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甘肃农业大学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李红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A A发酵工程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 D酶工程

2 (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B

A微生物学 B食品生物技术 C生物技术 D绿色食品

3 在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A虫害 B物理因素 C微生物 D化学因素

4下列哪些食品保藏方法不属于物理保藏法(B

A脱水干燥保藏法 B熏制保藏法 C冷藏保藏法 D罐藏法

5 细胞工程包括动植物题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反应技术。

A细胞改造 B细胞修饰 C细胞杂交 D细胞衰老

6 自然选育过程中采取土样时主要选择(之间的土壤(B

A 3-10cm

B 5-15cm C10-15cm D 10-20cm

7 下列不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法中冷冻干燥的步骤是(B

A制冷 B高压 C供热 D抽真空

8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D

A GMP

B ISO

C CCP

D HACCP

9 下列不属于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的是(B

A 组织分离法

B 单孢分离法

C 划线分离法

D 稀释分离法

10 下列分离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的是(B

A稀释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组织分离法 D 单孢分离法11(是采样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C

A 培养

B 分离

C 筛选

D 鉴定

12 诱变育种是以(C为基础的育种

A自然突变 B 基因突变 C 诱发突变 D 基因重组

13 在整个诱变育种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是(A

A 筛选

B 分离

C 鉴定

D 培养

14 分子育种是应用(来进行的育种方式(B

A 酶工程

B 基因工程

C 蛋白质工程

D 细胞工程

15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菌株被称为(B

A“蛋白菌” B“工程菌” C “酶菌” D“细胞菌”

16冷冻保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 C 摄氏度

A 1 B-10 C -20 D-5

17 发酵工业中培养基所使用的碳源中最易利用的糖是(A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乳糖

18(A是人工配制的提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

A培养基 B人工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19 在引起肉腐败的细菌中,温度较高时(B容易发育

A球菌 B杆菌 C沙门氏菌 D 链球菌

20 下列载体适合于做大基因载体(B

A质粒 B黏性质粒载体 C表达载体 D基因载体

21 化学酶工程又称(A

A初级酶工程 B低级酶工程 C高级酶工程 D低等酶

22 下列哪种酶常应用于酶学研究和疾病治疗(B

A自然酶 B化学修饰酶 C人工合成酶 D固定化酶

23 第一个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一种酶是(B

A乳酸酶 B 凝乳酶 C胰蛋白酶 D胃蛋白酶

24下列哪种油料作物最易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改造(D A大豆 B向日葵 C油棕榈 D油菜

25 超氧化物歧化酶又称(C

A BOD

B COD

C SO

D D SOE

26 下列(B是最早发现的Ⅱ型限制性内切酶

A HindⅠ

B EcoRⅠ

C EcoRⅢ

D HindⅠ

27(B能明显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控制菌体合成代谢产物的流向。

A 抑制剂

B 前体C促进剂 D消沫剂

28下列哪种酶的特点是价格低、生产方式简单但产品种类少,应用范围窄(C

A化学修饰酶 B人工酶 C自然酶 D固定化酶

29下列哪种细菌在基因工程常做为受体细胞(B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霉菌 D链球菌

30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在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D

A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证明 B 第一组重组DNA的出现

C “一种基因产生一种酶”的学说

D DNA分子机构的阐明

31酶的化学修饰又称(A

A生物分子工程 B 微观工程 C 分子工程 D 生物改造

32 有些酶在通常情况下不合成或者合成很少,加入诱导物后就能大量合成,这种现象叫(C

A 酶促反应

B 阻遏

C 诱导

D 合成

33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称为(A

A 酶的固定化

B 酶的强化

C 酶的变异

D 酶的改造

34酶与聚合物载体以共价键结合的固定方法被称为(D结合法

A非共价结合发 B 离子结合法 C 双键结合法 D 共价结合法

35下列标志着生物技术时代的新纪元的事件是(B

A DNA分子结构的阐明

B 第一组重组DNA的出现

C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证明

D 青霉的大规模的生产

36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它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用全新的技术来(B

A改变食品状态 B 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C 创造新个体

D 改变食品的形态

37食品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是(C

A 发酵工程

B 酶工程

C 基因工程

D 蛋白质工程

38 肉在自溶过程中主要是(A产生许多氨基酸,并释放出不良气味

A 蛋白质的分解

B 脂肪的分解

C 碳水化合物

D 氮源

39 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培养基质量的是(A

A工艺 B 原材料质量 C 水质质量 D灭菌

40工业发酵中一般都采用(A的灭菌方法杀灭培养基中的有机物。A高压蒸汽灭菌 B 火焰灭菌 C 干热灭菌 D常压灭菌

41 根据最终产品的性质和特点,工业发酵过程不包括的内容结为(D

A 以菌体为产品

B 以微生物的酶为产品

C 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产品 D产品的变质

42 迄今为止,催化效率最高的半合成酶是(C

A CP

B AP

C FP

D EP

43 下列哪种酶的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有机物(D

A 单合成酶

B 多合成酶

C 半合成酶

D 全合成酶44下列那种酶属于诱导酶(A

A淀粉酶 B 胰蛋白酶 C 凝乳酶 D 全酶

45 下列哪种发酵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发酵方式(C

A 凝胶发酵

B 固体发酵

C 液体发酵

D 乳液发酵

46 EcoRⅠ是从(A中分离鉴定出来的

A 大肠杆菌

B 凝乳酶

C 乳酸菌

D 面包酵母菌

47 双链DNA中没有配对的碱基被称为(C

A 单排碱基

B 断链

C 粘性末端

D 缺链末端

48 下列属于常用的DNA连接酶的是(A

A T4DNA连接酶

B 大肠杆菌连接酶

C T4噬菌体连接酶

D 逆转录酶49常压灭菌又叫(B

A 干热灭菌

B 间歇灭菌

C 火焰灭菌

D 高压灭菌

50 下列载体哪一个是一种天然的极好的基因工程载体(C

A质粒 B 黏性质粒载体 C Ti质粒 D 噬菌体载体51 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的技术称为(A

A 酶的固定化

B 酶的捆绑

C 酶的修饰

D 酶的改造

52 酶的固定方法中(A是通过物理作用将酶固定在不溶水的载体上的

A 物理吸附法

B 化学吸附法

C 生化吸附法

D 生物吸附法

53 煮沸灭菌法是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水中煮沸(B

A10—30min B15—30min C5—50min D10—20min

54直接在火焰上烧勺的灭菌方法是(C

A 火焰灭菌法

B 煮沸灭菌法

C 干热灭菌法

D 巴士灭菌法

55 下列哪种微生物用来发酵生产淀粉酶(C

A 青霉

B 细菌

C 曲霉

D 以上都不对

56 在生产酶的方法中,利用合成的液体培养基在发酵罐内进行搅拌通气培养被称为(B

A 固体发酵法

B 液体发酵法

C 琼脂发酵法

D 凝胶发酵法

57 肉在冻结时,实际使用的推荐温度是(A

A -18℃

B -30℃

C 0℃

D -10℃

58 用来包装软罐头的包装的中层所采用的材料是(D

A聚酯 B 锡箔 C 聚烯烃 D 铝箔

59 下列哪个是细胞工程的主要操作对象(B

A 细菌

B 细胞

C 原生质

D 各种细胞器

60 细胞工程学科的理论核心是(A

A 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的通透性 C 细胞的再生性 D细胞的分裂性

61 下列哪项是在细胞工程中细胞改造的良好材料(B

A 真核细胞

B 原核细胞

C 体细胞

D 病毒

62 一个微生物细胞就是一个生命,而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潜在的发育成完整植株或个人的能力,这就是(A

A 细胞的全能性 B细胞的通透性 C 细胞的再生性 D细胞的分裂性

63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在体外无菌条件下的保存和生长称为(D

A 细胞繁殖

B 细胞生长

C 细胞的制取 D细胞培养

64 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融合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称为(B

A 细胞的再生

B 细胞融合技术

C 细胞的合并

D 细胞的重组

65 下列哪项是许多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有机氮源(D

A 硝酸盐

B 氨基酸

C 纯蛋白质

D 蛋白胨

66下列哪种维生素与微生物关系较大(C

A 维生素C

B 钙类

C B族维生素 D维生素A

67 下列哪项是绝大多数微生物最理想的凝固剂(B

A 塑胶

B 琼脂

C 硅胶

D 明胶

68 常用来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特征、分类鉴定的培养基的是(D培养基

A半液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固体培养基 D 半固体培养基69 细胞融合又称(A

A细胞杂交 B 细胞重组 C 细胞组合 D 细胞破碎

70 在酶工程中,用来啤酒澄清常采用的是(A

A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

B 果胶酶

C 葡聚糖酶

D 纤维素酶

71 下列属于酶的性质的是(D

A高选择性 B 连续性 C 可行性 D 专一性

72 下列哪些不属于食品风味中的四原味(B

A 甜

B 辣

C 苦

D 咸

73 盐渍保藏方法要求食盐溶液的浓度应在(C以上

A 15%

B 20%

C 10%

D 25%

74 HACCP又称为(A

A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B定量分析 C食品生产的良好规范 D预防性措施75(在同一温度下的杀菌效率要比干热灭菌的方法高

A 湿热灭菌法

B 巴士灭菌法

C 火焰灭菌法

D 间歇灭菌法

76 下列方法不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B

A 巴士灭菌法

B 火焰灭菌法

C 煮沸灭菌法

D 高压蒸汽灭菌法

77 全合成酶的本质是(D

A 蛋白质

B 氨基酸

C 无机物

D 有机物

78 根据酶的催化原理,模拟酶的生物催化功能,用有机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合成具有专一催化功能的酶的模拟物称为(D

A 自然酶

B 半合成酶

C 合成酶

D 人工酶

79 进行微生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设备叫(B

A 发酵罐

B 培养箱

C 烘箱

D 烤箱

80 嫌气培养又叫(C

A 转动培养

B 水培养

C 静止培养

D 药物培养

81 采用活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反应过程称为(A

A 发酵过程

B 酶工程

C 细胞工程

D 蛋白质工程

82 采用游离或固定化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生物反应过程则称为(B

A 发酵过程

B 酶反应过程

C 细胞工程

D 蛋白质工程

83 如果生物反应器中的反应是有酶催化的,这种反应器称为(D

A 酶感应器

B 动物反应器

C 生物反应器

D 酶反应器

84 介于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之间的过渡培养方式是(A

A 补料分批培养

B 分批培养

C 连续培养

D 断点培养

85 常用来大规模工业生产以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是(A培养基

A液体培养基 B半液体培养基 C 固体培养基 D 半固体培养基

86 发酵工程中的空气灭菌一般要求染菌几率是(D

A 0

B 10-4 C10-2 D 10-3

87 在发酵工程中,最优化控制的目标首先是得到(C

A最完美的产物 B 最佳经济效益

C最大量的发酵产物 D 最短的生产周期

88在发酵工程中,最优化控制的目标其次是得到(D

A最完美的产物 B 质量最好的产物

C最大量的发酵产物 D 最短的生产周期、最佳经济效益

89 在发酵工程中,酵母菌的最适PH值为(D

A 6.5-7.5

B 4.0-5.8

C 4.0-5.0

D 3.8-6.0

90 发酵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泡方法是(A

A 化学消泡法

B 生物消泡法

C 机械消泡法

D 添加剂消泡法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天然培养基的是(AD

A牛肉膏蛋白胨 B 尿素 C 氨基酸 D 麦芽汁培养基

2 水分以各种形态存在于食品中,分别是(CD

A挥发水 B自然水 C 自由水 D 结合水

3人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酶制剂即(AC

A化学合成 B 物理合成 C提取和发酵 D红外线制取

4 酶发酵的生产工艺包括(BC

A化学合成 B 发酵C分离纯化 D 灭菌

5在生产酶中的液体发酵法又分为(BD

A不连续发酵 B 间歇发酵 C 半连续发酵 D 连续发酵

6提高酶的产量可以通过(CD来解决

A添加营养物质 B 添加催化剂 C 添加诱导物 D 基因突变

7酶分子化学修饰方法很多,根据修饰方法和部位的不同酶分子的改造可分为(BC

A酶的深层修饰 B 酶的表面修饰 C 酶的内部修饰 D 酶的本质修饰

8根据修饰分子的大小和对酶分子的作用方式可分为(AD

A大分子的非共价修饰 B 小分子的非共价修饰 C 双分子的非共价修饰 D大分子共价修饰

9 采用吸附法将酶固定的方法有(BC

A 分子吸附法

B 物理吸附法

C 离子吸附法

D 等离子吸附法

10人工酶可以分为(AB

A半合成酶 B 全合成酶 C 部分合成酶 D 合成酶

11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的种类有(AC

A 表达载体

B 质粒载体

C 克隆载体

D 转基因载体

12根据酶工程研究和阶段问题的手段不同将酶工程分为(AC

A 化学酶工程

B 物理酶工程

C 生物酶工程

D 生化酶工程

2021生物高考 高考生物 培优 专题26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部分)

专题26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 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 1传统发酵技术果酒、果醋的制作本专题内容包括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 成分、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测定食 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蛋白质的提取 和分离 复习时,注意在掌握各种生物技术的方法和 原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归纳比较,例如植 物特定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比较,以增强对生 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腐乳制作与泡菜的腌制 2特定成分的 提取与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植物特定成分的提取【真题探秘】

基础篇 【基础集训】 考点一传统发酵技术 1.立秋后,北方果农常利用葡萄来制作果酒和果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2)制作果酒前,果农对新采摘的葡萄不用进行严格的消毒,原因是;在酿制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要将发酵瓶的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 (3)在酒精发酵的旺盛时期,醋酸发酵(填“能”或“不能”)进行,主要理由是 。 (4)制作葡萄醋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答案(1)酵母菌醋酸菌(2)在缺氧和酸性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放出CO2 (3)不能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环境(4)30~ 35 2.多个生物兴趣小组围绕微生物发酵展开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兴趣小组一进行自制葡萄酒实验。在进行“产品”品尝时,兴趣小组一的同学都感到2号装置中的“产品”明显发酸,其原因最可能是2号装置,导致最终的产品中含有。 (2)兴趣小组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能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品种。用纸层析法对培养液中获得的“产品”进行鉴定,点样时除了点提取样品,还要点样品,当观察到时,说明产品含有胡萝卜素。 (3)兴趣小组三进行自制苹果醋实验。自制过程需要接种的发酵菌是。某同学用新鲜苹果醋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其中的发酵菌,为了保证能获得单菌落,要先对苹果醋。(4)兴趣小组三的某同学计划统计苹果醋中某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对照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答案(1)密封不严醋酸(2)标准与标准样品对应的层析带(3)醋酸菌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4)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检验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3.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不乏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美食,如素有“东方奶酪”之称的“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中国泡菜领导品牌“吉香居”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前期发酵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温度应控制在,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同时,盐还能,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之后要加入配制好的卤汤,其中卤汤中加酒的作用:一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二是。 (2)制作吉香居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泡菜制作中盐和水的比例是。泡菜中的亚硝酸盐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通常用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3)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甘肃农业大学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李红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A )A发酵工程 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 D酶工程 2 ()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B) A微生物学 B食品生物技术 C生物技术 D绿色食品 3 在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A虫害 B物理因素 C微生物 D化学因素 4下列哪些食品保藏方法不属于物理保藏法(B) A脱水干燥保藏法 B熏制保藏法 C冷藏保藏法 D罐藏法 5 细胞工程包括动植物题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反应技术。 A细胞改造 B细胞修饰 C细胞杂交 D细胞衰老 6 自然选育过程中采取土样时主要选择()之间的土壤(B) A 3-10cm B 5-15cm C10-15cm D 10-20cm 7 下列不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法中冷冻干燥的步骤是(B) A制冷 B高压 C供热 D抽真空 8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D) A GMP B ISO C CCP D HACCP 9 下列不属于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的是(B) A 组织分离法 B 单孢分离法 C 划线分离法 D 稀释分离法 10 下列分离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的是(B) A稀释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组织分离法 D 单孢分离法11()是采样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C) A 培养 B 分离 C 筛选 D 鉴定 12 诱变育种是以(C)为基础的育种 A自然突变 B 基因突变 C 诱发突变 D 基因重组 13 在整个诱变育种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是(A) A 筛选 B 分离 C 鉴定 D 培养 14 分子育种是应用()来进行的育种方式(B) A 酶工程 B 基因工程 C 蛋白质工程 D 细胞工程 15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菌株被称为(B) A“蛋白菌” B“工程菌” C “酶菌” D“细胞菌” 16冷冻保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 C )摄氏度 A 1 B-10 C -20 D-5 17 发酵工业中培养基所使用的碳源中最易利用的糖是(A)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乳糖 18(A)是人工配制的提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 A培养基 B人工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19 在引起肉腐败的细菌中,温度较高时(B)容易发育

微生物检测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35个空,共计70分) 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有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3、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4、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5、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第一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6、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7、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8、无菌生理盐水的制法: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9、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的培养过程:琼脂凝固后,正置平板,置28±1℃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天的结果。 10、菌落总数的培养过程: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h。 11、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若空白对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现,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二、简答题(共1题,共计30分) GB 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中液蛋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微生 菌落总数: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培养→计数各平板菌落数→计数菌落总数→报告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倾入VRBA平板(36±1℃培养18~24h)→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BGLB肉汤(36±1℃培养24~48h)→报告结果 1/ 1

《现代生物学基础》期末考试卷与答案B卷

《现代生物学基础》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B 卷) 班级学号姓名 出卷人审卷人评审人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 分) 1、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原生质又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 2、植物细胞壁对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核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的。 4、调节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酶都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以 ________的含量最多,所 10、叶绿体里含有四种色素: 以植物体呈绿色。 __________和13、有氧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在 ________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 ________,同时释放出大量 _______的过程。 16、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利用 _______,把 ________和______合成储藏 ________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 _______的过程。 38、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它们分别是______(A)、_______(G)______(C)、和_____(T)。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和淀粉 B、淀粉和脂肪 C、蛋白质和葡萄糖 D、蛋白质和脂类 2、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A、脂类 B、糖类 C、核酸 D、蛋白质

3、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B、核苷酸 C、蛋白质 D、碱基 4、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核苷酸 D、核酸 5、系列哪种物质是动物细胞不具备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一般绿色植物以哪种色素含量最多() A、叶绿素 a B、叶绿素 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7、在果树栽培中,常用优良品种的芽进行嫁接,这属于() A、出芽生殖 B、断裂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 8、麦田中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捕食 D、寄生 9、为延长水果的仓贮时间,向贮仓中加入N2 和 CO2 的目的是()。 A、抑制无氧呼吸 B、促进无氧呼吸 C、抑制有氧呼吸 D、促进有氧呼吸 16 天,其中一种生长正常,另一种10、将大小两种草履虫分开培养,都能正常生长,若将两者放在一起培 养则全部死亡,此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竞争 D、捕食 1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间期的特点是()

食品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糖 1.糖概念、糖的生物学功能。 2.糖的分类并举例。 3.葡萄糖在水溶液中分子存在形式。 4.单糖的性质(单糖的氧化、成脎作用) 5.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分子组成、糖苷键类型、及其性质。 6.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分子组成、糖苷键类型、有无还原性。 第二章脂类和生物膜 1.脂质(脂类)概念、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2.三酯酰甘油的化学性质。 3.血浆脂蛋白的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4.膜蛋白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 5.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6.生物膜的物质运输方式。 第三章核酸 1.核酸水解。 2.DNA和RNA化学组成的异同点。 3.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 4. DNA的一级结构、RNA的一级结构. 5.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稳定因素 6.核酸的颜色反应。 7.核酸的变性、变性的本质、变性后变化 8.核酸的复性、复性的本质、复性后变化。 9.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解链温度、核酸杂交 第四章蛋白质 1、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蛋白质中氮的含量,会计算题。 3、2种酸性氨基酸、3种碱性氨基酸。 4、氨基酸等电点,并会判断在不同的pH条件下氨基酸带什么电荷。 5.肽键、肽键平面 6、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一级、蛋白质二级、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蛋白质三级和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概念以及维持其结构的化学键。) 7、蛋白质等电点,并会判断在不同的pH条件下蛋白质带什么电荷。 8.蛋白质胶体性质维持的因素。 9.蛋白质沉淀的分类及蛋白质沉淀的方法。 10.蛋白质变性、本质及变性后性质的改变。 第五章酶 1.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的共性和特性。 2.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全酶、辅酶、辅基、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 3.酶可分为哪6大类。 4.影响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5.酶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因素。 第六章维生素与辅酶 一些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 第七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异同点。 2.呼吸链(即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成。 3.电子传递链抑制剂概念及其抑制部位。 3. 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电子传递链磷酸化、P/O 4.化学渗透学说的内容。 5.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6.两种穿梭系统的比较。 第八章糖代谢 1..EMP反应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生物学意义。 2.TCA反应过程、限速酶、能量计算、生物学意义。 3. 糖异生的三步不可逆反应、生物学意义。 4.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第九章脂代谢 1.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会能量计算(16个碳原子或18个碳原子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的能量计算)。 2.酮体有哪三种? 3.脂肪酸合成和β-氧化的比较。 4.糖代谢与脂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十章蛋白质代谢 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有哪几种? 2.鸟氨酸循环(即尿素循环)小结。 3.一碳基团、.翻译 4.什么是密码子?遗传密码有何特点? 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4月浙江自考食品微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微生物化学试题 课程代码:025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生物细胞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 A.米 B.分米 C.微米 D.毫米 2.下列抗生素中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是( ) A.链霉素 B.红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3.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沉降系数是( ) A.70S B.80S C.50S D.90S 4.酵母菌的细胞壁化学组成主要是( ) A.多糖 B.多肽 C.肽聚糖 D.纤维素 5.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对称形式是( ) A.二十面体对称 B.复合对称 C.螺旋对称 D.二十四面体对称 6.下列各类微生物细胞中含水量最低的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芽孢 D.孢子 7.根霉属于( ) A.化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腐生型 D.寄生型 8.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菌种是( ) A.保加利亚乳杆菌 B.短乳杆菌 1

C.双歧杆菌 D.肠膜明串球菌 9.微生物糖代谢途径中产[H]最多的途径是( )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TCA循环 10.果胶酶是一种( ) A.复合酶 B.单功能酶 C.只有微生物产生的酶 D.合成酶 11.酵母菌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甘油生产时,发酵液pH( ) A.保持碱性 B.保持酸性 C.不同控制 D.不断补料葡萄糖即可维持 12.所有厌氧菌都不含有的是( ) A.SOD酶 B.水解酶 C.溶菌酶 D.DNA酶 1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致死小白鼠的是( ) A.RII型活菌 B.加热杀死的RII型 C.加热杀死的SIII型 D.加热杀死的SIII型+RII型活菌 14.在细菌Hfr×F-接合实验完成后,受体细菌一般为( ) A.F+菌株 B.F-菌株 C.Hfr菌株 D.F’菌株 15.菌种的保藏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冰箱斜面法 B.砂土管法 C.甘油管法 D.液氮冷冻法 16.每克土壤中数量最大的微生物种类一般是( ) A.放线菌 B.细菌 C.霉菌 D.酵母菌 17.工业发酵过程属于厌氧过程的是( ) A.醋酸发酵 B.酸奶发酵 C.乳酸发酵 D.柠檬酸发酵 18.对于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常用的表示参数是( ) A.菌落总数 B.菌落形成单位 2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

2011 现代生物技术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 在基因工程实践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腺病毒载体)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的DNA分子。质粒DNA不仅能在细菌中复制,并且在添加真核复制信号和启动子后,可以构建出能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可复制的穿梭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载体的特点:1、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因而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自主复制。2、至少应有一个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3、至少应有一个遗传标记基因,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4、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2 (限制性内切酶)酶和(DNA连接酶)酶的发现和应用,才真正使DNA分子的体外切割与连接成为可能。 3 根据质粒复制控制类型,可将质粒分为(严紧型质粒)和(松弛型)质粒。 根据载体功能划分:1). 普通型载体,2)、表达型载体. 表达外源基因以产生大量外源基因产物用于构建cDNA 文库 4 1993年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 )因发明PCR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 5 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其可分为()和()两大类 细胞分裂的方式:无丝:最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只出现在低等生物或动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内有丝:是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其实质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变成双份,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有丝分裂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的分裂是通过细胞周期来实现的。S期,DNA合成的时期. 从S 期到有丝分裂期(M期)为G2期从M期结束到S期开始之前称为G1期. 6 人工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 7动物细胞常用的培养方法有(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三种。8酶的命名方法有(系统命名)和(习惯命名)两种。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反应功能的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能量传递、信息转录、神经传导、免疫调节、细胞衰老及生长发育等等,都离不开酶的参与。 作用:1、执行某种具体的生理功能;2、担负保卫清除功能;3、协同激素起生物信号放大作用;4、催化和调控代谢反应 所有的酶都由生物体合成,几乎所有生物都能合成产生酶,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总是受其相应合成调节机制控制,以保证机体最有效、经济地将体内合成原料与能量用于自身生命最需要的酶等物质 分布:它们或定位于某亚细胞结构上处于“溶解”状态;不同生物体细胞内酶的数量和种类不同;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细胞内酶的数量、种类不同; 微生物酶来说,合成后分泌有两种情况:胞外酶(分泌型酶)是指可以穿过质膜的任何酶,大多数是水解酶,大多数工业用酶是胞外酶。胞内酶是指合成后仍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 酶系统分类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食品生物技术选择题(含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10) 1.第一次绿色革命,解决了人类社会因人口增加造成的食物短缺,哪种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B ) A.基因学说 B.遗传育种学 C.纯种培养技术 D.乳糖操纵子学说 2. 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那么食品生物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是( C )。 A. 细胞工程 B. 酶工程 C. 基因工程 D. 蛋白质工程 3.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现代细胞工程就是对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组织进行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 B. 现代细胞工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组织培养技术 C. 现代发酵工程所采用的菌株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高效表达菌株 D. 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高效表达菌株可能是微生物的产物、也可能产生于动植物基因,但 不可能来自人的基因。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D )。 A.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设计出具有免疫功能性食品 B.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设计出增加维生素的食品 C.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设计出调节人体代的食品 D. 中国传统酒文化中的食品酒也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出来的。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奶酪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下列哪种酶与奶酪的生产密切相关( B )。 A. 淀粉酶 B. 木瓜蛋白酶 C 纤维素酶 D. 葡萄糖氧化酶 1. 在生物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中,下列哪件开创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纪元( B )。 A 应用动物胚胎移植技术进行牛胚胎移植 B. 应用重组DNA技术进行新药的开发 C. 应用重组人胰岛素技术治疗糖尿病 D. 利用基因工程菌生产凝乳酶 2. 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最具活力、研究得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是( D )。 A. 农业领域 B. 食品工业领域 C. 现代检测技术领域 D. 生物制药和医药领域

(完整版)食品生物技术导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诱变育种:利用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高产优质菌种的方法。 代谢控制发酵:是指利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人为的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之合成、积累、分泌我们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寡核苷酸介导诱变(oligonucleotide-directed mutagenesis): 指在DNA水平上改变氨基酸 的编码序列,也称定点诱变(site-specific mutage nesis); 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 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化学人工酶 细胞培养:是指动植物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存活或生长,此时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长出来的一团无序生长的薄壁细胞。 接触抑制:细胞从接种到长满底物表面后,由于细胞繁殖数量增多相互接触后,不再增加。细胞系:原代细胞经第一次传代后,形成的细胞群体,即具有增殖能力,类型均匀的培养细胞,一般为有限细胞系。 抗性互补筛选法:利用亲本细胞原生质体对抗生素、除草剂及其它有毒物质抗性差异选择杂种细胞。细胞拆合:是指以一定的实验技术从活细胞中分离出细胞器及其组分,然后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将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器及其组分进行重组,使其重新装配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或细 胞器.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 是指DNA片段在细胞内、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 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片段仍然具有复制和表达的功能。 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是在生物体(主要是微生物)内的一种酶,能将外来的DNA切断,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 黏性末端: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他们之间正好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CCCDNA色大多数的天然DNA质粒具有共价、封闭、环状的分子结构,即CCCDN A 回文结构:在切割部位,一条链正向读的碱基顺序与另一条链反向读的顺序完全一致。 基因探针:是一段与目的基因互补的核酸序列,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用它与待测样品DNA 或RNA进行核酸分子杂交,可以判断两者的同源程度. Dot印迹杂交:将待测DNA或RNA的细胞裂解物变性后直接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不需要限制性酶进行酶切,既可与探针进行杂交反应. cDNA文库:是指某生物某一发育时期所转录形成的cDNA片段与某种载体连接而成的克隆的 集合。 二、填空题 1.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Berg等人完成了首次体外重组实验,并首次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SV40的DNA片断与噬菌体的DNA片断,经过连接,组成重组DNA分子,他是第一个 实现DNA重组的人。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1分/空×20): 1. 细菌一般进行___⑴__ 繁殖,即__⑵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⑶__ ,__⑷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⑸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⑹__ ,_⑺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⑻_ ,__⑼__,__⑽__ ;放线菌以__⑾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⑿__ ,也可以通过___⒀_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⒁_______和_____⒂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__ ℃,2小时℃,30分钟℃,2小时℃,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__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毛霉 c.青霉 d.曲霉 10.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____ . ~7克~20克克 11.食品和饮料工业生产上常采用的“巴氏灭菌法”是一种______方法。 a.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除菌 12. 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_____ a.营养体>孢子>芽孢 b.芽孢>孢子>营养体 c.孢子>营养体>芽孢 c.芽孢>营养体>孢子 13.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____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d霉菌 14.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____

最新现代生物技术试题归类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归类 一、细胞工程 例1:蛙成熟的未受精的卵处于活跃的DNA合成状态,脑细胞则不能分裂。科学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 单独的细胞核则很快死亡。请从分子水平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⑵若用人的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融合,则其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合成大量的蛋白。 ⑶该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细胞工程技术?请再各举一例说明这些技术的应用。 ⑷本实验能够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列举两点) 二、基因工程 例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提高和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逐渐增强,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近年来,人们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导入植物体内,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 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的结果。 ⑵“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 ⑶该项科学技术成果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 ⑷科学家们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独立种植若干代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⑸转基因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请举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例3:2002年4月,我国科学家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我国水稻基因组以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为测序对象,测定了22亿个碱基对的序列,这一研究成果将对世界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 ⑴下列关于水稻基因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水稻基因组的首选对象为超级水稻 B.基因组测序就是测定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序 C.水稻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⑵设一个基因平均由10的3次方个核苷酸构成,二倍体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里的DNA合计有6ⅹ10的7次方个核苷酸,那么每条染色体上平均最多有基因个。 ⑶你认为水稻等基因组测序有哪些重要意义? 三、酶工程 例4:某酒厂所生产的啤酒、果子酒,放置久了会产生沉淀,使酒混浊,造成产品积压滞销。经化验,得知沉淀物是蛋白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甲:在酒中加入少量蛋白酶。乙:在酒中加入少量氨基酸氧化酶。请评价这两种方案: ⑴方案合理,原因是。 ⑵方案不合理,原因是。 四、发酵工程 例5:酵母菌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微生物,这与其生理特点密切相关。 ⑴酵母菌在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通常进行生殖。 ⑵啤酒的风味主要取决于采用的酵母菌株。某酒厂的菌株使用了30多年,繁殖了3000余代,风味不减当年,其主要原因是。 ⑶配制甜酒时,总是先来“水”,后出“酒”。其原因是。从这点上看,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⑷糯米饭酿制成甜酒后,其重量,原因是。 五、太空育种技术 例6:1999年11月、2001年1月、2002年3月和2002年12月,我国四次成功发射了“神州”号载人航天实验飞船,飞船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后,飞船的返回舱均安全回收,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飞行过程中,宇航员所在的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若宇航员吸入的空气中CO2浓度过高,就会导致困乏,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会引起窒息。为使CO2浓度降低,要调节舱内气体成分的比例,则最好在舱内放入下列物质中的() A.Na2O2B.Na2CO3C.NaOH D.Na2O ⑵如果在舱内放适量的绿色植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⑴中叙述的问题。若绿色植物释放了Amol的氧气,宇航员吸入这些氧气,最多可以氧化分解mol葡萄糖。 ⑶2002年12月若干种植物种子由“神州四号”航天飞船带上天,“神州四号”搭载种子到太空飞行的目的是。返回的“太空种子”是否肯定是良种?为什么?。 六、同位素示踪技术 例7:用放射性15N标记的(NH4)2SO4给水稻施肥,并将施用该种肥料后水稻的稻谷饲料喂猪,对猪的唾液和尿液定时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的跟踪检测,结果在猪的唾液和尿液中均能检测到有15N存在。 ⑴经常施用(NH4)2SO4会使土壤酸化的原因是。 ⑵在(NH4)2SO4中掺入15N的用途是。 ⑶(NH4)2SO4中的N进入猪细胞内的简要过程是 。

食品生物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第1章绪论 第2章基因工程 一、概念理解 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综合运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 利用生物体、生命体系和生命活动过程生产有用物质的一门高级应用技术科学。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四大领域。 ②食品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 果为基础,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设计新型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③基因工程: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生物改造蓝图,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切割”和 “粘接”,人为的用一种生物组织中的基因替换另一种生物组织中的基因,实现基因定向转移和重新组合,以达到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目的。 所谓基因工程,就是利用DNA体外重组或扩增技术从供体生物基因组中分离感兴趣的基因或DNA片段,或是经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基因,然后经过一系列切割,加工修饰, 再将其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以期获得基因表达的过程。 ④ 良食品的品质和形状,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贮藏加工性状以及感官性状的技术。 ⑤基因重组: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其他一些酶类,切割和修饰载体DNA和目的基因,并 将两者连接起来。 ⑥克隆(Cloning):外源基因的无性繁殖。具体指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成重组DNA以 后,将其导入受体细胞进行扩增和筛选,达到大量的重组分子的过程。(大肠杆菌是目前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受体细胞。) ⑦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 去,使其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食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改造现有的基因,使一些性状不表现出来;另外一类是导入其他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基因重组?DNA重组实验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基因重组就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其他一些酶类,切割和修饰载体DNA和目的基因,并将两者连接起来。一个典型的DNA重组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提取工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连接到另一个DNA分子上(克隆),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②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③对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表达。 2.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RE)?简述其分类、特点及作用。(P30) 限制性内切酶是能够在特定部位限制性的切割DNA分子的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分类: I型:由三个基因构成,hsdR;hsdM;hsdS位于染色体上,三个基因构成一个复合体,限制酶需要ATP、Mg2+、SAM(5—腺苷甲硫氨酸)。 II型:限制与修饰基因产物独立起作用,在E. coli中这两种基因位于质粒上。 III型:修饰酶与I型酶相同,hsdM与hsdS基因产物结合成一亚单位,限制酶是独立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2、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3、裂殖、芽殖; 4、菌丝、隔膜; 5、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 6、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7、补体、干扰素; 8、神经毒素、肠毒素、细胞毒素; 9、土壤;10、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 1、×灭菌(彻底)效果好于消毒(只杀死营养体); 2、×D值; 3、×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4、×除放线菌在碱性环境生长外,其他在酸性环境生长; 5、×芽孢为非繁殖体; 6、×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霉菌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 7、×拮抗; 8、×细菌总数< 100个/ mL; 9、×过滤除菌;10、×天然培养基。 三、问答题(共34分) 1、培养基的分类方法有哪些?(5分) (1)按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来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2)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3)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生产用培养基。 2、烈性噬菌体对细菌的侵染过程?(5分) (1)吸附:吸附在特异位点;(2)侵入:注入核酸,壳留在外;(3)生物合成(复制):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噬菌体的DNA、蛋白质等成分;(4)装配:将核酸、蛋白质组装成新的噬菌体;(5)裂解(释放):宿主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释放。 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染色的现象?(6分) 机理:细胞壁组成成分有差异。 现象: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4、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6分) (1)温度:干热灭菌(火焰灼烧灭菌、干热空气灭菌、湿热灭菌——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间歇灭菌、加热蒸汽灭菌);(2)辐射:紫外线、β射线、γ射线(空间环境)(3)过滤:水质。 5、微生物的生长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6分) (1)延滞期:对环境的适应阶段,数量不增加;(2)对数生长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3)稳定期:新生数量等于死亡数量,总数保持稳定,可积累代谢产物;(4)衰亡期:数量逐渐减少,有异常代谢产物产生。 6、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有哪些?(6分) 原理:使菌体处于休眠状态,代谢降至最低限度。 方法:传代培养保藏法、载体保藏法、矿油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四、分析题(共16分) 1、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1)温度:最低、最高、最适生长温度;(2)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好氧菌、厌氧菌;(3)氢离子浓度:最适pH;(4)水分:水分活度;(5)辐射;(6)超声波;(7)化学药剂等。 2、在实验过程中哪些环节操作不当会影响微生物菌落的生长情况?培养基种类不适合(营养成分、pH、灭菌条件);培养温度不适合;培养时间不足;接种过程中未严格无菌操作(操作环境、操作人员的双手、接种环灭菌、棉塞灭菌、酒精灯外焰灭菌、距离酒精灯过远等)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试卷B附标准答案

2017—2018学年 第二学期 2015级 专业《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生物反应: 2. 发酵: 3. 种子制备: 4. 愈伤组织: 5. 免疫原性: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5 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面表格内) 1.壳聚糖是( )。 A.普通多糖 B .酸性多糖 C .氨基多糖 D .络合多糖 2.( )是医药工业合成甾体激素的原料。 A.薯蓣皂苷元 B.多糖 C .黄酮 D .蛋白质 3.具有强致泻、止血、影响血小板细胞和肝细胞及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等多种活性的番泻苷 A 及其类似物属于( )药物。 A.皂苷类 B.多糖 C .二蒽酮 D .蛋白质 4. 软紫草根中分离的抗菌、抗炎、抗癌的活性成分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属于( )药物。 A.皂苷类 B.多糖类 C .苯醌类 D .蛋白质类 5.当归根挥发油中分离当归内酯属于( ),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的功能。 A.萘醌类 B .萜类 C .香豆素类 D .植物甾醇类 6. 海洋生物( )含有丰富的伊胡萝卜素。 A.虾蟹 B .海绵 C .珊瑚 D.盐藻 7. 许多陆地植物含有皂苷,而目前在动物界中只发现海洋棘皮动物的海参和海星含有皂苷,皂苷是它们的毒性成分,均具有( )功能。 A.抗血栓 B .抗肿瘤 C .降血压 D.改善微循环 8. 透明质酸可以从( )中获得。 A .鲸鱼 B .扇贝 C .海星 D .蓝藻 9.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 )种。 A.8 B.9 C.10 D.12 10.从( )中分离出新的甾醇硫酸盐A 和B ,都具有体外抗猫白血病毒作用。 A.海绵 B.海藻 C.鲸鱼 D.螺旋藻 11.苔藓虫素是从海洋苔藓虫中分离的新型( )衍生物 A.多肽类 B.青霉类 C.四环类 D. 大环内酯类 12.用于面包制作的酵母发酵属于( )。 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密----------------------------------封------------------------------------------线----------------------------------------

食品生物技术(复习专用)

一、名词解释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质粒:质粒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3、限制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 4、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5、酶工程: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它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 6、末端转移酶:是一种无需模板的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 分子的3'羟基端。 7、葡萄糖淀粉酶:又称糖化酶。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解a-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同时也能水解糊精,糖原的非还原末端释放β-D-葡萄糖。 8、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量的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 9、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内部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糊精、低聚糖和单糖,酶作用后可使糊化淀粉的黏度迅速降低,变成液化淀粉,故又称为液化淀粉酶、液化酶、α-1,4-糊精酶。 10、甲基化酶:作为限制与修饰系统中的一员,用于保护宿主DNA 不被相应的限制酶所切割。 11、葡萄糖异构酶:也称木糖异构酶,能将D-葡萄糖、D-木糖、D-核糖等醛糖可逆地转化为相应的酮糖。 12、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13、补料分批发酵:又称“流加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向发酵系统中补加一定物料,但并不连续地向外放出发酵液的发酵技术,是介

食品微生物试题与答案

1、细菌根据其形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革兰氏染色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细胞壁成分和构造不同造成的 3、所有细菌细胞壁都含有肽聚糖,其由N—乙酰胞壁酸(NAM)和N—乙酰葡糖胺(NAG)氨基酸短肽组成。 4、细菌鞭毛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鞭毛丝.鞭毛钩.基体。鞭毛的基体在结构上,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不同,G+菌只有S环,M环,无L环、P环。G-菌都有。 5、螺旋细菌的形态又分为可分为两种,即弧菌和螺菌。 6、肽聚糖是G+、G-菌共有的成分,而磷壁酸是G(+)菌特有成分,脂多糖是G-菌特有的成分。 7、放线菌个体为分枝丝状体,根据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情况,可以分为基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8、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芽殖和裂殖。 9、真菌菌丝有两种类型,低等真菌的菌丝是无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是有隔菌丝。 10、病毒是一种无_细胞_结构,能通过_细菌滤器_,严格寄生于活细胞_的超显微生物。 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吸附、侵入与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装配和 释放五个阶段。 11、病毒结构有三种基本对称方式,即螺旋状对称型、二十面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12、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 13、微生物的所需的营养素可分成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14、酱油酿造是多种微生物混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米曲霉与酱油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参与了复杂的物质转化过程。 15、根据碳源和能量来源可将微生物分成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和化能有机异养型四种营养类型。 16、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钼蛋白两部分组成。 17、鉴定食品腐败变质一般是从感官鉴定、化学鉴定、物理指标和微生物检验四个方面来进行的。 18、在营养物质运输中,能逆浓度梯度方向进行营养物运输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和基团移位。 19、生产酸奶的主要菌种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20、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有生物拮抗作用、刺激免疫应答、合成维生素 和降解食物残渣等。 21、设原菌液含菌数为100个/ml,经400分钟培养后含菌数增至109个/mL,则该菌的代时为 1.72分钟,400分钟繁殖232 代。 22、食品的细菌学检查所包含容很多,一般都要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23、发酵的产能水平较_底_,呼吸作用的产能水平较_高_。 24、乳液的自然腐败变质过程可分为抑菌期、乳链球菌期、乳杆菌期、真菌期和腐败期(胨 化细菌期)五个时期。 25、单细胞微生物的液体单批培养时,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延滞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26、根据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可将其分为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和半组合培养基三类。 27、发酵过程中要及时调节pH值,过酸时,要添加适当氮(氮/碳)源,提高通气量。 28、食品微生物检验时固体样品的处理方法有捣碎均质法、剪碎振摇法、研磨法、整粒振摇法和胃蠕动均质法。 29、食品的细菌学检查所包含容很多,一般都要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名词解释: 1、细菌L型: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