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练习题-4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4
公共管理学练习题-4

第四部分(9~10章)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形象

2、自我期待形象

3、社会实际形象

4、虚拟政府

5、电子政府

6、公共管理机构再造

7、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哪些类型?

2、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什么作用?

3、政务公开的含义是什么?

4、电子政府有哪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三、论述题

1、公共管理机构是否有必要进行公共关系方面的活动?

2、为什么说对话与沟通是公共管理机构树立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

3、公共管理机构重视树立形象与热衷“形象工程”有何区别?

4、为什么说信息技术发展为公共管理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5、为什么说电子政府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

四、分析题

1、1986年4月,正当我国大亚湾核电站各项工作顺利进展时,世界核电史上演了一场悲剧,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泄漏事故。香港人最敏感的就是距他们52.5公里的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于是,香港不少居民杯弓蛇影,恐慌心理剧增,许多公众开始怀疑甚至反对建造大亚湾核电站,一时间掀起了100万人的签名请愿运动,强烈要求停建大亚湾核电站。在此情况下如何扭转舆论,消除社区公众的误会及偏激,成为摆在核电站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公司果断决定组建公共关系处,以增强公关宣传的针对性,并由核电站公共关系部门立即邀请国内公共关系专家速赴深圳,制订方案并予以实施。(1)邀请香港重要人士访问北京。1986年9月下旬,香港立法局核电考察团应邀访问北京,国家领导人、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分别向考察团、中外记者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环保情况。(2)开放核电站并分期分批接待港澳各界人士参观。不论来访者持何种态度,一律热情接待,有问必答,香港每年都有几千人到大亚湾实地参观。(3)编发“和平利用核能”的系列宣传材料5集,7万多册,编印大亚湾核电站的情况介绍7万多册,在公众中散发。(4)协助有关部门与香港科技学会,在港举办“和平利用核能、核技术”展览,16天中共接待参观者38万人次,引起了轰动效应。(5)与香港电台、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座谈,通过电台广为宣传,利用报纸发表了许多文章,将核电站安全保障的科学措施向香港居民传播、解释,争取港澳人士的理解和支持。(6)与核电站附近的地方政府及居民群众沟通,进行座谈讨论,求得理解。

(7)安排我国政府领导人发表讲话,在报刊上郑重公布核电站5年论证的情况和核电站建设“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经过多方努力,一场轩然大波终于平息了。请分析:

(1)为什么公共部门尤其需要重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2)公共部门开展有效公共关系活动时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黄浦江穿过整个上海市区,将上海分为浦西和浦东两部分,沟通浦江两岸便利的交通已成为加快上海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1989年连接浦东浦西的南浦大桥率先开工建设。但是,黄浦江下游工厂和港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仍然没有解决沟通浦江两岸交通的难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建筑越江隧道,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建造过江大桥。两种意见都提出了各自的理由,处在相持不下的局面。上海市领导邀请了国内一流专家对此进行科学论证,经过几十名专家的充分论证,最终决定建造杨浦大桥。作出这一决策的依据有许多条,其中一条依据就是,大桥将给人们以现代宏伟工程的深切感受,对振奋人心、吸引外资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当时恰逢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定之际,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市政府及时地提出:以桥兴市,以桥扬名、以桥凝聚力人心。上海市领导把杨浦大桥看作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景观。人们看上海,首先就会看桥的水平。因此,大桥建设要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好中求省,要从国际一流水平着眼,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于是,建造杨浦大桥这一公共工程成为树立“上海形象”战略的重要内容。“一切为了杨浦大桥”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杨浦大桥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始终得到全市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并成为鼓动全市各项工作的重要

动力。在全市人民的通力协作和努力下,跨度602米的杨浦大桥工期仅用了两年零五个月,1993年10月23日,杨浦大桥正式竣工通车。它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精神、上海的速度、上海的水平。请分析:

(1)为什么杨浦大桥这一公共工程能够成为“上海形象”的标志?

(2)公共管理机构在运用CIS策略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3、上海市徐汇区市民咨询呼叫中心是集电话(语音)服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主要对电话、E-mall、传真、信件等多种输入进行鉴别分类、跟踪处理、分析反馈、统计归档,并将某些处理结果网上发布,同时提供多种查询功能。目前市民咨询呼叫中心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了语音自动应答、坐席端应用、网上服务、文本语音转换、传真、语音留言和报表等功能,开通服务的有技术监督、教育、劳动、民防、司法和招商中心等6个部门。徐汇区把政府公共和市民的服务全面通过呼叫中心这个载体,统一、便捷、公开地向市民、企业和社会发布,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一站式”服务。现在,公众只要拨通962345这个电话,就可得到该区职能部门的咨询和查询服务。这一系统把电话、电子邮件、传真和网络等多种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变分散管理、个别服务为集中管理、个性化服务,通过自动语音、传真、留言、人工等多媒体方式直接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府服务。这一系统的开通对方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办事程序、咨询相关政策、获得政府信息支持以及推进信访工作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请分析:(1)市民咨询呼叫中心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哪些支持条件?

(2)政府管理应该如何创新来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2011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公共管理的特征 P4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会组织及公民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及组织自身进行管理和优化的活动。其特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性 ①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组织以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将公共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是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本质区别所在。 ②公共参与性。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公民社会开始逐渐成长起来,社会组织及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为了更好的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 2、效能性 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相比,公共管更多地将视线放在了结果的取得上,强调投

入要素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公共管理提倡效能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追求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在内的多元价值的有机统一。 3、回应性 公共管理过程可以说也是一个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这是公共部门以人为本、重视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对政府组织而言,它不再是传统公共行政中的封闭体系,而是具有高度开放特征的开放体系。政府既要提供有效的制度平台和渠道,让公众能及时地向政府反映问题,同时政府也要对公众的需要作出反馈。 4、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公共管理非常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这是由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的出现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公共组织要实现自身的优化管理,也要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手段。 5、法治性 法治在公共管理中体现为严格遵守规则的精神。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之间要实行对社会事务的合作共识,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如果缺少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公共管理学》思考题: 一、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有什么不同 徐双敏:所谓公共管理,是社会公共组织通过观念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增进公共利益及社会协调发展,对日益多样复杂的公共事务及公共组织自身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黄健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管理理念效率绩效 管理主体政府组织公共组织 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受外部政治干 扰 政府、企业、公民 社会互动 管理方法行政、法律方式更关注私人部门 管理方法 管理目的重执行,重程序重结果,重责任 B途径,Business Approach,企业管理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是可以运用工商政策和企业战略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特点就是非政治化和和企业化。 P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公共政策的途径,认为公共管理应该是与公共政政策的制定密切关的管理。 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处:。 1、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 2、前者并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后者则特别重视公共组织的特殊性; 3、前者企图与公共行政合流,,后者则想要摆脱公共行政,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管理领域 4、前者之课程设计依循商业学院的传传统,后者则依循公共政策学院的传统;前者重视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与预算等问题;后者则强调政策与政治问题; 5、前者主张采用量化析,后者则采用个案研究法。 二者的的共同点:组织外部定向(即关心公共部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 N途径的的产生: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途径(the new approach,N途径) 三、简述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问题。 1、政治的逆向控制。 2、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 (1)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2)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 (3)出现“彼德现象”。 3、科层制组织对自由的双向制约。 (1)标准化公共产品使公民失去选择的自由; (2)限制了组织成员的自由。 四、简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涵。 ①政府由“政治”与“行政”两种过程构成,“行政”是其中一种单独的过程; ②行政研究应当建立在管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 ③关于“行政”的科学研究可以遵循类似于物理学的普遍原则,行政研究可以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 ④行政将成为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运用行政科学可以增进政府管理的效率。 五、简述韦伯官僚制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论述该理论对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 ①明确分工。将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分解,按照职业专业化的标准对人员分工。同时明文规定每个人员拥有的权力和责任。 ②等级系统。将各种公职和职位按等级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体现等级体系的自上而下的指挥链。位于指挥链上的每个下级都要服从和接受上级的监督和控制,每个上级都对自身和下级的决定及行为负责。 ③人员任用。从通过正式教育培训和考试获得一定技术资格的人群中选拔员工,并根据相应的职务要求来任用。 ④管理人员专职化。设计管理人员固定薪酬制度和职务晋升制度,以此促进管理工作向职业化发展。 ⑤遵守规则与纪律。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行事。 ⑥员工之间的关系。用理性主导员工之间的关系,应避免私人情感的干扰和影响。这不仅是处理组织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处理组织与外界关系的准则。 六、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经济行为还是政治行为,其结果都应从人类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只考虑个人) (2)人的经济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追求私利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都是最基本的动机。 (3)交易政治学: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其行为的基础仍然是交换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七、简述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不考) 八、公共组织有哪些区别于私营组织的特征 公共性。 非营利性。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选择题

单项选择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 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 、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 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4、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 (即POSDCO RB)的学者是(D ) A、法约尔 B、孔茨 C、奥唐奈 D、古利克

5、下列物品中不是准公共物品的是(C ) A、能源 E、通信 C、国防 D、教育 6、第一本为“公共管理”确立基本学科框架的教科书是( C ) A、《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 E、《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 C、《公共管理战略》 D、《公共管理精华读物》 7、认为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像逃避工作的理论是(A ) A、X理论 E、Y理论 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D、超Y理论 8、美国卫生及卫生服务不与退伍军人管理局发生关系产生的冲突属于(A ) A、目标与顾客的冲突 E、目标间的冲突 C、功能与领域的冲突 D、以上三种都不是

9、从1949到2002年我国前后经历了( C )次较大的以 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 A. 5 B. 6 C. 7 D. 8 10、我国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 体制上实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趋向于 (B ) A、集权主义 B、地方分权主义 C、均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11、从整体上看,西方政府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 C )阶段 A. 由集权到分权 B. 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 C. 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走向分权 D. 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 1 2 、我国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家经济职能或政府干预行为模式是(D ) A. 市场自发调节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精心整理).doc

复习题 1、 西方为者对公共管理概念的理解主要在(D )方面存在差界。 A. 悖理主体 B.管理客体 C.悖理方法 D.研究途径 2、 现代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有哪两种学术途径。 (A ) B. 政策途径和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和政治途径 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体现在(D ) B. 个人与集体的相对性 D.国家职能的演变 原有行政管理的政治统治职能已经难于包容全部的国 B. 管理权与所冇权 D.行政与政治 5、 新公共管理主义的主要特点是(C ) A. 外部取向 B.内部取向 C. 关注行政过程 D.关注LI 常管理 6、 行政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在(A )提出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A. 政治和行政二分法 B.科学悖理 C. 政策科学 D.行为科学 7、 政治和行政二分的观点强调行政悖理的(A ) A.利益性 B.公平性 C.效率性 D.政策性 8、 ( C )将政治和行政重新融合,标志着传统行政管理理论开始向现代公共管理理论 A.政策途径和管理途径 C.管理途径和法律途径 3、 与传统社会的公私概念不同, A.不同群体的集合状态及规模 C.个人与集体的占冇状态 4、 从19批纪末20世纪初开始, 家职能,出现了( D )的分离。 A.主权与治权 C.立法与执法

转变。

9、提供何种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如何提供这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等问题,都取决于(D )过程。 A.市场竟争 B.政策决策 C.计划安排 D.公共选择 10、与公共管理研究的B-途径不同,P—途径强调(B )。 A.管理的相似性 B.绩效和项目 C.战略规划 D.组织机构 11、依据公共组织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大小分类,可将公共组织分为(C ) A.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和服务型纽织 B.疏远型纽织、功利型纽织和道徳型纽织 C.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和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D.功利烈组织、道德烈组织和服务型组织 12、功利型组织是以(D )为基础的组织。 A.激励的作用 B.劝导和感召 C.强制性权力 D.实在性奖励和非实在性奖励 13、非营利组织与“公企业”或“公共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是否以志愿提供公共利益为组织宗旨 B.是否以非营利为纽织宗旨 C.是否以志愿投入资金为组织宗旨 D.是否以志愿消费公共产品为组织宗旨 14、公共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法制原则,即要求公共组织的(D )要依法配置,其活动也要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 A.主体、客体、权力 B.职能、机构、人员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公共管理学选择题

公共管理学——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公民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19世纪末20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行政 学之研究》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公共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公共行政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威尔逊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公共 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管理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韦伯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合理--合法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 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合理--合法型权力 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 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传统型权力 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 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魅力型权力 19、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 是A.知识性原则 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职业化原则 21、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C.非人格化原则 22、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 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D、 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24、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规定原则D、执行能力原 则 2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 最基本的“善”就是C.效率 26、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 石为C.效率 27、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C.效率 28、“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 称为D.彼德现象 29、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英国 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D.政 府职能代理化 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提高政府管 理:下一步》 32、被视为自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 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A.《追求卓越》 3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经济学

张军涛《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一章公共管理学概述 1.什么是公共管理?什么是公共产品? 答: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民主科学的方式行使公共权力,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活务的活动。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因而,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而私人物品的效用边界清楚,市场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公共管理在很多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区别的。按照西方学者的概括,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的,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在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的划分是比较清楚的,而在政府中,诸如运作的规模和复杂性,对官僚机构加以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的寻求等因素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这种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3)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工商企业组织提供的是私人物品。正因为公共物品的特征,使得政府活动难以具有高效率。 (4)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在公共部门,雇用和提拔雇员的功绩系统存在着几种标准,这往往超出了技术效率的观点。 (5)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而且公共管理的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 (6)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都要运用资源去生产商品与服务,然而公共部门的产出是很难量化的。企业管理者追求利润,而公共管理者更关注大众福祉,即公众的利益。 3.简述共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答: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必然有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他们的行为代表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客体是人类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与此相关的公共政策、制度和规范,以及主权范围内的全体公民。 (1)公共管理者 在政府组织、事业单位、各种非营利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构成了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者。 ①根据产生途径与权力的大小不同,可以将公共管理分为政务性管理人员和业务性管理人员,前者由上级考核选派,进行决策,是高级管理人员;后者则一般通过招聘考试等途径录用,执行政策,是专业管理员。 ②根据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是由选举或任命产生的,他们的任期往往有法律和规章确定;基层管理者又称为第一线管

公共管理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管理学》作业一 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就是: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与选拔);(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公共管理学》作业二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一)资源配置的职能: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1、经济公平: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 2、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就是:第一,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把组织瞧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第三,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第四,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第五,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第六,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也重视资历。 《公共管理学》作业三 论述题 1、谈谈您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组织改革的动力 (一)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 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改革的本质动力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与任务就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与机构进行改革。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与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就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共管理学选择题

二、单项选择题任务1 1.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着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 )。A. 马克斯·韦伯 B. 古德诺 C. 法约尔 D. 赫伯特·西蒙 满分:1 分 2.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A. 缺位 B. 越位 C. 错位 D. 不到位 满分:1 分 3. ( D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A.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 公共政策的论证 D.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满分:1 分 4.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管理的特征?( B )A. 公共管理主要向人们提供非营利性产品或服务 B. 公共管理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C. 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 D. 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偏重于社会效益 满分:1 分 5.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 )。A. 亚当·斯密 B. 凯恩斯 C. 胡德 D. 史帝文·科恩 满分:1 分 6. 下列哪个不是政策规划的直接主体( D )。A. 执政党 B. 立法机关 C. 行政机关 D. 大众传媒 满分:1 分 7. 涉及的决策者或决策部门较多;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数量以及各个方案的后果是未知的;决策者的价值目标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是相互冲突的,无法按统一的标准排出优先顺序;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难以估计,这样的政策问题属于( C )。A. 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 B. 结构中等的政策问题 C. 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D. 方案可传递的政策问题 满分:1 分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

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世纪末18世纪初世纪末19世纪初 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 A.管理 B.法律 C.经济 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教材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政府部门:以财政拨款作为经费来源,免费或部分免费地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的单位 的总称。 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 (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过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它试图为公共管理学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增进公共利益的学问。 二、复习思考题 1、试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主体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的公共部 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 门和非政府组织;公共行政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机关。 (2)追求目标不同。公共行政更关注组织 内部的执行过程,而公共管理则 将视野大大拓展到组织的外部,以追求最终的好的结果为己任,并时时强调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3)公共管理的逐渐兴起并对公共行政有取而代之之势。政府部门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它的期望和定位,公共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公共管理学有哪些学科特征? (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科技整合的学科。 它需要综合地吸收当代各门社会 科学的合理内核,来搭建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范式和分析框架。 (2)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也呈现 多样化特点。 (3)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与实践发展是相 吻合的。 (4)公共管理学从“内部取向”转向“外 部取向”。它重视战略管理、绩效 管理、责任机制和外部整合,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竞争性。 (5)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性 学科。 (6)公共管理学提倡案例分析法。 (7)公共管理学(作为指导政府部门活动 的理论规范前所未有地)强调管 理者个人责任和对结果负责。 3、如何理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1)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 管理对象来看,有相当多的事务 属于经济事务(如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管理、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制定和管理等)。一方面,对管理这些事务的政府部门官员来说,具备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经济知识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还要承担管理国有企业的任务。(管理竞争性领域的公公企业是我国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共管理的特色之一。) (2)政府管理的即使是非经济事务,仍需要采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法。(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当政府部门的官员都时刻提醒自己资源是有限的、并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收益-成本分析法来权衡他所要处理的众多事情时,管理的成效将要提高的多。) (3)经济学可以首先明确事务性质而后选择恰当的制度工具,从而节省管理的成本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协调矛盾、均衡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共事务并花费尽可能少的成本。)(4)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管理过程和方式呈现市场化取向,如何把握合适的度仍需要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加以回答。 4、你是怎样理解工商管理理论和政治学理论对公共管理的基础性影响的。 (1)工商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科,工商管理理论和实 践必然会对公共管理学产生影响。当公共管理学在经济学途径上诞生并强调“企业型政府”理念时,工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当然构成公共管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公共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 1.(雪城会议)(政策)(商业) 2.(有差异或不同) 3.(公共组织) 4.(结果或产出)(外部取向) 5.(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组织)。 6.(共同目标)(协作愿望)(沟通)。 7.(政府失败或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8.(等级控制)(网络) 9.(公正)(他律)(自律)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试述网络治理的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