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第8卷 第3期2010年6月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8 N o .3J une 2010

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刘淑娟

(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摘 要] 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创新城市,深圳市自2006年12月起开始加大力度全面推进

社会工作。经过几年的试点,深圳市社会工作初见成效,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现已初步形成 政府主导,民间运作 的工作模式,这些为我国大陆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及职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客观来说,深圳市社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着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不高、社工专业程序不够、机构运作资金不足及对社工机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深圳市社会工作的深入研究,对我省发展社会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社会工作;政府主导;民间运作[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3805(2010)03 0073 05

[收稿日期]2010-10-30

[作者简介]刘淑娟(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实务及社区矫正

深圳市是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是我国较早关注、思考和探索社会工作的城市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深圳市社会工作已初步形成 政府主导、民间运作 工作模式。目前,该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可,并被民政部加以推广,深圳市也因此被民政部称为社会工作创新城市。 一、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于2004年9月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工作。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民政部和人事部也做出了相应的推动和配合,颁发了相关文件。2006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了 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 ,成为深圳发展社会工作的新起点。自此,深圳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社会工作。

2007年4月初,深圳市委牵头成立 深圳市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调研组 ,全面系统地开展调研工作。市委领导先后率团访问香港和上海,以学习借鉴社会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发放了大量调查问卷及开展了多场座谈会。9月30日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后文简称为!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 1+7 文件),10月26日市委正式印发 1+7 文件。这标志着深圳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经过几年的试点,深圳社会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培育了民间社工机构,打造了粗具规模的社工人才及督导队伍,并形成了良好的专业认可度,这些为我国大陆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及职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截止2009年7月底,深圳市先后成立了36家社工机构,购买了734个社工服务,完成个案建档14725个,开启个案工作6061个,结案1625个,启动小组工作1443个,完成930,开展社区活动5386次,由此可以看出深圳市社会工作已步入正轨。

(一)深圳市社会工作取得的成效

2007年,深圳被列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设试点城市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效。现已建立与国际初步接轨、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了 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初步形成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机制。 政府购买,民间运作是深圳市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核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可以被理解为政府向非政府组织、非政府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及个人签订契约,由政府或者相关机构界定社会工作服务的种类和品质,并向特定人群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行为[1]。深圳市政府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把自己定位为制度设计者、制度维护者和服务购买者。 政府购买服务不是购买社工个人服务,而是向民间社工组织通过公开竞争招标的方式购买服务。深圳市在政府买服务过程中,政府负责服务项目及社工岗位的招标、签协议及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而民间社工机构则负责安排社工并实施服务项目。政府向机构购买服务后,如果政府对服务效果不满意,政府可以要求机构更换社工,也可直接更换机构。2007年7月11日,市民政局一家直属试点单位与3家社工机构就购买服务问题进行洽谈,由此开创了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先河。

2 培育了民间社工组织。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的现代社会,政府不再具有在行政体系内直接提供更多专业服务的能力。而西方国家社会实践表明,发展社会组织才能有效解决政府职能 越位 缺位及 不到位的问题。在我国,政府在与社会的关系上一直扮演着社会公共服务的投资者和直接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而培育民间社工组织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要求政府从 无限型向 有限型转化,从 控制变为 治理。为此,深圳市提出凡是市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领域,政府不再设立新的机构,以便为社会组织腾出空间。同时创新登记管理体制,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实行不同的政策,!意见?规定对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由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对社区社会组织降低登记门槛,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以此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宽松环境。2007年7月23日,深圳市首家民间专业服务机构 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揭牌成立,这是深圳市首家为机构、社区和个人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非盈利单位。此后,深圳市民间社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深圳市共有社工机构36家,其中协会4家,所提供的服务分布全市各区民政、教育、青少年、社区、司法、残疾人、劳务工及信访等13个领域的700多个岗位。

3 确立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前提,专业群体只有获得职业地位,得到社会的职业的认可才可能发展壮大。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先于职业化,即社会工作先从专业教育入手再向社会推广,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相脱节。同时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作用认识不够,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转行,从而造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深圳市在 1+7文件的指导下,积极开发、设置社工岗位。在岗位设置中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按机构设置,即对某类服务对象比较集中的机构统一设置社工岗位,如在规模较大的学校、医院和社区配置一名以上社工;二是按服务对象设置,即对分散在社区的特定人群统一设置社会岗位,具体比例为:每70名吸毒人员、70名社会矫正人员、70名问题青少年、5000个家庭、10000名外来务工人员、200名低保对象、500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50名中重度户籍残疾人分配1名社工。目前,深圳市共开发设置5000个社工岗位,而这些社工又分为编制内社工和编制外社工两种。前者是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内工作的有编制的社工,而后者则是在民间机构聘请的社工。

4 打造了专业化社工队伍。社会工作是一种人与人间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专业性团体的专业实践,它不仅包含人与人间的活动,同时又带有政治性和专业性。根据英国社会工作学者马尔科姆#佩恩的观点,个人性、政治性及专业是社会工作的本质体现。能否建设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事关社会工作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深圳市在专业化社工人才培养中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对社工进行登记管理,实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聘任制度。深圳市相关部门每年要对社会进行复核登记,以加强对社工监督管理。同时提出把通过国家考试的社会工作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要求全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原则上应该聘用经过国家考试,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并登记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人才;第二,确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职位及薪酬待遇。将社会工作类专业技术人员设置了13个职级,且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称谓。同时制定了政府指导下的社工薪酬制度,以保障社工的职业薪

#

74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

酬待遇;另外,为了提升深圳市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深圳市制定了社工成长计划,如定期不定期聘请香港资深社工督导进行专题讲座,和深圳市社工进行经验分享,同时鼓励传统社会服务人员通过学习和考试取得社会工作的专业资格。目前深圳市全市专业社工已超过千人,同时还在不断开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深圳市社工人才队伍将进一步扩大阵容。

5 建立了督导制度。督导制度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服务质量和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要求社工持续地接受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技巧的资深督导的心里支持、培训和指导。鉴于国内社会工作发展刚起步,缺乏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出任督导,深圳市凭借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在试点阶段就开始全面进入香港督导人才。到今年7月,在深圳工作的香港督导已由最初的31名发展到48名,督导领域涉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妇女及儿童服务、残障康复服务、社会救助服务、劳工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家庭社区服务、学校教育服务、戒毒矫治服务、企业社工服务等多个领域,总服务时间达3万小时。香港督导不仅提升了社工机构与社工的专业价值理念,培养了他们的社工思维模式,而且在改善专业服务质量、建立社工制度体系及促进深圳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保证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深圳在引入香港督导的同时,也在力争培养自己的督导队伍。为节约资源,同时发挥香港督导的传帮带作用,深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推出督导小组方式,即一个香港督导带2名深圳社工助理,共同督导24名深圳社工。根据!深圳市社工督导人员工作职责规定?,深圳市督导队伍包括督导、见习督导和督导助理三个级别。2009年4月,首批见习督导正式上岗,截至今年8月,深圳市共有23名督导助理和20名见习督导。

此外,深圳市为了充分动员公众的广泛参与,推出了 社工+义工服务模式。即按照1?10的比例,形成 社工引领义工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服务的运行机制,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深圳市作为社会工作的前排兵,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说,深圳社工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面临许多面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工作职业缺乏必要的认同。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崭新的事业,在深圳乃至全国刚刚起步。我们既没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也缺乏实践方面的经验和成果,许多理论都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学校的教学也主要是以理论学习为主,社会实践较少。在我国,社会工作还没有被广泛地认为是一个专属职业。因此,社区居委会、就业指导中心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概念、性质及其功能等并不了解。社会工作缺乏相应的认同不可避免地阻碍着各项工作的开展,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民众的认可对于各种服务项目顺利推广,以及经费和其他社会资源的获得是十分必要的。一些派驻社区的社工举办活动更多的是为完成指标,而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众。同时,社会工作者自身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不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社会工作者对自身专业价值理念的认同不够,一方面会直接影响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不利于社工人才的储备,进而影响着社会整体职业化社工队伍的建设。

2 社工专业化程度有待于加强。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职业。世界各国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都有很高的要求,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士以上学位,且工作主体为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这不仅说明两国社会工作的高度发达,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工作这个职业对从业人员的高要求,反映了解决多样化、个性化及复杂化的社会问题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的必要性。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不仅要认同专业的价值和理念,而且要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尤其要有专业方法和实务技巧。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内容安排得不完善、实务操作的缺乏还很难保证社工毕业生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目前,深圳市社工机构人员多数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但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长期滞后于专业化,他们还缺少实际操作技巧,项目策划、资源整合、与人沟通及写作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

3 社工机构运转资金不足。从总体来看,我国大陆民间专业社工机构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起步艰难、生存发展比较困难。专业社工机构作为非盈利机构,自身并不产生经济价值。在深圳市 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模式中,民间社工机构的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主要靠从政府得到项目或购买服务来维持生存和求得发展。目前,深圳市民政局以每年6 6万元的价格购买一个社工一年的服务。政府购买服务所支付的资金不仅包括了社工本人的工资、福利,而且也是社工机构维持生存的重要保障。对于多数社工机构来说,所能得到的政府资助并不能完全支付机构在运作过程中所需的诸如管理人员工资、交通费及

#

75

#

第3期 刘淑娟: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设备设施等费用。由于经费的紧张,社工在服务方案设计及实施中不得不考虑经费问题,这也是部分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社工机构的监理不到位。专业社工机构作为深圳市的新生组织,无论是其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监督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专业社工机构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其内部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还要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从目前来讲,其评估体系、员工绩效考核标准及激励机构尚需完善,同时机构发展方向也缺乏整体规划。从外部来说,政府对整个民间社工机构的监督管理业不到位。目前,在深圳共有37家民间社工机构,和政府部门相比这些机构内部管理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其资金如何运用、服务体系如何确立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机构自身,其资金运用是否合理、社工服务是否到位,政府还不完全掌握,还需对其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社工机构的良性运作。

三、深圳市社会工作模式对我省的启示

从国际视野来看,社会工作既是一门 助人自助学科,也是一种社会职业,更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及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项工作在我省尚未真正启动,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学习深圳社会工作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省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意义重大而深远。纵观深圳市社会工作的发展,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一)改变意识,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改革之路

我省要发展社会工作,当务之急是改变意识,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本质及其地位,认清发展社会组织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改革之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各级政府正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逐步实现 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努力探索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形式,而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理念,正被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日益广泛地实践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已逐渐成为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但北京、上海、深圳、宁波、无锡等地对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模式做出了有益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不仅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而且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它能使越来越多的公众享受到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及人性化的服务,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西方国家社会实践也表明,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服务购买,是最终实现 小政府、大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政府恰当定位,明确其应有角色

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起源及发展于民间、政府加以整合和规范的自下而上进程不同,我国的社会工作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的。以深圳市为例,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以总结为 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因此,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根本问题。政府购买服务,绝不是政府将社会服务推向市场那么简单。虽然政府不再是部分社会服务领域的直接供给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推卸在这些领域应承担的责任。各国社会工作实践证明,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支持是保证其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作用的重要保障。而政府的支持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支持、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其中财政支持至关重要。具体地说,政府在购买社工服务的过程中应履行服务购买者及制度制定者和制度维护者的职责,政府一方面要成为公共服务的购买者,为民间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应成为服务标准、各种规章制度、政府法规的制定者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及评估者。

(三)扶植民间组织,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

在 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背景下,专业化的民间机构在社会工作整体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速发展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对于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化的民间组织作为社会服务和社工人才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可以凭借其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开发、整合与利用专业的社会资源,从而减少行政成本,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让民间机构参与社会工作既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变革趋势,也有利于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是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看,专业化的民间机构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培育和发展民间机构、如何让其参与社会工作,是我省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真正关键点。在培育社工组织方面,我省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财政方面,政府应给予社工机构资金方面支持,根据财政预算购买其社会服务,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对于新成立的社工机

#

76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8卷

构,应降低其准入门槛;再次做好舆论宣传,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其运转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进行社工岗位设置,推进社工职业化社会工作不仅是个人、团体组织和政治性的活动,同时也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是将其从个人的生活小圈带入公众的社会大圈的纽带,只有职业化才能更加促进这个领域

的长足发展[2]

。而完善社工职位分类与岗位设置是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和前提。目前,缺乏岗位设置,是阻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政策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这方面工作还没有太大的进展。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在我国大陆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就目前而言,可以做以下尝试:首先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及民政系统广泛设立社会工作者岗位,而社区则是社会工作者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同时,在社会福利机构、监狱、学校、医院等单位也应适当增设社会工作岗位。另外,为了稳扎稳打地做好这项工作,可以选几个单位作为试点,制定推广计划,形成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

(五)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

社会工作在我省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社会各界对其普遍缺乏了解,而社会工作的发展无疑需要各级党政部门及民众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因此,发展社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对其进行大力宣

传,提高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激发民众对社会工作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政策学习、理论研讨和考察观摩等形式,帮助各级领导和广大民政干部深刻理解社会工作内涵,切实感受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从而把社会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利用电视、网络、电台、报刊等各种媒体及简报、宣传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宣传,尤其要对西方国家及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好地区的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展示社会工作丰富的职业内涵、社会价值及广大社工的职业风采,从而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广大民众对社会工作的性质及意义以及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有所了解。另外,要充分发挥我省各高校的指导作用,通过举办 社工论坛 等形式进行理论研讨、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工作,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发展之路任重道远。目前我省的社会工作已有了零星的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省社会工作将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 陈少强,宋斌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初步研究

[J].财政研究,2008(6):52~54.

[2] 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六辑[M ].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89.

D evelop m ent of Soci alW ork of Shenzhen and

its L esson for H eilongji ang Provi nce

Li u Shuj u an

(H eil ong ji ang Instit ute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H arb i n H e il ong ji ang 150027)

[A bstract] A s an i n novati v e city o f socia lw or k in our country ,Shenzhen has i n tensified the pro m otion of so

cia lwo r k since Dece m ber 2006.A fter several years o f experi m ents ,t h e socia lwork of Shenzhen have begun to take effec,t and accu m u lated a l o t ofw or k experience ,has for m ed the m ode t h at"Gover nm ent led ,civ ilian oper ated",w hich has la i d a solid foundati o n for the Ch i n ese m ai n land to pro m ote spec i a lizati o n and professionaliza ti o n of socia lw ork .But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socia lw ork of Shenzhen is still i 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are a lot o f prob le m s o f socia lw or k o f Shenzhen such as the socialw ork facing the lo w er pr o 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 i n su ffi c ient level of socia lwork professi o n .They are also lac k i n g of funds to operate and superv ise so cia lwo r k ,and m any o ther i s sues .The deep research on socia lw ork o f Shenzhen has p layed a very good role on t h e developm ent of socia lwo r k i n our prov i n ce .[Key words] social work ,gover nm en t guidance ,civ ilian operati o ns

#

77#第3期 刘淑娟: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最新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 县民政局年度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总结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局全力做好全县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促进了我县社会和谐建设。 一、主要成效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动员全县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报考。广泛宣传动员全县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2020年全县报考人数为209人(其中初级165人,中级44人),通过人数为20人(其中初级12人,中级8人)。截至目前,我县累计持证人员共370人(其中初级337人,中级33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人才发展指数任务。二是扶持壮大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全县现有本土注册成立的社工机构已达4家,引进市级社工机构6家,共有10家社工机构,一线服务社工已达30人左右。二是加强社工持证人员的培训。我局开展多种系列学习活动,组织一线社工参加赴港培训,到广州、惠州、深圳等多地学习,提高服务技能。 (二)扩大社工服务人群和范围 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县设置了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龙田镇田尾村、永汉城东社区、龙城街道青溪村、林村村、城南社区示范点、南昆山下坪社区、龙潭镇左潭社区、蓝田上东村),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社工服务范围,在优先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低保家庭等重点人群基础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到社会福利与救助、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从县城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和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惠及更多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三)创新“一综多点”示范建设 龙城街道城南社区“一综多点”创新模式试点于2020年4月进驻运营,由县级财政支持深化探索实践,把服务范围覆盖至龙城街道五个县城社区(城南、城内、北门、太平门、东较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置7名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设在城南社区,其余四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工服务工作站,每一个工作站分配安排一名社工驻点,采取“1+X+志愿者”(即每一个社区社工服务工作站有一名常驻社工,工作时候连同其他社区社工带领志愿者配合协同完成)的方式开展服务。每一个社工服务工作站给合社区的需求重点进行一项特色服务,扩大村(居)委会受惠面。 (四)推进双百镇(街)社工服务站建设

2012年度深圳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附件3、 2012年度深圳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评选方案 一、案例征集范围 由我市注册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展的个案、小组以及社区工作,且在2012年年度期间结案的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在所有已经结案的案例中,社工详细了解案主资料,准确把握案主需求进而成功介入,通过提供服务切实改善了案主生活状态的案例。 二、评选方式 1、基本流程:社工服务机构内评审→社工服务机构推荐→主办单位初审→专家评审→结果公示。 2、各机构推荐候选案例不超过3篇。每个案例需填报推荐表一份和撰写案例文章一篇。 3、10名荣获2012年度深圳社会工作优秀案例金奖暨2012年度深圳社会工作十佳案例的荣誉,10名荣获2012年度深圳社会工作优秀案例银奖,另单独设立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创新奖10名。 三、评选标准 1、真实性。 (1)参选案例所提供的基本案情、工作过程、记录材料等需来源于实际社会工作,内容需真实有效,评述需公正客观。 (2)案例作者须为我市注册社会工作者和该案例的实际参与者。 2、专业性。参选案例需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反映社会工作的具体流程,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3、适用性。参选案例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可代表一类服务的一般操作程序或反映出我国社会工作特色,对同类服务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4、创新性。参选案例能够在现有社工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赋予创新,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果。 5、推广性。在兼顾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兼顾领域的代表性,使各领域服务都有被借鉴的机会。 四、需要同时提交的资料(纸质版和电子版均需一份) (一)案例文章(撰写要求见案例撰写指南) (二)推荐呈报表(见附表),需签字盖章。 电子版(命名为:机构-姓名-参选项目)发送到通知指定邮箱。 关于案例图片,在评选阶段不需提交,结果公示后,将通知获选作者按要求提交。可提前备好1-2张;如个案无照片亦可。 案例撰写指南 所报送的个案、小组与社区工作案例共包括标题、正文、参考文献、督导评语、作者简介、附件、图片7项内容,各社工须严格按以下内容及顺序要求填写: 标题 1、文章标题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案例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 2、标题共分正标题和副标题两个部分。其中,正标题应采用抽象概念的手法描述案例的核心内容,副标题则从简洁、明了的角度描述案例领域、介入角度等。 3、正标题一般不宜超过15个字,副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5个字。正标题下应另起一行,加“——”加副标题。 4、字体和字号:正标题为“二号黑体加粗”,副标题为“小三仿宋”。 正文 1、字数:应控制在5000字以内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穗字〔2010〕12号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 (2010年8月15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各项任务,探索建立我市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推动广州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现就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意义 1.推动广州科学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助人自助”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民政、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工青妇、残联等社会管理服务领域,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社会工作,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建设和谐广州、推动广州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推动广州科学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我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有力举措。必须把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2.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岗位设置、培育社会组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手段,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构建和谐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基本原则。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主要出发点和归宿点。 ——坚持立足现实,建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把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与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结合起来。 ——坚持统筹兼顾,围绕大局稳步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 4.主要目标。着力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社会工作人才配置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薪酬保障和激励机制,力争在5年内,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活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社会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建立起适应我市社会管理和服务需要、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围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医务社会工作介绍

医务社会工作介绍 国外医务社会工作得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在医务社会工作在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演着不可替代得作用,促进了医院各部门、患者、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医务社会工作逐渐兴起。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正式成立了我国首家医务社会工作部。目前,我国已有十余家医疗机构相继出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 医务社会工作定义 医务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得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得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医务社会工作不但能促使病人早日痊愈,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协助解决产生疾病或因疾病而产生得各种社会问题,预防疾病得蔓延与复发,使病人精神振作地重新适应社会。 医务社会工作处理问题分类 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而言,在实务的过程中大致会遇到如下几大类相关的问题: 1、医疗适应问题,包括: (1)抱怨医疗处置失当。(2)要求特定治疗。(3)拒绝医疗。(4)无法适应疾病症状。(5)无法适应治疗或检查产生的副作用。(6)不恰当的医疗期待。(7)对疾病治疗的不了解。 2、入院和出院问题,包括: (1)认为病情未愈,不宜出院、转院,或者认为住在本院是应得权益而拒绝出、转院。(2)无法处理出院后的照顾。(3)对其他医疗设施不满,不愿转出。(4)门诊追踪困难。(5)对出院后的病况不安。(6)要求转往特定医院。(7)需要人力工具协助。(8)无处可去,待安置。(9)家人或亲友拒绝照顾。(10)纠纷未和解,或私人事务不愿出院。(11)住院安排问题。(12)不辞而别,自动出院。 3、伤残复健问题,包括: (1)无法接受伤残。(2)不了解伤残复健。(3)拒绝复健。(4)需要复健用具。(5)需要复健计划。(6)需要人力协助。(7)需要技艺(职能)训练。(8)残障鉴定 4、适应问题,包括:

深圳社会工作研究

深圳社会工作研究 深圳市民政局刘润华 一、基本架构 (一)格局定位:政府主导发展。 (二)路径定位:民间运作体制。 (三)队伍定位:专业化职业化。 二、主要措施 (一)学习香港:建立督导制度。 (二)拓展空间:设置社工岗位。 (三)购买服务:社工岗位起步。 (四)培育载体:发展社会组织。 (五)形成合力:整合各种资源。 三、总体评价 (一)主要数据:两千多名社工。 (二)全面推进:多层级多领域。 (三)把握关键:推进“去行政化”。

深圳社会工作研究1 深圳市民政局刘润华 1992年12月,深圳市成立社会工作者协会,开始关注、思考和探索社会工作。2006年12月,民政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成为深圳社会工作的新起点。2007年10月,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简称“1+7”文件),对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及其具体业务和操作方法等主要措施,都进行了制度性安排。经过多年探索,深圳已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 一、基本架构 深圳社会工作的基本架构包括政府主导发展、民间运作体制和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三部分。这个架构决定了深圳社会工作的工作格局、发展路径和队伍建设。 (一)格局定位:政府主导发展。 各国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工作一般需要经过缓慢的自然发展过程,基本上不是基于官方推动,而是源于民间,以及发展和完善于民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服1本文没有明确说明的数据均为深圳市的数据。

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也日臻完善,进而形成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从简单的经验积累到严谨的科学探索,乃至制度性安排,其主要推手都是非官方的社会组织。 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发达程度,还是在公共服务中扮演的角色,乃至民间性等方面,深圳的社会组织都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如果坐等其自我发展,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解决社会组织功能缺位问题,深圳市政府主动走上前台,开展试点,构建制度,引领发展,探索出一条由政府主导发展社会工作的新路子。 1.强化决策系统。成立由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将其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内设社会工作处),从而形成统一的决策系统。领导小组作为市级架构,有足够权威,但作为非常设机构,容易被“虚”化。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该领导小组将具体的职责和工作交由民政部门承担,有效地统筹和协调全市开展社会工作2。 2.形成上下联动机制。深圳推进社会工作的主体包括市属部门和区、街道,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一是各试点单位都自觉接受该领导小组的统筹,凸显了市级决策系统的领导地位;二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基层的主体作用,更贴近服务对象,更好地提供服务;三是保证政策信息传导真 2各区均构建了类似的管理体制。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定义及范围 文档

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及分布领域 1、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 2、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3、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充分发挥其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的专业人员。 4、社会工作人才的分布领域 一、社会服务领域 (一)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 (1)老年人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2)残疾人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3)儿童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4)精神病人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5)聋儿康复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6)康复中心(康复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7)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福利类民间组织 (1)社会福利类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福利类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社会福利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 (二)社会救助 1、社会救助类事业单位 (1)农村敬老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2)救助管理站的部分工作人员; (3)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救助类民间组织 (1)社会救助类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救助类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社会救助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 (三)收养服务 1、收养服务类事业单位 (1)收养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 2、收养服务类民间组织 (1)收养服务类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收养服务类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收养服务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 (四)社区建设 1、社区事业单位 (1)社区服务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三、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大规模开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转型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专业化社会服务需求,以培养开发社区建设、社会救助、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妇女儿童服务、职工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婚姻家庭服务、教育辅导、卫生服务、矫治帮扶、群众文化等领域的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人才为重点,以整合、提升、转化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为基础,统筹推进各类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足、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的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制定高层次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将国(境)内外优质社会工作培训资源优先用于培养开发各领域高层次社会工作服务人才。研究制定各主要领域加强社会工作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将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组织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对城乡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居(村)民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中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

实施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研究开发社会工作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教材建设工程,建立一批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开发适应各领域、各类型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基础较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一批覆盖各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训基地。 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着力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广泛吸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研究制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政策。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以及服务新农村建设计划,支持培养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广大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人才。 (二)大力培养社会工作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业组织建设、服务机构发展和专业实务推进的需要,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宏观视野、战略思维与专业眼光,善于推动事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行政和行业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社会使命感、懂运营、会管理、通晓社会服务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熟练掌握专业督导方法与技术、具备丰富实务经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章我们要从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说起,一方面考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 关于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形成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社会工作起源于中世纪教会所举办的慈善事业,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 一、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萌芽和思想基础 在原始社会,多数情况下,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主要是由当事人自己来解决,各种社会关系也主要靠习俗来进行调节。在这一时期,只有朴素的社会自治性事务,而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剥削阶级最初所采取的是压制手段,比如对流浪、乞讨者实施幽禁、鞭打、烙印、切耳、挖鼻等刑罚,或者对社会问题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蔓延泛滥。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人们无法忍受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便起来造反,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到了后来,虽然也规定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却很少真正实行。劳动人民憧憬着一个各种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社会,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反映了劳苦大众的这种愿望。 (一)思想萌芽 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提出了“大同”的思想。《礼记〃礼运》就有这样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家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法家则提出了“实利”思想,主张调节贫富悬殊,富民以富国,实行“九惠之教”(参见李P51或资料),即“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赈困、接绝”等(《管子〃入国》)。道家提出了“无为”思想,反对上“多为”,主张下“有为”(《庄子》),并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老子》)为理想社会的内容。 在西方,古希腊宣扬的是“幸福论”,认为幸福是与别人共享而得来的,富人要幸福,要控制穷人,就要为穷人提供财富,使穷人有机会获得幸福。而古罗马提倡的是宗教责任观,他们认为富人为穷人解除痛苦,是教义中所包含的一种责任,要使受救济的穷人不因受到救济而丧失尊严,而富人则因为救济穷人才更加显得尊贵。希伯莱人则认为,人们公平地享有社会物质财富是一种正义的观念。公正就是个人按其功劳获得应有的财富,每个人都应公平地享有社会财富。 以上这些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以及各家各派对理想社会憧憬的思想之中,包含和蕴涵着不同动机的慈善事业以及社会工作的思想萌芽。 (二)思想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从思想上看,这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以及它所提倡的博爱思想,另外还有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直接相关。在前面我们也已经说过,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理论发端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并在启蒙运动中得到新的发展。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 (1)反对神学,提倡人学【神学→人学】(2)反对神权,提倡人权【神权→人权】

(完整版)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专业地位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构成要素主要有7个:一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为指导;二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服务,实质和精髓是为病人、家属和公民提供免费和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三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健康公平与健康平等;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病人、家属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五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作用是解决服务的心理问题和因疾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直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间接改变、影响宏观的社会环境、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六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和组织化、制度化社会服务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社会关怀和无私奉献;七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运行机制是及时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2、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类角度和三大专业特征:分类角度:①按照国家划分,可以分为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②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慢性病患者和普通病人的社会服务;③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场所划分,可以分为职业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健康社会工作和监狱健康社会工作等; ④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领域看,医务、学校健康社会工作、狭义福利、住房、就业服务和个人、家庭、社区、群体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⑤从社会服务体系发展规律和结构变迁角度看,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处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最高层次。三大特征:①社会福利性:主要目的是解决公民的生老病死和基本生活问题;②跨学科: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说明医务社会工作跨越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两大学科群;③综合性 3、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①医务社会工作的宏观研究对象是特定社会制度中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②医务社会工作的直接、具体研究对象是医疗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③医务社会工作要研究各式各样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社会功能与运作机制;④医务社会工作必须研究各类疾病和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医学知识; ⑤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还有医学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⑥医务社会工作还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大的方针政策的研究,以及纵向历史比较研究和横向国际比较研究;⑦医务社会工作还应当研究特定社会的福利文化和医药卫生文化。 4、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工作范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与临床医疗、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康复服务、家庭医学与社区健康服务。 5、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对象的结构性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在不断变化;②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③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④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社会工作干预措施。 6、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领域①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建支持性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行动;④发展个人的技能;⑤调整健康照顾服务的方向。 7、康复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医学康复,主要是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②教育康复,主要是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③职业康复,主要是通过职业训练恢复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取得就业机会;④社会康复,主要是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 8、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功能①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疾病与健康等社会影响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使医生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生理疾病的治疗,有助于病人获得全面的综合性服务;②医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病人管理,参与医疗服务流程和健康照顾服务活动的过程;③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超越医院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健康照顾、确保病人完全康复;④除提供直接临床服务、连续性服务和参与病人管理之外,以疾病预防、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预防为主的预防服务于健康促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能;⑤医务社会工作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两个学科领域,在医学学科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中都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 9、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优先领域:①广泛开展健康需要评估和高危人群的筛查;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③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咨询和心理关怀;④协助病人适应医院和医疗环境;⑤对病人提供医疗救助和经济支持;⑥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家庭支持和家庭福利服务;⑦组织志愿服务和开展社区服务;⑧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⑨改善就医环境和加强医患沟通;⑩组织病人自助互助小组、俱乐部和娱乐活动等。第二章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基础 1、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①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科学体系,主要是回答有关疾病、病理、治疗和健康的基本知识;②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工作知识,主要涉及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③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主要为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提供宽广知识基础。 2、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的结构:可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知识三个层次。综观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其中最微观、最基础、最主要、最直接和操作化知识层次是有关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的。①微观层次专业知识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建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个人需要和目标;②中观层次专业知识体系主要是有关社区与组织的,社区通常分为地域社区与功能社区两种。③宏观层次专业知识主要是有关健康照顾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政策框架等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守则(修改版)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守则 (一)个人操守及素质 1. 社工是公共服务的专业提供者,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者,社会政策的宣传者和重要执行者,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动者,社会公平的积极维护者,社会建设的“工程师”。 2. 拥有良好道德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 3. 遵循平等原则,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和尊严,不因服务对象的出身、种族、国籍、性别、年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及经济地位等不同而有所区别。 4. 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为满足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守则 1. 社工对社会 (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社会工作的政策、法规,大力宣传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 (2)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民众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建议,努力推动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促进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3)本着负责任和建设性的态度,鼓励和组织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发挥良好的正面导向作用。 (4)积极推动社会工作行业的整体发展,主动献计献策,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创新。 (5)当突发严重自然灾害或社会群体性危机事件时,社工有责任做出及时的专业视角反应,启动危机干预预案,有效地开展专业社会工作,帮助人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消除恐惧心理,重建生活。 (6)不得运用个人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助长有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2. 社工对用工单位 (1)服务至上、诚信为本,遵守用工单位管理制度,提供优质服务,认真完成服务指标和任务。 (2)尊重用工单位,诚意合作,共同成长,合理维护社工专业独立性,在有矛盾时应坦诚相见,积极寻找合理友善的解决方法。 3. 社工对社工机构 (1)向社工机构负责,遵守机构纪律、服从机构决定、维护集体荣誉,为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相关概念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相关概念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相关概念(此概念是中组部研究班研讨形成的,是进行课题调研的基本依据):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在社会服务与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人员是指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社会工作师(者)是指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培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在特定机构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人员。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 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 社会工作人员分布领域:结合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的界定,我们初步认为社会工作人员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 一、社会服务领域 (一)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 (1)老年人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2)残疾人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3)儿童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4)精神病人福利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5)聋儿康复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6)康复中心(康复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7)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福利类民间组织 (1)社会福利类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福利类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社会福利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二)社会救助 1、社会救助类事业单位 (1)农村敬老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2)救助管理站的部分工作人员; (3)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救助类民间组织 (1)社会救助类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会救助类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社会救助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三)收养服务 1、收养服务类事业单位 (1)收养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 2、收养服务类民间组织 (1)收养服务类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收养服务类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收养服务类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四)社区建设 1、社区事业单位 (1)社区服务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 2、城乡居民自治组织 (1)城市居委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2)农村村委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社区民间组织 (1)社区社会团体的部分工作人员; (2)社区基金会的部分工作人员; (3)社区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人员;(五)优抚安置 1、优抚安置类事业单位 (1)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2)复员军人慢性病疗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3)复退军人精神病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4)光荣院的部分工作人员; (5)军休所的部分工作人员;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发展 (一)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综合能力》P9-10】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4. 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二)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1900年至1949年我国的社会工作 ①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②晏阳初倡导并极力推行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③40年代,当时政府把社会工作引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2、1949年至1978年我国的社会工作 ①1952年政府决定在大学里取消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断。同年,燕京大学被取消。②城市实行“单位制度”,农村依靠家庭和村集体解决困难。这种社会工作是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①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②1988年国家决定在部分高校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在制度上打开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门。③1991年中国社工协会成立。1994年中国社工教育协会成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的特点: a、政府积极探索 b、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 c、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 d、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参考论文《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内涵与推进路径》】中共十九大报告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框架下“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可以说,大力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是当前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充分彰显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前提。 1. 以保障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发展权利为中心。 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尊严能否得到充分维护,是衡量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服务成效的重要考量指标,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彰显社会公平和融合包容的关键,它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发展权利保障作为健康发展内涵的核心,符合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与党和政府的服务宗旨高度一致。 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作为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之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总量为1 025 757人,全国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证书的人员共326 574人;并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评价体系,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和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处于“健康发展”的初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高勇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宏大的经济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建设同样需要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县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优化社会工作人才的成长环境,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丹江口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全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50.11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07万人,农村人口39.04万人。按照社会工作人员的分类及调查项目,我们分管理领域和服务领域两大类进行了详细调查统计。 (一)我市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 1、管理领域人员分布情况 丹江口市现有履行社会工作管理职能的机构530个,人员877人。按年龄分:35岁以下139人,占15.8%;36至49岁630人, 占71.8%;51岁以上108人, 占12.3%。按学历分:初中以下学历的有123人,占14%;中专、高中学历的256人,占30.2 %;

大专学历的有356人,占40.6%;大学以上学历的有133人, 占15.2%。具体分布:政府部门、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625人,乡镇、城市街道、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246人,其它机构6人。 2、服务领域人员分布情况 丹江口市现有涉及社会服务领域单位834个,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人员880人。按年龄分:35岁以下187人,占21.3%;36 至50岁527人,占59.9%;51岁以上166人, 占18.9%。按学历分:初中以下257人,占29.2%;中专、高中学历380人,占43.2 %;大专学历184人,占20.9%;大学以上学历59人, 占6.7%。具体分布:社会福利机构45人,社会救助机构120人,社区建设领域433人,优抚安臵领域19人,减灾救灾领域1人,婚姻家庭服务领域2人,殡葬服务领域28人,教育辅导领域40人,司法矫正领域45人,就业服务领域61人,医疗卫生领域30人,计划生育领域56人。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县市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探索,为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4年丹江口市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初步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了人才工作体系。 二是逐步设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人员搭建了

医务社会工作教案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安排 课时:3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小组工作课程基本内容,及整学期课程安排、考评机制等。进行班级分组和小组展示,为以后课堂讨论做基础。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基本知识。课程内容将介绍主要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医务社会工作各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重点侧重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及服务进程的掌握。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功能、服务对象等; 2)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3)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4)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及主要步骤; 5)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在各个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 6)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当前的实践情况; 三、学习模式 1)讲课-老师会于每一课堂中点出各个学习重点,并提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心的地方。 2)个案研习-老师会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解及分享案例中工作手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个人与小组习作-老师会选定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学习,要求同学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功课或研究。 4)个人/小组咨询-学生如有需要,可以邮件或电话方法与老师联络,预约直接交流的时间,询问有关课程学习和作业的事宜。

四、课程内容 课堂表现(20%)-课堂中参与课堂讨论及分享的情况。 报告 (80%)-5个同学一组,共同制作简报及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已包含参考书目和批注等字数) 的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计划书。 六、参考书目 1)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6。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3)季庆英:《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 4)王思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 七、班级分组及团队展示 1.5人一组,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契约、队形; 2.进行团队展示。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所提供的知识与技能而形 成的以应用为主的专门学科。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类服务与福利保障,帮助困难者、不幸者恢复生活能力和信心,调整人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宗旨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工作的目标从抽象的意义讲,是提高人的社会功能,协调、平衡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帮助个人群体认识、解决、减少由于人与环境的潜在不平衡,提供预防措施,使之归于平衡。 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20世纪上半夜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的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救亡图存在中国大地上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虽然这些活动因为战争等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第二,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阶段。在30多年计划经济与“单位体制”实行时期,政府通过

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以行政程序与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了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三,8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宣传、提倡与初创阶段。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开”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群众团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提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大学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开始起步、恢复,与其同时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以往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加快,各种“适应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只能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框架内去解决,这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非政府渠道”解决方式,使得社会工作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其主要推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人们依靠亲属群体解决困难的手段日益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增加;体制改革带来社会服务的职能回归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某些社会层面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发展、壮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