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二、标准分的计算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 Z 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A)/S

其中:X 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A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 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 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

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 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 变换): 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 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 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 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 650,即 Z分数为 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2,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 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 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 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 86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 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 500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 500 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什么是增值?

教学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

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输入值;然后根据教育后的成绩得出一个输出值。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差就是增值,用公式表现就是:增值=输出值-输入值

教学增值评价法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系统和统计程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做出判断的教师评价方法。

一个教师的教学总会有一定的效果.对学生成绩总会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范围可大可小,可正可负,而教学增值评价就是将这种影响进行量化,进而遴选积极影响、转化消极影响、促成有效教学、扩大受益群体。

五、如何简洁作出标准分的数据?

打开 08 级成绩,看“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分别在语文、数学、…后面插入一列,例如:白月同学的语文标准分是 108,在其后面的空格中输入:

=100*(D2-AVERAGE(D$3:D$746))/STDEVP(D$3:D$746)+500 这就将白月同学的语文成绩转化为标准分了,成绩是 445分。

只需要双击 445就可以将所有高一的学生语文成绩都转化为标准分了,只需复

制这一列到数学后一列,就自动生成了数学的标准分了,同理可得到其他各科的标准分。

六、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

1 、任课教师如何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指导

打开 08 级成绩,看“学生标准分与班级各科平均分”,例如:通过白月同学的成绩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理科相对比较强,尤其数学非常突出,超过了86.65% 的同学,文科相对比较薄弱,尤其历史,有 86.21% 的同学超过了她。再看“学生增值与班级各科平均增值”,白月同学的数学、化学较上次期中考试进步幅度较大,而语文、历史、地理较上次期中考试退步也很明显。任课教师可以深入了解白月同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提供给她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2、任课教师如何通过数据反思自己的教学

打开 08级成绩,看“学生标准分与班级各科平均分”,例如:高一、1 班的英语平均分为 531,在全班各科名列第一,在高一外语中也名列第一,在高一各科中也名列前茅,因此这个班的英语不仅是班级的优势科,也是高一级部的优势科。再看“学生增值与班级各科平均增值”,高一、1 班的英语平均增值为 9,增值率(正增值的学生数除以学生总数)为 55.32%,说明该科老师的教学对高一、1 班学生的正影响较大。

Excel 应对特殊学生成绩分析统计

1.考试混合编,成绩统一理- -老方法遇到新问题

关于使用Excel 进行学生成绩处理,已经是老话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

是会有很多新问题,例如,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全年级各班混在一起考试,以防考试改卷中的不正当竞争。而统计成绩时,则是将已判分但未拆封的考卷统一交到教务处,先按座位号顺序(每本考卷的自然顺序)录入各科分数,再分析统计出全年级各科成绩。举例说明,如图1(记录11至830隐藏了),要统计二(1)班优秀人数,传统做法就是先按考试号排序,再通过公式“=COUNTIF(分

数!D2:D69,">=96")”求出。它的弊端是要手工逐个修改“D2:D69”这个参数中的

两个行号(2和69),这可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工作。当然,简单的方法还是有的,往下看吧。

2.初步准备--考试号里提班级

如图 1 ,从 B 列的考试号中取出前三位(班级编号)放在S 列,即在

单元格S2 输入公式“=LEFT(B2,3)”,然后双击(或拖动)S2 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

3.再做辅表--班级等级二合一

在图1 所示的工作簿中再新建一工作表,并将其命名为“ 等级” ,在单元格A1 中输入公式“=分数!A1”,回车,选定A1,按住A1 右下角的填充柄向右下拖至C840 单元格,将“分数”工作表中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引用到“等级”工作表中(注意,千万不能复制粘贴过来,这样不能保持两表数据的一致性)。再选定C1,按住C1 右下角的填充柄向右拖至L1 单元格,将语文、数学等9 个学科科目引用过来。接着,在D2 单元格中输入IF 嵌套公式“=IF(分数!D2>=96, 分数!$S2&&"a",IF(分数!D2>=72,分数!$S2&&"b",IF(分数!D2<48,分数!$S2&&"d", 分数!$S2&&"c")))”。D2 单元格中公式的含义是:看“分数!D2”单元格中的分数(即“分数”工作表中李悦的语文分数)是否大于等于96。如果是,则在D2 单元格中填入“201a”——“分数”工作表中S2 单元格中的字符“201”加上“a”(“201”表示二(1)班,“a”表示成绩等级为“优秀”);如果不是(即小于96),再看是否大于等于72。如果是,则在D2单元格中填入“201b”;如果不是(即小于72),再看是否小于48。如果是,则在D2 单元格中填入“201d”;如果不是(即小于72 大于48),则在D2 单元格中填入“201c”。最后按住D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向右下拖至L840 单元格,就可以将每个学生各科成绩的等级及所属班级都填

好了

4 .最终统计-- 所需数据瞬间齐

辅表制好之后,言归正传回到“ 统计” 工作表(如图2)中,在A17 到E28 单元格区域中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再制作一小块辅助数据(如图2)。

万事俱备,下面开始班级总人数及优秀率、及格率等的统计了。仍以二(1)班优秀率为例,现在就改用这样的公式了“COUNTIF(等级!$D:$D,$B17)”,即对“等级”工作表中D 列所有单元格进行统计(等级!$D:$D),找出值为

“201a”(本工作表即“统计”工作表的$B17 的值,代表二(1)班优秀率)的单元格数目。具体做法如下:

(1)班级总人数(在B4 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分数!$S:$S,A17)”;

(2)优秀人数(在C4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等级!$D:$D,$B17)”;

(3)优秀率(在D4单元格中输入):“=C4/$B4 100”;

(4)及格人数(在E4 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等级!$D:$D,$B17)+COUNTIF(等级!$D:$D,$C17)”;

(5)及格率(在F4 单元格中输入):“=E4/$B4 100” ;

(6)低分人数(在G4 单元格中输入):”=COUNTIF(等级!$D:$D,$E17)”;

(7)低分率(在H4 单元格中输入):“=G4/$B4 100”;

到此为止,其余数据通过自动填充功能,瞬间即可完成。

5.方法点评--一表成,终年用,一劳而永逸

(1)不同年级成绩统计的简单套用:比如,首先制作好了一年级的统计表,通

过复制粘贴将第一个工作表(“分数”工作表)的内容更改为二年级的数据表,则二年级的成绩统计便自然而成。

(2)多次考试成绩统计的简单套用:这次考试的统计表,到下次考试成绩统计时,照用不误,只将第一个工作表换成新生的成绩记载就可以了。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3)教师应该知道的几种成绩统计分析方法

一、成绩段统计表

此方法常用,举例如下:

表:某年级某学科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统计(本卷满分100分)

从表中可以得到如下信息:75~90这一分数段人数最多,有16人;60 分(及格)以上有39人;60分以下有12人,其中30分以下4人,需要尽快补差等。

二、平均分

在教育统计学中的公式是:

由于大家都很熟悉,举例从略。平均分可以了解各组(班)学生的平均水平是否一样。

三、全距(也叫极差)(符号为“R”)是指一组数据中由最大量数到最小量数的距离(也就是教学中常说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R小说明离散程序小,比较整齐。

四、标准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值与它们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符号为“S”)

公式:

上式中χ1、χ2、χ3、…χn 为学生的个人成绩,χ为学生的平均分,

五、差异系数

标准差可以用来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的大小,但有两种情况这种比较毫无意义:一是两组数据的测量单位不同;二是两组数据的测量单位虽然相同,但它们的平均数相差较大。这时可用差异系数(用CV表示)进行比较。

公式为:CV=S / χ×100%(式中S 为标准差,χ为平均分)例如:某一测验,一年级的平均分是50分,标准差是4.12;三年级的平均分是 80分,标准差是6.04。问这两个年级的测验分数中哪一个离散程度大?由于平均数相差较大,不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标准差,计算后得到一年级的差异系数是 8.24%,三年级的差异系数是7.55%,显然一年级的测验分数离散程度大。

六、标准分(用符号“Z”表示)平均值与标准差用来考察与分析同质的

统计资料是有价值的,但对于不同质的考试,如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考试意义就不大,这时一般就要用标准分数作比较。

公式为:例:有某生三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分别为70、57、45,三次考试的班平均为

70、55、42,标准差分别为8、4、5。如何看待该生的三次考试成绩的地位?如果仅从原始分数看,肯定认为第一次最好,其实不然,要计算出各次的标准分数,才能说明问题。

根据公式得出:

Z1=(70-70)/8=0 Z2=(57-55)/4=0.5 Z3=(45-42)/5=0.6 这说明,原始分数为70,其位置正在平均线上,而原始分数为57 的,其位置在平均线上0.5 处,而原始分数为45 的,其位置在平均线上0.6处。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大数据分析的六大工具介绍

大数据分析的六大工具介绍 2016年12月 一、概述 来自传感器、购买交易记录、网络日志等的大量数据,通常是万亿或EB的大小,如此庞大的数据,寻找一个合适处理工具非常必要,今天我们为大家分学在大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六大最好用的工具。 我们的数据来自各个方面,在面对庞大而复杂的大数据,选择一个合适的处理工具显得很有必要,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一个好的工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也可以让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云计算时代,挖掘大数据价值,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大数据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是指数据集,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他们需要专门设il?的硬件和软件工具进行处理。该数据集通常是万亿或EB的大小。这些数据集收集自各种各样的来源:传感器、气候信息、公开的信息、如杂志、报纸、文章。大数据产生的其他例子包括购买交易记录、网络日志、病历、事监控、视频和图像档案、及大型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是在研究大量的数据的过程中寻找模式, 相关性和其他有用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第一种工具:Hadoop Hadoop是一个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框架。但是Hadoop是 以一种可黑、高效、可伸缩的方式进行处理的。Hadoop是可靠的,因为它假设计算元素和存储会失败,因此它维护多个工作数据副本,确保能够针对失败的节点重新分布处理。Hadoop 是高效的,因为它以并行的方式工作,通过并行处理加快处理速度。Hadoop还是可伸缩的,能够处理PB级数据。此外,Hadoop依赖于社区服务器,因此它的成本比较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Hadoop是一个能够让用户轻松架构和使用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地 在Hadoop上开发和运行处理海量数据的应用程序。它主要有以下儿个优点: ,高可黑性。Hadoop按位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值得人们信赖。,高扩展性。Hadoop是 在可用的计?算机集簇间分配数据并完成讣算任务 的,这些集簇可以方便地扩展到数以千计的节点中。 ,高效性。Hadoop能够在节点之间动态地移动数据,并保证各个节点的动 态平衡,因此处理速度非常快。 ,高容错性。Hadoop能够自动保存数据的多个副本,并且能够自动将失败 的任务重新分配。 ,Hadoop带有用Java语言编写的框架,因此运行在Linux生产平台上是非 常理想的。Hadoop上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使用其他语言编写,比如C++。 第二种工具:HPCC HPCC,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高性能计?算与通信)的缩写° 1993年,山美国科学、工程、技术联邦协调理事会向国会提交了“重大挑战项 U:高性能计算与通信”的报告,也就是被称为HPCC计划的报告,即美国总统科学战略项U ,其U的是通过加强研究与开发解决一批重要的科学与技术挑战 问题。HPCC是美国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而上实施的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耗资百亿 美元,其主要U标要达到:开发可扩展的计算系统及相关软件,以支持太位级网络 传输性能,开发千兆比特网络技术,扩展研究和教育机构及网络连接能力。

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理解和思考

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理解和思考 五峰县教研培训中心饶士望 毋庸置疑,考试始终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常常通过调研测验来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成绩的统计分析,衡量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的相对水平,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促进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统计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和设计考试统计分析的量化指标,是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理解、工作中的认识和思考,对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尝试一些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学科教师、教学研究者、教学管理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之一说说考试成绩“平均分” 现阶段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中,“平均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化指标,实在是很有必要全面了解它所描述的统计学层面的含义。 所谓平均分,是把一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观测对象计算出它们的算术平均数的通俗说法。是用一组学生成绩的总和除以学生个数所得的商,又称均数、均值。表示为: 在EXCEL、MS SQL SERVER中,均采用函数AVERAGE来计算。 平均分之所以被各类教育统计广泛使用,是因为它具有反应灵敏、简明易解、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等特点,它反映了成绩数据的

集中趋势,是对成绩数据的最佳估计值,是最富有代表性的集中量数。其缺点是容易受到极端成绩数据的影响。 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引入得分率这一概念,理由是,在采用百分制的卷面设计时,平均分=总分÷人数,得分率=所得总分÷人数÷卷面总分×100,平均分即为得分率,考虑到现行各种考试中,部分学科卷面设计不是100分,为消除学科之间的差别,统一为得分率,即得分率=总分÷人数÷卷面分×100。这样就可以进行学科之间的简单比较和计算,本质上仍是转换为百分制的平均分。 是否应该设计一个新的量化指标——均分达成度呢?所谓均分 达成度,就是样本中达到或超过总体样本平均成绩数量的比率。例如:某校8年级语文均分达成度(%)=某校8年级语文成绩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分的人数÷某校8年级语文考试人数×100 在下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平均分(得分率)与平均分达成度存在明显的正方向“相关性”,即平均分大,平均分达成度就高,因此,平均分达成度仅作参考指标。在理解得分率的基础上,得分率容易理解,得分率的作用是不同总分学科的比较。均分达成度的比较结果一样,但得分率更通俗易懂。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的计算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A)/S 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A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 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2,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500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50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 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 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什么是增值? 教学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 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 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二、标 准分的计算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是原Z 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 表示为:其中: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Z=(X-A)/SX 得的原始分;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为AS 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 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 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分数进行线性变换(变换 T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 T=500+100Z 标准分的平均值为,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500 分为,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500标准分有如下性质:⑴平均值为,标准差为;⑵01 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⑶原始分转换为标 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 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

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 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 始成绩为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 85 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 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即分数为,则通过1.5Z650 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于是我 0.9332 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的考生的成绩, 93.32% 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 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不同的学科,由 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 。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分,数学原始成绩80 为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70 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分,而86 数学原始分平均为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 60 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

数据分析系统—用户操作手册

数据分析系统 操作手册 目录 一、前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读者对象 (2) 二、系统综述 (3) 2.1、系统架构 (3) 2.1.1系统浏览器兼容 (3) 三、功能说明 (4) 3.1、登录退出 (4) 3.1.1、登录 (4) 3.1.2、退出 (4) 3.1.3、用户信息 (5) 3.2、仪表盘 (5) 3.2.1、报表选择 (6) 3.2.2、布局方式 (7) 3.2.3、仪表盘管理 (8) 3.2.4、单个报表 (10) 3.3、应用中心 (13) 3.3.1、数据搜索 (13) 3.4、策略配置 (39)

3.4.1、数据采集 (39) 3.4.2、报表 (46) 3.4.3、数据类型 (53) 3.4.4、预设搜索 (58) 3.5、系统管理 (61) 3.5.1、代理注册设置 (61) 3.5.2、用户角色 (62) 3.5.3、系统用户 (65) 四、附件 (67) 一、前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主要介绍日志分析系统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阅读本文档,用户可以熟练的操作本系统,包括对服务器的监控、系统的设置、各类设备日志源的配置及采集,熟练使用日志查询、日志搜索功能,并掌握告警功能并能通过告警功能对及日志进行定位及分析。 1.2、读者对象 系统管理员:最终用户

项目负责人:即所有负责项目的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测试相关人员 二、系统综述 2.1、系统架构 系统主界面为所有功能点的入口点,通过主菜单可快速定位操作项。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 1):仪表盘 2):应用中心 3):策略配置 4):系统管理 2.1.1系统浏览器兼容 支持的浏览器 IE版本IE8至IE11等版本 Chrome 36及以上版本 Google chrome(谷歌 浏览器) Firefox 30及以以上版本 Mozilla Firefox (火 狐浏览器)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表 (2)

考试成绩质量分析表(转载) 每次考完试教师在阅卷结束后都要抄录分数和填写卷面质量分析的相关数据,在卷面质量分析表中要求统计考试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人数等许多数据,手工统计非常烦琐,也很容易出错。能不能把抄录分数和填写卷面质量分析结合起来,在Execl 2000中输入学生成绩的同时,自动统计各项数据,并打印出卷面质量分析表呢?其实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工作表,就可以实现卷面质量分析自动化。 首先,在工作表里建立一个学生成绩单,A列存放学生学号,B列存放学生姓名,C列存放学生成绩,A1、B1、C1为标题。接着,在学生成绩单下方建立卷面质量分析表,考虑到该表对各班级的通用性,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如果学校最大班级人数为70,那么就在第74行以下建立。 建立卷面质量分析表分以下步骤: 1、按照常规的卷面质量分析表的样式输入各项,如图1。 图1 2、输入各种统计项目的计算公式: 考试人数:“=COUNT(C2:C74)”; 及格人数:“=COUNTIF(C2:C74,")=60")”; 及格率:“=COUNTIF(C2:C74,")=60")/COUNT(C2:C74)”; 优秀人数:“=COUNTIF(C2:C74,")=85")”; 优秀率:“=COUNTIF(C2:C74,")=85")/COUNT(C2:C74)”; 60分以下:“=COUNTIF(C2:C74,"〈60"〉”; 60到70分之间:“=COUNTIF(C2:C74,")=60")-COUNTIF(C2:C74,")=70")”,这里的意思是从 60分以上的人中除去70分以上的人, 就是60到70分之间的人; 70到80分之间:“=COUNTIF(C2:C74,")=70")-COUNTIF(C2:C74,")=80")”; 80到90分之间:“=COUNTIF(C2:C74,")=80")-COUNTIF(C2:C74,")=90")”; 分以上:“=COUNTIF(C2:C74,")=90")”; 总分:“=SUM(C2:C74)”; 平均分:“=A VERAGE(C2:C74)”; 标准差:“=STDEVP(C2:C74)”; 最高分:“=MAX(C2:C74)”; 最低分:“=MIN(C2:C74)”。 以上使用了好几种函数,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些函数的使用方法可以查看Execl 2000的帮助信息,这里不再解释。 公式输入结束后,输入学生成绩,接着就可以自动统计各项数据了。不过这时还要调整各数据的小数位数,并设置及格率和优秀率的百分比格式,还要调整各单元格的宽度,保证数据的正确显示。 打印设置:选中需要打印的卷面质量分析表,设置打印区域,然后通过打印预览进行设置和调整,在“设置→页眉和页脚”中按[自定义页眉]按钮,在页眉中间输入“某某学校卷面质量分析表”,右侧插入日期。最后就可以进行打印了,打印效果如图2。 图2

系统和数据分析

第一课SAS 系统简介 一.SAS 系统 1什么是SAS 系统 SAS 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集成软件系统。所谓软件系统就是一组在一起作业的计算机程序。 SAS 系统是一种组合软件系统。基本部分是Base SAS 软件 2 SAS 系统的功能 SAS 系统是大型集成应用软件系统,具有完备的以下四大功能: ●数据访问 ●数据管理 ●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 它是美国软件研究所(SAS Institute Inc.)经多年的研制于1976年推出。目前已被许多 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所采用。SAS 系统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卫生、生产、运输、通信、政府、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它运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决策等科学方法进行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优化、风险管理、市场调查和预测等等业务,并可将各种数据以灵活多样的各种报表、图形和三维透视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在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领域,SAS 系统一直被誉为国际上的标准软件系统。 3 SAS 系统的主要模块 SAS 系统包含了众多的不同的模块,可完成不同的任务,主要模块有: ●●●●●●●● ●●●SAS/BASE(基础)——初步的统计分析 SAS/STAT(统计)——广泛的统计分析 SAS/QC(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方面的专门分析计算 SAS/OR(规划)——运筹决策方面的专门分析计算 SAS/ETS(预测)——计量经济的时间序列方面的专门分析计算 SAS/IML(距阵运算)——提供了交互矩阵语言 SAS/GRAPH(图形)——提供了许多产生图形的过程并支持众多的图形设备 SAS/ACCESS(外部数据库接口)——提供了与大多数流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方便接口并自身也能进行数据管理 SAS/ASSIST(面向任务的通用菜单驱动界面)——方便用户以菜单方式进行操作SAS/FSP(数据处理交互式菜单系统) SAS/AF(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开发工具) 另外SAS系统还将许多常用的统计方法分别集成为两个模块LAB和INSIGHT,供用户

《 数据分析 》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卷

命题方式:单独命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分析》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共 3 页第 2 页

共 3 页第3 页

一(1)SAS界面包括 输出框,日志框,编辑器 (2)在非数值变量后面家上”$”符号. (3) 自由格式输入数据应加上”@@”标记. (4) 三均值的计算公式 ^ M=1/4Q1+1/2M+1/4Q3 二 程序: data t1; input x@@; cards; 100.00 107.57 112.42 96.21 121.58 107.21 117.16 116.19 101.37 109.78 112.83 104.37 105.40 109.50 111.60 112.10 113.50 112.40 proc univariate plot normal; run; proc capability graphics normal; histogram x/normal; qqplot x/normal(….); run; (1)由上图可知道 均值:109.510556 方差:40.5703938 变异系数:5.81632451 峰度:0.05978054 偏度:-0.3324812 (2) 中位数: 上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 四分位极差: (3)做出直方图、QQ图、茎叶图、箱线图 直方图:

QQ图 茎叶图:

箱线图: (4)进行正态性W 检验(取05.0=α). 由上图可以知道Wo=0.978265,P=0.9304>05.0=α; 故不能拒绝原假设Ho,所以是高度显著的。 三 data t2; input x1-x4; cards ; 16.7 26.7 6.4 35.0 18.2 28.0 3.2 29.7 16.7 26.7 2.1 34.9 18.1 26.7 4.3 31.5 16.7 26.0 3.0 32.7 18.1 30.2 7.0 34.9 20.2 30.5 4.8 34.4 20.2 29.5 5.5 36.2 21.5 31.5 5.8 36.5 18.8 30.6 5.4 35.4 21.6 27.8 5.4 34.1 21.3 29.5 5.8 35.8 proc corr cov pearson ; run ; (1)计算协方差矩阵,Pearson 相关矩阵; 协方差矩阵: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分析报告 ■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班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学生成绩管理操作重复工作较多,工作量大,因此,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基于互联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学生成绩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提高了信息的开放性和快速性。使学生信息更加系统化,信息更加精确化。使管理人员管理更加方便,能够改动部分信息,最大化的满足工作的需求。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建立,在学生查询成绩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它提高了信息的开放性,大大改善了学生对其最新信息查询的准确性。成绩管理系统有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易操作、保密性好、信息保存时间长等优点,它能极大的提高老师和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的效率。 ■业务流程分析 通过对学生成绩管理业务的调查分析,弄清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功能,系统的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业务流程图部分:

管理功能部分: 从业务流程图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分为大的三个方面:系统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其主要管理功能有: 1、系统管理员功能 系统管理员进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管理员用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以及对教师添加、教师修该、教师删除、教师查询、学生的添加、学生的修改、学生的查询等基本功能,并且参与开设课程、选择课程的管理,安排教师的任课和学生的选课工作,管理元为每门课程设置一个学分,没门课程可以是必修或选修,如果学生及格,学生将获得该课程学分。 2 、教师功能 教师进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各科教师登录系统后查询和修改个人信息、修改自己的账号密码,查询自己的授课课程,实现对选秀了自己课程的学生的成绩进行查询、录入和修改,各科老师可以对自己学生选修课程结束后给与分数,同时可以对自己所带课程的成绩优秀人数、及格人数和不及格人数的分布信息进行查询。 3 、学生功能 学生进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每个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查询和修改个人信息、修改自己的账号密码,以及自己所选课程任课老师的个人信息,同时在课程结束后可以查询在校期间各个时间段选修课程的成绩与学分,以及对单科成绩和总分的排名查询。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介绍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一、背景与目标 基于邳州市电子政务建设得基础支撑环境,以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地理库)为基础,建设融合业务展示系统,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数据开放等资源服务应用。实现市府领导及相关委办得融合数据资源视角,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融合服务与创新服务,通过系统达到及时了解本市发展得综合情况,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为政策拟定提供依据。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融合分析平台、展示平台,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結合政务大数据得分析能力与业务编排展示能力,以人口、法人、地理人口与地理法人与地理实现基础展示与分析,融合公安、交通、工业、教育、旅游等重点行业得数据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产业升级、民生保障提供有效支撑。 二、政务大数据平台 1、数据采集与交换需求:通过对各个委办局得指定业务数据进行汇聚,将分散得数据进行物理集中与整合管理,为实现对数据得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将为跨机构得各类业务系统之间得业务协同,提供统一与集中得数据交互共享服务。包括数据交换、共享与ETL等功能。 2、海量数据存储管理需求:大数据平台从各个委办局得业务系统里抽取得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繁杂,数据需要持久化得存储与访问。不论就是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还就是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数据存储引擎进行建模后,持久化保存在存储系统上。存储系统要具备髙可靠性、快速查询能力。 3、数据计算分析需求:包括海量数据得离线计算能力、髙效即席数

据查询需求与低时延得实时计算能力。随着数据量得不断增加, 需要数据平台具备线性扩展能力与强大得分析能力,支撑不断增长得数据量,满足未来政务各类业务工作得发展需要,确保业务系统得不间断且有效地工作。 4、数据关联集中需求:对集中存储在数据管理平台得数据,通过正确得技术手段将这些离散得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即:通过分析数据间得业务关系,建立关键数据之间得关联关系,将离散得数据串联起来形成能表达更多含义信息集合,以形成基础库、业务库、知识库等数据集。 5、应用开发需求:依靠集中数据集,快速开发创新应用,支撑实际分析业务需要。 6、大数据分析挖掘需求:通过对海量得政务业务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辅助政务决策,提供资源配置分析优化等辅助决策功能,促进民生得发展。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大平台是电子商务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平台。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最核心的能力是大数据能力,包括大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的商户,都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越成熟的电商平台,越需要以通过大数据能力驱动电子商务运营的精细化,更好的提升运营效果,提升业绩。因此构建系统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是数据电商精细化运营的重要前提。 电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八大类指标:包括总体运营指标、网站流量指标、销售转化指标、客户价值指标、商品类目指标、营销活动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市场竞争指标。不同类别指标对应电商运营的不同环节,如网站流量指标对应的是网站运营环节,销售转化、客户价值和营销活动指标对应的是电商销售环节。能否灵活运用这些指标,将是决定电商平台运营成败的关键。 1.1.1.1总体运营指标 总订单数量:即访客完成网上下单的订单数之和。 销售金额:销售金额是指货品出售的金额总额。 客单价:即总销售金额与总订单数量的比值。 销售毛利: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值。销售毛利中只扣除了商品原始成本,不扣除没有计入成本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毛利率:衡量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 1.1.1.2网站流量指标 独立访客数(UV):指访问电商网站的不重复用户数。对于PC网站,统计系统会在每个访问网站的用户浏览器上添加一个cookie来标记这个用户,这样每当被标记cookie的用户访问网站时,统计系统都会识别到此用户。在一定统计周期内如(一天)统计系统会利用消重技术,对同一cookie在一天内多次访问网站的用户仅记录为一个用户。而在移动终端区分独立用户的方式则是按独立设备计算独立用户。 页面访问数(PV):即页面浏览量,用户每一次对电商网站或者移动电商应用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一次,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累计。 人均页面访问数:即页面访问数(PV)/独立访客数(UV),该指标反映的是网站访问粘性。 单位访客获取成本:该指标指在流量推广中,广告活动产生的投放费用与广告活动带来的独立访客数的比值。单位访客成本最好与平均每个访客带来的收入以及这些访客带来的转化率进行关联分析。若单位访客成本上升,但访客转化率和单位访客收入不变或下降,则很可能流量推广出现问题,尤其要关注渠道推广的作弊问题。 跳出率(Bounce Rate):为浏览单页即退出的次数/该页访问次数,跳出率只能衡量该页做为着陆页面(LandingPage)的访问。如果花钱做推广,着落页的跳出率高,很可能是因为推广渠道选择出现失误,推广渠道目标人群和和被推广网站到目标人群不够匹配,导致大部分访客来了访问一次就离开。 页面访问时长:页访问时长是指单个页面被访问的时间。并不是页面访问时长越长越好,要视情况而定。对于电商网站,页面访问时间要结合转化率来看,如果页面访问时间长,但转化率低,则页面体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 人均页面浏览量:人均页面浏览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个访客所浏览的页面量。人均页面浏览量反应的是网站的粘性。

大数据分析标准功能点简介.doc

大数据报表标准功能点简介

U8分析报表包含两个工具,分别为分析报表工具和业务模型设计器,其中分析报表工具包括分析报表系统管理、分析报表门户、数据仓库管理、数据整合平台。 一、分析报表工具 1.分析报表系统管理 分析报表系统管理包含基础设置、数据配置、数据抽取、权限管理四个功能。 a)基础设置 在基础设置中有两个地方需要设置,企业目录和加密服务器设置。企业目录功能是确立企业实际分析管理的数据范围。 加密服务器设置的功能是通过设置加密服务器IP地址或机器名,将加密监听程序指向加密服务器,以读取加密点。 b)数据配置 报表项目用于设置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报表项目。 图2-1 U8分析报表项目页面 自定义分类提供按照存货、客户、供应商档案进行自定义分类定义,对任何档案用户可以按照不同业务需要设置自定义分类。系统自动带入企业目录账套最新年度的档案分类,可修改。 分类维护:可对当前自定义分类下的分类明细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操作。

档案归类:可对当前自定义分类下的分类明细所对应的档案明细提供个别编辑操作。 点击分类维护栏中的编辑,进入分类管理页面;同样点击档案归类栏下的编辑可进入档案归类页面。 c)数据抽取 数据抽取用于同步数据源数据到ODS数据仓库,抽取的结果形成ODS数据仓库,供企业查询及决策。数据抽取的方式有两种:手动抽取与自动抽取。自动抽取可以设置抽取计划,选择在业务系统空闲时完成数据抽取。抽取日志提供了数据抽取完成的情况的查看。 d)权限管理 角色用户功能可以进行角色、用户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用户密码的修改操作,以及用户与角色的所属关系等维护工作。 权限管理,可对用户或角色授予新建报表权限、语义层权限、目录结构权限。目录结构的权限方式分为浏览、修改、完全控制(删除),可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授予适合的权限。 2.U8分析报表门户 U8分析报表门户的核心对象即为报表,是基于业务模型做查询,并通过查询生成报表的平台;是一种兼分析报表设计和前端展示的平台。在U8分析报表中,我们根据财务、供应链业务模型预置了一些报表(包括财务,营销、库存、采购等主题),对于用户的个性化报表需求,可以单独定制。 对于已经设计好的报表,可以进行查看、分析、导出、定位查找等操作。 分析报表门户针对财务、营销、库存、采购设定了四个分析主题,点击分析主题button打开分析首页。如图所示,点击财务分析主题按钮,财务首页报表则打开。

期末考试学生学业成绩分析

期末考试学生学业成绩分析 一、学校:肖家学校 二、测试成绩数据: 三、试题分析: 总体信度、效度、难度,各小题难度及学生答题情况。对出错率较高和较低的测试题目可单列出来进行分析。题型新颖、内容丰富、题量适当,试题与教材大纲紧密相连,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能把基础知识灵活多样地融入丰富多彩的题型之中,立足教材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紧扣教材,既重“双基”,又重实验操作、分析、思维能力的考查,难易适度、知识覆盖面宽,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 四、主要成绩成绩描述: 1、基础知识题型多数完成较好。如:填空、连线、判断、选择类试题,多数学生得分令人满意,基础知识功底扎实,充分反映出基础知识教学抓得紧、做得细、练得实。 2、从答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习惯良好,卷面书写工整、干净、规范,学生基本功训练比较扎实、卷面反映,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效果显着。 3、实践探究题一部分学生完成的很好,反映出教师对实验教学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原因分析: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平时上课认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扎实。并且试卷难易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典型事例(以学校、班级和学生为单位):例如选择填空题,内容丰富,试题与教材大纲紧密结合。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进行作答。 五、主要问题 问题描述: 1、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不能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掌握,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待开发。 2、学生的表述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没有重点,表达混乱,语句不通顺,语言不严密、不标准,另一部分学生只会用课本上的原句回答,不会自己组织语言,仍属于死记硬背。原因分析: 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力度不够。其次有些学生不能够完整流利的进行表达。典型事例(以学校、班级和学生为单位):例如试卷中的综合实践题,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知识结合自己的语言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范文

专业整理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的计算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A)/S 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A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 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 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 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 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2,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分,而数学原始 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 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500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50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 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 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什么是增值? 教学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

超市数据分析系统运用介绍

关于超市数据分析系统的运用介绍 一、基本概述: 此系统为了实现超市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超市在运作中的效率,减少人力的消耗,提高管理质量,将超市信息管理环节简单化。此系统主要部分是在现有POS系统上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可以使超市管理者进行业务分析以统计,管理者可以及时的对超市的上架商品进行调整,使企业可以有效的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建设内容 业务需求分析 超市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有超市的老板和管理人员。 它涉及的面广、数据量大,如果对整个系统不能很好的设计,将会给超市的效益带来巨大压力,那么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销售额、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使自己能够不被淘汰是超市所要考虑和面对的。那么我们所设计的超市分析系统可以帮助超市分析现有那些商品可以让超市最大化获利。据统计超市的盈利手段有改善服务质量、充足的商品供给、有效的管理机制、及时和正确的决策以及地理的选择和其他因素。如下图显示了各个成分的比例关系。其中好的销售系统包括商品供给和正确的决策。 超市盈利比例饼状图 系统功能描述 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将此系统功能概述清晰的呈现出来。

系统模块: 销售数据分析 此部分主要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找出原始的数据中可以产生对管理者有用的信息。假如管理者发现这个季度的营销额比上一个季度减少了很多,那么他就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分析,找出这个季度滞销的商品或者上一个季度畅销而这个季度下滑的商品。当然系统具有面向客户的可视化窗口,管理者只需要输入便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销售额内涵分析

1、销售指标分析:主要分析本月销售情况、本月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销售趋势、实际销售与计划的差距。 2、销售毛利分析:主要分析本月毛利率、毛利额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毛利状况,以及是否在商品毛利方面存在不足。 消费者数据分析 消费者分析是客流量、客单价分析,针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数据挖掘。主要指本月平均每天人流量、客单价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这组数据在分析门店客流量、客单价时特别要注重门店开始促销活动期间及促销活动前的对比分析,促销活动的开展是否对于提高门店客流量、客单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准确的找到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对于超市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的消费时间可以让管理者实时的了解什么商品需要大量采购,什么商品需要减少采购量。 客单内涵分析: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时间: E 「II塢辑:科汹捡測览:创住 ___________ 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征分是线忤转换,不公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水改变原来分数

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廉始分有什么好处? 根据教冇统计学的加珂,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旳意义可以从下而的比较中反映出來: 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管,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廉始成绩为H5分,无汐、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打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牛的分数仃关。如果某羽牛某科的标准分为650, 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査正态分布表.査得对应的冃分比为0.9332,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牛的成绩超过了93. 32%的考牛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秤的杯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牛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氐始成绩为加分,从原始分看,H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供如果这次孑试全体君牛的识文原始分均为肚分,曲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F全体考空的平均水平Z下,而数7成绩处「?令休贮牛?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牛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術量,其语文标准分小J■- 500分,而数学标准分人了500分。由J- 标准分代农了原始分4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 (3)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冇可加性。 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衣学科成绩,只有在并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并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

大数据分析系统需求

大数据分析系统需求 天津绍闻迪康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2018/5/28仅为需求基本框架,需要根据贵公司产品、技术路线具体面议

目录 一、系统定位 (2) 二、功能模块 (3) 2.1爬虫系统 (3) 2.1.1 ............................................................................... 数据源 3 2.1.2 ............................................................................... 爬虫系统功能. (3) 2.2数据处理、存储、计算系统 (4) 2.2.1 ............................................................................... 数据处理模块. (4) 2.2.2 ............................................................................... 数据存储模块. (4) 2.2.3 ............................................................................... 数据计算模块. (5) 2.3数据分析、可视化系统 (9) 2.4对外接口 (1) 2.4.1 ............................................................................... 会员制体系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