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彭路明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 从液体核磁共振到固体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现象源于核自旋和磁场的相互作用,1945年由Edward Mills Purcell 和Felix Bloch分别发现。核磁共振谱学从此日渐成为探索物质物理、化学、电子等性质和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在核磁共振中,有许多核自旋的相互作用,每一种都可能包含着丰富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加上能够定量分析、对样品无损伤以及可针对特定的原子(核)等特点,使核磁共振成为一种十分理想的强大的分析手段。

在核磁共振的这些相互作用中,有一些是各向同性的相互作用,另一些则是各向异性的相互作用。它们的区别在,前者对核磁共振信号频率的影响与分子的空间取向无关,而后者则有关,故后者可能因为被测分子空间取向的不同而造成谱线的宽化,导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降低。在液体中,由于分子的快速翻滚运动,消除了各种可能使谱线宽化的各向异性的核磁共振相互作用。因此,液体核磁共振谱图中的共振信号十分尖锐,有很高的分辨率,这是液体核磁共振成为测定溶液中化合物结构的最强大的方法的原因之一。

但在固体中,由于上述分子运动的缺失导致核磁共振信号受到各向异性的相互作用影响而被展宽,分辨率和灵敏度低。如果希望得到类似液体核磁共振所给出的信息,必须通过高分辨率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才能实现。以下将分别简要介绍固体核磁共振中的一些重要相互作用以及部分高分辨率固体核磁共振技术。

1. 固体核磁共振中的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中核自旋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相互作用(external spin interactions )和内部相互作用(internal spin interactions )。前者是核自旋和外部仪器设备产生的磁场(如静磁场,射频场)的相互作用。后者则相反,是核自旋和样品本身所产生的磁场和电场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屏蔽作用(化学位移,奈特位移,顺磁位移等),偶极作用(直接和间接),四极作用等等。这些相互作用的哈密顿可以用下面的通式表达,

C λλλλ=??I R A Η (1.1)

C λ、R λ和A λ分别是特定的相互作用λ中的常数、表达此相互作用各向异性的二阶张量和与核自旋I 相互作用的对象(例如自旋I 、S 或者磁场等)。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固体核磁共振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相互作用1-9。

1.1. 纵向静磁场:塞曼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

塞曼作用是核自旋和外加静磁场的相互作用,其哈密顿为, rf h γ=??1I B Η (1.2)

h 、γ和B 0分别是普朗克常数、自旋I 的磁旋比(单位为:s -1T -1)和静磁场。在核磁共振中,B 0通常设置在实验室坐标系的z 方向,即B 0 = (0, 0, B 0)。因此(1.2)式变成:

0Z z hB I γ=?Η (1.3)

如果没有外加磁场,单个核自旋I 的能量与磁量子数

(magnetic quantum number )m 无关(m = ?I , (?I +1),…, (I ?1), I )。如果施加一个非零的外加磁场,则能依据

m 值,将这些简并的能级裂分为(2I +1)个非简并的能级。各能级的能量E m 取决于哈密顿算符的本征值。故:

0-m E hmB γ= (1.4)

最为简单的情况是当I =1/2,则m =±1/2,仅有2个可能的本征态,能量为12120/E hB γ=±m 。能级图如图1.1所示。这些态被称为塞曼态。平衡状态时,在塞曼态上的核自旋分布遵循玻尔兹曼分布(高温近似),

1/21/21/21/20exp()1exp()exp()

2B B B E k T E E k T k T B N hB N k T γ±+??±??=≈±+ (1.5) T 和k B 为绝对温度和玻尔兹曼常数。对于I =1/2且γ值为正的核,+1/2态能量较低,粒子数分布较多。这也意味着净纵向极化,或者说和外加磁场方向一致的净磁化矢量(图1.1)。

如果外加一个恰当频率的电磁辐射,可以激发相邻能级的跃迁(Δm =±1)。这个频率ν0,又称为拉莫频率(Larmor frequency ):

000hB /h B νγγ=?=? (1.6)

net longitudinal

magnetization along

0-+00spin populations polarization

or

the external field

direction 图1.1. I =1/2且γ值为正的核自旋的塞曼作用示意图。

1.2. 横向振荡磁场:射频作用(Radiofrequency Interaction )

现代核磁共振谱学中,使用频率为νrf 的射频脉冲产生横向的振荡磁场激发研究体系内的核自旋。这个频率νrf 接近拉莫频率ν0,被称为载波频率。射频振荡磁场与核自旋作用的哈密顿为,

rf h γ=??1I B Η (1.7)

B 1为射频场。通常,为了方便起见,将这个场设在x 方向上,故B 1可以表示为,

1πrf B cos t ν?=(2(2+), 0, 0)1B (1.8)

B 1和? 表示射频场的振幅和相位,所以(1.7)式变为,

12(2πrf rf x hB cos t I γν?=?+)Η (1.9)

所以,在脉冲期间,外部相互作用(静磁场和射频场)的哈密顿为,

012(2πext z rf x h I h cos t I ννν?=??+)Η (1.10)

ν1为射频场的频率。为了处理方便,在围绕z 方向、以νrf 频率旋转的“旋转坐标系”中表达哈密顿,使之与时间t 无关。新的外部相互作用哈密顿可以表示为,

01()('ext rf z x y h I h I cos I sin ννν??=??+)Η (1.11)

(νrf ? ν0)是共振偏置(resonance offset )。当(νrf ? ν0)远小于ν1时,在旋转坐标系中有效场B eff 和B 1近似。因此,在脉冲期间,所有核自旋的磁矩之和,或者说磁化矢量,在旋转坐标系内是绕着B 1场的方向转动。转动角度θP 和脉冲的长度τP 有关:

θP = 2πγB 1τP (1.12)

1.3. 化学屏蔽作用(Chemical Shielding Interaction )

原子核周围有电子,在外加磁场中,这些电子围绕磁场运动,在绕行中心产生一个方向与外加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所以,核实际受到的磁场强度小于外加磁场,或者说,局部的感应磁场部分屏蔽了核。因为核周围的电子反映了核所处的化学环境,所以核自旋和这个局部磁场的作用叫做“化学屏蔽作用”。此相互作用的哈密顿为,

()CS γh γh γh =????=??=?00loc I B I B I B σσΗ (1.13)

σ是化学屏蔽张量(二阶笛卡尔张量,3 × 3的矩阵,见式(1.14)),其9个元素定义了化学屏蔽张量与实验室坐标系的相对取向,而B loc 则是局部的感应磁场。由于化学屏蔽作用与晶体空间取向相关,对于多晶的粉末固体,会带来核磁共振信号的展宽。

可以将σ转换为其在主轴系统(principal axis system (PAS))中的对角矩阵(式(1.14)),其对角上的三个非零元素σ11、σ22、σ33为张量的本征值。

xx xy xz 11yx

yy yz 22zx zy zz 33sym

σσσσ00L P σσσ0σ0σσσ00σ????????→????→????????????σ= (1.14)图1.2显示的是核磁共振中张量(如化学屏蔽张量)在主轴系统中与实验室坐标系的相对取向。

图1.2. 定义主轴系和实验室坐标系相对取向的欧拉角(Euler angles )α和β(第三个角γ 为0)。σ11、σ22、σ33以及V XX 、 V YY 、V ZZ 分别是主轴系中化学屏蔽和四极作用张量的对角元素。

核磁共振中用“化学位移”,即相对于参照物的屏蔽,来表达信号的位置。化学位移和化学屏蔽的关系是:

610()/sample sample ref ref ref sample δνννσσ=??? (1.18)

和化学屏蔽张量类似,可以定义化学位移张量,且对角元素δ11 ≥ δ22 ≥ δ33,三者对应于从屏蔽最少到屏蔽最多的元素,它们的平均值为各向同性化学位移(δiso ),

()11223313

iso δδδδ=++ (1.19)各向同性化学位移反映的是核周围局部电子结构,不受外加磁场大小的影响,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化学物种。

虽然化学位移屏蔽包含核周围的局部结构的信息,很多情况下,这一相互作用过大使得信号宽化,谱图的分辨率很低甚至信号难以检测。此时就需要使用诸如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 (MAS))等技术,提高分辨率和性噪比。将在

2.1简要介绍魔角旋转技术。

1.4. 直接偶极作用(Direct Dipolar Interaction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核自旋还与附近其它核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与核间距离以

及连接两核的矢量和外加磁场的夹角有关。自旋I 和S 的偶极作用的哈密顿为,

()

23)/D IS IS hb r =??=????IS IS I D S (I r )(S r I S Η (1.20)其中D 是用笛卡尔坐标表示的偶极耦合张量,r IS 是自旋I 和S 之间的偶极矢量,而b IS 是偶极耦合常数,定义为

03()4πI S IS IS b r μγγ=?h

(1.21)

其中r IS 和μ0分别是自旋I 和S 之间的距离和真空磁导率。由于偶极耦合常数的大小和核间距离的立方成反比,所以,通过测量偶极耦合常数得到核间距离!

直接偶极作用的哈密顿通常用球极坐标表示,

()D IS hb A B C D E F =+++++Η (1.22)

其中

2(3cos 1)z z A I S β=?

[]21(3cos 1)4

B I S I S β+??+=??+ []3sin cos 2

i z z C e I S I S αββ?++=+ []3sin cos 2

i z z D e I S I S αββ??=+

[]223sin 4

i E e I S αβ?++= []223sin 4

i F e I S αβ??= (1.23) I z 、I +、I ?、S z 、S +和S ?是自旋操作,β和α则是描述偶极矢量r IS 和外加磁场相对取向的欧拉角(图1.3)。增(+)和减(?)操作定义为,

x y I I iI ±=±, x y S S iS ±=± (1.24)

图1.3. 自旋对(I 和S )在磁场B 0中的球极坐标。r IS 表示偶极矢量,β和α是描述它和实验室坐标系(外加磁场)相对取向的欧拉角。

在(1.22)式中,A 项是经久偶极耦合,可以作为塞曼作用的扰动来处理。因为它和空间取向相关,因此会对固体谱线产生宽化作用。B 项包含翻转(flip-flop )项((I +S ? + I ?S +)),关联的是自旋态不同的自旋。由于翻转过程能量无损失,所以当2个自旋的共振频率差别小于偶极耦合强度(比如同核自旋对的情况)时,自旋对往往可以通过翻转过程交换磁化矢量的取向。C 和D 项是单量子项而E 和F 项是双量子项,均导致塞曼态的混合。

在高场近似下,如果在旋转坐标系中将所有的时间相关项(包含α)忽略,可以使得哈密顿简化为:

21(3cos 1)()4D IS Z Z hb I S I S I S β+??+??=??+????

Η (1.25) 在异核自旋对中,还可以略去横向自旋操作项(含I +和I ?的项),哈密顿进一步简化为:

2(3cos 1)D IS Z Z hb I S β=?Η (1.26)

由于这个哈密顿是和角度(β)相关的,而在固体中,偶极矢量相对磁场,是随机取向的,因此,直接偶极作用会使得共振频率产生一个分布,从而导致信号的展宽。这一宽化往往使观察化学位移变得比较困难。所以,通常会用魔角旋转的方法消除这一各向异性作用,得到高分辨率的谱图。不过,因为直接偶极作用和重要的化学信息,如核间距离直接相关,因此,又有许多双共振(double resonance )的方法,在魔角旋转下重新引入被消除的直接偶极作用(重耦)。将在2.3简要回顾近年来比较重要的重耦方法。

1.5. 四极作用(Quadrupolar Interaction )

四极核(I > 1/2)的电四极矩(electric quadrupole moment (eQ ))不为零,反映的是原子核电荷分布偏离球形分布的状况。四极作用是电四极矩与原子核位置上的电场梯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四极作用是固体核磁共振各种各向异性作用中对谱线宽化贡献最大的作用。电场梯度用主轴系中对称且无迹的二阶笛卡尔张量V 表示,其三个对角元素为V XX 、V YY 和V ZZ 。它们的大小遵循:|V ZZ | > |V XX | > |V YY |,且V XX + V YY + V ZZ = 0。电场梯度的大小定义为:

eq = V ZZ (1.27)

四极作用二阶张量的形状(图1.2)可以用不对称参数(asymmetry parameter ,η)表示,定义为

η = (V YY ?V XX ) / V ZZ (1.28)

所以,η的范围是从0(代表轴向对称,有C 3旋转对称或者更高的对称性)到1。η值可以给出核局部对称性方面的信息。四极作用的大小用四极耦合常数(quadrupole coupling constant (C Q ))来表示,定义为,

C Q = eqeQ / h (1.29)

单位是Hz 。 因为对于给定的核来说,eQ 是一个常数,因此C Q 的大小是局部结构扭曲(eq )的一个反映。

四极作用的哈密顿表达式是:

2(21)Q eQ I I h

=???I V I Η (1.30)在主轴系中,可以表达为,

()

2221(3(1)()6Q Q Z X Y I I I I I νη=?++?Η (1.31)其中Q ν是四极频率(单位是Hz ),定义为,

23()32(21)2(21)

Q Q C e qQ I I h I I ν==?? (1.32)如果νQ << ν0,可以将四极作用作为塞曼作用的微扰处理。四极作用的哈密顿可以整理为,

(1)(2)Q Q Q =+ΗΗΗ (1.33)

(1)Q

Η和(2)Q Η是一阶和二阶四极作用的哈密顿。其中(1)Q Η项为, (1)'21(3(1)6

Q Q z h I I I ν=?+Η (1.34)

'Q

ν是一阶四极裂分,定义为, '221

(3cos 1sin cos 2)2Q Q ννβηβα=?+ (1.35)

其中β和α是描述电场梯度和实验室坐标系的相对取向的欧拉角(第三个角γ 为0)。二阶四极作用哈密顿的完全表达比较复杂,可参见文献

10。一般四极核两

个能级m 和m -1之间的跃迁频率为, (1)(2)1,01,1,m m m m m m νννν???=++ (1.36)

其中(1)1,m m ν?和(2)1,m m ν?分别表示由于一阶和二阶四极作用导致的频率变化。

下面将着重讨论η = 0时的一阶四极作用,此时(1.35)式中2sin cos 2ηβα项被消去。一阶四极作用对m 和m ?1能级间频率的影响为,

(1)21,1

(3cos 1)(12)4m m Q m ννβ?=?? (1.37)

因此,关联能级m =+1/2和m =?1/2的中心跃迁(central transition )不受一阶四极作用的影响。但是所有的卫星跃迁(satellite transitions )都受影响,故在核磁共

振谱图中可以观测到频率差为'Q ν的2I 个共振信号;另外,卫星跃迁信号也都被

展宽,因为(1)1,m m ν?是和角度相关的。图1.4显示的是塞曼作用、一阶四极作用和

二阶四极作用下自旋量子数为5/2且γ为负的核自旋(例如17O )的能级示意图。

ΗΗ53113m

+5/2+3/2+1/2

-1/2-3/2-5/2

ν0ν0

ν0

ν0+2νQ ’

ν0?νQ ’ν0?2νQ ’Z

Η(1)Q (2)Q (a)(b)νQ ’νQ ’νQ ’νQ ’ν0

322±?±122±?±122±?m 322

?m m 522?m

m

Figure 1.4. (a) 一阶和二阶四极作用对γ为负的自旋量子数为5/2的核自旋能级的影响。(b)单晶中自旋量子数为5/2的核的核磁共振示意谱图(显示了一阶四极作用对谱图的影响)。

二阶四极作用比一阶四极作用小2~3个数量级。但是,如果四极作用本身很大(~MHz ),二阶四极作用仍能够明显影响中心跃迁。其结果是,一,谱线宽化;二,谱峰的重心位置从各向同性化学位移向低频移动(更负的位移),二者的位移差被称为二阶四极诱导位移。当η = 0时,这一诱导位移可以用(1.38)式表示:

122(2)

22,03((1))(3cos 1)(19cos )164

Q I I ννββν?=+??? (1.38) 可见此影响与νQ 的平方成正比,但与核的拉莫频率ν0成反比。故可以通过在高外加磁场中实验,减少二阶四极作用对谱线的影响。二阶四极作用不能完全被魔角旋转消除,使得谱图宽化,呈特殊的线型,表现出这一作用各向异性的本质;

通过线形拟合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到C Q 和η,获得包括位点对称性等局部结构的信息。二阶四极线形也使得谱峰归属难度大大增大。过去20年间,发展了许多消除二阶四极宽化作用的方法。目前,最流行的是多量子魔角旋转(multiple-quantum magic angle spinning (MQMAS))11。另外,卫星跃迁魔角旋

转(satellite transition magic angle spinning (STMAS))

12也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法。将在2.4简要介绍多量子魔角旋转技术。

图1.5显示的是上述核磁共振中相互作用的相对大小。很明显,与实验仪器相关的外部相互作用,包括静磁场和射频场,往往大于内部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在核磁共振谱学中,相比于自身的分子环境,核自旋体系与外部实验仪器的作用或者说“耦合”更强。这和绝大多数谱学方法中靠外部微弱的作用对体系进行扰动得到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在核磁共振中,不仅可以改变磁场的强弱,而且还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来自由操纵核自旋体系,以获得我们所关心的信息,因此其潜力是无穷的!

MHz Internal spin Hz kHz GHz chemical shielding

direct dipole-dipole

quadrupole coupling (I>1/2)

interactions Frequency

Figure 1.5. 固体核磁共振中主要相互作用大小的示意图。

2.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2.1. 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 (MAS))

魔角旋转这一革命性的技术是由E. R. Andrew 首先提出和使用的13。这项技术中,固体样品装在样品管中,与外加磁场成54.736°高速旋转,借此消除诸如化学位移各向异性、异核直接偶极作用、一阶四极作用等各向异性的相互作用(图

2.1)。在上述相互作用中均有和角度(23cos 1β?)相关的一项(见式(1.17)、(1.25)和(1.36)),当β设为54.736°时,(23cos 1β?)为0,所以能够得到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谱图。当旋转速度足够快,超过各向异性作用大小时,只能在谱图中观测到一个共振信号;否则,可以观察到固体谱图分裂为各向同性的化学位移信号以及一系列频率间隔为自旋转速的自旋边带(spinning sideband )信号。

实验中,样品是装在一端带有叶片的转子(rotor, or spinner )中由气流吹动实现高速魔角旋转的。最高转速受到转子的外径的限制:转子外径越小,可能达到的最高转速就越大。目前,用外径约为1 mm 的转子可以实现约90 kHz 的最高转速。

2rotor (spinner)

Figure 2.1. 魔角旋转示意图

2.2. 交叉极化(Cross polarization (CP))

在固体核磁共振中,交叉极化14一般通过将丰核I (如1H )的磁化矢量转移到稀核S (如13C )上,来提高稀核的灵敏度,其信号强度理论上讲可以增强为原有的γI /γS 倍。此外,该实验的等待时间取决于丰核I 的纵向弛豫时间(T 1),而这一时间通常远小于S 核的纵向弛豫时间,因此交叉极化实验中,相同时间内可以比直接观测S 核的普通实验采集更多次数的信号。

图2.2a 显示的是交叉极化实验的脉冲序列。在旋转坐标系中,y 方向的π/2脉冲施加于自旋I ,得到x 方向的横向磁化矢量。接着对自旋I 和S 同时施加一个x 方向的射频脉冲,将磁化矢量锁定在x 方向上。这段时间在交叉极化实验中叫接触时间(contact time ),长度通常从几十微秒至数百毫秒。此时间中,自旋I 和S 上施加的射频脉冲场的强度需要匹配以满足下式

1111I I I S S S B B νγγν=== (2.1)

这就是著名的Hartmann-Hahn 条件15。在接触时间内,由于x 方向的脉冲锁住磁化矢量,可以将自旋I 和S 看成在双旋转坐标系内。在新的双旋转坐标系内射频场与时间无关,塞曼裂分对I 和S 也是一致的(1I ν=1S ν,如图2.2c 和d ),因此在自旋I 与S 之间的极化转移可以进行。

交叉极化核磁共振可以用来检测核间空间相关的信息。如果核自旋S 1与自旋I 空间上远离,但S 2和I 相互靠近,则在接触时间内极化交换的效率对I-S 1自旋对来说低而对I-S 2高。其结果是在最后的谱图中间,S 1的信号没有或者较弱,而S 2的信号强 (图2.2b)。交叉极化实验的二维形式是异核关联实验(HETCOR

NMR ),该方法极为强大,可以探测所有I 和S 物种的空间相关的信息(图 2.2e 和f )。

对于包含四极核S 的交叉极化实验,Hartmann-Hahn 匹配条件和一阶四极裂分'Q

ν有关16: 11I S νν= for 1S ν >> 'Q ν (2.2)

111(2

I S S νν=+ for 1S ν << 'Q

ν (2.3) 当介于二者之间,即1S ν和'Q ν大小相似时,很难实现Hartmann-Hahn 匹配条件。 在魔角旋转条件下也可以进行交叉极化的实验,此时偶极作用变为与时间相关,最佳的匹配条件通常由下式给出:14,17

11I S r n ννν=+ n = ± 1,2, for 1S ν >> 'Q ν (2.4)

111

(2

I S r S n ννν=++ n = ± 1,2, for 1S ν << 'Q ν (2.5) r ν是自旋转速。式(2.4)同样适用于两个自旋量子数为1/2的自旋对。具体实验中,往往用一些信噪比很高的模型化合物来优化Hartmann-Hahn 匹配条件。

polarization transfer polarization transfer S I

S I (a)

(e)

(c)

I (d)1I 1νRotating frame

Lab frame HETCOR NMR CP NMR (f)

polarization allowed

prohibited

图2.2. 交叉极化实验 (a) 和二维异核关联实验 (e) 的脉冲序列。交叉极化实验的示意谱图 (b):由于只有S 2和I 靠近,只能观测到S 2的信号。异核关联实验的示意谱图 (f)。实验室坐标系 (c) 和旋转坐标系 (d) 中塞曼态的示意图。

2.3. 魔角旋转下的偶极重耦(Dipolar Recoupling under MAS )

如图2.1所示,魔角旋转消除了固体核磁共振中的各向异性作用,包括偶极耦合作用。但是,该作用包含着核间距离方面的信息(与核间距离三次方成反比~ r IS -3)。因此,发展了许多双共振方法,在魔角旋转条件下重新引入偶极耦合作用,实现高分辨率核磁共振下核间距离的测定,获得结构信息。这些方法可以

根据所重耦的偶极耦合的类型分为重耦异核偶极作用的方法(如REDOR18、TRAPDOR19、TEDOR20以及REAPDOR21)和重耦同核偶极作用的方法(如Rotational Resonance (R2)22、RFDR23、DRAMA24、BABA25以及C726)。对于前者,由于2种不同核之间跃迁能量的不匹配,在实验中只需考虑I z S z的影响。实验中,在转子周期正中间施加π脉冲来改变哈密度的符号(由I z S z变为?I z S z)。后者则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零量子偶极重耦技术,脉冲序列和(1.22)式中的A项(I z S z)和B项(I+S? + Ι?S+)相关,如Rotational Resonance和RFDR技术。而DRAMA、BABA和C7(以及其它的C或者R型序列)均属于第二类——双量子偶极重耦技术,在实验中自旋在双量子相关项((1.22)式中E和F项(I+S+和I?S?))的作用下演化。下面将更详细地介绍其中几种偶极重聚技术:REDOR技术是由Gullion和Schaefer设计发展的18。其脉冲序列如图2.3a,包含两个单独的实验。第一个是空白实验(control experiment),即普通的Hahn 回波实验;第二个实验则是双共振实验,每半个转子周期都在S自旋上施加一个π脉冲:如果自旋S和自旋I空间靠近,自旋I受到的自旋S的磁场会随着π脉冲的出现发生相应的翻转,故I的磁化矢量不能正常重聚。因此,双共振实验中回波信号减弱可以证明自旋I和S的空间上相互靠近,而信号减弱的多少和偶极作用的大小相关。一般会测定不同时间(采用的转子周期的数量)的空白和双共振实验中的信号强度(分别为S0和S f,REDOR效应定义为(S0?S f)/S0),再通过数值拟合得到核间距离。

图2.3b显示的是由Grey19,27、Veeman27和Vega19发展的TRAPDOR核磁共振的脉冲序列。TRAPDOR和REDOR近似,都需要完成两个单独的实验——空白实验(同样是普通的Hahn回波实验)和双共振实验。在双共振实验中,在I

核的π脉冲之前,在四极核S 上施加一个长的脉冲。如果S 是半整数四极核, S 核处于|±m/2>态的自旋分布可以通过绝热的过程转移到|±1/2>态。由此将减弱与S 核耦合的I 自旋信号的重聚,其效率由绝热参数'α来表示,具体为

2'

1r Q νανν= (1.44) 当'α大于1时,该过程较易发生。故TRAPDOR 实验中通常使用较低的转速和较高的射频功率(对S 核)。另外,通过测定一系列不同激发频率下的TRAPDOR 效应(定义同REDOR 效应),可以用来确定C Q 。当激发频率与S 核拉莫频率差距变大时,TRAPDOR 效应减小。当TRAPDOR 效应减少到0时,激发频率和拉莫频率的差值与νQ 及C Q 相关(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为5/2的核,差值为2νQ = 0.3C Q )。 control double resonance

control

double resonance 0S

I

(b)

n R 2τR 0-12τR (2-1)τR (a)

(n -1)τR τR

R R -1S

I

S

experiment

experiment S experiment

experiment

图 2.3. REDOR(a)和TRAPDOR(b)实验的脉冲序列.

图2.4a显示的是测定同核相关的双量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的脉冲序列。首先用一系列脉冲产生双量子相干(double-quantum coherence),然后在t1时间内演化,接着另外一系列脉冲将其转化为零量子相干(zero-quantum coherence),最后,则通过一个π/2脉冲将零量子相干转化为单量子相干实现观测。目前最常用的产生和转化双量子脉冲的方法是BABA25和C726(以及其它C或者R型序列)。图2.4b显示的是双量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的示意谱图。对角线上的(ν1, 2ν1)和(ν2, 2ν2)位置的峰分别对应的是物种1之间以及物种2之间的空间相关;而非对角线(ν1,ν1+ν2)和(ν2,ν1+ν2)位置的峰则对应的是物种1和2之间的空间靠近。一般认为,双量子偶极重聚技术比零量子偶极重聚技术更为优越,因为前者可以证实相同物种之间的空间相关而后者则不能。

2.4. 四极核的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多量子魔角旋转

1995年,Frydman和Harwood11首先提出了能够获得半整数四极核高分辨率谱图的二维多量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方法,由于该实验在普通的魔角旋转探头上就能实现,故迅速成为半整数四极核固体核磁共振研究中最流行的高分辨率方法。在多量子魔角旋转实验的二维谱图里,除了正常的“各向异性”的一维,新增了消除了二阶四极作用的宽化效果的“各向同性”的一维。近年来,已经发展出多种该实验的变体来提升其使用效果。标准的z轴滤波多量子魔角旋转脉冲序列如图2.5a。通过第一个强脉冲的激发,多量子相干(multiple-quantum coherence)在t1时间演化。第二个强脉冲将多量子相干转回零量子相干(zero-quantum coherence)。接下来是z轴滤波,以及将零量子相干转化为单量子相干(single-quantum coherence)并实现在t2观测信号的软脉冲。这一实验基于的原

固体核磁共振及其应用

由于固体NMR对于近程有序很敏感,所以非常适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能够提供非常丰富细致的结构信息,成为X衍射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现在固体NMR已广泛用于研究无机材料(如分子筛催化剂、陶瓷、玻璃等)和有机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膜蛋白等)的微结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及相关理论的研究 ?化学位移屏蔽张量的测量技术及相关理论; ?发展消除二阶四极作用、提高半整数四极核分辨率的二维多量子技术(MQMAS)及相关理论; ?发展测量固体中弱偶极相互作用、测量核间距的旋转共振技术(REDOR、TRAPDOR等)及相关理论。 2. 固体核磁共振的应用研究 ?分子筛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多相催化反应机理的原位NMR研究; ?生物材料化学位移屏蔽张量的测量和计算; ?离体生物组织的魔角旋转NMR; ?129Xe NMR在多孔及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进展: 1.固体NMR方法 ?提出用二维多量子魔角旋转(MQ-MAS)技术测量两个半整数四极核之间的自旋扩散和化学交换的脉冲序列,完成了相关的理论计算,实验取得了初 步的结果。 ?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实现三个不同核相关(TRAPDOR-CP)的脉冲序列,并把它应用到分子筛酸性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J. Phys. Chem. B,in press)实现了二维5Q-MAS实验,与3Q-MAS相比,谱线的分辨率得到 很大提高。 2.用固体NMR新技术研究微孔、中孔分子筛材料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用三甲基磷为探针分子研究了纳米孔MCM-41材料上活性中心的结构与性能,用最新的双共振和三共振技术首次证实了其中存在类似于微孔分子筛材料的B酸位,且它的强度要弱,确定了B酸位的含量。未发现L酸的存在,另外,还给出了微孔分子筛里普遍不存在的Al-O-Al的存在证据。(J. Phys. Chem. B, in press) ?最近才合成出来的微孔、中孔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和反应活性而倍受关注,我们用129Xe NMR技术,研究了这类材料的代表 MAS-7。结果表明,在中孔MAS-7 的孔壁上确实存在有大量的微孔,NMR 给出的孔径为10埃左右。另外,还用变温实验研究了Xe在这类材料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J. Phys. Chem. B,submitted)

固体核磁共振 基础原理

固体核磁共振 19.1 固体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9.1.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固体核磁中主要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样品部的相互作用及由外加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作用。前者主要是样品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这主要包括:化学环境的信息(分子中由于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分子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对于自旋量子数为>1/2的四极核尚存在四极作用。外部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主要作用有: 1)由处于纵向竖直方向的外加静磁场作用于特定的核磁活性的核上产生的塞曼相互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核子相对映的频率为拉莫尔频率(Larmor Frequency); 2) 由处于x-y平面的振荡射频场产生的作用与待测样品的扰动磁场。与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化学结构的基本思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也是首先利用强的静磁场是样品中核子的能级发生分裂,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I=1/2的核会产生两个能级,一个顺着静磁场方向从而导致体系的能量较低;另一个则逆着静磁场排列的方向使得体系相对能量较高。 经能级分裂后,处于高能级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分布发生改变,并且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原理:即处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较多而高能级的数目较少,最终产生一个沿竖直向上的净磁化矢量。此磁化矢量在受到沿x-y平面的振荡射频磁场作用后产生一扭矩最终将沿竖直方向的磁化矢量转动一特定的角度。由于这种射频脉冲施加的时间只是微秒量级,施加完射频脉冲后,体系中剩下的主要相互作用将会使这种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体系恢复到热力学稳定的初始状态。在磁化矢量的恢复过程中,溶液核磁中主要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而相对较强的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在大多数体系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被平均化。但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由于分子处于固体状态从而难以使体系中的偶极自旋偶合作用通过分子热运动而平均化。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与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互作用的强度相比,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是一种远强于前两者的一种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学位移与J-偶合一般都处于Hz量级,但是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强度却处于kHz量级,所以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压制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带来的谱线展宽,通常静态条件下观察到的核磁共振谱往往是信息被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掩盖下的宽线谱(图2所示为乙酸胆固醇酯在静态下以通常的去偶方式所得到的图谱与溶于CDCl3后所测得的溶液核磁图谱的对比,从中可看出固体核磁图谱在没有特殊技术处理下呈现的是毫无精细结构的宽包峰。)。因此,在固体核磁中只有采用特殊技术首先压制来自强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导致谱线宽化的影响,才有可能观察到可用于解析物质化学结构的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谱。

固体核磁共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研究12

固体核磁共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研究 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9(1班) 姓名:钟慧 学号:40901020122

固体核磁共振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研究摘要:简述固体核磁共振(NMR) 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其在结构表征与反应进程监视、材料机械性能测定、动力学过程及多组分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固体核磁共振;高分子材料;交叉极化;魔角旋转 1概述 自1945 年底美籍科学家Bloch 和Purcell 首次观测到宏观物质核磁共振(NMR) 信号以来,已过了60多年。在这60 年内,由于其在结构分析方面的特殊优势,NMR 理论和谱仪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到目前为止,NMR 技术已经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医学等多个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NMR 波谱学研究的对象是原子核自旋。自旋核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标量耦合相互作用能够分别提供原子核间距或化学键二面角等分子几何信息,从而使从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物质成为可能。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及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出现,为固体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成像奠定了基础,是核磁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而核磁共振成像的出现则使NMR 谱学扩展到医学领域。 除常用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构型外,NMR 方法还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材料微观结构和功能间的关系。如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及其与反应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新材料制备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原子相互结合的机理;高分子材料中化学结构、晶态与非晶态、链运动、链构象等结构信息;纳米晶体或原子簇的聚集状态及导致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产生量子化效应的原因;生物大分子的二级、三级结构等等。 在物理、化学、材料和矿物等方面的研究中,常常遇到无法溶解的固体样品。或者,需要了解样品在固体状态下的结构信息,如高分子链构象、晶体形状、形态特征等。这时就可以利用固体NMR 方法直接进行测试。 2 固体NMR 的特点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Solid-state High Resoluti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分析手段。它研究的是各种核周围的不同局域环境,即中短程相互作用,非常适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能够提供非常丰富细致的结构信息,既可对结晶度较高的固体物质的结构分析,也可用于结晶度较低的固体物质及非晶质的结构分析。与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电子衍射等研究固体长程整体结构的方法互为补充。特别是研究非晶体时,由于其不存在长程有序,NMR 方法就更为重要,现在固体NMR 已广泛用于研究无机材料(如分

固体核磁共振基础原理讲课讲稿

固体核磁共振基础原 理

固体核磁共振 19.1 固体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9.1.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固体核磁中主要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样品内部的相互作用及由外加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作用。前者主要是样品内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这主要包括:化学环境的信息(分子中由于内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分子内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对于自旋量子数为>1/2的四极核尚存在四极作用。外部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主要作用有: 1)由处于纵向竖直方向的外加静磁场作用于特定的核磁活性的核上产生的塞曼相互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核子相对映的频率为拉莫尔频率(Larmor Frequency); 2) 由处于x-y平面的振荡射频场产生的作用与待测样品的扰动磁场。与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化学结构的基本思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也是首先利用强的静磁场是样品中核子的能级发生分裂,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I=1/2的核会产生两个能级,一个顺着静磁场方向从而导致体系的能量较低;另一个则逆着静磁场排列的方向使得体系相对能量较高。 经能级分裂后,处于高能级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分布发生改变,并且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原理:即处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较多而高能级的数目较少,最终产生一个沿竖直向上的净磁化矢量。此磁化矢量在受到沿x-y平面的振荡射频磁场作用后产生一扭

矩最终将沿竖直方向的磁化矢量转动一特定的角度。由于这种射频脉冲施加的时间只是微秒量级,施加完射频脉冲后,体系中剩下的主要相互作用将会使这种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体系恢复到热力学稳定的初始状态。在磁化矢量的恢复过程中,溶液核磁中主要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而相对较强的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在大多数体系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被平均化。但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由于分子处于固体状态从而难以使体系中的偶极自旋偶合作用通过分子热运动而平均化。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与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互作用的强度相比,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是一种远强于前两者的一种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学位移与J-偶合一般都处于Hz量级,但是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强度却处于kHz 量级,所以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压制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带来的谱线展宽,通常静态条件下观察到的核磁共振谱往往是信息被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掩盖下的宽线谱(图2所示为乙酸胆固醇酯在静态下以通常的去偶方式所得到的图谱与溶于CDCl3后所测得的溶液核磁图谱的对比,从中可看出固体核磁图谱在没有特殊技术处理下呈现的是毫无精细结构的宽包峰。)。因此,在固体核磁中只有采用特殊技术首先压制来自强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导致谱线宽化的影响,才有可能观察到可用于解析物质化学结构的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谱。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固体核磁共振简介 彭路明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 从液体核磁共振到固体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现象源于核自旋和磁场的相互作用,1945年由Edward Mills Purcell 和Felix Bloch分别发现。核磁共振谱学从此日渐成为探索物质物理、化学、电子等性质和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在核磁共振中,有许多核自旋的相互作用,每一种都可能包含着丰富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加上能够定量分析、对样品无损伤以及可针对特定的原子(核)等特点,使核磁共振成为一种十分理想的强大的分析手段。 在核磁共振的这些相互作用中,有一些是各向同性的相互作用,另一些则是各向异性的相互作用。它们的区别在,前者对核磁共振信号频率的影响与分子的空间取向无关,而后者则有关,故后者可能因为被测分子空间取向的不同而造成谱线的宽化,导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降低。在液体中,由于分子的快速翻滚运动,消除了各种可能使谱线宽化的各向异性的核磁共振相互作用。因此,液体核磁共振谱图中的共振信号十分尖锐,有很高的分辨率,这是液体核磁共振成为测定溶液中化合物结构的最强大的方法的原因之一。 但在固体中,由于上述分子运动的缺失导致核磁共振信号受到各向异性的相互作用影响而被展宽,分辨率和灵敏度低。如果希望得到类似液体核磁共振所给出的信息,必须通过高分辨率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才能实现。以下将分别简要介绍固体核磁共振中的一些重要相互作用以及部分高分辨率固体核磁共振技术。

1. 固体核磁共振中的相互作用 核磁共振中核自旋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相互作用(external spin interactions )和内部相互作用(internal spin interactions )。前者是核自旋和外部仪器设备产生的磁场(如静磁场,射频场)的相互作用。后者则相反,是核自旋和样品本身所产生的磁场和电场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屏蔽作用(化学位移,奈特位移,顺磁位移等),偶极作用(直接和间接),四极作用等等。这些相互作用的哈密顿可以用下面的通式表达, C λλλλ=??I R A Η (1.1) C λ、R λ和A λ分别是特定的相互作用λ中的常数、表达此相互作用各向异性的二阶张量和与核自旋I 相互作用的对象(例如自旋I 、S 或者磁场等)。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固体核磁共振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相互作用1-9。 1.1. 纵向静磁场:塞曼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 塞曼作用是核自旋和外加静磁场的相互作用,其哈密顿为, rf h γ=??1I B Η (1.2) h 、γ和B 0分别是普朗克常数、自旋I 的磁旋比(单位为:s -1T -1)和静磁场。在核磁共振中,B 0通常设置在实验室坐标系的z 方向,即B 0 = (0, 0, B 0)。因此(1.2)式变成: 0Z z hB I γ=?Η (1.3) 如果没有外加磁场,单个核自旋I 的能量与磁量子数 (magnetic quantum number )m 无关(m = ?I , (?I +1),…, (I ?1), I )。如果施加一个非零的外加磁场,则能依据

磁共振的原理

磁共振的原理 固体在恒定磁场和高频交变电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频率附近产生对高频电磁场的共振吸收现象。在恒定外磁场作用下固体发生磁化,固体中的元磁矩均要绕外磁场进动。由于存在阻尼,这种进动很快衰减掉。但若在垂直于外磁场的方向上加一高频电磁场,当其频率与进动频率一致时,就会从交变电磁场中吸收能量以维持其进动,固体对入射的高频电磁场能量在上述频率处产生一个共振吸收峰。若产生磁共振的磁矩是顺磁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磁矩,则称为顺磁共振;若磁矩是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则称为核磁共振。若磁矩为铁磁体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则称为铁磁共振。核磁矩比电子磁矩约小3个数量级,故核磁共振的频率和灵敏度比顺磁共振低得多;同理,弱磁物质的磁共振灵敏度又比强磁物质低。从量子力学观点看,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和原子核的磁矩是空间量子化的,相应地具有离散能级。当外加高频电磁场的能量子hv等于能级间距时,电子或原子核就从高频电磁场吸收能量,使之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从而在共振频率处形成吸收峰。 利用顺磁共振可研究分子结构及晶体中缺陷的电子结构等。核磁共振谱不仅与物质的化学元素有关,而且还受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的影响,故核磁共振已成为研究固体结构、化学键和相变过程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超声和X射线成像技术一样已普遍应用于医疗检查。铁磁共振是研究铁磁体中的动态过程和测量磁性参量的重要方法。 磁共振基本原理

磁共振(回旋共振除外)其经典唯象描述是:原子、电子及核都具有角动量,其磁矩与相应的角动量之比称为磁旋比γ。磁矩M 在磁场B中受到转矩MBsinθ(θ为M与B间夹角)的作用。此转矩使磁矩绕磁场作进动运动,进动的角频率ω=γB,ωo称为拉莫尔频率。由于阻尼作用,这一进动运动会很快衰减掉,即M达到与B 平行,进动就停止。但是,若在磁场B的垂直方向再加一高频磁场b(ω)(角频率为ω),则b(ω)作用产生的转矩使M离开B,与阻尼的作用相反。如果高频磁场的角频率与磁矩进动的拉莫尔(角)频率相等ω =ωo,则b(ω)的作用最强,磁矩M的进动角(M与B角的夹角)也最大。这一现象即为磁共振。 磁共振也可用量子力学描述:恒定磁场B使磁自旋系统的基态能级劈裂,劈裂的能级称为塞曼能级(见塞曼效应),当自旋量子数S=1/2时,其裂距墹E=gμBB,g 为朗德因子, 为玻尔磁子,e和me为电子的电荷和质量。外加垂直于B的高频磁场b(ω)时,其光量子能量为啚ω。如果等于塞曼能级裂距,啚ω=gμBB=啚γB,即ω=γB(啚=h/2π,h为普朗克常数),则自旋系统将吸收这能量从低能级状态跃迁到高能级状态(激发态),这称为磁塞曼能级间的共振跃迁。量子描述的磁共振条件ω=γB,与唯象描述的结果相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固体核磁共振基础原理

19.1 固体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9.1.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固体核磁中主要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 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 部的相互作用及由外加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作用。 前者主要是样品内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 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 这主要包括: 化学环境的信息 (分子中由于内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 的强度、 方向等),分子内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 对于自旋量子数为 >1/2 的四极核尚存 在四极作用。外部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主要作用有: 1)由处于纵向竖直方向的外加静磁场作用于特定的核磁活性的核上产生的塞曼相互作用 Zeeman Interaction ) , 核子相对映的频率为拉莫尔频率( Larmor Frequency ) ; 2) 由处于 x-y 平面的振荡射频场产生的作用与待测样品的扰动磁场。与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测 定化学结构的基本思路, 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也是首先利用强的静磁场是样品中核子的能级发 生分裂, 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 I =1/2 的核会产生两个 能级, 一个顺着静磁场方向从而导致体系的能 量较低;另一个则逆着静磁场排列的方向使得体系相对能量较高。 经能级分裂后,处于高能级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分布发生改变,并且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原理: 化矢量在受到沿 x-y 平面的振荡射频磁场作用后产生一扭矩最终将沿竖直方向的磁化矢量转动一 特定的角度。由于这种射频脉冲施加的时间只是微秒量级,施加完射频脉冲后,体系中剩下的主要 相互作用将会使这种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体系恢复到热力学稳定的初始状态。 复过程中,溶液核磁中主要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化学位移, 固体核磁共振 样品内 即处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较多而高能级的数目较少, 最终产生一个沿竖直向上的净磁化矢量。 此磁 在磁化矢量的恢 J- 偶合等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 而相

固体核磁共振对化学与物理结构的定量表征

固体核磁共振对化学与物理结构的定量表征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固体核磁共振中交叉极化(CP)的定量问题,提出了两种新的实验方法:QCP/QCP_(RC)(QuantitativeCrossPolarizationandQuantitativeCrossP olarizationwithRelaxationCompensation)方法和SACP(SuccessiveAdiabaticCrossPolarization)方法。实验以几种氨基酸小分子及其混合物为研究体系,通过对两种实验方法的特点与实用性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QCP/QCP_(RC)方法成功实现固体小分子样品基团的定量分析及混合物的成分分析,其测量的百分误差可以达到5%以下。对于氢T_(1p)较长的样品,可使用QCP方法进行分析测量;而在对氢T_(1p)较短的样品及混合物的成分分析时,可使用QCP_(RC)方法。与QCP方法相比,QCP_(RC)方法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此外,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证明,该方法在高速魔角旋转的条件下同样适用。2)实验以丙氨酸样品为研究体系对SACP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证明在适当的参数组合下,该测试方法的百分误差可低至5%以下,达到了理想的定量效果。此外,通过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测试,发现SACP实验方法存在自反馈机制,这使该方法对参数设置的要求很低。在与丙氨酸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甘氨酸的定量结果的百分误差仅为0.86%。最后,结合信噪比与实验耗时的分析,发现SACP方法在实现交叉极化定量的同时,仅需使用与普通交叉极化相当甚至更短的实验时间,实验数据的处理也大为简化。本文的第二部分以一种可作为

固体核磁共振 基础原理

固体核磁共振 19、1 固体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9.1.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固体核磁中主要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样品内部的相互作用及由外加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作用。前者主要就是样品内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这主要包括:化学环境的信息(分子中由于内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分子内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对于自旋量子数为>1/2的四极核尚存在四极作用。外部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主要作用有: 1)由处于纵向竖直方向的外加静磁场作用于特定的核磁活性的核上产生的塞曼相互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核子相对映的频率为拉莫尔频率(Larmor Frequency); 2) 由处于x-y平面的振荡射频场产生的作用与待测样品的扰动磁场。与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化学结构的基本思路, 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也就是首先利用强的静磁场就是样品中核子的能级发生分裂,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I=1/2的核会产生两个能级,一个顺着静磁场方向从而导致体系的能量较低;另一个则逆着静磁场排列的方向使得体系相对能量较高。 经能级分裂后,处于高能级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分布发生改变,并且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原理:即处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较多而高能级的数目较少,最终产生一个沿竖直向上的净磁化矢量。此磁化矢量在受到沿x-y平面的振荡射频磁场作用后产生一扭矩最终将沿竖直方向的磁化矢量转动一特定的角度。由于这种射频脉冲施加的时间只就是微秒量级,施加完射频脉冲后,体系中剩下的主要相互作用将会使这种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体系恢复到热力学稳定的初始状态。在磁化矢量的恢复过程中,溶液核磁中主要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 而相对较强的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在大多数体系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被平均化。但就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由于分子处于固体状态从而难以使体系中的偶极自旋偶合作用通过分子热运动而平均化。另外值得指出的就是与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互作用的强度相比,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就是一种远强于前两者的一种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学位移与J-偶合一般都处于Hz量级,但就是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强度却处于kHz量级,所以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压制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带来的谱线展宽, 通常静态条件下观察到的核磁共振谱往往就是信息被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掩盖下的宽线谱(图2所示为乙酸胆固醇酯在静态下以通常的去偶方式所得到的图谱与溶于CDCl3后所测得的溶液核磁图谱的对比,从中可瞧出固体核磁图谱在没有特殊技术处理下呈现的就是毫无精细结构的宽包峰。)。因此,在固体核磁中只有采用特殊技术首先压制来自强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导致谱线宽化的影响,才有可能观察到可用于解析物质化学结构的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谱。

固体核磁共振

第十九章固体核磁共振 19.1 固体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9.1.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固体核磁中主要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样品内部的相互作用及由外加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作用。前者主要是样品内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这主要包括:化学环境的信息(分子中由于内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分子内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对于自旋量子数为>1/2的四极核尚存在四极作用。外部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主要作用有: 1)由处于纵向竖直方向的外加静磁场作用于特定的核磁活性的核上产生的塞曼相互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核子相对映的频率为拉莫尔频率(Larmor Frequency); 2) 由处于x-y平面的振荡射频场产生的作用与待测样品的扰动磁场。与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化学结构的基本思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也是首先利用强的静磁场是样品中核子的能级发生分裂,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I=1/2的核会产生两个能级,一个顺着静磁场方向从而导致体系的能量较低;另一个则逆着静磁场排列的方向使得体系相对能量较高。 经能级分裂后,处于高能级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分布发生改变,并且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原理:即处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较多而高能级的数目较少,最终产生一个沿竖直向上的净磁化矢量。此磁化矢量在受到沿x-y平面的振荡射频磁场作用后产生一扭矩最终将沿竖直方向的磁化矢量转动一特定的角度。由于这种射频脉冲施加的时间只是微秒量级,施加完射频脉冲后,体系中剩下的主要相互作用将会使这种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体系恢复到热力学稳定的初始状态。在磁化矢量的恢复过程中,溶液核磁中主要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而相对较强的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在大多数体系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被平均化。但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由于分子处于固体状态从而难以使体系中的偶极自旋偶合作用通过分子热运动而平均化。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与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互作用的强度相比,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是一种远强于前两者的一种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学位移与J-偶合一般都处于Hz量级,但是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强度却处于kHz量级,所以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压制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带来的谱线展宽,通常静态条件下观察到的核磁共振谱往往是信息被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掩盖下的宽线谱(图2所示为乙酸胆固醇酯在静态下以通常的去偶方式所得到的图谱与溶于CDCl3后所测得的溶液核磁图谱的对比,从中可看出固体核磁图谱在没有特殊技术处理下呈现的是毫无精细结构的宽包峰。)。因此,在固体核磁中只有采用特殊技术首先压制来自强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导致谱线宽化的影响,才有可能观察到可用于解析物质化学结构的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谱。 —1—

核磁共振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如何? 1、核磁共振(NMR)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其在能级之间共振跃迁的现象。原子核磁性的大小一般用磁矩L表示,L具有方向性,L=γhI, h是普朗克常数, I为自旋量子数,简称自旋。旋磁比γ实际上是原子核磁性大小的度量,γ值大表示原子核的磁性强,反之亦然。在天然同位素中,以氢原子核(质子)的γ值最大(42.6 MHz /T),因此检测灵敏度最高,这也是质子首先被选择为NMR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把有磁矩的核置于某磁场中,该原子核在磁场的行为就好似陀螺的运动-拉莫尔进动,其频率由下式决定:ω=2πγ。式中ω为角频率,γ为拉莫尔进动频率。当外加射频场的频率与原子核的拉莫尔频率相等时,处于低能态的核便吸收射频能,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此即核磁共振现象。没有自旋的原子核(I=0)没有磁矩,这类核观察不到NMR 信号,如14C,16O,32S等, I=?的原子核是NMR中研究得最多的核,如:1H,13C,19F,15N等。 2、核磁共振技术的实验装置 实现核磁共振可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保持外磁场不变,而连续地改变入射电磁波频率;另一种是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而调节磁场的强弱。图1为核磁共振现象的装置示意图:

采用调节入射电磁波频率的方法来达到核磁共振,样品装在小瓶中,并置于磁铁两极之间,瓶外绕有线圈,通有由射频振荡器输出的射频电流。于是,由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调制振荡器的作用是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这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核磁共振谱仪是专门用于观测核磁共振的仪器,主要由磁铁、探头和谱仪三大部分组成。磁铁的功用是产生一个恒定的磁场;探头置于磁极之间,用于探测核磁共振信号;谱仪是将共振信号放大处理并显示和记录下来。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已研制出各种类型的核磁共振仪。3、核磁共振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是交变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物理现象,最早于1946年被Bloch和Purcell等人用实验所证实。核磁共振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直接的验证,而且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分析与测量手段。

固体核磁共振基础原理

固体核磁共振基础原理 固体核磁共振 19.1 固体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9.1.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固体核磁中主要的相互作用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两大类:样品内部的相互作用及由外加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作用。前者主要是样品内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这主要包括:化学环境的信息(分子中由于内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分子内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对于自旋量子数为>1/2的四极核尚存在四极作用。外部环境施加与样品的主要作用有: 1)由处于纵向竖直方向的外加静磁场作用于特定的核磁活性的核上产生的塞曼相互作用(Zeeman Interaction), 核子相对映的频率为拉莫尔频率(Larmor Frequency); 2) 由处于x-y平面的振荡射频场产生的作用与待测样品的扰动磁场。与溶液核磁共振技 术测定化学结构的基本思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也是首先利用强的静磁场是样品中 核子的能级发生分裂,例如对于自旋量子数I=1/2的核会产生两个能级,一个顺着静磁 场方向从而导致体系的能量较低;另一个则逆着静磁场排列的方向使得体系相对能量较高。 经能级分裂后,处于高能级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分布发生改变,并且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原理:即处于低能级的核子数目较多而高能级的数目较少,最终产生一个沿竖直向上的净磁化矢量。此磁化矢量在受到沿x-y平面的振荡射频磁场作用后产生一扭矩最终将沿竖直方向的磁化矢量转动一特定的角度。由于这种射频脉冲施加的时间只是微秒量级,施加完射频脉冲后,体系中剩下的主要相互作用将会使这种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体系恢复到热力学稳定的初始状态。在磁化矢量的恢复过程中,溶液核磁中主要存在的相互作用有: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而相对较强的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在大 多数体系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被平均化。但是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由于分子处于固体状态从而难以使体系中的偶极自旋偶合作用通过分子热运动而平均化。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与化学位移,J-偶合等相互作用的强度相比,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是一种远强于前 两者的一种相互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学位移与J-偶合一般都处于Hz量级,但是偶极自 旋偶合作用强度却处于kHz 量级,所以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压制偶极自旋偶合作用带来 的谱线展宽,通常静态条件下观察到的核磁共振谱往往是信息被偶极自旋偶合作用掩盖 下的宽线谱(图2所示为乙酸胆固醇酯在静态下以通常的去偶方式所得到的图谱与溶于CDCl3后所测得的溶液核磁图谱的对比,从中可看出固体核磁图谱在没有特殊技术处理下呈现的是毫无精细结构的宽包峰。)。因此,在固体核磁中只有采用特殊技术首先压制来

淀粉种类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_孙万赋

淀粉种类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孙万赋1*, 陈媛2 ( 1 .新疆大学理化测试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2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本文用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13C CP/MAS)在烘干和不烘干两种条件下,测定了谷类、豆类、块茎类等9个不同品种淀粉,对各类淀粉的谱图进行了比较,归纳了峰形变化和化学位移归属。结果表明各种淀粉样品烘干前后谱图峰形或化学位移略有差别,其中烘干的淀粉样品中C-1的化学位移略有不同,而未烘干的淀粉样品谱峰形状略有不同。并根据峰形和化学位移差别对未知样和混合样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13C CP/MAS;淀粉 通过固体核磁共振谱图分析,淀粉在含水率在10%左右时,烘干前与烘干后的谱图基本相同,但峰形和化学位移仍有微小差别,可据此鉴别淀粉种类。 未烘干的3种类型淀粉,A型块茎类、B型豆类、C型谷类,各种类型的淀粉峰形上略有差异。对于δC在92-108的C-1区域,其中A型块茎类:在C-1区域强峰左侧δC 100-103处谱线坡度变缓有弯曲,δC 92-98处有一小峰;B型豆类:C-1区域δC 98-104峰顶处有尖锐小突起峰,δC 92-98处信号不很明显;C型谷类:C-1区域δC 98-103处谱峰顶部较宽,并有多个小突起峰,其中中间小突起峰略高,δC 92-98处信号不很明显。从化学位移上来看,A 型块茎类C-1化学位移偏大,B型豆类居中,C型谷类的最小。全部未烘干淀粉样品的谱峰堆图见图26。 正确鉴定了18号未知样品为玉米淀粉,见图1中最下方谱峰图。 δc 图1 未烘干淀粉样品13C CP/MAS堆图 对已烘干的12种淀粉样品进行测试,其峰形区别不大,据其成分和归属,分为3类,A'型块茎类(样品14号、15号、16号、17号)、B'型豆类(样品12号、13号)、C'型谷类(样品9号、10号、11号)。对于A'型块茎类淀粉来说,其C-1信号峰化学位移最大,出现在δC 100.742-101.131处;B'型豆类C-1的信号峰化学位移居中,出现在δC 100.434-100.548;C'型谷类淀粉,其C-1化学位移最小出现在δC 100.135-100.243处。C-4,C-2、C-3、C-5,C-6间的区别不大。 由此判断三种混合淀粉,19号样品中红薯淀粉占主要成分,20号样品不易区分,21号样品中土豆淀粉占主要成分(如图2)。

固体核磁技术浅析

固体核磁技术浅析 摘要:固体核磁技术是核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以固态样品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技术。现在固体核磁技术已广泛用于研究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微观结构。文章主要从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的产生背景,原理及应用、前景四大方面来加以具体阐述。 关键词:固体核磁;各向异性;魔力转角;微观结构 1 产生背景 ①起源。核磁共振(NMR)现象源于核自旋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最先在1945年由哈佛大学的Edward Mills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elix Bloch分别独立观测到。为此他们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核磁共振中,有许多核自旋的相互作用,每一种都可能包含着丰富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加上能够定量分析且对样品无损伤以及可针对特定原子的特点,使核磁共振成为一种十分理想、强大的分析手段。 ②发展(从液体核磁到固体核磁)。1946年美国Varia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超导磁场的核磁共振谱仪(HR-200型,200MHZ,场强4.74T)。1964年后,核磁共振谱仪经历两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其一是磁场超导化;其二是脉冲傅立叶变换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灵敏度,谱仪的结构也有了很大的变化。2004年布鲁克Biospin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用于核磁共振领域的900 MHz主动屏蔽式超导核磁共振磁体产品900US2TMmagnet,是当时最高场强的主动屏蔽式磁体产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磁共振频谱学和计算机断层技术等基础上,又发展起一项崭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普通核磁共振波谱仪所测样品多为液体,物质的许多性质在液态时是无法观察到的,为此固体核磁技术应运而生。现在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表征材料的分子结构进而监视反应的进度,在矿物分析、表面吸附和表面化学反应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2 基本原理 由于聚集态的差异使得固体和液体的物理性质不尽相同,为固体核磁技术的实现增加了难度。下面从两个方面来简单介绍固体核磁技术的实现。 如果我们将样品分子视为一个整体,则可将固体核磁中探测到的相互作用分为样品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外加环境对样品的作用。 样品内部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样品内在的电磁场在与外加电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多种相互作用力,这主要包括:化学环境(分子中由于内在电磁场屏蔽外磁场的强度、方向等);分子内与分子间偶极自旋偶合相互作用,对于自旋量子数I>1/2的四极核尚存在四极作用。

固体核磁共振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简介 一.固体核磁共振原理简介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SSNMR,Solid 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以固态样品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技术。在液体样品中,分子的快速运动将导致核磁共振谱线增宽的各种相互作用(如化学位移各向异性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平均掉,从而获得高分辨的液体核磁谱图;对于固态样品,分子的快速运动受到限制,化学位移各向异性等各种作用的存在使谱线增宽严重,因此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分辨率相对于液体的较低。 针对固体化学位移的各向异性以及自旋晶格驰豫时间很长的缺点,采用魔角旋转技术,通过使样品在旋转轴与磁场方向夹角为β=θ=54.7°(魔角)的方向高速旋转以及交叉极化等方法,则3cos2β-1=0,从而达到了窄化谱线的目的。简言之,魔角旋转技术就是通过样品的旋转来达到减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目的,将β与θ的差别平均掉,使上述不足之处得以顺利解决。 对于13C,15N等体系虽然通过魔角旋转技术有效地压制了同核偶极相互作用,但是这些核的旋磁比比较小,自然丰度比较低,因此如果采用直接检测这些核的实验方法将导致整个实验过程的灵敏度非常低。为进一步提高这些核的实验灵敏度,又发展了交叉极化技术。通过该技术可将1H核的磁化矢量转移到13C或15N等杂核上,从而提高这些杂核的实验灵敏度。 在测定杂核的固体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中,采用魔角旋转技术能够比较有效地去除同核间的偶极偶合作用(例如:13C-13C;15N-15N等),但是对于这些核与氢核间的偶极偶合作用则比较有限,为此还发展了多种去偶技术抑制这些杂核间的偶极耦合作用。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在溶液核磁体系中已发展了多种去偶技术,但是由于在溶液体系中相应的作用力远小于固体状态的作用力,因此在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所采用的去偶功率往往在100-1000瓦量级,而非溶液状态的瓦级。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高功率去偶技术的采用带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注意事项就是防止样品在照射过程中由于产生的热导致其变性。 固体核磁共振实验中之所以采用高功率去偶技术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图谱的分辨率与灵敏度。经过高功率照射后使原来存在偶极作用的氢与杂原子之间的作用消失,这样原来所呈现的多峰就合并为一个,使得谱线的强度增加,并且使谱图的重叠减弱,有利于识谱。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去偶技术的采用也使得反映有关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原子间相对距离等信息被消除。 二.固体核磁共振仪器的构成 固体核磁共振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磁体部分,射频发生器,接收器/发射器转换开关,探头,接收器,进样与载气及计算机控制单元。 1.超导磁体 磁体部分通常要求在不同部位磁体的变化量不超过10-9,只有这样所测定的实验结果才有完全可信度,否则由于磁场的不稳定性轻则导致谱线的展宽(直接影响对拉莫尔频率差别非常小的体系的分辨),重则直接导致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超导磁体,这是由于超导体能够在无外加能量的情况下支持大电流,一旦充电后,超导磁体能够在为外加干扰的情况下提供极其稳定的磁场。射频发生器单元式核磁共振仪中产生射频辐射的部分。 2.射频发生器 通常情况下,核磁共振仪中根据所测核的拉莫尔频率的不同配备多个射频单元。在射频单元中包括射频合成器、脉冲门、脉冲程序单元和放大器。 3.接受器/发射器转换开关

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其应用发展(新)

核磁共振的原理及其应用发展 摘要:核磁共振是能够深入到物质内部而不破坏被测量对象的一种分析物质构造的现代技术,它通过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能量变化来获得关于原子核的信息,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因而在科研和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核磁共振在化学化工、生物化学、医药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一个异常广阔的谱学研究领域. 关键词:核磁共振;NMR谱仪 引言 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学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科学。核磁共振是根据有磁的原子核,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引起能级分裂,若有相应的射频磁场作用时,在核能级之间将引起共振跃迁,从而得到化学结构信息的一门新技术。最早于1946年由哈佛大学的伯塞尔(E. M.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 Bloch)等人用实验所证实[1]。两人由此共同分享了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分子动力学的信息,已成为分子结构解析以及物质理化性质表征的常规技术手段[3],在物理、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化学中更是常规分析不可少的手段。从70年代开始,在磁共振频谱学和计算机断层技术等基础上,又发展起一项崭新的医学诊断技术,即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并在医学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1.核磁共振原理 泡利(W.Pauli)在1924年首先提出原子核具有磁矩,并认为核磁矩与其本身的自旋运动相联系,用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4]。核磁矩μ与核自旋角动量L之间的关系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