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的重点是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本节的难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你能说出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

多媒体播放视频《天书奇谭》

教师:物理学中也有天书课本P47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

现在我们就试着来解密天书。电路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灯泡,用它可以将夜色点缀的绚丽多彩。出示夜景图片两张

教师:我们的课桌上就摆放有小灯泡,你能让灯泡亮起来吗?

学生分组实验:“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

教师:如果灯亮了,那么你已经连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书“电路”

二讲授新课

(一)电路的组成

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电源的作用是什么?供电时_____ 能转化为_____能

提供能量,持续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____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

消耗电能,电灯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烙铁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开关有哪几种?出示开关FLASH图片,作用——控制电流通断

总结: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电路有几种状态呢?

FLASH演示:通路、开路和短路

介绍: 1、通路:闭合电路中的开关,就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开路:断开开关,或电线断电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了,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3、短路:由于错误的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这样状态的电路叫做短路。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短接)

学生活动:用器材区分通路、开路和短路

讨论:这样连接对吗?

视频演示:演示短路的危害

(短路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且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

电源短路一定要避免,但有时候,故意将电路中某部分用电器短路(短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轻松一下:视频:耳机短路

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

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

(三)电路图

生活中,我们通常要把电路的连接情况表示出来,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

画出来,既麻烦又不清楚,你有什么办法吗?

出示电路图形符号

电路图: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就是电路图。

电路图和建筑中的图纸很相似,学不好就要闹笑话

视频:郭德纲于谦相声片段

学习要认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

(1)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2)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处。

你能根据下面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吗?教师指导

“练一练”FLASH图片电路图练习

三小结出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四巩固练习(试一试)

1.下列电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示,若断开开关S2 、闭合开关S1 ,则电路是()路;若只闭合开关S2 ,则电路是()路;若断开开关S 1 、S2 ,则电路是()路。

3.动手动脑学物理

[观察]:家用手电筒的电路结构是怎样的?画电路图。写出手电筒不发光的三种可能原因

4.思考题:(1)请设计一把智能电子锁,画出电路图。要求:三个钥匙孔,三个人各持有一把钥匙,同时用三把钥匙才能将锁打开,缺少任何一把钥匙,琐不能打开。(电路图中锁用电动机符号表示)

(2)楼道中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设计一种聪明的电路。要求: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灯亮;白天不论有多大声音,灯不亮。画出电路图。(光控开关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两分钟自动断开。)

五作业

1.请你给楼梯处设计一个电路。要求:上楼时,在楼下闭合开关灯亮,到楼上断开开关,灯灭;下楼时,在楼上闭合开关灯亮,到楼下断开开关,灯灭。(提示: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盏灯)

2发光二极管是常见的电子元件,当电流从较长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流处于开路状态。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请制作一个判断电流方形的装置。

解说论文

(一)选题目的

本课内容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三个主题“能量”下的一个二级主题,是整个电学的基础,所谓万事开头难,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以后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有不少毕了业的女同学都说,初中三年最不愿意学的就是物理,尤其是电学,一会连这,一会连那,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所以,怎样在电学教学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培养学生,尤其是女同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值得每一个物理教师探讨

(二)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路》,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本节内容共分三个板块:(1)电路的组成;(2)通路、开路和短路;(3)电路图。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

2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但乐于参加动手实验在游戏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学习电学的基本理念。同时,让学生知道,电并不可怕,也没有那么神秘,从而是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的重点是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本节的难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只管发、探究法等。

2学法

(1)设计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活动空间。让学生分组实验,全体参与,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

思维空间。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过程(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情景的创造非常重要,它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课时,先播放《天书奇谭》的一部分视频,接着引导物理学中也有天书,播放课本47页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现在我们就试着来解密天书吧。

电路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灯泡,用它可以将夜色点缀的绚丽多彩。出示夜景图片两张

教师:我们的课桌上就摆放有小灯泡,你能让灯泡亮起来吗?

学生分组实验:“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

教师:如果灯亮了,那么你已经连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书“电路”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电路的组成

提问:你的电路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参与进来。)

接着提问:开关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组装电路时,有的用到了开关,有的用不到,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有开关和没有开关的不同,进而讨论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再次提问:其它的元件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实验时分别去掉电源、用电器进行实验,进一步讨论得出其它元件的作用,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工作)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开关和电源

2通路、开路和短路

教师: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通过手里的器材讨论:什么时候是通路,什么时候是开路。他们的区别是什么,按你的理解给他们下定义。

由于短路不适合做实验,所以采用多媒体演示。

并通过两段视频材料了解短路

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

电源短路一定要避免,但有时候,故意将电路中某部分用电器短路(短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轻松一下:视频:耳机短路

3电路图

过渡:我们能不能给自己的朋友说说电路的这三种状态呢?如果不用实验器材能说得清吗,把器材画出来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让学生自己试着把器材画出来,学生画的千奇百怪,进而引出电路符号和电路图。通过多媒体展示电路符号,让学生把自带的电动机、蜂鸣器连入电路,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

电路图和建筑中的图纸很相似,学不好就要闹笑话

视频:郭德纲于谦相声片段

学习要认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规则:

(1)导线横平竖直,图形呈矩形。(2)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处。

你能根据下面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吗?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通过练习掌握所学内容,练习方式可灵活多样,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电路让学生画出电路图

让学生画出门铃的电路

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

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

让学生给电路图找错误,

让学生设计电路等

1)请设计一把智能电子锁,画出电路图。要求:三个钥匙孔,三个人各持有一把钥匙,同时用三把钥匙才能将锁打开,缺少任何一把钥

匙,琐不能打开。(电路图中锁用电动机符号表示)

(2)楼道中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设计一种聪明的电路。要求: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灯亮;白天不论有多大声音,灯不亮。画出电路图。(光控开关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一两分钟自动断开。)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出示学习目标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1“动手做:连接电路”

2.请你给楼梯处设计一个电路。(提示:用两个单刀双掷开关控制一盏灯)

3 当电流从较长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流处于开路状态。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请制作一个判断电流方形的装置。

五.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是学生对《电路》一课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4.1 电路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2通路、开路和短路

3电路图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多媒体的运用,和实验时间的分配容易出现矛盾,把握不好,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直观省时省力,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表面看一节课热热闹闹,很紧凑,但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媒体不能代替实验,应多给学生动手的时间,多讨论,培养学生的兴趣。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电路”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预科班课程名称电子技术授课教师左爱娟学校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了解工作原理。 学会 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学会计算静态工作点。 授课时间 2015-10-12 教者 左爱娟 授课班级 13预科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 名 称 使用教具 电子技术 授课形式 新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固定偏置电路) 纸质导学案、多媒体、黑板等 授课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了解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学会画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 课外作业 补充 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 放大 的实质:用较小的信号去控制较大的信号。 一、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 U cc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 RS + O U B 缶 U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复习:1、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2、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 放大的 实质:用较小的信号去控制较大的信号。 一、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晶体管V 。放大元件,用基极电流iB 控制集电极电流iC 。 (2) 电源UCC 和UBB 。使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晶体管处在放大状态,同时也是放大电路的能量来源,提供电流 iB 和iC o UCC 一般在几伏到十几伏之间。 (3) 偏置电阻RB 。用来调节基极偏置电流IB ,使晶体管有一个 合适的工作点,一般为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4) 集电极负载电阻RC 。将集电极电流iC 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 变化,以获得电压放大,一般为几千欧。 (5) 电容Cl 、C2o 用来传递交流信号,起到耦合的作用。同时, 又使放大电路和信号源及负载间直流相隔离,起隔直作用。为了 减小传递信号的电压损失,Cl 、C2应选得足够大,一般为几微法 至几十微法,通常采用电解电容器。 二、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静态是指无交流信号输入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都不变的状态, 静态时三极管各极电流和电压值称为静态工作点 Q (主要指IBQ 、 ICQ 和UCEQ )o 静态分析主要是确定放大电路中的静态值 IBQ 、 ICQ 和 UCEQ o + U cc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学设计 课堂讨论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 四、教学准备

电路基础教案(专科)

课程教案 分院电子信息 课程名称电路基础 学时72 教材《电路及其应用》 教案 授课日期:2010年3 月4日教案编号:1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授课题目(章、节)第8章:输配电与安全用电 8.1 输配电 8.2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了解输配电

第8章:输配电与安全用电 8.1输配电 一、电力系统 二、输电 三、配电(变电)1学时 8 -2安全用电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1学时 重点与难点:输配电、触电的基本知识 课堂教学小结:同学们对安全用电知识比较有兴趣。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P186 8-1、8-2、 课后反思:同学们知道学习安全用电知识的实际好处。 答疑、质疑请记录: 教案 授课日期:2010年3月8日教案编号:2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授课题目(章、节)第1章: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规律 1.1电路的基本构成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际电路组成及功能、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参考方向及功率计算。了解理想电路元件、能量、集总假设的概念。

第1章: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规律 1.1电路的基本构成 一、实际电路 二、理想电路元件 三、电路模型 四、集总假设1学时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一、电流的参考方向 二、电压的参考方向 三、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 四、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1学时 重点和难点:实际电路组成及功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功率计算课堂教学小结: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理解还可以。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P28 1-1、1-2 课后反思:重视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 答疑、质疑请记录: 答疑参考方向的概念 教案 授课日期:2010年3 月15 日教案编号:3 教学安排课型: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授课题目(章、节)第1章: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规律 1.3电阻元件 1.4电路的基本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概念及计算。 了解电阻元件。

基本逻辑门教案

《电子技术》教案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继续教育学院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11中专5 班 授课时间:第 11 周第 23、24 课时 2011 年 10 月 28 日 章节及题目:第五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 教学目的: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及逻辑符号; 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电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逻辑关系:“与”关系、“或”关系、“非”关系 难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出勤 2、纪律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等) 第5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模拟电路?什么叫数字电路? 2、常用的数制有哪几种?(要会换算) 导入新课: 数字电路为什么又叫逻辑电路?因为数字电路不仅能进行数字运算,而且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运算,所以又叫数字逻辑电路,简称逻辑电路。 定义:所谓逻辑电路是指在该电路中,其输出状态(高、低电平)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状 态(高、低电平)来决定。 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基本逻辑电路,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 什么是门? 新课讲解: 5.2 基本逻辑门

5.2.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一、“与”逻辑 1、定义:如果决定某事物成立(或发生)的诸原因(或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而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事物就不能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关系。 2、示例:两个串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B 3、“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E Y 0---开关断开/灯不亮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0”出“0”,全“1”出“1” 5、逻辑符号: A Y B 二、“或”逻辑 1、定义:A 、B 等多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条件,事件就会发生,只有所有条件均不具备的时候,事件才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2、示例:两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3、“或”逻辑关系真值表 B Y 0---开关断开/灯不亮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1”出“1”,全“0”出“0” 5、逻辑符号: A Y A B Y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A B Y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 ≥1

认识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宜兴技师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宜兴办学点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教 案 授课者:汤丽亚 授课学科:《电子线路》 授课课题:认识基本放大电路 授课课时间:2011月4月26日上午第4节课授课地点:电教楼304

【指导思想】 本教案内容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电子线路》第二版第三章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3.1-§3.4(P37-P50)。 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是日常实用电路之一,它能够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值。常用于各种复杂电路的中间级起放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于扩音器、音响、助听器等音频放大设备中。本章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非线性失真、稳定静态工作点原理,研究方法主要是图解法和估算法。本单元所介绍的知识是第四章多级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第五章直接耦合放大器的基础,其估算法作为电路分析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电路的学习被普遍使用。 中职学生本身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就缺乏兴趣,本书的设计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中职学生知道自己的定位是工作,更加看重知识在今后工作中的实用性。 ⑴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取向,选取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电子助听器电路作为项目背景将第三章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可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实用性。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任务一:认识基本放大电路1课时 任务二: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分析1课时 任务三:放大电路交流工作状态测试1课时 任务四:放大电路异常现象的测试1课时 任务五:Q点对输出波形影响的测试1课时 任务六:分析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1课时 任务七:组装电子助听器2课时 ⑵内容安排上从对三极管相关知识的复习,到放大器的定义、电路组成、放大倍数的测试计算和放大器作用的分析,层层递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⑶教学手段上,增加幻灯片图片、FLASH动画、软件仿真等,来丰富课堂形式,调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⑴能描述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结构

基本逻辑门电路1教案

题目:模块六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 教学目的: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及逻辑符号; 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电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逻辑关系:“与”关系、“或”关系、“非”关系 难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出勤 2、纪律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等) 模块六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模拟电路?什么叫数字电路? 2、常用的数制有哪几种?(要会换算) 导入新课: 数字电路为什么又叫逻辑电路?因为数字电路不仅能进行数字运算,而且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运算,所以又叫数字逻辑电路,简称逻辑电路。 定义:所谓逻辑电路是指在该电路中,其输出状态(高、低电平)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状态(高、低电平)来决定。 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基本逻辑电路,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 什么是门? 新课讲解: 基本逻辑门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一、“与”逻辑 1、定义:如果决定某事物成立(或发生)的诸原因(或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而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事物就不能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关系。

2、示例:两个串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B 3、“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0---开关断开/灯不亮 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0”出“0”,全“1”出“1” 5、逻辑符号:二、“或”逻辑 1、定义:A 、B 等多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条件,事件就会发生,只有所有条件均不具备的时候,事件才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2、示例:两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3、“或”逻辑关系真值表 0---开关断开/灯不亮 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1”出“1”,全“0”出“0” 5、逻辑符号:三、“非”逻辑 1、定义:决定事件结果的条件只有一个A ,A 存在,事件Y 不发生,A 不存在,事件Y 发生,这种因果关系叫做“非”逻辑。 R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教案 教材分析 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学生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基础。考虑到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取向,选取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扩音机电路作为项目背景,本次课是该项目中任务二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学习。通过本项目的学习,既可以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实用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性增强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分析、概括与归纳的能力,能较快接受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而且在通过前一章半导体器件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⑴能描述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结构 ⑵说明各电路组成部分的作用 2.知识目标:⑴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 ⑵理解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各元件作用 3.情感目标:⑴培养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的兴趣 ⑵促进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4.思想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对专业基础课的畏难情绪,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 2.共射放大电路的各元件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并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手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基本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增加幻灯片图片、FLASH动画等,来丰富课堂形式,调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项目引领 展示扩音机图片和实物,扩音机是如何实现扩音功能的呢? 二、新课学习,任务实施: (一)放大的概念

(以扩音机为例分析总结放大电路出放大电路的结构) (1)放大的概念 教师使用扩音机演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扩音机的工作流程,并总结扩音机结构框图。使用PPT课件展示。 扩音机结构框图 放大的对象:变化量 放大的本质:能量的控制 放大的特征:功率放大 放大的基本要求:不失真,放大的前提 (2)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VBB、Rb:使UBE>Uon,且有合适的IB。 VCC:使UCE≥Uon,同时作为负载的能源。 Rc:将ΔiC 转换成ΔuCE(uo) 。 动态信号作用时: 输入电压ui为零时,晶体管各极的电流、b-e间的电压、管压降称为静态工作点Q,记作IBQ、ICQ(IEQ)、UBEQ、UCEQ。 (3)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为什么放大的对象是动态信号,却要晶体管在信号为零时有合适的直流电流和极间电压? 输出电压必然失真! 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首先要解决失真问题,但Q点几乎影响着所有的动态参数! ) ( o CE c b i c u u i i i u R ? → ? → → →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

《认识电路》教学设计 巴东县茶店民族中学(444315)谭德敏 [教材分析]: 一、教材依据: 本节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的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 二、教材编写意图: 由于电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以及人们在生活中体现出的对电的依赖性。学生对电来说已经不是非常陌生,只是对电与电路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正是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教材编写者们从同学们最熟知的电路入手。 1、面向全体学生 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材从一开始就以连接最简单的一个电路作为教学题材,并以该电路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为基本线条作深度延伸,让大家具体弄清各种电源以及各类用电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习它们在具体连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充分体现探究活动 教材在连接组成以及工作状态这两部分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弄清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4、关注最新技术成就 教材在结束时安排了专门的“阅读材料”―――新型开关,向同学们介绍了人类总是在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智慧实现技术的改造与革新,并通过各类技术的改造实现生产力的全面提高。 三、教材内容分析: 1、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来看 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最基本的电路组成学起,要求学生知道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这些基本元件组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电源的种类,以及它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介绍生活中与实际技术中所用到的各类开关;通过实际操作对通路、断路和短路这三种电路状态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短路的危害要有较为深刻地认识;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实物电路与电路图的区别,并会用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按照实物电路的结构画出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来看 本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从联系实际生活中各类用电器工作这一现象,产生探究简单电路结构与组成的兴趣,并亲自动手开展实验,连接基本的电路,并按照要求调整电路的不同工作状态,对照自己连接的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集中体现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特点。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来看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通过上学生自己亲手进行实验,连接各类电路,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对电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

逻辑门电路教案

知识目标: 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特点及功能。 能快速识别电路图符号并写出真值表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熟悉、熟练逻辑门电路图、符号及其运算 重点: 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特点 逻辑门的输入输出间的关系 难点: 基本逻辑门的运算

【课堂导入】 “逻辑”指的是事物的前因后果所遵循的规律,如果把数字电路中的输入信号看作是“条件”,输出信号看作是“结果”,那么数字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就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即逻辑关系,能实现一定逻辑关系的数字电路称为逻辑门电路。(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非门、或门)【教学过程】逻辑门基本知识 一.基本逻辑门电路: 与门: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灯L就亮。 若将开关闭合为“1”,断开为“0”;灯亮为 “1”,灯灭为“0”; 真值表:将各变量和函数可能出现的情况用下表表 示。 输入端A、B,输出端Y: ____ & 逻辑符号: A ____Y ____ B 与门电路真值表 输入输出 A B Y 000 010 100 111 与门逻辑表达式:Y = A ?B 逻辑功能:全1出1,有0出0 或门:当开关S1或S2闭合时,灯L就亮。

或门电路真值表 逻辑符号: ____ A ____Y ____ B 输入 输出 A B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或门逻辑表达式:Y = A + B 逻辑功能:全0出0,有1出1 非门:当开关S 1断开时,灯L 就亮。 非门电路真值表 逻辑符号: A ____ ____Y 输入 输出 A Y 0 1 1 0 非门逻辑表达式:Y = A ‘ 逻辑功能:有1出0,有0出1 问题:基本逻辑门的符号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什么逻辑功能 >1 1

教案.第六讲常用cmos逻辑门电路及74ls系列ttl逻辑门电路

上一讲内容回顾: CMOS 反相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V DD B 1 G 1 D 1 S 1 u A u Y T N T P B 2 D 2S 2G 2 V SS +-u GSN u +-GSP A Y 0V +V DD u A u GSN |u GSP |T N T P u Y 0V |U th(P)|截止导通 V DD V DD >U th(N)<|U th(P)|导通截止 0V 设U th(N)=2V ,U th(P)=-2V ,V DD =5V 。 T R ONP u Y +V DD V DD S N T P T R ONN u Y +V DD 0V S N T P A Y 导通导通 截止 截止u A =0V 时 u A =V DD 时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i D ++V DD B 1 G 1 D 1 S 1 u I - u O T N T P B 2 D 2S 2G 2 V SS A B C D E F U th(N) V DD U TH U th(P) U NL U NH u O / V u I / V D A B C E F i D /mA u I / V U TH 电压传输特性 电流传输特性

1. 常用逻辑功能的CMOS 门电路 (一)CMOS 逻辑与非和或非门电路 ①与非门 A B T N1T P1T N2T P2 Y 0 0 0 11 01 1截通截通通通通 截截通截截截截通通1110与非门u A +V DD +10V V SS T P1T N1 T P2T N2 A B Y u B u Y 0101AB Y =A B Y ②或非门 或非门B A Y +=u A +V DD +10V V SS T P1T N1T N2T P2A B Y u B u Y A B T N1T P1T N2T P2 Y 0 00 11 01 1截通截通通通通截截通截截截截通通1000A B Y (二)CMOS 漏极开路输出门电路(OD 门) 为什么需要OD 门能否将普通2个及以上的CMOS 门电路的输出直接连在一起,进而实现“线与”! 21Y Y Y =A B Y C D Y 1Y 2是否可以如此连接与应用10产生 一个很大的电 流 漏极开路输出CMOS 门电路(OD 门) A B Y AB Y =R L V DD2V DD1 A B V SS 用途:输出缓冲/驱动器;输出电平的变换;满足大功率负载电流的需要;实现线与逻辑。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教案

一、认识电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中的组成; 2.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这三种电路状态,并能了解短路的危害; 3.会识别、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电路的结构; 2.通过观察实物图,学会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通路、断路和短路的三种电路状态;学会作电路图;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引言:观察下面图片,感受光带来的视觉美感。 为什么夜晚的时候能发出这么多美丽的光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知识精讲 观察下图中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

(一)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在电路中,电流通过小灯泡时,它的温度会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增加了。与此同时,小灯泡会发光,光能够照亮黑暗的房间,也能够烤热它照射到的物体,表明光也具有能量。 电池:把电能提供给小灯泡。 小灯泡: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路主要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其中: 用电器 定义:能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得装置。比如:电灯、电炉、电视机、电动机等。

电源 1.概念: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生产中常用的发电机等。 2.电源正极通常标有正极“+”和负极“-”。在连入电路时,用电器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否则,用电器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损毁电源。 开关 1.概念: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比如: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是单刀单掷开关和单刀双掷开关。 单刀双掷开 单刀单掷开关

教案.第六讲_常用CMOS逻辑门电路与74LS系列TTL逻辑门电路

u ONN 导通导通 截止 时 电压传输特性和电流传输特性

(五)CMOS 电路的特点与使用注意问题 ①CMOS 电路的优点 ? 静态功耗小;允许电源电压围宽(1.520V);扇出系数大,噪声容限大。 ②CMOS 电路的正确使用 ? 输入电路的静电保护 ? 所有与CMOS 电路直接接触的工具、仪表等必须可靠接地。 ? 存储和运输CMOS 电路,最好采用金属屏蔽层做包装材料。 ? 多余的输入端不能悬空 ? 可以按功能要求接电源或接地,或与其它输入端并联使用。 ? 输入电路需过流保护 ? 低阻信号源时,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进保护电阻; ? 输入端接有大电容时,应在输入端和电容之间串联接入保护电阻; ? 输入端接长线时,应在门电路的输入端串联接入保护电阻。 2. 74LS 系列TTL 门电路 (一)LSTTL 非门结构与工作原理 TTL 集成门电路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系列,74系列、74H 系列、74S 系列、74LS 系列。前三个系列已经被淘汰,74LS 系列虽面临淘汰,但是目前仍有使用,故课程仅简单介绍74LS 系列原理。 利用肖特基管的低导通电压(0.3V~0.4V)和多数载流子形成电流特性抗深饱和提高速度。 R R R R R R D 3 V CC Y 28K 120K A B 1.5K T 2T 3 T 4 5 120T 5 R 4 4K C 3K T 6 u o u i D 26 12K D 1 SBD b e e c b c 电压关系表u I /V u O /V 0.3 3.4(4.3)3.4 0.3 真值表01 10 A Y ? D2、D3的作用 D2在T5导通的瞬间起作用,可抽取T4的基区电荷,加速其截止过程。 D3在T5导通的过程中起作用,此时T2的集电极电位比T5的集电极电位低,可以通过D3给负载电容放电,而这个放电电流又去驱动T5,减小了电路的导通延迟。 ? T6电路的作用 T2由截止变导通,先驱动T5饱和导通,然后T6才导通,对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黄陵县桥山小学田志强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实验材料: 师准备:电池盒1个/组+1个,小灯座2个/组+2,干电池1节,小灯泡2只。生准备:1号干电池1节/组,小灯泡2只/组,导线3根/组。 二、教学环节 (一)复习前课,引入新课 1.提问回顾前课。师:在上节课《点亮小灯泡》中,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有哪些?(预测生: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出示材料图片。 2.兴趣激发。师: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老师展示下,看谁点亮的最快。(生动手操作)很棒,大家都能点亮小灯泡了。

3.故意刁难,引出问题。师:大家拿起来让老师看看谁的最亮!最亮的举手。(预测:在学生举手同时,小灯泡熄灭。)怎么回事?小灯泡怎么不亮了?(预测生:我刚才手松了!)这样点亮小灯泡方便吗? 4、出示电池盒、小灯座,引入新课。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实验装置,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下它们吧!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顺利地引入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探究简单电路兴趣。 (二)介绍装置,再点亮小灯泡 1、教师给每一个小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以及两根导线。 2、教师:我们一起来点亮一个带灯座的小灯泡,你们可以跟我一起来安装。记录员请你在记录纸上把你们小组的电路实物图画起来。 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③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3、指导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小组点亮小灯泡。 4、教师投影出示两份从学生那里得到的电路图,一份是实物图,一份是符号图(事先安排),介绍简单电路上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让其他记录员再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快速地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设计意图: 学生跟着教师示范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保证了安装的成功率。 第二步的操作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 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更复杂的电路的认识。 逐步提高难度,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教育的规律。 先动手后画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认知特点。 串联和并联相对来说串联较容易,学生容易想到。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提问:如果现在我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你能也一起把它点亮吗? 2、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几根导线,让学生尝试使两个小

九年级物理全册11、1认识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认识电路》 教材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一章第一节《认识电路》,电路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电路的组成。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4.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 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正确画法。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手电筒、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你知道燃料有哪几种? 2.什么是燃料的热值? 3.什么是炉子效率? 二、激发学习动机:

1.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2.教师出示手电筒灯泡为什么会亮呢? 3.观察与思考:教师演示灯泡发光,学生思考什么是电路,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 三、讲授新知识: (一)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2.电路元件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如图所示: 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如图所示: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并使导线绝缘皮燃烧。连接电路时必须避免短路。 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出示示教板或画有各电路元件符号的投影片,并作说明。 (三)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示范:画出图1的电路图(图2)。 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③变换一下图1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四)课堂小结:电路组成,元件符号,三种电路,电路图。 四、巩固运用: 1.把_电源、用电器_、开关_用_导线_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只有电路闭合_时,电

全车电路识图基础教案

全车电路识图基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

复习旧课: 对上次课以提问的形式复习 1、车身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车身计算机常用的传感器有哪些 新课引入: 主要以讲解方式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计算机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汽车电路越来越复杂。要读懂汽车电路图,不仅需要掌握汽车电路元器件,汽车传感器,汽车基本电路知识,还要根据不同车型,了解其电路特点,线束分布,元器件位置,开关的功能。那么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全车电路。 讲授新课: §全车电路识图基础 电器元件的表示方法 汽车电器元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如果直接在电路图上画出电器元件将使电路图异常复杂,也不容易看懂,因此电路图在绘制中都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各种电器元件。目前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厂商还没有统一电路图的符号,但

从目前的汽车电路图来看,虽然符号不尽相同,但差别不大,并且电路图都有相应的说明解释所采用的符号,所以在本书中只以丰田车系的电路图符号为例说明用电路符号表示电器元件的方法。 如课本图6-4 6-5各种电器元件的符号。 插接器的表示方法 电线的表示方法 在电路图中通常以线条表示电线,电线的颜色以字母表示,表示颜色的字母通常为英语中该种颜色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或第二个字母。表示颜色的字母,各个制造厂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参照相应的修理手册。表 8-3 为丰田公司表示颜色的字母。如果电线表面有色条,则用两个字母加一个连字符表示,连字符前面的字母表示底色,连字符后面的字母表示色条的颜色,如图 8-7 所示。此外还有厂商将导线的截面积也用数字表示出来。 系统电路图 由于目前车辆的电气设备数量越来越多,所以电路图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电路图从过去的一、两页到目前的几页、十几页,甚至几十页。为了比较清楚地将电路的内容表达清楚,目前各公司的电路图的编排基本是按系统编排的,每个系统的电路从上到下依次为电源线、开关、继电器和用电设备、搭铁线,通常蓄电池和发电机都画在电路图的最左面,通过主保险与电源线连

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教案示例

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教案示例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初步认识与非门可以代替与门、非门。 (二)实验器材 T065或74LS00型二输入端四与非门集成电路两块,100欧定值电阻1只,GD55—2型发光二极管1只,常闭按钮开关两个,一号干电池三节(附电池盒),MG42—20A 型光敏电阻1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与门、非门、与非门三种门电路,同学们还记得与门、非门、与非门使电路闭合的条件吗?同学们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与门输入端都是高电位时非门输入端是低电位时与非门只要有一个输入端是低电位) 与非门是最常见的门电路,这是因为不但它本身很有用而且在没有专用的非门、与门时(为了生产、调试的方便与规范,在集成电路产品中没有与门、非门,而只供应与非门),可以用与非门来分别代替它们。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把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使用。板书:(第六节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

2.进行新课 (1)用与非门作为非门 同学们,现在我们研究只应用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A (或B),另一个输入端B(或A)空着,这个与非门的 开关条件。 问:把这个与非门的A与低电位相接时,它的输出端 是高电位还是低电位?把它当作一个电路的开关,此时 电路是开的,还是关的?(高电位,关的) 问:把这个与非门的A与高电位相接时,它的输出端 是高电位还是低电位?这个开关电路是开的,还是关的?(低电位,开的) 问:这样使用与非门,这个与非门可不可以看作是个 非门(与本节课复习中的板书呼应)?(可以)板书: (只应用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A或输入端B时,这个与非门�'be统闪朔敲拧 学生实验:让学生按课本图15—29连接电路,并说明把电路中的两个与非门都当做非门使用,然后 问:当有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左边的非门的A端 是低电位还是高电位?为什么?(低电位,因为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小)它的输出端(也就是第二个非门的输入端)是高电位还是低电位?(高电位)第二个非门的输出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案..

第2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课题】 2.1 三极管 【教学目的】 1.掌握三极管结构特点、类型和电路符号。 2.了解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 3.理解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的特点,并会判断三极管所处的工作状态。 4.理解三极管的主要参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三极管结构特点、类型和电路符号。 2.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电流放大作用。 3.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及特点。 【教学难点】 1.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和对电流放大作用的理解。 2.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的条件。 3.三极管的主要参数的含义。 【教学参考学时】 2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搭建一个简单的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通过对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及输出信号的测试,引导学生认识三极管,并知道三极管能放大信号,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课 2.1.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出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构成的。 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基片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分别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NPN和PNP两种, 2.1.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特性 三极管能以基极电流微小的变化量来控制集电极电流较大的变化量,这就是三极管的电

流放大特性。 要使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必须给管子的发射结加正偏电压,集电结加反偏电压。 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流(基极电流B I 、集电极电流C I 、发射极电流E I )之间的关系为: C B E I I I +=、B C I I = --β、B C I I ??=β 2.1.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三极管外部各极电流与极间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又称伏安特性曲线。 1. 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特性曲线是指当集-射极之间的电压CE V 为定值时,输入回路中的基极电流B I 与加在基-射极间的电压BE V 之间的关系曲线。 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相似,也存在一段死区。 2. 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当基极电流B I 为定值时,输出电路中集电极电流C I 与集-射极间的电压CE V 之间的关系曲线。B I 不同,对应的输出特性曲线也不同。 截止区:0=B I 曲线以下的区域。此时,发射结处于反偏或零偏状态,集电结处于反偏状态,三极管没有电流放大作用,相当于一个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饱和区:曲线上升和弯曲部分的区域。此时,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偏状态,三极管没有电流放大作用,相当于一个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放大区:曲线中接近水平部分的区域。此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2.1.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 性能参数:电流放大系数- -β、β,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CBO I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饱和电流CEO I 。 2. 极限参数: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CM I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CEO BR V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CM P 。

《认识电路》教案

《认识电路》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1、电路的组成、状态和连接。 2、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教学难点: 短路的概念及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课前准备好的示教板,在其中一块示教板上摆出小电灯, 师问:要使小灯泡发光,应有什么通过灯丝? 生答:电流。 师问:要有持继电流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答:必须有电源。再在示教板上摆出电池组,但不与灯连接, 师问:已有了电源怎么灯还不亮呢? 这时学生便议议纷纷,会指出电池与电灯还没用导线连接起来, 教师作出同样分析,要使发光,电灯与电源必用导线连接起来,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电路”。 二、进行新课 1、电路的组成 ①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开路和短路 继续刚才实验1的演示,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打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教师:有人在接电路时,忘记了接用电器,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提问:能将电源的两极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吗? 教师强调:短路的危害,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3、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 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4、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①示范: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③变换一下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 错误的画法。 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教师归纳:实物图比较直观,但画起来太复杂、有些复杂的电路图根本无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