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女妖怪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

1.西游记里的女妖怪.wps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西游记》里的女妖怪,出场任务,基本上都是为了破坏东土西化的革命事业。他们所采取的方式,除个别有点创意之外,大部分都落入两个俗套: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食色性也,这话用在妖身上也合适。想吃唐僧,是为食;想上唐僧,是为色。但不管为食为色,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长生不老。因为,唐僧身上的肉,还有身体深处的“元阳”(作者注:胶原蛋白古称),是三界中绝对无污染的绿色补品,藏有抗拒衰老和死亡的DNA密码。

直奔着肉唐僧去的,是妖精中的吃货;冲着胶原蛋白去的,那才是有品味有情操有追求的妖精。

1.1. 调情高手蝎子精

上篇说过,西行路上,最饥渴最急色的女人是西梁女国的国王。但紧接着她登场的蝎子精,显然比女王更懂调情。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唐僧好不容易摆脱了女国王的纠缠,立马又被那蝎子精抓到毒敌山琵琶洞里。这蝎子

精也不急,她先端出人肉馅荤馍馍和邓沙馅素馍馍给唐僧挑,唐僧当然说他只吃素馍馍了,于是,接下来,就有一段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描写:

“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女怪笑道:‘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行者在格子眼听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

笔者愚钝,初读西游,再读西游,只知道这段话里面有玄机,却不知为何唐僧只是跟妖精深入探讨吃荤吃素的问题,悟空就“恐怕师父乱了真性”?

经网上高人指点,才知道“吃水高”乃“吃水糕”谐音,水糕是一种面点,圆的,中间点有一樱桃红,形像女性乳房,所以,“吃水糕”在民间俚语里特有所指;而“邓沙馅”则是即豆沙馅,蝎子精将豆沙馍馍掰开给唐僧吃,性意味明显。面对蝎子精的言语调戏,唐僧的回答也开始玩暧昧了,悟空才怕唐僧把持不住。

性兴正隆的言语前戏,无端被孙猴子横插一棒,蝎子精恶向胆边生,用毒钩将猴子头皮扎伤,猴子败走。这下子,她无暇再玩前戏,叫小妖

把前后门关了,再“将卧房收拾齐整,掌烛焚香,请唐御弟来,我与他交欢”。接下来,便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画面:

“那女怪,活泼泼,春意无边;这长老,死丁丁,禅机有在。一个似软玉温香,一个如死灰槁木。那一个,展鸳衾,淫兴浓浓;这一个,束偏衫,丹心耿耿。那个要贴胸交股和鸾凤,这个要画壁归山访达摩。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女怪道:‘我枕剩衾闲何不睡?’唐僧道:‘我头光服异怎相陪?’那个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这个道:‘贫僧不是月阇黎。’女怪道:‘我美若西施还袅娜。’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尸。’女怪道:‘御弟,你记得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唐僧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与你这粉骷髅……’”

两个口炮党,到深夜还是停留在嘴交上。蝎子精无法霸王硬上弓,恼羞成怒,只好叫小妖把唐僧“捆得象个猱师模样”。

执着追求性爱的蝎子精,最后得不到唐僧的胶原蛋白,被从天上来到人间的鸡叫死,又被猪八戒一顿钉钯,捣作一团蛋白,可称为爱粉身碎骨。不知以蛋白形态存在的她,是否会后悔。

1.2. 情调达人老鼠精

同样是想上唐僧,跟流于恶俗的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相比,第八十

二回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就是一个颇讲情调的妖精了。

且看她的美貌:“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

这位鼠御姐设计拿了唐御弟,也不急着上,同样也是办了一桌菜肴,想与唐御弟先“酌酌”。跟蝎子精只有一荤一素两种包子不同的是,老鼠善于“拿来”,所以她所排办的那桌菜肴就丰盛多了,据围观整个过程的余先生数了一下,共有十八种时新果子,二十道美味菜肴,烹饪手法则京川粤湘味俱全。如此诚意,搞得唐御弟也不好过分却情,甚至“娘子”前“娘子”后的叫得嘴流蜜。

眼看“长老”跟“娘子”就要开宴,又被孙猴子变的老鹰给搅局了。不过,鼠御姐的性致,并不因老鹰搅局而有稍减,当唐御弟依照悟空之计,骗她先游园散心时,她也就毫无防备地挽着唐御弟的手,跟他浪漫地游园了。

诸位,在痴情男女无法随意开房的年代,游园啊,游园,多少嘿咻假汝之名而进行。偏偏那无底洞里面的花园,又是一个比苏州四大园林更精致、更有情调的所在。良辰美景,不发生点什么,怎么对得起千年修行?

且看那唐御弟跟鼠御姐到了花园之外,鼠御姐悄语低声叫道:“妙人哥哥,这里耍耍,真可散心释闷。”唐御弟也就不客气了,“与他携手相挽,同入园内”——又叫娘子又携手啊哥哥,这位鼠御姐,应该是西游路上最有艳福的女妖了。虽然还是取不到胶原蛋白,毕竟尝过了唐御弟的甜言蜜语,也不枉被佛道两家拿来当实验大白鼠了。

最后,她中了唐御弟的美男计,把孙猴子变成的红桃咽下去,功亏一篑,诠释了“爱情让人变傻”这句至理名言,人妖皆逃不脱。

1.3. 死得很惨的杏仙精

西游路上,想上唐僧的女妖中,有一位常被人忽略,连电视剧都没她份的,那就是深藏功与名的美女妖精——杏仙。

杏仙之美,有书为证:“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拖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作者注: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

这位杏仙,还有那几位跟她作伴的桧、柏、松、竹、枫等成精的植物们,可能是西游路上最另类的妖精。另类在哪里?他们一个个,都是满腹诗书的老妖精,将唐僧掳到木仙庵的目的,刚开始仅仅是为了跟他

“会友谈诗,消遣情怀”,唐僧也就放松警惕,跟他们联诗作对起来。但是,杏仙对诗人唐三藏的一见钟情,使得故事急转直下。

杏仙不仅长得美,行步举止,更充分体现了有教养、高素质的淑女形象:“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如此典雅高贵,是再多的爱玛仕再多的玛莎拉蒂都堆砌不来的。千不该万不该,芳华绝代的杏仙,不该在听到四老将唐僧的“前诗后诗并禅法论”宣了一遍之后,起了爱慕之心,并卖弄诗才吸引唐僧。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杏仙这首即席奉和诗作,确是出手不凡。前四句用了四个典故,道出杏树自古就跟圣贤捆绑扬名;后四句是典型的自我品牌宣传,“雨润红姿娇且嫩”一句,已是“赤果果”的诱惑+挑逗。所以,当她诗兴大发之后,要唐僧“赐教一阕”时,唐僧不敢答应。这时候,女诗妖已按捺不住,发动肉弹攻势:

“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轧轧,渐近坐边,低声悄语呼道:‘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这就直接约炮了。可惜“耍子”一出,如从天上一下跌落人间,睁眼一看,还是成都

郊区,唐僧当然不从了。

跟擅长打架的其他科妖怪不同,文科妖之怒,最多就是变身为口炮党——四老所带的鬼使,倒是长得挺吓人的,最后见唐僧不从,放出一句最狠的话来:“若是我们发起村野之性,还把你摄了去,教你和尚不得做,老婆不得娶,却不枉为人一世也?”

就这么几句连小孩都吓不了的话,阅妖无数的唐僧,竟也“止不住眼中堕泪”。这时杏仙见有机可趁,“陪着笑,挨至身边,翠袖中取出一个蜜合绫汗巾与他揩泪,道:‘佳客勿得烦恼,我与你倚玉偎香,耍子去来。’”这下子,连唐僧都勇敢起来了,“长老咄的一声吆喝,跳起身来就走”。

其实,杏仙对唐僧的感情,应该是西游路上最趋近于纯爱的感情。因为她没想着长生不老,完全是在诗文上跟唐僧惺惺相惜。

借谈诗之名骚扰异性,此乃古今男诗人套路,不成想,一个女诗妖,也借诗骚扰帅哥。但她一无背景,二无法力,结局只能是死得很惨了,还连累了她的那几位诗社成员们——树身被猪八戒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

这故事告诉我们,你若没啥背景,就别学人家写诗了,否则,纵做鬼,也不幸。

1.4. 非美不可的妖精

小时候看西游,不明白为什么男妖怪都长得那么吓人,女妖精却都那么美。现在想来,答案其实很简单:修炼千年的妖怪们,既然能随心所欲地变身,那么,按最佳比例塑身,对他们来说,比现在倒模成批量生产充气林志玲还简单——而且还一次韩国都不用去。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个个都是魔鬼身材、天使脸孔的原因。

相对那些男妖怪们的呼风唤雨、移山倒海,女妖精们的美丽性感,才是天下无敌的法力。连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妖时,想吃人,也要“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因为这样最省事,男人自动上钩,有可能临死时还沉醉在性福之中,没有恐惧的人肉,才不会变酸。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跟女妖精食人之外还喜欢取“胶原蛋白”有关。试想,如果妖精个个都跟母夜叉一样,抓来的男人,不吓死也得阳萎,那还怎么个取精法?

现实中的男人,喜欢的是采阴补阳;三界中的妖精,怎么就不可以采阳补阴?

可惜,西游路上的超级女妖,虽然想上就上,却没有一个能笑到最

后。

西游记最全妖怪列表

西游记最全妖怪列表

名称出现 地点 身份/真身持有物后果备注 赤尻马猴水帘 洞 提到:“有四猴 混世,不入十 类之中。” 封为蹦芭 将军 与灵明石猴、六耳猕 猴、通臂猿猴为四大 神猴 混世魔王坎源 山水 脏洞 大刀死亡 被孙悟空呼为“混世 鸟魔” 独角鬼王水帘洞 寅将军、 熊山君、特处士边境 虎、熊罴、野 牛 逃跑双叉岭三怪 黑风怪黑风 山 黑熊黑缨枪 被观音收 为守山大 神 凌虚子黑风 山 苍狼死亡 白衣秀士黑风 山 白花蛇死亡 虎先锋黄风 岭 虎死亡

黄风怪黄风 岭 黄毛貂鼠三味神风 被灵吉菩 萨收回 原为灵山上的老鼠 白骨精白虎 岭白 骨洞 白骨死亡 亦称“白骨夫人”、 “尸魔” 黄袍怪宝象 国黑 松林 碗子 山波 月洞 奎木狼钢刀 回天界归 位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平顶 山莲 花洞 太上老君的看 炉童子 紫金红葫 芦、羊脂玉 净瓶、幌金 绳、七星剑、 芭蕉扇 被太上老 君收回 金角与银角 狐妖老奶奶压龙 山压 龙洞 九尾狐狸死亡金角、银角大王之母 狐阿七大王平顶 山莲 花洞 狐狸方天戟死亡金角、银角大王之舅 狮魔王/狮猁怪乌鸡 国 文殊菩萨的青 毛狮子 被文殊菩 萨收回 该怪是奉佛旨考验 唐僧 红孩儿(圣婴大号山 枯松 牛魔王的儿子三昧真火被观音收 为善财童 自称“圣婴大王”

王) 涧火 云洞 子 鼍龙怪衡阳 峪黑 水河 泾河龙王第九 子 竹节钢鞭 被西海龙 王太子回 收 虎力大 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车迟 国 虎、鹿、羊死亡通称三大仙 灵感大王通天 河 落伽山莲花池 中的金鱼 九瓣铜锤 被观音收 回 独角兕大王金兜 山金 兜洞 太上老君的青 牛 金刚琢、点 钢枪 被太上老 君收回 如意真仙解阳 山聚 仙庵 牛魔王的兄弟如意钩 蝎子精毒敌 山琵 琶洞 雷音寺的蝎子倒马毒 被昴日星 官杀死 假孙悟空西粱 国境 内 六耳猕猴随心铁杆兵 被如来收 服 铁扇公主翠云 山芭罗刹女 芭蕉扇、青 隐姓修行 又名罗刹女,牛魔王

西游记最全妖怪列表

黄风怪黄风 岭 黄毛貂鼠三味神风 被灵吉菩 萨收回 原为灵山上的老鼠 白骨精白虎 岭白 骨洞 白骨死亡 亦称“白骨夫人”、“尸 魔” 黄袍怪宝象 国黑 松林 碗子 山波 月洞 奎木狼钢刀 回天界归 位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平顶 山莲 花洞 太上老君的看 炉童子 紫金红葫 芦、羊脂玉 净瓶、幌金 绳、七星剑、 芭蕉扇 被太上老 君收回 金角与银角 狐妖老奶奶压龙 山压 龙洞 九尾狐狸死亡金角、银角大王之母 狐阿七大王平顶 山莲 花洞 狐狸方天戟死亡金角、银角大王之舅 狮魔王/狮猁怪乌鸡 国 文殊菩萨的青 毛狮子 被文殊菩 萨收回 该怪是奉佛旨考验 唐僧 红孩儿(圣婴大号山 枯松 牛魔王的儿子三昧真火被观音收 为善财童 自称“圣婴大王”

杏仙荆棘 岭木 仙庵 杏树 被猪八戒 砍倒 黄眉老怪小西 天小 雷音 寺 黄眉道童 人种袋、狼 牙棒、金铙 被弥勒佛 收回 也叫黄眉大王 红鳞大蟒精稀柿 同七 绝山 驼罗 庄 蟒蛇长枪死亡 赛太岁朱紫 国麒 麟山 金毛犼 宣花钺斧、 紫金铃 被观音收 回 原为观音坐骑 蜘蛛精盘丝 岭盘 丝洞 蜘蛛死亡七姐妹 百眼魔君/盘丝大仙黄花 观 蜈蚣宝剑、金光 被毗蓝婆 菩萨收服 又唤做多目怪 青毛狮王、黄牙象王、云程万里鹏狮驼 岭狮 驼洞 文殊菩萨坐骑 青狮、普贤菩 萨坐骑白象、 大鹏金翅雕 刀、枪、画 杆方天戟、 阴阳二气瓶 青狮、白象 被文殊、普 贤收回,大 鹏被如来 收走 狮驼岭三魔王

国后、白鹿精(国丈)比丘 国柳 林坡 清华 庄 白面狐狸、白 鹿 蟠龙拐 白面狐狸 死亡,白鹿 被南极仙 翁收回 金鼻白毛老鼠精陷空 山无 底洞 灵山的金鼻白 毛老鼠 双股剑 被哪吒收 回 曾做李靖的义女,自 称半截观音,又称地 涌夫人 南山大王隐雾 山折 岳连 环洞 艾叶花皮豹铁杵死亡豹子精 黄狮精豹头 山虎 口洞 黄毛狮子四明铲死亡 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竹节 山九 曲盘 桓洞 九灵元圣之孙 铁蒺藜、三 楞简、闷棍、 铜锤、钺斧、 钢枪 死亡九灵元圣六孙 九灵元圣竹节 山九 曲盘 桓洞 太乙救苦天尊 的坐骑九头狮 子 被太乙救 苦天尊收 回 趁天尊狮奴偷喝太 上老君的轮回琼液 沉醉之际,私下凡 间,在玉华州竹节山 九曲盘桓洞落草为 妖三年 辟寒大王、辟暑金平 府青 犀牛精 藤棍、钺斧、 大刀 死亡 被四木星君、摩昂太 子等联合捉住

名著导读《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教学内容

名著导读 |《西游记》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简介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主要内容 这部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 "如来说法"、 "观音访僧" 、"魏征斩龙"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由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小说主题 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

人物形象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做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 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 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常考情节 01 大闹天宫 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02 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两位道童奉命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八戒怂恿悟空偷果,遭到二道童怒骂。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逃离,却被镇元大仙捉回去。最后是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镇元大仙与他们师徒和好如初。 03 三打白骨精 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04 大战红孩儿

《西游记》中的那些妖怪

不一样的水浒之《西游记》中的那些妖怪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 (2)、从佛道相争的角度解读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从佛道相争的角度解读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人物的行为,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西游记》大家非常熟悉了,而且被翻拍成电视剧电影,是我们儿时最喜爱看的电视剧。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中有一个群体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没有它们的前仆后继,哪有唐僧师徒的金身正果。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妖怪那些事。 2、妖怪的数量 有没有同学知道西游记中一共有多少妖怪? (幻灯片出示一段原文)《西游记》中的妖怪不计其数,但是单数那些真正威胁取经大业的妖怪头子,大概有49只。 3、妖怪的类别 要是把妖怪分类的话,你觉得可以分为哪几类?结局怎样? 道派、佛派、野生 道派和佛派的妖怪大多被救走,官复原职,基本没受到什么惩罚,而野生的妖怪基本被打死。 师:同样是妖怪,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这就要从佛道相争说起。 4佛道相争——道派妖怪 下凡目的:破坏取经大业 ①金角银角大王为什么会有唐僧师徒的画像? ②黄袍怪返回天庭后受到什么处罚? ③青牛精如来为什么不让悟空直接去找太上老君,而一定要等青牛精的金刚琢套了十八粒金砂丹后再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 ④九灵元圣它是怎么下界的? 5佛道相争——佛派妖怪 下凡目的1:收拢人心,扩大佛派影响力 ①乌鸡国青毛狮子为什么要扮成道士? ②通天河灵感大王在车迟国境内。佛教的妖怪多出现在一些国家人多和繁盛的地方。 下凡目的2:考验取经团 ①黄眉怪跟孙悟空说“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什么意思? ②四圣试禅心试的是唐僧 下凡目的3:增加人手,收编野生妖怪 ①黑熊精 ②红孩儿 6总结妖怪的命运

西游记地名妖怪名

地名:“地府”、“奈何桥”、“酆都峪”、“蒿里山”、“傲来国”、“晒经石”、“奈何桥”、“南天门”、“地府”、“花果山”、“水晶宫”、“天竺”、“女儿国”、“高老庄”、“花萼社”妖怪名:傲来国界:一。坎源山脏水洞: 1 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帘洞: 2 蛟魔王(复海大圣) 3 大鹏魔王(混天大圣) 4 狮驼王(移山大圣) 5 猕猴王(通风大圣) 6 獝狨王(驱神大圣) 大唐国界: 三。双叉岭:7 熊山君 8 特处士9 寅将军 四。黑风山黑风洞: 10 黑熊精(守山大神) 11 白衣秀士12 凌虚子 乌斯藏国界: 五。黄风岭黄风洞:13 黄风怪 六。骷髅山白骨洞: 14 白骨夫人(千年骷髅) 宝象国界: 七。碗子山波月洞:15 黄袍怪(奎木狼) 八。平顶山莲花洞: 16 金角大王17 银角大王 九。压龙山压龙洞: 18 压龙大仙(九尾狐) 乌鸡国界:十。乌鸡国:19 青狮道人 十一。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20 圣婴大王红孩儿(善财童子)十二。衡阳峪黑水河河神府: 21 鳖龙(龙王第九子--椒图) 车迟国界: 十三。车迟国三清观: 22 虎力大仙23 鹿力大仙 24 羊力大仙 十四。通天河灵感庙: 25 灵感大王26 老鼋 十五。金兜山金兜洞: 27 独角王 女儿国界: 十六。谢阳山聚仙庵(破儿洞):28 如意真仙 十七。毒敌山琵琶洞: 29 蝎女妖 花果山水帘洞:30 六耳猕猴 十八。翠云山芭蕉洞: 31 铁扇公主(罗刹女) 32 牛魔王(平天大圣) 十九。积雷山摩云洞: 33 玉面公主 祭赛国界: 二十。乱石山碧波潭: 34 九头虫 二十一。小西天小雷音寺: 35 黄眉老祖 二十二。七绝山稀柿衕:

《西游记》妖怪简表

小说《西游记》中妖怪情况简表 序号小说章回妖怪名字背景与来历结局 1第十四回六贼两界山(五行山)凡人盗贼被打死 2第十五回白龙马西海龙王敖闰之子被贬在蛇盘山鹰愁涧被收编 3第十七回黑熊黑风山野怪,武力高强,与悟空打成平手被观音收服,加禁箍咒,做守山大神 4第十九回八戒天蓬元帅下界收编 5第二十一回黄风怪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精在黄风岭被灵吉菩萨收服 6第二十二回沙和尚卷帘大将被贬收编 7第二十三回四圣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试探取经人 8第二十五回镇元大仙万寿山五庄观的地仙之祖与悟空结拜 9第二十七回白骨精黑松林尸魔野怪被打死 10第三十一回奎木狼二十八星宿奎星(与披香殿侍女下界私通)被带回天庭罚为太上老君烧火 11第三十四回金银角太上老君童子,观音菩萨借来安排的托儿被太上老君带回 12第三十九回青毛狮子文殊菩萨坐骑狮猁王,替菩萨报仇将国王浸水三年被文殊菩萨带走 13第四十一回圣婴大王红孩儿牛魔王之子,枯松涧火云洞主人,会三昧真火被观音收服做善财童子 14第四十三回黑水河怪泾河龙王第九子,西海龙王敖闰表侄被西海龙王大太子带走 15第四十六回虎鹿羊三怪车迟国得道野怪被悟空弄死 16第四十九回灵感大王霸占通天河,观音莲池里的金鱼被观音带走 17第五十一回青牛怪占住金山金洞,是太上老君的坐骑如来通过伏虎罗汉暗示和老君有关,被老君带走18第五十三回如意真仙解阳山破儿洞落胎泉所有人,牛魔王弟弟悟空饶他性命 19第五十五回蝎子精毒敌山琵琶洞,雷音寺听经的蝎子,蜇过如来佛祖被昴日星官制服,八戒一耙筑死 20第五十六回强盗三十多人,都是凡人全被悟空打死

21第五十八回六耳猕猴不入十类的四只猴子之一被如来识破真身,悟空一棒打死 22第六十一回牛魔王七大圣之一,孙悟空结拜大哥(最牛的妖怪)被众天神、金刚围困,皈依佛家 23第六十三回九头虫祭赛国乱石山碧波潭龙王驸马(唯一成功逃走的妖怪)被二郎神射掉一头后忍痛逃至北海 24第六十四回树精荆棘岭木仙庵草木成精被八戒打死 25第六十六回黄眉怪弥勒佛面前司磬的黄眉小童被弥勒佛带走 26第六十七回红鳞大蟒陀罗庄野生蟒蛇精吞掉悟空后被悟空撑破肚皮而死 27第七十一回赛太岁朱紫国麒麟山獬豸洞主,观音菩萨坐骑金毛犼被观音带走 28第七十二回蜘蛛精盘丝洞野怪被尽情打烂 29第七十三回蜈蚣精黄花观大蜈蚣精被毗蓝婆收服自用 30第七十五回青狮(狮驼岭三怪)文殊菩萨坐骑被文殊菩萨带走 31第七十六回白象(狮驼岭三怪)普贤菩萨坐骑被普贤菩萨带走 32第七十七回大鹏(狮驼岭三怪)金翅大鹏雕与佛母孔雀同生于凤凰,是如来佛祖的舅舅悟空打不过,被如来收在头顶做了护法 33第七十九回白鹿怪比丘国国丈,老寿星的坐骑被寿星带走 34第八十三回金鼻白毛老鼠精陷空山无底洞老鼠成精,曾拜李天王为父被李天王带回天庭处罚 35第八十六回艾叶花皮豹子精隐雾山折岳连环洞得道野怪被悟空打死 36第八十九回黄狮精豹头山虎口洞九灵元圣孙儿被悟空打死 37第九十回九灵元圣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太乙救苦天尊坐骑悟空打不过,被太乙天尊带走 38第九十二回辟寒、暑、尘三怪金平府青龙山玄英洞犀牛精悟空不能得胜,得四木禽星相助,全部打死 39第九十五回玉兔精广寒宫嫦娥玉兔被太阴星君带走 注:1、自孙悟空拜唐僧为师以来,西行路上所遇妖怪共39处,出去两处凡人盗贼外,计37处; 2、此外,还有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三处均被纳入取经队伍,所欲妖怪计34处; 3、孙悟空被击败(包括被妖怪的法宝击败)共计8次,约23%; 4、能与孙悟空打成平手的计6次,约17%; 5、孙悟空在西行路上的胜率约为60%。丙申年元月初四日夜藜堂

西游记妖怪大全资料

傲来国界: 一。坎源山脏水洞: 1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帘洞: 2蛟魔王(复海大圣) 3大鹏魔王(混天大圣)4狮驼王(移山大圣) 5猕猴王(通风大圣) 6獝狨王(驱神大圣) 大唐国界: 三。双叉岭: 7熊山君 8特处士 9寅将军 四。黑风山黑风洞: 10黑熊精(守山大神)11白衣秀士 12凌虚子 乌斯藏国界: 五。黄风岭黄风洞: 13黄风怪 六。骷髅山白骨洞: 14白骨夫人(千年骷髅) 宝象国界: 七。碗子山波月洞: 15黄袍怪(奎木狼) 八。平顶山莲花洞: 16金角大王 17银角大王 九。压龙山压龙洞: 18压龙大仙(九尾狐) 乌鸡国界: 十。乌鸡国: 19青狮道人

十一。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20圣婴大王红孩儿(善财童子) 十二。衡阳峪黑水河河神府: 21鳖龙(龙王第九子--椒图) 车迟国界: 十三。车迟国三清观: 22虎力大仙 23鹿力大仙 24羊力大仙 十四。通天河灵感庙: 25灵感大王 26老鼋 十五。金兜山金兜洞: 27独角王 女儿国界: 十六。谢阳山聚仙庵(破儿洞):28如意真仙 十七。毒敌山琵琶洞: 29蝎女妖 花果山水帘洞: 30六耳猕猴 十八。翠云山芭蕉洞: 31铁扇公主(罗刹女) 32牛魔王(平天大圣) 十九。积雷山摩云洞: 33玉面公主 祭赛国界: 二十。乱石山碧波潭: 34九头虫 二十一。小西天小雷音寺: 35黄眉老祖 二十二。七绝山稀柿衕:

朱紫国界: 二十三。麒麟山獬豸洞: 37赛太岁 二十四。盘丝岭盘丝洞: 38春十三娘(蜘蛛精) 二十五。蜈蚣岭黄花观: 39多目怪(蜈蚣精) 狮驼国界: 二十六。狮驼岭狮驼洞: 40青狮魔王 41白象魔王 42大鹏魔王 43虎威魔王 44狮吼魔王 45狮毛怪 比丘国界: 二十七。柳林坡清华洞: 46美后 47国丈 二十八。陷空山无底洞: 48地涌夫人(半截观音) 二十九。隐雾山折岳连环洞:49金钱豹王 玉华府界: 三十。豹头山虎口洞: 50黄狮精 三十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51九灵元圣 金平府界: 三十二。青龙山玄英洞: 52辟寒大王 53辟暑大王 54辟尘大王

(完整word版)西游记知识点最全

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唐僧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的转世,又叫金蝉长老,本是陈光蕊的儿子,原名(俗家名)叫陈祎,因他爹被贼人所害,母亲又被霸占,出生不久就被扔在一块木板上顺江漂走,叫江流儿,后长大些被法明和尚救走,法名玄奘,后为唐太宗取的经有三藏,所以又称之为唐三藏。因发誓要取回真经,唐深受感动,与其结拜为兄弟,有了唐御弟的称号。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大闹天宫。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1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

西游记中的妖怪

傲来国界: 一、坎源山脏水洞: 1 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帘洞: 2 蛟魔王(复海大圣) 3 大鹏魔王(混天大圣) 4 狮驼王(移山大圣) 5 猕猴王(通风大圣) 6 獝狨王(驱神大圣) 大唐国界: 三、双叉岭: 7 熊山君 8 特处士 9 寅将军 四、黑风山黑风洞: 10 黑熊精(守山大神) 11 白衣秀士 12 凌虚子 乌斯藏国界: 五、黄风岭黄风洞: 13 黄风怪 六、骷髅山白骨洞: 14 白骨夫人(千年骷髅) 宝象国界: 七、碗子山波月洞: 15 黄袍怪(奎木狼) 八、平顶山莲花洞: 16 金角大王 17 银角大王 九、压龙山压龙洞: 18 压龙大仙(九尾狐) 乌鸡国界: 十、乌鸡国: 19 青狮道人

十一、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20 圣婴大王红孩儿(善财童子) 十二、衡阳峪黑水河河神府: 21 鳖龙(龙王第九子--椒图) 车迟国界: 十三、车迟国三清观: 22 虎力大仙 23 鹿力大仙 24 羊力大仙 十四、通天河灵感庙: 25 灵感大王 26 老鼋 十五、金兜山金兜洞: 27 独角王 女儿国界: 十六、谢阳山聚仙庵(破儿洞):28 如意真仙 十七、毒敌山琵琶洞: 29 蝎女妖 花果山水帘洞: 30 六耳猕猴 十八、翠云山芭蕉洞: 31 铁扇公主(罗刹女) 32 牛魔王(平天大圣) 十九、积雷山摩云洞: 33 玉面公主 祭赛国界: 二十、乱石山碧波潭: 34 九头虫 二十一、小西天小雷音寺: 35 黄眉老祖

二十二、七绝山稀柿衕: 36 大蟒精 朱紫国界: 二十三、麒麟山獬豸洞: 37 赛太岁 二十四、盘丝岭盘丝洞: 38 春十三娘(蜘蛛精) 二十五、蜈蚣岭黄花观: 39 多目怪(蜈蚣精) 狮驼国界: 二十六、狮驼岭狮驼洞: 40 青狮魔王 41 白象魔王 42 大鹏魔王 43 虎威魔王 44 狮吼魔王 45 狮毛怪 比丘国界: 二十七、柳林坡清华洞: 46 美后 47 国丈 二十八、陷空山无底洞: 48 地涌夫人(半截观音) 二十九、隐雾山折岳连环洞:49 金钱豹王 玉华府界: 三十、豹头山虎口洞: 50 黄狮精 三十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51 九灵元圣 金平府界: 三十二、青龙山玄英洞: 52 辟寒大王 53 辟暑大王

西游记试卷试题大全

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项练习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12.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15.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16.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当。

《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

内容简介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 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 常考点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

《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西游记》里的妖怪,出场任务,基本上都是为了破坏东土西化的革命事业。他们所采取的方式,除个别有点创意之外,大部分都落入两个俗套:一是想吃唐僧,一是想上唐僧。 食色性也,这话用在妖身上也合适。想吃唐僧,是为食;想上唐僧,是为色。但不管为食为色,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长生不老。因为,唐僧身上的肉,还有身体深处的“元阳”(作者注:胶原蛋白古称),是三界中绝对无污染的绿色补品,藏有抗拒衰老和死亡的DNA密码。 直奔着肉唐僧去的,是妖精中的吃货;冲着胶原蛋白去的,那才是有品味有情操有追求的妖精。 调情高手蝎子精 上篇说过,西行路上,最饥渴最急色的女人是西梁女国的国王。但紧接着她登场的蝎子精,显然比女王更懂调情。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唐僧好不容易摆脱了女国王的纠缠,立马又被那蝎子精抓到毒敌山琵琶洞里。这蝎子精也不急,她先端出人肉馅荤馍馍和邓沙馅素馍馍给唐僧挑,唐僧当然说他只吃素馍馍了,于是,接下来,就有一段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描写: “那怪将一个素馍馍劈破,递与三藏。三藏将个荤馍馍囫囵递与女怪。女怪笑道:

‘御弟,你怎么不劈破与我?’三藏合掌道:‘我出家人,不敢破荤。’那女怪道:‘你出家人不敢破荤,怎么前日在子母河边吃水高,今日又好吃邓沙馅?’三藏道:‘水高船去急,沙陷马行迟。’行者在格子眼听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 笔者愚钝,初读西游,再读西游,只知道这段话里面有玄机,却不知为何唐僧只是跟妖精深入探讨吃荤吃素的问题,悟空就“恐怕师父乱了真性”? 经网上高人指点,才知道“吃水高”乃“吃水糕”谐音,水糕是一种面点,圆的,中间点有一樱桃红,形像女性乳房,所以,“吃水糕”在民间俚语里特有所指;而“邓沙馅”则是即豆沙馅,蝎子精将豆沙馍馍掰开给唐僧吃,性意味明显。面对蝎子精的言语调戏,唐僧的回答也开始玩暧昧了,悟空才怕唐僧把持不住。 性兴正隆的言语前戏,无端被孙猴子横插一棒,蝎子精恶向肉边生,用毒钩将猴子头皮扎伤,猴子败走。这下子,她无暇再玩前戏,叫小妖把前后门关了,再“将卧房收拾齐整,掌烛焚香,请唐御弟来,我与他交欢”。接下来,便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画面: “那女怪,活泼泼,春意无边;这长老,死丁丁,禅机有在。一个似软玉温香,一个如死灰槁木。那一个,展鸳衾,淫兴浓浓;这一个,束偏衫,丹心耿耿。那个要贴胸交股和鸾凤,这个要画壁归山访达摩。女怪解衣,卖弄他肌香肤腻;唐僧敛衽,紧藏了糙肉粗皮。女怪道:‘我枕剩衾闲何不睡?’唐僧道:‘我头光服异怎相陪?’那个道:‘我愿作前朝柳翠翠。’这个道:‘贫僧不是月阇黎。’女怪道:‘我美若西施还袅娜。’唐僧道:‘我越王因此久埋尸。’女怪道:‘御弟,你记得宁教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唐僧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与你这粉骷髅……’” 两个口炮党,到深夜还是停留在嘴交上。蝎子精无法霸王硬上弓,恼羞成怒,只好叫小妖把唐僧“捆得象个猱师模样”。 执着追求性爱的蝎子精,最后得不到唐僧的胶原蛋白,被从天上来到人间的鸡叫死,又被猪八戒一顿钉钯,捣作一团蛋白,可称为爱粉身碎骨。不知以蛋白形态存在的她,是否会后悔。 情调达人老鼠精 同样是想上唐僧,跟流于恶俗的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相比,第八十二回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就是一个颇讲情调的妖精了。 且看她的美貌:“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

(完整版)最全最实用《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复习一一《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 ?《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 ?《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 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一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 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 ?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

西游记妖怪伤亡统计

西游记妖怪伤亡统计 妖怪的统计从玄奘收了行者之后(既第十四回以后)算起,人类的强盗不计算在内。只计算各难中的主要Boss及Boss的配偶。Boss的手下、徒弟、亲戚、朋友等,诸如小钻风、赛太岁先锋、狐阿七、黄狮精之类的均不计算在内。第六十四回中的几个树精也未计算在内,因为都是植物成精,并且该回无甚戏剧冲突,因此不予考虑。 经统计,各项数据如下: 主要妖怪共计44个。死亡21个,活命23个。 背景成分统计: 灵山背景妖怪9个(死1个)。 灵山及go-vern-ment背景妖怪1个,被李天王捉回。 道家及go-vern-ment背景妖怪8个。 无背景妖怪26个。其中活6个(其中4个皈依佛教),死20个。 性别统计: 雌性14个。死12个,活2个。 雄性30个。死9个,活21个。 其中蟒蛇精未交待性别,以雄性处理。罗刹女为人类,不计计入妖精之内。(见附表) 女妖伤亡情况及背景分析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30个男妖死亡9个,而女妖的死亡率则达到了85.7%之高。可见相对出身背景因素来讲,妖怪是否被打死更主要的取决于其性别而不是后台或背景。 对比一:出场序对比 熊罴怪为第一个出场的男性妖怪,白骨夫人为第一个出场的女妖怪。 其中熊罴怪偷走袈裟,与悟空大战两次,比起白骨精三戏唐三藏来,他给孙悟空吃的苦头绝对算多的。而下场却是被观音收作守山大神,并且还与悟空得到同样的待遇,获得了一个禁箍儿。而白骨夫人却被悟空一棒打死,(甚至可以认为是被打死三次)。 对比二:夫妻对比 没有背景的妖怪中,有玉面公主与其招赘的女婿牛魔王;万圣公主及其丈夫九头驸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两对妖怪都是夫入妇门,也就是八戒所谓的‘倒插门’。事实上,八戒也是倒插门,并且两次(一次是卵二姐,一次是高翠兰)。 而这两对夫妇的下场对比也很明显:玉面公主死,牛魔王活;万圣公主死,九头驸马活。值得指出的一点是:这两个女妖都死于倒插门专业户——猪八戒的钉耙之下。 对比三:师兄妹对比 黄花观主多目怪与盘丝洞七位女妖。这八人同门学艺,本为师兄妹。下场却正好相反。七位蜘蛛精尽皆被悟空打死,而多目怪被毗蓝婆菩萨收回洞里,看守门户,与熊罴怪的差事差不多。 多目怪与七妖都没有交代什么背景。即使有背景必定也是相同的——从他们之间师兄妹相称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由此可见,影响他们死活的因素不是背景而是性别。 对比四:黄风怪与蝎子精 这两个妖怪都是佛教背景的妖怪,为妖之前都曾在灵山佛前听经的,下场却是一死一活。黄风怪为男性黄毛貂鼠,被悟空请来的灵吉菩萨捉回

《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考试必备

《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考试必备! 内容简介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 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 常考点 一、填空

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北俱芦洲。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 华表柱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