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之单纯词备考指导教程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之单纯词备考指导教程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之单纯词备考指导教程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类比推理之单纯

词备考指导

在广东公务员考试曾经考察到的构词法中,词语的结构是主要考点,词语的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普通词语结构和成语结构。普通词语结构主要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如天、地、人等名词,跑、跳、唱等动词以及红、黄、蓝等形容词之类的常见实词,此类词语基本上不考察。考察过的有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单纯词。双音节单纯词还分为连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和叠音词。这一类词语很特殊,能够表达特定的含义,但是必须是和其他实词放在一起才有意义。其具体分类如下:

一、联绵词

A、双声型:蒹葭、枇杷、蜘蛛、鸳鸯、流离、秋千、琉璃、瘌痢、喽啰、慷慨、仓促、吩咐、惆怅、含糊、踌躇、踊跃、参差、彷佛、澎湃、玲珑、伶俐、留连、辗转、犹豫、嘹亮、恍惚、忐忑、蒙眛、崎岖、尴尬、褴褛

B、叠韵型:从容、萧条、龌龊、腼腆、蜻蜓、徘徊、哆嗦、迤俪

C、其他型:芙蓉、婀娜、囫囵、妯娌、蝙蝠

二、音译词

从兄弟民族语言和外国语言中间译过来的:葡萄、沙发、咖啡、马达、罗汉、喇嘛、逻辑、吉他、琵琶

三、象声词

来自事物音响的形容和摹拟:扑通、布谷、喀嚓、咕咚、嘎吱、呵呵、哗啦

四、叠音词

由单字叠音而成,单字本身没有意义:蛐蛐、猩猩、饽饽、彬彬、翩翩、潺潺

五、多音节单纯词

主要是音译词和象声词:法西斯、高尔夫、迪斯科、奥林匹克、哗啦啦、丁零当啷

当出现这一类的类比题干时,考生们往往容易被题目的内容所吸引,但是却找不出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基本上考察的就是言语的关系了。

例.牛奶:蜿蜒

A.犹豫:彷徨

B.踯躅:厉害

C.澎湃:坎坷

D.激动:逶迤

中公解析:按照正常的解题思路,先看题干间词语的关系,牛奶和蜿蜒不能直接找出内在联系;再看同样位置的词语的联系,牛奶,名词。犹豫,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踯躅,动词形式。澎湃,动词形式。激动,形容词和动词都可以。只有A项略微合适,但还不严谨。从偏旁部首来看,牛奶偏旁部首不一致,蜿蜒都是虫字旁,A项的犹豫,偏旁部首不一致,彷徨,都是双人旁;B项踯躅,都是足字旁,厉害,无共同偏旁部首;澎湃和坎坷的偏旁部首都相同,激动的偏旁部首不一致,逶迤都是走字底。可以看出AD两项都可以。但是无法确认哪项更好。所以需要找新的角度来看——连绵词。牛奶都是n的声母,双声词,蜿蜒,韵母是uan和an的叠韵连绵词;A项犹豫的声母都是y,彷徨是uang 的共同韵母。B项踯躅是声母为zh的双声词,厉害则不一致。澎湃是声母为p的双声词,坎坷是声母为k的双声词;激动不一致,逶迤是声母为w的双声词。纵观各个选项,无论是从偏旁部首还是读音上都可以看出,只有A项最合适。

中公网校专家提醒各位考生,类比推理总体来说难度不如其他专项,但是知识点的广博性却是很多其他题型无法比拟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言语关系更是如此,所

以针对题干中只出现一对词语或者是成语的时候,在考虑到题干词语间无明显关联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从构词法的单纯词入手。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乡镇)真题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乡镇)(一)、请根据材料1,概括说明A镇在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中的具体做法。 要求:总结全面,概括准确;表达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二)、假如你是B镇政府的一名干部,在今年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到来前,镇领导安排你负责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请根据材料2,列出今年防台风工作的重点。 要求:考虑全面,安排合理;符合实际,有效可行;篇幅不超过200字。 (三)、假如你是C区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材料3,就如何破解当地荔枝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要求:考虑全面,思路清晰;符合实际,有效可行;篇幅不超过300字。 (四)、请根据材料4,分析说明D县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 要求:分析全面,说明透彻;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篇幅不超过300字。 给定资料 材料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好,主要是镇(街)与村(居)的联系没有完全打通。”2014年10月,省委印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要求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做到常态化、制度化,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 粤北某县A镇新园村村委会林主任说:“前几年,镇里面都会派一两个镇干部到村里挂职锻炼,但大多有事才来,没事就不来了。” “以前要到镇里才能见到杨书记,现在不用了,每周二他都会来。有啥事儿直接去村委会找他就行了。”村民李伯口中的“杨书记”,就是A镇党委书记。也是直接联系新园村的驻点团队负责人。 杨书记说:“现在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带队当组长,我自己和镇里的4名干部组成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信息最大化法

根据近年来的国考及省考题中涉及的分析推理型题目可看出,这类题目的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解题速度成为获得笔试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做题效率,华图教育专家在这里推荐给考生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信息最大化法。所谓信息最大化法就是,当题干给出的若干条件或各选项中,如果有一个对象被提及多次,那么就可以把这些关于这个对象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看能推出什么的结论。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快的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大大地简化解题步骤,从而节约时间。当然,这类题目通常情况下,也可以用假设法或者代入法来解题,只是费时较多,不推荐在时间紧迫的考场上使用这些方法。下面将在一些具体的题目中讲述这种方法的使用。 【例一】 乐队演练厅有四个乐手在排练。他们分别是意大利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俄罗斯人。四人能熟练演奏的乐器分别是小号、小提琴、单簧管。其中: 1. 俄罗斯人单独拉小提琴。 2. 法国人不和意大利人演奏同一种乐器。 3. 意大利人和另外某人演奏同一种乐器。 4. 奥地利人不吹小号。 5. 每人只演奏一种乐器。 从以上条件可以断定意大利人演奏的乐器是: A 小号 B 小提琴 C 单簧管 D 和奥地利人不演奏同一种乐器

【解析】 在上面这道题目中,题目中提到了四个乐手、三种乐器,就是要求考生在乐手和乐器之间进行匹配,进而推出结论。观察题目给出的五个条件就能发现,第2、3个条件都是关于意大利人的,也就是说题目中的信息关于意大利人这个对象的条件最多,那考生就可以把这两个条件综合起来考虑,看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不难发现,根据这两个条件我们能推出: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演奏同一种乐器。再用顺藤摸瓜原则往下推就很人员得出正确答案C。 这种用法在分析推理中应用很广泛。再如下面这道题: 【例二】 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 )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湖北人年龄最小 D.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解析】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一练(2015.12.25)

通过最新广东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 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广东中公教育整理了广东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1.在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一些领域道德 __________,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 时代__________;如何实现文艺的社会价值,净化心灵、烛照前行,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回答的时代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失当背景主题 B.缺失环境议题 C.失范场景命题 D.缺乏境况问题 答案:C 2.和基础教育一样,医疗卫生_____ 地拥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但在市场化 的改革中,他们都曾经____ 了公共性质,也因而带来了种种矛盾。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与生俱来丧失 B. 理所当然摒弃 C. 毋庸置疑偏离 D. 责无旁贷扭曲 答案:C 3.生物测定技术可以利用你的面部、指纹、虹膜、静脉血管等生理特征, 或者你的声音、字迹或打字节奏等行为特征对你的身份进行_____与钥匙和密码不同,你的个人特征很难丢失或忘记,而且它们还很难被_____。基于这个原因,生物测定技术才能在今天的安检中大行其道。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区分篡改 B.验证复制 C.鉴别破解 D.识别盗窃 答案:B 4.前些年翻看先生的这本书时,尽管自己对民国话题有着欲说还休的浓厚 兴趣,对这本话语剪辑独出心裁的编排方式下潜藏的_______常常默契会心,但读完仍是感到_______。 A.至理名言戛然而止 B.妙言要道耳目一新 C.不经之谈百读不厌 D.微言大义意犹未尽 答案:D 5.卡夫卡生活在世界形势激烈动荡的时期,他看到西方社会的内在危机, 但无法找到解决这些危机的出路。他孤独、苦恼,___________,心情矛盾,他的小说大多描写人的孤独很犯罪心理,或人在重重压迫下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 异化的现象,内容__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怨自艾怪诞离奇 B.垂头丧气荒谬绝伦 C.怨天尤人光怪陆离 D.愤世嫉俗荒诞不经 答案:A 6.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母语教育对 于维系__________、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__________ 的作用。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民族风俗低估 B.民族情感轻视 C.文化认同替代

2015年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一、常识判断 1.京剧脸谱采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其中白色用来表现()。 A.忠勇侠义 B.刚烈正直 C.粗豪暴躁 D.阴险奸诈 【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D 2.蜻蜓点水是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轻触水面的动作,其主要是为了()。 A.求偶 B.饮水 C.产卵 D.呼吸 【知识点】生物医学 【答案】C 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玉不琢不成器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知识点】化学 【答案】B 4.某商店贴出下列四个标语,不合法的是()。 ①特价商品,概不退还

②商品打折,不开发票 ③小本买卖,概不赊欠 ④损一赔十,偷一罚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民法 【答案】B 5.2014年,《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该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设立门槛,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这项改革最有可能产生的传导效应的是()。 ①创业成本下降 ②创业积极性提高 ③注册资本降低 ④带动就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知识点】经济法 【答案】C 6.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职业会不断出现。下列选项中,按照职业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大学教师,火车司机,汽车修理工,软件工程师 B.大学教师,汽车修理工,火车司机,软件工程师

C.汽车修理工,火车司机,软件工程师,大学教师 D.汽车修理工,软件工程师,大学教师,火车司机 【知识点】近现代重大科技成就 【答案】A 7.举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比赛前,会抓一些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碳酸镁)涂抹在手掌上,来增加手掌与器械之间的摩擦力。这主要是利用碳酸镁的()。 A. 润滑作用 B.吸湿作用 C.中和作用 D.保温作用 【知识点】生活常识 【答案】B 8.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求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在市场上引起的可能反应是()。 A.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B.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增多,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C.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多,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贷款下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紧缩 【知识点】宏观经济 【答案】A 9.冰冻的肉类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这是因为()。 A.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 B.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D.水和冰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doc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加强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技巧 行测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强一直是占据很大的比重,并且又因为对选项的理解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所以变得特别难。其实呢,对于削弱加强类的题目,确实容易产生疑问,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知道怎么找论证主线,理解到选项的侧重,了解到这些解题技巧之后,才能知道命题人想考察的要点是什么。那今天先带大家来看看加强类题目。 加强类题目的问法通常是“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结论?”,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种问法是“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这里需要注意,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的这种问法,需要我们从选项中找到三个加强选项,然后进行排除,而不是直接找削弱。因此如果跟题干论证无关的话,也是不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所以这里需要注意。 【例】:某科研机构提出潮湿的沙子是古埃及人在沙漠中搬运巨大石块和雕像的关键。研究人员指出,古埃及人将沉重的石块放上滑橇后,先在滑橇前铺设一层潮湿的沙子,再牵引它们,这种搬运方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流变仪测试沙子的硬度,以证实需要多少牵引力才能使一定数量的沙子变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牵引模型,从中发现将潮湿的沙子铺在滑橇前能更容易移动重物,而且沙子所含水分决定了沙子的硬度和牵引力。 如果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在一幅古埃及墓室壁画中,一名男子站在滑橇前方,似乎正在浇水 B.滑橇牵引力与沙子硬度成反比,潮湿沙子的硬度是干燥沙子的两倍 C.实验证明,铺设在滑橇前的潮湿沙子容易堆积,形成较大滑动阻力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县级以上)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 题(县级以上)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随时随地做题 支持iPhone、iPad和Android手机

f e n b i . c o m f e n b i . c o m f e n b i .c o m f e n b i .c o m f e n b i .c o m f e n b i .c o m . c o m . c o m 言语理解与表达 1.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在“新常态”这片新海域上。尽管有风浪、有礁石,但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世人________的答卷,呈现出增长平稳、改革深入、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清正廉洁,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自我追求,也是老百姓的________希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在历史使命的________下,唯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4.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问题才能________,国民经济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5.发展没有局外人,谁也不能________,各级领导干部更是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6.造成城市白领们“亚营养”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长期在外就餐且通常凑合应付。这样容易导致某种营养素 的________,并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多油、高糖、高盐等________膳食习惯。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7.某市推出“自住型商品房”,意在________涨价预期,但由于自住型商品房用地进一步________了普通商品房用地,使得商品房地价一再上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8.很多人对励志书籍的阅读体验是,读的时候________,但激动了几天之后却发现生活还在继续,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多大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9.建设现代农业,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________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________新途径,在转变 农业发展方式上________新突破。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10.________改革开放大业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厦,________老百姓身边细微之处的需求,就是建成这座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________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则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11.从高层决心和公众自觉方面看,大气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断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政府更有所作为,这是无可争议的重头。同时,作为每位公民却可做到少些抱怨,多些从自身做起,比如不放鞭炮、多乘坐公共交通等等。 A.侧目 B.注目 C.炫目 D.瞩目 A.深切 B.急切 C.殷切 D.恳切 A.指引 B.召唤 C.指导 D.召集 A.迎刃而解 B.水到渠成 C.立竿见影 D.知难而进 A.置之度外 B.置身事外 C.置之不理 D.置若罔闻 A.缺乏 不良 B.失衡 不当 C.流失 不良 D.失调 不当 A.平抑 缩减 B.制止 挤压 C.抑制 压缩 D.平抑 挤压 A.心潮澎湃 改变 B.思潮起伏 改变 C.热血沸腾 转变 D.慷慨激昂 转变 A.发掘 开发 寻求 B.挖掘 开发 寻找 C.发掘 开辟 寻找 D.挖掘 开辟 寻求 A.如果 那么 而 B.尽管 但是 也 C.因为 所以 则 D.假设 那么 且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题解分离完美排版

2016广东省录用公务员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一、选词填空。从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文意的一项。 1.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A.才学B.才华C.才干D.才智 2.农村电网()升级,事关广大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A.改造B.改线C.改变D.改良 3.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有人说靠组织培养,有人说靠自身努力。实际上,二者并不()。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进步既离不开组织培养,也离不开自身努力。 A.相关B.统一C.重复D.矛盾 4.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当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打造,则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 A.大相径庭B.不谋而合C.南辕北辙D.不约而同 5.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的命运。 A.害群之马B.瓮中之鳖C.井底之蛙D.涸辙之鲋 6.政府部门应该在社区治理中鼓励社区自治。假如政府部门在这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关系,那么,最终所作出的决策就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A.李代桃僵B.萧规曹随C.越俎代庖D.广纳良言 7.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的工作十分繁杂,()的压力十分巨大。 A.承担承载B.承担承受 C.承接承受D.承接承载 8.创新的目的不是发论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科技的真功夫。让创新更紧密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把创新实实在在地()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是创新的要义所在。 A.发挥转变B.凸显催化 C.反映转换D.彰显转化 9.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将明礼知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同时,应()古今中外礼仪礼教之精华,把明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A.贯彻融合B.落实吸取 C.贯穿融汇D.实行继承 10.()农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技推广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农村科技队伍的壮大。 A.发展培育强化B.加强培训建立 C.创立培养加强D.发展培训加强 二、片段阅读。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你的选择必须与题干要求相符合。 11.扶贫工作组下村了解扶贫工作时,某贫困户感慨道:“扶贫,光给钱不行,关键是得给条致富的路。”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doc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我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答题技巧,巧妙地快速答题! 行测判断推理直言命题答题技巧:巧用反对关系 行测直言命题中我们运用的对当关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可能事大家熟知的矛盾,解决真假话问题可以达到快准狠的效果,但是有一类对当关系却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反对关系。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可以用好题干中的反对关系。 1、反对关系分类 反对关系分为两类,即上反对和下反对。(1)上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假,可以同时为假。直言命题上反对的关系有三组:“所有是”和“所有非”,“所有是”和“某个非”,“所有非”和“某个是”。比如说:“所有人都喜欢吃水果”和“所有人都不喜欢吃水果”这中就两个命题就属于上反对关系,他们之中就必定有一句话是假话,当然也可能同时为假话。(2)下反对就是两个命题中必定有一个为真,可以同时为真。直言命题中下反对关系也有三组:“有些是”和“有些非”,“有些是”和“某个非”,“有些非”和“某个是”。例如,“有些人完成了作业”和“有些人没有完成作业”两个命题即为下反对关系,他们两者必定有一句是真话,当然也可能都属于真话。 2、反对关系的应用 反对关系的主要应用是在于真假话问题,往往题干中给出几个命题,其中有真话有假话,如果两个命题存在反对关系,那么这类型问题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具体的题目呈现: 例1.某单位一共有43个人,单位员工在讨论关于员工的来自的省份,得到了如下几个结论: (1)单位上有些员工来自湖南省;

(2)单位上有些员工不是来自湖南省; (3)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 经过具体了解发现,上述结论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结论必定为真: A,人事部老张是来自湖南省 B,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来自湖南省 C,该单位43个员工全部都不是来自湖南省 D,该单位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湖南省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干中的前两个断定的逻辑结构属于“有些是”和“有些非”的结构,属于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下反对关系,则两个结论中必定有一个为真,由于题干中为真的结论只有一个,所以第三个结论“人事部的老张来自湖南省”这一结论一定错误,所以老张一定不是来自湖南省,进而可以得到反对关系中的“有些非”必定为真,则“有些是”必定为假,则可以得到该单位所有的员工都不是来自湖南省,答案C为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反对关系在考试中较为常见,如果涉及到真假题中出现有这一关系,我们就可以利用反对关系的特性快速解题,快速选出答案。 行测可能性推理复习资料:力度比较 一直以来,可能性推理都是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必考题目,很多同学在学可能性推理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理论学起来简单易懂,但是一旦做题,总是一错一大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众多削弱、加强的选项中总是成功避开了那个最能削弱、或最能加强的正确选项。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可能性推理的“选项力度比较”。 角度一:必然性>或然性 主要从语言的表述上进行区分。“必然性”即表述比较绝对的选项,例如含有“一定、肯定、必须”这样表述绝对化字眼的选项,这样的选项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招聘公告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招聘公告 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485793463.html,/OQRAV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广东省公务员录用办法(试行)》等规定,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决定组织2014年全省县级以上机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乡镇(含街道)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下同)考试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下同)10637名。 粤东西北地区乡镇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的精神,另行专项组织。 现将本次有关考录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考对象 招考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4年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以上人员(部分公安特警、监狱、戒毒管理机关一线护理等职位及面向优秀异地务工人员招录的专门职位放宽到高中、中专、中技)。2014年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须于2014年9月30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他报考人员须于报名之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二、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报考年龄一般为18至35周岁(即1978年2月14日至1996年2

月14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内(即1973年2月14日以后出生)。 根据有关规定,报考广州和地级市以下的公安机关警察、司法行政部门监狱、戒毒所一线干警和法检系统司法警察职位,为18至30周岁(即1983年2月14日至1996年2月14日期间出生);报考以上职位的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以及报考法医、狱医和监狱、戒毒所的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的,放宽到35周岁以内(即1978年2月14日以后出生)。 报考公安特警职位的年龄为18至25周岁(即1988年2月14日至1996年2月14日期间出生)。 (四)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部分职位放宽到高中、中专、中技)。除报考面向“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专门职位外,非广东常住户口(生源)报考者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六)具有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报考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职位,须曾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累计满2年。 2.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专门职位,应为我省招募的、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的人员。考生可报考服务所在市、生源所在市或省直单位的专门职位,录用后需在录用单位工作满5年。 3.报考面向“优秀异地务工人员”专门职位,应在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一线工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县级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中公解析)(全)

2016广东公务员考试县级(二类)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1.【答案】D。彰显转化 解析:先看第二空,“创新”不能直接“转变”或“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排除A、B。再看第一空,“彰显”比“反映”语义程度更重,由“科技的真功夫”可知,“彰显”填入更恰当。故本题选D。 2.【答案】A。贯穿融汇 解析:先看第二空,由“古今中外”可知,“吸取”“继承”用在此处均不当,排除C、D。再看第一空,“贯彻”的搭配对象多为理论、计划或政策。对应前面的“明礼知耻”用“贯穿”更恰当。故本题选A。 3.【答案】C。释放艰巨 解析:先看第一空,“潜力”是隐藏的还没开发出来的,是可能会在将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带来一定的发展可能。“解放”“发挥”均不能与“潜力”搭配,排除B、D。再看第二空,由第2句话可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不仅困难而且巨大,故第二空用“艰巨”更恰当,排除A。故本题C。 4.【答案】B。讲述塑造 解析:第一空,“叙述”指记载或讲述事情的经过。一般用于写作过程,填入此处不恰当,排除C。第二空,“修正”一般与“错误”“路线”搭配,与“人生”不搭配,且由常识可知,“人生”无法修正,排除D。“决定”与前文“一系列决定”重复,且程度过重。“塑造人生”为常见搭配。故本题答案为B。 5.【答案】B。瓮中捉鳖 解析:A项“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D 项“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三项均不能形容“外逃腐败分子”,排除。B 项“瓮中捉鳖”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与“难逃”对应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6.【答案】C。越俎代庖 解析:由“鼓励社区自治”可知,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的情形可能是没有让社区自治起来,即政府部门干预了社区管理工作。填入词语偏贬义,“广纳良言”为褒义词,首先排除D。“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政府干预社区工作,应该用“越俎代庖”。故本题答案为C。 7.【答案】A。见微知著 解析:“见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洞若观火”形容对事物观察得清楚明白,就像看火一样。对应文段“社会科学著作”“琐屑的生活细节”,“见微知著”最合适,A项当选。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

201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分值分布 资料整理: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 2014年广东省已经结束,2015年省考即将拉开大幕。为了辅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现将2014年广东省考行测考点分析进行汇总,供大家进行参考。 一、2014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题量及变化 2014年行测考试整体的题型题量没有较大变化,题量保持100题不变。考试题型顺序略有变化,数量关系由第一部分变成第二部分,言语理解2014年排在第一;判断推理部分内部顺序有改变,图形推理排在第一。题序的变化说明出题人更人性化,侧面帮助考生进入考试状态。以下是2014年广东省考题型分布图: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变化不大,考点仍然全面 2014年广东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点仍然全面,考查选词填空、阅读理解两部分。与2013年相比,没有变化,仍然考到了援引观点、代词指代法等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点。 三、数字推理难度提升,数学运算题型题量稳定 2014年广东公务员行测的数量关系题型题量变化不大,仍然是5道数字推理和10 题型 类别省直类乡镇类 言语理解3030数量关系1515判断推理4040资料分析1515总量 100 100

道数学运算。数字推理考察了一些基础数列,考了二级数列、等比数列、分数数列、数位组合数列与多重数列。数学运算考查了赋值法、最小公倍数、方程问题、容斥问题、最值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等,考点非常全面。 四、判断推理考情分析 就2014年广东省考行测试卷来说,整体判断推理部分题目类型和上一年度基本相似,变化不大,并且有很多考点重复。在题目的难度上比去年有些许下降,尤其在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中体现最为明显。 1、2014年省考判断推理类比概述 首先,今年题目形式一改往年成语、俗语、歇后语组合的模式,变成了直白的词语理解和辨析。并且没有出现比较新颖的考点,如词句的语法组成、竖着观察规律等等。其次,考点多集中在常见的并列、反义词、常识关系。 2014-广东-56水面:镜子 A、毛笔:钢笔 B、藤条:绳子 C、图画:照片 D、火把:电灯 2014-广东-59上升:下降 A、乡道:公路 B、鸭梨:雪梨 C、欢喜:悲哀 D、平年:闰年 2、2014年省考判断推理图形概述 图形继承了广东一直以来的特色:两级分化严重,简单题目居多、个别偏题怪题。多侧重位置和样式,依旧延续2013年考察平面重构。 3、2014年省考判断推理演绎概述 在整体的题目形式上,今年出题形式较为单一,只有分析推理和论证类,2个分析8个论证,日常均没考察。和2012年(8个论证2个日常)的模式相类似。真个出题模式和规格均像国考靠近。 第一,两个分析推理均为简单题目,考生在考场上如不知道任何技巧,均可通过代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图形推理之图形相接方式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图形推理之图形相接方 式 元素运算是事业单位图形推理中的热门考点,考查形式也是五花八门。这类题目的总体特点就是,题干中会出现多种元素,亦或者,出现了若干个同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被分隔在了不同位置(可参考以下例题)。对于这类题目,整体策略可以采用“先局部,后整体”的解题思路,只有少数题目需要考虑元素替换。现在主要对“先局部,后整体”这一解题思路进行详解,在后续文章中再谈“元素替换”。 所谓“先局部,后整体”是指,先分别数出两种元素的数量(每种元素算作一个局部),或者处在不同位置的同种元素的数量(每个位置算作一个局部),找寻规律,谓之“先局部”;而若局部无规律,则进行整体上的四则运算,谓之“后整体”。下面就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希望大家能够熟练运用该解题思路来解题。 注:随着题目难度的加深,“元素”有了更加广泛的概念,除了☆、△、○、□这些有具体形状的元素之外,广义上来讲,点、线、角、面、素也都是所谓的“元素”,这类题目需要引起注意。 【例1】(位置上的“上与下”)

A B C D 【解析】A。每个图形都被一条横线分为上下两部分,先数上半部分的黑点个数,分别为8、0、4、6,数量规律为乱序,下一格应该为2,因此答案为A。 【备注】本题按照图形数量类“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先局部数了图形上半部分的黑点数量,还没有用到“后整体”就选出了答案。当然,数局部时也可以先去数下半部分,黑点数量分别为0、4、2、1,乱序,接下来应该为3,A项也符合。 【例2】(位置上的“左与右”) 【解析】D。每个图形都被分为左右两个局部。先数左局部的黑点个数,第一行分别为3、2、5,第二行分别为1、3、4,运算规律为3+2=5,1+3=4,,第三行为4,?,4,问号处左局部应该为0个点,因此答案为D。 【例3】(种类上的“黑球与白球”)

2016年广东县级行测真题

1、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立足国内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表述有误的是()。 A.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人均耕地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B. “坚守18亿亩红线”是指确保我国耕地面积不能低于18亿亩 C. 除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任何住房用地均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D. 目前,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已被应用于我国耕地保护工作 2、以下适合于建设防火林带的树种是()。 A. 木荷 B. 松树 C. 樟树 D. 杉木 3、春耕前,农民向田里施用草木灰主要是为了给农作物补充()元素。 A. 钾 B. 氮 C. 磷 D. 碳 4、梯田是在山坡上开辟的农田,样子像楼梯,每一级边缘均筑有田埂。一些历史悠久的梯田已成为受国家保护的文化遗产。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环境 B. 传承文化 C. 保持水土 D. 节约人力 5、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资源,使自然界更多(更强)地产生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包括有()。 ①雾霾②极光③温室效应④龙卷风⑤酸雨⑥冰雹 A. ②③④ B. ①④⑥ C. ①④⑤ D. ①③⑤ 6、在众多色彩中,人们往往对红色“情有独钟”,常采用红灯做指示,比如指挥交通的红灯,汽车尾部的红灯,公共场所安全门的红灯。这是因为,红色光在可见光中()。 A. 波长最长,且不容易被散射 B. 波长最短,且不容易被散射 C. 波长最长,且容易被散射 D. 波长最短,且容易被散射 7、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阶段。 A. 成熟 B. 发展 C. 停滞 D. 下降 8、当一种商品价格升高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那么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互为替代品。下列各项中的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的是()。 A. 羊肉、牛肉 B. 大米、糖果 C. 手表、时钟 D. 电脑、手机 9、人们在厨房做菜时,如果不小心把水滴进热油锅中,常常会发生溅油的现象。这是因为()。 A. 水与油一起加热产生了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B. 水密度比油大而沸点比油低,会在油面下迅速汽化 C. 油在加热情况下与水相溶,更容易蒸发而产生气泡 D. 水在加热时对流速度加快,与油发生摩擦而产生了热量 10、物质在发生能量转化时通常都存在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过程存在

2011国考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巧解九宫图形题

解决图形推理试题,其根本在于找到规律。在这其中,九宫图形无疑是寻找规律的顺序最多变,也是最复杂的。九宫图型试题是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常考题型之一,也是难度相对较大的一类试题。九宫图型试题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有9个(3×3)空格的正方形图(九宫图)中,有8个方格内各有一幅图形,这8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需要考生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保持这种规律的图形填到九宫图的问号处。 接下来,我们结合历年真题中九宫图类型试题来做具体分析: 一、从行的角度来分析 九宫图型试题最常见的找寻规律的顺序是从行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类型的试题在考试中也是最常见的。例如: (2010·国考)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形中每行的点数呈现10、9、8个的特点可知问号处一定是8个,排除B、D项,黑点移动的特点是从左往右平移,每次平移都隔一个白点;每行白点的减少都是从下往上减少。故选C。 此题是典型的从行的角度来分析找寻规律的九宫图型试题。此题考查小圆形的数量,涉及数量关系。遇到涉及数量关系的九宫图类试题时,可先将各图代表的数量关系标出,然后按照数字来找寻规律,判断到底以什么角度来分析进而找寻规律。 二、从列的角度来分析 以列为单位的九宫图试题也较为常见,涉及列的试题,以数量关系为基础的居多,例如: (2009·四省市联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直线数的列规律。第一列从上到下各子图的直线数为8,7,6,第二列从下到上各子图的直线数为5,4,3,第三列从上到下各子图的直线数为2,1,(0)。故选B。 从列的角度来分析试题,一般是选定每列中的某一特定元素,有时是其中两图中该元素之和等于第三图中的元素数量;有时是每列三图中的元素数量或类型存在共性特征。我们想要迅速找到规律,也可按写下数字找到数量关系的方法。 三、从行的角度或列的角度来分析均可 有些题目,不论是从行的角度或列的角度来分析,均可找到同一规律并得出唯一的答案。 (2009·国考) 【答案】A 【解析】本题中,无论从行的角度来分析,或者从列的角度来分析均可发现一个规律:直线图形总在曲线图形上方。故选C。 从行或列的角度分析均可找到规律的九宫图型试题多集中的规律为叠加、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传统元素重组等;有少部分涉及数量关系的试题,也会以此为找寻规律的顺序。 四、正“N”型或者倒“N”型

广东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行政能力测验真题答案

广东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行政能力测验(二) 该试卷适用报考县以上机关人员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选词填空。每道题给出一句话,但其中缺少一个或几个词,要求报考者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使之符合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报考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1.十八大之后,中国经济航船行进在“新常态”这片新海域上。尽管有风浪、礁石,但依然交出了一份令世人()的答卷,呈现出增长平稳、改革深入、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A.侧目 B.注目 C.炫目 D.瞩目 2.清正廉洁,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自我追求,也是老百姓的()希望。 A.深切 B.急切 C.殷切 D.恳切 3.在历史使命的()下,唯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 A.指引 B.召唤 C.指导 D.召集 4.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问题才能(),国民经济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 A.迎刃而解 B.水到渠成 C.立竿见影 D.知难而进 5.发展没有局外人,谁也不能(),各级领导干部更是要身先士卒、做出表率。 A.置之度外 B.置身事外 C.置之不理 D.置若罔闻

6.造成城市白领们“亚营养”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长期在外就餐且通常凑合应付。这样容易导致某种营养素的(),并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多油、高糖、高盐等()膳食习惯。 A.缺乏不良 B.失衡不当 C.流失不良 D.失调不当 7.某市推出“自住型商品房”,意在()涨价预期,但由于自住型商品房用地进一步()了普通商品房用地,使得商品房地价一再上涨。 A.平抑缩减 B.制止挤压 C.抑制压缩 D.平抑挤压 8.很多人对励志书籍的阅读体验是,读的时候(),但激动了几天之后却发现生活还在继续,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多大()。 A.心潮澎湃改变 B.心潮起伏改变 C.热血沸腾转变 D.慷慨激昂转变 9.建设现代农业,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新突破。 A.发掘开发寻求 B.挖掘开发寻找 C.发掘开辟寻找 D.挖掘开辟寻求 10.()改革开放大业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大厦,()老百姓身边细微之处的需求,就是建成这座大厦的一块砖、一片瓦,()给这座大厦添砖加瓦,则是每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A.如果那么而 B.尽管但是也 C.因为所以则 D.假设那么且 二、阅读理解。每道题给出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有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报考者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11.从高层决心和公众自觉方面看,大气污染治理的步伐不断加快。调整

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乡镇)

1.干部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是锻炼干部、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A才学B才华C才干D才智 2.农村电网()升级,事关广大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 A改造B改线C改变D改良 3.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有人说靠组织培养,有人说靠自身努力。实际上,二者并不()。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进步既离不开组织培养,也离不开自身努力。 A相关B统一C重复D矛盾 4.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当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打造,则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 A大相径庭B不谋而合C南辕北辙D不约而同 5.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的命运。 A害群之马B瓮中之鳖C井底之蛙D涸辙之鲋 6.政府部门应该在社区治理中鼓励社区自治。假如政府部门在这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关系,那么,最终所作出的决策就很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 A李代桃僵B萧规曹随C越俎代庖D广纳良言 7.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的工作十分繁杂,()的压力十分巨大。 A承担承载B承担承受C承接承受D承接承载 8.创新的目的不是发论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科技的真功夫。让创新更紧密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把创新实实在在地()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是创新的要义所在。 A发挥转变B凸显催化C反映转换D彰显转化 9.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将明礼知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同时,应()古今中外礼仪礼教之精华,把明礼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 A贯彻融合B落实吸取C贯穿融汇D实行继承 10.()农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技推广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将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农村科技队伍的壮大。 A发展培育强化B加强培训建立C创立培养加强D发展培训加强 11.扶贫工作组下村了解扶贫工作时,某贫困户感慨道:“扶贫,光给钱不行,关键是得给条致富的路。” 以下不符合该贫困户的原意的是()。 A扶贫工作不能只给钱B扶贫工作要为贫困户指明致富道路 C扶贫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D扶贫工作不用给钱但要给致富办法 12.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一个地区党委政府整体工作水平的综合衡量,经济发达而环境污染不是生态文明,山清水秀而贫穷落后也不是生态文明。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 A经济发达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B山清水秀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 C贫穷落后地区有可能是生态文明地区D生态文明建设能衡量地方党委政府工作水平 13.从2006年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的10年间,农村经历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变,农村社区建设也从最初的实验阶段逐渐过渡到深入试点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 A农村社区建设即将取得全面成功B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C农村社区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D农村在过去的1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 14.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改革、推动创新,一方面里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图形推理主要题型解题技巧梳理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综合分析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真题,可以发现,图形推理虽然有很大变化,但本质仍然是对图形的数量、位置以及样式的考查。下文试题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通过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考生梳理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以及备考策略。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样式遍历是指在每一组图形都包含相同的元素,只是每组图形进行了不同的排列组合。如:例5。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图形推理练习 1.[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该组图形整体比较凌乱,但图形中面的个数(封闭空间)的个数依次是0、2、4、6、8、?由此可知,面的个数呈现为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所求图形包含的面的数量应该为10。所选择的四个备选项中封闭空间的面分别是:10、6、3、7。故正确答案是A。 2.[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7题] 【试题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