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ISO/FDIS 14001:2015
(仅限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内部使用)
体系认证事业部管理体系标准换版项目组 2015-8

声明
本稿由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 体系认证事业部管理体系标准换版项目组 ”依据 ISO14001:2015的FDIS(英文)稿翻译而成,未经权威审校,可能存在用词不准确、 语言不精练,甚至存在意译上的错误,敬请谅解。b5E2RGbCAP 本翻译稿仅限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内部使用。 本翻译稿不用于认证客户变更现有管理体系的依据。 在“国家标准”发布前,本稿可作为内部培训或认证客户宣讲的参考资料。 在本稿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语义上的翻译错误,请及时与项目组沟 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体系认证事业部管理体系标准换版项目组 2015年8月


0引言 0.1背景 既要满足当代需求而又不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 尤为重要的是实现环境与社会和经济 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这“三大支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p1EanqFDPw 随着立法的日趋严格,以及环境污染、资源低效利用、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 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也 进一步增强。DXDiTa9E3d 上述情况使得组织出于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做贡献的目的,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 系,以系统的方法开展环境管理工作。RTCrpUDGiT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旨在为组织提供一个用于保护环境和响应环境状况变化的框架, 以实现环境与社会 - 经济需求间的平衡。标准规定了能够使组织实现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要求。
5PCzVD7HxA
通过以下方式,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能够为最高管理者提供有助于取得长期成功,以及为 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选项的有用信息:jLBHrnAILg ? ? ? ?
?
通过采用预防或减轻有害环境影响的方法保护环境; 减轻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不利影响; 帮助组织履行合规性义务; 提升环境绩效; 通过应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分销、消费和处置 的方式,由此,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xHAQX74J0X
? ?
通过实施环境友好的能够增强组织市场地位的可选方案,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 向利益相关方沟通环境信息。
本标准和其他国际标准一样,不增加或改变对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
组织可以通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有害的环境影响, 增强那些有益的特别是具有战略和竞争 意义的环境影响。将环境管理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与其他业务优先事项相

一致,并将环境管理方法整合到组织整体的管理体系中,这样可使最高管理者能够有效应对风 险和机会。本标准成功实施的证据可使利益相关方确信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正在发挥作 用。LDAYtRyKfE 然而,采用本标准本身不能保证最佳的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 而存在差异。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着相似的活动,但却可能具有不同的合规性义务、环境方针承 诺、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可能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Zzz6ZB2Ltk 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合规性义 务,以及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包括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dvzfvkwMI1 0.4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模式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以策划 - 实施 - 检查- 改进,即PDCA理念为基础。PDCA模式提 供了可用于组织实现持续改进的循环递进过程。它可用于环境管理体系,也可用于其单独的要 素。PDCA可简要描述如下:rqyn14ZNXI ? ? ? 策划:建立所需的环境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实施:实施所策划的过程; 检查:依据环境方针,包括方针承诺、环境目标和运行准则对过程实施监测和测量, 并报告结果; ? 改进:采取行动,持续改进。 图1展示了本标准采用的结构是如何整合入PDCA模式的,它可帮助新的和既有标准使用 者理解系统方法的重要性。EmxvxOtOco

图1: PDCA与本标准结构的相互关系 0.5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符合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高层次结构、一致的核心正文和具 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目的是方便使用者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SixE2yXPq5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 例如质量、 职业健康安全、 能源或财务管理。 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应用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想,将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 的要求进行整合。6ewMyirQFL 本标准包含了用于评价符合性的要求。 任何有愿望的组织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符合 本标准: a)进行自我评定和自我声明;或 b)寻求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或 c)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或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 附录A提供了解释性信息以防止对本标准要求的误解。 附录B说明了本标准之前版本和现行 版本之间在技术上的基本一致性。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见ISO14004。kavU42VRUs 在本标准中,以下动词形式将被使用:

? ? ? ?
应(shall)指要求; 宜(should)指建议; 可以(may)指允许; 可能/能够(can)指可能性或能力。
标记为“备注”的信息拟用于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文件。条款 3中的“词条注解”提供了附加说 明,用于补充术语有关的资料,其中可能包含了与术语使用相关的规定。y6v3ALoS89 条款3中的术语和定义按照概念上的顺序进行排序,并在文件最后附有依字母顺序的索引 表。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能够用于组织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是为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而开发的, 这是一种有助于组织为可 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做贡献的方式。M2ub6vSTnP 本标准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为环境、组织自身及其利益相关方提供 价值。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0YujCfmUCw ? ? ? 环境绩效的提升; 合规性义务的履行; 环境目标的实现。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如何,同时也适用于组织以生命 周期观点确定的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本标准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eUts8ZQVRd
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然而,组织一旦声明其符合本标准,那 么本标准的全部要求都要整合到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并得到满足。sQsAEJkW5T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鉴于本文件的目的,本文件使用了下列术语和定义。 3.1与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关的术语 3.1.1管理体系 组织(3.1.4)用来建立方针、目标(3.2.5)和过程(3.3.5)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GMsIasNXkA 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能包括一个管理领域,也可涉及几个管理领域(如质量、环境、职 业健康安全、能源、财务管理)。TIrRGchYzg 注2:体系的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岗位和职责、策划和运行、绩效评价与改进。 注3:管理体系的范围可能包括整个组织、特别确定的组织职能、特别确定的组织部门,

或者组织团体内的一个或多个职能。7EqZcWLZNX 3.1.2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3.1.1)的一部分,用来管理环境因素(3.2.2)、履行合规性义务(3.2.9)、应 对风险和机会(3.1.5)。lzq7IGf02E 3.1.3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3.1.5)就组织(3.1.4)的环境绩效(3.4.11)正式表述的意图和方向。 3.1.4组织 为实现其目标(3.2.5),具有自身职能、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注1: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专营商、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股 经营的公司、 公益机构、 社团、 或上述单位中的一部分或其结合体, 无论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公营或私营。zvpgeqJ1hk 3.1.5最高管理者 位于组织(3.1.4)最高层,管理或控制组织(3.1.4)的个人或团体。 注1:最高管理者有权在组织内部授权并提供资源。 注2:如果管理体系(3.1.1)的范围仅覆盖组织的一部分,则最高管理者是指指挥和控制 这部分组织的人员。NrpoJac3v1 3.1.6利益相关方 能够影响或受组织影响,或自身感到受组织的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3.1.4)。 注1:“自身感到受影响”是指已为组织所知的感受。 例如:顾客、社会团体、供应商、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投资者和员工。 3.2与策划有关的术语 3.2.1环境 组织 (3.1.4) 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 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nowfTG4KI 注1:外部存在可以从组织内延伸到地方、区域和全球系统。 注2:外部环境还可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和其他特性来描述。 3.2.2环境因素 组织(3.1.4)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与环境或能够与环境 (3.2.1)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1:环境因素能够引起环境影响(3.2.4)。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一种或多

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fjnFLDa5Zo 注2: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而确定的。 3.2.3环境状况 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确定的环境(3.2.1)状态或特性。 3.2.4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 (3.1.4) 的环境因素(3.2.2)给环境 (3.2.1) 造成的有害或有益的变 化。tfnNhnE6e5 3.2.5目标 要实现的结果 注1:目标可是战略性的、策略性的或运行层面的。 注2:目标可涉及不同的管理领域(例如:财务的、健康与安全的,以及环境的目标), 并且能够应用于不同层次(如:战略层面的,组织范围的,项目的,产品、服务和过程(3.3.5) 的)HbmVN777sL 注3: 可以用其他方式表式目标, 例如, 用预期结果、 目的、 运行准则表示环境目标 (3.2.6) , 或者用其他的近义词(例如目的(aim)、目标(goal)或指标(target))来表述环境目标。V7l4jRB8Hs 3.2.6环境目标 由组织(3.1.2)制定的与其环境方针(3.1.3)相一致的目标(3.2.6) 3.2.7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2.4)而采用(分别或综合采用)过程(3.3.5)、惯例、技术、 材料、 产品、 服务或能源以避免、 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弃物的产生、 排放或排出。
83lcPA59W9
注1:污染预防可能包括源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 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和处理。mZkklkzaaP 3.2.8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义务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的”是指对组织(3.1.4)和利益相关方(3.1.6)而言是惯例或一般做法的, 所考虑的需求和期望是不言而喻的。AVktR43bpw 注2:规定的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化信息(3.3.2)中阐明。 注3:除法律法规要求之外的要求,一经组织决定遵守就成为了义务。

企业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 企业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AAAA-14001/2016 版本号/修改号:A/0 有限公司以致力于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为纲领,充分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为保护环境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编制: 日期:2016.04.20 批准: 日期:2016.04.20

目录 环境管理手册颁布令 (0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 第一章公司简介 (05) 第二章目的、范围、引用标准 (06) 第三章定义 (07)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08) 4.2 环境方针 (09) 4.3 规划 4.3.1 环境因素 (11) 4.3.2 法律与其他要求 (12) 4.3.3 目标和指标 (13) 4.3.4 环境管理方案 (15) 4.4 实施和运行 4.4.1 机构和职责 (16)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17) 4.4.3 信息交流 (20)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22) 4.4.5 文件管理 (23) 4.4.6 运行控制 (25)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26) 4.5 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 监视和测量 (26) 4.5.2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27) 4.5.3 记录 (28) 4.5.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9) 4.6 管理评审 (30)

《环境管理手册》颁布令 经审核,本《环境管理手册》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现予以颁布实施。 本《环境管理手册》是公司从事与环境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环境管理目标,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除技术壁垒。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ISO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宣贯手册

I S O国际标准环境管理 体系宣贯手册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ISO14000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宣贯手册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 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它将成为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ISO14000适用于任何性质和规模的行业,它的基本要求是:持续改进企业的整体环境行为,必须遵守所在地的环境法律法规。企业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企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处罚。 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还有助于克服“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竞争日益剧烈的未来,出口企业如果通过了ISO14000认证,就获得了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这无疑是扩大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ISO14000的实施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我国企业应该认识到它对自身的影响和冲击,应关注ISO14000的动态,对照其要求,根据自身经济、技术条件,采取措施使企业管理向ISO14000靠拢,以最终达到要求并获得认证。 本册子是为实施ISO14000标准提供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普通员工的培训教材。 目录 8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英文缩写。ISO的工作目标是起草国际标准、协调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国际标准的应用、增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ISO标准编号方法: ISO 14001 :1996 中国国家标准编号方法: GB / T 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工作总结 1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工作总结公司自2011年7月8日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开始,各项工作正式按照《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有效运行,公司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节能降耗、充分利用原燃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公司生存的必然要求。设备科作为生产部的下属科室,担负着管理全公司机械设备和环保设备的任务;为严格按照《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规范管理,做了大量的统计汇总工作,填写、编制了《环境因素调查和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点相关环境因素调查表》和《环保设备运行、维护记录》,对公司机械设备,特别是环保设备的运行、维护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重点监控;车间各种原始记录,包括操作记录和巡检记录的规范、完整的填写,有了《设备完好情况检查统计表》,使我们对包括环保设备在内的全部设备运行状况、完好状况及缺陷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对环保设备的检修和大中修就能做到事前有计划、有准备,为提高环保设备的运转率作好了基础准备;对公司生产中的粉(烟)尘排放、废水的排放、废油的处理、噪声的管理等都严格执行相关的控制程序。 总之,我认为公司已建立了符合GB/T14001-1996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在本部门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的运行;公司的环境方针明确,环境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适宜、可行;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得到了实现。 设备科:何文军 2012年11月5日

关于成品车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总结 公司领导: 成品车间自投产以来,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车间内部逐步得到了落实,与生产部、化验室、中控室及其他车间和科室的配合也相当默契,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质量体系的建立,让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深入人心。 车间投产之初,各位员工对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是很明确,造成他们的各种行为都很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员工当班的各项记录和台帐很多都是胡乱填写,多处涂改,很不规范。但从2010年9月20日,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班的各项记录和台帐都能做到认真填写,涂改明显减少,机修更换的备件从名称到型号、数量都很清楚,加油的油品、重量也都记录无误。对在公司的内审中发现的一些不合格项,车间也及时进行了纠正,对员工的培训也得到了加强。 通过公司的内审,我们认为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适宜的、可行的,本车间的组织结构设置合理,人员及资源配备充分,能够适应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需要。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得到了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文件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公司已建立了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本车间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的运行。 成品车间:李成 2012年11月6日

XXX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XXX公司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ISO14001-2004) 发行号:01 修订号:A 生效日期:2005-6-6 拟定:总经办 审核:(环境管理者代表) 批准日期:(总经理)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 电话:

封面 目录 (1) 修订页 (2) 颁布页 (3) 前言 (4) 手册控制 (5) 总则..................................................................................6-8 环境方针. (9) 环境组织结构图 (10) 职能分配表 (11) 4.1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 (12) 4.2环境方针 (13) 4.3环境因素 (14)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5)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6)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17-18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19) 4.4.3信息交流 (20) 4.4.4文件..................................................................21-22 4.4.5文件控制 (23) 4.4.6运行控制..............................................................................24-25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26) 4.5.1监测和测量 (27) 4.5.2合规性评价 (28) 4.5.3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 (29) 4.5.4记录控制 (30) 4.5.5内部审核 (31) 4.6管理评审 (32) 程序目录书 (33)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4.1总则 7.4.2内部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关,无论是它们的结合体或部份(以下统称为组织),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所有制性质,无论它们处于何种环境表现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都可按ISO14001标准的规要施适用于组织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为EMS)。EMS是个动态的,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建立程序与其运作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都遵循著名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循环理论(简称PDCA循环),通常可分解为如下六个阶段和过程。 一、领导决策与准备:EMS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对于组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EMS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投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因此,必须首先得到最高管理者(层)的明确承诺和支持。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并向其汇报体系情况。组织应组建一支精干的EMS工作组,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在通过国际标准、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等培训后,即可着手建立体系。 二、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手段,其结论是建立EMS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管理者代表和工作组应精心策划和实施评审,充分调动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作用,广泛收集信息资源,编制评审报告。初始环境评审的容主要包括: (1)明确组织应遵守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组织的环境表现进行评价,确定改进的需求和可能性; (2)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明确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中可以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以作为改进和控制的对象; (3)收集、分析和评审组织现有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职责、程序、惯例等信息资源和文件,与I SO14001标准要求对照,确认有益合理成份,以作为EMS的基础。(4)对以前的环境条件和市场信息进行分析评审,以避免环境风险,争取竞争优势。 三、体系策划与设计:依据评审结论,结合组织战略和实力,组织应进行如下策划活动: (1)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和签署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明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应指明总体环境目标指标的架构; (2)制定尽可能量化和分层次的环境目标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的承诺,考虑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要求、技术和财务自行性及相关方的要求; (3)制定确保目标指标实现的环境管理方案,明确职责、时限和方法措施; (4)建立和明确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 四、EMS文件编制:与质量管理体系相似,EMS遵循如下思路,"写出组织要做的,做组织所写的,记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模版

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00年月日批准2000年月日实施

目录 编号章名编写者 1、环境方针 2、环境管理手册的发布令 3、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公司简介 5、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法规及标准、定义 6、环境管理手册管理 6.1总要求 6.2环境方针 6.3环境因素 6.4法律与其他要求 6.5目标和指标 6.6环境管理方案 6.7组织机构与职责 6.8培训、意识与能力 6.9信息沟通 6.1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11文件控制 6.12运行控制 6.13应急准备与响应 6.14监控与测量 6.15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16记录 6.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6.18管理评审 7、附录 7.1厂区平面图 7.2厂区所在位置示意图 7.3生产工艺简介及流程图 7.4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清单 7.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7.7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图

发布令 各部门、各科室、车间: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环境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司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1996-GB/T24001:1996)及其它要求的《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和见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应。 《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于2000年月 日发布,公司各部门、各科室、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学习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作为我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活动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 总经理: 2000年月日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公司版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公司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环境手册 (依据ISO14001:2004标准编制)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号: 手册编号: 现行版本: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3年 03月 11日修订 2013年 03月 15日发布 发布令 本公司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制了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过程控制文 件,此文件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要求及本公司实际情况,可以证实本公司在产品的 开发、生产制造、以及服务等各方面具有持续满足客户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能力,是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实施环境管理控制、落实环境目 标和管理方案的依据,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公司所属部门和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 习、充分理解并在各项环境管理控制活动中严格遵照执行。 本手册自2013年03月15日起实施。 总经理:李方喜 2013 年03月11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 24001—2004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确保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任命谢荣先生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确保本公司按照GB/T 24001—2004 ISO14001:2004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 系,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环境保护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负责组织编制及修订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并获得批准发布; 3、向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报告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业绩,包括对改进的需求; 4、提高并加强全公司员工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5、组织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XX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XX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环境治理体系手册 (ISO14001-2004) 发行号:01 修订号:A 生效日期:2005-6-6 拟定:总经办 (环境治理者代表) 批准日期:(总经理)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 :

名目 (1) 修订页 (2) 颁布页 (3) 前言 (4) 手册操纵 (5) 总则..................................................................................6-8 环境方针. (9) 环境组织结构图 (10) 职能分配表 (11) 4.1环境治理体系总要求 (12) 4.2环境方针 (13) 4.3环境因素 (14)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5)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6)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17-18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19) 4.4.3信息交流 (20) 4.4.4文件..................................................................21-22 4.4.5文件操纵 (23) 4.4.6运行操纵..............................................................................24-25 4.4.7应急预备和响应. (26) 4.5.1监测和测量 (27) 4.5.2合规性评判 (28) 4.5.3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 (29) 4.5.4记录操纵 (30) 4.5.5内部审核 (31) 4.6治理评审 (32) 程序名目书 (33)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参考模版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参考模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有限公司 2000年月日批准2000年月日实施

目录 编号章名编写者 1、环境方针 2、环境管理手册的发布令 3、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公司简介 5、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法规及标准、定义 6、环境管理手册管理 6.1总要求 6.2环境方针 6.3环境因素 6.4法律与其他要求 6.5目标和指标 6.6环境管理方案 6.7组织机构与职责 6.8培训、意识与能力 6.9信息沟通 6.1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11文件控制 6.12运行控制 6.13应急准备与响应 6.14监控与测量 6.15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16记录 6.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6.18管理评审 7、附录 7.1厂区平面图 7.2厂区所在位置示意图 7.3生产工艺简介及流程图 7.4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清单 7.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发布令 各部门、各科室、车间: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环境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视。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司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1996-GB/T24001:1996)及其它要求的《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和见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应。 《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于2000年月日发布,公司各部门、各科室、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学习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作为我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活动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 总经理: 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任命王莉副总经理为环境管理者代表,并授权其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全面负责,指挥、指导、直辖市各部门的环境管理活动,当环境因素出现严重异常时,在通知最高管理者后,有权宣布停产。 总经理: 环境方针 中国XXXXXXXX有限公司坚持“为了人类的生存,必须善待自然”的理念。公司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优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完善自身的环境行为。营造CJS独特的绿色文化,实现我们对社会的承诺。 中国XXXXXXXX有限公司承诺: 1.遵守适用的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2.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实现持续改进。 3.坚持达标排放,不断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全过程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加强污染物排放的过程控制。 5.鼓励相关方开发和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产品。

XXXX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顺利通过CQC审核

XXXX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顺利通过CQC审核 6月25日,我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两体系”)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第三方审核,标志着我司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管理水平。公司在导入两体系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八大原则,环境管理体系五大原则。在体系策划、标准培训、文件颁布等关键阶段,总经理、副总经理全程参与;在文件试运行过程中,管理层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公司全员的共同努力,我司两体系运行现状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主要成效如下: 1.梳理、优化了公司一级、二级业务流程,明确了各项业务流程的主管部门、相关输入与输出,避免了内部分工模糊,职权不清的现状。 2.编制了岗位作业指导书,实行标准化作业;健全了三级管理文件,为公司成功导入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3.识别了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并对重要环境因素及危险源实施了监控管理,以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4.制定了节能降耗管理文件、制作了节能标识,提高了员工节能意识,推动了节能降耗活动的开展。 5.规范了垃圾处置程序,垃圾实行分类放置,回收处理。 6.增强了对相关方的管理意识,对供应商实施监控管理,在施工方、垃圾回收方合同中补充了环境、风险方面的条款,以排除公司在环境法律法规上的责任,降低公司对意外事故上的风险承担。。 7.针对能力、培训、意识;规范了特殊岗位的资质管理,对工序关键岗位人员的技能进行了评定,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岗位技能,

增加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等意识。 通过两体系的导入、标准的培训,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公司全员对两体系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前期工作的不足之处: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前对顾客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市场部,相关部门没有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通过标准培训后,各部门认识到满足顾客需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原辅料管控、生产作业、品质监控、人员培训等环节均可能对顾客需求的造成偏差。 2.前期对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普遍认为记录是一项不创造价值的繁缛工作,通过咨询老师的讲解,认识到记录是对岗位工作内容的记录,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性工作,更是证明给相关方的书面依据。 3.环境管理体系不仅对公司环境因素、相关法律法规合规性实行监控管理,还起着节能降耗的监控作用。 4.相关方除了原辅料供应商,还包括建筑施工方、垃圾回收厂家、提供服务的厂家等,公司应对所有相关方营业资质、过程服务实施监控管理。 5.持续改进是一项全员参与的长期工作,除了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在日常工作中,应将任何一项服务和工作视为过程来进行管理,遵循PDCA原则,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点,优化业务流程。 导入两体系是公司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在后续工作中,公司将以两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健全公司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体系。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手册模板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 手册 XXX公司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 ISO14001- ) 发行号: 01 修订号: A 生效日期: -6-6 拟定: 总经办 审核: (环境管理者代表) 批准日期: ( 总经理) 地址: 江苏省昆山市 电话: 如果控制印章不是红色, 则此为非受控文件。 XXX公司编号01 页码第1页共33页 主题目录版次 A 修改状态0 封面 目录………………………………………………………………………

.........1修订页 (2) 颁布页……………………………………………………………………… (3) 前言………………………………………………………………………... 4 手册控制 (5) 总则………………………………………………………………………. 6-8环境方针……………………………………………………………………… ....9环境组织结构图. (10) 职能分配表……………………………………………………………………… ...11 4.1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 (12)

4.2环境方针 (13) 4.3环境因素 (14) 4.3.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15)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16)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17-18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19) 4.4.3信息交流 (20) 4.4.4文件..................................................................21-22 4.4.5文件控制 (23) 4.4.6运行控制..............................................................................24-25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26) 4.5.1监测和测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X X X公司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 (ISO14001-2004) 发行号:01 修订号:A 生效日期:2005-6-6 拟定:总经办 审核:(环境管理者代表) 批准日期:(总经理) 地址:江苏省昆山市 电话: 目录 (1) 修订页 (2) 颁布页 (3) 前言 (4) 手册控制 (5) 总则..................................................................................6-8 环境方针. (9) 环境组织结构图 (10) 职能分配表 (11) 环境管理体系总要求 (12) 环境方针 (13) 环境因素 (14) ………………………………………………………..1 5 …………………………………………………………1 6 ……………………………………...17-18

(19) (20) ………………………………………………………...21-22 ……………………………………………………………2 3 ……………………………………………………………………24-25 ………………………………………………………….2 6 (28) (29) (30) (31) 管理评审 (32) 据《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撰写了本公司《环境管理手册》,本手册用以指导、统一、协调本公司的环境管理活动,是基本文件,希望广大员工必须贯彻和执行,手册于2005年6月6日发布,发布日起实施。 A.确保按照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模版

环境管理手册 浙江泰富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2018年 6 月 1 日批准2018年 6 月 1 日实施

目录 1、环境方针 2、环境管理手册的发布令 3、环境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公司简介 5、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法规及标准、定义 6、环境管理手册管理 6.1总要求 6.2环境方针 6.3环境因素 6.4法律与其他要求 6.5目标和指标 6.6环境管理方案 6.7组织机构与职责 6.8培训、意识与能力 6.9信息沟通 6.10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6.11文件控制 6.12运行控制 6.13应急准备与响应 6.14监控与测量 6.15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16记录 6.17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6.18管理评审 7、附录 7.1厂区平面图 7.2厂区所在位置示意图 7.3生产工艺简介及流程图 7.4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清单 7.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7.6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7.7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图

发布令 各部门、各科室、车间: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司的环境保护也引起了高度重 视。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境意识,公 司决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写了符合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2004)及其它要求的《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手册》是描述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环境实施有效控制、健全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和见 证。《环境管理程序文件》及第三层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具有同等效应。 《环境管理手册》及《环境管理程序文件》于2011年 3 月10 日发布,公司各部门、各科室、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本部门职工学习贯彻。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后,作为我公司环境管理的法规,公司所有部 门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保证公司的各项活动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 总经理: 2011年 6月 1 日

精编【企业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公司版

【企业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公司版)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环境手册(依据ISO14001:2004标准编制) 受控状态:受控 受控号: 手册编号: 现行版本: 修订: 审核: 批准:

2013年03月11日修订2013年03月15日发布 发布令 本公司依据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编制了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过程控制文件,此文件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要求及本公司实际情况,可以证实本公司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制造、以及服务等各方面具有持续满足客户要求和环境保护的能力,是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实施环境管理控制、落实环境目标和管理方案的依据,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公司所属部门和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充分理解并在各项环境管理控制活动中严格遵照执行。 本手册自2013年03月15日起实施。

总经理:李方喜 2013 年03月11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 24001—2004 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确保本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任命谢荣先生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确保本公司按照GB/T 24001—2004 ISO14001:2004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 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环境保护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负责组织编制及修订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并获得批准发布; 3、向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报告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业绩,包括对改进的需 求; 4、提高并加强全公司员工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5、组织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728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法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组织内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是组织的自我检查与评判。内审的过程应有程序控制,定期开展。内审应判断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预定安排,是否符合ISO14001标准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并将审核结果向管理者汇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象是环境管理体系,一次完整的内审应全面完整地覆盖组织的所有现场及活动,覆盖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所有要素,并包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受控情况,目标批标的实现程度等内容。

物业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WY/手册-001号 批准: 审核: 编制: 发放编号:

1. 目录 1.目录 (1) 2.管理手册发布令 (3) 3.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简介 (4) 4.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5) 4.1总要求 (5) 4.2文件要求 (5) 4.2.1总则 (5) 4.2.2管理手册 (5) 4.2.3文件控制 (6) 4.2.4记录控制 (6) 5. 管理职责 (6) 5.1管理承诺 (6) 5.2以住户为关注焦点 (6) 5.2.3法律与其他要求 (6) 5.3质量、环境方针 (7) 5.4.1质量目标 (7) 5.4.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7) 5.4.3环境因素 (7) 5.4.4环境目标和指标 (8)

5.5.1职责和权限 (8) 5.5.2管理者代表 (10) 5.5.3内部沟通 (11) 5.6管理评审 (11) 6. 资源管理 (11) 6.1资源提供 (11) 6.2人力资源 (11) 6.2.1总则 (11)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11) 6.3基础设施 (12) 6.4工件环境 (12) 7. 服务实现及过程实施运行 (12) 7.1服务实现及过程实施运行的策划 (12) 7.2.1住户服务要求的识别和确定 (12) 7.2.2住户服务要求的评审 (12) 7.2.3住户沟通 (12) 7.3设计和开发 (13) 7.4.1采购过程 (13) 7.4.2采购信息 (13)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13) 7.5.1管理服务提供的控制 (13) 7.5.2管理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13)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14)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关注点

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关注点 1、“适当的”与“适用的”不得互换:“适当的”意指适合于或适于……的,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由。“适用的”意指相关的或有可能b应用的,意味着如果能够做到,就须要做, 2、“确保”:意指职责可以委派,但责任不能委派。 3、标准使用短语“保留文件信息作为……的证据”来表示记录。用短语“保持文件化信息”来表示记录以外的文件。 4、“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包括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和那些代表组织工作并承担相应职责的人员(例如:合同方) 5、“三大支柱”是:环境、社会和经济(0.1背景) 6、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0.1背景) 7、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8、生命周期是产品(或服务)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 9、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承诺(0.3 成功因素) 10、两个组织可能从事类似的活动,但是可能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使用不同的环境技术,并有不同的环境绩效目标,然而它们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0.3 成功因素) 11、环境管理体系的详略和复杂程度将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合规义务,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0.3 成功因素) 12、本标准使组织能够运用共同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想,将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0.5 本标准内容) 13、应:表示要求;应当:表示建议;可以:表示允许;可能、能够:表示可能性或能力;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标准(0.5 本标准内容) 14、本标准规定了组织能够用来提升其环境绩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可供寻求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责任的组织使用(1 范围) 15、本标准可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将为环境、组织自身和相关方带来价值(1 范围) 16、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1 范围) 17、本标准适用于组织基于生命周期观点确定的其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1 范围) 18、本标准能够全部或部分地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1 范围) 19、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岗位和职责、策划和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术语:管理体系) 20、环境管理体系用来管理环境因素、履行合规义务、应对风险和机遇(术语:环境管理体系) 21、环境方针是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意图和方向。(术语:环境方针) 22、组织是为实现其目标而具有职责、权限和关系等自身职能的个人或群体。(术语:组织) 23、相关方是指能够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影响,或感觉自身受到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可包括顾客、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员工。(术语: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范本

卷内目录

颁布令 为提升企业形象,创立同行业名牌,本公司根据ISO14001:2004标准编写《环境管理手册》, 旨在证实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和适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活动和服务,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持续改进,不断增强顾客满意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手册确定了本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阐述了本公司为实现环境方针、环境目标而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了产品、活动和服务对环境影响的各因素和公司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作为本公司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本公司全体职员工必须认真学习、理解环境方针、努力达成环境目标,并将《环境管理手册》所规定的各项程序要求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以达成协调性、持续性发展的宗旨。 现正式批准《环境管理手册》从20年月日正式发布实施,要求公司各个部门及全体职员工认真贯彻执行! 总经理: 日期: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ISO14001:2004标准,加强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向总经理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就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系。 总经理: 日期:

环境方针 银川威力减速器的环境方针 以保护环境为己任,遵守法律法规,预防环境污染、节能减排降噪,持续改进本公司的整体环境绩效。 环境目标 1、各类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2、固体废物分类排放率70%以上 3、最大限度的降低水、电的消耗 4、杜绝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总经理: 日期:

环境管理体系复习提纲和答案

一、掌握以下概念 (1)环境因素(例如污水排放,烟气排放,噪声排放,废弃物排放,能源资源的排放) (2)环境影响 工程中产生的废水,不经治理随意流入土壤,河流,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和环境因素、环境影响间的关系】 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人类受害/受益 例如:空调制冷——CFCs排放——臭氧层破坏——皮肤癌、白内障、鼻腔癌 空调制冷——冷空气供应——维护人体健康 (3)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用以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管理环境因素。 解析:1.管理体系目的:建立方针和目标,定义: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2.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了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 程序、过程和资源 (4)环境目标:组织根据自己的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要达到的总体环境的目的。 解析:1.环境目标根据环境方针制定,在它规定的框架内,针对组织具体的运行活动,全面制定目标,为组织明确了环境方面的具体追求目标。 2.环境目标在环境方面的追求具有可测量性,既有具体现实意义,又富有挑战性, 激发全体员工为之努力的积极性。 3.环境目标应成为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层次人员的追求目标,因此环境目标应针 对组织确定的总目标,结合各自的业务实际进行展开分解,并进行管理,确保环境目 标的实现。 (5 他们可使用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解析:1环境指标根据环境目标制定,是具体规定的环境绩效要求。 . 2.环境指标适用于整体或局部 3.环境指标具有可测量性,便于检查、比较、评价、以保证环境指标的要求。 (6)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