列的极限;掌握数列极限的性质,并会运用它证明或计算给定数列的极限;掌握数列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并能运用这些条件证明或判断数列极限的存在性;掌握重要极限并能运用它计算某些数列极限。 3.函数极限 (1) 函数极限的ε一M定义和ε一δ定义,单侧极限 (2) 函数极限的性质 (3) 海涅定理(归结原则),柯西收敛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4)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性质,无穷小(大)量阶的比较 要求:理解各类函数极限的定义,并能按定义验证给定的函数极限;掌握函数极限的性质,并能用它证明或计算给定的函数极限。掌握函数极限的归结原则,并能用它来判断函数极限的存在性和计算某些数列极限。掌握函数极限的柯西准则,了解单侧极限的单调有界定理;熟练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运用它们进行有关函数极限的计算;掌握各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与性质,理解无穷小(大)量的阶的概念。 4.函数的连续性 (1) 函数在一点连续,单侧连续和在区间上连续的定义,间断点的类型 (2) 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 一致连续的定义,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要求:深刻理解函数连续性概念,掌握间断点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以及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连续性,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函数在区间上一致连续概念,并能用定义验证给定函数在某区间上为一致连续或非一致连续。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2)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生态学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生态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生态学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有关生态学概念、试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利用生态学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1.掌握生态学的有关概念。 2.掌握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室内外生态调查方法。 4.具有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生态学15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 概念题7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问答题5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论述题1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III 考查内容 1 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2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3 最小因子定律和耐性定律 4 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5 种群的概念及种群增长模型 6 种群自动调节学说 7 种群的繁殖策略和性选择 8 他感作用 9 种间竞争模型 10 群落概念及群落基本特征 11 群落结构及季相 12 干扰理论

13 岛屿生态 14 群落演替类型及演替顶级学说 15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6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17 食物链和食物网 18 营养级及生态金字塔 19 生态效率及林达曼定律 20 初级生产及次级生产及其生产量的测定 21 生态系统内不同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22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23 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 24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和有毒物质循环。 25 全球变化 26 生物多样性 27 可持续发展 28生态风险评估及生态规划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35分) 1 生态因子和生存因子 2 r-对策者和K-对策者 3 生态型和生活型 4 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5 中度干扰假说 6 种间协同进化 7 可持续发展 二问答题(75分,每题15分) 1 种群年龄结构定义、类型及各结构类型种群的动态特点。 2 何谓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的基本类型及研究生态金字塔的意义。 3 简述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划分及其特点。 4 简述碳循环的主要途径及碳循环产生的环境问题。 5 何谓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试述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40分)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和政治各个领域。试依据林德曼“十分之一定律”,分析合理的人类膳食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结构调整对确保我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单考数学考试科目代码:[701]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以下结构供参考) 函数、极限、连续20% 一元函数微积分学60% 二元函数微积分学10% 无穷级数5% 常微分方程5% 四、试卷题型结构(以下结构供参考) 单选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填空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7小题,共90分 五、考试内容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函数左导数与右导数的概念以及函数导数存在与左、右导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理解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柯西(Cauchy)中值,了解并会用泰勒(Taylor)公式。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

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解析

2019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解析 :小朋友们,你们是否有着丰富的知识,是否爱思考,查字典数学网的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2019小学六年级数学公式与概念解析,希望你们能应用聪明的脑袋,来一起学习吧。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及要求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数学分析 科目代码: 617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研究生必考的科目,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 本科目考试的基本知识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写的《数学分析》(第三版)为基础,除去带*号的内容(包括:第六章§7方程的近似解;第七章§1三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的等价性,§3上极限与下极限;第九章§6可积性理论补叙;第十章§6定积分的近似计算)不考,其余内容都是考试所要求掌握的。 参考书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4月; [2] 陈守信,数学分析选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参考题型: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见附页)。

附页 河南工业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数学分析 共 2 页(第 1 页) 一、(24分,每小题8分) 计算下列极限: 1. 1211lim 1)n n n n -→+∞+-( ; 2. 0x →; 3. lim sin sin sin ).n →+∞+++222 12n (n n n 二、( 48分,每小题12分) 计算下列各类积分: 1. 12sin I dx x π π-=+?; 2. 2sin y x I dy dx x ππππ-=?? ; 3. 第二型曲线积分22 C xdy ydx x y -+?,其中C 为任意简单闭曲线,逆时针为正向; 4. 利用奥高公式计算 ()()()s I x y z dydz y z x dzdx z x y dxdy =-++-++-+??, 其中S 是八面体1x y z y z x z x y -++-++-+=的外侧. 三、(36分,每小题12分) 完成下列各题 1.(12分) 按步骤做出函数23(1)y x x =-的图像. 2. 求幂级数111(1)(1)2n n n x n ∞=-+++∑的收敛域. 3. 设(,)z z x y =是由方程组 ,,u v u v x e y e z uv +-===, 确定的函数,求当0,0u v == 时的2,dz d z .

2016中考常用数学公式讲解_考点解析

2016中考常用数学公式讲解_考点解析 【摘要】下面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16中考常用数学公式讲解,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万能公式 (1)1+(tan)^2=(sec)^2 (2)(sin)^2+(cos)^2=1 (3)1+(cot)^2=(csc)^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2,第二个除(cos)^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C tan(A+B)=tan(-C) (tanA+tanB)/(1-tanAtanB)=(tan-tanC)/(1+tan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为什么万能 万能公式为: 设tan(A/2)=t sinA=2t/(1+t^2) (A+,kZ) tanA=2t/(1-t^2) (A+,kZ) cosA=(1-t^2)/(1+t^2) (A+,且A+(/2) kZ) 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一、课程简介 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理论;极限理论;一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的微分学理论;级数理论和积分理论。主要培养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熟练的运算能力与运算技巧;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微积分这一工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 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抽象 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实数集与函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实数:实数的概念;实数的性质;绝对值不等式。 2、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复合函数;反函数。 3、函数的几何特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二、考核要求 识记: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简单应用:会求解或证明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第二章 数列极限 一、考核知识点 1、数列极限的概念(N -ε定义)。 2、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 3、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单调有界原理、两边夹法则。 二、考核要求 识记: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比较。

简单应用: 1、理解和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 2、会使用N -ε语言证明数列的极限。 3、掌握数列极限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以及数列极限的存在条件(单调有界原理和两边夹法则),并能运用它们求数列极限。 第三章 函数极限 一、 考核知识点 1、函数极限的概念(δε-定义、M -ε定义);单侧极限的概念。 2、函数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局部保号性。 3、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归结原则。 4、两个重要极限。 二、考核要求 识记:单侧极限的概念以及求法。 简单应用: 1、理解和掌握函数极限的概念,会使用语δε-言以及M -ε语言证明函数 的极限。 2、掌握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会使用归结原理证明函数极限不存在。 3、掌握两个重要极限并能利用它们来求极限。 第四章 连续函数 一、考核知识点 1、函数连续的概念:一点连续的定义;在区间上连续的定义;单侧连续的定义;间断点的分类。 2、连续函数的性质:局部性质及运算;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性、有界性、介值性、一致连续性);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 3、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二、考核要求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真题试卷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真题试卷《数学三》试题 一、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若函数10 (),0x f x ax b x ?->?=??≤? 在0x =处连续,则 (A )1 2ab = (B )12 ab =- (C )0ab = (D ) 2ab = 2.二元函数(3)z xy x y =--的极值点是( ) (A )(0,0) (B )03(,) (C )30(,) (D )11(,) 3.设函数()f x 是可导函数,且满足()()0f x f x '>,则 (A )(1)(1)f f >- (B )11()()f f <- (C )11()()f f >- (D )11()()f f <- 4. 若级数211 sin ln(1)n k n n ∞ =?? --??? ?∑收敛,则k =( ) (A )1 (B )2 (C )1- (D )2- 5.设α为n 单位列向量,E 为n 阶单位矩阵,则 (A )T E αα-不可逆 (B )T E αα+不可逆 (C )2T E αα+不可逆 (D )2T E αα-不可逆 6.已知矩阵200021001A ?? ?= ? ???,210020001B ?? ?= ? ???,100020002C ?? ? = ? ??? ,则 (A ),A C 相似,,B C 相似 (B ),A C 相似,,B C 不相似 (C ),A C 不相似,,B C 相似 (D ),A C 不相似,,B C 不相似 7.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且,A C 相互独立,,B C 相互独立,则A B U 与

高中高等数学公式汇总

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 。 代表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锐角时, 向量的混合积:例:线速度:两向量之间的夹角:是一个数量轴的夹角。 与是向量在轴上的投影:点的距离:空间ααθθθ??,cos )(][..sin ,cos ,,cos Pr Pr )(Pr ,cos Pr )()()(22 2 2 2 2 2 21212 1221221221c b a c c c b b b a a a c b a c b a r w v b a c b b b a a a k j i b a c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 j a j a a j u j z z y y x x M M d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y x z z y y x x z z y y x x u u ? ??? ????????????? ?? ?????????==??=?=?==?=++?++++=++=?=?+=+=-+-+-= = (马鞍面)双叶双曲面:单叶双曲面:、双曲面: 同号) (、抛物面:、椭球面:二次曲面: 参数方程:其中空间直线的方程:面的距离:平面外任意一点到该平、截距世方程:、一般方程:,其中、点法式:平面的方程: 1 1 3,,2221 1};,,{,1 30 2),,(},,,{0)()()(122 222222 22222 222 22220000002 220000000000=+-=-+=+=++??? ??+=+=+===-=-=-+++++= =++=+++==-+-+-c z b y a x c z b y a x q p z q y p x c z b y a x pt z z nt y y mt x x p n m s t p z z n y y m x x C B A D Cz By Ax d c z b y a x D Cz By Ax z y x M C B A n z z C y y B x x A ??

最新数学分析考试大纲精品版

2020年数学分析考试大纲精品版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数学分析》是数学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极限论、单元和多元微积分、级数论、反常积分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它一方面为后继课程(如《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有关的《泛函分析》、《微分几何》等限选课程及《普通物理学》等)提供一些所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还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能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讲授与讨论、习题课、作业、辅导等),使学生对极限思想和方法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正确理解《数学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论证方法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及思想方法,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单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相平行的内容以单元函数为主,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到多元函数的相应结论。 二、课程内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绝对值,不等式,函数,单调函数,周期函数,奇偶函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初等函数,数列极限,数列极限的性质,单调有界数列,子数列,函数极限,函数极限的性质,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量与无穷大

量,闭区间套定理,上确界与下确界,确界存在定理,有限覆盖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准则,连续,左连续,右连续,间断点,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性质,中间值定理,有界性定理,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反函数的连续性定理,一致连续性定理,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导数,求导法则,微分,微分与导数的关系,高阶导数,高阶微分,参数方程求高阶导数,费尔马定理,洛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单调性判别法,极值,凹凸性,拐点,曲线的渐近线,函数作图,不定积分,换元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积分法,三角函数有理式积分,无理函数的积分,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曲线的曲率,上极限,下极限,数项级数,正项级数,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条件收敛,无穷乘积,无穷积分,瑕积分,反常积分的收敛与发散,反常积分的计算,柯西主值,函数列,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非一致收敛,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幂级数的收敛域,幂级数的性质,幂级数的展开,富里埃级数,富里埃级数的展开,平面点集,多元函数的极限,多元函数的连续性,偏导数,全微分,方向导数,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一阶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高阶偏导数,高阶全微分,泰勒公式,多元函数的极值,隐函数存在定理,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条件极值,含参变量的定积分,含参变量反常积分的一致收敛,含参变量反常积分的分析性质,欧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第一型曲线积分,第二型曲线积分,格林公式,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第一型曲面积分,第二型曲面积分,奥高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初二数学公式大全

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向式。 2、单向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向式的系数。 3、一个单向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向式的次数。 4、几个单向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向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一般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7、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8、吧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即把它们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而字母部分不变,叫做合并同类项。 9、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0、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同。 1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4、单向式与单向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向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因式。 15、单向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7、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18、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19、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0、同底数幂相加,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1、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22、单向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3、多项式除以单向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4、吧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5、ma+mb+mc,它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由m(a+b+c)=ma+mb+mc,可得ma+mb+mc=m(a+b+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 (非英语专业)(2017年版) I. 考试性质 英语(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1.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 (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2. 词汇 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 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

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二)语言技能 1. 阅读 考生应能读懂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材料。题材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 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词组的含义; (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2. 写作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短文应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无明显语言错误。 III.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1张答题卡。考生应将英语知识运用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答案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将英译汉和写作部分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二)考试内容 试题分四部分,共48题,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西北工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卷)试题编号:832 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页共页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 2.什么是上坡扩散?哪些情况下会发生上坡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什么? 3.在室温下,多数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为什么?纯铜与纯铁这两种金 属材料哪个塑性好?说明原因。 4.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区中,相成分 的变化规律。 5.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如果合金需 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 二、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在Fe-Fe3C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 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貌。 2、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AB、XY,如图所示。假设以下两 种情况中,位错线XY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v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

3、已知H原子半径r为0.0406nm,纯铝是fcc晶体,其原子半径R为0.143nm,请问H 原子溶入Al时处于何种间隙位置? 4、柱状试样,当固溶体合金(k0>1)从左向右定向凝固。凝固过程中假设,凝固速度快, 固相不扩散、液相基本不混合,α/L(固/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梯度为正温度梯度。由于α/L界面前沿液体存在成分过冷区,晶体易以树枝状结晶生长。当合金从左向右定向凝固,达到稳态凝固区时,请分析并画出:①k0>1相图;②α/L界面处固体、液体的溶质浓度分布图;③液体中成分过冷区图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1、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 2、如图所示,在立方单晶体中有一个位错环ABCDA,其柏氏矢量b平行于z轴 1)指出各段位错线是什么类型的位错。 2)各段位错线在外应力τ作用下将如何运动?请绘图表示 西北工业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编号:832 说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页共页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6.请简述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特点?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全版)资料讲解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全版)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 、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数学分析考研大纲

数学分析考研大纲 第一部分 集合与函数 1、集合 实数集、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调密性,实数集的界与确界、确界存在性定理、闭区间套 定理、聚点定理、有限复盖定理。2上的距离、邻域、聚点、界点、边界、开集、闭集、有界(无界)集、2上的闭矩形套定理、聚点定理、有限复盖定理、基本点列,以及上述概念和定理在n 上的推广。 2、函数 函数、映射、变换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隐函数概念,反函数与逆变换,反函数存在性定 理。初等函数以及与之相关的性质。 第二部分 极限与连续 1、 数列极限 数列极限的N ε-定义,收敛数列的基本性质(极限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不等式 性质) 数列收敛的条件(Cauchy 准则、迫敛性、单调有界原理、数列收敛与其子列收敛的关 系),极限1lim(1)n n e n →∞+=及其应用。 2、 函数极限 各种类型的一元函数极限的定义(εδ-、M ε-语言 ),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 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不等式性质、迫敛性),归结原则和Cauchy 收敛准则,两个重要极限:sin 10lim 1,lim(1)x x x x x x e →→∞=+=及其应用,计算一元函数极限的各种方法,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比较,记号о与O 的意义。多元函数重极限与累次极限概念、基本性质,二 元函数的二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 3、 函数的连续性 函数连续与间断的概念,一致连续性概念。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局部有界性、保号性), 有界闭集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值可达性、介值性、一致连续性)。 第三部分 微分学 1、一元函数微分学 (i )导数与微分 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导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微分及其几何意义、 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ii )微分学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Feimat 定理,Rolle 定理,Lagrange 定理,Cauchy 定理, Taylor 公式(Peano 余项与 Lagrange 余项)及应用,函数单调性判别法,极值、最值、曲线凹凸性讨论。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考试要求: 本考试内容分为检测技术部分和控制工程两部分,各占50%。 (一)检测技术部分(50分) 1.了解检测、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掌握检测仪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并能通过对性能指标的分析,对仪表做出正确评价和选择; 2. 了解传感器、变送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变送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变换关系、量程/零点调整方法和接线方式。 3. 掌握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压力、物位、流量等四大参数的检测仪表与检测系统的原理与组成、信号转换与处理,熟悉各类仪表的特点、适用场合及典型工程应用。 4. 掌握检测仪表的正确选择、安装、使用,掌握检测仪表的一般检定要求以及压力、温度、物位、流量等仪表的检定方法。 (二)控制工程部分(50分) 考生在过程控制工程和运动控制考试内容中,任选其中之一。 1.过程控制工程 要求学生在学习自动控制原理、测量及调节仪表、计算机控制及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能进行简单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以及解耦、史密斯预估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针对具体设备或过程进行常规控制方案的设计、整定与投用办法。典型设备控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运动控制 重点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重要公式及定理、定义。试题要求有简答题、作图题及分析题,试题覆盖面要求广泛。直流调速部分约20分,交流调速部分约20分,其他占10分。 二、考试内容: (一)检测技术部分(50分)

1.检测技术基础 (1)检测基本概念、检测仪表一般构成 (2)测量误差 (3)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 (4)掌握变送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变换关系、量程/零点调整方法和接线方式。2.压力测量 (1)压力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表示方式 (2)就地指示式压力测量仪表:弹簧管压力表 (3)远传式压力测量仪表:应变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 要求掌握应变电阻测量电路(单臂、半桥、全桥) (4)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校验和安装 3. 物位测量 (1)浮力式物位计 (2)静压式物位计(差压变送器的测量范围、零点迁移的确定与实现) (3)电容式物位计 (4)非接触式物位计:辐射式、超声、雷达 4. 流量测量 (1)流量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表示方式 (2)速度式流量计:节流式、动压式、浮子式、电磁式、涡街、超声式 (3)容积式:椭圆齿轮、腰轮、刮板 (4)质量流量计:科里奥利式 (5)各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流量计的选择与标定。 5. 温度测量 (1)温度的基本概念及不同表示方式 (2)就地指示式温度测量仪表:膨胀式温度计 (3)远传式温度测量仪表:热电阻、热电偶 掌握热电偶、热电阻的测温原理、特点,热电偶测温时的补偿导线、冷端温度补偿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