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简易逻辑试卷及详细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试卷及详细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试卷及详细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集合M={x|lg x>0},N={x|x2≤4},则M∩N=( )

A.(1,2) B.[1,2)

C.(1,2] D.[1,2]

2.已知全集U=Z,集合A={x|x2=x},B={-1,0,1,2},则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等于( )

A.{-1,2} B.{-1,0}

C.{0,1} D.{1,2}

3.已知?Z A={x∈Z|x<6},?Z B={x∈Z|x≤2},则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Z A?Z B

4.已知集合A为数集,则“A∩{0,1}={0}”是“A={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

A.p:a+c>b+d,q:a>b且c>d

B.p:a>1,b>1,q:f(x)=a x-b(a>0,且a≠1)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C.p:x=1,q:x2=x

D.p:a>1,q:f(x)=log a x(a>0,且a≠1)在(0,+∞)上为增函数

6.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非p)或q B.p且q

C.(非p)且(非q) D.(非p)或(非q)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B.?x∈R,2x>x2

C.a+b=0的充要条件是a

b=-1

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

8.已知命题p:“x>3”是“x2>9”的充要条件,命题q:“a

c2>

b

c2”是“

a>b”的

充要条件,则( )

A.“p或q”为真B.“p且q”为真

C.p真q假D.p,q均为假

9.命题p:?x∈R,x2+1>0,命题q:?θ∈R,sin2θ+cos2θ=1.5,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p∧q B.(非p)∧q

C.(非p)∨q D.p∧(非q)

10.已知直线l1:x+ay+1=0,直线l2:ax+y+2=0,则命题“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的否命题为( )

A.若a≠1且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B.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C.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D.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

11.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a≥4 B.a≤4

C.a≥5 D.a≤5

12.设x,y∈R,则“|x|≤4且|y|≤3”是“x2

16

y2

9

≤1”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集合A={1,a,5},B={2,a2+1}.若A∩B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14.命题“?x∈R,x2+ax-4a<0”为假命题,是“-16≤a≤0”的________条件.

15.设全集U=A∪B={x∈N*|lg x<1},若A∩(?U B)={m|m=2n+1,n=0,1,2,3,4},则集合B=________.

16.若f(x)=x2-2x,g(x)=ax+2(a>0),?x1∈[-1,2],?x0∈[-1,2],使g(x1)=f(x0),则a的取值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集合A={x|x2-2x-3≤0,x∈R},B={x|x2-2mx+m2-4≤0,x∈R,m∈R}.

(1)若A∩B=[0,3],数m的值;

(2)若A??R B,数m的取值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x∈R,|x-a|+|x+1|≤2”是假命题,数a的取值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E={x||x-1|≥m},F={x|

10

x+6>1}.

(1)若m=3,求E∩F;

(2)若E∪F=R,数m的取值围.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全集U=R,非空集合A={x|

x-2

x-(3a+1)<0},

B={x|

x-a2-2

x-a<0}.

(1)当a=1

2

时,求(?U B)∩A;

(2)命题p:x∈A,命题q:x∈B,若q是p的必要条件,数a的取值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集合A为函数y=ln(-x2-2x+8)的定义域,集合B为函数y=x+

1

x+1的

值域,集合C为不等式(ax-1

a)(

x+4)≤0的解集.

(1)求A∩B;

(2)若C??R A,求a的取值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p:方程2x2+ax-a2=0在[-1,1]上有解;命题q:只有一个实数x0满足不等式x20+2ax0+2a≤0,若命题“p或q”是假命题,求a的取值围.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 C

解析因为M={x|x>1},N={x|-2≤x≤2},所以M∩N={x|1

2解析依题意知A={0,1},(?U A)∩B表示全集U中不在集合A中,但在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故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等于{-1,2},选A.

3.答案 A

4.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A∩{0,1}={0}”得不出“A={0}”,而“A={0}”能得出“A∩{0,1}={0}”,

∴“A∩{0,1}={0}”是“A={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解析B选项中,当b=1,a>1时,q推不出p,因而p为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选项中,q为x=0或1,q不能够推出p,因而p为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D选项中,p、q可以互推,因而p为q的充要条件.故选A.

解析由于命题p是真命题,命题q是假命题,因此,命题綈q是真命题,于是(綈p)或(綈q)是真命题.

7.答案 D

解析∵a>1>0,b>1>0,∴由不等式的性质,得ab>1.即a>1,b>1?ab>1.

8.答案 A

解析由x>3能够得出x2>9,反之不成立,故命题p是假命题;由a

c2>

b

c2能

够推出a>b,反之,因为1

c2>0,所以由

a>b能推出

a

c2>

b

c2成立,故命题

q是真

命题.因此选A.

9.答案 D

解析易知p为真,q为假,非p为假,非q为真.由真值表可知p∧q假,(非p)∧q假,(非p)∨q假,p∧(非q)真,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命题“若A,则B”的否命题为“若綈A,则綈B”,显然“a=1或a =-1”的否定为“a≠1且a≠-1”,“直线l1与l2平行”的否定为“直线l1与l2不平行”,所以选A.

11.答案C

解析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是a≥4,故其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实数a的取值围是集合[4,+∞)的非空真子集,正确选项为C.

12.答案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答案0或-2

解析若a=2,则a2+1=5,A∩B={2,5},不合题意舍去.

若a2+1=1,则a=0,A∩B={1}.

若a2+1=5,则a=±2.而a=-2时,A∩B={5}.

若a2+1=a,则a2-a+1=0无解.

∴a=0或a=-2.

解析 ∵“?x ∈R ,x 2+ax -4a <0”为假命题,

∴“?x ∈R ,x 2+ax -4a ≥0”为真命题,∴Δ=a 2+16a ≤0,即-16≤a ≤0.故为充要条件.

15.答案 {2,4,6,8}

解析 A ∪B ={x ∈N *|lg x <1}={1,2,3,4,5,6,7,8,9},A ∩(?U B )={m |m =2n +1,n =0,1,2,3,4}={1,3,5,7,9},∴B ={2,4,6,8}.

16.答案 (0,12

] 解析 由于函数g (x )在定义域[-1,2]是任意取值的,且必存在x 0∈[-1,2],使得g (x 1)=f (x 0),因此问题等价于函数g (x )的值域是函数f (x )值域的子集.函数f (x )的值域是[-1,3],函数g (x )的值域是[2-a,2+2a ],则有2-a ≥-1且2+2a

≤3,即a ≤12,又a >0,故a 的取值围是(0,12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答案 (1)2。(2)(-∞,-3)∪(5,+∞)

解析 由已知得:A ={x |-1≤x ≤3},B ={x |m -2≤x ≤m +2}.

(1)∵A ∩B =[0,3],∴?

?? m -2=0,m +2≥3. ∴?

??

m =2,m ≥1.∴m =2,即实数m 的值为2. (2)?R B ={x |x m +2}.

∵A ??R B ,∴m -2>3或m +2<-1.

∴m >5或m <-3.

∴实数m 的取值围是(-∞,-3)∪(5,+∞).

18. 答案 (-∞,-3)∪(1,+∞)

解析 依题意知,对任意x ∈R ,都有|x -a |+|x +1|>2;由于|x -a |+|x +1|≥|(x -a )-(x +1)|=|a +1|,

因此有|a +1|>2,a +1<-2或a +1>2,

即a <-3或a >1.

所以实数a 的取值围是(-∞,-3)∪(1,+∞).

19. 答案 (1){x |-6

解析 (1)当m =3时,E ={x ||x -1|≥3}={x |x ≤-2或x ≥4},

F ={x |10x +6>1}={x |x -4x +6

<0}={x |-6

(2)∵E ={x ||x -1|≥m },

①当m ≤0时,E =R ,E ∪F =R ,满足条件.

②当m >0时,E ={x |x ≤1-m 或x ≥1+m },

由E ∪F =R ,F ={x |-6

∴??? 1-m ≥-6,

1+m ≤4,

m >0,解得0

综上,实数m 的取值围为m ≤3.

20. 答案 (1){x |94≤x <52

} (2)[-12,13)∪(13,3-52

] 解析 (1)当a =12时,A ={x |x -2x -52<0}={x |2

}, ∴?U B ={x |x ≤12或x ≥94

}. ∴(?U B )∩A ={x |94≤x <52

}. (2)∵a 2+2>a ,∴B ={x |a

①当3a +1>2,即a >13

时,A ={x |2

∵p 是q 的充分条件,∴A ?B .

∴?

?? a ≤2,3a +1≤a 2+2,即13

时,A =?,不符合题意. ③当3a +1<2,即a <13

时,A ={x |3a +1

a ≤3a +1,a 2+2≥2,

∴-12≤a <13.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围是[-12,13)∪(13,3-52

]. 21. 答案 (1)(-4,-3]∪[1,2) (2)[-22,0) 解析 (1)由-x 2-2x +8>0,解得A =(-4,2).

又y =x +1x +1=(x +1)+1x +1

-1, 所以B =(-∞,-3]∪[1,+∞).

所以A ∩B =(-4,-3]∪[1,2).

(2)因为?R A =(-∞,-4]∪[2,+∞),

由(ax -1a

)(x +4)≤0,知a ≠0. ①当a >0时,由(x -1a 2)(x +4)≤0,得C =[-4,1

a

2],不满足C ??R A ; ②当a <0时,由(x -1a 2)(x +4)≥0,得C =(-∞,-4]∪[1

a

2,+∞),欲使C ??R A ,则1a 2≥2,解得-22≤a <0或0

. 又a <0,所以-22

≤a <0. 综上所述,所求a 的取值围是[-22

,0). 22. 答案{a |a >2或a <-2}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归纳(1)

{}9B =,;B A =B B = )()(); U U B A B =? )()()U U B A B =? ()()card A B card A =+ ()()card B card A B - ()U A =e()U A =e13设全集,2,3,4A = {3,4,5} B = {4,7,8}, 求:(C U A )∩ B), (C U A)(A ∪B), C U B). 有两相)(,2121x x x x <有两相等a b x x 221- ==无实根 有意义的

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 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 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 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 否命题.) 4.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 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答案见下一页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答案 例1选A; 例2填{(2,1)} 注: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3解:∵{}9A B =,∴9A ∈.⑴若219a -=,则5a =,此时{}{}4,9,25,9,0,4A B =-=-, {}9,4A B =-,与已知矛盾,舍去.⑵若29a =,则3a =±①当3 a =时,{}{}4,5,9,2,2,9A B =-=--.B 中有两个元素均为2-,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应舍去.②当3a =-时,{}{}4,7,9,9,8,4A B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3a =-.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元素基本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切入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由于集 合中元素用字母表示,检验必不可少。 例4C 例5C 例6①?,②ü,③ü,④ 例7填2 例8C 例9? 例10解:∵M={y|y =x 2+1,x ∈R}={y |y ≥1},N={y|y =x +1,x ∈R}={y|y ∈R}∴ M∩N=M={y|y ≥1} 注:在集合运算之前,首先要识别集合,即认清集合中元素的特征。M 、N 均为数集,不能误认为是点集,从而解方程组。其次要化简集合。实际上,从函数角度看,本题中的M ,N 分别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值域。一般地,集合{y |y =f (x ),x ∈A}应看成是函数y =f (x )的值域,通过求函数值域化简集合。此集合与集合{(x ,y )|y=x 2+1,x ∈R}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是点集,表示抛物线y =x 2+1上的所有点,属于图形范畴。集合中元素特征与代表元素的字母无关,例如{y|y ≥1}={x |x ≥1}。 例11填?注: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12埴?,R 例13解:∵C U A = {1,2,6,7,8} ,C U B = {1,2,3,5,6}, ∴(C U A)∩(C U B) = {1,2,6} ,(C U A)∪(C U B) = {1,2,3,5,6,7,8}, A ∪ B = {3,4,5,7,8},A∩B = {4},∴ C U (A ∪B) = {1,2,6} ,C U (A∩B) = {1,2,3,5,6,7,8} 例145,6a b ==-; 例15原不等式的解集是{}37|<<-x x 例16 53|332 2x R x x ??∈-<-+-->+?? ≥或,即3344123x x x x ? 2或x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1}.方法2:(整体换元转化法)分析:把右边看成常数c ,就同)0(>>+c c b ax 一样∵|4x -3|>2x +1?4x -3>2x +1或4x -3<-(2x +1) ? x >2 或x <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 1}. 例18分析:关键是去掉绝对值. 方法1:零点分段讨论法(利用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①当1-x ,∴}32 1 |{<2 1}. 方法2:数形结合:从形的方面考虑,不等式|x -3|-|x +1|<1表示数轴上到3和-1两点的距离之差小于1的点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2 1 }. 例19答:{x |x ≤0或1??????????-<>-<>≤≤--≠????? ? ? ???>+-<+-≤-+≠+13 21 0121 0)1(2230)1(24020 1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或或. 1 3 212<<-<<-?k k 或∴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k|-2?=+-R 的解集为函数在上恒大于 22,2, |2||2|2. 2,2,1|2|121.,,2 11 0.,, 1.(0,][1,). 22 x c x c x x c y x x c c c x c x x c R c c P c P c c -?+-=∴=+-??>?> <≥?+∞R ≥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正确且Q 不正确则≤如果不正确且Q 正确则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例26答:552x x x >?><或. 例27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若 x + y =3,则x = 1或y = 2”是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成立. ∴逆否命题: “若12x y ≠≠或,则3x y +≠”是假命题, 否命题也不成立. 故3≠+y x 是12x y ≠≠或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8选B 例29选A

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课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x|x≤},a=3,则( ) A.a A B.a A C.{a}∈A D.{a} A 2.集合M={x|x=3k-2,k∈Z},Q={y|y=3l+1,l∈Z},S={z|z=6m+1,m∈Z}之间的关系是( ) A.S Q M B.S=Q M C.S Q=M D.S Q=M 3.若A={1,3,x},B={x2,1},且A∪B=A,则这样x的不同取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符合条件{a}P{a,b,c}的集合P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5.若A={x|x2-4x+3<0},B={x|x2-6x+8<0},C={x|2x2-9x+a<0},(A∩B)C,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0 B.a≥9 C.a≤9 D.9≤a≤10 6.若a>0,使不等式|x-4|+|3-x|<a在R上的解非空,则a的值必为( ) A.0<a<1 B.0<a≤1 C.a>1 D.a≥1 7.集合A={x|x2-5x+4≤0},B={x|x2-5x+6≥0},则A∩B= ( ) A.{x|1≤x≤2,或3≤x≤4} B.{x|1≤x≤2,且3≤x≤4} C.{1,2,3,4} D.{x|1≤x≤4或2≤x≤3} 8.如果方程x2+(m-3)x+m的两根都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m≤3 B.m≥9或m≤1 C.0<m≤1 D.m>9 9.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非P”为真命题的是( )

集合与简易逻辑试卷及详细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集合M={x|lg x>0},N={x|x2≤4},则M∩N=( ) A.(1,2) B.[1,2) C.(1,2] D.[1,2] 2.已知全集U=Z,集合A={x|x2=x},B={-1,0,1,2},则图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等于() A.{-1,2} B.{-1,0} C.{0,1} D.{1,2} 3.已知Z A={x∈Z|x<6},Z B={x∈Z|x≤2},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Z A Z B 4.已知集合A为数集,则“A∩{0,1}={0}”是“A={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下列选项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是() A.p:a+c>b+d,q:a>b且c>d

B.p:a>1,b>1,q:f(x)=a x-b(a>0,且a≠1)的图像不过第二象限 C.p:x=1,q:x2=x D.p:a>1,q:f(x)=log a x(a>0,且a≠1)在(0,+∞)上为增函数 6.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非p)或q B.p且q C.(非p)且(非q) D.(非p)或(非q)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B.x∈R,2x>x2 C.a+b=0的充要条件是a b=-1 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 8.已知命题p:“x>3”是“x2>9”的充要条件,命题q:“a c2>b c2”是“a>b”的充要条件,则() A.“p或q”为真B.“p且q”为真 C.p真q假D.p,q均为假 9.命题p:x∈R,x2+1>0,命题q:θ∈R,sin2θ+cos2θ=,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p∧q B.(非p)∧q C.(非p)∨q D.p∧(非q) 10.已知直线l1:x+ay+1=0,直线l2:ax+y+2=0,则命题“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的否命题为() A.若a≠1且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B.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C.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不平行 D.若a≠1或a≠-1,则直线l1与l2平行 11.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

集合、简易逻辑 知识梳理: 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或A a ?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常用一些数集及其代号: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设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个数为n 2个,真子集个数为12-n 个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且,|。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或,|。 记住两个常见的结论:B A A B A ??=?;A B A B A ??=?;

(完整版)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高中)

金华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设合集U=R ,集合}1|{},1|{2 >=>=x x P x x M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P B .M P C . P M D .M ?P 2.如果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 那么( A U )B I 等于 ( ) (A){}5 (B) { }8,7,6,5,4,3,1 (C) {}8,2 (D) {}7,3,1 3.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5,2,0{},,|{=∈∈+P Q b P a b a 若 }6,2,1{=Q ,则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 ) (A) 6 (B) 7 (C) 8 (D) 9 4. 设集合{}21|<≤-=x x A ,{}a x x B <=|,若φ≠B A I ,则a 的取值 范围是( ) (A )2a (C )1->a (D )21≤<-a 5. 集合A ={x |1 1 +-x x <0},B ={x || x -b|<a },若“a =1”是“A ∩B ≠φ”的充分条件,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b <0 (B )0<b ≤2 (C )-3<b <-1 (D )-1≤b <2 6.设集合A ={x | 1 1 +-x x <0},B ={x || x -1|<a },若“a =1”是“A ∩B ≠φ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8.a 1、b 1、c 1、a 2、b 2、c 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 1x 2+b 1x +c 1<0和a 2x 2 +b 2x +c 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 和N ,那么“111222 a b c a b c ==”是“M =N ”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9.“2 1 = m ”是“直线03)2()2(013)2(=-++-=+++y m x m my x m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 (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已知01a b <<<,不等式lg()1x x a b -<的解集是{|10}x x -<<,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 (A )1110a b -> (B )1110a b -= (C )1110a b -< (D )a 、b 的关系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 的充要条件 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 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12.若集合{ }x A ,3,1=,{}2 ,1x B =,且{}x B A ,3,1=Y ,则=x 1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且两边对应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条件 14.若0)2)(1(=+-y x ,则1=x 或2-=y 的否命题是 15.已知集合M ={x |1≤x ≤10,x ∈N },对它的非空子集A ,将A 中每个元素k ,都乘以(-1)k 再求和(如A={1,3,6},可求得和为(-1)·1+(-1)3·3+(-1)6·6=2, 则对M 的所有非空子集,这些和的总和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 1.若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那么(A U )B 等于 ( )A.{}5 B . { }7,3,1 C .{}8,2 D. {}8,7,6,5,4,3,1 2.函数()2()3log 6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A .{}|6x x > B .{}|36x x -<< C .{}|3x x >- D .{}|36x x -<≤ 3.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3y x = B .y cos x = C .y ln x = D .2 1 y x = 5.对命题” “042,02 00≤+-∈?x x R x 的否定正确的是 ( ) A .042,02 00>+-∈?x x R x B .042,2≤+-∈?x x R x C .042,2>+-∈?x x R x D .042,2≥+-∈?x x R x 6.为了得到函数x y )3 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7.如图是函数)(x f y =的导函数)(x f '的图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区间(-2,1)上)(x f 是增函数 B .在(1,3)上)(x f 是减函数 C .在(4,5)上)(x f 是增函数 8. 若函数) )(12()(a x x x x f -+= 为奇函数,则a 的值为 ( ) A .21 B .32 C .4 3 D .1 9.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区间(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4)为偶函数,则( ) O y x 1 2 4 5 -3 3 -2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

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基本概念、公式及方法是数学解题的基础工具和基本技能,为此作为临考前的高三学生,务必首先要掌握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其次要熟悉一些基本题型,明确解题中的易误点,还应了解一些常用结论,最后还要掌握一些的应试技巧。本资料对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常见题型、常用方法和结论及解题中的易误点,按章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最后阐述了考试中的一些常用技巧,相信通过对本资料的认真研读,一定能大幅度地提升高考数学成绩。 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如(1)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 b a P b Q +∈∈,若 {0,2,5}P =,}6,2,1{=Q ,则P+Q 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 (答:8)(2)设{(,)|,}U x y x R y R =∈∈,{(,)|20}A x y x y m =-+>,{(,)|B x y x y n =+-0}≤,那么点)()3,2(B C A P u ∈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答:5,1<->n m );(3)非空集合 }5,4,3,2,1{?S ,且满足“若S a ∈,则S a ∈-6” ,这样的S 共有_____个(答:7) 2.遇到A B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同样当A B ?时,你是否忘记?=A 的情形?要注意到?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集合{|10}A x ax =-=,{}2|320B x x x =-+=,且A B B =,则实数a =______.(答:10,1,2 a =) 3.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依次为,n 2,12-n ,12-n .22-n 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 4.集合的运算性质: ⑴A B A B A =??; ⑵A B B B A =??;⑶A B ?? u u A B ?痧; ⑷u u A B A B =???痧; ⑸u A B U A B =??e; ⑹()U C A B U U C A C B =;⑺()U U U C A B C A C B =.如设全集}5,4,3,2,1{=U ,若}2{=B A ,}4{)(=B A C U ,}5,1{)()(=B C A C U U ,则A =_____,B =___.(答:{2,3}A =,{2,4}B =) 5. 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理解集合的意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x lg |=—函数的定义域;{}x y y lg |=—函数的值域;{}x y y x lg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 (1)设集合{|M x y ==,集合N ={}2|,y y x x M =∈,则M N =___(答: [4,)+∞) ;(2)设集合{|(1,2)(3,4),}M a a R λλ==+∈,{|(2,3)(4,5)N a a λ==+, }R λ∈,则=N M _____(答:)}2,2{(--) 6. 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已知函 数12)2(24)(2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 0)(>c f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答:3(3,)2 -) 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真假相反”。如在下列说法中:⑴“p 且q ”为真是“p 或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⑵“p 且q ”为假是“p 或

(完整版)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 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9 B.8 C.7 D.6 2、若集合M={y| y=},P={y| y=},则M∩P= () A{y| y>1}B{y| y≥1}C{y| y>0}D{y| y≥0} 3、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 B . C. { D .. 4、若关于x的不等式<1的解集为{x|x <1或x > 2},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0 C.2 D. 5、已知集合M={a2, a+1,-3}, N={a-3, 2a-1, a2+1}, 若M∩N={-3}, 则a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6、设集合A={x| < 0},B={x||x-1|

A.35 B.25 C.28 D.15 8、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B.C.D. 9、若二次不等式ax2+bx+c > 0的解集是{x| < x <},那么不等式2cx2-2bx-a < 0的解集是( ) A.{x|x< -10或x > 1} B.{x|-< x <} C.{x|4< x <5} D.{x|-5< x < -4} 10、已知函数f(x)在(-∞,+∞)上为增函数,a,b∈R,对于命题“若a+b≥0,则f(a)+f(b)≥f(-a)+f(-b)”有下列结论: ①此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②此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命题 ③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④此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对任意实数, 若不等式恒成立,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 <1 C k≤1 D k >1 12、若集合A B, A C, B={0,1,2,3,4,7,8}, C={0,3,4,7,8},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 16 B 15 C 32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必修一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经典总结

集合、简易逻辑 集合知识梳理: 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或A a ?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常用一些数集及其代号: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 A ?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设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个数为n 2个,真子集个数为12-n 个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且,|。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或,|。 记住两个常见的结论:B A A B A ??=?;A B A B A ??=?; 命题知识梳理: 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30分 1.若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那么(A U )B 等于( ) A.{}5 B . { }7,3,1 C .{}8,2 D. {}8,7,6,5,4,3,1 2.函数()2()3log 6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A .{}|6x x > B .{}|36x x -<< C .{}|3x x >- D .{}|36x x -<≤ 3.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3y x = B .y cos x = C .y ln x = D .21 y x = 5.对命题” “042,02 00≤+-∈?x x R x 的否定正确的是 ( ) A .042,02 00>+-∈?x x R x B .042,2≤+-∈?x x R x C .042,2>+-∈?x x R x D .042,2≥+-∈?x x R x 6.为了得到函数x y )3 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7.如图是函数)(x f y =的导函数)(x f '的图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区间(-2,1)上)(x f 是增函数 B .在(1,3)上)(x f 是减函数 C .在(4,5)上)(x f 是增函数 8. 若函数) )(12()(a x x x x f -+= 为奇函数,则a 的值为 ( ) A .21 B .32 C .4 3 D .1 9.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区间(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4)为偶 O y x 1 2 4 5 -3 3 -2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

1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可看做集合的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高考评析】 集合知识作为整个数学知识的基础,在高考中重点考察的是集合的化简,以及利用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来指导我们思维,寻求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 ◇学习指导 【学法指导】本章的基本概念较多,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数学思想】1.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2.求补集的思想; 3.分类思想;4.数形结合思想.

2 【解题规律】 1.如何解决与集合的运算有关的问题? 1)对所给的集合进行尽可能的化简; 2)有意识应用维恩图来寻找各集合之间的关系; 3)有意识运用数轴或其它方法来直观显示各集合的元素. 2.如何解决与简易逻辑有关的问题? 1)力求寻找构成此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 2)利用子集与推出关系的联系将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 引言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 1、分析这个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就是把它数学化,这就需要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要解决问题,也需要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在教学时,主要是把这个问题本身讲清楚,点出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而要进一步认识、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运用本章所学的有关集合与逻辑的知识了. §1.1集合 〖教学目的〗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小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1、集合的概念: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就用到“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等此外,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2x一1>3,所有大于2的实数都是它的解.我们也可以说,这些数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例如,“我校篮球队的队员”组成一个集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高中数学题库A集合与简易逻辑简单逻辑

已知命题2:6,:,p x x q x Z -≥∈∧若“p q?”?与“q?”同时为假命题,求x 的值。 答案: q p ∧ ?与“q?同时为假命题,所以p 为真,q 为假。故???<-∈6 ||2x x Z x 来源:09年福建省福州市月考一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命题1:()p f x -是()12f x x =-的反函数,且1|()|2f a -<; 命题:q 集合2{|10,},{|0}A x x ax x R B x x =++=∈=>,且A B φ=, 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得命题,p q 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 答案: 因为()12f x x =-,所以11()2x f x --= ………………………………(1分) 由1|()|2f a -<得1||22 a -<,解得35a -<< ………………………………(3分) 因为A B φ=,故集合A 应分为A φ=和A φ≠两种情况 (1)A φ=时,24022a a ?=-- …………………………………………………(9分) 若p 真q 假,则32a -<≤-…………………………………………………………(10分) 若p 假q 真,则5a ≥ ……………………………………………………………(11分)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2a -<≤-或5a ≥………………………………………(12分) 来源:08年高考荆州中学月考一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 “△ABC 中,若∠C=90°,则∠A.∠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_______________,否定形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 否定形式:△ABC 中,若∠C=90°,则∠A.∠B 不都是锐角” 否命题:△ABC 中,若∠C ≠90°,则∠A.∠B 不都是锐角” 来源:09年福建省福州市月考一

高中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 知识点内容典型题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①、∈只能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 系,而、、 ?、?、=只能表示集 合与集合的关系. ②0、{0}、的关系是常见题型, 如:数集{0}与空集的关系是() A.{0}= B.{0}∈ C.∈{0} D.?{0} ③常用数集:R、R*、R+、R + 、Q、 Z、N.(注意*、+、+的不同含义) ④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 空.集合的真.子集. ⑤n个元素的集合的真子 ..集.个数 为:2n-1.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0 B.0∈ C.0= D.0≠ 2.已知a=-3,A={x│x2=9},则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A B.{a}A C.{a}∈A D.a A 3.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3{3} B. 3∈{3} C.3{1,2,3} D. 3∈ 4.若a=1,集合A={x│x<2},则下 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 A B.{a}A C.{a}∈A D.{a}A 集合的运算 ①掌握好求交、并、补集的基本含 义和方法,特别是C U A的含义. ②有限元素集之间的运算,常根据 定义解答,如: ⑴{0,1,2}∩{0,3,5}=. ⑵{x∈N│x<3}∩{x∈Z│0<x<10} =. ③无限元素集之间的运算,可用数 轴法,如: 设集合A={x│-1<x≤2},B= {x│-2<x≤1}则A∩B=. ④点集运算,常联立解方程组,如: A={(x,y)│x+y=2},B={(x , y)│x- y=1},则A∩B=. 5.设集合A={x∈Z│0<x<4},B= {2,3,4,5,6},则A∩B=. 6.已知集合A={x│x>0},B={x│x= 0},则A∩B是() A.{x│x≥0} B.{x│x>0} C.{0} D. 7.设M={x│2≤x≤5},N={x│-1≤ x≤3},则M∪N等于 . 8.设集合U=R,A={x│-2<x<3}, 则集合C U A=. 9.若全集U={x∈Z│x≥0},则C U N+ =. 10.已知全集U=N,集合A={x∈N│ x>10},B={x∈N│x≥3},则 C U(A∪B)=.

2021年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题型归纳与训练(有解析答案)

2021年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题型归纳与训练 【题型归纳】 题型一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例1 :已知集合{0,2}=A ,{21012}=--, ,,,B ,则A B =( ) A .{0,2} B .{1,2} C .{0} D .{21012}--, ,,, 【答案】A 【解析】由题意{0,2}A B =,故选A . 【易错点】交并不分 【思维点拨】概念的应用 例2已知集合{}1,3,5,7A =,{}2,3,4,5B =,则A B =( ) A .{3} B .{5} C .{3,5} D .{}1,2,3,4,5,7 【答案】C 【解析】因为{}1,3,5,7A =,{}2,3,4,5B =,所以{3,5}A B =,故选C . 【易错点】交并不分 【思维点拨】概念的应用 题型二 集合的交并补与不等式结合 例3:已知集合{|2}A x x =<,{320}B x =->,则( ) A .3{|}2A B x x =< B .A B =? C .3 {|}2 A B x x =< D .A B =R 【答案】A 【解析】∵3{|}2 B x x =<,∴3 {|}2 A B x x =<, 选A . 【易错点】不等式解错 【思维点拨】掌握常规不等式的解答 例4:设集合2 {|}M x x x ==,{|lg 0}N x x =≤,则M N =( ) A .[0,1] B .(0,1] C .[0,1) D .(-∞,1]

2 【答案】A 【解析】∵{0,1}M =,{|01}N x x ≤=<,∴M N =[0,1]. 【易错点】方程解错,对数不等式不会解答 【思维点拨】基本函数和方程思想的掌握 题型三 四种命题的基本考查 例5:设m R ∈,命题“若0m >,则方程20x x m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A .若方程20x x m +-=有实根,则0m > B .若方程20x x m +-=有实根,则 0m ≤ C .若方程20x x m +-=没有实根,则0m > D .若方程20x x m +-=没有实根,则0m ≤ 【答案】D 【解析】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要将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加以否定,并且加以互换,故选D . 【易错点】概念混淆 【思维点拨】加强对四种命题的强化 题型四 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6:设x ∈R ,则“38x >”是“||2x >”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由38x >,得2x >,由||2x >,得2x >或2x <-,故“3 8x >”是“||2x >”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 . 【易错点】解不等式 【思维点拨】加强部分不等式的解答 例7:设a ,b ,c ,d 是非零实数,则“ad bc =”是“a ,b ,c ,d 成等比数列”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整理)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 (1)843 2-<>x x 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ABC ?中,A>B 是sinA>sinB 的充要条件; (3)213≠≠≠+y x y x 或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4)0cot tan sin <>x x x 是的充要条件. A .(1)(2)(4) B .(1)(3)(4) C .(2)(3)(4) D .(1)(2)(3)(4) 2.设集合A ={1,2,3,4}, B ={3,4,5},全集U =A ∪B ,则集合?U (A ∩B )的元素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设a ∈R ,则a >1是1a <1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 是( ) A .,lg 0x R x ?∈= B .,tan 1x R x ?∈= C .3,0x R x ?∈> D .,20x x R ?∈> 5.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 B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p :存在x ∈R ,mx 2+1≤0;q :对任意x ∈R ,x 2+mx +1>0,若p 或q 为假,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 .m ≤-2 B .m ≥2 C .m ≥2或m ≤-2 D .-2≤m ≤2 7.对于集合A ,B ,“A ∩B=A ∪B ”是“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集合与简易逻辑(高考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知识梳理: 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 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B A ?=}{B x A x x ∈∈且,|。 B A ?=A B ?,B A ?B B A A ???,。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读作“A 并B ”),即:B A ?=}{B x A x x ∈∈或,|。 B A ?=A B ?,?A B A ?,?B B A ?。 8、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 、 两种,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用 。 9、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0、“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p 且q(记作p ∧q);非p(记作┑q) 。 11、“或”、“且”、“非”的真值判断: ? “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 的真假相反; ? “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 “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