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做对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时的喜悦。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一)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补充习题答案

当“海盗”去

预习提示

一、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教育具有反抗心态,对生活充满了大胆的幻想。(大意如此)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1)燥躁 (2)躁 (3)躁 2.(1)膝(2)漆 (3)漆 (4)膝

三、形容高兴极了。心广体胖、心狠手辣、心慌意乱、心急火燎、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旷神怡、心口如一等

四、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突出了汤姆一声吼威力之大。“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都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突出了伙伴的忌妒心理,反衬了汤姆衣锦归乡的荣耀心理。

五、穿登挎插佩插画听这些动词准确地刻画了汤姆的外貌特征———“黑色复仇人”趾高气扬的一副架子,也揭示了汤姆想当“海盗”的心理原因。

问题探究

一、1.提示:答这道题一定要通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后才能回答。汤姆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使他极度厌恶,虚伪的宗教教育使他产生了大胆的叛逆心理,朦胧的初恋(实质上是儿童间一种纯真的友情,汤姆把它视作“爱情”)的挫折,使他产生了厌世心理。但这种消极的厌世情绪是短暂的,很快就被“当

海盗去”的大胆幻想所替代。2.本段的景物描写成功地烘托了汤姆的心理活动。“酷热”的环境衬托了汤姆“烦躁”的心理,“寂静”的环境又衬托了汤姆“孤独”和“忧郁”的心理。

二、1.是指汤姆的波莉(有的书译成“包莉”)姨妈。2.因为汤姆躲在壁橱里,是老太太想不到的地方,而且老太太戴的眼镜又是“装饰品”,影响视力。3.爱动,调皮,聪明,机智。(意思如此)4.老太太爱汤姆,对他的调皮无可奈何,对他的狡猾(其实是聪明)有点赞赏。

小卡片

示例:“大自然进入了昏睡之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啄木鸟的叩击声打破了这寂静。”这段描写以有声反衬无声,使原来寂静的环境更寂静,为汤姆的“冥思苦想”创造了环境条件。

“海盗”生活

预习提示

一、汤姆由原先的烦躁、孤独、忧郁变得悠闲安详、快乐酣畅。变化的原因是因为他摆脱了成人社会的禁锢,回归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随文练习

一、1.乳臭未干嗅觉溴化钠 2.陌生壹佰圆伯父

二、1.不好。因为凉意是人的一种感觉,人身上是穿衣服的,凉意只有“透”过衣服才能使人感觉到,所以这个“透”字准确地描写出了人的这种感觉。而“有”“散”没有这种效果。2.不好。“冒”给人一种突然钻出来的感觉。而“钻”“爬”不能把这种“突然感”表达出来。

三、1.拟人把小虫当做人来写,写出它有人的思维,显得非常生动、风趣。 2.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照射的力量;蝴蝶有人的行为,赶来“凑热闹”,趣味盎然。3.比喻把筏子比做汤姆他们和文明之间联系的“桥梁”,含义深刻,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没有了“桥梁”,他们会怎么办呢?于是,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四、嘁嘁喳喳、密密匝匝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有时还带有褒贬色彩。“嘁嘁喳喳”在文中形容鸟儿的欢叫声,明显

带有褒义。

五、主要通过空气凉爽、众鸟争鸣、小动物任意爬行、美丽晨光等景物来衬托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问题探究

一、1.与课文《“海盗”生活》相衔接。此文是写汤姆离家出走后,过过“海盗”生活瘾后,一个人偷偷回家观察大人们反应的事。

2.不是的。因为他们是偷跑出去过所谓自由自在的“海盗”生活的,他这次回来也是偷偷回来的,生怕大人发现自己,使自己的计划半途而废。

3.起加重程度和强调的作用。

4.波莉姨妈、哈帕太太对孩子的评价,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爱,这使躲藏在床底下的汤姆非常感动,“姨妈伤心的样子深深地打动汤姆,他真想从床下面冲出来,让她惊喜欲狂”,当他听到大人们的哭声时,平时讨厌大人们管束的汤姆“鼻子也发起酸来”。通过偷听大人们的议论,生动细腻地刻画汤姆的心理活动。

5.这一细节生动地反映了汤姆的心理变化。他“从口袋里掏出梧桐树皮”,是因为听了大人们的话很感动,想叫大人们知道他们并没有死,不要过于难过;后又“赶忙把树皮放到口袋里”,是想在他们的丧礼上突然出现,让大人们惊喜万状。这是符合汤姆好“恶作剧”的性格特征的。在情节发展上,也

为下文伏笔。

二、1.“奇妙的梦”这个小标题最恰当。汤姆去当“海盗”,是想成为一位被人尊敬的英雄,而现在正实现了他这种“奇妙的梦”。他们在葬礼上的突然出现,使人们惊喜万分,他在人们心目中也自然成了“英雄”。2.“这”是指“海盗汤姆·索亚望着四下里那些又妒又羡的孩子们”所产生的心里感受。汤姆原是一个天真、聪明的顽童,在星期日教会学堂里,功课并不好,加上会恶作剧,受到了人们的轻视。现在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使其他的孩子对他又妒又羡,于是心里产生了愉悦感,认为这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时刻”。这是孩子心态的真切反映。

小卡片

AA式:大大(的) 高高(的) 快快(的) 蓝蓝(的)

ABB式:慢腾腾怯生生活生生胖墩墩

ABAB式:冰凉冰凉火热火热滚圆滚圆

A里AB式:慌里慌张俗里俗气古里古怪

洞中历险

预习提示

一、要讲述出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大风大浪、大手大脚、阴谋诡计、冷言冷语、粗枝大叶、粗茶淡饭、粗心大意等

三、1.形容很空的样子,突出通道里空无一人的情境,制造恐怖的气氛。2.形容悲哀的样子,写出了女孩子的软弱,反衬汤姆的坚强。

四、1.不能。“烧”与“燃”同义,但习惯上“燃”用于抽象的事物,“希望”是抽象的,只能用“燃”不能用“烧”。“煽”带有贬义,用在此不当。2.不可以。“啃”表示从较硬的东西上,一点儿一点儿较用力地往下咬。这个“啃”,一方面写出汤姆带去的蛋糕已变硬,说明他们留在洞里的时间已不短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剩下的面包不多了,汤姆非常小心地一点儿一点儿往下咬,生怕不小心,一口把它吃完,从而说明汤姆是一个有成算的孩子。而“吃”“咬”没有这种表

达效果。3.不能。“蹿”有向上猛跳的意思,准确地写出了火焰的状态。似乎也象征着汤姆他们的心态,“希望”一会儿蹿起,一会儿落下。而“升”字太一般化,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声音延长 3.表示解释说明

问题探究

这是个多解题。正确的说法是:蓓姬是个小女孩,而且她是镇上大法官的女儿,有点娇气,在洞中历险时,她没有汤姆勇敢和坚强,身子也十分虚弱,而且多次说到“死”,要“撒手归天”。但她是汤姆的同学,也是汤姆的好友,两人有着高尚纯洁的友情,汤姆可以自己死在洞里,但不能让蓓姬死在洞里,他为了蓓姬一定要冲出洞去,

所以,蓓姬并不是汤姆的累赘,而是他的精神动力,精神鼓励者。由此可见,在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中,汤姆那种毫无杂念的人性特征与友情是多么高尚纯洁啊!

小卡片

示例:也犹如春日清晨雨后鲜亮柔媚的白玉兰花瓣上,缀着的圆润润、亮晶晶的点点雨露,散发着乳白色的光彩和迷人的清香。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二)

社戏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又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由此可见鲁迅写《呐喊》意在唤醒熟睡中的中国人,粉碎“铁屋子”。

随文练习

一、D

二、轻松舒展跳拔拔点磕退上架飞

1.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

2.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

三、B

四、1.“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2.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也写出了在行进的船中的人,眼望岸边连山特有的视觉感受。

3.“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4.因为在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五、1.“季节”改为“地方” 2.划去“反复地”3.删去“能否”

六、1.D 2.这段文字写岸上的连山,像踊跃的兽脊向船尾跑去,这是“我”坐在船上产生的错觉,觉得船是静的,山是动的,正如坐车往窗外看,觉得窗外的景物往后移动一样,这样通过感觉来反衬,更生动细致地写出了船行的迅速以及急切想看戏的心情。

七、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充满了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另一解:这种社戏是城里孩子从未看过的,感到新奇。俗话说,饿嚼菜根也香,夜里吃豆子,是在饥饿的情况下吃的,所以感到特别香。)个人情感体验只要写得合情合理即可。

问题探究

一、1.照应前文,引出下文,表达“我”对社戏依依不舍的心情。“罩”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2.比喻①突出航行之快②表现孩子的欢快的心情

3.从侧面写归航之快,烘托孩子的驾船技术之高。

4.月下归航(或月下行船)

二、1.示例:快乐是看到成绩表中可爱的太阳。

2.换角度想(或:换个角度想转换角度想)

3.理解生活的意义,这正是快乐的秘诀。反问句比陈述句的表达更有力。

4.示例:虽然我没有别人高超的本领,但是我拥有快乐!做人开心最重要!有句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每天嘻嘻哈哈!和同学们说说闹闹,使我每天都生活在快乐里,即使有再多的烦心事都抛之脑后。说实在的,快乐并没有定义,只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是快乐。不要在乎

别人的看法,担心别人的指指点点。

小卡片

月夜行船(月下出航)、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几段文字都可以。例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三)

端午日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这是一篇描写端午日龙舟竞渡场面的短文,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紧扣“端午日”这个主题,按争看划船———竞追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持划坐缠裹拿挥动指挥敲打调理

三、1.灵活聪明 2.单一;不复杂

四、1.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包粽子赛龙舟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五、朱红:比较鲜艳的红色。朱,大红。赤色、赭色、鲜红、殷红、血红、深红、桃红、粉红、红彤彤、丹红等等(越多越好)

六、C(有两种改法,一是把句中顿号改为逗号,二是把句中的逗号改为顿号)

七、1.强调端午日人人参与,无一例外,渲染当天热闹的气氛,为下文赛龙舟的热闹场面设置悬念。

2.示例: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中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奔走

相告,莫不敲锣打鼓放鞭炮,莫不张灯结彩热烈祝贺。

八、C(不干净与脏重复)

问题探究

一、1.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2.军民。3.喜庆气氛,热烈、欢腾。 4.提示:可以从30只鸭子在水中飞奔和捉鸭人疯狂追赶以及观众的热烈情景等三方面进行想像,进行扩写。5.结构作用:总提两个竞赛,使文章很完整。表达作用:表明端午日全民同乐的时间之久。

二、1.前面三处引文一是为了说明斗草这种游戏的真实性,不仅加强了说服力,而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二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与可读性。结尾引用白居易的诗是为了说明斗草可陶冶情操,是一种益智活动。由此可见,写文章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必须读很多书,知识库存越多,写出来的文章越有文化底蕴。

2.前一问可以自由答。后一问示例:我有杜鹃花,我有野菊花,我有栀子花,我有牡丹花,我有君子兰……(越多越好)

3.无论同意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喜欢玩的游戏,如捉迷藏,现在流行的电子游戏等等。(友情提醒:游戏,特别玩电子游戏,要适度,不能玩物丧志!)

小卡片

示例: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己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籁—赖 2.受—收 3.既—即 4.亳—毫 三、1.坚信关键 2.推敲 3.汲取 四、1.不能。因为“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而“不只”表示不但,不仅。 2.可以。因为两词意义相同。蒂,瓜果等枝、茎的相连部分。柢,树根。 五、B 六、科学发明源自大胆想像;幻想是创新的基础等等。 七、只要扣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逐渐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回答,语言简洁明了即可。(提示: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爱护资源) 八、D(对这一段话的回答,前者是否定的,而后者是肯定的,因此只能选择D) 问题探究 一、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寻找第二种答案的常用方法 2.龙是采用组合法创造出来的。由马头、鹿角、蛇身、鸡爪、鱼尾组成的。 3.不同。(一)段讲道理,(二)段摆事实(或者叫例证法)。 二、1.承上启下 2.示例一: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却得益于儿子的过失。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皮特打落在地。比斯特正待发作,可皮特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这时,他忽然灵机一动:碎镜片脱离镜架还能看见东西,如果把它装在眼球上,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示例二:17世纪初,荷兰一个小镇上的眼镜店里,主人叫利贝斯海,有三个孩子。家里穷,孩子没有钱买玩具。一天,最小的孩子一手拿一块近视眼镜片,另一手拿一块老花眼镜片,一前一后,重叠起来往外看,忽然看见了很远很远的教堂,连窗子的木格都看得很清楚。他惊奇得不得了。他脱开镜片用肉眼看教堂,却很模糊。三个孩子都被这新奇的东西迷住了,争着看。在孩子们的启示下,利贝斯海用一个筒子,做成了第一个望远镜。1608年,利贝斯海取得了荷兰政府的专利权。 3.示例: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闪耀着发明者创造的火花,只要你有敏锐的眼睛和善于发明的心,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发明家。 4.示例:玩出来的发明(或“创造并不神秘”) 小卡片 示例: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7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二)宇宙里有些什么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题目正是本文要说明的中心。全文是按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说明的。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宇宙 2.人类社会 3.宇宙4.领域 三、1.不能删。“绝大多数”限定了星星的范围。 2.不能删。这两个“全”起强调作用。 3.不能删。“差不多”准确标出了小光斑在天空中的位置,它并非在正中,但离正中不远。 四、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 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五、1.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可以想像、感知出它们大到何种地步。 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读者可据此想像出宇宙之大。又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 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我们做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应有蜜蜂的精神。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一) 三峡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与湖北省宜昌市之间。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隐蔽弊端2.追溯塑料 3.漱口咳嗽 4.晨曦伏羲 5.湍急惴惴不安 三、1.从,在,由;如果 2.长时间地;长度大 3.断,走不通;消失 四、1.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峦连绵,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3.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4.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要沾湿衣裳。 五、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六、例句: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七、C 问题探究 一、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高猿长啸,空谷传响2.夏季,江水漫漫;春冬季,水清树茂;秋季,林间寂静,高猿长啸。3.这首诗的一、二、四句与语段的第②段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

速度极快;诗的第三句与语段的第④段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诗中的“万重山”和语段的第①段相对应。 二、1.(1)取道,经过 (2)像屏障的山峰 (3)有的大约(表示约数) (4)形态容貌 2.(1)陡峭 (2)消失 3.D (略:稍微,略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西陵峡 小卡片 ①B.隐蔽天日 C.林涧寒肃②B.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二) 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补充习题答案 一、 1. huāng táng 指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的规则。 2. jǔ sàng 灰心失望 二、 1. 数学数一数二数见不鲜 2. 错过走过去姓过 3. 教室教书 4. 还有归还 5. 丧气丧事 三、 环视俯视仰视 对视注视平视 巡视审视端详 观察看望眺望 浏览回眸顾盼 四、 1. 专注 2. 琢磨 3. 安慰 五、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做对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时的喜悦。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答案(一)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补充习题答案 当“海盗”去 预习提示 一、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教育具有反抗心态,对生活充满了大胆的幻想。(大意如此)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1)燥躁 (2)躁 (3)躁 2.(1)膝(2)漆 (3)漆 (4)膝 三、形容高兴极了。心广体胖、心狠手辣、心慌意乱、心急火燎、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旷神怡、心口如一等 四、采用了夸张修辞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大吼一声,吓得人血液为之凝固”,突出了汤姆一声吼威力之大。“让旧日伙伴的眼珠子全都被无法平息的妒火烧为灰烬”,突出了伙伴的忌妒心理,反衬了汤姆衣锦归乡的荣耀心理。 五、穿登挎插佩插画听这些动词准确地刻画了汤姆的外貌特征———“黑色复仇人”趾高气扬的一副架子,也揭示了汤姆想当“海盗”的心理原因。 问题探究 一、1.提示:答这道题一定要通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全书后才能回答。汤姆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使他极度厌恶,虚伪的宗教教育使他产生了大胆的叛逆心理,朦胧的初恋(实质上是儿童间一种纯真的友情,汤姆把它视作“爱情”)的挫折,使他产生了厌世心理。但这种消极的厌世情绪是短暂的,很快就被“当

海盗去”的大胆幻想所替代。2.本段的景物描写成功地烘托了汤姆的心理活动。“酷热”的环境衬托了汤姆“烦躁”的心理,“寂静”的环境又衬托了汤姆“孤独”和“忧郁”的心理。 二、1.是指汤姆的波莉(有的书译成“包莉”)姨妈。2.因为汤姆躲在壁橱里,是老太太想不到的地方,而且老太太戴的眼镜又是“装饰品”,影响视力。3.爱动,调皮,聪明,机智。(意思如此)4.老太太爱汤姆,对他的调皮无可奈何,对他的狡猾(其实是聪明)有点赞赏。 小卡片 示例:“大自然进入了昏睡之中;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啄木鸟的叩击声打破了这寂静。”这段描写以有声反衬无声,使原来寂静的环境更寂静,为汤姆的“冥思苦想”创造了环境条件。 “海盗”生活 预习提示 一、汤姆由原先的烦躁、孤独、忧郁变得悠闲安详、快乐酣畅。变化的原因是因为他摆脱了成人社会的禁锢,回归到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随文练习 一、1.乳臭未干嗅觉溴化钠 2.陌生壹佰圆伯父 二、1.不好。因为凉意是人的一种感觉,人身上是穿衣服的,凉意只有“透”过衣服才能使人感觉到,所以这个“透”字准确地描写出了人的这种感觉。而“有”“散”没有这种效果。2.不好。“冒”给人一种突然钻出来的感觉。而“钻”“爬”不能把这种“突然感”表达出来。 三、1.拟人把小虫当做人来写,写出它有人的思维,显得非常生动、风趣。 2.比喻、拟人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照射的力量;蝴蝶有人的行为,赶来“凑热闹”,趣味盎然。3.比喻把筏子比做汤姆他们和文明之间联系的“桥梁”,含义深刻,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没有了“桥梁”,他们会怎么办呢?于是,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四、嘁嘁喳喳、密密匝匝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有时还带有褒贬色彩。“嘁嘁喳喳”在文中形容鸟儿的欢叫声,明显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题目答案

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上册题目答案 我们在做七年级语文补充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对好答案,并且好做到对语文知识点的积累,时刻准备应对七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目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目答案一 七颗钻石答案 预习提示 一、①小姑娘睡着时,水罐里突然有了水;②水罐掉在地上,水却没洒;③木头的水罐变成银的;④水罐从银的变成金的;⑤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渴望、喝水瓦罐、浇灌湖畔、绊脚石、拌嘴哀悼、衷心、衰败 三、一目十行一本万利一盘散沙一毛不拔 四、1.B 2.C 3.A 五、1.这是讲故事常用的开头,表示时间的久远,把读者引入了久远的年代。 2.表示小姑娘的孝心。 六、1.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2.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3.妈妈对女儿深深的母爱 4.小姑娘更博大的爱。 七、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小姑娘热心地帮助他人,既使别人得益,也使自己受益。(不限于此) 八、第一句改为:“王大爷,您今天怎么样了?”第二句改为:“您要是能坚持吃药,身体就会好起来。”第三句改为:“对不起,我马上就来。” 问题探究 一、1.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要重点突出小姑娘极其崇高的爱心。可以把“过路人”想像为“上帝……的化身”,为七颗钻石的出场作铺垫。2.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像的。因为有了

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大家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二、1.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把春天化身的少女赶走了。 2.(1)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如此。 (2)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 3.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4.“这样静静等待”是指坟墓中春天少女在等待,“并不仅仅是春天”是说不仅是自然界的春天,而且是指人类社会的春天———让世界充满爱。 5.提示: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真诚地劝告国王,也可以对他嬉笑怒骂。只要符合这则童话的主旨。 小卡片 这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题目答案二 蔚蓝的王国答案 预习提示 示例:句子:“蔚蓝的王国呀!充满着蔚蓝、光明、青春、幸福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批注:用“蓝”“光明”“青春”“幸福”一系列形容词来抒发对大海的向往、热爱、赞美之情。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总领全文,提纲挈领。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略 三、A

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一)安恩和奶牛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文章写的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问津者不少,但安恩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安恩才说出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这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和同类相聚散心。表现了安恩的淳朴和慈爱。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提醒人们:要爱护动物,重视每个动物的情感需求。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可对调:①偎依—依偎②皱褶—褶皱④散发—发散⑥刷洗—洗刷不可对调:③僵硬⑤屠宰⑦羞怯⑧瑕疵 三、七手八脚、七长八短、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颠八倒、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扭八歪、七折八扣、七荤八素、七高八低、七七八八等 四、1.看看 2.端详 3.瞅了瞅斜视张望 问题探究 一、 1.第一种方式:先交代谁说话,再写说了什么。如:可是他打断了她:“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第二种方式:在说的话中间交代说话人。如:“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第三种方式:先写说的话,再交代是谁说话。如:“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此外”的对话描写方法可由答题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作答) 2. (1)可能是已经卖出,所以不再理睬别人。 (2)既然不卖,为什么要来这里?是因为你的奶牛好吗?实在不可思议。

(3)有可能她不是奶牛的主人(看看她的衣着),所以她没有权利卖。 (4)既然是你的,却又不肯卖,实在不可思议! 集市是做买卖的地方,买牛人对安恩带着奶牛到集市却不卖有很多猜测。他的话都是根据安恩的回答而问的,完全符合正常的思维。回答的内容只要能基本符合问话的大致思路即可。 3.回答“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时,安恩老太太内心平静,如实回答奶牛没有卖出,并表示不卖奶牛,以免对方再噜苏;回答“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时,她重复说“是”,并加上“当然”,内心颇为得意自负,为奶牛属于自己而自豪;听到对方责怪她“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她觉得受了侮辱,“气愤得说不出话”,为别人不理解她而痛苦。 二、 1.(1)悲痛哀伤。 (2)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3)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4)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5)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6)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7)比喻声势雄壮浩大。 (8)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2.“牛王”被屠宰时发出痛苦的嚎叫,许多牛从四面八方赶来,十分悲戚,像是为它祈祷和祭祀;“牛王”被埋,许多牛自动赶去“祭祀”;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许多牛都聚集到“牛王”“墓”前“祭祀”“志哀”。 3.长江流域百姓把牛当做“衣食父母”和伴侣,当做有血有肉的平等的一种生命,与牛相濡以沫;设置“斗牛节”,以牛为装饰;反对残忍虐杀牛;把牛视为“国兽”,要保护“牛文化”。 4.略 语文七年级上册苏教版补充习题答案(二)伟人细胞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贾里刻意“一鸣惊人”,追求“可歌可泣的行为”,三次都失败了。他一次不经意,却在“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中获得了成功。 随文练习 一、塞鸣衷魁嚼挠途谋食毕咎扬 二、省略

语文七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篇一:初一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t>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2. 下列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丹丹升起 b. 曲径通幽 c. 挥洒自如 d. 变幻莫测死不瞑目茶毒生灵迎刃而解臭名昭著头晕目眩绿草 如茵天衣无缝执迷不悟茫然若失雷霆万均孜孜不倦得天独厚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粟裕到达的第二天,陶勇带部队后来居上,也到了。(《铁血 n4a——重新崛起的新.... 四军》) b. 黄霑生前没有立遗嘱,他死后到底留下多少身家,有两种不同的 说法,有消息说他遗产超过千万,但也有消息指出,他曾投资失利,又不会存钱,结果晚年负债,搞得两.袖清风。(《扬子晚报》 2005年11月27日)... c. 据悉,张导还是按照老规矩办事,尽管开机仪式比较隆重,但还 是拒绝记者采访,看来来自全国的记者到时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了。(《燕赵都市报》).... d. 当讲解员小心翼翼地为李放打开那些尘封了几十年的文物盒子时,他一脸疼惜地.... 劝止说,别开别开,这样看看就够了。(《扬子晚报》2005年9月21日) 4. 对下面这句话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2分) 我们所说的两岸关系的坚冰能不能打破,打破的时机是不是恰当, 关键在于我们双方能够坚守“九二共识”,积极顺应广大人民的意愿,以和解、互信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共创和平,共同发展。 a. “恰当”改为“正确” b. “恰当”后面去掉逗号,加“的”字 c. “在于”改为“是” d. “能够”和“积极”前面都加“是否” 5. 将下面相关语句依次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习题是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下面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课文阅读 1. 唐代的诗人有哪些特点? 唐代的诗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的诗作通常具有豪放、深沉、婉约等不同的风格。 2. 请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生字及其解释: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生字:依解释:依靠、依赖。 (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生字:娇解释:美丽、娇媚。 3. 请用自己的话简述《登鹳雀楼》的内容。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所见所感。作者通过描写楼顶的景色和远处的河山,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单元词语运用 1. 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 害羞近义词:腼腆反义词:大胆 (2) 愉快近义词:快乐反义词:不快 2.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1) 他的笑容让人感到______。答案:愉快 (2) 她脸红得很______。答案:害羞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 勇敢解释: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挑战。 (2) 热情解释:积极主动,热心帮助他人。 第三单元课文阅读 1. 请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 (1)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2) 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 2. 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迁居的故事。孟母明白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所以她不断迁居,直到找到一个适合孟子学习的地方。 第四单元词语运用 1. 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 (1) 悲伤同义词:忧伤反义词:快乐 (2) 高兴同义词:喜悦反义词:烦恼 2.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入合适的词语: (1) 她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很______。答案:悲伤 (2) 他考试取得好成绩,非常______。答案:高兴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 幽默解释:幽默是指以诙谐、滑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幽默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苏教版(一)《梦溪笔谈》二则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课文大意(略)。 随文练习 一、1.A B B 2.D(一种) 3.(1)D(2)B(3)C(4)A 4.C5.(1)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 (2)十天后,子方虫全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 (3)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6.D(详略错位)7.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食树洞里的害虫,保护树木;蛇吃老鼠,减轻鼠害等。 二、1.A C A 2.(1)统治 (2)才,刚刚 (3)所以 (4)秘密地(5)赠送 (6)走,踩踏 3.(1)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连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4.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问题探究 一、1.(1)制造方法(技艺) (2)到,超过 2.(1)指代开宝寺塔 (2)指代塔不正的原因 (3)指代向西北微倾的开宝寺塔 (4)结构助词“的”3.(1)(开宝寺塔)是工匠总管预浩所建造的。 (2)宋朝以来,这样的木工就只有他一个人罢了,到现在木工还都学习预总管建筑方法。(或以他为榜样)4.是指一个人。“都匠”是“工匠总管”的意思。 5.是同一个人。根据:两个人都是宋朝人,都精木工。文中“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可见预浩与喻皓是同一个人。古人的名字往往有同音替代现象。 二、1.作者的办法,是向当地老人请教。这种调查研究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当地的老人只能证明海市蜃楼现象的存在,而并不知其科学原因。在今天,由于科学的发展,其秘密已被揭开了: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 2.在海边。(据资料,在山东海边) 小卡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一)三峡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县与湖北省宜昌市之间。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1.隐蔽弊端2.追溯塑料 3.漱口咳嗽 4.晨曦伏羲 5.湍急惴惴不安 三、1.从,在,由;如果 2.长时间地;长度大 3.断,走不通;消失 四、1.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峦连绵,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2.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3.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4.巴东三峡,巫峡最长,(人们听到)猿猴的几声哀鸣,泪水就要沾湿衣裳。 五、表现“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六、例句: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七、C 问题探究 一、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高猿长啸,空谷传响 2.夏季,江水漫漫;春冬季,水清树茂;秋季,林间寂静,高猿长啸。 3.这首诗的一、二、四句与语段的第②段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诗的第三句与语段的第④段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诗中的“万重山”和语段的第①段相对应。 二、1.(1)取道,经过 (2)像屏障的山峰 (3)有的大约(表示约数) (4)形态容貌

2.(1)陡峭 (2)消失 3.D (略:稍微,略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西陵峡 小卡片 ①B.隐蔽天日 C.林涧寒肃②B.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上册(二)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补充习题答案 一、 1. huāng táng 指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的规则。 2. jǔ sàng 灰心失望 二、 1. 数学数一数二数见不鲜 2. 错过走过去姓过 3. 教室教书 4. 还有归还 5. 丧气丧事 三、 环视俯视仰视 对视注视平视 巡视审视端详 观察看望眺望 浏览回眸顾盼 四、 1. 专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五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补充习题答案【五篇】 1春补充习题答案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盼春———绘春———迎春———赞春 2.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春的美好与活力,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喜爱和赞美。 3.答案示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 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细且密、细且亮、细且飘忽的特点,写出了春雨 的美感。 4.最后三段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 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 的强烈感染与鼓舞。三个语段的先后次序不能交换。三个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包含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是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片段研读 1.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的 情形。 2.“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 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3.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浓郁(芬芳 怡人),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4.这是采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来写出春雨的可爱。

【拓展阅读】 1.盼春、感春(绘春)、赞春。 2.(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3.修辞手法是拟人作用:写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赋予春天人 的形态。 4.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 逝的惋惜。 【一课一诗】 1.早春(初春)。意象: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蒌蒿、抽出短 芽的芦苇。 2.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 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句诗告诉我们,对事物的理解需要从实践中得出。 2济南的冬天补充习题答案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响晴”。文章围绕总特征描写了济 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2.第③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④自然段写薄雪覆 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⑤自然段写城外远山, 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 3.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绿、水的温暖、水的清亮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P65 一、整体把握 1.白求恩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我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用对比论证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P66 二、片段研读 1.这是不同的人对他的称呼: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2.将白求恩同志和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对比,使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突出,更难能可贵,更令人敬佩。 3.(1)不能。“生怕”就是“很怕”的意思,但比“很怕”“害怕”语义表达得更深刻,感情更强烈,感觉更突出。 (2)删除不好。因为“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这个前置状语在句中起限制作用,表明了“医术高明”是就特定范围而言的。 4.“只”在强调自己与白求恩同志见面的次数少,突出作者对白求恩的逝世的悲痛之情,也为下文作者的感悟做了铺垫。 P71 一、整体把握 4.(1)动作描写,表现了牧羊人工作时的心无旁骛,说明他是一个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2)比喻修辞,作者用“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寓意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丰饶。 二、片段研读 1.“我”再见牧羊人时的所见所闻。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的景象了。 (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歌颂赞美之情。 3.“这”指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4.示例: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P77 一、整体把握 1.标题有两层含义:在那次“我”感到难以走下悬崖时,在父亲的指引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悬崖;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把大困难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P79 二、片段研读

初一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参考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919189683.html,)/初中一年级 〔初一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 解款(ji è).B. 雇佣(gù). 答理(dā). 贵庚(gēn).何妨(fāng). 会晤(wù) 迁徙(xǐ).睾丸(gǎo). 畸形(qí).裨益(bǐ). 蜚声文坛(fěi). 风靡一时(mǐ).没齿不忘(mò). 盛情难却(qiè). C. 亏折(shé). D. 斡旋(wò). 2. 下列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丹丹升 第1页共3页

起 B. 曲径通幽 C. 挥洒自如 D. 变幻莫测 死不瞑目茶毒生灵迎刃而解臭名昭著 头晕目眩绿草如茵天衣无缝执迷不悟 茫然若失雷霆万均孜孜不倦得天独厚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粟裕到达的第二天,陶勇带部队后来居上,也到了。(《铁 血N4A——重新崛起的新....四军》) B. 黄霑生前没有立遗嘱,他死后到底留下多少身家,有两 种不同的说法,有消息说他遗产超过千万,但也有消息指出, 他曾投资失利,又不会存钱,结果晚年负债,搞得两. 袖清风。(《扬子晚报》2005年11月27日)... C. 据悉,张导还是按照老规矩办事,尽管开机仪式比较隆 重,但还是拒绝记者采访,看来来自全国的记者到时也只能 是望尘莫及了。(《燕赵都市报》).... D. 当讲解员小心翼翼地为李放打开那些尘封了几十年的文 物盒子时,他一脸疼惜地....劝止说,别开别开,这样看 看就够了。(《扬子晚报》2005年9月21日) 4. 对下面这句话的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2分) 我们所说的两岸关系的坚冰能不能打破,打破的时机是不是 恰当,关键在于我们双方能够坚守“九二共识”,积极顺应 广大人民的意愿,以和解、互信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共创和 平,共同发展。 23

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一) 《论语》十二章补充习题答案 一、 1. 悦愉快 2. 惘迷惑 3. 怠疲倦 4.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二、 1. 按时 2. 检查,反省 3. 规矩 4. 忍受 5. 粗粮 6. 改变,换 三、 1. 表转折,却 2.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3. 哉:叹词,啊 4. 用在句末,了 四、 1. 30 2. 40 3. 50 4. 60 5. 70 6. 耄耋:80 7. 鲐背:90

8. 期颐:100 五、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 不是。仁者需具备大智慧,人格魅力,慈爱之心。 二、 乐:就是以学习为乐,爱好学习。 启迪:人们只有真正的热爱学习,学习才能得到大智慧。 三、 1. (1)教诲,教导 (2) 以……为耻 (3)通“志”,指记住 (4) 满足 (5) 启发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举一反三 3.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学生从不倦怠。 (3)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 4.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七年级语文上补充习题答案(二) 本命年的回想补充习题答案 预习提示 一、1.炒年货 2.吃腊八粥 3.买糖果 4.挑绒花 5.杀牲禽 6.备糕点7.送灶王 8.换门神 9.除夕夜 10.拜新年 随文练习 一、省略 二、打更更新更迭更加更其更上一层楼中彩中标中伤中策中饭中断 三、腊月、蜡烛红薯、公署抠门、呕吐 四、1.形容过年的气氛被渲染到极为浓烈的程度。(另说:这里指非常迷恋专注,狂热爱好) 2.交好运。 3.由衰老恢复青春。 五、1.词语的移用(移就) “预热”原是机器加热的一个初始过程,这里用来写过年的起始阶段。这样写生动形象,有可感性。 2.夸张形象地写出土炕热的程度。 3.拟人形象地写出辞旧迎新开始了。 4.对偶语言整齐简练,容易记忆。 六、1.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华夏文明扑面而来。春节却是二十四节气之外最重要的节日,从而把春节衬托到更引人注目的地位。 七、1.刘绍棠《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蒲柳人家》《娥眉》《黄花闺女池塘》 2.自己生肖所在的年 1996 六十 八、B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补充习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整体把握 1.白求恩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我们大家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用对比论证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P66 二、片段研读 1.这是不同的人对他的称呼: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2.将白求恩同志和那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对比,使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加突出,更难能可贵,更令人敬佩。 3.(1)不能。“生怕”就是“很怕”的意思,但比“很怕”“害怕”语义表达得更深刻,感情更强烈,感觉更突出。 (2)删除不好。因为“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这个前置状语在句中起限制作用,表明了“医术高明”是就特定范围而言的。 4.“只”在强调自己与白求恩同志见面的次数少,突出作者对白求恩的逝世的悲痛之情,也为下文作者的感悟做了铺垫。 P71 一、整体把握 4.(1)动作描写,表现了牧羊人工作时的心无旁骛,说明他是一个极其认真、一丝不苟的人。 (2)比喻修辞,作者用“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寓意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丰饶。 二、片段研读 1.“我”再见牧羊人时的所见所闻。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的景象了。 (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歌颂赞美之情。3.“这”指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 4.示例: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P77 一、整体把握 1.标题有两层含义:在那次“我”感到难以走下悬崖时,在父亲的指引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悬崖;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把大困难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七上

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七上 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七上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做习题,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 1. A) 1 B) 2 C) 3 D) 4 2. A) 4 B) 3 C) 1 D) 2 3. A) 3 B) 4 C) 2 D) 1 4. A) 1 B) 4 C) 3 D) 2 5. A) 3 B) 1 C) 4 D) 2 二、完形填空 1. C 2. A 3. D 4. B 5. C 6. B 7. D 8. A 9. C 10. B 三、词语运用 1. 乌云密布 2. 顺风顺水 3. 愁眉苦脸 4. 一丝不苟 5. 欣喜若狂 四、句子翻译

1. The students are listening carefully to the teacher's explanation. 2. My parents often encourage me to read more books. 3. The little girl is running happily in the park. 4. The old man is sitting quietly under the tree. 5. We should respect and care for our elders. 五、写作 范文一: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这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这本书的情节曲折且引人入胜。故事发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中, 有着丰富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 之间的争斗、友情、爱情都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读这本书就像是进入了一个 充满魔力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 其次,这本书对于人性的描写非常细腻。作者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深 入地探讨了人性的善恶、贪婪、爱恨等各种复杂的情感。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 的矛盾和挣扎,让人不禁思考人性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这本书的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意。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古诗词和典故,使 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这本书就像是品味一首美妙的诗歌,让人陶醉其中。总的来说,我喜欢《红楼梦》这本书是因为它的情节吸引人,对人性的描写深刻,语言优美。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够对人性 和社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范文二: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总分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09年的九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积累和运用(33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迸溅()丘壑()瞬间()伶仃()宽恕()诱huò()xuān()腾chuò()泣盘qiú()卧龙gū( )负 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 (1)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2)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3)比喻美酒。()(4)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5)忍不住笑。() 4.选出对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侯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回忆起来十分有趣,表现了童趣童乐。 B.《蝉》用先抑后扬的写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C.《紫藤萝瀑布》作者中回忆起家门前的紫藤萝从稀落到毁掉的命运,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D.《童趣》以生动的笔墨,记叙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 5.找出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B.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没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C.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D.因为我听见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6.下列对《紫藤萝瀑布》一文,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因作者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赞美了生命的美好和顽强。 C.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本文中多次使用了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由十几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引发了作者的回忆。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忽然记起许多年前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试探什么⑤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A.③②④①⑤B.②③①⑤④C.③②⑤④①D.②③①④⑤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春 夯实基础 1.B 2.A 3.B 4. ①视觉②听觉③嗅觉④视觉⑤听觉⑥触觉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盼绘迎赞 2.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春的美好与活力,抒发对春天的期盼、喜爱、赞美。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喻体分别侧重描绘了春雨的特点是细且密、细且亮、细且飘忽的特点,写出了春雨的美感。 4.最后三段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三个语段的先后次序不能交换。三个比喻“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包含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二、片段研读。 1.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出各种花争先恐后开花的情形。 2.“仿佛”一词由实到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3.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浓郁(芬芳怡人),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4.这是采用了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来写出春雨的可爱。 拓展阅读 1.盼春、感春(绘春)、赞春

2.(1)冬天是严酷的、晦暗的;(2)春天是美好的;(3)盼春的心情急切。 3.修辞手法是拟人作用:写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赋予春天人的形态。 4.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对春天美景的珍惜与春光易逝的惋惜。 文化传承 1.早春(初春)。意象:三两枝的桃花、满地的萎蒿、抽出短芽的芦苇。 2.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句诗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从实践中得出。 2 济南的冬天 夯实基础 1.zǎo 贮chéng 毯 2.B 3.D 4.C 研习文本 一、整体把握。 1.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响晴”。文章围绕总特征描写了济南暖冬的三个画面:阳光下的济南、雪后的山景、济南冬天的水。 2.第③自然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侧重写济南冬天气候温暖晴朗,小山的可爱,给人温存、体贴、慈祥之感;第④自然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着重写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第⑤自然段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着重写小山的远景。 3.作者写水,突出了水的绿、水的温暖、水的清亮的特点。 4.将阳光下的老城比作小摇篮,突出了老城的温暖舒适特点。将山坡和村庄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其清新雅致、秀美典雅、秀丽如画的特点。将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突出了清澈明净的特点。 二、片段研读。 1.“面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并不着急”,体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