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躺式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半躺式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半躺式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半躺式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半躺式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2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200例,按母乳喂养方式

分对照组(100例坐位横抱式母乳喂养)和研究组(100例半躺式母乳喂养),

比较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心理状态等。结果:研究组产后1d、产后2d、产后

3d时母乳喂养成功率78%、82%、91%高于对照组63%、67%、71%(P<0.05)。

产后3d、30d时,研究组BSES评分、LATCH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躺式母乳喂养,产妇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母乳喂养

成功率高。

【关键字】半躺式;母乳喂养;负面情绪;成功率

母乳为婴儿的食物,给予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提升其智力,

减低过敏性疾病、儿童期肥胖、猝死等发生率,有利于婴幼儿身体健康。因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高,产妇术后因乳头损伤、乳头疼痛、切口疼痛等因素[1],

心理发生负性情绪,放弃并抵触母乳喂养。已有研究表明,采用半躺式母乳喂养

方式,可改善产妇心理情绪,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现纳入200例初产妇分组讨

论此点: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母乳喂养方式分组讨论200例初产妇。各产妇孕期均接受各项产检,且可

准确叙述出自己病史,认知能力和配合能力正常。排除合并妊娠并发症、精神疾病、早产产妇、乳腺疾病者等。对照组:顺产65例,剖宫产35例,孕周时间36.5-39.4周,平均为(38.4±0.6)周,年龄22-36岁,平均为(27.5±0.6)岁;研

究组:顺产64例,剖宫产36例,孕周时间36.8-39.7周,平均为(38.7±0.5)周,年龄21-37岁,平均(27.9±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

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用坐位横抱式母乳喂养,产妇一只手侧手横抱婴儿,另一只手用C字

型手势将乳房托住让婴儿吸吮乳房,喂养时产妇为坐位状态。

研究组接受半躺式母乳喂养:产妇呈仰卧位,斜后躺45°,将垫子或针头垫在产妇背部,再让婴儿呈俯卧姿势,与产妇无空隙紧贴吸吮乳房,确保婴儿、产妇

均处于舒适姿势。

1.3 指标判定

记录产后1d、2d、3d时母乳喂养成功率,每次哺乳后,婴儿入睡时间>2h,且无便秘等

症状。

产后3天及30天时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评估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共

33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5、4、3、2、1分,总分值0-165分,分数越高越良好;用视觉模

拟疼痛评分表(NRS)评估其疼痛程度,分值为1-10分,分数越低越良好;用LATCH含接系

统评分表评估婴儿吮吸母乳时含接状况,共5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2、1、0分,评分越高

越良好,评分>9分,则表明含接理想。

1.4统计学方法

母乳喂养成功率(计数数据,%)和MSSNS评分(计量数据,±s),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中,用X2检验、t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母乳喂养成功率

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

自从“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致婴幼儿肾结石事件”曝光以来,婴幼儿科学喂养问题引起了医学界和千万家庭的关注。三聚氰胺会引起婴幼儿肾结石,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婴幼儿肾结石还是遗传、营养、感染、代谢、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对婴幼儿成长的观察性研究来看,喂养问题举足轻重。 科学喂养不该是一句空话。科学喂养如何真正落实到每个家庭,成为家长的实际行动,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副主任委员苏宜香、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徐秀提出了她们的见解和建议—— 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 奶类是婴儿的主食,无法母乳喂养时以配方奶粉喂养,母乳不够时,添加配方奶粉。有母乳尽量给孩子吃母乳,至少4个月,最好6个月,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不能早于4个月。我们不主张出生一个月以内就添加配方奶粉,因为最初的一个月很多妈妈的喂养潜力并没有全部发挥出来,而通过婴儿对妈妈乳头的吸食力度,会促进乳腺充分分泌。 过量蛋白、盐和钙可能与结石有关 纯母乳喂养阶段结束后,有更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很多辅食里都有强化营养素,有的加钙,有的加锌或者加铁,或家里饮食偏咸,如果不能综合考虑添加物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关系,盲目使用,就可能使这些矿物质过量,增加肾脏负担,增加肾脏疾病的几率。其中,过量的蛋白、盐和钙就会改变胃肠道渗透压,增加肾溶质负荷,带来相关的健康风险。 譬如,有些家长认为吃配方奶粉后孩子容易便秘,就用菜汤水冲调奶粉,或者在奶粉内同时添加米粉,这是很危险的,无形中加大了配方奶粉的溶质,升高了渗透压,致使婴儿不能耐受,拒绝饮食或腹泻。 又如,婴儿一天有10多次小便是正常的。可有些家长却为此着急起来,担心孩子吃不饱,于是在奶粉里少加水,冲得浓一点,耐饥的时间长一点。这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过浓的奶粉会造成婴儿肾溶质负荷和渗透压增加,有些孩子不能耐受,马上就开始腹泻了,也可能为肾结石的产生埋下隐患。此外,过浓的配方奶粉里钠量随之升高,容易发生肥胖,对孩子一生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给婴儿补钙,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必修课,可孩子到底需要补吗?补多少?家长用行动回答:听广告、随大流。其实,配方奶粉的钙含量高出母乳一倍,喂配方奶粉的同时又加钙剂,必定超过婴幼儿肾脏溶质负荷。因此,完全人工喂养、有足够的配方奶粉,不需要添加钙剂;完全母乳喂养的也不需要额外钙补充;母乳不够、有足够配方奶粉的混合喂养,6个月以内,一般达到每天800毫升及以上,也不用补充钙。从理论上分析,过量钙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纠正婴幼儿“饭勺现象” 去年儿科医院在本市6个行政区做了1000多名0-3岁婴幼儿进食行为的调查,初步调查结果发现,有不良进食行为问题的高达%。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饮食行为与饮食气氛,直接影响儿童的营养水平。 譬如,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排斥新食物,家长会误以为孩子不喜欢就放弃了喂养,从而造成偏食与挑食。 又如,孩子吃饭没有固定位置,走到哪里,喂到哪里,家长趁孩子不注意,就往嘴里塞一口,这是强制喂养,即“饭勺现象”。另外,吃多吃少不是由孩子自己来体验,而是家长逼迫的,以至于吃半小时的饭延长至一个多小时。 再如,很多家长喜欢在饭桌上教育或训斥孩子,吃饭时孩子始终处在被压抑的情绪之下,对心理发育和社会行为带来负面影响。

产科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产科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 000例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临床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因心理因素经过健康宣教后100%顺利哺乳;乳房扁平以及乳头凹陷者经积极治疗后吸吮成功率为96.9%;乳头皲裂者治愈率为98.2%;乳胀者通过正确喂养,成功率为95.5%。结论通过产科护理干预,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取得明显效果。 标签: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乳房问题;护理措施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成功的母乳喂养是母婴双方都积极参与并同时感到满足。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1 0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 0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54例产妇害怕哺乳,占5.4%;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乳头皲裂,占11.3%;269例有乳胀,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有母婴异常除外。 2结果 54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乳头皲裂,成功111例,占98.2%;269例乳胀,多于产后3 d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12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5.5%。 3护理指导 3.1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3.1.1加强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亲自示范以及指导产妇哺乳。 3.1.2保持产妇心情愉快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

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及采取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果两组产妇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式,使得术后产妇的开奶时间、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实验组产妇的开奶时间为(32.12±1.2),明显短于常规组的(58.6±7.2);实验组中53例产妇泌乳量满足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需求,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8.3%;常规组中只有32例产妇的泌乳量满足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需求,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3.3%。实验组产妇的开奶时间、产后3d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详细分析影响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产妇产后开奶时间,增加母乳喂养量,并大大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标签:母乳喂养;成功因素;护理对策 母乳喂养是用母亲的乳汁哺育婴儿的方式,经过多方研究显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母乳喂养婴儿会大大促进婴儿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婴儿的身体免疫力和智力,减少儿童期肥胖、罹患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几率[1]。母乳喂养不仅对婴儿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产妇母体恢复、预防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等也有很大的帮助[2]。近年来很多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剖宫产术后产妇没有做好充分的母乳喂养准备,术后切口疼痛、体位不当、母乳喂养认识不高、母乳不配合等问题,使得产后母乳乳汁减少,无法满足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得产后母乳喂养存在很大的失败率[3]。为了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笔者选取12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然后根据影响因素”对症下药”,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6.6±3.5)岁,孕周38~42w,平均孕周为(38.9± 2.5)w。婴儿出生时体重为2400~4000g,平均体重为(3000±600)g。常规组中产妇年龄为23~34岁,平均年龄为(25.8± 3.8)岁,孕周38~43w,平均孕周为(38.5±2.6)w。婴儿出生时体重为2500~4200,平均(3000±550)g。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多为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羊水、胎盘位置等,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婴儿体重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剖宫产分娩指导。术前告知产妇母

陶洋-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6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乳房胀痛情况、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促进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初产妇;母乳喂养;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Method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treated 150 cases of primipara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activities to increas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were 150 cases of primipara a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skills, breast tenderness, lactation and breast milk feeding success rate.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iding posture, milking technique, milk feeding posture, containing posture score, breast pain sco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mount of lac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QCC can

加强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及指导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加强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及指导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发表时间:2013-01-30T13:17:27.93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慧兰1 顾海静 2 蒋海群 [导读] 母乳是最天然、最营养、最安全的食物,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王慧兰1 顾海静 2 蒋海群3 1 临海市涌泉中心卫生院(浙江临海317021)2,3 临海市大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 5734(2012)12 母乳是最天然、最营养、最安全的食物,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母乳中富含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包括容易消化的乳蛋白、丰富的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成分,是母亲和宝宝情感满足的重要途径,许多免疫物质对预防婴幼儿各种感染也非常重要。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可以抑制排卵、延缓月经复潮、推迟再受孕时间,可以减少产妇体内堆积的脂肪、早日恢复孕前的体形,可以减少产妇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可能性。母乳喂养有这么多的优点,让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工作变的尤为重要。通过本社区2010年与2011年出生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的对比,深深体会到加强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及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出生的3205名婴儿,他们的喂养的情况如下:母乳喂养的婴儿2402人,占74.9%人;工喂养的有803人,占25%。其中人工喂养的婴儿里面因产妇乳头凹陷造成的有369人,占45.9%,因产妇喂养方法不当及信心不足造成的有284人,占35.4%。因合并内科疾病(比如肝炎、心脏病、血液病等)造成的有126人,占15.7%,因住院导致新生儿喜欢吃橡皮奶头而不吃母乳的有24人,占3.0%。由于某些社会和自身的原因导致3个月内终止母乳喂养的120人,占3.7%;6个月内终止母乳喂养的406人,占12.7%。其中因产妇工作压力大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282人,占8.8%;因担心身材走样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80人,占2.5%;因乳汁少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36人,占1.1%;因其他原因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8人,占0.25%。 2011年我社区全面加强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包括孕期母乳喂养优点讲述及动员母乳喂养、重视孕晚期孕妇乳头的护理及产后母乳喂养宣教和指导等工作。大大降低了因乳头凹陷和产妇喂养方法不当及信心不足造成的人工喂养率,也降低了因产妇工作压力大和担心身材走样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人数。具体结果如下:2011年出生的3125名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2826人,占90,4%人;人工喂养的有299人,占9.6%。其中人工喂养的婴儿里面因合并内科疾病(比如肝炎、心脏病、血液病等)造成的有183人,占61.2%,因住院导致新生儿喜欢吃橡皮奶头而不吃母乳的有56人,占18.7%;因产妇乳头凹陷造成的有36人,占12%,因产妇喂养方法不当及信心不足造成的有24人,占8%。由于某些社会和自身的原因导致3个月内终止母乳喂养的8人,占0.26%;6个月内终止母乳喂养的103人,占3.3%。其中因产妇工作压力大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32人,占1%;因担心身材走样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3人,占0.096%;因乳汁少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34人,占1%;因其他原因致母乳喂养时间短的有5人,占0.16%。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加强母乳喂养的知识宣教及指导可以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母乳喂养的时间,因此我们广大妇幼工作人员应重视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工作,为我国母乳喂养率的进一步提高尽一份力。

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34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412例,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8%,對照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368例,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8.2%,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标签: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干预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能够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母乳喂养的有点较多,因此WHO大力推荐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目前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34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7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平均年龄(27.3±1.7)岁,平均孕周(39.5±1.4)w,初产妇372例,经产妇45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7.1±1.3)岁,平均孕周(39.2±1.7)w,初产妇352例,经产妇65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针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2.1加强健康宣教对产妇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意识。利用查房和巡视的机会,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在产科病区张贴关于母乳喂养的宣传画,定期开设宣传栏,并制定母乳喂养宣教手册,免费发放给产妇。定期组织产妇母乳喂养学习班,利用专家授课、视频观看等形式将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传递给产妇。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和新生儿期的产科知识和护理内容,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如何促进泌乳量,乳房的孕后、产后护理等[1]。 1.2.2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在产后担心母乳喂养会影响到乳房的外观,因此会对母乳喂养产生恐惧、担忧的不良心理,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到下丘脑的功能,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2]。因此为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护理人员需对产妇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增强对母乳喂养的信心。

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综述了近十年国内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指出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标签:母乳喂养;婴儿;影响因素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婴儿喂养全球战略》,将母乳喂养作为重点措施之一。战略指出,婴儿出生后1 h均应开始母乳喂养,并应坚持6个月;按需哺乳;在6个月纯母乳喂养期后应及时引入有足够营养和足够安全的补充食品,确保持续母乳喂养至婴儿2岁或2岁以上,并提倡4个月以内的母乳喂养率应达到85%以上[1]。母乳喂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综合国内最新文献报道,对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母乳喂养的现状 一项浙江省的调查研究显示,婴儿在出生7天、1个月、3个月和4~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9.72%、77.66%、58.32%和27.97%[2],远低于联合国提倡的4个月内85%以上的喂养率。根据各地区母乳喂养的相关数据来看,我国各地区母乳喂养率有很大差异。(1)江苏省苏州地区流动人口中4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的调查分析显示,农村出生的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在苏州城区出生的婴儿,分别是54.76%和33.90%[3];(2)在我国,汉族地区纯母乳喂养率为60.15%,少数民族地区为70.68%;城市地区为53.90%,而农村则为70.68%[4]。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的母乳喂养率与WHO推荐标准有很大差距,且随着婴儿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2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2.1 产妇自身因素 2.1.1 乳汁分泌不足 断奶的主要原因是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5]。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母亲在怀孕期间坚持工作直至分娩,产假时间短,我国绝大多数母亲在产后4个月左右又返回公司工作,紧张的工作及工作期间的长时间分离让母亲缩短了给孩子喂奶的时间,同时因工作压力及产后精神压力,导致母亲乳汁分泌不足。 2.1.2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婴儿。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的产妇伤口开口较大,剖宫产产妇术后需去枕平卧6 h,因伤口疼痛和身体上的输液管影响,行动不便、无法在产后及时开奶;因药物及手术导致乳房肿胀、乳汁分

关于母乳喂养的30个常见问题

关于母乳喂养的30个常见问题 Q1、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A:纯母乳喂养是指母亲完全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宝宝,除母乳之外,不给宝宝添加任何食品和饮料,包括水。对于母亲挤出的奶,不能用奶瓶喂养,可用小杯子喂哺。 Q2、母乳喂养有哪些对母亲的好处? A:母乳喂养与产后妈妈身体的恢复以及远期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宝宝通过吸吮妈妈的乳房时,妈妈的脑垂体可产生催乳激素和催产素,并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科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此外,母乳喂养的妈妈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的妈妈来说会延迟,有利于产后康复和生育间隔。 Q3、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A: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含有0-6个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最容易消化和吸收,最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母乳中含有独特的抗体,可以预防宝宝呼吸道感染、过敏、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还可减少儿童期肥胖的发生。母乳喂养可以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当宝宝在妈妈怀里吃奶时,可以听到母亲的心跳,因而得到更多安慰。母乳喂养时,宝宝与妈妈的视线交流,有利于宝宝情感发育。母乳喂养还能够促进宝宝口腔发育,预防牙齿咬合不正。

Q4、母乳喂养可以省多少钱? A:母乳喂养不仅给妈妈和孩子带来好处,同时还可以为家庭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母乳喂养方便、安全,减少了购买奶粉、奶具的钱,还减少了冲调奶粉以及消毒奶具的麻烦,母乳携带在妈妈身上,当然更不用担心乳汁会遭受污染。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到宝宝两岁,省下购买奶粉和奶瓶的钱,足以购置家里的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大型家电了。如果把运输奶粉所需的燃料以及运输成本,再加上奶粉桶、燃气废物带来的垃圾处理费用,那可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您也许没想到,母乳喂养还具有这些经济学意义吧! Q5、如何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A:母乳是大自然赠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女性在哺乳过程中,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最理想的物质食量,还是一份充满爱的精神食粮。从生理角度来说,只要能怀孕就能够哺乳,真正不能母乳喂养的女性非常少。产后妈妈的乳房,就像是生产乳汁的工厂,只要宝宝给予足够的吸吮刺激,不论母亲的年龄如何,母亲乳房的形状、大小如何,都不影响制造充足的乳汁。要想实现成功的母乳喂养,新妈妈首先要对母乳喂养树立自信心,多学习一些母乳喂养的技巧,并且向有哺乳经验的母亲请教,同时,还要拒绝母乳代用品的诱惑。对于新妈妈来说,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一些困难,只要

国内外母乳喂养现状及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

国内外母乳喂养现状及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 摘要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母乳喂养无论对婴儿还是对母亲、家庭以及医院、社会都具有其它喂养方式无可比拟的益处。 关键词母乳喂养;现状;提高;母乳喂养率 1母乳喂养现状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美国“2010健康人”制定的母乳喂养目标是,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应达到75%[1]。但目前,美国、加拿大等科技、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母乳喂养都没有达到“2010健康人”中提出的标准,且母乳喂养率随产后时间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据统计[2],美国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14%。我国母乳喂养现状也不容乐观,各地区的婴儿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率普遍较低[3]。将纯母乳喂养行为坚持到4个月的产妇仅为16 .5%,而4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为45.3% ~61.0 %,到6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下降到21.6%[4]。但都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2001至2010年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产后4~6个月母乳喂养率应达到85% 的目标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5-6],提高母乳喂养率工作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中,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新生儿娩出后半小时内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很难很好落实。其一,当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房,不能获得乳汁时会哭闹拒吸。其二,产后疲劳、伤口疼痛、产妇不愿意、家属也无耐心让婴儿吸吮母亲乳房,且不少医院由于产科人员缺乏,不能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落实好这项护理工作,只得仍然采取人工补奶[7]。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粉墨登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奶品商都大力宣传、积极赞助、免费馈赠及廉价销售各自的奶制品,加上奶粉销售商对配方奶的大力宣传,强化了孕产妇人工喂养的意识,使母乳喂养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乳汁分泌量,缩短纯母乳喂养时间,是爱婴医院护理人员考虑的主要问题。 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2011年1月第18卷第2期工作探讨 在西方国家,由于母亲产下婴儿后迫切回归工作岗位而断掉哺乳,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婴儿只有在母乳的哺育下发育才会更加健康。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妇女逐渐重新开始母乳喂养[1]。在我国,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母亲的工作性质等一系列因素,母乳喂养率处于下降的趋势,要恢复母乳喂养率,首先要了解影响母乳喂养的有关因素,从而制定相应对策。根据对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将影响母乳喂养的有关因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因素 1.1麻醉药因素 剖宫产产妇术毕返回病房常常表现为双上肢轻微颤抖、体温偏低,这与麻醉药的残余作用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术中所使用的麻醉药让产妇及家属担忧,新生儿吸吮母乳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所以延误婴儿进行早吸吮。 1.2产妇心理因素 1.2.1恐惧紧张由于产妇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分娩这种正常的生理过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部分孕妇总会害怕疼痛而感到不安,这种恐惧的心理会减弱孕妇对疼痛的免疫力,从而更加恐惧,这对顺利分娩都是不利的。还有部分产妇害怕哺乳时婴儿的吮吸会使得乳头疼痛,而不愿给婴儿进行母乳喂养。 1.2.2角色缺如当前来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不能使一些产妇充分意识到,更有从事文艺行业的女性,以为对婴儿的哺乳会使自己体形改变,不利于事业发展,而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产妇不愿意担当乳母的角色,从而导致婴儿不能得到正常的母乳喂养。 1.3产妇体位不适 剖宫产术后因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卧,腹部放置沙袋,监测生命体征,静脉输液及留置尿管等,使产妇身体活动受到限制。 1.4乳头异常 乳头正常是实施母乳喂养的基础,部分产妇出现乳头平坦、凹陷和皲裂而影响母乳喂养。 2医疗保健方面产科制度的改革 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已被证明为促进母乳喂养的积极有效因素,但是这不能切实保证能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产妇能进行母乳喂养的信息很大程度还是受到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的影响。 由于产科护士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不一,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她们把注意力放在产妇的护理上,疏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或接触过程中不重视指导母婴的沟通与交流。因接受母乳喂养培训程度的不同,为孕产妇提供的信息不一,导致孕产妇喂养方面的无所适从。因此,深入普及母乳喂养培训,让医护人员掌握科学的、全面的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方法,是可以有效的促进母乳喂养的先决条件。 3健康教育方面 大量资料证明,只要孕产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掌握良好的、科学的喂养知识和正确的哺乳姿势都是有利于喂养的持久进行的。所以要想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就要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学习[2-3]。 “奶不足”往往是早期终止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其实生理性奶不足极为少见,奶不足的孕产妇大多都是由于社会的因素导致的,所以一定要注重健康教育的学习改进形式和内容以及实效。这些知识的学习除了要集体授课之外还要注重每个孕妇自身的情况,由于其生活状况不一样,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当然,每个孕妇的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能使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4社会系统因素 代乳品广告的大肆宣传,使得广大的孕产妇难以抵挡诱惑,从而忽视母乳喂养,虽然社会传媒对其控制,但难免对母乳的喂养有所干扰,这时营造良好的母乳喂养的社会氛围极其重要,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积极地提倡母乳喂养。 5支持系统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雇保姆、奶粉喂养婴儿已成为一种潮流,这种由他人照料婴儿而缺乏家庭成员持续支持母乳喂养的情况对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是一种消极因素,此外就是孕产妇的产假时间短,职业女性无法在单位坚持进行母乳喂养,这样对母乳喂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4]。 综如所述,母乳喂养是一种易受主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易变的一种行为。所以需要社会各界全方位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母乳的喂养率,从而有效的促进婴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邓文娟,黄河清,黄小红.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12):39-40. [2]王临虹,郭素芳,张文坤.部分城市关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母乳喂养 行为影响的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276-278. [3]张文坤,郝波,王临虹.中国部分城市社区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调查[J]. 中国健康育,2004,20(1):14-16. [4]陈淑坚.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5. (收稿日期:2010-11-02)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许笑蕊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母乳喂养是喂养婴儿的最佳方式,它为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目前,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 内容之一就是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临床母乳喂养存在的系列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141-01 141 CHINA MODERN MEDICINE中国当代医药

浅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浅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对产后产妇母乳喂养的观察,对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产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及时 宣教及喂奶姿势正确指导,适时跟进护理,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结论:积极主动地加强 母乳喂养的宣教及指导,采取个性化的服务,并持续跟进督导,保障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关键词】产妇;母乳喂养;督导;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273-01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ostpartum breast feeding. Methods: observation of the postpartum maternal breastfeeding,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reastfeeding, the relevant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through the mission in time and nursing postpartum maternal breastfeeding position correct guidance, timely follow-up car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feeding. Conclusion: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breastfeeding and the guidance, take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 and continue to follow-up supervision, ensure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feeding. 具有种族特异性的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必须的各种 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母乳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是其他代乳品所无法代替的。大量研究证明:母乳喂养能够降低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⒈】。对产妇身 体的恢复也有许多积极的作用。目前,为了让婴儿顺利吃到母乳,我们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母婴喂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所采取的宣教指导和跟进督查等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2740例产妇,年龄20—42岁,其中剖宫产2064例,顺 产676例,初产妇 2266 例,经产妇 474例。 2 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2.1 知识缺乏通过对住院产妇的调查发现,部分孕妇产前未接受孕妇学校之母乳喂养知 识的宣教;也有部分虽然有一些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但不全面。针对上述情况科室墙上除了 宣传画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专栏外,还进行面对面宣教,有个性化一对一指导,有集中到一块 进行集体大课堂宣教,做到点面结合,让她们对母乳喂养有了深层认识,明白了母乳喂养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认同并实现母乳喂养。 2.2 母亲不自信大部分的产妇刚生完孩子,产后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感,认为自己没奶;特别是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失去母乳喂养的信心,导致母乳喂养不能顺利进行。针对此情况,责任护士亲自来到产妇身边,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早吸吮、早接触等母乳喂 养的目的及好处等,亲自帮助产妇1小时内进行乳房按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保证 最初三天充分的吸吮,每班护士跟进交班,班班指导,告知产妇这样做可以促进乳汁早分泌。不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让产妇有了母乳喂养的信心,成功并顺利的进行母乳喂养。 2.3 乳头问题 2.3 1 乳头扁平与凹陷做好产前检查早发现,正确指导乳房护理:洗净双手,孕37周后,可做乳头十字操;生产后,行母乳喂养之前还可以使用吸乳器吸乳头,注意哺乳姿势,由专 业护士协助婴儿可以实现有效吸吮;如果乳头特别凹陷,可以把乳晕提起,形成假乳头,再 协助婴儿吸吮,并持续跟进指导,班班交班指导督促,一般都能成功的进行母乳喂养。

浅析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914710655.html, 浅析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作者:刘毅博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07期 摘要:目的为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500例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分析总结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同时找到了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论严格执行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认真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和技术指导、产科医护人员转变观念、积极主动落实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母乳喂养;影响;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7-030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产后访视,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5份,有效率95%,其中正常分娩246例,剖宫产254例,坚持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320例,混合喂养100例,人工喂养50例,母乳喂养失败者30例。 1.2 护理措施。 1.2.1 产后坚持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基础。 早吸吮、早接触能帮助母亲在分娩后1h给新生儿开奶[1],新生儿在出生后30min-1h处 于吸吮的兴奋期,并且初乳营养价值很高,此时应进行初次哺乳,以帮助新生儿形成良好的吸吮反射。所以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因素[2]。 1.2.2 早期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电视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优于其他任何代乳品,让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是妈妈神圣的职责。对于产妇出现的喂养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且解答其困惑,应对新生儿的发育指标进行准确记录,并且鼓励产妇及其家属,使其树立养育好婴儿的信心。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及护理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成功的母乳喂养是母婴双方都积极参与并同时感到满足。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对本院2018年3月~2018年8月6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对2018年3月~2018年8月在本院分娩的6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60例产妇害怕哺乳,占10%;1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20%;30例乳头皲裂,占5%;90例有乳胀,占15%;12例乳腺炎,占2%。产后两小时开始哺乳,母婴分室者除外。 2.结果 60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20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08例,占90%;30例乳头皲裂,成功22例,占73.3%;90例乳胀,多于产后3天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8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1.1%。

3.护理指导 3.1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3.1.1加强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指导产妇哺乳。 3.1.2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而下丘脑功能和情绪有关联,因而情绪对泌乳的影响很大。心情抑郁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对乳母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进泌乳汁分泌。 3.2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3.2.1宣传哺乳优点 很多产妇对哺乳没有信心,由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害怕疼痛而不敢哺乳。甚至有些产妇担心哺乳会影响身材。告知产妇哺乳对乳母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它可以预防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可以促进缩宫素产生,刺激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旧。而且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另外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感情交流,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很大作用。 3.2.2尽早开奶 初乳的量不足,颜色不好看,不敢喂给婴儿吃。产后7天

浅析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浅析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目的为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针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500例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分析总结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同时找到了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结论严格执行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认真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和技术指导、产科医护人员转变观念、积极主动落实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 标签:母乳喂养;影响;相关因素;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产后访视,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5份,有效率95%,其中正常分娩246例,剖宫产254例,坚持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320例,混合喂养100例,人工喂养50例,母乳喂养失败者30例。 1.2 护理措施。 1.2.1 产后坚持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基础。 早吸吮、早接触能帮助母亲在分娩后1h给新生儿开奶[1],新生儿在出生后30min-1h处于吸吮的兴奋期,并且初乳营养价值很高,此时应进行初次哺乳,以帮助新生儿形成良好的吸吮反射。所以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因素[2]。 1.2.2 早期做好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电视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优于其他任何代乳品,让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是妈妈神圣的职责。对于产妇出现的喂养问题应及时纠正并且解答其困惑,应对新生儿的发育指标进行准确记录,并且鼓励产妇及其家属,使其树立养育好婴儿的信心。 1.2.3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实行24h母婴同室,母婴分离时间不应超过一个小时,所有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帮助产妇认识到照料婴儿的责任,并积极履行,让母亲和婴儿进行接触和目光交流,从而增强母子感情,对婴儿后期情感发育有好处[3]。母

提高4个月母乳喂养率

提高4个月母乳喂养率 发表时间:2011-06-24T08:45:54.84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宋晓琳林安静[导读] 提高母乳喂养率以促进母婴健康是爱婴医院的长期任务,也是我国为保证全球促进母乳喂养目标实现的保证。 【摘要】目的:加强产后随访,提高全市各族4个月母乳喂养率。方法:加强产后随访和健康教育,做到医疗保健双服务。结论:经过加强产后随访工作,,我市母乳喂养状态逐渐改善,4个月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关键词】加强;产后随访;提高4个月;母乳喂养率【中图分类号】R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72-01 提高母乳喂养率以促进母婴健康是爱婴医院的长期任务,也是我国为保证全球促进母乳喂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加强产后随访工作是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4~6月母乳喂养率的关键环节。我市通过加强产后随访,有效地提高了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1主要措施 1.1健全组织,建立制度,加强领导。市成立创建“爱婴县”领导小组,市医院、妇幼站分别成立创建爱婴医院领导小组,妇幼所还成立产后母乳喂养随访领导小组,加强母乳喂养随访工作管理,并分别制定随访制度,确定一名专职人员负责产后母乳喂养随访工作。 1.2强化专业队伍培训,提高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几年来,结合妇幼卫生合作项目五本教材培训,先后举办乡镇村有关人员参加的母乳喂养培训班10多期,接受培训达1千多人次。2006年12月中旬举办各卫生院产、儿科人员培训班,提高乡村二级母乳喂养知识和掌握随访要领。 1.3爱婴医院的产科医师在母婴出院时,认真填写母乳喂养记录单,并加盖医院公章。医院代收一定数额的母乳喂养随访指导费,并将记录单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市妇幼保健站。 1.4妇幼站制定专职随访工作人员对母乳喂养记录单进行分门别类处理,然后按照记录单上的姓名和地址进行随访。对农村的孕产妇把卡片转送乡卫生院,由乡、村两级妇、儿保人员负责随访。对每对母婴进行产后7d、14d、28d、42d、2个月和4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详细询问喂养情况(按需哺乳、哺乳次数、乳汁排空情况、两次哺乳之间是否添加水或其他代用乳品);完整地观察一次产妇哺乳过程,检查乳头和喂养前后乳房充盈及排空情况、了解婴儿体重、排泄和睡眠等;了解产妇膳食安排和水液摄入量等,并回答有关咨询;增加口头宣传等健康教育和家庭保健服务,如,脐带处理、洗澡指导,对有条件的家庭还增设免费出借《孕产妇保健》《母乳喂养》等录像带,用更形象的方式强化母乳喂养好的意识。 1.5乡、村卫生院妇、儿保人员在完成4~6个月随访后,将随访卡进行整理分析并做到每季度上报市妇幼保健所,以利于妇幼保健站能充分掌握辖区内母乳喂养的总体情况。妇幼保健机构随访专职人员做好随访卡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将随访卡每月底送到产妇分娩医院的妇保科。妇保科确定专人员负责审卡,对填写合格者兑现随访指导费。 2成效 经过加强产后随访工作,市母乳喂养状态逐渐改善,据全市数据抽样调查,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从2000年的59.1%,上升为1996年的79.7%,2006年度本所产后4个月内婴儿随访330人,纯母乳喂292人,纯母乳喂养率达88.5%。 3体会 3.1孕产妇在院内新型产科制度下,接受优质服务后,对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比较容易接受,以致院内纯母乳喂养率均在97%以上,而产妇出院后,离开了浓厚的母乳喂养氛围,容易受到社会家庭以及自身职业的影响,致使产妇在院内接受的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的做法受到冲击。而建立支持组织、加强产后随访工作是促进、巩固产妇在住院期间所获得的母乳喂养知识,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把母乳喂养坚持下去的重要途径。 3.2随访工作还应得到家庭的支持,由于封建意识种种原因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家长态度冷淡甚至工作人员被拒之门外等。对随访工作不理解或产生误会的家庭,妇幼人员则有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及时进行宣传教育。这样可使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进入家庭和社会,做到医疗与保健双优服务。 3.3经过多次母乳喂养随访,使健康教育好随访工作不至于停留在服务对象对母乳喂养的一般认识水平上。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和指导她们树立对母乳喂养的信息,使其尽快形成母乳喂养的习惯和正确行为。 参考文献 [1]富振英,常素英,何武et al.1998年中国4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与生长发育{J}.卫生研究,2000,29(5):275 [2]张惠玲,黄志平.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母乳喂养率{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4):464 [3]罗福孝,涂素华,冯光连.影响四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2):136 [4]吴安锁,周国萍,朱秀珍.影响婴儿纯母乳喂养因素的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2):582作者单位:833400博乐市妇幼保健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