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中国儒道佛三家思想

一、判断题(题数:10,共 50.0 分) 1 道教的教团有士大夫的符水治病和民众的神仙道教。(5.0分) 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2 观世音居住在安徽九华山,她是男身女相,主要为了与众人方便说佛法。(5.0分)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3 道家思想就是完全不理人世。(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4 道教来源于多方,是本土性的宗教。(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5 “主静立人极”中的“极”就是最高原则、最高的道理。(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6 乾道像母亲,坤道像父亲。(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7 庄子讲的“逍遥”意思是唯一的,即摆脱不必要的包袱。(5.0分) 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8 大隐隐于野,小隐隐于市。(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9 道家里的“净”就是凝聚精神的意思。(5.0分) 0.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10 因人之情属于人性论的内容。(5.0分) 5.0分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答案解析: 二、单选题(题数:16,共 50.0 分) 1 下面哪一位主张“心就是理”:()(3.12分) 0.0分 ?A、 程颢 ?B、 陆象山 ?C、 朱熹 ?D、 程颐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2 内圣外王是下面哪一项的理想人格:()(3.12分)0.0分 ?A、 法家 ?B、 佛教 ?C、 道家 ?D、 儒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 黄老之学始于下面哪一个时期:()(3.12分) 0.0分 ?A、 汉代 ?B、 宋代 ?C、 战国 ?D、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汪曾祺小说中的的儒道佛 摘要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试就儒道佛思想在其小说中的表现、意义及其成因作系统的论述。 一 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小说的影响,作家自己认为,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他在《我是一个中国人》一文中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接受了什么影响?道家?中国化了的佛家——禅宗?都很少。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1〕儒家思想在其小说中表现如下。 (一)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突出表现在《落魄》和《故人往事?如意楼和得意楼》。这两篇写的是生意场上的事情。前者写抗战时期内地一家小饭馆里一位精明能干的南京人和一位自甘报弃的扬州人;后者写胡老板的自信自强和吴老板的萎靡不振。通过对两类人物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南京人和胡老板的赞同,对扬州人和吴老板的鄙视,表现了儒家“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念和由此形成的崇高的人格气节。《徙》中写小学教员高北溟身处恶境,却不苟合于世。他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权势的排挤,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清高方正的品格。为了恩师的遗稿能被刻印,他省吃俭用,甚至不惜牺牲爱女的前途。在《故乡人》中,写王淡人以行医为生,却免费为穷苦的乡人看病治病;家乡发大水,他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乡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故里三陈?陈泥鳅》中,写陈泥鳅“也好义,也好利。”她救死尸讨价还价,救活人则不计报酬,救上来的人一无所有了,他连姓名也不问,还把自己的积蓄无偿地周济孤寡老人。这种尚义精神是儒家义以为上思想的表现。在《鸡毛》、《捡金子》以及《故里杂记》中的《李三》和《鱼》等篇,则斥责了见利忘义的卑劣行为,从反面表现了“以义为上”的主题思想。 (三)对仁爱思想的表现。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充分体现构成了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岁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试比较儒道佛三家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儒家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一、儒家的人生态度:“入世”、“有为”、“现实”的人生态度 (一)“入世”:所谓“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它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儒家创始人孔子有这两句名言: 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视生命,不关注死亡以后的状态。 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现在这么郁闷烦恼,自己的事情还没治理好,搞这么多鬼事干吗? 所以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说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怀。 (二)“有为”:儒家强调“有为”,就是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孔子生前周游列国十四年,到处宣传他的思想。时人评价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不能干你还硬要干,就不是违反客观规律吗?这是对孔子的最大误解。我们说,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这番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你的良知判断并确定一个一生将为此奋斗的境界,哪怕是在实现这个境界过程中遇到多少艰难困苦,在所不惜,不放弃这种努力,不放弃这种追求。它展示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不停止努力,一旦时机成熟,这种理想就能实现。 有两句话最能代表着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 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中国圣贤要让真正的君子这样呢?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因为“天行健”,即自然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因此人应该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所谓天道“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风雨博施,阴阳大化”,都是在这样运动着,生生不息啊。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生生不息,人就应该向天道学习,君子要自强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载万物,君子要向大地学习,要宽容,要厚德载物。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担当起多少的责任,心胸能容纳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担当的东西就越多。叫厚德载物,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3)“现实”:重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儒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注重对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家庭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改造。这些现实的命题决定了其学说的“现实”性特征。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入世”、“有为”和“现实”。 (二)“无为”。道家的超世又和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哲学上讲超越的概念,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本性真情,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这就叫无为。因此,道家讲的无为,前面必须要有两个字加以规定,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在谈道家无为思想时,一般就说“自然无为”。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过《老子》中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者,小鱼也。从字面上看,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不要一下锅就动铲子翻搅,否则肉就要碎烂。引申开来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是不要扰民,不要烦杂,不要朝令夕改。换句话说,就是要顺应事物的本性而为。这就是道家的无为。它有一个超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里面。(三)“超现实”。道家的思维,说白了就是常人这样看,它就是不这样看。哲学上叫超越常识的经验,这是道家的一个思想观点,应该说它的思想就是对社会的批判。所以说,当我们读《老子》《庄子》就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非常的清凉,因为它追求的那是一种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种内心的浪漫,追求的那是一种空灵,追求的那是一种逍遥和自由。所以,我们说道家的人生态度是“超现实”的。佛家:“出世”、“空无”、“非现实”的人生态度(一)“出世”。所谓佛家的出世思想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超脱人世凡尘,不入六道轮回,超凡入圣。具体来说,佛法又称出世间法,以出离世间,免除生死轮回为目的。即所谓涅磐。人生是苦是全部佛教的出发点,也是佛教对人生的一种根本态度。人生是苦,不是说人生之中有痛苦,而是说苦是人生的根本体验和感受,有受皆苦,在现实生活之中,根本没有快乐可言。佛教的这种人生观决定了它的出世倾向。 佛教的出世态度不仅否定人生价值,也对人生世界和现实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出离轮回的佛国净土很难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影像,佛教众生平等、自由自在的理想也根本无法在人间得以实现,因而只能通过离世出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追求,对现实社会只能采取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佛教贬低人性、指出人的种种弱

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作者: 孟淑媛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曾说,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人,是生命的学问。作为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资源,儒家、道家、佛家都在不同的层次上重视生命价值和终极关怀,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只有从本体论着手分析,才能透视儒释道生命哲学境界和旨趣的差异及其根源。 一、儒道佛哲学本体论的不同纬度 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面对社会混乱无道的世势,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根本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纬度有根本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宇宙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生命存在论、生命价值论以及在生命境界上迥然异趣。 1、儒家天人关系的轴心——社会纬度 儒家自孔子开始开启了经世致用的世俗哲学。孔子的视野中,最大的天和道就是仁礼之天道,孔子的学说和人生都是围绕恢复周礼展开的。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并提出“顺正命、防遭命”和“尽人事、知天命”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倾向。另外,孔子本身是不相信鬼神的,但却非常重视祭祀——礼文化的“神道设教”功能。所以,孔子在鬼神之事、死后有知无知等问题虚与委蛇,不给正面的回答甚至表现的常常矛盾。荀子道破了孔子迂回的奥妙:“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1](第233页)汉人刘向在《说苑?辨物》中也认为,孔子不信鬼神,只是强调神道设教。[2] 后期儒家在天人关系上,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鼓吹天命、天道,为王道服务。董仲舒、韩愈借天人感应、天能赏攻罚罪理论,把天命等同于君命、王道,用以神道设教;二是,认为天道无为、人道有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的天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论、柳宗元的天人不预,认为天命、天道其实就是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可以利用。对于命运,儒家的态度因此有些矛盾,在政治领域,强调巡天道、顺天命;对于个体来说,强调人对自己人生、命运的主宰,孟子说“求诚在我”,程颐说“唯义无命”、“求在我者”,陆九渊甚至提出“吾心即是宇宙”,朱熹说“人事尽处便是命”,仅把命的地盘留给无可奈何的偶然性上。荀子力主“知之不若行之”,王充著《论衡》揭扬朱“疾虚妄”和“见用实事”,韩愈批佛,理学崇理,核心都是反复强调道德践履的道德经验主义,有着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所以,从天人关系来说,儒家最高的道就着眼于人、社会本身:儒家高度肯定人的力量、智慧、权力和价值,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力图建立以人

初中语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談《赤壁赋》中的儒道佛思想 《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重视分析情理和“水月”意境等,而忽视其中的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人不揣冒昧,试图通过解读苏轼儒道佛思想,来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彻底了解苏轼,并达到爱汉语言,爱中国文化的目的。 请看《赤壁赋》中的 儒家思想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执著精神,孟子“杀生取义,舍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给儒家子弟以榜样和无穷的精神动力。文死谏,武死战。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这种精神造就了不少英雄和涌现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场面。其中不乏“士可杀不可辱”“宁死不屈,誓死不辱”“不成功毋宁死”的心态。 纵观苏轼一生,虽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著,其积极入世用世思想显而易见。作者被贬荒蛮,“破帽多情却恋头”“湿柴如桂米如珠”,物质贫乏到极点;“新贵旧交音书绝”“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精神孤苦到尽头。尽管如此,苏轼游赤壁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南往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时之雄也".言辞间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这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流露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么强烈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慨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正是这种积极入世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永流传。 佛家思想 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毕竟内心还是痛苦无比的。身遭诬陷被贬而说不痛苦,绝对骗人。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人生苦短,万事皆空,佛家思想滤净了苏轼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了。道家思想 道教思想是我悠悠华夏,皇天后土中孕育诞生的极其宝贵的智慧之树。这颗土生土长的大树,吸日月精华,收天地之灵气,沐风浴雨,生命力极强。它的根系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它的精髓渗透中华儿女的毛细血管里。不能等闲视之,消极看之。 清风明月,白雾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本身就是多么洁净的美好仙境啊!文章第四段充满哲理,说出了渺小与广大、须臾与无穷(一瞬与无尽)、盈与虚、物与我的辩证关系。这正是道教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随时而化,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安命,乐而忘忧,和光同尘。 用心爱心专心 1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论儒道佛三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摘要:君子、真人和菩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它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君子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关怀他人、重情守信、文质彬彬等品格;真人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宽容、豁达等品格;菩萨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智慧、悲悯、愿望、意志等品格。 关键词:理想人格;君子;真人;菩萨;大学生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且结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在人格修养上分别有君子、真人和菩萨的目标,数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多重人格, 根本上讲均是受此三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和对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的影响一样,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对大学生的德育,就其基本方面来讲是成功的, 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目前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就是,我们在才、德问题上偏重了才的培养,而于德的一面则重视得还不够,在才的培养上又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而偏重了其功利性和应用性的一面。再者,尽管我们也耗费了极大的力气来进行德育,但我们的德育却因流于相对空泛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价值观的教育而使其成效不能令人满意。对于以上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关于理想人格的定位能够对我们起到一定程度的补救的作用。 一、儒家理想人格及其对大学生人格构成的意义 《资治通鉴》上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1]。就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定位可见,儒家是以德才结合为标准来定位人格的。一般说来,尽管儒家也认为通过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实际上圣人的层次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就连孔子自己也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2]47,孔子的圣人的地位是后人追封的。圣人的要求极难达到,小人或愚人的人格,又是为人所不齿的,故对儒家来说,其理想人格实际上是君子。传统儒家典籍对“君子”的描述是很多的,本文仅从《论语》入手,来考察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关于君子内涵的原始定位。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就君子的内涵做出的诠释之处总计86处,形成了其全面系统的关于君子的理论。 首先,《论语》认为,君子的本质是仁。君子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是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典范,而对“君子”的思想和行为的第一要求便是“仁”,故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仁” 、“义”、“德”,而其“仁”的要义则是“孝”与“悌”。关于以上的内容,《学而》篇有曰: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5在《里仁》篇里,孔子也说: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

儒道佛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 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浅 论 儒 释 道 文 化

《浅论儒释道文化》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民族性格。儒、立人旁一个需字,意欲我们要做一个人们需要的人--儒弱而立。 释、佛(佛)立人旁一个弗字,弗是不,是要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佛光普照。 道、首(头)下一走字,意欲我们要用脑子走路,思想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 这三个字明分暗合,都是在讲如何做人.所以中华民族是最会做人的人,如何做人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 一、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盘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信道,慧者往往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1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五讲 今天,我们运用<内业>的人性知识,来分析一下儒道佛的思想,看看会是个什么样的境界。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范围都很广博,逐一去分析当然是难做到,我们就主要的几个问题来讲讲。儒家的选《大学》和《中庸》,道家选《道德经》,佛家选《金刚经》。 从儒家《中庸》开始吧;中庸这个词怎么解释,先不论他,看里面内容再定。中庸里面重要的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符合)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句话搞明白了,中庸也理解的差不多了。那么,“喜怒哀乐之未发”这句子中,什么东西要不发;为什么要不发呢!“发而皆中(符合)节”这个节指的是什么;怎么来“中”这个节。做到不发和中节,怎么就做到天地位,位就是定位,,怎么可以就“育万物”了呢!。这些问题要是不弄明白,不仅是中庸读不好,恐怕对整个儒家思想的理解上都会出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内业的知识来解释。 内业里面有重要的一句话,“精不现,证不丑”。意思是讲,当对外界有感应的时候,第一时间要先审视所感应的事情。不要用自己以前怎么想或怎么做来干扰自己对外界的认识,这样,心就不会跟着别的东西跑掉,时刻保持自己本心。这样心就会很好的发展,这个在土豆网“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一讲”里面详细讲过的,可以在网上查看。在现实中,人看问题,一般都会采用自己过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么,就是精现和证丑了。所以要尽量避免。 人性知识图 我们再来看中庸里面的这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这个未发,不仅仅是说喜怒哀乐,人对外界有感应了,都要做到不发。简单的说就是“含而不发”。这样做到了,才可以对所有的事情做到正当处理。那么为什么要不发呢!按照内业的观点,上面说到的,“精不现,证不丑”,人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本心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要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这一般都做不到,就是说都想到自己以前是怎么处理的。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问题,这么一来,那么自己的本心不就没有思考吗,本心就没有神气的凝聚,就是心被别的东西带走,本心就没有得到发展。人就会出问题。讲到这,再来看为什么要“不发”,当自己用过去的方式来处理外界的感应的时候,是不好的,所以要停止住。停止了,就是“不发”。就会返回到感应到的问题上,并且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神气就会凝聚而增强。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楼宇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儒道两家的冲突和融合谈起。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庄子等人时,始蔚为大观,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战国中后期,在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个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时,一方面是各学派内部的大分化,如《韩非子·显学篇》中说的:“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庄子·天下篇》谈到当时的道家,也有“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三家之别。此外,法家有齐法家和三晋法家之分,名家有惠施合同异和公孙龙离坚白之争等等。然而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股各学派(主要是儒道法三家)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今传《管子》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战国中后期各学派相互融合的各类代表作。其中既有以儒为主,儒道、儒法融合的作品;也有以道为主,道儒、道法融合的作品;以及以法为主,法儒、法道融合的作品。在荀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以儒为主,融合法、道,兼采名、墨的倾向。在韩非的思想中,以法为主,融合道家的特点也是明显的。他的《解老》、《喻老》对老子道家思想有重要的发展。而形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系辞》,则明

儒道佛对人生的看法-推荐下载

阅读感想 人生下来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慢慢的我们成长,经历幼年、少年、 青年,然后步入中年,继而逐渐老去进入老年阶段,最终死亡。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每一个人对人生的看法都是不同的,那么儒、道、佛对人生的看法 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是“儒”,儒家的人生态度是“入世”、“有为”、“现实”的人生态度。 儒家既不关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寻,也不关注向上的、向天国的追踪。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进入现实社会。 并且儒家强调“有为”,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重视为社会和他人贡献。儒家对人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两句话 最能代表着儒家这种有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都是人的一个积极有为的一种行为方式。这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而儒家的“现实”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层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 索一种神秘境界,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儒家立足于社会现实,注 重对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家庭观念,以及对社会的改造。 其次是“道”,道家的人生态度是“超世”、“无为”、“超现实”的人生态度。道家的“超世”可以这样说,就是道家的思维跟儒家不一样,儒家思维看 问题都是在面上看,那么道家是一个否定性的思维,它就是对现实的制度、社 会的运作、人与人的交往,它都是采取一个批判态度,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超 越经验、超越常识、超越对立、超越区分,来追求一种人道一体、天人合一的 境界。 且道家的“超世”又和“无为”相联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对知识、理性的东西,持超越的态度。哲学上讲超越的概念,说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因物之性,顺物之情,顺势而动”,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依顺事物的本性,依顺人的本性真情,依据本性和规律去办事。这就叫无为。因此,道家讲的无为,前面必须要有两个字加以 规定,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在谈道家无为思想时,一般就说“自然无为”。

深刻影响普通中国人的儒道佛三家

深刻影响中国普通人的儒道佛三家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墨家、儒家、道家成了影响普通中国人的三大家。墨家思想接近社会主义,有严明的组织,终为统治者、中国传统宗族制度所不容,墨家影响渐渐消失。到隋唐时,东汉时期传入的佛教彻底中国化,被中国人广泛接受,所以深刻影响中国普通人的三家变成了儒道佛。进入民国,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中国,也逐渐彻底中国化,某种程度上是墨家思想的回归。这里主要讲儒佛道三家。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儒佛道三家有个比喻——儒家是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药店。我非常欣赏这个比喻。没有粮食吃,会饿死,儒家强调人要自强不息,要积极承担对自己、家庭、民族、社会的责任等等,没有这些东西,个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在百货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必需品,佛家提供每个人需要的生活的大智慧,解决人们生活的困惑。没有病,不用去药店买药,病了必须要服药。道家告诉人们,道法自然,不要逆天而行、违背规律,不要因外在的名利、荣辱损害人的生命、人格等更重要的东西。道家的清静无为绝对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乱作为,有不作不死的意思。 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看,道家的本体是道,道生万物,本性清静无为、无私无欲,道法自然。道家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严密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儒家从诞生起,并没有明确的本体,只有仁这个核心词,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佛家的本体是佛性或清净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能生万法,本自具足,要照见清净自性,就要清除一切外在的尘垢的蒙蔽,还要消除前世、今生自己作孽产生的业力。当然,多做善事会有好报。佛家对心和镜的关系、因果报应等值得人们体悟。佛家也是有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到宋明时期,儒家的理论体系完善起来,在程朱理学这里,本体是理,在陆王心学是心。从这个角度讲,儒者是行动派,理论体系不完整、高深,先行动起来,先关心人,在行动中、学习中,想明白了再把理论体系弄完整。

4-4认识道教

教案4-4 认识 执行日期:序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道教的简史和历史上的重要道教人物与事件; 2. 了解道教的基本教义; 3. 了解道教的经典与标记; 4. 了解道教的神祇与道场。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学习道教基础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比较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利用宗教知识服务客人的能力。 三、德育与情感目标 1.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职业化工作态度,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2. 理解道教背后所隐藏的传统文化,如尊道贵德、生命意识、天人合一等,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道教的发展,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主要事件; 2. 道教的基本教义。 二、教学难点 1. 道教的基本教义; 2. 对太极八卦图的理解。 【课型】 讲授、探究课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测验,导入新课(见学案) 二、学习道教基础知识的一种新思路 ●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道教与佛教的争论与协同发展 三、佛道比较学习之一:道教的创立与发展 1.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其产生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密不可分。道教主要受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和民间巫术、战国至秦汉的神仙方术、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大的思想文化背景下,道教作为有组织的宗教实体,终于在东汉末年产

生了。——思考:为什么源头久远的道教迟至东汉末年才产生真正的宗教形态? 2. 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倡导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创立了最早的道教宗教团体。张角创立太平道,为早期道教的另一重大派别,但随着他领导的黄巾起义的失败,太平道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思考:张道陵为什么没有自封为“教主”?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开始向体制化的官方正统宗教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思考:此时佛教在发展上是何态势? 4. 隋唐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层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唐玄宗、宋真宗、宋徽宗都是崇信道教的皇帝。唐代和北宋还由官方主持多次编修《道藏》,研究道经和教义、科仪的学者纷纷涌现,对道教学术文化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成玄英、司马承祯、杜光庭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联系:儒道佛三足鼎立。 5. 晚唐北宋以后,道教内部开始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兼融儒释道三教思想。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发生重大变革,并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箓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容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成吉思汗,使全真教盛极一时。——联系:儒道佛三教融合。 6. 明代道教也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明中期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向衰减。与此同时,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联系:佛教与道教一起走进民间。 补充:《老子化胡经》 四、佛道比较学习之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1. 大道无形,尊道贵德——你对道教“道”与“德”是怎样理解的?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者,“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道的尊贵和伟大,其最高体现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做到既要修道,又要积德。 2. 长生久视,仙道贵生——比较与思考:对待人生,佛教与道教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道教修行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得道成仙。要想得道成仙,就要“性命双修”,即心性品德和身形生命两个方面同时修炼,最终达到神形同一的境界。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坚信“我命在我不在天”,立志度己度人,把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正是由于道教有生道相守、生道合一的基本教义,故而提出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术,诸如外丹、内丹、服气、服饵、导引等。 3. 天道循环,势恶承负——比较与思考:与佛教的“因果报应”有没有相似之处? 道教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即前人的过失要由后人承受,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在这样的教义的思想基础上,出现了道教戒律和清规,出现了修心、修善、积德、修性等的修持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