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计算专题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专题讲座一学考第29题__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课件5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专题讲座一学考第29题__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课件5

混合物中 NH+ 4 与Ba(OH)2溶液(浓度同上)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钡
是0.02 mol,因此溶液体积是200 mL,则溶液中c(Cl-)=0.02 mol÷0.2 L
=0.100 mol· L-1。
1 2
体会命题特点
解析
答案
细研解题方法
一、守恒法 方法指导 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化分和化合。即可推 知某种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在哪种物质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及物质的量都不 会改变,即质量守恒;在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 即电子守恒;在组成的各类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总数的绝对值 相等 ,即化合价守恒。运用守恒法解题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专题讲座一
学考第29题——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探究学考真题
1.(2017· 浙江11月选考,29)取7.90 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7.42 g。 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A, 产物中锰元素以Mn2+存在。 请计算: 60%(或0.60) 。 (1)KMnO4的分解率_____________
1 2
解析
答案
(2)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 NH+ 4 与Ba(OH)2溶
液 ( 浓度同上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 0.100 mol· L-1 溶液体积变化忽 c(Cl - ) = _____________( 略不计)。 解析 每一份中硫酸铵和氯化铵分别是0.01 mol、0.02 mol,另一份固体
为铁,故本题实际上是求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据混合物溶于盐酸后加
入KSCN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Fe3+,全部是FeCl2。由Cl-个数守恒可知: 1 1 n(FeCl2)= n(HCl)= ×0.1 L×1 mol· L-1=0.05 mol。又据铁元素守恒知 2 2 6.88 g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2×0.05 mol×56 g· mol-1=5.6 g。

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气体分压强p和压力平衡常数Kp

2019年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气体分压强p和压力平衡常数Kp

专题一:气体分压强p和压力平衡常数K p高考预测:在气相反应的化学平衡中,除了用浓度c、物质的量n和浓度平衡常数K c等进行计算外,现在逐渐延伸到用气体总压p、分压p(B)和压力平衡常数K p等进行计算。

1.气体的分压p(B)(1)相同温度下,当某组分气体B单独存在且具有与混合气体总体积相同体积时,该气体B所具有的压强,称为气体B的分压强,简称气体B的分压。

符号为p(B),单位为Pa或kPa或MPa。

(2)国家计量局颁发的GB 102.28—82采纳IUPAC的推荐,规定混合气体中的气体B的分压p(B)的定义为:p(B)=p·x(B)上式中x(B)为气体B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p为混合气体在相同温度下的总压强。

2.分压定律及其推论(1)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相同温度下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p(A) + p(B) + p(C) + p(D) + ··· =p(2)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B)(B) (D)(D) p np n=(3)某气体的分压p(B)与总压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B)(B)(B)p nxP n==3.压力平衡常数K p(只受温度影响)一定温度下,气相反应:m A(g) + n B(g)e C(g) + f D(g) 达平衡时,气态生成物分压幂之积与气态反应物分压幂之积的比值为一个常数,称为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用符号K p表示,K p的表达式如下:(C)(D)(A)(B)e fp m np pKp p=单位:()e f m n+-+(压强单位)4.浓度平衡常数K c与压力平衡常数K p的关系(C)(D)(A)(B)e fc m nc cKc c=(C)(D)(A)(B)e fp m np pKp p=()()e f m np cK K RT+-+=5.计算模式——三段式一定温度下,向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A、B两种气体,发生气相反应:m A(g) + n B(g)e C(g) + f D(g)。

2019届高考化学复习之K值的计算

2019届高考化学复习之K值的计算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之K值的计算整理:黄瑞审查:黄娜姓名:班级:【思路】平衡的相关计算,实际上是对三段式的基本运用。

起:题目一般会明确给出。

若题目给的是相关比例关系,直接设未知数即可。

变:转化率(题目有给出,或者看图);某段时间的化学反应速率。

平:题目明确给出;某些物质量的关系;某物质的体积分数;K值。

【提醒】1.注意题目所给数据是物质的量还是浓度(注意体积)。

2.K值表达式的正确书写。

常见用途:①用于求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鲁科版选修四P44-45例1、例2;②通过浓度商Qc与K值的比较,判断反应的进行方向;③某些特殊情况下(恒温恒压),可变容器的体积。

一、K c:浓度平衡常数(高中最常见的形式)1.(2008年宁夏·25)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c(N)=2.4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2)在(1)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将M、N、P、Q各加1mol/L,此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向左”、“向右”、“不”)(3)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c(N)=a mol/L;达到平衡后,c(P)=2mol/L,a=;(5)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2.(2017年全国一卷·28)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

在610K 时,将0.10mol CO2与0.40mol H2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2S的平衡转化率α1=%,反应平衡常数K=。

②在620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α2α1,该反应的△H0。

2019高考化学计算秘诀及题例解析

2019高考化学计算秘诀及题例解析

2019高考化学计算秘诀及题例解析。

2019高考化学计算秘诀及题例解析1.关系式法所谓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

利用关系式的解题,可使运算过程大为简化。

其中包括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运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题解析】将纯铁丝5.21g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mL0.3mol/L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A、N2B、NOC、NO2D、NH4NO3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2+变为Fe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得电子的总数设n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5.21g÷56g/moL)×(3-2)=0.012L×0.3mol/L×(7-2)+(2.53g÷101g/mol)×(5-n)解得n=3故KNO3的还原产物为NO。

答案:B2.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3.守恒法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谁说是最优秀的;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最大的美。

【例题解析】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专题19 氧化还原滴定及计算

专题19 氧化还原滴定及计算

1.(2019年高考天津,9题)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a g环已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 mol Br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①Br2Br Br②Br2+2 KI= I2+2 KBr③ I2+ 2 Na2S2O3= 2 NaI+ Na2S4O6(1)滴定Na2S2O3所用指示剂为。

(2)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3)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填序号)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c.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2.(2019年高考全国卷II,26题)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

成品中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

称取m 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 mL 0.1000 mol·L−1的I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 min,有单质硫析出。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过量的I2用0.1000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2+ 2 S2O32-= 2 I-+ S4O62-。

测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V mL。

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样品中S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3.(2019年江苏高考,18题)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 广泛用于水的净化。

测定合硫酸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液态样品3.000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滴加稍过量的SnCl2溶液(Sn2+将Fe3+还原为Fe2+),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Sn2+。

用5.000×10-2 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Cr2O72-与Fe2+反应生成Cr3+和Fe3+),消耗K2Cr2O7溶液22.00 mL。

2019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衡考点(2)溶度积常数及应用讲与练(含解析)

2019高考化学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衡考点(2)溶度积常数及应用讲与练(含解析)

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李仕才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考点二溶度积常数及应用1.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 n+(aq)+nB m-(aq)为例:2.溶度积(K sp)的计算(1)已知溶度积求溶液中的某种离子的浓度,如K sp=a的饱和AgCl溶液中c(Ag+)= a mol·L-1。

(2)已知溶度积、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求溶液中的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如某温度下AgCl 的K sp=a,在0.1 mol·L-1的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Cl固体,达到平衡后c(Ag+)=10a mol·L-1。

(3)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对于反应Cu2+(aq)++Mn2+,K sp(MnS)=c(Mn2+)·c(S2-),K sp(CuS)=c(Cu2+)·c(S2-),而平衡常数K=2+2+=K spK sp。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K sp既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也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

( ×)2.在一定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的沉淀也可以转化成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 √) 3.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

( ×)4.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

( ×)5.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

( √) 6.K sp(AB2)小于K sp(CD),则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

( ×)7.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说明K sp[Cu(OH)2]>K sp[Mg(OH)2]。

( ×)8.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常数为a,则氢氧化镁悬浊液中c(OH-)=3a mol/L。

[精品]2019高考化学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第1节(含解析)

[精品]2019高考化学第1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第1节(含解析)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李仕才第一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符号为n。

2.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0.012_kg_12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6.02×1023,单位为mol-1,符号为N A。

(2)计算公式: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粒子数N 之间的关系为N A =Nn 。

3.摩尔质量(1)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符号M ,单位为g·mol -1或g/mol ,表达式M =m n。

(3)数值:Mg 的摩尔质量是24_g·mol -1,KCl 的摩尔质量是74.5_g·mol -1,SO 2的摩尔质量是64_g·m ol -1,CO 2-3的摩尔质量是60_g·mol -1。

由此可知:以g·mol -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 CaCO 3与1 mol KHCO 3的质量相同,含有阳离子的数目也相同。

( √ ) 2.2 mol HCl 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Cl 的摩尔质量的2倍。

( × ) 3.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 ) 4.1 mol 水中含有2 mol 氢和1 mol 氧。

( × ) 5.NaOH 的摩尔质量为40 g 。

( × )6.1 mol O 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 ) 7.1 mol OH -的质量为17 g·mol -1。

( × )8.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20讲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第20讲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学案含解析

第20讲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01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02始态和□03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04途径无关。

(2)特点①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

②反应热总值一定,如图表示始态到终态的反应热。

则ΔH =□05ΔH 1+ΔH 2=□06ΔH 3+ΔH 4+ΔH 5。

(3)盖斯定律的意义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

如:C(s)+12O 2(g)===CO(g)反应的ΔH 无法直接测得,但下列两个反应的ΔH 可以直接测得: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1则在此温度下C(s)+12O 2(g)===CO(g)反应的ΔH =□07ΔH 1-ΔH 2=-110.5_kJ·mol -1。

2.依据键能计算ΔH 的方法(1)计算公式:ΔH =□08反应物的键能总和-□09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共价键的数目。

如:1 mol NH 3中含有□103 mol N —H 键。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500 ℃、30 MPa 下,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1;将1.5 mol H 2和过量的N 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定量探究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
1.为证明铝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实验装置可达到实验目的,且方案最佳的
是()
A.
B.
C. D.
(化学备课组整理)A
(备课组长教学指导)解:A.铝与盐酸产生的氢气从试管中溢出,锥形瓶内的空气受热压强增大,U形管中左边红墨水低,右边红墨水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
正确;
B.烧杯中产生气泡,反应完成并冷却后导管会产生液柱,也能说明放热,但分析太复杂,不直观,效果不理想,故B错误;
C.装置未形成密闭体系,无现象,故C错误;
D.铝与盐酸产生的氢气会使红墨水的液面变化,该装置不能说明反应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铝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利用热胀冷缩可设计装置验证,但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装置内的压强同样会增大,须将这两个因素分开设计,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验装置来分析解答,答题时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把握实验的操作原理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 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
50mL,假设混合和稀释是瞬间完成的,则开始的瞬间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3mol/L的X溶液
B.20mL2mol/L的X溶液
C.10mL4mol/L的X溶液
D.10mL2mol/L的X溶液
(化学备课组整理)A
(备课组长教学指导)解:均加水稀释到50mL,
A.n(X)=0.02L×3mol/L=0.06mol;
B.n(X)=0.02L×2mol/L=0.04mol;
C.n(X)=0.01L×4mol/L=0.04mol;
D.n(X)=0.01L×2mol/L=0.02mol,
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则A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大,故选A.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大,因溶液均加水稀释到50mL,则可计算X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越多,浓度越大.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注意从比较浓度的角度解答该题,难度不大.
3.常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mL0.1mol/LH2X溶液,溶液的pH与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页,共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