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链试题及答案1套

尺寸链试题及答案1套
尺寸链试题及答案1套

第十二章 尺寸链

12-1 填空:

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 并形成 的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 尺寸链 尺寸链和 尺寸链。

3、尺寸链由 和 构成。

4、组成环包含 和 。

5、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 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 的基本尺寸之和。

6、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 尺寸。

7、所有的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 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 。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和A3,则尺寸 为封闭环;若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1和A2,则尺寸 为封闭环。

10、“入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 偏差为零。

12-2 选择题:

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 个尺寸组成,有 个封闭环。

A 、1

B 、2

C 、3

D 、4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 。

A 、增环

B 、减环

C 、封闭环

D 、组成环

3、封闭环的精度由尺寸链中 的精度确定。

A 、所有增环

B 、所有减环

C 、其他各环

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 。

A 、向材料内分布

B 、向材料外分布

C 、对称分布

12-3 判断题:

1、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封闭环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

2、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组成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

3、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

4、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时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 也即为装配的精

度要求。( )

5、尺寸链增环增大,封闭环增大( ),减环减小封闭环减小( ).

6、装配尺寸链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将影响装配精度( )。

12-4 简答题:

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

2、如何确定尺寸链的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

3、解算尺寸链主要为解决哪几类问题

4、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分组法、调整法和修配法各有何特点各运用于何种场合

12-5 计算题:

1、某厂加工一批曲轴部件,如图12-13所示,(在教材P234页)。经试运转,发现有的曲

轴肩与轴承衬套端面有划分现象。按设计要求A0=~0.2mm ,而A1 = 150

0018

.0+ mm A2 = A3 =7508.002

.0--mm,试验算给定尺寸的极限偏差是否合理

2、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孔和轴均需渡洛,渡层厚度均为10±2μm ,镀层满足Φ30H8/f7的配合,试确定孔和轴在镀前的尺寸(用完全互换法)。

3、按图所示尺寸加工各孔,求孔1和孔2、孔1和孔3间的尺寸变化范围并绘出二者的尺寸链简图。

第十二章尺寸链

12-2填空:

1、零、部件或机器上若干首尾相接并形成封闭环图形的尺寸系统称为尺寸链。

2、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分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

3、尺寸链由封闭环和组成环构成。

4、组成环包含增环和减环。

5、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6、当所有的增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7、所有的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上偏差之和,即为封闭环的下偏差。

8、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

9、如图所示,若加工时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2和A3,则尺寸A1 为封闭环;若以Ⅰ面为基准切割A1和A2,则尺寸A3 为封闭环。

10、“入体原则”的含义为:当组成环为包容尺寸时取下偏差为零。

12-2 选择题:

1、一个尺寸链至少由C 个尺寸组成,有A 个封闭环。

A、1

B、2

C、3

D、4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间接获得的尺寸称为 C 。

A、增环

B、减环

C、封闭环

D、组成环

3、封闭环的精度由尺寸链中 C 的精度确定。

A、所有增环

B、所有减环

C、其他各环

4、按“入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极限偏差应A 。

A、向材料内分布

B、向材料外分布

C、对称分布

12-3 判断题:

1、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封闭环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2、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组成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3、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 √)

4、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时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也即为装配的

精度要求。(√)

5、尺寸链增环增大,封闭环增大(√),减环减小封闭环减小(×).

6、装配尺寸链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将影响装配精度(√)。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尺寸链它有何特点

答:在一个零件或一台机器的结构中,总有一些互相联系的尺寸,这些尺寸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

尺寸链具有如下特性:

(1) 封闭性: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封闭的形式。

(2) 相关性:其中一个尺寸的变动将会影响其它尺寸变动。

2、如何确定尺寸链的封闭环能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

答: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往往是机器上有装配精度要求的尺寸,如保证机器可靠工作的相对位置尺寸或保证零件相对运动的间隙等。在建立尺寸链之前,必须查明在机器装配和验收的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集合精度要求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就是这些尺寸链的封闭环。

零件尺寸链的封闭环应为公差等级要求最低的环,一般在零件图上不需要标注,以免引起加工中的混乱。

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加工中自然形成的,一般为被加工零件要求达到的设计尺寸或工艺过程

中需要的尺寸。

不能说尺寸链中未知的环就是封闭环。

3、解算尺寸链主要为解决哪几类问题

答:解算尺寸链主要有以下三类任务:

(1) 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2) 反计算: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3) 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和部份组成环的极限尺寸,求某一组成环的极限尺寸。

4、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分组法、调整法和修配法各有何特点各运用于何种场合 答:完全互换法的优点是:可实现完全互换,但往往是不经济的。

不完全互换法的优点是:组成环的公差扩大,从而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也比较科学合理,常用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

分组互换法优点:既可扩大零件的制造公差,又能保证高的装配精度。缺点:增加了检测费用,宜用于大批量生产中精度要求高,零件形状简单易测。环数少的尺寸链。

调整法的主要优点:可增大组成环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同时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不需修配;可以调整补偿环的位置或更换补偿环,以恢复原有精度。主要缺点:有时需要额外增加尺寸链零件数,使结构复杂,制造费用增高,降低结构的刚性。

调整法主要应用在封闭环的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目较多的尺寸链。

修配法的优点:扩大了组成环的公差,又保证了高的装配精度。主要优点:增加了修配工作量和费用;修配后各组成环失去互换性,不易组织流水生产。

修配法常用于小批量生产,环数较多,精度要求高的尺寸链。

五、计算题:

1、某厂加工一批曲轴部件,如图12-13所示,(在教材P234页)。经试运转,发现有的曲轴

肩与轴承衬套端面有划分现象。按设计要求A0=~0.2mm ,而A1 = 150

0018

.0+ mm A2 = A3 =7508.002

.0--mm,试验算给定尺寸的极限偏差是否合理

解:首先绘出尺寸链图。

封闭环:A 0

增环:A 1

减环; A 2、A 3

验算基本尺寸:A0= A1- (A2 + A3)

=150 - (75 + 75) = 0

即要求封闭环的尺寸为0

计算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ES 0 = ES 1 – ( EI 2 + EI 3)

= + – ( – = +0.178 mm

EI 0 = EI 1 – ( ES 2 + ES 3)

= 0 – ( – ) = + 0.04 mm

计算封闭环的公差T 0 = ES 0 – EI 0 = | + – ( + ) | = 0.138 mm

∵T0 = 0.138 mm > T0' = –= 0.1 mm

∴校核结果表明:封闭环的下偏差、公差已超过要求范围,需要调整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2、有一孔、轴配合,装配前孔和轴均需渡洛,渡层厚度均为10±2μm,镀层满足Φ30H8/f7的配合,试确定孔和轴在镀前的尺寸(用完全互换法)。

解:绘出尺寸链:

(1)N1 : 封闭环;

增环:

050

.0

60+;减环:050.0

25+

根据封闭环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公式计算:

N1 = 60 –25 = 35mm

ES N1 = + –0=+0.050mm

EI N1=0-(+=-0.050mm

1

N=35±

(2)封闭环:N2;

增环:

050

.0

60+和050.0

35+;

减环:

050

.0

0 25+

根据封闭环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公式计算:N2= 60+35-25=70mm

ES N2=(++-0=+0.100mm

EIN2=0+0-(+=-0.050mm

∴N2=

100

.0

050

.0

70+

-mm

3、按图所示尺寸加工各孔,求孔1和孔2、孔1和孔3间的尺寸变化范围并绘出二者的尺寸链简图。

解:Φ30H8/f7配合:公差带图如右图所示。

X min=EI-es=0-(-20)=+20μm

X max=ES-ei=+33-(-41)=+74μm

孔的公差带代号为Φ30H8,其上偏差为ES=+33μm

下偏差为EI=0

∴镀铬后孔的极限尺寸为:Φ~Φ30.0mm

设镀铬前孔的尺寸为D,则建立起工艺尺寸链,如图:

D0=Φ~Φ其中:D0为封闭环

D为增环

镀铬层厚度~为减环

∴D0max= ∴D max=30.049mm

D0min= ∴D min=30.024mm

∴镀铬前孔径为:~30.024mm 即为:φ049.0024.0

30+

+mm

轴的公差带代号为Φ30f7,其上偏差es=-20μm,下偏差ei=-41μm ∴轴在镀后的极限尺寸为:~29.959mm

设轴在镀铬前尺寸为d,镀铬层厚度为10±2μm

建立起工艺尺寸链:

其中:镀铬尺寸为封闭环。镀铬前轴的尺寸和镀铬层为增

环。

∴根据封闭环的极限尺寸计算公式:

d0max=+d max

∴d man==29.956mm d0min=+d min

∴d min==29.943mm ∴镀铬前轴的尺寸为:~29.943mm 即:Φ

044

.0

057

.0

30-

-

φ

m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